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運動並不會增加風險,高齡懷孕一樣可以繼續運動。
大家都說高齡懷孕比較不穩定,容易流產。主要是因為卵子的品質會隨年齡下降,胚胎萎縮,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機率在35歲後會明顯提高,因此早期流產的機率也就跟著上升,四十歲時甚至高達40%。 但目前沒有任何研究顯示孕期運動會造成胚胎發育不良,也沒證據顯示和早期流產有關 。也就是說,假設今天胚胎不正常,發育不良,即使臥床安胎最終仍會流產,並不會改變結果。
相反的,高齡產婦更應該運動,因為隨著年紀變大,各種孕期併發症機率也會變高。比如: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子癲前症以及胎盤功能不良等疾病,要降低這些疾病的風險,除了少鹽、少加工食品的健康飲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規律的運動。
初期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胎盤功能,中後期可幫助穩定血糖,降低早產的風險,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於維持體能,讓高齡媽媽更有信心和體能去面對生產的各種狀況。
另外,高齡生產也會增加產後血栓的風險,因此隨著高齡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因產後血栓而危及性命、甚至死亡的個案也逐年提升,為了避免產後血栓的發生,不論自然產、剖腹產,術後都應儘速下床活動,避免臥床時間過久。而產後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其實是產前就開始持續運動!
綜合以上,只要沒有出血、劇烈腹痛,或任何早產跡象,高齡媽媽不僅可以運動,而是更應該運動。運動的原則和一般媽媽並無不同,可從自己熟悉的項目開始,循序漸進納入有氧(快走、游泳」飛輪)和肌力訓練,以每週150分鐘為目標,持續訓練到生產前。
#高齡產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營養師媽媽Priscil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懷孕血糖高怎麼辨? 妞娠糖尿如何吃? 營養師為你示範妊娠糖尿餐單食譜, 助你應用妊娠糖尿飲食原則.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妊娠糖尿 #懷孕血糖高怎麼辦 0:00 妊娠糖尿餐單 1:28 妊娠糖尿 早餐 2:38 妊娠糖尿 早點 3:23 妊娠糖尿 午餐 4:58 妊娠糖尿 下午茶 ...
妊娠糖尿病飲食原則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懷孕當然不適合繼續減肥,但為了降低孕期併發症風險(早產、子癲前症),若是體重過重(BMI>30)的媽媽,就應該更重視體重控制(五公斤以內)。也就是說,原本為了減重建立的飲食、運動習慣,並不需要全盤放棄,只要根據懷孕時生理變化做調整即可。
假設本來妳採用的飲食法較為特殊,則不太適合。好比前陣子很流行的生酮飲食,因極端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可能會造成媽媽無法均衡攝取營養素,比如沒有足夠蔬菜水果,會造成纖維素、葉酸、維生素C不足;不喝牛奶,易導致缺乏鈣質等。更重要的是,因為極低碳所產生的酮體有傷害胎兒腦部的疑慮,因此我會建議孕期碳水化合物至少要佔40%的熱量來源,也可以全穀雜糧為主。
另外,目前當紅的168斷食法也不適合,因為孕婦葡萄糖利用效率較差,空腹過久容易引發低血糖症狀(頭暈、手抖無力),更何況孕期腸胃蠕動變慢,若把一日所需的熱量分配在兩餐,更易導致腸胃不適。
