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著標籤的意義。
在妹妹入學的時候,我擔心她因為讀寫障礙而拿中度智能障礙的類別被公開,會被同學嘲笑、我會被同事竊語,所以我拜託相關的同事,在公開的表格上不要直接寫上類別,寫代號和中度就好。只讓需要幫助的課堂老師知道妹妹的類別就好,因為她的行動自如,體育課就是不需要幫忙的課。
這樣的結果,就是體育老師只看到她的中度手冊,直接讓她坐在體育場邊,長達三個月不能參與課程活動。
當標籤不夠清楚,當標籤的貼法不對,當看待標籤的人想法錯誤時,造成的傷害豈是我們能夠承受的?不得已,我在教師朝會上哭著對50幾位同事宣告,「我的女兒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她的學習能力非常差,成績也一定很差,但是她很努力,也很辛苦,法律賦予她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就學權,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剝奪她的就學權。」
既然要貼標籤,我們就貼大張一點,貼清楚一點。那是一次痛苦的過程,要在那麼多同事面前,這樣清楚的在我自己和孩子身上貼上標籤。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在一個班級裡面,有些孩子需要服藥,有些孩子成績很差,有些孩子行動不便,有些孩子每一節課都被老師提醒,有些孩子家貧需要協助,有些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怎麼也學不會….我們不說,孩子們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說清楚,同學之間的猜測、排擠、厭惡、口耳相傳最恐怖。
標籤,一直都在。
既然要一起相處兩年,很多事情閃躲不了,就該用正確的態度把話講清楚,都是同班的兄弟和姊妹,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可是說的態度、面對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老師主導的風向球,該怎樣引導其他孩子們去面對別人的不同,是重要的關鍵。
該如何讓同學們同理處境特殊或是身心特殊的孩子?在課堂上我常常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找了許多的特教影片讓孩子了解,我們體驗過跟自閉的孩子一樣用力甩手大叫,我讓孩子們回想躺在病床上生病的感受,我們思考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躁,我們嘗試過身體不便的痛苦。
我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做機會教育,得用很多方法,才能讓這群豐衣足食、無憂無慮、身體健康的孩子們,了解些許他人的不便和痛苦。
在我女兒身上的標籤,從出生就緊緊地貼在她身上,是讓身邊的人對她有多一點的包容,是提供她努力向前的一些資源,是提醒我們陪她用緩慢的速度前進,是強迫我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從進小學後上資源班、潛能班到現在整整五年多,她從來沒有脫離全班最後一名的那個身分,但是慢慢的累積後,她從連注音符號都認不得,到現在可以認得很多字,從夾子都不會用,到現在連三角飯糰都能自己拆,讀資源班學到很多自理能力,不一樣的進度讓她可以有很多時間慢慢學慢慢磨。
我從來沒有後悔讓她上資源班,因為我知道,她需要時間和耐心等待。
教會孩子算計很簡單,但是教孩子同理很難;
教會孩子閱讀很簡單,但是教孩子有愛很難;
讓孩子得到高分不難,但是教會孩子凡事想一下別人很難;
在鍵盤上打出傷人的話語很簡單,
指導別人方法很簡單,但是擁有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處境,太難。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始覺得,每一天都充滿了新鮮!」 - 班主任想問問各位關粉,你們是熱愛各種挑戰的人,還是喜歡維持穩定生活的人?我自己其實是喜愛挑戰但又怕太多變動,所以我也在練習如何因應變化多端的生活,就如同為了因應防疫,我們有很多時間在家,練習好好和自己相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 - 如同「空服員」的工作也是每天...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今年過年前我感冒,工程師只帶著兩個兒子回南部過年,公公立刻傳了訊息給我,要我好好照顧自己。跟前兩本書一樣,他閱讀了我的書,公公77歲了,用平板一個字一個字打了他的心得來鼓勵我。
結婚這麼多年,雖然跟公婆相處的時間很少,但是從來沒有聽過他們抱怨任何事,也從來不批判我們的決定和做法,總是正面積極的支持我們這些孩子。有時看到我的報導或是文章,公公會用不同的視角和立場跟我討論,提醒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為什麼工程師會這樣溫暖又體貼?因為他有很好的家庭教育,有最好的模範。
....................................................................
