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五點到七點是最讓人有宇宙靈感的時刻。
我總是趁這兩個小時出來放風兼遛狗。
但我並沒有狗,我自己同時扮演柴犬和主人。
穿著超舊還捨不得淘汰的球鞋,戴著太陽眼鏡慢跑,
口罩讓我呼吸不順暢,越跑越沮喪,腦內完全沒有分泌多巴胺。
也許我出來慢跑的理由只是為了聽耳機裡面的音樂。
如果你在黃昏時分看到忠孝橋下一個跑沒幾步就微掰咖的短褲男子,
那應該是我,或者跟我一樣的魯蛇分身。
★
七點之後的晚上,有著非常適合散步或放空的夏夜晚風,
我沒有欺騙各位,那種風的清爽感覺跟夏威夷根本一模一樣。
我們確實擁有和夏威夷差不多的緯度,
一樣的陽光和氣溫,也有好吃的鳳梨,還有比他們好逛的farmers market。
好吧,只是整體氣氛營造差了一點。
「如果這裡有夏威夷的風,就當成是在威基基海灘一樣暢快地活著吧。」
我在夏夜裡彷彿領悟了什麼似地告訴自己。
但環河南路旁的機車呼嘯聲一直提醒我這裡是新北市三重區。
★
不出門的日子,很適合從事一些老派活動。
例如慎選主題式的讀書。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是我五、六月的床邊讀物,
只是夏天讀這種書有點無法理解書中寒冷氣候,
尤其我又躺在竹蓆上吹著吊扇。
原文法語翻譯成中文依舊雋永優美,
書中充滿值得用螢光筆畫線的經典名句,
在這種無法盡情社交的自我隔離時代,
一個人躲在房間讀這種孤僻讀物非常適切。
想要加碼認真拜讀這本書的遠房祖先《湖濱散記》,
卻發現近幾年出版的至少就有五種版本,讓人非常困擾,
猶豫了一下,決定挑台灣人翻譯而且封面最美的版本。
因為我永遠是吃外表的人。
好聽的唱片,封面設計總是最好看。
例如《寂寞芳心俱樂部》或《寵物之聲》。
醜書或醜建築根本不適合存在這世界上。
但醜人勉強可以,
因為我們都不帥不美而且心醜得要命。
★
最近慢跑或騎腳踏車時總是想著:
「快要四十歲了怎麼辦。」
「是不是要做一些大事來紀念一下。」
「例如送自己一棟房子,或至少養一隻大家都有的柴犬。」
我變成一個暑假都快過完了才懊悔自己虛度夏日的人。
這二十年恍如隔世,一下子跳到中場休息,
到最後像是一部沒什麼劇情的連續劇,
或是話題乾掉了的廣播節目,
或者湯汁被吸光的泡麵。
對於已經四十歲的人來說這樣的焦慮可能有點小題大作,
好比如果黃山料一直在我耳邊說二十五歲以後的人生blah blah blah,
我眼睛可能會不知不覺飄向鵝鑾鼻的方向。
(山料弟借我比喻一下)
四十歲的到來,對我來說有點像是人生的期中考,
突然遇到警察臨檢,命令你拿出駕照看上半輩子完成了什麼。
我的高中同班同學拿出了他的小孩和老婆、一棟透天厝和會計師事務所,
而我什麼都沒有。
★
奧運快開始了,
我對於每個人對各式球賽競賽規則如數家珍感到訝異。
各位到底是如何主動學會這些大人常識?
例如我永遠看不懂棒球,也不覺得看懂之後會有什麼樂趣。
每次奧運只能看一些不需要深度理解也可以得到娛樂的競賽例如花式跳水或水上芭蕾。
心智永遠停留在中學生程度。
最近感覺投資股票也變成一種大人必備常識,可惜我永遠不想要理解。
但是我想要有一天可以叫得出路邊雜草野花的名字,
聽到鳥叫聲就知道是夜鷺或喜鵲。
分辨得出波士頓萵苣或紅橡萵苣的口感,
反正人生就是自助餐夾自己想吃的菜就好別人管不著。
★
非常驚訝地發現盧彥勳和莊智淵竟然繼續參加本屆東京奧運,
那感覺好像2021年跨年演唱會名單上竟然有伍思凱和童安格一樣。
有種時間一直被暫時停止的錯覺。
也許男孩們在邁向大叔之前永遠需要來個奮力一搏,
幫自己的青春劃下驚嘆號或句點。
常常有許多台灣老男孩們的存在,
讓我覺得人生還可以有理想有希望。
我永遠給予他們發自我內心最真切的仰慕和祝福,
也同時祝福這世界上某些咖啡店和每隻不屬於我的柴犬。
此刻可惡的宇宙對著忠孝橋下掰咖的我講了一句法文:
Tu n’es pas trop vieux, et il n’est pas trop tard !