其實胖媽媽的健康飲食原則跟一般人並無不同,還是減少精緻澱粉、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質(60克)、多吃蔬菜這些方式。假設孕前有在控制總熱量,則以進出平衡為主,不宜刻意製造熱量赤字、當然也不用拼命多吃。
若沒有計算熱量的習慣也無妨,以我的觀察,大部分的人只要大幅減少甜點、含糖飲料、油炸類食物及過多水果攝取(一天兩個拳頭)、盡可能以原型食物為熱量來源,大部分的人皆可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保持活動量對體重控制當然也很重要,只要沒有出血、劇烈腹痛,運動都不需要停。近年來也有研究,孕期規律的運動可穩定血糖、降低早產的風險。考量到體力負荷,應該積少成多、求持久。可從快走開始,目標放在一週七天,每日走三十分鐘,也可搭配游泳、水中體適能等對關節負荷較小的運動。
至於波比跳、跳繩等動作,雖號稱燃脂效率高,但相對易造成膝蓋負擔,增加跌倒風險,我會建議以穩定模式的肌力訓練代替,比如深蹲、划船、硬舉。
也有媽媽擔心,若是體重都沒增加,會不會讓胎兒長不大。我想再次強調,胎兒的體重最主要是受到胎盤功能和基因所影響,和孕期媽媽體重增加並無絕對關聯。再加上透過產檢超音波的追蹤,我們就可得知胎兒是否符合生長曲線,如果真的擔心,也不用從外觀肚子大小來評估胎兒體重。
最後要提醒的是,肥胖本身的確會增加孕期併發症之風險,比如子癲前症、胎盤功能不好和妊娠糖尿病,而媽媽到了懷孕後期也會因身體負荷較大容易喘、膝蓋不適、行動緩慢。不過,並不需要為了胎兒健康先「ㄗ瘦」下來再考慮懷孕,藉由健康習慣的維持,定期產檢(子癲前症篩檢、糖尿病檢測),我們還是可將這些併發症的風險大幅降低。
妊娠糖尿病飲食原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八卦
[孕期可以吃4+2R飲食法嗎?]
最近很多孕媽咪私訊粉專,想知道「4+2R代謝飲食法」孕婦可以吃嗎?也有人會有疑問「會產生酮體的飲食對寶寶不是不好嗎?」,所以剛好來說明一下。
其實「孕期」的4+2R飲食原則,除了第一孕期可以接受孕婦因為吃不下、胃口不佳而偶爾一天使用R1,用流質的方式補充蛋白質營養還有所需微量營養素外,主要還是以 #R4的飲食為主,所以每天都會有蛋豆魚肉類還有全穀飯類和蔬果,只是水果的種類會有所限制。(碳水不低,所以不必擔心酮體過高的問題喔)
但是針對不同孕婦的身體組成,就會有調整的做法,例如:有些媽媽在剛懷孕時就已經是BMI肥胖、體脂率40%以上、血脂肪異常,若再增加體重體脂,會讓妊娠風險上升,包括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還有生產的風險也會提高,這種狀況就會積極降體重體脂,水果也都會禁止,而改用維生素C的方式補充;或是最後生產前體重增加太快,也可能先停掉澱粉食物,改以大量蔬菜跟富含膳食纖維的植物性蛋白取代碳水來源。
過重跟肥胖的孕婦,在前三個月甚至要積極下降體重2-4kg,後面兩個孕期的體重上升控制在6-8公斤以內。若是BMI正常的孕婦,當然整個孕期在R4原則下,能夠增重控制在8-12kg以內,都是非常健康的。
R4食譜的宗旨,在穩定體重體脂外,更重要的是 #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相,為母嬰的腸道菌垂直影響超前部署,許多研究都發現,比起出生後再去介入益生菌改善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媽媽 #在懷孕當中攝取高纖維食物,可以 #有效降低跟過敏相關的微菌,而影響寶寶未來成為過敏兒的機率。
分享一個香港的海外學員,在懷孕滿三個月的時候開始療程,她並不是完全100%遵守食譜,但是有把握攝取足夠蛋白質跟纖維的原則,減少所有食品添加物跟加工製品的攝入,這次的回診追蹤體脂率從30.8%下降到28.9%,在完全沒運動的情況下增肌減脂,而上週五也有回診的36週孕婦,第三孕期還是增肌減脂。
孕期的體重管理跟飲食有非常個人化的差異性,每個孕婦對食物的味覺、喜好也會有很大的改變跟差異,但是只要跟醫師討論出一個吃飽、營養夠、兼顧體重控制跟母嬰腸道菌健康的吃法,都不用擔心會增重太多,也可以很輕易的在月子結束後就回到產前體重喔!
