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是震災,Melody的身後事可能不一樣】
0206花蓮地震造成17人死亡,其中不幸客死異鄉的菲律賓看護工Melody,因移工身分引發大眾關注。
「家庭類看護工」在台灣一向不適用《勞基法》,不受基本最低工資、休假及工時的保障,那如果他們遇上職災傷害、意外事故,能怎麼辦?有什麼保障嗎?
#移工 #外籍勞工 #看護工 #地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不知道大家出國旅行、工作的時候,是喜歡風和日麗的夏天,或著是有點個性的冬天呢?(沒錯,沒有中間值給你選。)
.
其實我過往出去拍照的時候,通常偏好極端的氣候,像是到了零下30度的阿富汗帕米爾高原、體感溫度-40的蒙古老鷹獵人區域,還有幾次因為衣服帶不夠,在印度北邊也是差點冷掉半條命。
.
我選擇極端氣候的原因是,這就是男人的浪漫(X),不是啦,是因為,我覺得這才是看到當地人真正生活樣貌的機會,我們出門拍照,可以挑選人家天氣好的季節,去拍下人家的風光明媚,可是當地的嚴酷與狂風大雪,我們卻沒有辦法與人一起體會,我覺得那實在不夠意思,所以這就是我總是不挑時節,當地有什麼就拍什麼的原因,那怕當地熱爆,或是即將有大洪水,對我都是獨特的風景。
.
可是對於部分在台灣的移工、漁工而言,可能就沒有那麼浪漫、愜意了。
.
外籍遠洋漁工領著不受台灣勞基法規範的薪水(一個月實領薪水有的遠低於台幣兩萬),出海工作的天氣往往惡劣,更不用說因為漁業都是住在沿海,更要面對寒風刺骨的煎熬。
.
加上他們大多來自印尼與菲律賓,過慣了炎熱的氣候,更不知道台灣冬天的中文怎麼寫(本來就不知道),所以很難去體會台灣真正的冷,冷起來有多冷。
.
因此我今天想要在這邊邀請大家,將家裡要淘汰的男性冬衣、保暖外套(有防風防雨最佳),贈送給這些漁工,讓他們在沿海工作,特別是出海的時候,不會因為天氣而感冒、失溫。
.
❗❗❗❗❗
但是想請大家特別協助的是
請別寄破爛不堪、連你自己都沒臉穿出去的衣物
因為雖然他們比較窮困,不代表他們不愛耍帥、不愛外貌
.
會特別這樣說,不是看不起大家的衣服,而是有太多的案例
有單位會收到孕婦裝、滿是髒污的衛生衣、破掉的襪子、分不清正面反面的上衣、小學生的外套、小魔女roremi的內褲.....等
.
所以我附上幾張照片,是幾個月前菲律賓發生火山爆發,當地居民連夜撤逃,所收到外國的衣服物資,但可能是某些陰錯陽差,或著是某些美麗的誤會,就變成那些衣服,到災民手上,根本無法利用的狀況。
❗❗❗❗❗
.
因此我想私心邀請大家幫我寄送到以下兩個地址,因為這兩個單位,是曾經有直接特別協助過我拍攝的印尼朋友,這次也特別請我幫忙。
.
268032 宜蘭縣五結鄉親河路二段58巷7弄20號
收件人 :Eni小姐
電話 :0974 217 031
.
884001 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村後寮84號
收件人: Vian
手機:0916457572
.
📣📣📣📣📣📣📣📣📣📣📣📣📣📣
然後,要謝謝一直以來給我建議與指導的 移人 Migrants’ Park
他們提供很多相關的資訊,他們也有建議捐贈的單位,各位也可參考他們粉專所列出的單位,而以下是移人所列出的常見Q&A:
.
Q:請問捐贈給外籍漁工的衣服有沒有尺寸及性別限制?
👨🦰👨🦰👨🦰
外籍漁工全部都是男性,並沒有任何女性,因此捐贈過來的冬衣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很重要所以講三次)請不要寄女性衣物唷~~
.
⭕️⭕️⭕️外籍漁工必須長時間出海作業,因此捐贈衣物希望以工作時方便穿脫的「保暖外套、夾克、背心、長褲」或是就寢時具備保暖功能的「刷毛發熱衣、發熱長褲」為佳,此外「毛帽、圍巾、防水手套」也可以。尺寸的話由於漁工弟兄們高矮胖瘦不一,因此沒有限制尺寸。
.
.
