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今日重點:新增一例本土案例:案380,是師大案例的同寢室室友。還有案379證明為有難言之隱的酒店公關。
1.案380,20多歲男性,無症狀感染,於案322確診後列為接觸者,於3月30日起進行居家隔離,4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本起群聚目前掌握接觸者共448人,並採檢24人,其中1人陽性(即案380)、20人陰性、3人檢驗中,將持續調查追蹤是否有其他接觸者。此外,衛生單位已針對案322及380校園及宿舍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該校各系所自4月6日至4月17日皆採行遠距授課。
(04b解讀:因為案380是無症狀感染者,不知何時受感染,其實也許是案380傳給案322也不一定。一個無症狀的感染一樣須要約兩週甚至更久才會清除掉病毒,所以很難說)
2.營業場所限制:酒店和舞廳即日起停止營業,希望業者配合防疫措施。其他室內相關娛樂場所比方說夜店pub酒吧仍然持續監控,若無法做到社交距離保持和戴口罩,那就會有較嚴厲措施。停業目前沒有期限。
3.案379昨天有提到無工作,生活單純,是沒有掌握還是新疫調情形?只是發燒流鼻水為何會送檢?
答:昨天報告的是患者陳述,我們疫調人員不太相信,所以才會資訊通聯去查,發現患者有難言之隱,現在足跡都掌握了,會去調查。我們認為這一例不算是隱匿疫調啦,是有其他不方便說明的因素。
案379有去詢問醫院為何要檢驗,因為患者2月初有去柬埔寨,不放心就採了。感染源並非一定是在國外,時間有點長,感染途徑也還在查。會從發病日和接觸者去釐清。現在社區擴大篩檢中有肺炎者不到10%,只要醫師懷疑就可以送檢。
4.WHO多次沒有正視台灣要參與主張,又忽略台灣主動告知傳播風險,然後譚德塞秘書長說台灣人身攻擊霸凌,請問部長看法?部長先前表示台灣還是要參與國際組織,我們對於WHA的溝通策略?
答:總統出面邀請,我們當然歡迎他來看看整個國家的動員和人民素養如何把防疫支撐起來。 大家有問WHO的策略對錯,時間會證明啦。1月30日時秘書長對世界說不要限制跟中國的旅遊貿易,大家可以把這句話翻出來,這句話就是造成目前世界困境的很大原因。台灣沒有聽進這句話,陸續限制湖北廣東溫州浙江河南,2月4日對中國全面居家檢疫,如果當時聽這個話,很多國家都淪陷了。一句話一句話未來都會被檢視,與其有時間罵台灣,不如花時間向台灣學習。未來拿甚麼參加WHA,要有信心,我們要憑實力去。
5.金芭黎台商為什麼驗不出陰性?是否有免疫不全疾病或癌症?要關到三採陰嗎?有其他類似案例嗎,請問他是不是無症狀帶原者,他有傳染力嗎?會培養病毒判斷嗎?
答:金芭黎台商案例3痰液還是PCR陽性,這是最長個案,另外一個類似案例上周已經三採陰放行。這是個特例,我們知道他有一段時間時陰時陽,也知道他後來的PCR反應病毒量都非常低,是否有傳染力無法證實。從其他個案資料來看,後來確實病毒是無法培養出來,但PCR一直陽性。台商沒有其他病症,確實有過兩陰又陽,最近檢驗都是弱陽性。個案住院很久了,後面就沒有做病毒培養,不過從其他病例知道後期都培養不出來。目前政策沒有改變,還是要三採陰才解除隔離。
個案還在負壓隔離中,有嘗試過奎寧類藥物治療,住這麼久心情難免有影響,會跟主治醫師保持聯絡,隱私方面不說明。
(04b解讀:無症狀感染者和帶原者意義不同,不要混為一談。目前沒有確認這個病毒會變成帶原狀態。我是真心建議趕快給他做病毒培養陰性就可以放他出來了,另外也可以幫他檢驗看看抗體)
6.因為現在無症狀患者比較多,所以很多基層診所採取問診不實際診療的措施,指揮中心看法?基層醫師反應N95口罩配發不足?
