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轉至:http://www.facebook.com/Internalvalue
【巴菲特為什麼會買IBM?】
科技、高價、重倉。巴菲特在IBM股價歷史創下新高之際大買IBM,截至2012年底,已經斥資近120億美元,收購了IBM共計約5.5%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巴菲特聲稱:「我可能看過50年來IBM所有的年報,在今年,我決定用不同的角度來閱讀IBM的年報。在與諸多科技產業高級主管進行陸續的談話後,我決心買進IBM的股票」。買入IBM股票這個消息很快成為業界炸彈,一向熱愛傳產股的老巴轉性了嗎?其背後投資IBM的邏輯是什麼?
...Continue Reading
【巴菲特為什麼會買IBM?】
科技、高價、重倉。巴菲特在IBM股價歷史創下新高之際大買IBM,截至2012年底,已經斥資近120億美元,收購了IBM共計約5.5%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巴菲特聲稱:“我可能看過50年來IBM所有的年報,在今年,我決定用不同的角度來閱讀IBM的年報。在與諸多科技產業高級主管進行陸續的談話後,我決心買進IBM的股票”。買入IBM股票這個消息很快成為業界炸彈,一向熱愛傳產股的老巴轉性了嗎?其背後投資IBM的邏輯是什麼?
一、藍色巨人IBM還是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高科技股?
一般而言,科技股有三個特徵:
1、 大量資金的需求:科技公司的快速增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很多科技公司早年都是一直靠投資人的資金維持運轉,在草創初期根本連營收都沒有,遑論盈餘,即使盈利之後也要將資金再投入新業務的發展,或是投入研發,很少回報股息予投資人或是回購股票,投資人僅能從公開市場上賣出持股回收資金。科技股的這兩點特徵都是不利於長期投資者持有的。巴菲特特之前所稱不投資科技股更多也應該是基於這兩個原因。
2、 營收變化大,且難以預測:科技公司的特色就是營收變化快且無法預測,就像Facebook、Netflix、等少則50%,多則100%的營收增速,小點的奇虎360增長甚至可以超過200%;但科技業產品生命週期短,行業變化太快,十年前的雅虎已經沒落、DELL與惠普已搖搖欲墜,google之後的短短幾年又有Facebook的崛起;這個行業裡的公司更多的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就殞落的流星,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大,無法預測超過2年的趨勢,所以很難去預估未來收益率。
3、 產業競爭激烈:高科技產業的變化速度非常快速,不似傳統產業可以慢慢看見競爭者出現,高科技產業中,新技術的突破會快速摧毀使用既存舊技術的競爭者。例如觸控螢幕手機的流行,在很短時間內就取代了按鍵式手機的市場。臉書的流行,快速的取代了MSN與Myspace。當初沒有人想到Mark Zuckerburg —- 一個哈佛大學把不到妹的宅男,可以在8年內改變世界。高度的產業競爭迫使業者不斷投入高資本支出於研發與增設廠房,把盈餘重新投入投資。
高科技公司就像是超速行駛的法拉利,一方面有著強大的爆發力,另一方面有嚴重的不確定性。而巴菲特看重的是產業的穩定、高可預測性與安全邊際,高科技公司的上述三點特徵,使巴菲特望而卻步。
然而,就像曾經的蒸汽機、鐵路、汽車也是他們剛出現的那個時代的高增長、高風險的“科技股”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技術的某些領域也已變得成熟,增長相對穩定。
二.藍色巨人IBM是否符合上述高科技公司的特徵?
