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關係都是來讓你成長,不是沈淪。」
昨天晚上我又對孩子大發飆,其實飆的那剎我就知道我是的錯,不過他們也太失控了,各打了一下手心罰站一下,我安靜地整理廚房的同時,我也在思考我自己犯錯的部分。
媽媽來台北看醫生兼渡假,媽媽當然有對小孩子的看法,我想我的情緒多少也有收到影響,覺得好像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我不是一個好母親。
不過我想一想為我的小孩就是這種個性啊, 他們好動我好奇不斷地想要探索冒險,這不就是我的個性嗎?這沒有什麼不好啊,就是比較不聽話,我自己到現在都是,這也成為我的特質,不是嗎?
我有什麼資格要求我的小孩安靜聽話懂事呢?
而我母親是一個不會對她母親回任何一句話的人,即便她人生被搞得不是她要的,甚至我阿嬤在臨終之前還跟她說:「乖女兒啊,你就是太聽我的話了。」
父母親的手,非常容易伸入兒女的人生,即便孩子長大了都還是,習慣嘛。
但重點是,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會對我們人生走向影響很大。
每個人都希望父母親因為自己開心,但不能一昧的想要父母親開心而讓自己不開心,或賠上自己身邊的人的開心。
我又得舉馬修的例子。
我婆婆生前就有很嚴重的憂鬱症,時好時壞,我們也都儘量閃邊點,有一年我們在美國的時候,孩子調皮,她剛好病發,她跟我女兒說:「妳這個該死的小孩,我不希望再看到妳!」
我就在旁邊,我當下很想裝懂事,但是我真的裝不下去,我哭著把小孩抱回房間。
馬修跑過來問我發生什麼事情,我把事情原委告訴他之後,我非常懂事的說,媽媽生病了不要跟他計較。
馬修說他去了解一下狀況,一會回來我非常的緊張他會跟他媽媽衝突,那我不就成了罪人的嘛?你看,我還是很想當好人。
「我只是跟我媽媽說,媽媽我很愛妳也很尊敬妳,但是我也很愛我的妻女,請妳不要再這樣對她們,我會很生氣。」
孝是應該的,百分之百應該,但「順」就值得思索分寸。
我們必須要去想一下「順」的背後它的意義在哪裡?或是他的企圖在哪裡?
有些順,只是養成你習慣不去爭取自己的權利,習慣讓父母親介入你的人生,習慣依賴你的父母,然後習慣對自己做的事情不負責任。
一個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的人,在感情上就更不用期待了。
你表面的順讓父母來決定你的人生之外,你懶了,也阻止父母親學習尊重孩子,也讓他們失去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他們的價值就是控管你的人生。
相當雙輸。
常常有人留話來問我婆媳的問題。
「你跟你婆婆不會有問題呀,有問題的是你先生如何面對、處理這件事,這個問題如果要輪到妳來承擔,表示妳跟你先生的溝通互動是有問題,你們的關係應該要努力一下。」
早上去飯店看媽媽,我問我媽媽妳真的對阿嬤沒有任何怨言?她安靜了一下說:「有,有時候我想到會怨恨她。」我說:「媽,妳看多可惜,妳這麼孝順,想到阿嬤心中除了思念,還有恨,但也是妳自己將人生的掌握權交給阿嬤的啊。所以,請不要擔心我的孩子不要擔心我的未來,妳只要專心照顧身體,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我長大了,請妳放心放下,好好享受妳現在的生活。
還有,不要再叫我去打小針美容了,我是一個演員,我的皺紋也是我戲的一部份。」
我為自己的一切負責。
我長大了。
任何關係都在顯示你內在的狀態,特別是你弱的那部分,看到了,負起責任好好改變學習,無論最後走向哪裡,你一定已經變成一個更有力量的自己了,到時候你要走到哪,都是沒問題的。
沒有小孩不乖的問題沒有婆媳的問題沒有外遇的問題,只有你跟你自己的問題。
搞定你自己,你就搞定全世界。
回到自己身上吧!加油。
#任何關係都是來讓你成長不是沉淪
#孝是應該順要看狀況
#讓父母親決定你的人生你毁掉的不只自己還有你的父母
#任何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
#搞定你自己你就搞定這個世界
#看丁寧新書「我不要完美 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學會搞定自己就好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6YingWei快樂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如何成為快樂、有自信的人:https://goo.gl/i4ELio 《6 Yingwei 都市傳說挑戰》第 12 集來啦! 歡迎來到,6 Yingwei恐怖都市傳說挑戰「一個人的捉迷藏」。 跳躍高手 冥玥.加工師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
孝是應該順要看狀況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評價
☆我如何成為快樂、有自信的人:https://goo.gl/i4ELio
《6 Yingwei 都市傳說挑戰》第 12 集來啦!