張P: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變得比較多,台灣比例一直在4-5%左右。專家小組有律定一線防護裝備指引給醫師,侵入性處置時原則一定要高規格裝備。N95配發針對診所是每個醫師一週三個,隔離衣也是三件。門診數跟去年同期相比降很多。
(04b解讀:鑽石公主號還有快一半是無症狀的呢…..那都多久以前了,拜託這不是新發現好不好)
7.CNN整理出新冠10大症狀,分別為呼吸短促、發燒、乾咳、畏寒及全身疼痛、消化道系統出現問題、結膜炎、失去嗅覺和味覺、異常疲勞、頭痛喉嚨痛及鼻塞,還有突發性知覺混亂等十大徵兆。而其中以「呼吸短促」,是屬於後期症狀之一,只要出現該症狀,代表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必須立刻就醫。請問指揮中心怎麼看待那些列出來的症狀?所謂的前期和後期症狀是真的有這回事嗎?
答:新冠症狀表現主要是呼吸道症狀,咳嗽乾咳喉嚨痛併發燒流鼻水鼻塞等現象。少部分胸悶、喘不過氣,特別到後期如果肺炎較厲害,呼吸急促也是常有。突發知覺障礙在本土個案目前沒這個狀況,最近有些期刊發表神經學的表現也要注意,不過在全球整體感染個案中應該還是少數。
8.有些個案是被居家檢疫者感染,檢疫者同住家人要自主健康管理嗎?那些家人出門工作的防護措施?案365此類群聚的匡列範圍標準?是只到接觸者還是包括接觸者家人?嗅味覺異常和腹瀉人數統計?
答:目前就只有三起被居家檢疫人員傳染個案。案365美國回來的家庭群聚不是居家檢疫造成,多是早期美國入境未規定檢疫。居家檢疫當然可以跟家人住,但就是口罩和保持距離,不要共食,共用衛浴消毒。目前有規畫居家檢疫者住防疫旅館,有其他縣市讓家人住安心旅館,也是一個選擇,只是沒有補助。接觸者匡列應該不會框接觸者家人,剛剛說過,有確實做到剛剛的措施,那機率不高。
張P答:新個案的資料都有提供了,最近比較花時間在追溯前面個案,有些可能只是沒有特別提及嗅味覺的異常和腹瀉,補進來數字才會更精準。此外最近已經有部分個案在用奎寧,希望可以早日有資料可以整理給大家。
9.案365匡列者最後三人的檢驗結果?
答:幼兒園部分,目前12人有症狀,7學童PCR陰性,2學童檢驗中。3名教師陰性。
10.連假後這兩天採檢量大約近兩千,但個案相對少,是否代表疫情比較好的跡象?採檢量高但確診率低,第一線人員負擔很重有甚麼因應措施? 還是說民眾可以不用這麼恐慌呢?
答:真的不用恐慌,但小心是對的。採檢高但還能負荷,就在這一坡好好查一下,也許有些長期疑問可以藉此解答。境外移入隨著人數和管制措施應該是在可控範圍內,本土案例我們持續觀察。
(謎之聲:民眾恐慌到底是誰造成的…)
11.血液基金會反應說,義大利那邊有許多捐血者有病毒是無症狀感染,所以大家不敢捐也不敢用,庫存量大為降低,有辦法檢測病毒說服民眾繼續捐血嗎?
答:目前國外旅遊史者暫緩捐血28天,理論上這樣應該不會有問題。基金會很早就暫停二級歸國者的捐血,請民眾知道捐血和受血是安全的。
(04b解讀:這只是治標沒治本,社區感染一觸即發的狀況下,遲早應該要檢驗血中有沒有病毒才行的。)
12.國內快篩試劑上市協助?預計五月歐盟認證,認證後會直接上市嗎?
