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事實的真相。
過去十年,臺北市政府核發給建商的容積,市價是654億元,但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我相信,真正到這些公保地主手中的錢,一定遠小於這個數字。
這中間遠超過四百億元的價差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是誰搬走人民的乳酪?真相是,中央政府在民國93年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容積移轉」公式,讓財團有機可趁,例如萬華區一坪的道路用地,可以換內湖八坪的樓地板面積,既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也沒有有效的管理辦法,超過四百多億的價差,就這樣流到「有辦法」的人手中了。
因爲沒有管理,導致容積與公保地的失衡,內湖就是個最經典的例子。內湖的道路壅塞不是交通問題,而是都市計畫失敗。
過去十年,政府在內湖核發了5.83公頃的容積,卻只換回0.13公頃的道路用地(公保地)。容積越多、代表住的人也越多,但道路面積卻沒有跟著增加,交通當然會打結。
其實這樣的容積移轉,從頭到尾都是騙局,因為根本無法解決公保地徵收的問題,反倒讓財團有機可趁。即使我們採用原先100%代金制的計畫,也要花一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徵收全部的公保地。
在議會通過維持50%捐地、50%代金制現狀的情況下,臺北市政府會用行政手段來控管核發容積,避免都市計畫失衡,並將收取的50%代金,全數用於標購公保地,優先保障公保地主權益。
數十年不曾面對的問題,我們也要面對。臺北市政府將會主動拜會內政部、立法院討論容積移轉的解決方案,並要求中央儘速修正公式,從源頭封住法律漏洞,而不是讓各縣市政府自己傷腦筋。
找出真相後,我們會努力,讓人民的乳酪不再被掠奪。
#誰搬走了人民的乳酪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市政老實說
---
Youtube 連結
https://youtu.be/eMssD6ESjBU
註:內文第一段「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勘誤,應為投影片內容提到的「公告現值」,而非「公告地價」,特此更正。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就是事實的真相。 過去十年,臺北市政府核發給建商的容積,市價是654億元,但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我相信,真正到這些公保地主手中的錢,一定遠小於這個數字。 這中間遠超過四百億元的價差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是誰搬走人民的乳酪?真相是,...
容積移轉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八德 #傑克冒險公園 完工,歡迎大小朋友來玩!
八德區高明里的傑克冒險公園完工了!公園以童話故事「傑克與魔豆」為主題,打造 #全台唯一 的大葉蔓藤造型攀爬遊具,還有巨人遊戲區、銀青共融互動遊戲區等,成為大小朋友一起同樂的好地方。
傑克冒險公園位於永興街與高城八街旁,這座特色公園原是一片雜草綠地,附近為住戶密集區,為了讓大家有一個休閒空間可以使用,市府團隊經過多年努力,透過容積移轉,完成公園用地取得,更綜合了市民朋友的意見,打造出這座 #共融式公園,順利在今年5月完工。
桃園升格後,我們在每個地方推動共融式公園,目前規劃的364座遊戲場公園,有45座共融式公園或特色遊戲場已經開放、施工中;除了今年完成的大溪埔頂、平鎮新勢、桃園大有梯田生態等高人氣公園,接下來還有觀音草漯水之丘、龜山中正等公園將陸續完成。
未來也將利用八德埤塘的特色舉辦埤塘音樂節,邀請各式樂團一同參與,市民朋友可以一起來期待。我們會持續打造好玩又有趣的公園,讓大家在桃園好休閒、好夢想、好生活!
──
✅加入我的LINE,接收燦哥最新訊息:
https://line.me/R/ti/p/@wentsancheng
📷也別錯過IG的漏網鏡頭:
https://www.instagram.com/wentsancheng/
🔷我的推特上線了,歡迎幫推!
