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的職業訓練所
先跟大家講結論,低薪是個可怕的社會問題,也是個國家級的問題。過低的薪資已經吞噬了青年的夢想以及台灣的未來。年輕人沒有夢想,國家怎麼會有未來!
現今的社會有個普遍的世代落差,年輕世代控訴在薪資收入上受到慣老闆的壓榨,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勞動力被低估。而長輩們則喜歡罵年輕族群是草莓族,對工作沒熱情也沒有耐力、毅力和抗壓性。
毫無爭議的現在薪低是個事實,但每年出國旅遊人數卻屢創新高,非生活必需的消費有增無減,昂貴的米其林餐廳排隊的人潮一圈又一圈,普遍訴求小確幸。這是個極度弔詭且詭異的現象。何以致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我姑且以個人膚淺的觀點提出兩個原因。低薪和成長背景。
低薪已經吞噬了年輕人的夢想。如果以現今的薪資結構青年要獨立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許買車也不用多想……買得起也養不起。小孩不敢生,那結婚和戀愛的差別就只是多了一張互負法律責任的合約而已。如此一來五子登科的可能性,似乎比外星人攻擊地球還低……
再加上成長背景「你們從小就嬌生慣養……」。或許我這麼說很多年輕朋友會抗議!「嬌生慣養」不是個負面的形容詞,只是在說你們命比較好,最少比上個世代好,如果可以我也想要從小就嬌生慣養,而且一輩子都可以嬌生慣養……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嬌生慣養也是比較出來的,六零年代台灣經濟的突飛猛進,展現在七零年代後期以後的物質生活上。孩子們的玩具從橡皮筋、ㄤ仔標、紅白機,變成了IPHONE。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你們真的比多數上個世代「幸福」,而且幸福很多。不過這也讓你們在職場上嘗盡了苦頭……
低薪是個國家級的問題,而且看起來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既然這已經是個事實了,那麼懊悔、抱怨、謾罵都是沒有用的!而我們該思考的是在22K的情況下我們除了薪水之外還可以得到什麼。能力?人脈?情緒管理?
我們都知道學習是要付出的,補習也要繳學費。不過很幸運的,在職場上你可以學到很多學校沒教的事,而且老闆還會給你錢。當然你會遇到很多挫折和不公平的對待,但這都是你成長的養分。
「你們這些寫專欄的老是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你不知道我的苦! 」
那麼我來跟你講個小故事,有個年輕人因緣際會之下踏入了補教界。他在那一家補習班工作了半年,而且很少放假……但是這半年他才領到六千塊,沒有任何獎金。
你會問:「這個年輕人難道不會很幹嗎? 」。
他當然很幹啊!
但十年後你問他,他會告訴你: 「不會了,我在那六個月裡面學到了如何站上講台、如何說好一句話、如個掌握聽眾的情緒,還有……一個機會!這不是六萬塊、六十萬買的到的。」
你說: 「那是他幸運啊! 」。如果......半年只領到六千塊也算是幸運的話……願你跟他一樣幸運。
這不是在把低薪和22K合理化,而是想跟大家講在這個無可奈何的求職市場上,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在這個環境下到底學到了什麼?這都是你未來轉職或是創業的養分!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如果你沒有變成龍,那可能是你在池子裡待的不夠久,或者還沒遇到風雲,抑或是……你不是金麟!但是不要太難過,生物是有進化的本能的,只要跳離舒適圈,你一定會成長。
我曾經聽過一位長輩說過這麼一段話
「 無論是神、是魔,都會給我困境。上帝的態度是給你困境並且讓你學會能超越它,魔鬼的態度是給你困境並且讓你慢慢地遷就它。無論是神是魔都會給我困境,差別是我會練好肌肉掙脫它,或是喬好姿勢順服它。」
挫折讓你學到的東西,往往比成功時更多;問題不在於你遇到的是上帝還是魔鬼,而是你的態度。
朋友!如果你沒有富爸爸,不要太難過,最少你的爸媽沒有剝奪你奮鬥的權利。
朋友!如果你現在過得不好,不要太難過,你應該更打拼。當有一天功成名就的時候,你會有另一番感觸!
挫折和失敗是留給成功人士講故事用的,不是讓你用來抱怨殺時間的!
