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辭職信】
我辭職了。
超級容易怕悶、怕重複的我,
竟然在同一間公司、同一個崗位做足11年,
回頭想想實在匪夷所思。
(1)原因
不是患上絕症、不是打算移民、
沒有反目成仇、沒有威逼利誘、
沒有內部權鬥、沒有外人收購。
要說原因的話,只有每個人每次辭職時都總會有的一些原因:
怕悶、想有新轉變……等等。
老土,不juicy,
但真實。
2年多前,我寫了舞台劇《大辭職日》。
有看過的朋友或許記得,
那就是一個關於老細也會想辭職的故事…
沒錯,雖然我是「腦細」,
但我也同樣是個普通人,
就跟大部份打工仔一樣,
成日都想離開comfort zone,
成日都想辭職。
(2)陳年往事
10年前,當我們剛剛創立《黑紙》時,
某天,我跟拍檔陳強、阿Bu,
為了某些無聊到極點的工作問題而吵大鑊!
(詳情之後再分享)
當晚,我就已經想立刻辭職唔撈!
點知半夜三更,
三個男人竟然在電話中坦誠交心互相道歉,
(諗返起都打冷震…)
那麼真誠,那麼肉麻,有甚麼心病也都立刻醫好了。
這也是我們這10年來的相處方式。
有乜唔滿意就鬧大交,
有乜覺得自己做錯就即管道歉。
(3)屌你都費事
為甚麼要特意說起這件陳年往事?
冇,純粹想講,
我也跟很多打工仔一樣,
無論幾想離開公司都好,
到準備遞信的一刻,
也總會留戀,總會猶豫,總會拖延。
我喜歡這間公司,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我很喜歡跟拍檔這種坦坦白白、有乜唔妥就出聲的相處方式。
喂真係好難搵到人肯同你花精神屌嚟屌去㗎,
唔係點解有句嘢叫「屌你都費事」?
我同佢哋兩個真係傾乜都會拗一大餐。
用咩色又拗、用咩字又拗,
連「應唔應該花時間繼續拗?」都會拗!
一個原本可以5秒鐘傾完的topic,
我哋可以屌嚟屌去、拗足5個鐘。
因此,超級容易怕悶、怕重複的我,
竟然也在同一間公司、同一個崗位,
拗吓又一年,屌吓又一年,
拗吓屌吓,竟然原地逗留了9年。
(4)我的身後事
直至2年前,做完《大辭職日》後,
我才終於捨得像劇中角色一樣,
下定很難下的決心,著手安排離職事宜。
為了妥善安排交接,
希望為公司、同事帶來的影響減到最低,
我用了2年時間,
一邊慢慢退下來、不再參與公司營運、讓他們不再需要我,
一邊處理一大堆離職繁文縟節,
直至今天。
至於我的所有股份,
已經以相對低廉的價錢轉讓了給我的兩位好拍檔。
因為他們答應我會繼續好好經營、帶領公司,
並將把其中一部份股份,
分配給幾位長期服務好員工,
作為我的小小心意,以答謝他們多年來的付出。
(5)尾聲
在此我要感謝公司所有同事,
尤其那些跟我們一起努力拼搏多年的好同事,
風雨同路,沒齒難忘。
關於辭職,我還有一些東西想分享。
但過幾天吧,
過幾天,才讓我在我的社交平台,
出多幾個post,
跟真正關心我的讀者和觀眾繼續分享吧。
而家冇乜事嘅話,
我想出返去增肥先。
183卻只有115磅的
林日曦 上
2021年8月1日
(照片:2年前舞台劇《大辭職日》劇照
我的角色「發仔」遞上辭職信的一幕)
圖片版本在Instagram:Lam1Hey
同時也有310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失傳小食】農家小吃$11/個炸油糍 皮脆蘿蔔絲餡微濕 後生仔食過未? https://bit.ly/2ZsGQYp 油糍,又稱為蘿蔔絲餅。沒有酒樓的蘿蔔絲酥餅般精緻小巧,形狀大小像個砵仔糕,一口咬下去外皮脆脆的,內裏有滿滿的蘿蔔絲,伴着五香粉的香氣,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氣小食。 珍香園 地址:西灣...
