【先修章程再修法?有這樣的依法行政?】
今天(2/18)上午,Ingay在市議會召開《台南農產公司擴權! 市政府董事不懂事?》記者會,邀請相關的市府秘書長(未出席)、農業局(技正出席)、法制處(消保官出席)與主計處(科長出席)。
這個記者會是因為日前議會第二次臨時會召開前,程序委員會審查市府送來待審的議案,Ingay雖然並非程委會委員,抱著學習觀摩、且想提早知道所屬的法規與民政委員會有什麼案子,所以旁聽了整個議程,也才看到這個提案。
農業局這次提了一個《台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自治條例》第三條的修正案,打算把原規定的五席董事增加為九人,說法是為了改善營運狀況,要增聘專家學者來協助管理督導。(影片請參考 https://goo.gl/cJToXi )
但是聽到這邊Ingay隨手上網翻查就發現不對之處。
現場程委 蔡育輝議員質疑,難道增補專家學者名額就會改善經營結果嗎?
Ingay旁聽是覺得,如果真有心要增加專業人士,依一般通例,最起碼要明訂專家學者的員額比例數。並且,不只增加董事席次,相應的「監察人」席次也該一併處理才合立法常理(目前只一席)。怎麼提案會只增董事不增監察人?
程委 林燕祝議員則對董事是否有領出席費提出質疑。經林議員與程委會召集人 郭信良議長詢問農業局長,農業局長表示沒有出席費也沒有出馬費,又與同在現場的副市長與秘書長說詞不同,於是引發程委不滿。
其實根據預算書來看,Ingay先後調出2015年到2019年的「台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預算,年年都有編列「董(理)監事報酬:依據軍公教人員兼職費及講座費支給規定,按實際出席次數支給兼職費,每次2,000元/人」。所以確實是有編費用的,只是,『人數』兜不攏。
簡單來說,就是目前《台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自治條例》規定的董事名額 #只有五人,但是台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南農產公司」)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早就 #超過母法的授權。
根據《公司法》規定,(包含官股公司的)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章程是必要登記事項,而董監事人數則是章程內的必載事項。「台南農產公司」的董監事人數,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網站( https://goo.gl/M4yzaD )就可以看到違反組織自治條例的席次數量。
如果「台南農產公司」有增加董事的必要,依法需提請議會修改《組織條例》,再依據條例修改章程。現在是先斬後奏,先修改章程造成既成事實,再提案要議會來背書,完全是無視依法行政、無視自治條例,更是不尊重議會的行為。
因為沒有章程可查,Ingay也僅能從歷年預算書的變化推估,這個董事席次變動是發生在2015年間,因為2015年預算編列人次還是6人(5董+1監),但2016年起就增為7人(6董+1監)。
但是,為何市府卻遲至2018年2月13日第375次市政會議才審議通過,要來提案修改《自治條例》?又遲至2019年第三屆第二次臨時會才提案?神秘的2015年既不是縣市合併年、也不是所謂「府會冰河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補註: 後來才又查到,原來這個375次市政會議是在2019年2月13日召開,而不是提案的說明欄裡講的2018年 @@" )
這樣「先斬後奏」的狀況只是冰山一角、還是行之有年的潛規則?員額增加到底是管理監督、或者另有用意?這絕不是「撤回提案」的問題,也不是立即解職特定董事就可以逃避的問題。因為很顯然的,『《章程》違反《組織自治條例》』的現實在眼前。
Ingay認為,市府有義務全面清查公營事業的狀況,向市民說清楚、講明白。
所以Ingay在記者會結束前要求台南市政府:
一、 須於2/19日10:00前向市議會提出《臺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與「變更或創立逾越母法董事席次規定之當期次股東會/董事會之會議記錄及簿冊」。
二、 成立包含臺南市議會成員與司法調查單位之專案小組,全面清查臺南市轄屬官股公司及基金會、行政法人(如美術館等)等組織與章程是否有與現行法令扞格之處,檢討修正,追究法律責任。依法行政,向市民交代。
Ingay也將會在臨時會開議,在一讀會時提案否決這種要議會背書的提案,提請大會公決!