歡迎來到,6 Yingwei恐怖都市傳說挑戰「一個人的捉迷藏」。
跳躍高手 冥玥.加工師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古其民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小黑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CD-ROM Wong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姐欣欣姐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RH後備頻道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吳翊鳳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潘孝義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BlackLX & WhiteLX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香戀莉娜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跳躍高手 峰邦張 說: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以上為,隨機抽取的留言內容。
由於: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這留言非常非常多。
(上方的內容,也稍微統整了一下。
(這樣比較美觀。=D
所以,這次6 Yingwei就隨機抽取,不一一的唸出名字了。
不然,這部影片應該會有十分鐘,都在:
「親愛的6 Yingwei,妳可以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嗎?」
哈哈哈哈。
透過大家的留言,6 Yingwei 才知道,
原來,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
是日本流行的召喚靈魂儀式。
不然,第一次看到這樣留言時,
6 Yingwei 一整個很疑惑,
「一個人」是要怎麼玩捉迷藏阿!XD
日本知名 Youtuber Hajime 社長,
曾要拍影片,挑戰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
但是,由於Hajime 社長的一位學弟,
在《一個人的捉迷藏》正式開始之前,
突然的發抖、哭泣,嚇到大家。
這位Hajime 社長的學弟說,
他在前兩天,夢到相同的情境,
(和Hajime 社長 拍影片的情景、人數一模一樣),
最後,他們因為挑戰《一個人的捉迷藏》而死掉。
Hajime 社長 聽見學弟的描述,以及異常狀況後,
Hajime 社長 決定停止挑戰《一個人的捉迷藏》。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
本來是日本關西、四國一帶有名的召喚靈魂儀式。
自從 2006 年,有人在2ch(日本網路論壇)分享出來後,
各地開始有許多,實際驗證、挑戰過的人,
在網路上分享,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的體驗。
目前挑戰過,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的人
大部分都會碰到以下狀況:
1. 電視會出現奇怪的影像或聲音。
2. 玩偶最後藏的地方,和最後找到的地方不一樣。
3. 在躲藏的時候,會聽到奇怪的聲音。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需要的道具:
1. 一隻有手有腳的玩偶。
2. 米。
3. 針和紅線。
4. 美工刀。
5. 鹽水。
6. 浴缸/臉盆。
*凌晨三點,才可以開始進行儀式。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進行順序:
1. 先幫玩偶取一個名字。(不可以和自己的名字一樣)
2. 先從人類開始當鬼,對玩偶說三次:
「先從xxx(自己的名字)開始當鬼」。
3. 到浴室,把玩偶放進浴缸/臉盆。
4. 將屋裡電燈關掉。
5. 打開屋裡的電視,開啟雜訊畫面。
6. 開啟電視後,數1到10。
7. 拿著美工刀,到浴室找玩偶。
8. 對玩偶說「ooo(玩偶的名字)我找到你了」。
9. 拿美工刀刺玩偶。
10. 對玩偶說三次:「換ooo(玩偶的名字)當鬼」。
11. 將電燈關掉,立刻回到有鹽水的避難房。
12. 在避難房安靜待著,等玩偶抓人類。
幾分鐘後 …
1. 嘴裡含著鹽水。
2. 拿著鹽水,到浴室找玩偶。
3. 找到玩偶時,將嘴裡的鹽水,吐向玩偶。
4. 將剩下的鹽水,倒向玩偶。
5. 對玩偶說三次:「我的勝利」。
遊戲結束!
