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師太開講】
🤔懷孕訓練腹肌會不會緊到生不出來?🤔
網路上常常有些奇怪且未經求證的「假專業」
哪怕是新聞都很可能會過度誇大且偏離專業
過去在社群媒體上
常常會有人不斷的傳著一篇文章
訴說著過度訓練後,媽媽腹肌過緊
「夾住了」寶寶!讓孩子生不出來
不得不選擇剖腹產
今天就要好好的談一下
到底腹肌會不會「緊」到夾住寶寶
讓寶寶無法順利下降至產道、生不出來?
首先,寶寶往下移動這件事
靠的不是母親主動肌肉收縮的力量
而是子宮平滑肌收縮的過程
這是個自然的生理反應
母體只能舒緩或加劇收縮本身
無法決定子宮停止收縮或控制收縮
(就像胃部筋攣一樣)
(都是平滑肌、不受意識直接控制)
孕期為了讓骨盆硬體結構
能夠因應寶寶通過產道的順暢性
會在整個孕期過程逐漸增加「鬆弛素」Relaxin
讓所有結締組織傾向鬆軟、低控制高順從性
肌肉與筋膜也是結締組織的一種
自然比較難像產前一樣能夠輕易緊縮
加上孕期母體蛋白質傾向供應給胎兒成長所用
孕期要增加肌肉質量相對困難
所以懷孕的過程
所有婦女的腹部、骨盆結構都傾向延展
才會建議在孕期盡可能強化核心與骨盆穩定
照片中的女性
絕對不是在懷孕的時候「練」到這種形狀
一定是在孕前就有規律地鍛鍊習慣
這樣的個體,在懷孕時期自然比一般婦女
更能承受高強度的刺激與挑戰
你從未做過鍛鍊,想在懷孕時期練成這樣
做夢可能會快一些!
如果不夠理解人體
請不要再跟懷孕的媽媽說
不要過度訓練腹肌喔!
要不然腹肌會過緊讓你不好生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當然孕期運動一定需要專家評估與指導)
核心部位過度訓練或錯誤訓練當然也會有問題
但那多半是腰椎骨盆間定位或力量不均衡
甚至肌肉缺乏彈性與緊繃僵硬
這現象只會導致肌骨系統上的不適
不至於造成生產過程的阻力
孕期核心與骨盆的鍛鍊
對多數的女眾而言,益處大於害處
要花許多力氣與宣導
才能讓媽媽們動起來
但一兩句危言聳聽的話語
立馬讓鼓起勇氣要運動的媽媽打消念頭
懷孕時期的運動
跟好不好生、生的時候會不會痛
#完全沒有直接相關
有的人沒運動,生孩子跟生蛋一樣
有人連動數個月,生孩子跟酷刑一般
生產順利與否、疼痛程度
與Power、Passenger、Passage、Psyche
與子宮收縮力、胎兒大小、胎位、骨盆結構
產道周邊軟組織、母體耐受度、自信....相關
孩子生不出來很多時候是因為
胎位、產道、子宮肌壁收縮力與母親的體力
運動最大的目的
在增加母體的自信、自覺、對疼痛的耐受度
對生產未知與莫名狀態的掌控度
懷孕一定會不舒服、生產也一定會痛
如何有智慧且優雅地面對疼痛與挑戰
才是運動為母體帶來的最大益處
如果還是硬要指出
「明明就有人腹部緊到生不出來」
我只能說~那些都是個案!
絕對不是一般孕婦、更不會是你輕易會遇到的個案
這樣的個案,你要擔心的也不是訓練
而是他們心理上會不會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在懷孕時期還必須努力的監控身形與訓練量
(選手則是另當別論)
如果在懷孕時期腹部筋膜緊繃
有很大的機率在懷孕前就可能很緊
懷孕後的胎兒、羊水、羊膜讓腹部更緊
與其探討是不是腹肌「夾」住了寶寶生不出
不如思考過緊且沒有彈性的腹部空間
會不會阻礙了胎兒在宮內的活動
抑制了臍帶的成長
但多數正常的母體
腹肌或腹部筋膜要緊到這種程度的機率很低!
在懷孕的賀爾蒙作用下更難!