1.資金需求:IBM不斷回饋股東股利與回購股票
創立超過百年的IBM也早已走過了科技公司高資金投入的階段,進入穩定成熟的時期,其非但不需要向股東提出增資的需求,還能大量的發放股利。2012年,IBM的股息殖利率在1.5%~2%間,且近5年平均股息複利增長率為25.5%。從1995年以來,IBM已經連續17年不斷提高每季的股息;此外,IBM還累計拿出了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在2012年,該公司高層決定把股票回購計畫的規模提高75%,至117億美元。這些不斷分配股息與回購股票的行動是建立在IBM穩定的商業營運模式下,有唯有如此穩定增長的現金流和不斷提高的EPS,才能不斷回饋股東豐厚的股息。
2.營收變化:IBM的5年複利營收成長率為1.2%、3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3.36%,營收成長穩定
IBM理解到硬體業務未來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殺價競爭是必然的趨勢,2002年,IBM做出一項重大的營運轉型,決定跨入管理顧問業,以35億美金收購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公司下屬的管理諮詢公司,美國普華永道是全球及中國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它係由前兩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 Waterhouse(普華)及Coopers&Lybrand(永道)於1998年7月1日全球合併而成,其為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專業服務機構之一; 2005年,IBM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把營運重點放在穩定且高毛利的企業顧問諮詢、服務及軟體上,擺脫高度競爭、低毛利的硬體產業。
附圖一是2000年至2011年的營收變化圖,IBM的5年複利營收成長率為1.2%、3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3.36%,由圖中可以看出IBM的營收增長緩慢而穩定,這是成熟產業的特徵。IBM的營收雖然成長幅度較緩,但是可預測性高、毛利也高,因此盈餘成長幅度就很驚人。而這些高利潤的業務也帶來充沛的現金流入,加上不需要負擔過多的硬體支出,大量的自由現金流量可以使IBM專注於併購關鍵公司以及研發上頭。企業永續發展與良好的股東權益報酬,以及轉型為資訊服務業為重的3 大要素,使得重視價值型投資的巴菲特願意大舉買進IBM股票,成為其長期股東。
3.產業競爭:IBM整體業務於2012年享有高達47.84%的毛利率!
毛利率的高低顯示出產業競爭是否激烈。一般來說,產業競爭越激烈,廠商會傾像殺價競爭,造成毛利率降低。
根據SEC檔所揭露之訊息,IBM目前共有四大業務,它們分別為軟體,硬體、服務和金融。2011年,IBM總營收為1069億美元(相較去年增長7%),其中服務貢獻佔57%營收,為其最大營收來源,軟體和硬體分別貢獻23%和18%,金融為2%。由IBM的營收來源中,我們可以發現過去以硬體銷售為主的IBM已經成功地將業務重點轉型成軟體與服務。IBM為何選擇轉型為以軟體與服務為主的公司?答案是:追逐高毛利產品,拋棄競爭激烈的低毛利產品。
首先,砍掉硬體業務上。2002年,IBM放棄市占率高達20%的全球硬碟市場,將獲利良好的硬碟業務出售給日立;2005年,將全球PC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2007年,將商用影印機業務出售給日本理光。在此同時,IBM成功的將業務重心移往毛利高且穩定的軟體、諮商服務業務上。
早在1995年,IBM就成立了軟體部門,隨後通過收購打造了以Rational Software、DB2、Lotus、Web Sphere和Tivoli五大軟體品牌為核心的軟體基礎設施平臺。同時,為了整合軟體、硬體與諮商服務,IBM還建立了全球服務部門,提供客戶無縫的使用體驗,避免客戶自行整合各家軟硬體服務所造成的困擾。軟體和諮商服務成為IBM近十年的業務發展重點,營收逐年在穩定且不斷的增加。2000年,IBM軟體和服務營收佔比總合約53%,而到了2011年,這個數字已達到了79%。2008年至2010年IBM硬體業務的毛利率均值在38%左右,而軟體和服務毛利率均值卻分別達到87%和62%。就淨利率而言,硬體淨利率值在8%左右,軟體和服務淨利則分別高達40%和38%,均遠高於硬體業務。
從盈利能力上看, IBM硬體業務的毛利率在38%左右的水準,而軟體和服務毛利率卻可以達到87%和62%;反觀IBM硬體淨利率只有8%左右,而軟體和服務淨利是40%和38%。淨利比率上巨大的懸殊,讓我們不難理解IBM大幅砍掉硬體業務並轉向軟體和服務的原因。反觀過去與IBM業務大幅重疊的惠普因為轉型過慢,面對激烈的硬體削價競爭,在去年出現每股盈餘-6.45的虧損,顯示後PC時代惠普因競爭過度激烈已喪失獲利能力。
三、巴菲特為何買入IBM?