(照片攝於很像夏威夷的重新橋下)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八卦
【閱讀隨記】《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Sylvain Tesson ‧ 木馬文化
又是一本荒野孤獨靜謐之書。也是繼數月前的《絕冷一課》後,另一本深冬隆雪之書。
作者迢迢來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自冬到春,獨自居住於一幢小木屋裡,沒有道路、沒有鄰居、只偶爾有訪客;在兩隻狗兒(以及很多伏特加)的陪伴下,生活、讀書、劈柴、釣魚為食,同時,凝觀周遭光雪風冰湖山林樹的日夕時刻變換,以雙足不停跋涉探索自然,靜靜度過一段長達六個月的隱居時光。
極度靜默、極度孤寂、還有許多艱辛,但在寂與靜與簡到極致的同時,所見所感所思所得所悟所樂卻也無窮遼闊豐富;遂而,在以日記體呈記錄下、呈現出這種種的此書裡,俯拾俱是耐得咀嚼細味再三的雋語和哲思,讀之心折神馳。
「小木屋的生活是一張砂紙。它會打磨靈魂,讓人變得赤裸裸,讓心智回歸原始,令身軀荊棘叢生,卻也在內心深處長出毛孔般敏銳的味蕾。」
「隱居者的清明,在於既不以物品也不以同類填滿和妨礙自己;在於擺脫習慣,放下舊需求。隱居者的奢華,就是美麗的事物。他的目光不論落在何處,總能察覺絕對的盡善盡美。時間之流從來不會中斷。」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更多閱讀筆記 https://goo.gl/B2htR4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在 Facebook 八卦
「人生顯得黯淡無光嗎?請更換一種生活,搬去小木屋住吧。到了深山裡,如果世界仍了無生趣,如果周遭仍令人難以忍受,那事實就擺在眼前了:你是受不了你自己呀!」
以上這段話出自《貝加爾湖隱居札記》這本書,是作者席爾凡・戴松一個人跑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在貝加爾湖畔的小木屋所寫下的札記。
那短短兩天暫居在「陽明實驗山屋」的時光中,我不斷想起這本書裡的情節。雖然陽明山和貝加爾湖的環境條件可說是天差地遠,但心情上可以說非常接近吧 —— 我們都需要人群的陪伴,但其實我們對孤獨的需求遠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所以每一個愛山的人,應該在心裡都有一個嚮往的山屋雛形,甚至或許也和我們一樣,幻想扮演山屋管理員的角色,生活在山裡,住在一棟小房子裡,透過大自然的深邃與幽靜,去認識更深層的自己。
│
#陽明實驗山屋
疫情期間應該幾乎所有的山屋都封閉了,唯獨這間例外,因為嚴格來說,陽明實驗山屋不是真的山屋,它是已閒置多年的「小觀音房舍」,透過 #格式設計 的巧思,將一座廢墟改造成「陽明實驗山屋」,以「與時俱進的國家公園」為出發點,用設計和美學的力量,開拓群眾對一座山屋的全新想像。
1F 是火山咖啡 VOLCANICAFÉ,可以喝到三種咖啡,分為淺焙「霧氣」、中焙「熔岩」和深焙「火山礫」,以氣味詮釋陽明山的火山元素。
一樓另外還有一面牆,展示 Mountan Lab Gear 山道具,將陽明山作為一個品牌,打造出一系列的概念性商品,例如和Hanchor合作的輕量化背包,還有Wisdom設計的超帥氣山屋管理員制服。(概念商品的意思是,只有展示的這一套,目前買不到)
2F 是 Mountain Research 微型展和 Book Hut 山系選書,概念是「山屋設計事務所」,所以場景很像是山屋管理員的辦公室,裡頭有關於陽明山地質、環境與植物的手寫筆記、照片,還有詹偉雄大哥選出的30本書, 用小型展覽的形式呈現,未來還有可能舉辦導覽、講座,或是Podcast節目的錄製。
這一切的一切,都濃縮在這間兩層樓的小屋子裡,它所展示的是一個空間、文化和自然的概念,你可以走進這裡喝一杯咖啡,坐下來攤開地圖研究實驗山屋開發的四條路線;或者走上二樓參觀,閱覽森林書籍,觀看那位虛擬的山屋管理員,在他虛擬的辦公空間裡,所留下對陽明山的熱愛與關切。
陽明實驗山屋 Y.M. Mountain Lab
│
#客串山屋管理員
前兩天我們受邀到屋子裡實際過了一夜,而這過程也是這個「實驗」的一部分,我們穿上制服,以客座山屋管理員的身份停留約24小時,在裡頭沖咖啡、閱讀、聽音樂、辦公、睡覺。老實說,雖然睡得不太習慣,但實在是非常過癮。
尤其隔天清晨到小油坑繞了一會兒,好像用山屋管理員的身份在巡視,真有那麼一回事的感覺,而且看見綠油油的群山,心裡甚是感慨與懷念。
在那短短30分鐘的時間,陽明山對我們來說不是台北人的後山、不是大眾休閒遊憩的國家公園,它就是一座山、一個大自然,而我們非常、非常開心能夠再次投入它的懷抱。
——
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實驗山屋 X 火山咖啡 X 森林書房 X 微型展
■ 陽明山屋電台 Y.M. Podcast ■
SoundOn搜尋|陽明電台 Y.M. Podcast
Spotify|https://reurl.cc/0D3DVo
■ 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Y.M.Mountain_Lab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在 另一本深冬隆雪之書。 作者迢迢來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 的八卦
Oct 25, 2020 - 【閱讀隨記】《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Sylvain Tesson ‧ 木馬文化又是一本 ... 作者迢迢來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自冬到春,獨自居住於一幢小木屋裡, ... ... <看更多>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在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 Dcard 的八卦
由於目前疫情雖逐步趨緩,不管是否選擇進到戲院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不飲食保持社交距離,大家好我是【Eric LSH】我每週都會提供4部我認為的亮眼新作品喔,還在煩惱到戲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