懷孕本來就會胖、也一定會很痛
運動是來控制不要「過胖」
也在讓你有效地抵抗疼痛
孕期運動的效果多到難以陳述
瘦身、減少下背痛
只是裡面效果的一小小小小部分
當你在傳遞任何資訊前
請好好的問問自己
你對這資訊的求證為何
你是否能明白背後機轉?!
產前沒有六塊腹肌
懷孕時擔心腹部訓練會讓肚子過緊?
使腹肌夾著生不出孩子?
妳!真的多想了!
「如何舒緩宮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假性宮縮與真陣痛怎麼分辨?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假性宮縮與真陣痛怎麼分辨? | BabyMother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中期偶然一晚的頻密宮縮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想問各位版上媽咪宮縮被退貨經驗- BabyMother 的評價
如何舒緩宮縮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時常拍照都是等到書搬回去、圖片調整等大功告成過後,才會發覺一定會有遺漏在某個角落的幾本忘記入鏡,然後往往都會選擇得過且過,日頭赤炎炎還得全部重來真的太累人,十九本也已經相當可觀了,這個月入手的書排列起來仍舊如此賞心悅目,深淺不一的藍色系始終是最適合夏天也是最美麗的顏色,稍微舒緩隨高溫而變得煩躁的心情,下面就來為這些六月讀物稍作介紹。
六月選書 Olga Tokarczuks《 #雲遊者》已完食,為一本關於旅行與人體的短篇小說集,設定在 17 至 21 世紀,交織旅行中的獨白與反思,並穿插人體解剖、製成標本的故事,來探討人類的生死、行動與遷移,屬於現代旅行的哲學省思。書中 116 則故事,篇幅長短不一,情節也非線性進行,運用第一人稱自述、人物側寫、虛構故事、歷史事件、書信、語錄等不同的寫作形式,展現旅行的不同面向,朵卡萩藉其知性文筆與獨到見解,引導讀者超越現代生活的表層,前往人性的核心,照見旅行的深意。
再者,《行過地獄之路》澳洲作家 Richard Flanagan 的《 #歲月之門》也是我本月份非常想選的書籍,「The Sound of One Hand Clapping」書名來自日本禪師白隱慧鶴的知名公案「隻手之聲」,兩手拍掌可以發出聲音,一隻手發出什麼聲音?寓意人生中面臨到無解,其實是無能為力的問題。一對固執又不知變通的父女,經歷家庭悲劇,無法相互諒解,任數 10 年時光蹉跎,作者用情極深地透過書寫這本小說,關注二次大戰後,短短 15 年內湧入澳洲多達 150 萬人的歐洲移民,他們水深火熱的窘迫生活。以簡潔、含蓄而詩意的象徵手法,一筆舉起這群小人物,他們人生中的失落的時光,與對愛的堅毅執著。
仔細一看就會意識到,這批入手的書籍將近有一大半被麥田攻占,七本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主題,最右邊兩本一套的《 #薩拉戈薩手稿》,是兩百年前的波蘭貴族 Jan Potocki 耗時二十年以法文寫成,齊名於《一千零一夜》、《十日談》的文學經典,普希金、卡爾維諾、魯西迪都相當推崇,豐富多彩的情節,錯綜複雜的敘事,不斷閃現的大膽構思,離奇的情與慾,充斥著榮譽與怯懦,怪誕與誘惑,作者以驚人的博學、無比的智慧和創作野心構築出一個神奇的敘事迷宮。1765 年西班牙菲利普五世時期,一名年輕軍官阿方索從安達魯西亞隻身前往馬德里,向他所屬的部隊報到,途中要經過一片人煙罕至、厲鬼出沒的法外之地。啟程不久就發現,他被困在一家神祕的路邊客棧,此後的 66 天裡,他與各色各樣的怪人,每天都由一人講述一個故事的方式,開啟一趟怪奇的魔幻之旅。其 1965 年同名改編電影不但成為邪典作品的典範,深受馬丁史柯西斯與法蘭西斯柯波拉喜愛,也名列波蘭有史以來最偉大電影之一。