依據美國SEC最新的資料(截至2012年9月30日), IBM目前為巴菲特的前三大持股,僅次於可口可樂與富國銀行。巴菲特這次買入IBM很有意思,完全顛覆了過去市場上對巴菲特的印象。其背後的投資邏輯是什麼?讓我們先從IBM的產業護城河談起:
(一)何謂產業護城河?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是尋找可以長期、穩定賺大錢的企業,用專業一點的術語表達就是,企業必須具備長期穩定的超額盈利能力,而這種超額盈利能力關鍵來自於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也就是產業護城河。
巴菲特曾在2007年版的波克夏致股東信中提到:
『一家真正好的公司一定要有能夠持久保護傑出投資報酬率的「護城河」,資本市場的動能讓競爭者持續攻擊高報酬率的公司這座城堡,所以擁有難以攻破的防護策略,像是經營低成本製造商(GEICO, 好市多),或是擁有夠力的全球品牌公司(可口可樂、吉列、美國運通)對持續的成功是必要的。商業成功的道路上充滿著「羅馬蠟燭」(註: 意思是指放煙火一樣,雖然絢爛、但只是一時的),公司的防禦最後都會變得不堪一擊,大敵是會攻過護城河的。我們對自己擁有「持久性」的要件,讓我們必須排除要求快速且持續轉變的產業及其公司。雖然資本市場的「創造性毀滅」對社會是高度有益的,這個因素對投資報酬確定性來說卻是個阻礙,一個需要持續重建的護城河終究不能成為真正的護城河。』
巴菲特通過長期投資經驗形成的對持續競爭優勢的看法,與哈佛商學院教授Michael Porter十分相似。Porter教授認為:公司競爭優勢源於企業為客戶所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價值是客戶願意支付的價錢,而超額價值產生於以低於對手的價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獨特的效益補償高價而有餘。
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在競爭者所有的仿製能力均嘗試之後,企業仍能夠保持的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是否能夠持續以及持續多長時間,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優勢“壁壘”。競爭對手企業想模仿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克服或通過創新避開優勢企業的隔離機制,但是這需要額外增加其生產成本或降低其收益率,從而減弱其模仿和進入的驅動力,這種“壁壘”使競爭優勢在長期內持續下去,並長期獲得超額利潤。
以上述巴菲特與Michael Porter段的兩段話,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1. 競爭優勢必須建立在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或不能模仿。
2. 護城河必須長期且穩定的存在,並且不需要持續地重建
3. 企業如果建立了又深又廣的產業護城河,便可以有效地抵禦產業對手的競爭。反之,則必須持續的與對手肉搏,就算贏了往往也只是一時的,而且時常會陷入慘勝。
(二)IBM的產業護城河是什麼?
1.強大的客戶黏著性使其競爭優勢具有長期可持續性:
巴菲特說,在看過IBM提供給監管機構的備案文件後,他對這家公司在尋找和保留客戶方面的優勢“驚奇不已”,客戶一旦與IBM建立聯系就很難再切斷。“現在IBM更像是一個服務企業,與客戶保持著緊密聯系。”巴菲特表示,自己早該在幾年前就意識到硬件並非IBM業務的核心。
巴菲特在採訪中說到,自己特別欣賞IBM非常突出的客戶黏著力。
『我們都會聘請一家特定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我們也會聘請一家特定的律師事務所。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時不刻對它們做的每件事情都很滿意,但是對公司而言,但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是一件很大的事。你知道我們伯克希爾下屬100多家公司中,有幾十個IT部門。儘管我本人根本不知道這些IT部門是如何運作的,但是我們走訪了這些IT部門,和他們交流,結果發現,他們和供應商非常緊密地合作。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更換供應商,但是這確實意味著供應商有很大的延續性。最近幾個季度,IBM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業務收入都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長。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你在世界上的某一個國家,你準備發展你們公司的IT部門,那麼你選擇和IBM合作肯定要比和其他很多公司合作要感覺放心得多。』
2. 強大的品牌優勢與良好聲譽:沒有人因為買了IBM的東西而被解僱