最後,將玩偶燒掉。
以上,日本召喚靈魂儀式: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大概的內容。
6 Yingwei 只負責提供,
6 Yingwei挑戰的過程、步驟。
如果,你想要挑戰,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
請自行斟酌一下。
畢竟,在凌晨三點進行,召喚靈魂儀式,
很多人都會精神不濟、容易自己嚇到自己。
平時,凌晨三點,我早已經睡到外太空去了阿!!!
以上,就是日本召喚靈魂儀式:
恐怖都市傳說《一個人的捉迷藏》這樣,
(哪樣?)哈哈哈。
6 Yingwei 的每部影片,都有開啟新增字幕功能,
歡迎大家,幫 6 Yingwei的影片新增各國語言,
讓更多國家的人,和我們一起享受 6 Yingwei 的影片。=D
■□■□■□■□ 6 Yingwei TV □■□■□■□■□
是「奇妙配音」、「小孩、寶寶歡樂時光」
和「情緒處理」、「小劇場」、「都市傳說」
為主題的頻道
影片將挑戰每日更新 =D
■□■□■□■□■□■□■□■□■□■□■□■□■□■
( .0.) < 每週定時收看!
┏━〇〇━━━━━━━┓
┃ 如果覺得有那麼一點好看
┃ ♥ 記得要訂閱我唷 ♥ ┃
┗┳┳━━━━━━┳┳┛
┗┛ ┗┛
◆推薦影片:
晚上到墓園唱 Pokemon GO 台灣開啟主題曲,聽到奇怪的合唱?《6 Yingwei 都市傳說挑戰》/恐怖「都市傳說」驗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zuYG0Hoyk&list=PLVQnCCRp__IqBlYoi2JPXv-ZuVbsFoNIz&index=1
到墓園驗證日本恐怖遊戲「死幣」,手機突然失控!《6 Yingwei 都市傳說挑戰》/恐怖「都市傳說」驗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CySkeTV-A&list=PLVQnCCRp__IqBlYoi2JPXv-ZuVbsFoNIz&index=2
血腥瑪麗 Bloody Mary,她出現了!《6 Yingwei 都市傳說挑戰》/血腥瑪莉/恐怖「都市傳說」驗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ku5Q-J24k&list=PLVQnCCRp__IqBlYoi2JPXv-ZuVbsFoNIz&index=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BxPmkE3dSs/hqdefault.jpg)
孝是應該順要看狀況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今年1月正式上路,面對死亡愈來愈多人有不同的反思。每段生命都有終點,但當面臨這一天時,你願意終日躺床上,無論有無意識、痛不痛苦,都要插著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等醫療器材;強迫灌食、打針、抽痰...只求生命可以延長嗎?