《魯賓遜漂流記》作者、十八世紀最偉大的英國作家之一,Daniel Defoe 的《 #大疫年紀事》為史上第一部瘟疫文學,以 1665 年的倫敦一場奪去十萬人生命的瘟疫為背景,一開始只有少數死亡案例,後來人數開始節節攀升,直到紙包不住火,瘟疫正式宣告爆發。富人紛紛舉家搬遷,對小市民來說,這場瘟疫才剛丟出第一道難題:要放棄所有財產,孑然一身離開這座城市嗎?窮人則根本走不了,只能留在原地聽天由命。整座城市開始充滿遭病痛折磨的人,下令封閉的一間間屋子都傳出發自靈魂的哀鳴。有些人不得不涉險工作,也有些人趁火打劫、大發瘟疫財。丹尼爾狄福展現新聞紀實筆法,將史實、傷亡數據,融合個人評論,交織成一部完整敘事,再現倫敦大疫年間的城市景象及市民面貌,體現了難能可貴的人道關懷。
《 #內心活動》應該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目前可以於繁體中文書市買到全新的唯一作品了,此書精選 2000 年至 2005 年間 21 篇重要文學評論,深入探討貝克特、福克納、鈞特葛拉斯、馬奎斯、菲利普羅斯等多位二十世紀文學大師的作品,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個詞,都富有獨到的觀點、深刻的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全書看似頗具挑戰實則文風親和,旁徵博引,平實而精準,為讀者打開一扇得以欣賞那些不朽著作的文學之窗。其次,二戰故事的《 #DDAY女孩》,Sarah Rose 依據近年解密的檔案、日記與口述歷史,將二戰時期三位非凡女性的驚險故事娓娓道來,她們一起摧毀鐵道,突襲納粹,規劃越獄,收集關鍵情報,為了諾曼第登陸打下基礎,促成戰爭的轉捩點。
另一本《 #潛水時不要講話》是少數以眷戀海洋的角度寫成的台灣文學作品,自從深深愛上盧貝松的《碧海藍天》後便對類似主題沒有絲毫抵抗力,栗光由自身的海洋體驗出發,記述在台灣、離島、澳洲等地的潛水經驗,關懷海中與岸上的一切生物,蘊含慈悲、溫暖的心靈之目觀視彼此,對萬事萬物充滿敬畏呵護,並時時反思,融入豐沛活用的海洋生態知識,從內在視野一窺潛水員眼中的海洋世界。以及《唐頓莊園》編劇 Julian Fellowes 最新小說《 #上流社會》,關於一個糾纏兩大家族的祕密,和一場翻轉一生命運的舞會。當年門不當戶不對的年輕愛侶連袂出現在舞會上,女孩來自富商家庭,男孩出身名門貴族,雙方家人都擔憂這段關係可能會敗壞名聲,然而,突如其來的戰事之下男孩意外戰死,不受認可的戀情暫且黯然落幕。卻沒想到,25 年後兩個年輕人的母親在一場下午茶會上偶遇,原來多年前「那場舞會」之後年輕男女暗中生下一個私生子,女孩的母親只想守密,保全女兒名節,男孩母親卻想找到私生子解決自己沒有繼承人的問題。在親情的驅使,加上繼承人之爭的壓力,這個祕密終使兩個家族就此開啟了無止境的心機角力。