雅琪:
農曆新年家戶團員是長時的傳統習俗,年前的電話知道妳身體違和,還有不少新書煩瑣事務需處理而無法回來一起過年。全家人都很關心妳的健康與為工作而忘了自身病痛且犧牲享受節慶的快樂氣氛,這種勇於任事的精神,實在令人不捨與敬佩。感覺上少了妳的全家聚會,好像一幅美麗的畫少了那麼一點神韻。
姊弟們拿到妳的新年贈禮~第三本著作,感激之餘,既驚奇又佩服竟然不到一年又出版了新書;我們知道妳一向對於名與利從不在意,唯一的原因應該是從帶劭涵的辛苦經歷,促使妳一頭栽進去推廣融合教育理念更為堅定吧!
記得一位傳播專家說:「對於眾所周知的事件跟著報導不太必要,眾所需要且疏為人知甚至不討好的事件,才是可貴的報導。」我想這個因素也讓妳有這麼執著的動力。
新書中探討霸凌問題,對於這種存在已久欺負弱小行為仍層出不窮,彰顯學校和社會現行防治措施有待檢討修正。更令人驚訝的是,國小階段竟然已經有孩子牽涉到情感問題!讓人擔憂一向連老師都難以啟齒的生理衛生課程該如何教授?正確的兩性教育如何適如其分教導?發生越軌行為如何防範?兩性關係正確觀念的建立,在在暴露少年教育的複雜性與專業教師的重要。
新書不忘感恩背後的支柱~另一半的工程師,體諒、穩重、顧家、分析與解決能力絕佳,更有一顆惻隱愛心;筆下透漏鶼鰈情深的滿足與幸福,家庭與事業能兼顧的原動力。很慶幸妳們能參透夫妻彼此尊重分工分享,唯有同甘苦共榮辱而非大小爭高低,才是家庭和樂之道呀~~
書中述說妳媽媽的智慧,她非但是廚藝高手,更難得的是調教子女的智慧,在她身教言教下子女非但待人處事圓融,在各人事業上也各擁一片天,在這樣的家教環境成長的孩子當然長大後言必實行必正,不正應驗了俗語有其母必有其子嗎?
在描述特殊學生的教導,更能看到神老師一貫的愛心與處理方式;首先放空自己仔細觀察學生異於平常的行為,再從同學、輔導老師、家庭各方面去找尋原因,然後一連串獎罰恩威並施且廉和全班同學之力來協助孩子。就是用同理心獲得特殊孩子的信任和全班同學的認同,不厭其煩、不辭辛勞,不達目的決不放棄。過程艱辛但終能達成全班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初衷。
加油,神老師
爸媽草筆
...................................................................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博客來:http://bit.ly/2ZNTykb
誠品:http://bit.ly/2QPaxhZ
金石堂:http://bit.ly/2ZHJ5GZ
讀冊:http://bit.ly/2QAXC3e
momo:http://bit.ly/2rZnpd5
馬來西亞城邦書局:https://www.cite.com.my/m/product_info.php…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Facebook 八卦
為了追求心上人而開始減重,最後不但減重成功,還鍛鍊成了型男,並如願抱得美人歸!這段勵志的故事,就是李一休的過往經歷。如今和老婆有了一個四歲的女兒,昨日(10/18)更歡度結婚六週年紀念。不過一休卻說,過去自己曾是不婚、不生的人……。
現在一休常和「前世的情人」在臉書上「放閃」,曾在臉書分享一支影片,影片中的他每做一下運動、就和女兒親吻一次,不只運動,更是甜蜜滿分!但一休說,過去的他原本不想生小孩,直到看了一本書,書中提到,世界上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這種愛我還不曾有所體會,因為我們對他人付出愛,一定也會希望能收到回應。」後來一休想,人生只有一次,那就生吧!沒想到有了孩子後,一休大呼:「我覺得生小孩CP值真的太高了!從孩子身上得到的比付出的還多!孩子真的是上天給的禮物!」