答:快篩試劑部分,國內有很多研發團隊和業者在開發,食藥署會協助盡快取得核可上市。上市後如何應用於臨床和防疫,要看試劑本身的是偵測抗體還是抗原,還有其敏感性sensitivity和專一性specificity來決定 。
安心場所認證期限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八卦
#現在的感覺就像是身處戰爭年代你什麼都做不了
#5G全球化智能化辦公是未來
#智慧城市共享空間
#城鄉無差距
意大利米蘭——Alessandro Oteri是一位來自米蘭的奢侈鞋品設計師。他從不會整日坐在電腦前面工作。相反,他每天會花幾小時參加新聞招待會,在他位於蒙提拿破侖街(Via Monte Napoleone)的工作室仔細研究樣品,有時還要用筆和紙畫草圖。他常常出差,要麼去位於帕拉比亞戈市北部的工廠,要麼去他的商業合作夥伴距佛羅倫薩市三小時車程的公司總部。
現在,Oteri和米蘭城中的130萬居民都被隔離封鎖在自己家中。意大利政府已下令關閉商店、酒吧和餐廳,鼓勵人們保持社交距離並在家工作,希望借此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進一步傳播。意大利現有新冠肺炎患者20794例,死亡1809例。3月11日,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宣佈將在未來30天內禁止非美國公民的歐洲遊客赴美旅行。
「現在的感覺就像是身處戰爭年代,你什麼都做不了,」Oteri向BoF表示:「我必須改變所有的生活習慣。在意大利,我們太習慣於走出家門活動了。」
遭遇這種情況的不僅是意大利一個國家,或是Orteri一個人。目前,許多國家的企業(包括時裝公司、出版社甚至部分製造商)都要求員工在家自我隔離,這意味著他們別無選擇,必須找到新的方式來經營公司業務。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的蔓延,Nike倫敦辦公室、Farfetch倫敦總部、Condé Nast紐約辦公室和Amazon(亞馬遜)荷蘭站等越來越多的公司紛紛暫時關閉辦公室。部分企業正在對辦公室進行深層消毒清潔,並計劃讓員工盡快返回公司辦公。另有一些企業則要求員工在3月底前一直留在家中工作。
● Farfetch倫敦總部辦公室 | 圖片來源:Retail Design Blog
從某些方面來講,時尚和其他創意行業其實非常適合靈活的工作安排。不過雖然技術已經令遠程溝通聯繫變得更加容易了,但時尚產業中的很多方面仍依賴面對面的溝通方式進行。任何規則都有例外,但模特試衣、立體裁剪和拍照等工作過程中都需要與人接觸。
從製造商到創意人員,時尚產業中的很多人都必須在特定的工作場所工作——無論是在工廠還是設計工作室。
因此,遠程工作和強制保持的社會距離會極大地影響他們執行日常任務的能力。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的數據表明,英國近50%的企業都無法適應遠程辦公,而且通常只有高級員工才更有條件遠程工作。
公司正在逐漸適應這種新情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版《Vogue》造型師表示,該雜誌正計劃通過視頻會議組織即將出版的幾期雜誌的創意製作。
他表示:「北京的核心團隊成員,比如藝術總監和製作總監等,都會去辦公室工作,但也只在不得不去辦公室的時候才會去。其他人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都在通過微信和Zoom溝通。每隔一天,我們都會安排一次Zoom會議,討論拍攝的問題。」
即便是那些員工一刻也無法離開辦公桌的企業,也不得不在此時另找方法,以便應對員工必須在家工作的情況。
意大利版《Vogue》的副主編Sara Maino表示:「通過這個歷史性事件……時尚產業正在逐漸適應智能化辦公。」
無論團隊成員需要保持多遠的社交距離,為了確保業務保持高效,行業領導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制定清晰易行的政策,讓每個人都負起責任
未來這段時間里,所有員工可能都必須在家工作這件事肯定會令部分雇主感到不安。Robert Walters公司指出,英國60%的雇主都擔心他們的員工可能會利用遠程工作政策鑽空子,41%的雇主稱遠程工作會「令追蹤員工表現和工作效率變得更困難」。
然而,人力資源專業人士組織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的資源和包容性顧問Claire McCartney建議,企業應避免過於密切地監視員工。
她表示:「遠程工作時,應注重信任你的團隊成員。」
雇主或管理者應該向員工明確公司對他們的要求。在提供健康建議的同時,就如何在家工作制定全公司範圍內的指導方針,同時以溝通為契機,重申公司現有的有關工作時間、守時性和在線消息系統使用等方面的政策。
如果可能的話,公司應該讓所有員工在家工作並進行為期一天的測試。這也能幫助管理者和員工及時發現並解決任何可能出現的挑戰。奢侈品在線零售商MatchesFashion等企業都嘗試了這種做法。
McCartney表示:「還是有希望的,因為很多人都(已經)在遠程工作,但還有更多的人也可以這樣做。這可以讓他們有信心繼續以這種方式工作。」
公司也必須對員工負責。雖然企業可能不清楚所有員工的家庭辦公條件,但雇主可以重申良好的坐姿、充足的光線以及定期休息等基本標準的重要性。同時也應該為子女已經停課在家的在職父母提供便利。
建立線上會議基本規則
Slack和Zoom在過去幾年中的發展十分迅速,但很多公司可能還是第一次使用虛擬會議應用程序。Robert Walters公司指出,只有47%的英國雇主採用了虛擬會議應用程序,而在全公司範圍內使用信息應用程序的公司比例則更小(只有21%)。
意大利版《Vogue》的副主編Maino表示:「主要是(要找到)一種不同的工作方式。有三位設計師正通過視頻連線向我們展示他們的新系列……以前人們從沒想到過要這樣做。」
意大利時尚品牌Sunnei就請到了受城市封鎖影響的米蘭藝術家,來品牌的Instagram頻道直播展示他們的作品。