最近相當關注於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阿迪契,全球最受矚目的當代非裔英語女作家,其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繞頸之物》於近期推出,她在奈及利亞成長,接著在美國長居,於兩地都有長足觀察,以成熟且深刻的眼光觀察飽受內戰摧殘的奈及利亞,以及對世界無感麻木或錯誤想像的美國社會,並透過故事融合兩個文化,帶來衝擊且無人能及的閱讀體驗。12 則短篇中沒有膚色偏見,以冷靜且洞悉人心的方式走一場紙上導覽,引領讀者以作者之眼去看那不能及的國度,不需有任何既定印象,也不用跨過任何門檻,就能橫越海洋陸地,閱讀另一個世界。另一本第一眼就被迷住的《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相當適合現在的的我們靜下心來慢慢閱讀,遠離塵囂的法國記者 Sylvain Tesson 曾向自己許諾,要在四十歲前去森林裡過一段隱居生活。於是,他前往西伯利亞自然而孤獨的荒野 ─── 貝加爾湖畔的一座小木屋裡住了六個月。離小木屋最近的村莊在 120 公里外,只有兩隻狗、一座燒柴鍋爐,以及一扇面湖的窗戶,他靠自己的雙手將小木屋內部打造成像梵谷的黃房子,生活逐漸簡化成砍柴、釣魚、煮飯幾個行為;成天與書籍、伏特加、雪茄為伴。在這片荒原中,他逐漸馴服了空間、時間,每一天都在發掘忙碌生活與旅行中無法帶來的體驗;最後他以緩慢沉穩的步調,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簡約而美好的生活。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愛瑪》的暢銷作家 Elizabeth Gilbert 也帶來耗時六年的新作《 #女孩之城》,1940 年,薇薇安莫里斯因曠課和成績不佳遭退學,她在學校無法找到歸屬,更對按部就班的人生不感興趣,因此失望的父母將她送往曼哈頓,與姑姑同住。那一年她 19 歲,在最燦爛也最無知的年紀來到紐約,這個五光十色的華麗城市。和丈夫分居後的姑姑獨立經營劇院,美貌又極具裁縫天賦的薇薇安迅速融入劇團生活,認識了一群不受框架束縛的人物,薇薇安被他們帶領進一個獨特的世界,她開始探索男人、愛情、性,挑戰那些過往不被允許、絢爛又刺激的事情。
張愛玲的百歲誕辰紀念新版六月一口氣送上三本,《 #紅樓夢魘》一擲十年,用獨有的感性、緻密的考據,歷歷細數《紅樓夢》中開枝散葉的豪門親族、錯綜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精巧繁複的細節書寫,引領我們深入體會曹雪芹的創作匠心,為張愛玲開啟了一場玄妙入神的文字體驗,也替文學史刻下兩代文豪千絲萬縷的跨時代對話。《 #華麗緣》是張愛玲創作黃金時期的散文結集,不同於小說創作的蒼涼冷峻,她的散文恬適豐沛、細膩精闢,無論聊音樂,論愛情,談自己,她慣以感性拾掇美好光陰,用文字拼貼瑣碎青春,而我們早已在一篇篇華麗的文字中,與最真實的她結下了不解之緣。李安改編成同名電影的《 #色戒》收錄於此本 1947 年後的短篇小說集,是其少數以真實歷史為藍本,探討女性心理與情慾的異色之作。歷經家國戰火、與愛人走向歧路的她,文字風格亦隨之洗盡鉛華,從譏誚濃烈轉為樸素凝鍊。
其他當代華文著作首推馬家輝的《 #鴛鴦六七四》,繼《龍頭鳳尾》後,時隔四年再度寫香港幫派、警政、歷史。二戰後香港在國共英勢力暗潮洶湧下,港島九龍幫派各據地盤,各擁其主,黑白兩道難辨忠義的時代,也寫一對江湖鴛鴦在亂世中不可避免的背叛與始終不渝的恩情。有別於傳統文學寫江湖的隔靴搔癢,以貼近俗世的目光,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以獨到的歷史觀察,描繪出香港濃縮了華人近代史東西交會、社會底層紛亂共生的迷人光景。也私心想讀周芬伶的《 #雨客與花客》,澄靜如詩,狂亂若魔,凝照自性與他者的至情散文,在微雨與花綻之際煮茶焚香談書寫字,閑步花竹小徑,看盡人間的瘋狂、決絕與癡傻。字裡有消散的煙,流動的欲望,來去的人,至美而哀。在現實與非現實之間,捕捉「雨霖鈴,花紛飛,人漸去,香仍在」的空冷燃滅,餘情繚繞。蛇有靈,樹有情,人間有更難解的憂思蔓結,只能不斷書寫探求愛,以趨近於心靈。