致力推廣「尊嚴善終」的加護病房醫師陳秀丹,親身經歷無數個病床邊上演的真實故事,透過她臨床的第一線觀察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如何真正活著。
被截肢的阿嬤給我的省思
陳秀丹醫師分享,當她在台北榮總當總醫師時,遇過一個病人是一位阿嬤,送醫時因嚴重的敗血性休克,已意識不清。施予各式各樣的急救措施後,仍無法恢復意識,加上兩隻腳都已壞死,為了保命,最後鼠蹊部以下部位以及手指頭全都截肢。
當時因為阿嬤心律不整,陳秀丹醫師想替其做心電圖,卻突然發覺「阿嬤根本沒有雙腳及手指能夾心電圖的導線」,又想到這個被自己救回來的老人家,會是一個沒有雙腳、沒有手指頭,只有頭與軀幹的人;而當阿嬤呼吸器用到期限,將轉到呼吸照護病房時,她的兒子與陳秀丹醫師開玩笑說道:「醫師,我們沒有錢可以辦出院,我要去賣外幣才行。」
「到底我們救人是要把病人帶到什麼樣的境界?」陳秀丹醫師說,上述的案例給她很大的省思。當醫師把病人救回來,理論上應該要有生活品質;而若急救只是讓病人「痛苦、苟延殘喘」地活著,生活品質及尊嚴全部失去,她認為,這樣的醫療結果是失敗的。
陳秀丹醫師提及,英國醫學會對醫療的目的有一個定義:「醫療的目的是要增進病人的健康,或是減少傷害。」一旦無法達到如此的目標,治療的正當性即消失,此時若撤除或不給予維生醫療,是既不違法、也不會違背倫理原則。
「醫療的本質是行善,」陳秀丹醫師進一步說,當給病人的是無止盡的痛苦時,此時的醫療就成了一種「惡」。
病床上的你,希望如何被對待?
陳秀丹醫師坦承,很多人平常沒有好好孝順父母,等到雙親身體出狀況,他們無法面對父母即將往生的事實,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彌補過去的失責,所以要求醫師搶救到底。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理由,包括為了維持父母還在的假象;為了領取退休金、高額保險金的私心;害怕他人指責不孝等錯誤觀念,都讓這些家屬要求醫師無論如何都要急救,不願意放手。陳秀丹醫師透露,上述都是真實案例。
「真正的孝順是平常就要做的事,」陳秀丹醫師強調,父母親還能說話、走路,子女就應該多陪伴;有空時給父母打個電話、陪他們看看電視、聊聊天,而不是整天當低頭族滑手機,這些都是能做得到的。
「真正的愛,是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陳秀丹醫師指出,人要將心比心,作為子女、親屬的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假如今天躺在床上的人是我自己,我希望被怎樣對待?
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如果有一天她老到、病到不能吃,死亡就是無法避免時,我不要被插鼻胃管,也不要被打點滴;如果心跳停了,我也不要做心臟按壓術。」
陳秀丹醫師說明,台灣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可以保障國人生命末期不要受苦;也有《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國人遇到五種情境時,能選擇有尊嚴地自然老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5大可終止或撤除急救的適用對象:
末期病人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永久植物人狀態
極重度失智
病人疾病狀況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者
「你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兒子很孝順你,他就會完全聽你的。」陳秀丹醫師連忙說了好幾聲「不」,她表示,很多孩子在父母親面臨緊急關頭時容易失去理智,可能旁人的一句「唉呀,你怎麼沒有急救?」就會讓他們內心動搖。
陳秀丹醫師呼籲,每個人都該好好重視自己的善終權,平時就應跟家人談論生命無常之事,以及因應對策。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等方式,簽署預立醫療指示,及早為未來的善終準備。
不只手要寫,嘴巴也要說,能讓周遭的人都知道,未來你的家人也就比較沒有壓力。」除了預立醫療指示外,陳秀丹醫師說,更應「廣為宣傳」,包括孩子、親友在內都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主張。到真正發生狀況時,就能讓這群了解自己意願的親友團,當自己「善終後援會」的成員。
「善待你周圍的人,就好像他明天即將離你遠去。」陳秀丹醫師如此總結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更多早安健康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diVvzoP-2f8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要不要幫父親放鼻胃管?安寧醫師:父親自己答了這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978
#陳秀丹 #病主法 #預立醫療指示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F2baV7Bs/hqdefault.jpg)
孝是應該順要看狀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呢,因為我們推出了【人際斷捨離】這門課的季節限定優惠,所以很多朋友就趁這個機會加入了學習。
然而對我們的老學員而言哦,也因為近期的「一天聽一點」都在談相關的主題,所以很多人都跟我說,再給他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凡是學過的東西,溫習蠻重要的!