❌❌❌請不要捐贈「短袖、短褲、襯衫、西裝、內衣褲」等無保暖功能的衣物或是「襪子、鞋子」等難以掌握衣況的物品,最後有個特別的項目「毛線衣」也請不用捐,雖然保暖但是漁工們穿不習慣,您如果捐贈這些不合適的衣物都會造成分類志工的困擾唷,懇請配合。
(2020年新增提醒:請您先確認欲捐贈的衣物狀況妥善再寄出!因為很多志工反應,之前有少部份民眾寄送的衣物狀況差到不堪使用,最後只能通通丟棄,徒增他們的工作負擔)
.
Q:外籍漁工沒有薪水嗎?為什麼他們不自己買禦寒衣物?反而需要我們捐給他們?
.
外籍漁工是在台灣遭到薪資剝削最嚴重的移工族群(遠比工廠移工、家庭看護、外傭還嚴重),由於外籍漁工不受《勞動基準法》保護,他們的薪水幾乎都低於法定基本月薪23,800台幣,且薪水的一大部份還得用來償還高額仲介費,更常遭到莫名其妙拖薪扣薪,許多剛到台灣不久的資淺外籍漁工最後拿到手的薪水可能只剩幾千塊台幣,連匯回去貼補家用都很勉強,更別說買昂貴的禦寒衣物了。
.
因此在眾多不合時宜的勞動法規尚未修改前,捐一些禦寒衣物給外籍漁工幫助他們渡過漫長冬季,算是我們少數能讓這些異鄉人感到台灣人情溫暖的方式之一。
.
Q:外籍漁工不是都是台灣漁船的員工嗎?漁船就是他們的職場,為什麼老闆在工作上不提供禦寒衣物給他們?
.
A:台灣老闆千百種,的確有一些善良的船長船東願意做這件事,因此有些幸運的漁工是不需要冬衣的,但大家都知道好老闆不是到處都有,現實層面還是靠大家直接捐冬衣比較快,至少在這些長期協助漁工的單位分配下,可以確保讓需要冬衣的漁工都可以拿到衣物。
.
----------------------
我們認為「為外籍漁工募冬衣」是一個匯集大家善意的開端,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小編還是希望讓大家更了解外籍漁工的真實處境,唯有民間改革的聲浪夠強,才能喚起公部門正視這些問題。關於台灣的外籍漁工,您可以參考以下報導:
《蘋果日報》報導外籍漁工在漁船上的克難居住環境
.
https://tw.appledaily.com/....../DGBHHIBKLK5XECEU44FMLPPHHM/
.
《上下游 News & Market》報導外籍漁工在冬天常常得吹冷風露天洗澡的情況
.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29418/
.
《報導者》血淚漁場系列專題報導
https://www.twreporter.org/....../far-sea-fishing......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疫情最新【秋冬防疫全面備戰!醫院現況:月增122名境外移入個案、塞爆隔離病房;邊境防疫:持登機前3天PCR陰性報告、印尼個案激增移工暫緩入境2週;口罩政策:8大類場所繼續戴】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已近一年、全球超過6千萬人感染。台灣雖然相對穩定,但入冬後、氣溫轉冷,也是流感等病毒活躍季節,將是COVID-19另一個嚴峻的關卡,對入境防疫、篩檢、醫院承載量能都是考驗。
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今(12月1日)正式啟動,將加強邊境檢疫、醫院通報,以及社區防疫措施。8大類場所包含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以及洽公機關場所,仍要繼續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
■登機前3天PCR檢測:因特殊因素無法檢測者,可簽切結書
在邊境檢疫部分,入境及轉機來台灣的所有旅客(包含本國籍),皆需要登機前3天的病毒核酸PCR檢驗報告。不過,由於部分國家採檢量能不足、根本不願意幫沒有症狀的人做篩檢,對某些返國或來台民眾「根本做不到」,疫情指揮中心因而放寬標準。
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先是表示,若符合緊急協尋(如奔喪、探親、緊急就醫)、來自無法自費篩檢國家(如斐濟、東加等)、以及經指揮中心專案同意短期公務商務行程者,或出境後3日內再入境者,可以免除出示證明;昨日(11月30日)再加上但書,「擔心沒有設想周全,而阻礙國人回國,因此若民眾沒有陰性報告,可以陳述理由簽切結書後登機,」再由指揮中心研判是否合理。但若無正當理由,違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69條,處以1萬到15萬元罰鍰。
指揮中心邊境檢疫組副組長何麗莉表示,今日上午已入境5個航班,共150人左右,全數持有PCR陰性報告,沒有違規情形。
不過,為避開入境須繳交3天內PCR陰性報告規範,近日入境人數爆增。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昨日表示,從11月1日開始,每日入境人數約1、2千人,但這兩三天人數大幅增加,11月29日為最高峰,單日入境達4千多人。陳時中也說,這幾天的居家檢疫人數超過2萬2千人,但與9、10月檢疫人數差不多,因此尚能應付。
■確診病重者入境有除外條件:可申請專案包機返台