巴菲特早在50年前就經營過一家公司與IBM直接進行業務競爭,這段經驗讓他深切體會到IBM的競爭優勢地位有多麼強大:『50年前我和IBM進行業務競爭。也許你不相信,當時我是一家科技企業的董事會主席。當時的計算機要使用無數的穿孔卡片。1956年IBM簽署了一份和解協議,被迫放棄一半的生產能力。我的兩個朋友,一個是律師,另一個是保險代理人,在報紙看到這個消息,決定進入計算機卡片業務,他們拉我一起合夥。我們的工作非常傑出,建成一個很好的小型工廠。但是,每次我們來到一個地方,推銷我們生產的計算機卡片,價格比IBM更低,交付比IBM更加快捷,可是那些採購人員總是用這句話拒絕我們:沒有人曾經因為買了IBM的東西而被解僱。我想我們可能聽到這句話有一千多次。』
(未完待續……)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竟然,連巴菲特都看壞美國 節目直播時間:週二 14:00 本集播出日期:2020.08.18 #唐湘龍 #陳鳳馨 #巴菲特看壞美國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創富路 Richroad.hk Facebook 八卦
#講投資
【股神成美銀最大股東】
股神巴菲特旗下嘅投資旗艦巴郡,將持有嘅美銀優先股轉成普通股,最後兌換為7億股美銀普通股,令巴菲特成為美銀最大股東。而且扣除成本後,今次嘅換股亦令股神淨賺約$120億美元。
連同富國銀行,巴菲特已經係全世界其中兩間最大銀行嘅最大股東,加上佢多次出手相助金融企業渡過危機,難怪令人聯想到銀行家摩根。
#richroad #股神 #巴菲特 #美銀 #最大股東 #股權 #換股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巴菲特投資學校 Facebook 八卦
懷疑論者永遠懷疑
群組發言招商銀行這位大大
老農夫不談基本分析籌碼分析技術分析
所以對於妳一直強調的理由依據
給個請妳退出群組建議
我給個想法做為參考
如果巴菲特的波克夏股東因為2000年基本面疑慮退出
現在的損失很大
同樣好公司壞時機的蓋格保險富國銀行巴菲特都是基本面不佳進場
妳我投資想法不同做法不同
請退出參加別的社團
本文煩請群組成員轉貼兩大群組公告週知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竟然,連巴菲特都看壞美國
節目直播時間:週二 14:00
本集播出日期:2020.08.18
#唐湘龍 #陳鳳馨 #巴菲特看壞美國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銀行股現在很便宜!那麼銀行股現在值得投資嗎? 】
現在經濟真的很不好
導致了很多銀行股的股價
都處於一個歷史的低價
難道這是買入銀行股的好時機嗎?
那馬來西亞銀行股是不是值得投資呢?
你們一定想問
大眾銀行值得投資嗎?
Maybank值得投資嗎?
或是美國銀行股更值得投資嗎?
各位且稍安勿躁
雖然銀行股處於低價
但並不代表銀行股的股價變便宜了
要買入銀行股就要先了解
銀行的賺錢方式
分析銀行的收入結構
而且因為美聯儲降息影響
也是導致銀行股的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影片我會為大家分析銀行股
如果有興趣買入銀行股的人
我也會告訴你銀行股值不值得買入
快點點擊影片觀看吧!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29 為什麼2020下半年銀行股的價格下跌?
6:01 銀行的盈利狀況
8:50 馬來西亞的銀行股值得買入?
11:33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kwmNl9
繁體
https://bit.ly/2HCJpC7
英文
https://bit.ly/2Tqz271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金钱vs理想,哪一个比较重要?
https://bit.ly/35ufbJq
.
美元崩盤會怎樣?12分鐘告訴你美元未來走勢
https://bit.ly/3ms7pHb
.
90%的人都做錯了!股神巴菲特:分散投資是傻子
https://bit.ly/2FNb5U0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銀行股 #銀行股股價 #股票分析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阮慕驊
主題:美元指數急升,美股要走空了?
節目時間:週一 4: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1.18
#阮慕驊 #聽阮大哥的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himalaya.com/98money168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違反美消費者保護法,巴菲特愛股富國銀行賠付5.75億美元 的八卦
股神巴菲特的愛股——富國銀行(Wells Fargo )因違反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法,日前被迫賠付了5.75億美元。作為全美“最大零售銀行”、一度躍居全球市值最高 ... ... <看更多>
富國銀行巴菲特 在 美股研究: (1).巴菲特“踩雷”富國銀行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