其他還有朱嘉漢重量級長篇著作《 #裡面的裡面》,以真實歷史為故事舞台,匯集了一直以來廣義白色恐怖小說的面向,做了新階段的嘗試。時而低吟、時而高歌,以現代文藝語彙雜揉台語文語感,切片敘述著台灣共產黨、日治時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滿洲國的起落等等,不論這些元素以往如何各自缺席或沉默,整部小說以立體拼圖的方式做了巧妙連結,故事中的角色在不屬於他們的時代中,將自身命運折疊再折疊,藏在裡面的裡面,並遙遠地留待給無緣相識的子孫。以及林新惠的《 #瑕疵人型》,看似逼近現實,卻又奇異地充滿了賽伯格小說的超現實神祕氛圍,剝皮剩骨由女化男之人、從虛擬妻獲得積分的完美丈夫、成為賢妻的矽膠娃娃,穿梭在人與非人之間的想像,不禁令人疑惑這些到底是生化人,或只是疏離現代人的幻想。作者打造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運作法則,一種平凡如常,一如你我的反覆日常與情感波瀾;一種充滿科技聲光,有一套生存邏輯的科幻世界,穿插未來、機械感的趣味和美感。不論是哪一種,林新惠都企圖「以高度真實窺視現實」,「以偏離真實逼近現實」,不變的是人們對身分背棄的渴望,飽受孤獨侵噬的日常。
如何舒緩宮縮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八卦
昨天的貼文,提到胎教音樂,發現大家對胎兒的感覺都很感興趣,我轉貼這篇媽媽寶寶2011年的文章給大家長知識。
胎兒的聽覺、觸覺、味嗅覺、和視覺
作者:楊濬光
「我要播放胎教音樂給寶寶聽,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啊?」
「懷孕不能吃辣對吧?寶寶會不舒服。」
「寶寶在肚子裡面,眼睛會張開嗎?」
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肚子裡面寶貝的一舉一動,在準爸媽腦海中,總是躍動著無限的想像!
胎兒的聽覺是被研究最久也最完整的,科學家藉由胎兒對聲音的動作反應與心跳的變化來判斷胎兒的聽覺。大約在孕期24~28周時,胎兒就開始對聲音有反應了。
猜猜寶寶在肚子裡都在聽些什麼?
「噗咚~噗咚~噗咚~」(媽媽的心跳,一天十萬次左右。)
「咕嚕~咕嚕嚕~」(媽媽腸胃蠕動的聲音,腸胃炎的時候會像打雷一樣的大聲!)
「咻咻~咻咻~咻咻~」(媽媽主動脈血液流經子宮旁,像風捲起地上落葉的聲音。)
可真豐富多樣的!
至於外界的聲音,能夠傳到寶寶耳朵的,就遠比你聽到的要少很多了。大部分的聲音都被衣服、皮膚阻隔在外。所以,在這裡再強調一次,「胎教音樂」其實是給媽媽聽的啦!藉由音樂陶養性情,舒緩情緒,胎兒自然健康發育。
只有一種聲音胎兒很容易聽到,那就是媽媽的聲音!媽媽的聲音,除了由空氣傳播出去可能被阻隔,還有一條路徑,直接經由身體傳導聲波直通子宮。因此,你說話、唱歌的聲音,寶寶聽的到;當然你罵人、吼叫的聲音,寶寶更聽的一清二楚。你的歌聲,就是最好的胎教音樂;也請記得,當你在罵人的時候,寶寶也是被罵的一員!
胎兒觸覺的發育是所有神經發育當中最早的,大約8周左右就從嘴唇開始,12周手掌就已經有觸覺,到了14周左右,除了背部以及頭頂外,身體所有部位都具有觸覺了。因此,懷孕三個月時,在超音波底下,就可以發現寶寶手舞足蹈,甚至在吸吮手指腳趾的樣子了!