#這才是議員的工作職責
#市府依法行政市民權益才能保障
#全市市民權益得保族人權益自然得保
#後記
收到農業局提供《臺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根據其中第22條可以看到,「本公司設董事6人、 監察人1人」的13條規定,是在2015年9月18日修正(104年第2次定期董事會紀錄參照)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頓公司創立於一九二六年。八十多年來,嘉頓經歷了時代的動盪,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演進。時至今日,嘉頓依然堅持品質至上、積極創新,與時並進。嘉頓公司是現時全港最大、最具規模及設備最先進的食品企業之一,無論在生產技術、品質、產量和市場發展方面,早已達至國際水平。現時數以千計的嘉頓食品之中,不少曾榮獲國際及...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嘉頓公司創立於一九二六年。八十多年來,嘉頓經歷了時代的動盪,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演進。時至今日,嘉頓依然堅持品質至上、積極創新,與時並進。嘉頓公司是現時全港最大、最具規模及設備最先進的食品企業之一,無論在生產技術、品質、產量和市場發展方面,早已達至國際水平。現時數以千計的嘉頓食品之中,不少曾榮獲國際及地區性美食獎項,優越質素不言而喻。張子芳,著名實業家,香港嘉頓有限公司董事長,祖籍廣東省江門市郊區環市鎮東風鄉沙堆村,1911年在家鄉出生。其祖父張沾遂,父親張茂辰(字春賀),長期亦農亦商,在眾鄉親中有較高的威望。張子芳兄弟姐妹多人,他排行第三。由於張子芳的父親經商常駐新加坡,子芳幼年也就隨父在新加坡生活了一段日子。因為無法上學,只好一邊幫父親做生意,一邊跟父親學字。後來,因為父親去世,張子芳便回香港探望祖父,並暫居香港之表兄鋪中。張子芳細心地觀察市場,他看到當時西餅已開始成為時尚的食品,又想起自己的親兄弟曾任職麵包、餅乾製造廠。於是,張子芳決定邁出向食品工業發展的第一步。從此以後,他幾十年都致力於製造與民生關係密切的食品。1924年11月,張子芳創辦了一家小型的餅廠。與其說是餅廠,不如確切點說是只有幾個人的小手工業作坊。這就是後來享譽港澳、廣東和許多地區的嘉頓有限公司的前身。當時的嘉頓,沒有大機器,以手工操作為主。張子芳親力親為,常常同工人們一起出力流汗,無論是搬料運貨、還是燒爐烤餅,張子芳都積極幹。他邊幹邊學,吸取麵包製造的技術與經營方法。因而他的事業發展很快,僅僅8年光景,嘉頓麵包和餅乾的招牌就打響了,訂貨者與日俱增,貨暢其流,工廠擴大了,公司的員工也多了。當一切都順利發展、景況欣欣向榮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1932年冬季一天,嘉頓的工廠突然起火,冬幹物燥,火勢蔓延很快,經營了8年多的工廠,付之一炬,幾乎成了灰燼,公司蒙受極大損失,工廠被迫停工數日。這是張子芳創辦的嘉頓發展歷程中的一次巨大的挫折。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張子芳毫不氣餒,帶領公司員工齊心合力重建廠房,使公司再度投人生產。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公司基本恢復了元氣。不久,中國進入了抗日戰爭時期,嘉頓公司為了支持抗戰,在1937年,曾經連續7天7夜不停工生產了20多萬磅抗日勞軍餅,以慰勞抗戰志士。嘉頓的聲譽,也因此而提高。1938年,嘉頓公司制造了大量營養成份特高、保存期較長的“防空洞餅乾”和軍用餅乾,以應戰時之需。張子芳創辦的嘉頓公司,和許許多多企業一樣,發展也是曲折的。抗日戰爭時期,張子芳的事業經歷了第二次大的挫折。那是1941年12月8日香港淪陷後,在3年零8個月的戰亂日子裏,嘉頓公司首當其衝,深受損害—座落在青山道的廠房被日軍佔用,直至成立了總督民政後才予交還,但廠內原料及製成品被劫一空,機器遭破壞,大規模生產被迫停頓下來,只能進行小量的生產,維持著嘉頓的生計。直到1945年香港光復,政府成立了糧食統制局,配給麵粉,嘉頓公司才又一次投入全面的生產,制麵包和餅乾。1951年,嘉頓接受軍方的委託,為海陸空三軍供應一批數量較大的麵包及餅乾。公司員工在張子芳的安排和指揮下,出色完成了任務。1952年,張子芳從外國進口的自動制餅乾機運到嘉頓投產,使公司每日的產量達到一萬磅以上。當時,用自動化機器製造餅乾,在香港還屬首創。兩年之後,嘉頓公司的麵包及糖果生產,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在經營方面,張子芳總是積極想方設法,完善經營方法,增加服務管道。在增加產品數量的同時,不斷提高產品的品質和開發新產品。當他瞭解到不少顧客對餅乾的要求逐漸由厚向薄轉變這個資訊後,很快就研製並批量生產出“嘉頓薄餅。,並推向澳門和遠銷世界各地。嘉頓公司除了零售之外,還大量批發。嘉頓對前來批發的小商小販,實行優惠措施——凡是向嘉頓進貨的麵包,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賣不完,可以退貨,由公司統一調劑銷售。如果麵包過時變質,公司則削價賣給養魚專業戶作飼料喂魚,也不致虧本。實行這個辦法,給批發者吃了粒“定心丸”,讓他們感到保險,放心進貨,積極推銷。由於張子芳能及時掌握市場需求和動向,作好生產計畫,加上麵包品質不斷提高,雖有退貨措施,但實際退貨甚少。