散播歡樂散播愛~千金難買少年窮!啾咪~
https://www.taiwanjobs.gov.tw/…/…/advise/main06_detail.asp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漫漫搖滾路」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NEO 內容簡介: 寫給有搖滾魂的你! 人生啊,總是好多悲傷、痛苦、無奈與遺憾,讓我們一起比出搖滾的手勢前進吧! 擁有獨特嗓音的麥爾斯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地下搖滾樂團主唱,卻在一次演唱會意外的插曲後,成為全球追捧的焦點。瞬間空...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今天這文是Clubhouse開房間的前傳及後續,就是為什麼前兩天會去開房間講:跟年輕人/中老年人一起工作的經驗,跟開完房間後的感想,
開房間是因為上周周末,蘿蔔頭當主人,在家裡辦了個下午茶,來的都是以前在紐約一起混的老朋友, 有的是像我一樣已經搬回台灣,有的是回台灣過年,但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在海外闖蕩超過二十年,
有一位朋友就隨口提起,跟台灣年輕人工作的經驗很不愉快,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包到一個project,規模在台灣類似的項目,算是大的,但他在找助手的過程很不順利,找了半天,通通不合格,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能勉強可用的,結果一坐下來談先談要付多少錢,合約談了兩個星期之後,居然又說不做了,原因不是錢不夠,是說太難不會做,
我就說:你是不是沒找對人?因為我的經驗都不是這樣,
另一位朋友跳進來說:琪斐,我覺得你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之中,對台灣年輕人最寬容的一個, 我們很多朋友聚在一起,就在講台灣年輕人如何如何不行,
我們當場就辯論了起來,我後來想,當天都沒有年輕人在,只有我這個老人在反串,實在沒有代表性,於是就有到了clubhouse開房間的想法,
開了房間之後,大家都非常踴躍表達意見,中生代及年輕世代都有,美中不足的,是像我這種超過五十歲的很少,可能是clubhouse在我這個年齡層,還沒有打開,再加上我這clubhouse處女主持人實在很不會開房間,所以資訊有點亂,
但我還是很有收獲,以下就是後續了,也就是我的感想,
首先我們來看看對台灣年輕人如何如何不行的批評,大家一定都聽過了啦,像是遲到啦,摸魚啦,工作態度不佳,草莓族,能力不行又不願學習,對外面的情況不了解,
前面遲到摸魚,工作態度不佳,草莓族等,我把它視為working ethic 工作倫理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個人認為,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不是世代現象,因為我看過太多台灣年輕人拼得不得了,每天睡不到四五個鐘頭,工作態度不是不好,是太好,得要逼他去休息的那種,有沒有很混的?當然有,但我不會覺得是”台灣人年輕人就是這樣”,而且我也覺得那是他的權利,他不想以工作為人生唯一目標,不行嗎?
講到“不願學習”,以我的經驗,這個症頭,年輕人不嚴重,是在我這個年齡層的反而很嚴重,台灣的年輕朋友通常你只要解釋清楚,他們對新的做法,很勇於嘗試,但過了一定年齡,反而很難說服,在開房間時,有一位朋友就提到,幾年前他得要去教育老板,”流量很重要”這件事,老板的反應是:“你腦子有問題”,很多朋友也都提到自己的主管,如何威權,有一位在科技業的朋友甚至說,他們公司有”打罵教育“,犯錯還會要跪下道歉之類的,這實在太誇張了,
在開房間時,有一位朋友就講到說在美國在中國,都是把年輕人視為希望,只有在台灣,老是用負面形容詞來形容台灣年輕人,這位朋友講的只有一半對,我以前跑矽谷新聞,在創意當道的矽谷,年輕人被吹捧上天,三十歲想當獨角獸企業的CEO已經太老之類的,這對我影響很深,所以我對年輕朋友,不要說是平行相待,有時甚至是仰望的,像Clubhouse最近許多的討論促進了許多不同立場的對話, 不同行業都上去分享各種經驗, 都讓我覺得台灣年輕人實在太厲害了! 但這位朋友講的不對的另一半是,美國對年輕的精英,的確很尊重,但很多中老年人一樣對一般年輕人看得很低,他們也有世代衝突,不然也不會有”ok boomer“運動了,不知道的請自己去google,
但我同意,台灣即使是精英了,也常被踩腳底下,我現在要為中老年人說句話,前面講到的美國跟中國都是世界上的超大市場,他們的資金滿地都是,一百個案子裡,只要成一個獨角獸就吃喝不盡,但在台灣,我們因為市場規模的關係,我們的老板們對失敗的容忍度很低,賠了一個,可能沒有下一次機會,所以就會用他知道的很安全的方式來進行,如果再沒有努力接受新知的能力,就會保守得很可怕,做中階主管的就成了夾心人,一邊被老板扁,一邊被員工嫌,也很可憐,
所以在我看來,接受新知這件事,在台灣這個環境,中老年人更要督促自己要多學習,對年輕朋友的想法,也要不斷提醒自己要持開放的態度,因為台灣本身的環境趨向威權,想要矯正,就要自己下功夫,但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已經拼了一輩子,換你們年輕人拼了,那我也沒話說,是你個人選擇嘛!可是讓我們至少不要罵別人懶,人生各有志向,OK?