讓他們回去再次溫習【人際斷捨離】的時候,他們都告訴我,其實讓他們想到的,不只是關係上面的議題,更是一種全面的、人生的自我價值的重新定位。
怎麼說呢?我們的老學員常告訴我,其實有時候,那些人就是長在我們的生命裡,而且呢,一時半刻你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切割。
但至少在心理上,我們可以拉出一段距離;我們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他人,或他人的反應,更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嘴巴裡。
我每次聽到這樣的分享回饋,我都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正是我們推出【人際斷捨離】這門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它並不是要你跟任何人切八段,因為呢,有很多關係,你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切八段;反過來說真正的你要去做到切八段,它一定是比較健康的嗎?
反而我們應該要的態度,就像是面對陽光一樣,如果陽光真的太大,至少我們要做到防曬,至少我們要做到戴上太陽眼鏡;而不是一直討論怎麼樣把太陽消滅。
你想想看,當太陽被消滅了,那請問對地球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其實有很多關係都像是這樣的存在,它會有讓你辛苦的部分,可是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找到自己的價值跟定位,這就是關鍵中的關鍵了!
然而談到價值跟定位啊,其實它還蠻呼應,我最近在一個網站,叫做「換日線」這個網站上面,看到的一篇專欄文章,我個人非常有感哦!
這個專欄文章的標題,叫做「你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副標題是「不依附他人,當自己人生的主角」。
其實呢,回顧我自己使用電腦的經驗,除了我人生當中第1台286的桌機之外,那如果比較年輕的朋友,你大概不知道286指的是什麼,那自己去查吧!我也不想要多解釋,因為解釋多傷心,好像我很老一樣。
除了那一台286的電腦之外,我從那之後所有的每一台電腦,都是筆記型電腦,那你只要有跟我同樣的經驗就會知道,其實筆記型電腦,它的設計就是為了我們攜帶方便,可是它畢竟是3C產品。
所以呢,它在移動的過程當中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伴隨著筆電這樣的產品,它應運而生的周邊商品,就是筆電包。
那這一篇文章呢,就用這樣的隱喻來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到底是那台筆電還是筆電包?
只要你有用筆電,你可能都會買一個保護它的筆電包,筆電包有些是功能導向,有些是視覺系導向的哦,可是呢,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筆電變得越來越輕薄。
像我自己使用的MAC的電腦,一台13寸的螢幕,這樣的電腦非常的輕,所以呢,它可以很容易的被塞進一般的。
不管是後背包啊、公事包啊,甚至於大一點的女性的那種手提包裡面,都可以放進去;而這些背包、公事包、手提包裡面都有很多的夾層,在夾層裡面都有軟墊可以保護筆電。
所以因為這樣子筆電包這個產品,就慢慢的被時代淘汰了,然而筆電包這個產品為什麼會被淘汰,是因為它的價值,其實是依附在別的產品上面,是依附在筆記型電腦上面。
所以你想想看筆電包的生產設計,它的大小厚度,其實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它只能跟著瞬息萬變的筆電市場走,一直到市場不再需要它,這讓你想到什麼,其實現在手機殼不也是這樣嗎?
可是呢,當你面對特別是面對自己,不管是職場價值,還是生命價值的時候,你究竟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呢?
在這篇文章裡面就點出,所謂當一個筆電包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核心價值依附在另外一個個體上面,並且完全仰賴這個個體,然而當這個依附的個體改變,或者消失了,那麼它的價值也會從此消失!
比如說吧,在工作裡面,如果你只學用自己公司的某個特定的系統,那麼是不是到哪一天這個系統換了,或者是你換了一家公司,這個技能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價值。
可是如果你只會某個公司的某個專案的某個程序,那麼哪一天,這個專案改變了客戶消失了,你的專長也就會消失了!