很多來找我的媽咪都是每生一個,體重體脂就加乘上去,為了孕育生命犧牲身材,真的很辛苦😢希望能讓大家懷孕都不用擔心身材變形,也趁機吃健康、當作一個讓自己未來成為易瘦體質的契機吧!
#謝謝寶寶們給媽媽一個注重健康飲食的機會
#孕期是培養健康飲食習慣最好的時期
#提供給產科醫師們參考
妊娠糖尿病飲食原則 在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Youtube 的評價
懷孕血糖高怎麼辨? 妞娠糖尿如何吃? 營養師為你示範妊娠糖尿餐單食譜, 助你應用妊娠糖尿飲食原則.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 #妊娠糖尿 #懷孕血糖高怎麼辦
0:00 妊娠糖尿餐單
1:28 妊娠糖尿 早餐
2:38 妊娠糖尿 早點
3:23 妊娠糖尿 午餐
4:58 妊娠糖尿 下午茶
5:48 妊娠糖尿 晚餐
8:10 妊娠糖尿 睡前小吃
支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nutritionmama
訂閱: 營養師媽媽 頻道: https://bit.ly/2CJUtum
聯絡: priscilla@nutritionmama.online
營養師媽媽的嬰幼兒美味食譜 (電子版)
http://reurl.cc/exXg6L
Facebook page (營養師媽媽): www.facebook.com/mama.nutrition
Facebook page (身心營養師): www.facebook.com/dietitianhk
網站: www.nutritionmama.online
免費下載:
催乳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6d474f147a
懷孕餐單 https://deft-thinker-8848.ck.page/3ce4b3ad14
免責聲明:
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純粹用作一般參考及資訊用途。頻道內的資訊並不構成對一般情况或任何個別人士或病人個案的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學及營養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有任何健康飲食或醫療問題,應向合資格的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查詢。營養師媽媽Priscilla頻道盡力提供最新及最準確的資訊,但不會為其準確性、可用性或時效作出任何保證。不會就任何因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妊娠糖尿病飲食原則 在 [懷孕] 妊娠糖尿病飲食分享和追蹤-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產後一年了,
還記得確診妊娠糖尿病時有多難過,
還記得飲食控制的孕期有多痛苦...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未來的媽媽們~
這樣吃體重通常不會長在自己身上,
所以孕婦都可以這樣吃啦!
—飲食—
25w時確診妊娠糖尿病,
醫生建議我先飲食控制,下次產檢再看看,所以幫我安排營養科門診。
(很推薦去看營養師、確認自己的飲食狀況)
營養師有給我一張飲食醣份表,
一開始飲食控制很麻煩,但吃一週就習慣了,
我記得的大原則:
澱粉類:一餐可吃正常飯碗的白飯8分滿=8顆水餃=1坨麵=2片正方形吐司=1顆中形地瓜=半
顆大饅頭(吃起來會粉粉的都算澱粉,例:綠豆、紅豆、芋頭、玉米、南瓜)
蛋豆魚肉類:一餐可吃1個手掌大的肉片=1杯無糖豆漿=2顆蛋(肉類烹調選擇順序為蒸>煮
>煎>炸)
蔬菜類:每餐都一定要吃蔬菜,而且可以吃到飽
奶類:一天可喝240ml的低脂鮮奶(豆漿是蛋豆魚肉類)
水果類:一天可吃一份,1/3顆大芭樂=10顆葡萄=13顆蕃茄=不到1顆的橘子(每種水果含
醣量不同,不太確定換算正確嗎,但量真的很少)
點心:牛蕃茄、銀耳湯、涼拌小黃瓜、泡菜
其他:
飲料喝無糖
固定時間吃三餐
精緻澱粉(蛋糕、麵包)禁食
加工肉類避免食用(火腿、香腸、貢丸)
確診前我的三餐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點心大部分都吃綠豆湯和麵包(地雷)
看完營養師後,搭配我方便取得的外食,
每天菜單如下:
平日早餐:里肌肉吐司夾生菜+1杯無糖鮮奶茶(無糖紅茶+240ml低脂鮮奶,我的小確幸)
假日早餐:無糖饅頭1顆+牛蕃茄1顆+豆漿1杯
因為測血糖發現我自己對白飯耐受度最高,其次是麵食類,最後才是地瓜(因人而異)
所以午晚餐通常一餐a選項一餐其他選項,不然兩餐都選a
a.四菜一肉便當(白飯1/3~半碗)
b.水餃7顆+燙青菜1份
c.地瓜1顆+生菜沙拉1份(配和風醬)+豆漿1杯
d.湯麵半碗+燙青菜1份+滷蛋1顆+油豆腐1塊
點心:牛蕃茄、無糖銀耳湯
懶得換餐點內容是因為穩定後就不用每餐測血糖啦!