不過,雖然有可用的工具,但人們可能還不具備普遍的規範意識。在這樣一個前所未見的工作環境中,不應該依靠常識來解決所有的問題。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的McCartney建議,應明確每項工作任務應使用的溝通渠道。(比如,公司應規定,所有的會議都要在Zoom上進行,所有的工作電話應使用WhatsApp撥打,而所有的文字消息都應通過Slack發送。)保持統一將有助於避免混亂。
確保每個人都有合適的工具
服裝品牌Tanya Taylor要求員工參與一項統計以弄清員工家中有哪些可用的工作設備。這樣一來,品牌就可以負責提供員工遠程工作所需的任何技術工具。
Taylor表示:「主要是要瞭解(員工)在辦公室里會使用什麼工具,以及我們可以怎樣在他們家中複製公司的工作環境。」比如,品牌會將服裝人體模型送到設計師的家中,並通過在線會議來模擬真實生活中的試衣工作情形。
在要求員工遠程工作之前,公司可能會讓他們填寫一份清單,以便弄清員工能完成哪些工作。比如,有的員工可能會需要開通國際長途業務來撥打商業電話,或者有的員工居住的地方附近的手機信號可能會比較弱。
安全性是另一項考量。英國IT支持提供商Infinit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Rob Young表示,家庭或公共Wi-Fi通常不如辦公室連接那麼安全。公司需要在多因素認證方面進行投資,以確保無論員工身處何處,他們的網絡連接都是安全的。
推動創意人員更多地使用新技術
在紐約工作的華裔設計師李雲夢(Claudia Li)於本週四決定開始讓她的四人團隊遠程工作。該團隊正在嘗試FaceTime和Zoom等不同的視頻會議軟件。
李雲夢表示這不是團隊第一次嘗試遠程工作。當她在巴黎的時候,團隊就因刊物出版工作期限臨近而不得不使用FaceTime協調工作。
李雲夢說:「我拿著我的iPad,在上面畫畫,添加註釋,然後……把屏幕截圖分享給他們。雖然這樣工作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還是可行的。」
Clo3D、Optitex和Browzwear等軟件讓設計師可以嘗試用數字技術再現他們的服裝設計。在製造方面,數字軟件可以用來幫助設計師轉換他們的設計原型,以顯示布料可能怎樣移動以及可以怎樣將它們縫合在一起。然後就可以將設計文件發送給工廠。
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創意咨詢公司時尚創新機構(Fashion Innovation Agency)的技術開發經理Moin Roberts-Islam表示:「現在的情況雖然很糟糕,但也(為這個行業)敲響了警鐘,因為它迫使品牌開始重新看待技術。在時尚行業內,技術尚未得到應有的廣泛應用。這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足以推動行業工作模式的改變。」
靈活調整對場地有依賴性的項目
雖然不少拍攝工作都被取消了,但總有一些要繼續進行。保持靈活性很關鍵。如果拍攝地點安排在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政府強制要求保持社交距離的地區,那就應該將拍攝地點改到更加安全的地區,即便這意味著要與遠程團隊進行合作。在現在這個時期,也應該重新審視樣品採購和整體概念等方面的問題。
對紐約品牌Zero + Maria Cornejo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尋找本地人才。該品牌原計劃在3月底進行下一次的電商拍攝。雖然品牌能確保拍攝地點就在公司辦公室附近,但品牌的傳播經理Haley Lim表示:「經濟公司正在幫助我們瞭解紐約本地的模特。」
「我們在重點關注這些模特,以確保如果能按計劃開始拍攝,她們就能順利地參加……但毫無疑問,現在的這種情況是前所未見的,」Lim說。
有時候,沒有工作要比為了接到工作而冒險要好。
在紐約工作的自由職業化妝師Marina Guidos表示,已經有多場美妝活動取消了與她的合約,比如原定於上周舉行的國際美容展(International Beauty Show)。
Guidos表示她正安心在家,耐心等待自己的老客戶(包括計劃拍攝時裝型錄的設計師和負責拍攝寫真的攝影師等)在生活恢復正常後與她聯繫。
「我也會擔心自己的安全,」Guidos說道。
同時她補充說,她也希望能從取消合約的客戶那裡獲得一定的補償。「大公司肯定會提供補償,小公司就不一定了。」
遠程工作對於李雲夢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團隊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設計李雲夢的2021春季系列。這個任務需要團隊成員進行大量面對面接觸:創建情緒板、觸摸和評估面料樣本、分享草圖等等,同時還要就每個想法進行溝通。
李雲夢說:「遠程工作會難得多。我們應該可以把整個情緒板帶回去(家裡),或者把整箱樣品帶回家……還是要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
▪️文章引用自BOF
安心場所認證期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八卦
#名人堂-馬凱
振興券大可以狂勝消費券
新冠病毒橫掃全球,造成百年不一見的災情,各國紛紛不遺餘力以種種方法紓困。疫情後發先至的美國,更是慷慨解囊,除了排富每人發美金一千二百元之外,失業者還每周發給六百美元。反觀台灣,早早提出一兆六百億元紓困計畫,聲稱要發放酷碰券以提振消費;幾經波折,最後終於拍板定案,要從七月十五日開始,不排富,每人可以一千元購買三千元振興券。
此議一出,立刻引來各方批判。前總統馬英九固再三譏嘲其繁瑣囉嗦,遠不如二○○九年他執政時所發的三千六百元消費券,一般大眾也抱怨必須先掏出一千元方可取得振興券,許多阮囊羞澀者恐怕連一千元都拿不出來,何不直接發現金?