https://twitter.com/ChengWenTsan
容積移轉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盡全力完成「道東堂文化園區」的保存及營運
今天我到楊梅參加「道東堂玉明邸」的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我告訴各方的與會者說,道東堂是楊梅的開拓者鄭大模家族的古厝,道東堂已經不只是鄭家人的的發源地,而是桃園人應該共同珍惜的文化資產。
在場營建研究院的黃博士解說,保存的方式有三種:協議價購、容積移轉或是以地易地。特別是協議價購,一定會請公正第三方來鑑價。
但是我也強調,保存的方式可以協調,但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方向必須確定。我可以明確地說,土地雖然是所有權人的,但是文化資產是大家的。在我們處理的過程中,不會容許建商或是土地所有權人,出現任何可能破壞古蹟的行為。
只要桃園市政府取得產權,我們會把古蹟修復、加入地方文史資料,並且發展成為道東堂楊梅文化園區,讓遊客、學生可以到這裡認識楊梅的歷史。
今天的公聽會是好的開始,而保存活化是我們明確的決定。
容積移轉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這個就是事實的真相。
過去十年,臺北市政府核發給建商的容積,市價是654億元,但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我相信,真正到這些公保地主手中的錢,一定遠小於這個數字。
這中間遠超過四百億元的價差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是誰搬走人民的乳酪?真相是,中央政府在民國93年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容積移轉」公式,讓財團有機可趁,例如萬華區一坪的道路用地,可以換內湖八坪的樓地板面積,既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也沒有有效的管理辦法,超過四百多億的價差,就這樣流到「有辦法」的人手中了。
因爲沒有管理,導致容積與公保地的失衡,內湖就是個最經典的例子。內湖的道路壅塞不是交通問題,而是都市計畫失敗。
過去十年,政府在內湖核發了5.83公頃的容積,卻只換回0.13公頃的道路用地(公保地)。容積越多、代表住的人也越多,但道路面積卻沒有跟著增加,交通當然會打結。
其實這樣的容積移轉,從頭到尾都是騙局,因為根本無法解決公保地徵收的問題,反倒讓財團有機可趁。即使我們採用原先100%代金制的計畫,也要花一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徵收全部的公保地。
在議會通過維持50%捐地、50%代金制現狀的情況下,臺北市政府會用行政手段來控管核發容積,避免都市計畫失衡,並將收取的50%代金,全數用於標購公保地,優先保障公保地主權益。
數十年不曾面對的問題,我們也要面對。臺北市政府將會主動拜會內政部、立法院討論容積移轉的解決方案,並要求中央儘速修正公式,從源頭封住法律漏洞,而不是讓各縣市政府自己傷腦筋。
找出真相後,我們會努力,讓人民的乳酪不再被掠奪。
#誰搬走了人民的乳酪
影片提供:臺北市政府都發局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MssD6ESjB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lhBZ4owOzV985MiRr6iNTm9BdUA)
容積移轉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於內政委員會質詢時表示,針對公共設施用地解編,以及容積移轉等問題,中央政府不應草率行事,而需在尊重地方自治,以及人民財產權與就業權的前提下,先由行政部門擬妥相關修正辦法,送立法院審查,並透過舉辦公聽會等方式,廣納各方意見後,再行定案。絕對不能在程序正義尚未走完之前,就隨興對外放話。對此,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在現場承諾,第一,相關的辦法現在都僅止於研議階段,離完成還有相當距離。第二,未來內政部將舉辦公聽會,讓各方意見都有表達空間。
林委員表示,在公設地解編的部分,內政部一方面應進行修法,好讓各地方政府可以有一致的法源依據。但另一方面,由於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了解在地需求,因此,修法方向不宜在細節上有太多著墨,而是該重視因地制宜。換言之,在擬定大方向後,就授權由各地方政府來執行。對此,李部長也表示同意。
此外,林委員指出,過去長期以來,政府沒有編列預算來徵收大量已開發的公設用地。坦白說,這就已經有錯在先了。但如今卻又放話要取消目前運作正常的民間容積移轉市場。不僅將影響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對於土地所有權人而言,也會造成損失。林委員強調,根據現行的都市計畫法,容積移轉本來就是政府與民間各有角色的二軌制,但若貿然改成由政府設立容積銀行,進行全面壟斷的一軌制,所可能產生的後續效應,恐怕弊將遠大於利。最後,林委員說,由日前高雄市通過自治條例的經驗就可以看出,事實上,地方政府有能力在現行二軌置中取得兼顧多方利益的平衡辦法。也因此,中央政府在此問題上,應多尊重地方政府自治權力,避免弄巧成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Sr52lt7Z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_OYUVFMZWBpylCdcvlVP7yKogcA)