親密育兒 養小孩要有自己定見
一休在女兒「李小妹」出生後,本來想和老婆採用「百歲醫師育兒法」,但也許是女兒的個性使然,總會漫天的哭下去,哭到老婆也跟著哭,因此後來他們改採「親密育兒法」,「想想孩子可以跟自己這麼親密的時間,可能也就這幾年。」因此一休總會盡量多與女兒相處,「我們到現在還會一起洗澡,平時也會陪她畫畫……。」
一休家中原有養了十多年的貓咪,因為女兒出生,也曾有長輩建議要把貓咪送走,但一休毅然的說:「我完全不聽這種話。對我而言,我不認同這種觀念,即使強迫我,我也不可能答應。除了有數據顯示,其實從小養寵物有許多好處之外,重點是,生活是我們在過、小孩也是我們在養,怎麼可能因為旁人的意見就把貓送走?而且小孩從小跟動物的相處中,也可以有所學習。」
和四歲女兒一起下廚 就讓她照自己的方式來
一休分享自己瘦身運動的經驗,因而開始注意飲食,在家中自己下廚,這也讓他多了許多與女兒相處的機會。在女兒還沒開始上學前,下午才開始上班的一休,上午會帶著女兒一同去採買食材、中午一同下廚,「李小妹非常喜歡幫忙,加上她的個性獨立,什麼都要自己來,所以我只要在一旁指出我要買的,她就會放到自己的小推車中。做菜時也是,除了不讓她靠近爐火以外,洗菜剝蛋等都可以讓她幫忙。」
一休也不怕女兒會「幫倒忙」,一休說:「人生就是不停的嘗試,失敗就是成功之母。我會教她怎麼做,比方打蛋,但她還是想照自己的方式打蛋,我覺得也無所謂,反正目的是一樣的。」一休也提到這樣的好處,「女兒不怎麼愛吃,所以我都會鼓勵她,跟她說『這是你剛剛弄的香菇喔』,她就會更願意吃飯。」
爸爸的身教 影響一休
一休認為,凡事「身教」最重要,一休回憶,父親曾在年近五十歲時發奮考上高山嚮導,並帶著兒子們挑戰百岳,「當時非常辛苦,凌晨三點多開始登山,每個人平均背著25到30公斤的行囊,當時我高中,請假去爬山,我們幾個兄弟一路從登山口罵到登頂。可是後來出社會,回想那一段日子真是覺得無憂無慮。」
當時不覺得父親這番作為有何特殊,但現在才體會到父親的要求完美、凡事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自己,「我分享減肥、健身,其實到處都有很多很厲害的營養師、醫師、健身教練,我也不是自詡專業專練,但我自己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讓大家信服,所以我分享自己的生活;我老婆都說我壓力很大,因為以我現在的狀態,其實不用再對自己這麼苛刻,但這是我在傳達的事情,所以自己也需要做到。年輕時比較散漫,我爸爸會提醒我,現在卻慢慢能體會到爸爸說的那種『全力以赴』的態度。」
運動是生活態度 要開心、不受傷
不過一休也分享,他認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如果要運動,並不見得一定要上健身房,「如果是家庭主婦,小孩還小,又怎麼有辦法放下小孩自己去運動?老婆在家那麼辛苦,老公又怎麼有辦法丟下老婆自己去健身房?所以不管做什麼,應該都要符合自己家的條件,時間不夠也有時間不夠的作法,所以也有很多人是選擇在家運動。」一休就有許多粉絲,是家中第一個開始運動的,最後帶動全家人,「重點就是激勵大家能夠一同活動,開心、不受傷就好,專業訓練可以慢慢來。」
沒想到發胖的人生經歷 也能實現小時候的志願
一休說,小時候的他寫「我的志願」,當時期望未來成為一個 「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但我們長大出了社會,這種銳氣就會被磨掉,而且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人、影響人。」一休接著說,「沒想到我會因為『發胖』而有能力去影響別人或幫助人,所以我很感謝、也很珍惜的去分享自己的經驗。」