至於味覺與嗅覺,目前的研究就比較少了。我們尚無法非常肯定胎兒在何時發展出味覺與嗅覺,也不確定胎兒對於味道真實的反應是什麼。在taste amniotic fluid swallowing有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孕婦攝取的糖分增加,胎兒吞嚥羊水的速度也會加快,而攝取苦的食物,則會降低吞嚥的速度。或許,這將來會是一個治療羊水過多或是過少的好方法也說不定哦。
最後來談談胎兒視覺的發育吧。視覺是發展最晚的感官系統,胎兒的眼睛在孕期27周前都是緊閉的,在這之後才能觀察到張眼與眨眼的動作。滿33周之後,瞳孔也具有放大縮小的能力,也隱約可以辨認物體的形狀了。只是,子宮裡面漆黑一片,視覺似乎也派不上用場,就算是穿著比基尼在豔陽下做日光浴的孕婦,寶寶看到的也只是一片橘紅微光。坊間流傳的「光照胎教」,需要多大瓦數的燈泡,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The Pregnancy Bible – Your Complete Guild to Pregnancy and Early Parenthood. Firefly Books Ltd., 2003
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假性宮縮與真陣痛怎麼分辨? | BabyMother 看板 - My PTT 的八卦
上週28+3開始宮縮+嚴重經痛感,躺在床上痛整晚無法睡覺, 上網看經驗文大多都 ... 34樓 推peiten: 推薦用app紀錄宮縮,假的休息會舒緩沒有規律,真的 ... ... <看更多>
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中期偶然一晚的頻密宮縮 - Mo PTT 鄉公所 的八卦
前言很長11月初懷孕19周時因爲有出血加上一點宮縮(當時不清楚是甚麼, ... 都躺著宮縮大大的舒緩但中間偶爾會有某一個晚上出現頻密的不規律宮縮但隔 ... ... <看更多>
如何舒緩宮縮 在 [懷孕] 假性宮縮與真陣痛怎麼分辨?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 ... 的八卦
文長請見諒,痛到沒辦法言簡意賅的表達。
上週28+3開始宮縮+嚴重經痛感,躺在床上痛整晚無法睡覺,
上網看經驗文大多都寫假性宮縮,所以就這樣忍耐了三天撐到產檢。
後來產檢時照超音波,寶寶不是很配合,我順口跟醫生問問最近一度痛到睡不著,
甚至陣痛計時器一度發出警告,這時候補小白球也沒舒緩,
所以想請醫生開止痛藥。
沒想到醫生臉色大變,立刻開單子叫我去產房做胎心音監測,
我跟老公都嚇了一跳,有被醫生唸怎麼不發生當晚直接到醫院掛急診,
我一度覺得孕期宮縮不是正常嗎?怎麼醫生反應那麼大?
後來去產房做了三十分鐘監測,也痛了三十分鐘,
好在報告出來只有前面五分鐘宮縮有不正常,後來老公買甜飲給我喝之後報告都正常,
醫生也說寶寶跟我的血壓都表現的很好,妊娠糖尿也有過,
開了妳得寶錠七天份,一天四顆讓我臥床安胎。
但是我吃了之後整個痛不欲生QQ 宮縮變兩倍次數,
然後到第三晚甚至整晚心悸亢奮頭痛無法睡覺,
吃完藥兩小時,肚子完全變成異形要破肚而出的狀況,
一度腰側胎動到我感覺被強制搔癢,正躺又宮縮,
唯一的好處是鎖宮縮已經沒經痛感了。
結果早上吃完早餐再吃藥想補眠,經痛感+肚子變球又開始了,
我已經忘記醫生說到底怎麼樣的症狀要直接跑產房啊?
那天產房監測時,護理師說28週根本還沒開始假性宮縮,
所以正常來講到底幾週開始假性宮縮?
我的醫生現在剛換成國泰佘醫生,還抓不準醫生反應的模式,
之前在禾馨,不管我懷孕初期到24週這一路有多痛,
我的產檢醫生都說這是懷孕正常現象,吃止痛藥多休息就好,
但是現在佘醫生這麼緊張讓我有罪惡感是不是太輕忽疼痛了?
現在吃完妳得寶錠又是一波痛到無法思考的狀態,
先生想請假帶我掛急診,我又怕是假警報,浪費醫療資源浪費錢浪費時間,
請問各位前輩媽媽們我現在該如何處置?
順帶一提我跟姐姐兩個都都不到八個月就破水自然產出生了,
我家小妹的部分媽媽吃安胎藥到34週破水,胎位不正剖腹,
所以我從六個月開始就在挫咧等,六個月開始就偶爾睡一睡會宮縮但不會痛,
現在腰痛+不定時宮縮真的很怕,又擔心大驚小怪,
原諒我開始語無倫次,如果打了什麼不恰當的話請見諒。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U-3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168.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75871721.A.44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