家營好唔好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八卦
事情到了這地步,不同立場的人,看同一個畫面,會看出兩極的感受。
關於這場逆權運動的一切畫面,看到目前為止,我只會對抗爭者加倍支持。
初心不變,我不割席,和理非和勇武是同一陣線的。
我的初心,要說得比較遠一點。
八九年,在電視上看到天安門學生運動的演變和發展,那時候,無論看到甚麼畫面,我們的心裡都是多麼希望民運獲得最後勝利!當年我仍是學生,曾多次上街支持北京學生,到最後,我們看到了坦克車,然後畫面黑了。
我的初心比較老餅,到現在已經三十年了。
我土生土長,在這裡成長、讀書、工作。告訴你,港女真的很天真,只不過在六四事件的八年之後,我竟然信中英聯合聲明、信一國兩制、信五十年不變,是真心的相信,所以我當時沒有申請居英權,之後也沒有任何外國護照,我覺得OK。
回歸後,我們親歷了溫水煮蛙。
一大煲香港青蛙,同用溫水煮,有些會早跳,有些會掙扎,有些垂死前發癲,都很正常。很慚愧,我算是很遲鈍、沒有反應的煲底之蛙,完全沒有做過甚麼,為我們的下一代擋一擋。
用溫水煮了廿二年,其間久不久會來一次,突然轉大火加熱,看看青蛙有甚麼反應,不是全部都跳得很厲害的話,下次又再來過。之後是撻火愈來愈頻繁,今次這個女的更撻得勝起,似乎有自己schedule!
香港青蛙真是太好欺負了,我們成班大人,這麼多年來,皮都給煮厚了,倒是一班小鮮肉給烚得火滾,他們自發上街抗爭,為的是香港未來。如果今次他們成功了,我們可坐享其成;如果失敗,這就是發生在香港的六四2.0,只不過是要求民主的人民,又輸一仗。
今日這班走在前線的勇武,有著我們香港人從來都沒有的勇氣呀!他們還展示了見步行步的謀略,每天都在進步。有人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命爭取,是不是要先說聲多謝,然後繼續支持?
你問我,我會說,今次運動中,前線的表現so far so good。抗爭來到這一步,當雙方這麼多血流了,這麼多子彈發了,這麼多策略暴露了,而政府多次展露了不公義、不人道、不合情、不合法的狐狸尾巴,如果有人仍然說自己中立,就已經是站在暴政的一方,或是想獨善其身,或是要孤立弱勢,路見不平,袖手旁觀,不置可否。
這是一場抗爭,本質上很像北京民運,只是很不幸地,戰場轉到我們一直自恃福地的香港。我們總是教孩子,別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們想說:「老豆阿媽你別傻,我回歸後出世,香港已經不在福中了。」
那確實是對的。
612後,很多壯中老問:「點解香港變成咁?」
我想說,香港變成咁,是必然的。任何中共管治的地方,及他們想管治的地方,只要人民不反抗,哪有一個地方不是變成咁?
當年,我們隔著螢幕都為天安門抗爭者內心滾動,香港人坐維園紀念六四都坐足三十年了,而現在很多內地年青網民,隔著電腦螢幕嘲笑香港搞抗爭,這是因為他們從來都被剝奪了很多知情權,能怪他們嗎?
笑說發起在天安門舉行撐香港警察集會的、freelance 來港打人的,他們不知道,今天香港人這麼堅決,有一個苗頭,原是三十年前在天安門爭取民主的,他們的上一代。
當然,可憐之人自有可恨之處,走到這裡,已經不用比較今日香港抗爭可恨,還是當年八九民運可憐,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若不對極權説不,他朝君體也相同。
香港已經輸掉了很多爭取民主的籌碼,輸無可輸,今天你若既不在前線當勇武,又不在後防線上堅守和理非位置,就請不要扮無語問蒼天,再問點解香港會搞成咁。
昨晚之後,又有人問:「難道到了今天,你仍然認為抗爭者中不是有暴徒嗎?」
再重申,這是一場抗爭。我先感謝有人犧牲自己出來為大圍抗爭,要先向前線說聲thank you。
在戰場上,現場怎麼做,現場有應變戰略,雙方都會犯規,甚至狂犯規。但請別忘記,這本來就是一場不公平競技,細路同大人打交,抗爭一方人多而力弱,政府和警方理虧而力強。
你可以說,市民要挑戰政府管治威信是犯賤,但是抗爭開始了,雙方陣營隊員當然各有職責,勇武在前線對抗,犯了規,和理非出來幫他們善後,大家幫忙重組證據,捐錢買物資和儲備打官司;就好像速龍在前面亂開槍,公共關係科幫他們解話,也不停買裝備(這就真的說不過去,因為用的是公帑),搜證檢控,難道你期望某天的記者會,他們會出來宣布割席?