但一開始這樣吃真的很餓!!!!!!
都跟同事說是仙女餐,絕對不會胖
吃習慣就好了,餓了就狂吃牛蕃茄,或正餐狂吃葉子XD
後期血糖穩定後,很偶爾會吃10根點心麵犒賞自己(好卑微的小確幸XD
孕期有發現一間「安齊廚房~全麥達人」
他的饅頭真的很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饅頭完全沒有麵粉的甜味,可以放寬心吃。
—體重變化—
產前53公斤,
從懷孕到確診前狂吃麵包,
這段期間就胖了4公斤來到57公斤,
25w飲食控制之後體重增加很慢,
到生產的時候共胖10公斤。
產假結束後還剩4公斤在身上
(對,就是吃麵包的那4公斤......)
雙薪小家庭,寶寶送托嬰,滿月退奶,
每天累得要死,慢慢才瘦回產前體重。
(後來搬回家住,吃太好、復胖1公斤又是另一回事了)
對了!
女兒出生時2900g,算小隻的。
另外我孕期體力很差,
上班路途搭車10分鐘都喘吁吁,
所以沒體力運動呀!
—血糖偵測和追蹤—
血糖機本身不貴,貴的是試紙,
營業科通常有廠商的推銷,買幾盒試紙送機器,
我後來買的是亞培的血糖機,
痛感的話...當妳想到自己刺一針、小孩少一針,就咬緊牙根深呼吸刺下去了(認真
每次都刺不同的手指/位置,而且刺在指腹中心到指緣的中間那圈,會比較不痛
產後每一針都刺很久,不知當時哪來的勇氣
我通常是一天測7次,三餐飯前、飯後兩小時(標準是<120)、睡前
一兩個月穩定後,醫生有說可以改一天測2次,早餐前和睡前
血糖紀錄我是用「智抗糖」app,
可以拍照記錄餐點和血糖值。
血糖針不要亂丟,蒐集起來去醫院處理,
消毒棉花包起來丟垃圾桶就好。
另外,很多人都說生完血糖值會馬上恢復,
但我一直到產後10個月才恢復正常,
醫生說每年追蹤即可。
—寶寶飲食—
前陣子才看到有媽媽分享說妊娠糖尿病的話,寶寶容易厭奶,
忽然了解女兒為何都不喝奶了。
當時也問過醫生,醫生說不喝奶就吃副食品,
所以有這困擾的媽媽們撐過四個月就好!
我女兒滿四個月那天開始吃副食品,
六個月就中、晚餐都吃副食品了,
現在一歲也頭好壯壯,愛走愛玩、牙齒長了超過10隻。
零零散散的分享,有想到再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79.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2203658.A.226.html
※ 編輯: luoyvonne (114.137.179.175 臺灣), 05/28/2021 20:09:48
血太少真的是...懊惱,
然後又看到數字>120整個難過
我戳針的時候都安慰自己「不用打胰島素已經很好了」
※ 編輯: luoyvonne (114.137.179.175 臺灣), 05/28/2021 22:33:01
※ 編輯: luoyvonne (114.137.179.175 臺灣), 05/28/2021 22:33:56
對照到我女兒的確是這樣
※ 編輯: luoyvonne (114.137.94.114 臺灣), 05/29/2021 08:0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