最後講到對外面的情況不了解,我覺得是有這個現象,但不是只有年輕人,其實各個年齡層都有,
我先講,的確我這些朋友都是在美國的經驗為主,但先不要急著叫我們滾回美國去,
這些朋友絕大部分,不是在其他國家混不下去,或想用台灣的健保,才到台灣來的,很多都是在國外已經做得很成功的了,回到台灣來發展,主要是個人的選擇,或是想對台灣這個家有所貢獻,這些朋友,包括我,常常是在台灣要想往外走的時候,或是在想要把台灣國際化的時候,就會被叫去諮詢,
我們在外面的經歷能提供的諮詢,不是一個“美國做法”, 或是一個”國際做法”, 而是一個我們認知的在美國這個市場,及很多跟美國做生意的國家,這種規模的大市場裡”能被接受的方法”,這不是說”台灣做法”就一定比較不好,但這需要到大市場去驗證過,我們知道的”美國做法”是已經被驗證了,行得通,所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但在台灣,絕大部分時候都是用”台灣做法”,
很多國外回來的朋友會很挫折的說,台灣年輕人在國際市場沒有競爭力,
這我不同意,
的確大部分台灣年輕人,跟外國公司接觸不是很多,所以不會”國際做法”,但不是台灣年輕人能力不足,是沒有這個場域給他們練習,所以我一直都覺得,我們這些國外回來的人,如果真的想貢獻,就要想辦法說到他們懂,如果做不到原先的設計,就要改你的設計,台灣資源就是這麼多,大家更要打群架,想辦法用你手上拿到的資源,把它做到最好,光是抱怨年輕夥伴跟不上是沒有用的,但程度差太多的話,真的會很想死,所以要多花點時間,先找可能聽得懂的工作夥伴,相信我,你只要找到一個,接下來他就會幫你介紹跟他差不多程度的朋友來,然後就會形成正向循環了,
我想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說,怎麼都是中老年人要加油,年輕人不用檢討嗎?我是這樣想啦,我是中老年人嘛,我反省中老年人的部分,年輕人的反省,我希望交給年輕朋友自己來做吧!留言給我啊!
今天大過年的,本來想講點輕鬆的,一不小心,就又講得太serious啦!
好啦!今天除夕首次亮相范家人吃年夜飯的照片!