這裡特別危險的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某個特定的範圍,某個特定的人,或者是某個特定的任務。
這樣子就會讓我們,沒有辦法去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模式;甚至於是面對很多事物的應變準則,一直到哪一天整個環境變了,你的價值就會跟著被消滅。
所以你可以想想看,假設在你的生命裡面,你的所有的喜怒哀樂,你看待自己的價值是依賴他人。
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會把自己生命的價值,或隱或顯的建立在,他要證明給他的父母親看,或者她希望成為父母親心中的好孩子!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其實你就很容易變成那個筆電包,這並不是父母親的錯;尤其是當你已經邁入了成年的階段,這裡面的關鍵在於第一個,父母親的期待,是你認為父母親對你有期待,還是你有真正跟他們核對過他們的期待?
而第二個,如果你真的核對過他們的期待,那麼你有沒有去區辨他們的期待,是建立在他們的時空背景,還是適合你此時此刻的時空背景?
而第三個,如果他們的期待,並不符合你現在的時代,或者是你的主客觀因素的要求,那麼你能不能在心裡去畫出一個界限、一個最起碼的界限,叫做什麼叫做「孝順」的定義?
孝順,並不是讓你活成一個不符合時宜的人,而且也不快樂的人;孝順是找到適合自己快樂的方法,並且交給時間,讓父母親感覺到你很認真的,而且很圓滿的,在自己的生命軌道裡面前進。
所以呢,在這裡哦你就發現了,我們要斷捨離的並不是斷捨離親子關係呀!而是要把心中那個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他人的認定,或他人的標準,儘管那個他人是你的父母親。
你要把這個信念斷捨離掉,因為你如果沒有把它斷捨離掉,就算你百分之百的按照父母親的期待,去過你的日子,請問你會快樂嗎?
然而回到一個更原本的源頭,如果你一直不快樂下去,你的人生會活成什麼樣子?而你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很辛苦、很糟糕,這時候對父母親的意義跟角度而言,這算孝順嗎?
孝順是要把自己搞慘,還是要把自己搞好呢?那更不要說很多人,在感情裡面的受傷跟挫折了!
你想想看,多少人談了感情之後就沒有自己,也就是說他因為進入一段感情,把自己所有的價值的認定,都依附在另外一個人,或者是另外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上面。
再衍生來看,在教養的議題裡面,為什麼有很多的父母親,很認真的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是孩子跟他的關係,和孩子的表現,始終是讓他很傷心又挫折的?
你知道嗎?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們不夠用心,在於他們太用心,他們用心到他們的生命裡只剩下孩子,而沒有他自己!
所以我們常說小孩的成長是透過模仿而來的,他們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活出一個沒有自己的生命,那麼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只會衍生出兩種結果,一種結果就是它全然的模仿父母親。
再不然另外一個結果就是,他對父母親這樣的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叛逆,然而不管是這兩個極端的哪一個極端,我相信親子關係遲早會出問題的。
所以呢,我們回身來看,你在面對自己人生當中,不管是關係還是生涯的哪一個層面哪一個議題,其實真正需要斷捨離的,並不是誰或者是哪個環境,哪個工作,而是你要先從斷捨離自己心中的「信念」!
什麼樣的信念呢?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他者;甚至於是別人說的話,你的價值並不是這樣子被建立的,想一想,你要當筆電,還是要當筆電包呢?
或許你要讓自己變成是一個獨立自主,像筆電般的存在,那麼第一步,你可以開始學會跟那些傷害自己的信念,進行斷捨離的工作。
而我們推出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程,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能夠趁著季節限定的優惠,跟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打開小鈴鐺,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的【人際斷捨離】季節限定的優惠,即將在3月13號的晚上12點就結束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期盼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GOhVJBjpe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