一休說自己過去只能「獨善其身」,但現在想要創造正面文化,「我成立了臉書上的運動社團,完全就是正面、鼓勵,因為我覺得運動的人需要有團體激勵,許多粉絲在這裡結交到好朋友。」而這樣的社團,果然吸引了14萬的運動同好加入。
夫妻間需要相互溝通 懂得看臉色
現在一休經營瘦身的粉絲團已經一年多,儘管要花上許多的時間,不過一休最看重的還是跟家人的相處,「我自己是單親家庭,過去沒有特別體會過親密的小家庭生活,一直到有了自己的家庭,才體會到原來這就是幸福。」過去老婆原本不想當全職家庭主婦,有了孩子後卻想更多陪伴孩子,一休支持老婆的決定,不過起初老婆也曾認為一休無法體會全職主婦的辛勞而有所摩擦,「所以我們也是經過一段磨合期,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溝通』,然後互相調整、彼此換手支援,久了兩人就會有默契。」
一休繼續分享,「當然我們也都會看對方臉色,如果老婆很累,那就我來換手照顧女兒;我會主動調整,因為兩個人硬碰硬,對事情並沒有幫助;如果結婚、生了小孩,反而感情不好,那豈不是失去當初組成一個家庭的初衷了嗎?所以兩個人應該互相提昇,而非一起向下沈淪。」
一休也感謝女兒,當女兒出生開始聽兒歌時,「我好像重溫了童年。」一休認為:「過去沒有小孩時,生活雖然吃喝玩樂,但回到家就覺得空虛。有了小孩後生活很充實,而且跟小孩相處完全不需要偽裝自己,讓我覺得很自在。」未來的生活,一休希望能盡到承諾老婆的「不管去哪裡三個人都要一起」,並且他也希望繼續做女兒心目中的「帥爸」,未來讓女兒開家長會時很有面子!
這是一休之前在BabyHome 做的專訪,跟大家分享喔
http://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0654?page=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評價
「開始覺得,每一天都充滿了新鮮!」
-
班主任想問問各位關粉,你們是熱愛各種挑戰的人,還是喜歡維持穩定生活的人?我自己其實是喜愛挑戰但又怕太多變動,所以我也在練習如何因應變化多端的生活,就如同為了因應防疫,我們有很多時間在家,練習好好和自己相處,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
-
如同「空服員」的工作也是每天都充滿變化,今天邀請珮如跟我們分享他的生活,在疫情還沒來臨前,每天遇到不同的語言溝通、不同的氣候溫差、不同的各地旅客,難免也會在飛機上因為語言不熟悉,而鬧了不少笑話。
-
當然,我們也很好奇,空服員到了世界各地,會買哪些當地的保養品或化妝品!珮如在飛行的這幾年,就像是神農氏嚐百草一樣,到處用過了不少品牌,這次我們連莊收到「Simple毛孔調理系列」邀請,看過我們之前影片的人就知道,Simple是來自英國的敏感肌專業品牌,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以及刺激性化學配方,質地溫和,敏感肌可以安心使用,是大受好評的高CP值保養品。
-
我們這次要推薦的,是能夠溫和調理毛孔問題的三大好物,尤其防疫期間每天戴口罩造成的出油、毛孔粉刺困擾,一定要使用「SOS毛孔調理控油精華」,這款添加了10%金縷梅精華,讓你溫和收斂毛孔,並減少油脂分泌,而且實驗證實23小時速效抗痘;再來是能幫我們做好清潔的「溫和毛孔調理潔顏凝露」與「深層毛孔淨化去角質凝露」,這兩款臉部清潔都添加了5%金縷梅精華,而且不含皂鹼與水楊酸,溫和清潔毛孔,洗去肌膚油光;去角質凝露的顆粒更是來自於天然竹子萃取,在清除老廢角質的同時也能降低對環境的傷害,是不是很棒呢!