祝大家牛年“又大又硬” 超級牛逼!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蔡季芳(阿芳老師) Facebook 八卦
難忘的旅程,永遠多出0.5的印度。
不知道大家喜歡寶萊塢電影嗎? 我們這一次八天七夜寶萊塢生活旅行體驗 已經劃上完美的句點, 帶給我們的感受及體驗 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 就像我們過往所看的寶萊塢電影簡單有趣卻也充滿驚奇,不管是髒亂,破舊, 混亂沒有章法, 單純,複雜 狡猾,拐騙,辯駁 甚至侵犯女性這都是印度眾多的形容詞之一, 也許這些各種大家所形容的總總都是印度,但相信這不是絕對的印度,在我們深入其中後,悟出人的本位及聽說,是人自我封的負數,也帶給我們重新感受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還有學習收起本位思考的人生態度, 這是阿芳和劉爸這一趟旅行最大的感受。
旅程結束了, 又回到了開場的標題,永遠多出0.5的印度,劉爸和阿芳這一趟旅行,如果要說像是一部電影,應該感受到的就是印度點點滴滴的狂想世界,但 在我們這部電影的結局, 要謝謝印度送給我們一個最難忘的0.5, 應該會是可以 一輩子的0.5, 就是阿芳原本穿出門是一雙鞋,但是要回家的阿芳,印度卻送了阿芳多出了一腳特製的印度鞋, 在前天晚上阿芳,行走在顛簸不平的印度道路上演出了一場撲街秀,摔了一跤, 當下週邊的印度人, 完全不冷漠的靠過來要幫助我們, 當阿芳想要坐在地上,稍微休息一下 他們也沒有轉身離去,而是為在我的身邊。 想要幫我檢視,甚至最後 是一位比較壯碩的男性, 伸出了他的手成為阿芳的支柱,扶我起身, 這樣子的意外。 讓我們再一次驗證,這幾天來我們所感受到印度人善良的一面, 印度人絕大部分非常的善良,當然 這樣的意外,也讓我們有機會見識到大家傳說中印度進步的醫學條件,除了印度沒有健保,其他所有 醫院的的 環境及條件 ,和台灣沒什麼兩樣,也請大家不用擔心阿芳已經打上石膏,倒是,我們完全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有心情的改變, 因為怕大家擔心, 所以第一時間也沒有讓大家知道, 歡喜接受這一切生活中的意外, 即使這是發生在旅行中。 想一想, 應該這也就這個永遠無厘頭,可以做出那0.5的印度吸引的地方。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漫漫搖滾路」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NEO
內容簡介:
寫給有搖滾魂的你!
人生啊,總是好多悲傷、痛苦、無奈與遺憾,讓我們一起比出搖滾的手勢前進吧!
擁有獨特嗓音的麥爾斯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地下搖滾樂團主唱,卻在一次演唱會意外的插曲後,成為全球追捧的焦點。瞬間空降至搖滾之巔的他,成名的枷鎖與樂團失衡的難題接踵而至,在一切崩壞之前,他能否繼續用搖滾震撼世人並且救贖自己?
蘇萍的女兒倩倩在澳洲打工度假時,因遭遇潛水意外而被洋流沖走,前去澳洲招魂的她才驚覺女兒一直隱瞞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蘇萍在追尋女兒的旅行日誌時,在思念之中開啟了新的冒險,她從中學習到理解與包容,更得到走向未來的勇氣……
兩個傷心的靈魂,開啟一趟自我放逐、療傷與釋懷的旅程,踏上一條漫漫搖滾路,帶回來兩顆無憾踏實的心
作者簡介:Neo(本名:王淳剛)
小說家/吉他手/背包客/工程師
關於搖滾,我是這樣認為的。
從你知覺到手上那個常壓吉他指板而造成的繭,或是曾追隨一段節奏而點著頭到不小心哼出聲,或耐心擠在一個演唱會開演前的排隊隊伍中,甚至簡單到試圖在網路上搜尋一個樂團的名字,這一切的一切,只要是為了擁抱一絲叛逆而執著,為了一些執著而溫柔,追尋某種溫柔而感到莫名地快活,這個過程就是一段搖滾的旅程。
搖滾向來不是終點,也沒有終點,而是走這段路過程中的一種態度,默默走向屬於自己心中的那個國度。
搖滾不是一個音樂類型,搖滾可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搖滾可以一種基因,絕對是可以後天養成的基因。
漫漫搖滾路,Long Way Rock!
著有
《JUMP BACKPACKER - Neo的澳洲冒險記事簿》
《億萬副作用 PURE GENERATION》
《行屍別哭 CRYING WALKERS》
《漫漫搖滾路 LONG WAY ROC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9ckGJ6V3OE/hqdefault.jpg)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 - 勵志人生網 的相關結果
1、勤學苦練: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2、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 · 3、臨陣帶兵書:比喻平時不學習,臨到出陣作戰才去學習兵法。 · 4、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 ... ... <看更多>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及解析 - 三度漢語網 的相關結果
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及解析,供你參考學習。 ... 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 ... 48*** 牙牙學語: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 <看更多>
學習態度形容詞 在 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 - 漢語網 的相關結果
摘要: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1、發憤忘餐:發憤:下決心,立志;餐:吃飯。發憤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2、切磋琢磨:將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