信譽是張子芳以及嘉頓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嘉頓公司自本世紀20年代創辦,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了。現在的嘉頓公司,已是一個擁有數千人和多間分廠的現代化集團公司。產品、設備和經營範圍都大大擴大,數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每天吞吐生產麵包、餅乾所用的麵粉達20噸以上。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政改事件,有三個新發展。第一,下星期三,林鄭將會到立法會發表政改方案。第二,東方日報昨日幫官方放料,話不會修改831框架,這個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決定。第三,梁振英今日會見記者時,他話自己有信心通過政改方案。他已經用盡了831框架下所給的空間。這三件事加起來,我是相當有信心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那就是半數出閘等東西是不會修改的,政府現在不停強調這些東西不能改,然後發表政改方案的時候,會提出有兩件事可以修改。一個是方案實施之後,行政長官考慮實際情況可以提出修改優化方案,即是2017之後可以再討論。這會放在諮詢文件當中,在之後的法案,是會有條文講這東西。現在會由特區政府來講,而不由中央政府來講。第二,話可以通過方案之後再作諮詢,把提名委員會的選民基礎擴大,把公司票變為董事票。政府覺得已經是胸有成竹。政府令大家以為甚麼都不能修改,然後政改方案中提出這兩項,令大家喜出望外,然後鋪天蓋地宣傳,那會令到支持「袋住先」政改方案的人去到60%至70%。
那只會有兩個情況出現。如果民意支持度去到六七成,加上他們的宣傳機器,泛民在他遊說下通過,那他們贏了政改。如果泛民不通過政改,又將會在選舉中慘敗。這是他們的計算。只要讓了這一步,泛民通過與否都會輸。他們對民意的掌握,覺得已經胸有成竹。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政壇熱騰騰的大醜聞,也就是川普.....的對手,拜登,的兒子,據傳不只通俄、通烏還親中,哇!他人緣是不是太好了一點?這個醜聞到底有沒有事實根據?會成為左右美國大選的關鍵嗎?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在上星期就有很多川粉,來提醒我們有這條新聞,我們開編輯會議的時候,大家也一致通過要講這條,而且一定要擺頭條,由最疼愛川貴人的,我來講。相信有在關心美國總統大選的朋友們,應該都看到一些報導說,共和黨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指控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的兒子韓特(Hunter Biden),和中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有金錢往來,甚至涉及人口販賣!
這麼嚴重,這個韓特太混蛋了,拜登如果真的為了兒子護航,他跟川普又有什麼差別呢?但你如果去看CNN說法就完全不同了!.....What! 找不到,太誇張了吧,到底是不重要,還是太重要?好啦!來看其他的左派媒體吧,《紐約時報》就強調,「共和黨的調查並沒有發現拜登本人涉案」,另一個左派媒體《華盛頓郵報》的標題是:「報告並不能替川普的陰謀論背書」。這個陰謀論指的是拜登為了護兒,試圖驅逐烏克蘭檢察官。這就是文字的藝術啊~看得我還以為是在講兩件不同的事情咧!
這份報告叫《韓特拜登、布里斯瑪與腐敗:對美國政府政策和相關問題的影響》,洋洋灑灑總共有87頁,拿來墊便當超好用,是由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強生(Ron Johnson),以及「財政委員會」主席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耗時一年共同完成的。有些內容是先前就被媒體報導過的,我知道可能沒什麼人願意花時間看,我們就幫大家畫個重點。簡單來說就是韓特就是個「靠爸族」,趁著老爸在擔任歐巴馬副手時,接觸各國企業和富商,從中獲得利益,甚至因此影響到歐巴馬時代的烏克蘭政策。
報告指出,2014年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當時親俄派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被迫下台逃亡,由親歐派富商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接任,不久後當時是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就訪問烏克蘭了,然後再過幾天(2014年5月12日),烏克蘭最大的私人天然氣公司布里斯瑪(Burisma)就高薪僱用了沒有任何能源相關背景的韓特當顧問,讓他加入董事會,還每月給他5萬美元高薪(150萬台幣)。