其實馬政府當年的消費券並不愜人意,有許多大可改進之處。馬政府依拙見決定發放消費券之初,即以社論力陳其非;可惜被當作馬耳東風而一意孤行,致引來無謂的撻伐。此次蔡政府幾經躊躇不願蹈其故轍,想必是有鑑於此瑕疵前例,乃從酷碰券到振興券不斷強調乘數效果;最後拍板買一千給三千,其目的即在以兩千元的給付,釣出三千元的消費,達到一點五倍的乘數。
不過,未考慮乘數,僅只是消費券的弊病之一。另一弊病,因不排富,令一部分補貼流入根本不缺這點小錢而消費傾向本就偏低的富戶手中,白白糟蹋了。此外,未有限定期間,欠缺目標指向性及未進行配套措施的激勵消費意願,都是其未盡之處。
振興券即可針對這些未盡之處,大加改善,發揮更強大的提振消費效果。其一是,仿美國之例,將所得高於一定水準以上富戶排除。如此,則四百億預算可以每人發給至少三千至四千元紓困金,效果遠大於目前。其二是,不要求先支出一千元購買,而是合格者每人無條件獲得上述金額振興券,但不可以直接用以購買同額商品;而需憑此券再自付一千,亦可加價購買兩倍金額的指定商品。於是,四百億元預算,即可擴增消費達八百億元,其激勵效果也可自原估的○.二三%,大增為○.三%之譜。
其三是,振興券的主要目的是提振國內受創最劇的產業,因此排除未受其害反蒙其利的電商。但若進一步選擇受創最深者,如餐飲旅遊業、紡織業、休閒娛樂業、零售業等,透過適當的認證檢查,給予安心消費標準,成為振興券的主要使用對象;此八百億即能發揮最大的提振效果。
如果再與地方政府配合,在一定期間內鼓勵相關業者給予振興券的使用者更大的優惠與折扣,則一股消費熱潮即能風起雲湧般地大張聲勢,為國內經濟打一劑強心針。
最後,振興券的使用若期其集中火力、一擊成功,應該定一個期限;譬如將六月廿五日端午節之後一個月,定為安心消費月。屆時大部分公共場所大幅度解禁,配合振興券的使用、業界的促銷,整個台灣將醞釀出一股猶如嘉年華會的熱鬧氣氛,將三月以來的愁雲慘霧一掃而空;台灣這個抗疫英雄就會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振興經濟典範!(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安心場所認證期限 在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安心場所之認證作業原則 的相關結果
審查結果通過者,由辦理單位核發證書(附件4),其資格有效期限為3 年。 審查結果不通過者,得於補正後可隨時重新提出申請。 七、檢查或抽查. 經評定公告 ... ... <看更多>
安心場所認證期限 在 AED管理員證書及安心場所認證,展延1年效期公告 的相關結果
設置AED場所百分之七十員工完成接受AED相關訓練者,得向地方衛生主管機關申請前項認證,通過認證者,核發證書,其有效期限為三年;期限屆滿前,應重新申請認證,屆期未申請 ... ... <看更多>
安心場所認證期限 在 恭賀!!本校通過AED安心認證場所~有效期限至113年4月12日 的相關結果
恭賀!!本校通過AED安心認證場所~有效期限至113年4月12日健康中心依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辦理,AED設置場所完成AED登錄後,大成國小所有教職員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