入境人數暴增,指揮中心更開先例,11月23日一名在迦納經商的50多歲台灣男性返台入境確診,但他其實在當地已經確診,病情尚未好轉,因此申請醫療專機返台。
但依照先前指揮中心規定,境外確診者必須是發病日到登機日已超過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離發病日10天,且取得兩次PCR陰性證明,才可返台。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日前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名台商因病情嚴重、需要呼吸道插管,才會申請回國。
陳時中也表示,考量人道因素,若民眾在國外當地醫療資源不佳、有返國就醫需求,就算不符合入境條件,也可以在適當防護措施下,委請國際醫療轉送機構、航空公司或國內收治醫院,向指揮中心提出專案申請。
■移工入境問題:印尼移工暫緩兩週入境、家事工和看護人力荒
此外,昨日境外移入大幅新增24名,但其中20名是印尼移工。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針對集中檢疫所的939名印尼移工全面採檢,結果抓出23名陽性個案,其中3名已於前日公布。
由於印尼移工入境後確診的個案數愈來愈多,日前指揮中心暫停4家仲介公司的移工入境(截至目前共暫緩14家),但效果不彰。昨日再宣布,全面停止印尼移工來台兩週。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表示,在台灣的移工目前共69.9萬人,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其中印尼移工26.5萬人,佔整體約38%。陳宗彥表示,印尼的移工都是社福類移工為主,自年初疫情爆發,就和勞動部合作,主動延長在台移工的工作年限,避免移工跨境頻繁流動。
陳時中坦承,台灣對於社福類移工的需求高,11月印尼移工每週入境677人,但國內有需求,因此只能先暫緩兩週,期間會先以招募本國勞工、引進他國移工,或鼓勵民眾使用長照2.0服務。兩週觀察印尼疫情狀況,若還算穩定,則可重新入境,先從原先入境人數一半,每週339人開始,逐步恢復。
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祕書長黃姿華說,台灣長期高度依賴外籍看護,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引進人數已減少,造成嚴重人力匱乏。但她強調,家事移工不適用《勞基法》,基本工資僅1萬7千元、更可能全年無休,這些人力缺口用長照2.0替代,「根本不可能!」因為長照2.0人力的薪資較高,也不可能如移工可以全天候待命。而相較產業類移工的起薪2萬4千元、週休二日,就算引進家事類移工,一旦他們有轉換雇主的機會,都會快速轉移到產業類工作,「這已經不是人進不來的問題了!就算進來也難以留住人力!」
■一個月增122境外移入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人數104人,部分病人得南送隔離
今日指揮中心再宣布,新增4名境外移入個案,入冬後、近一個月來,即有122例境外移入個案。
部立桃園醫院(簡稱部桃)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說,急診的篩檢策略不變,都是觀察國外旅遊史、接觸史以及症狀。雖然天氣變冷,但轉介到醫院來採檢的病人並沒有增加,幾乎都是自費採檢為主。
鄰近機場、第一線接收病人的部桃,有30間隔離病床。部桃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說,不過近3、4天,該院即被陸續送來不少病人,隔離病床轉眼間已經全數滿床,無法收治的病人則由指揮中心轉送部立台北醫院、和平醫院,甚至往中南部送,「現在確診病人依然全部都要入院,且兩次檢測陰性才可出院。」
莊人祥日前表示,由於近期不少感染者都是在集中檢疫所檢疫期滿14天後確診,病毒量低,因此住進醫院不需太久就能出院。但鄭健禹說,即便這類病毒量較低的病人,平均仍須在醫院待上兩週,「若是一開始入境就確診的,可能需要一個月!」
莊人祥說,目前在醫院的人數共有104人,幾乎都是輕症;日前自迦納返台台商已拔除插管,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陳時中昨補充,現在集中檢疫所共2,400多間,目前還有4分之一可用;醫院的空床率超過一半、負壓隔離病床還有500床、呼吸器有1,100多台可調用,量能皆充足。
■醫院轉介採檢個案減少、診所篩檢意願低,陳時中籲醫院加強警覺
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民眾若有症狀,到醫院就診後,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採檢。但因過去數月都沒有本土個案,轉介採檢的比例愈來愈低。他呼籲醫療院所應該提高警覺心,若病人有疑似COVID-19的症狀,應積極轉到醫院採檢。
國衛院名譽研究員、前疾病管制局(現改制為疾管署)局長蘇益仁表示,接下來流感個案將自12月中旬開始攀升,到時入境者會有不少發燒、各種疾病症狀的個案,「當流感跟武漢肺炎一起來,最壞的狀況是兩種病毒一起肆虐,就算使用快篩試劑,也只有5成陽性率。這兩種病毒症狀都一樣,該怎麼處理、篩檢,才不會讓醫院無法承受,這不是3天PCR陰性報告可以解決的問題。」