最多聽到有人說:總之犯法就唔啱。
對,所以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不肯給我們真普選,就來一次真公投吧,有永久居民身分證的,一人一票,投票決定是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夜了,要離開公司,回家睡覺。
香港人加油。
家營好唔好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八卦
上海迪士尼開幕,我好興奮。之前勁驚佢臨尾香,看見網上有人試玩後大讚比香港迪士尼優勝,我才放心了。上海迪士尼的《獅子王》有孫悟空,是亞洲最大的。從媒體看見有大陸同胞說如今上海有迪士尼,以後不會再來香港了,反正香港人不歡迎他們。苦盡甘來的感覺湧上我的心頭,我幾乎感動到喊。如果上海迪士尼可以賣埋奶粉,小妹實在感激不盡。
上海吸客,加上不少強國人已改去日本和歐洲,香港少了自由行。尖沙咀、銅鑼灣等市區購物點稍為少了拖著行李箱橫衝直撞的旅客,金舖數目開始減少,店鋪租金略為下調。我並不憎恨內地旅客,他們向我問路,我每次都微笑有禮地幫助他們。下雨天遇見帶著小孩的內地旅客沒帶傘,我還把自己手上唯一的雨傘送贈給他們,我對所有其他國家的遊客也會做同樣的事。Well,做人,懂得這些事情好基本啦。
然而,我會禮待遊客,並不表示我樂見自己的家因為過量旅客湧入而變得不倫不類。經常聽到有香港零售業商人抱怨自由行減少令他們經營困難,步入寒冬。我覺得好笑,寒冬?那之前賺的呢?大魚大肉後摸摸肚皮打個嗝,就當自己什麼也沒吃過?說話要公道,現在不是蝕本,只是沒之前賺得那麼瘋。如果現在經營「困難」,那是因為之前擴張過度。
作為香港人,我的願望十分卑微,我只求街道不要太髒,小店不要被貴租趕盡殺絕,等的士的人基本上明白需要排隊,這樣我已經心滿意足。我不會批判大陸遊客,我有什麼資格去指責?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排隊,但別人所受的教育未必一樣。我從小讀書被告知北極熊應在北極生活,強國人卻把北極熊困在廣州商場展覽。我的教育告訴我北極熊食肉,大陸人給牠餵南瓜。所謂暴發,就是用錢去將變態荒謬變成輕描淡寫,用錢去將不正常變成理所當然。
我從小被教育在公共交通工具要守秩序,但別人所受的教育也未必如此。深圳寶安機場的吉祥航空售票櫃台一名女地勤遭旅客用硬物砸傷,因為她未能為對方打印行程單。網上圖片顯示這名女地勤躺在地上表情痛苦,旁邊有一攤鮮血,打人者在登機口被捕。難怪最近有航空公司的內地航線全部由空少來取代空姐,而且都是大大隻,唔打得都睇得,以便制止大陸旅客在空中格鬥。
我不能強求別人所受的教育跟我一樣,也不會強求別人的價值觀與我一致。我只能求神拜佛希望上海迪士尼開張大吉,大陸遊客熱烈湧去上海。我也渴望內地同胞能愈來愈熱愛到日本和歐洲旅行,是的,我知道有句說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香港人都頂咗好幾年,如今由別人來幫忙頂一頂,也不算太過份吧。是的,我知道現在日本整個銀座都是「篋神」,我知道中國大叔在日本溫泉金精火眼(目及)女,但還是那句,幫個忙,頂一頂啦,說不定幾年後流行去太空旅行,據說一程不過一千幾百萬美元,對強國人來說只是碎銀,到時大陸旅客包團去火星,在火箭內打架,那時日本人就可以像我們這樣喘一口氣,輪到外星人頂一頂。
(作者: 王迪詩 / 本文摘自信報專欄)
家營好唔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失傳小食】農家小吃$11/個炸油糍 皮脆蘿蔔絲餡微濕 後生仔食過未?