不過當時拜登就是負責美國的對烏克蘭政策,歐巴馬要他調查烏克蘭官員貪污案,布里斯瑪剛好跟親俄派往來密切,但韓特又莫名其妙跑去當人家公司的董事,結果兩年後,拜登一個電話導致當時的烏克蘭檢察總長被撤職,針對布里斯瑪的相關司法調查也就不了了之。去年12月川普不是被民主黨彈劾嗎?其實就是因為川普曾經要求烏克蘭新總統調查拜登父子檔,在布里斯瑪案中有沒有涉及利益衝突。所以最新報告就指控歐巴馬政府明明就知道韓特的立場「有問題」,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除了烏克蘭,這次共和黨更花了14頁鉅細靡遺解釋,韓特和中共怎麼「眉來眼去」,收取與中國軍方往來密切的企業和個人金錢。給韓特錢的,主要是中國神秘富商「葉簡明」,這個「葉簡明」創辦的公司,被認為是中共江澤明派勢力的白手套,他在2018年已經被習近平抓了。不過就在被捕的半年前,(2017/08)「葉簡明」旗下的公司,匯了500萬美元給一家叫做「Hudson West III」的有限公司,然後這家公司在13個月內又陸續轉了479萬美元的「諮詢費」給韓特(1.44億台幣),同一時間韓特又匯了140萬美元(4200萬台幣)給叔叔詹姆斯跟他太太(James and Sara Biden)。2017年底,「葉簡明」突然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14%的股份,在當時引發了大轟動,但就在收購案曝光的同一天,韓特以及詹姆斯夫婦,申請到了一張額度10萬美元的信用卡(300萬台幣),然後這三人就用這張卡在全球瘋狂血拚,報告就指控說,這是韓特幫「葉簡明」牽線俄羅斯的謝禮。
報告還指控,除了布里斯瑪付給韓特,以及韓特的生意夥伴阿契爾(Devon Archer)總計超過400萬美元的董事酬勞外,韓特、韓特的家人以及阿契爾,還從不少「有背景」的外國人那裡,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可疑收入。其中包括阿契爾從一個哈薩克籍的企業總裁拉奇舍夫(Kenges Rakishev)那裡,獲得14萬2,300美元的「車馬費」。就在同一天,拜登以美國副總統的身分與烏克蘭總理耶森尤克(Arseniy Yatsenyuk)一起在基輔出席活動,和烏克蘭議員討論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
而且2014年韓特和合夥人共同創立的一家投資公司,從俄羅斯女首富,也就是前莫斯科市長的遺孀「巴圖琳娜」(Elena Baturina)那裡收到350萬美元的電匯(1.05億台幣),這筆款項是透過一家「巴圖琳娜」收購的德國公司匯款的。而且這位女富婆也曾經9度透過韓特公司的銀行帳戶,匯錢給美國一家企業。報告還發現,韓特在他老爸擔任副總統期間,經常一起搭乘「空軍二號」全世界跑透透,名義上是跟著老爸一起訪問,實際上趁機旅遊外加談自己的私人生意。而且2009到2014年期間,韓特是美國特勤局的被保護人,報告指出他在特工保護下,跑了28個城市,其中包括莫斯科、北京,甚至台北。此外,韓特還被指控付錢給俄羅斯或東歐國家的一些婦女,而這些婦女似乎跟一個「東歐賣淫或人口販賣組織」有關。
「落落長」講了一堆,但其實報告也承認,有些指控「無法被證實」,也無法提供進一步細節,例如韓特跟人蛇集團有往來這件事,欸,這不是我在護航喔,連《FOX News》都是這麼說的。而且其實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拜登是為了兒子要烏克蘭檢察官被開除,或是拜登一家的行為構成犯罪事實。目前已經有共和黨議員說要把報告提交給司法部審查,來決定要不要對韓特提起刑事訴訟。
不過現在距離總統大選只剩下六週,這份報告又偏偏挑在候選人第一場辯論的一週前出爐,時機點格外敏感,民主黨就指控共和黨耍手段傷害拜登、試圖影響總統大選,而共和黨就說你們雙標,雖然整件事情看起來跟拜登本人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韓特畢竟是拜登的兒子,自己的兒子出事了,你能放著不管嗎?據說韓特還有性愛影片外洩耶,拜登當然臉上無光,況且現在是美選關鍵時刻,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就算是一點點謠言,都可能會對支持率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大家都在等著看,韓特的負面新聞會不會持續發酵,變成選戰的轉捩點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拜登兒賺飽
#左右派媒體各說各話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熱門時事解析】董監事之設置及人數 - 公職王 的相關結果
可以知道,在舊法體系之下,公開發行公司至少需設置五名董事、兩名監察人;至於非公開發行公司的部分,至少需設置三名董事、一名監察人。 ... 有鑑於實務上 ... ... <看更多>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公司治理與實質董事 - 公職王 的相關結果
引進獨立董事企圖改善公司決策與監督機制效果不彰,立意固然良善;然實務上更大的問題在於,企業普遍存在利用人頭掛名董事,而實際負責人隱身於幕後操縱公司經營,形成有權 ... ... <看更多>
實際上有六名董事 在 公司法第108條-函釋 - 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 的相關結果
是以,所詢公司章程如有置董事長之規定,應依上開規定,由董事過半數之同意互選董事長,並以該董事長名義對外代表公司。惟若公司章程未有置董事長之規定,依民法第27條第2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