對此,莊人祥表示,現在社區沒有流感病毒,病毒也難以從國外帶進台灣,因為入境者都需要進行14天居家檢疫,這段期間阻斷了流感、武漢肺炎的感染機會,估計今年流感應較往年感染人數低。再者,若真的流行,國內現已有兩成多民眾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流感抗病毒藥物給予治療。
今年3月,陳時中和基層醫師開會,表示秋冬一旦疫情真的爆發,希望基層診所能夠加入支援,幫忙第一線多做篩檢。但診所醫師的看法卻不同,基層醫療協會理事、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今年年初疫情爆發時,有些診所在門前設置篩檢區,醫師要穿防護衣、戴口罩、面罩,病人也不敢到醫院來,「其實基層診所該做的,是好好分流,讓民眾敢來治療輕症、慢性病。」
不過,詹前俊卻認為,接下來秋冬防疫,診所不會進行太多流感篩檢,而是把有症狀疑似者,直接轉介到醫院,「維持乾淨的第一線環境。」他強調,「趕快讓病人到該隔離的地方,而不是留守在第一線診所造成疫情擴散!」顯見基層診所對自行篩檢COVID-19持保留態度,「如果驗出陽性,那整間診所都要暫停營業,而且萬一是偽陽性,對病人也難以解釋,」詹前俊表示,「除非快篩試劑準確率達9成,否則應是不會使用。」
(文/陳潔 ;攝影/中央社、楊子磊)
#延伸閱讀
【大疫之下的歷史守門任務──不只尋找遏止之道,更論證防疫的理路】https://bit.ly/3fTnSSm
#講座【疫情如何影響世界?記者與你面對面,分享歷史守門任務的心情與觀察】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30730261558514374
#秋冬專案 #武漢肺炎 #疫情 #防疫 #流感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本作品由「#圖文不符」設計製作✨
農曆新年剛結束,忙碌步伐中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是難得且幸福的事,
許多人家中,有位努力幫忙籌辦過年,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他們到底是誰呢?來了解一下吧!
【💭 家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台移工人口總數達71萬人,其中約有25萬人,
是離你我生活最親近,在家提供家務、長照服務的幫傭與看護的「 #社福移工 」,
來源國以印尼最多(19萬人)、越南與菲律賓次之(約各3萬人),
性別比例以女性為主,占比高達99%,年齡大多分布在34-44歲。
👉 由於本國籍工作者費用高昂,台灣在看護與幫傭的勞力需求,絕大多數都是 #外籍移工 來負擔
大家的家中是否也有位社福移工呢?另外一大類則是從事漁業與營建業為主的產業移工。
【😫 在台工作的困境】
離鄉背井到台灣打拼,除了語言與文化差異,社福移工還會遇到哪些普遍的難題呢?
💰 → 隨時待命卻領不到最低工資
社福移工又可分為 #家庭幫傭 #家庭看護 及 #機構看護,
目前,只有「機構看護」受《勞基法》保障最低薪資,
「家庭幫傭/看護」歸在《就業服務法》規範中,薪資由勞雇雙方協商,
多數家庭移工的月薪約在2萬元上下,但工時往往都是一天10小時起跳,
擔任看護的移工,更容易因受看護者的作息調整、日夜不分地執行照護工作。
🙅♀️ → 超出職責的工作內容
家庭內移工分成幫傭與看護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幫傭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家務、準備伙食等與家事服務有關的工作
看護則是負責照顧生病的受看護人
但由於都是在雇主家中服務,許多人容易混淆兩者,
讓移工從事其實是超出職責 的工作,像是請看護照料其他家人吃飯起居、讓幫傭陪失能者就醫等等。
🌧 → 不友善的社會風氣
台灣雖開放移工來台30年,但由於移工從事產業特定、平均薪資低,許多人對移工抱有刻板印象,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移工入境確診時有案例,社會對移工的偏見加深,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政府禁止移工入境,讓移工處境變得比以往更加艱難。
【🧧 歡度農曆新年,也別忘了家中的移工!】
以社福移工主要的來源國印尼為例,印尼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並不慶祝台灣的農曆新年。
但是在新年期間,他們仍在我們家中持續勞動、協助雇主籌辦各式各樣的年節活動,
這些移工們人在異鄉,不但工作辛勞,下班後也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與自己的家人團聚,
在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也許年夜飯多付碗筷、包個小紅包、邀請移工一起出門走春,
讓溫暖的年節氣息,感染到家庭中的每一個人 吧!