https://bit.ly/2ZsGQYp
油糍,又稱為蘿蔔絲餅。沒有酒樓的蘿蔔絲酥餅般精緻小巧,形狀大小像個砵仔糕,一口咬下去外皮脆脆的,內裏有滿滿的蘿蔔絲,伴着五香粉的香氣,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氣小食。
珍香園
地址:西灣河成安街12號地下
電話:2560 459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8am-8pm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息)
詳情: http://bit.ly/2MrVfQR
【失傳小食】粉嶺$10懷舊即炸油糍 每日限量100個 老闆:遲早無人賣
https://bit.ly/327539k
Stanley指如果跟從傳統做法,每天開店前要花2小時預備炸油糍:「用20斤蘿蔔,把蘿蔔切成絲後,要放到鍋中炒。把蘿蔔絲炒至出水,去掉蘿蔔的辣味,散發甜味。之後加五香粉、胡椒粉等調味料,把炸漿倒在模中,再放蘿蔔絲炸兩次就完成。」
祥豐小食 (祥華商場)
地址:粉嶺祥華邨祥華商場3樓L313號舖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6am-11pm
詳情︰https://bit.ly/3jMFobW
祥豐小食 (華明市場)
地址:粉嶺華明路21號華明邨華明商場地下華明市場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6am-11pm
詳情︰https://bit.ly/2QUm4wW
經典芝麻卷日賣150條 $30條日日鮮製 失傳菲林筒手工芝麻卷
https://bit.ly/311cXQP
黑漆漆渾圓一卷,賣相相當不討好,若非飄來陣陣芝麻香,乍看還以為是傳統相機使用的卷裝菲林。八九十年代茶樓點心車中,俗稱「菲林」的芝麻卷可謂深入民心.......
方太糕品舖
地址:佐敦上海街196號地下
電話:5628 5486
營業時間:10am-12mn
詳情: https://bit.ly/2Ve0jK2
失傳錦鹵雲吞以前有大蝦叉燒 今變無料炸雲吞 「甜酸=添孫」意頭好成昔日筵席菜
https://bit.ly/318M78d
金黃香脆的雲吞皮,佐以紅中帶橙的甜酸汁,入口鬆化不油膩,成就這一道大人小孩都愛吃的小食,就算疫情肆虐,仍有人願意暫時除下口罩,一嚐滋味。這不是一般街頭巷尾能隨意找到的地道美食......
粵軒
地址:灣仔告士打道72號六國酒店1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1:30am–3pm/6pm-11pm;星期六至日及公眾假期10:30am-3pm/6pm-11pm
電話:2866 3806
詳情: http://bit.ly/2L1gV43
【失傳小食】手拉麥芽糖13次 變出8,192條龍鬚絲 $20盒龍鬚糖 師傅望開班授徒:傳承畀年輕一輩
https://bit.ly/3lSV8ep
有說龍鬚糖歷史長達二千年,至今仍親手製作龍鬚糖的「民間手藝」師傅錢廣海說,據他所知至少也能追溯至清朝:「龍鬚糖係御廚喺滿漢全席,整畀皇帝食嘅……皇帝食咗就好開心,就封佢做龍鬚糖喇。」
錢廣海
民間手藝
地址:新界荃灣西樓角道170-184號華都中心1樓29號A舖
營業時間:不定
詳情: http://bit.ly/33kwyuV
【懷舊小食】日賣100條!軟糯香甜香蕉糕 其實無香蕉成份?$4件食師傅功架
https://bit.ly/3lWk58D
香蕉糕入口鬆軟煙韌,蕉味香氣濃郁撲鼻卻總帶點不自然。在充斥西式、日式零食的現今世代,香蕉糕或許相形見絀,但在昔日的香港,這是許多孩童的珍寶,吃一口就樂上半天。
奇趣餅家
地址:旺角花園街135號地下
電話:2394 172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8am-8pm
詳情: http://bit.ly/2QIqm8R
【失傳小食】昔日窮人零食蠔油豆 老店全手工製作 又炒又焗煮足4小時 $20/包粒粒皆心機
https://bit.ly/2GXMZqq
蠔油豆的口感煙煙韌韌,這全賴料理人的一番功夫。他們先早一天浸豆,第二天再把不完美的豆及豆衣挑選出來。用豉油及水等材料煮好醬汁,加入豆再慢慢攪拌。整個過程都要不停攪拌着,開首可以十至二十分鐘才攪拌一次
陳意齋
地址:太子道西157號別樹華軒地下3號舖
電話:2345 022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ql6fW0
【失傳小食】光酥餅其貌不揚兼老餅瀕失傳 深水埗餅家堅持天天鮮製 鬆軟幼滑 $10/4個平到笑
https://bit.ly/377UGox
光酥餅,是嶺南傳統糕點,和佛山西樵大餅是親戚,只是前者大如臉孔,後者做得小巧如手掌般大。
生隆餅家
地址:深水埗北河街68號地下
電話:2360 1359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7am-8pm
詳情: http://bit.ly/2MYHyHc
【失傳小食】小鳳始創雞仔餅 肥豬肉南乳餡 油香滿溢外脆內煙韌 小學生未食過
https://bit.ly/2DvUsKZ
雞仔餅為甚麼叫雞仔餅?雞仔餅源自廣州,它的始創人叫小鳳,行內人多稱呼小鳳為雞仔,所以大家便以雞仔餅來命名。
年香園
地址:鯉魚門海傍道中43號D (合記海鮮側近球場)