容積移轉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拯救中區沒落的方式?立委候選人林佳龍提出「針灸」良方,保證可以使老市區起死回生。主張政府以獎勵容積辦法收購中區地標的綜合大樓,拆除後闢建為文化商圈廣場。只要此大樓能單點突破,即能為中區注入商機,風華再現。在場的當地地主何澄祥等都表態讚同,並痛斥中區的殘敗,代表政府的無能,期待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協調中央、地方及業主解決。林佳龍16日(週五)上午,是在議員黃國書、逢甲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劉曜華、公園里長沈素玉,以及林文傑、何澄祥、吳重正、吳全等十餘位自由商圈業主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表示,只要他當選立委,他一定可以在四年內解決這佔地600坪,業主百餘位,目前形同中區「毒瘤」的綜合大樓問題。
林佳龍主張,政府以容積移轉及獎勵容積兩方式並行,取得綜合大樓面積約600坪的商二用地,公有化及拆除建築後,將其打造為迷人的都市廣場,一方面在此增設地標雷射燈光區、街頭藝人表演空間、戶外商業攤位及大眾運輸場站,另一方面利用人工地盤增設至少200個停車位,活化呆滯多年的重要地標區。林佳龍進一步提到,中區再生與活化需要積極的政府角色,過去十多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面對商業產權複雜的更新問題,只選擇迴避的作法,不但已經嚴重影響台中市中區的再生,對陷在使用權及土地權屬爭議的綜合大樓地主及使用人,也造成莫大的傷害。
林佳龍願意公開承諾,當選立委後將成立專案小組積極爭取內政部修法解套,一方面促成綜合大樓的商業容積可以順利移轉,確保地主及使用人的權益,並且促成中區第一座迷人的都市大廣場,讓街頭藝人、藝文活動愛好者及大眾運輸使用者願意在中正、自由廣場駐足消費,激發綜合大樓周邊的原遠東百貨及誠品龍心整建再出發,並結合高架化後的新台中火車站廣場與成功路的更新再造,找回中區的繁榮與台中人的歷史記憶。
當地重要業主何澄祥表示,中區自由商圈的土地市值已減了一個零,即原本一坪500萬元,目前只剩50萬元,這是「政府無能」的代表。他自小在自由商圈長大,中區的沒落是台中人的「最痛」,除籲請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外,也要成立專屬辦公室,結合所有業主來振興中區。主持記里者會的劉曜華教授,則回述台中的歷史,認為大台中是年輕都會區,整個都會中心的形成始於1908年台灣西部鐵路的通車,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加上剛興建完成的台中公園,建構了大台中現代化都市的基本骨幹,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整個都會人口將近三百萬人,世界排名131。以台中火車站出現的分隔年,在此之前的台中市舊市區早期名稱以東大墩為名,屬於地勢較高的耕作區。1887年清國政府在此興建台灣省城,勾勒了城門與城牆,也開展了省政府機構的初期建設,包括考棚與衙門等設施。這些遺址至今大多不可考,只留下些許結構物線索與鄉野故事。
台中市舊市區真正的發展要從日本人殖民統治開始啟動,1900年市區改正計劃創建了棋盤形日本人生活區,殖民統治機構,包括州廳、市役所、金融機構、圖書館、公園、自來水、寬廣道路、娛樂、商業、酒廠與糖廠等設施分別在20世紀初期在舊市區及周邊現身。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台中火車站造就了舊市區超過八十年的繁榮,也見證了舊市區將近二十年的沒落,如今台鐵高架捷運化即將完工,配合社會各界在舊市區興建捷運場站的共識,以台中火車站為核心的舊市區將有機會找到新的春天,如果關鍵性的改變可以被實踐:綜合大樓變成綜合大廣場。
綜合大樓的難題與解套:獎勵商業容積移轉、闢建地下停車場與戶外展演與商業廣場
第一廣場邊的綜合大樓街廓面積約0.83公頃,(2大街廓商業區分別為4140平方公尺、4190平方公尺),加上計畫道路面積495平方公尺,總面積約0.88公頃(與隔壁市25第一廣場面積相當),整個街廓可開發之商業樓地板面積約26467平方公尺。如以商業區每平方公尺10萬元計算,整個商業街廓土地價值約26.5億元。綜合大樓街廓與第一市場曾經是台中人歷史記憶的場所,包括1923年日本昭和太子行啟紀念館(1961年改建為綜合大樓)、戰後的台中戲院與成功戲院等設施,是無數台中人的甜蜜懷念場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oK993T8T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JC3RDQQEd7zB718lJFNyVc-YMiw)
容積移轉 在 認識容積移轉 的相關結果
容積 率管制係以限制建築物實體建築總量與建築基地面積之比例,藉以達到控制土地使用強度,確保整體居住生活品質的制度。而允許原屬一宗土地之可建築容積部分或全部移轉 ... ... <看更多>
容積移轉 在 不動產法規~10分鐘搞懂容積移轉(理論篇)-43 的相關結果
之保存維護及公共開放空間之提供,得以容積移轉方式辦理。 前項容積移轉之送出基地種類、可移出容積訂定方式、可移入容. 積地區範圍 ... ... <看更多>
容積移轉 在 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所有條文 · 一、容積:指土地可建築之總樓地板面積。 · 二、容積移轉:指一宗土地容積移轉至其他可建築土地供建築使用。 · 三、送出基地:指得將全部或部分容積移轉至其他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