-
圖文不符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愛與關懷下,度過平安的新年,
並請時時刻刻保持健康,一起加油吧~!
--
製作團隊
Creative & Script:(企劃腳本)呂貽雯 Wendy Lu
Director:(導演)呂貽雯 Wendy Lu
Storyboard:(分鏡)曾敏雅 Mia Zeng
Design:(設計)曾敏雅 Mia Zeng
Animation:(動畫)周柏彤 Ichiten Chou
Sound Design & Mixing:(音效)洪立 Jimmy Hung
Produced by 簡訊設計 SimpleInfo Design
Presented by 張志祺 Chih-Chyi Cha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sWI6KR0Dio/hqdefault.jpg)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完整文章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00554/
你家中是否也有一位移工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或是年邁的長輩呢?他代替你的職責,陪伴孩子、打掃家裡、料理三餐、照顧老人家。他成為你家中的「代理家人」,卻在自己家人的生命歷程中缺席。
移工分為兩大類:產業移工和家庭看護移工。產業移工受到《勞基法》的保護,而家庭看護工卻沒有,他們的基本工資停留在臺灣1997年的基本工資15,840元,18年來沒有調整過。
許多僱主擔心若是讓移工休假,家中的長者將會無人照顧,而讓移工全年無休的工作。根據勞動部的調查,有高達 68.6%的家庭看護移工全年無休的工作,另外29.3%的人平均每個月只休1.1天。超額的工作量,換來的加班費平均下來,一天只多賺了 528元。最近越南、印尼、菲律賓三國串聯要求家庭看護工的基本薪資調整到17,500元。每個月多出來的 1,660 元,引發雇主的反彈,勞動部發函給三國要求暫緩實施。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
https://goo.gl/yK9IG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XevpkNajJ4/hqdefault.jpg)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在家庭內工作的外勞有18萬人,不過卻沒有任何法令保障,經過勞工團體八年催生,勞委會終於通過了「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未來家事外勞的薪水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每工作七天要有一天休息,每天也要有連續八小時的休息時間。
不過草案還要先送行政院通過後、再送立法院審查。
2003年2月,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劉俠,因為受到印尼女看護工維娜的攻擊,不幸過世。2006年9月,台中一名菲籍女傭比西塔也發生砍殺雇主一家四口事件。悲劇的背後,也凸顯出家庭類外勞長期處在連續工作狀態的現況。
根據勞委會統計目前家庭類的外籍勞工大約有18萬人,她們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打掃家裡,沒有任何法令保障,沒有休假、24小時工作、連基本工資都已經調高到17880元,她們還停留在15840元,勞工團體不只一次要求立法保障,如今總算有眉目了。
勞委會通過《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即將送行政院,不過國際勞工協會認為,保障法當中卻強制要求雇主為勞工投保勞保,而且工時由雙方議定、不懂保障在哪裡。
推動了八年,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終於出爐,不過國際勞工協會認為勞委會提出來的草案,保障比勞基法還低,未來在立法院,勞團也會提出民間版,併案審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gQbktAJHg/hqdefault.jpg)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20多萬名家庭看護工無《勞基法》保障低薪17K+全天待命 的相關結果
我國目前所有家庭看護工都未適用《勞基法》,無法享有基本工資、一例一休等保障。其中又以較無議價能力的外籍社福移工約25萬人最弱勢。 ... <看更多>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家庭看護工可以向老闆要求每週日放假嗎? ∣ 法律百科 的相關結果
一、現行的家庭看護工的例假日規定為何? 家庭看護工[1]因為不適用勞動基準法[2],休假並不如廠 ... ... <看更多>
家庭類看護工勞基法 在 外籍勞工相關疑義-勞動部全球資訊網中文網 的相關結果
外籍勞工相關疑義 ... 1.基本工資調整外籍勞工是否適用? A:凡是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不分本勞、外勞,均一體適用基本工資相關規定。惟目前「家庭類看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