電話:2346 3339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10pm
詳情: http://bit.ly/33kkubj
【失傳小食】佛山名菜化身平價小食 由5毫子賣到$18 碩果僅存蝦子扎蹄賣足80年
https://bit.ly/2BPOmEM
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只用水和生油掃過腐竹後,加入特製醬油及蝦子,圈成一個芯,再用腐竹包起,然後用繩扎好再蒸熟。
陳意齋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76號B地下
電話:25438414/ 2543892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10am-7pm
星期日 10am-6:30pm
詳情: http://bit.ly/2PMOfi3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香港小食 #懷舊小食 #失傳小食 #香港傳統食物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C2_8mTNX14/hqdefault.jpg)
家營好唔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r7IT0nWAg/hqdefault.jpg)
家營好唔好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深水埗,一個跟「貧窮」長年掛勾的地區,是很多低下階層市民的「窩居」,所謂的「窩居」,指的是租金昂貴、質素極為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據估計,這類人口約有20萬,20歲的鄧雯筠Connolly是其中之一。
由小公主變劏房少女
Connolly本來出生於小康之家,小時候住在三房一廳的公務員宿舍,可惜父母在她8歲那年離婚,她當時選擇了跟媽媽生活,從此由小公主變成一個住劏房的女孩:「你問我依家會唔會後悔,我又唔會後悔,始終係我細個果陣嘅決定,而且我媽媽係愛我嘅。」
貧窮無阻追求藝術夢
有着媽媽的愛,雖然生活環境差了,但Connolly仍舊快樂地成長,亦可以跟從自己的興趣修讀藝術,今年剛好畢業的她,透過實習的畫廊Eastpro,認識了攝影師張榮麟,他過去一年拍攝了一輯以籠屋、劏房、棺材房、天台屋為主題的相片,除了舉行「The Forgotten」攝影展之外,亦出版了一本相冊,相冊的第一頁,就Connolly的插畫。
「我用咗斜視嘅角度去畫,左上角表達有錢人住嘅地方,中間有條斜路係路障嚟嘅,路障係代表窮人好難、或者永遠都無機會到達另一邊嘅世界,呢個係佢哋之間嘅洪溝。」成長於深水埗的Connolly,感受非常深。
輪候公屋6年未果
香港貧富懸殊差距之大,令Connolly有很深的體會,過着基層市民生活的她,和媽媽正輪候公屋,至今已有6年,但仍然未有任何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申請宗數超過25萬宗,平均輪候時間仍然維持5.5年歷史高位:「依家多咗咁多新移民嚟同我哋爭公屋,講真一定會唔鍾意、唔開心,政府對土生土長嘅香港人,其實又有幾多福利呢?」
目前申請公屋,二人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為18,690元,即將投入社會工作的Connolly,很擔心跟媽媽二人的收入會超出這限額,面對兩難的她,惟有選擇先做兼職:「好無奈,都麻木喇,其實已經唔會盼望幾時有公屋。」
批評明日大嶼:不切實際
為了令公屋輪候人士快點「上樓」,政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000公頃,聲稱約可提供15至26萬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雖然Connolly很想快點「上樓」,但卻不支持這填海計劃,認為政府是捨易取難:「以我所知香港其實有好多棕地可以發展,但政府偏偏唔攞嚟起公屋,你用咁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起一個人工島,我可以好肯定講一句,你唔係為咗基層人士去起嘅。」
置業是一個夢
雖然短時間內,Connolly仍然以申請公屋為目標,但正值大好年華的她,對將來的生活仍然充滿盼望,更視置業為追求目標:「租屋始終係寄人籬下,當然係有自己嘅物業會較安心,呢個係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走進深水埗的劏房,看看一個少女如何在陋室中成長、掙扎求存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_zsnCkR-us/hqdefault.jpg)
家營好唔好 在 迪士尼精品| 零食飲料| 日式調味| 家庭日用品| 瘋狂必買推介 的八卦
全場優惠1️⃣0️⃣蚊| 只做4日 唔好 等| 露營用品| 萬聖節裝飾| 迪士尼精品| 零食飲料| 日式調味| 家庭日用品| 瘋狂必買推介| TVBea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