-
沒錯!有班主任的地方就是有優惠!即日起至6/30,全台屈臣氏買一送一喔!(*請依通路公告為主)
-
【Simple限時優惠傳送門】 https://bit.ly/3fE82vk
#simple清妍 #溫和毛孔調理系列 #SOS控油精華 #23hr速效抗痘
-
【職業訪談】地勤、空服真的不合?暴怒控訴「到底要不要收餐!」feat.丘曄、賴珮如
https://youtu.be/XPf9OvAnHrI
【職業訪談】如何進入迪士尼工作?Disney World全世界最夢幻打工!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5eqVTTHsdY0
【職業訪談】空服員特殊技能!瞬間「語言切換」機上發餐也能通!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wNGUhl6h_NA
【職業訪談】空姐飛機上經驗談?「紅酒白酒可樂汽水」你要喝什麼!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G_5VtHPAD7E
【空服員面試過程公開】7年經歷!把握「2個訣竅」通過面試!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xcolRHCzZRY
【職業訪談】空服員超萬能!飛機上壯漢暈倒?泰國人發癢?幽閉恐懼症?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46PTwY-weVE
【職業訪談】空服員發餐「爆笑話術」破解!飛機上限定餐點藏玄機?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OA7YWrJiE2M
【職業訪談】空姐發餐話術下集!「紅酒、白酒」眼神交換也藏秘密?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7ctGLQXKdMw
【職業訪談】空服員最討厭的客人!「10大NG行為」你上榜了嗎?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luqtKzOsqJA
【職業訪談】地勤甘苦談!旅客NG行為「前三名」你上榜了嗎?feat.丘曄
https://youtu.be/Llw5y5WV8f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iF4ePtsPvI/hqdefault.jpg)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在我們的生活裡,你明明可能很「賭藍」某一個主管,覺得他的點子有夠爛,或者是有同事常常拿你開玩笑。
可是你就是不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很害怕說出來之後,會被討厭、會被排擠。
這樣的恐懼呢,讓你情願繼續忍受爛的關係,也不要去面對那種被冷落的痛苦。你很矛盾,甚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其實呢,你會有這樣的害怕,並不奇怪,也不代表你就是脆弱的、無能的。相反的呢,你害怕的是一種很根深蒂固的原始本能。
因為從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在過去的舊社會裡,人如果離群索居,那麼他會有很高的機率,在遇到野獸的攻擊,或者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因為沒人有幫忙防守、照料,就直接死亡,活不下去。
因此呢,人類的社會向來強調大家必須團結、分工合作。這樣子才是對於個人,和群體最有利的事。所以經過幾萬年的演化,這樣的觀念,也就內化成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也就是說喔,人早就把比如說像「受歡迎」啊、「被接納」啊,這樣的概念,跟「生存」畫上了等號。所以「害怕被討厭」,更直接的說,其實它的背後是「害怕死亡」。
為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避免被孤立、被淹沒,人們呢很需要感覺自己是「合群的」啊、「正常的」啊。
而這樣子感覺「正常」,再擴大一點講,不只是關係上、精神上,甚至於還包含身體上,對於那種可能是細菌,和疾病的排拒感。
我在這邊講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的故事喔。他有一個不是太好的習慣,他會眨低女性、嘲笑身障人士;在競選的時候,他經常用「噁心」這樣的字眼,來辱罵他的競爭對手。
有一次啊,川普在主要的競爭對手希拉蕊,跟她一起電視辯論會上,而希拉蕊遲了幾秒鐘才回到台上。主持人自然就關心一下希拉蕊,這時候她就解釋自己是去上廁所了。
而沒想到,川普知道這件事之後,居然說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她去哪裡了,噁心死了!這些我連提都不想提。」
說完之後,皺皺鼻子還撇嘴,露出一副很輕蔑的表情。他連「廁所」這二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啊川普你是不會上廁所、不會撇條膩?
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身旁有像川普,這樣的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對你露出這種「嫌惡」的表情,你能夠忍受幾次?你的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嗎?
雖然川普他沒有禮貌,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這種「嫌惡」的表情,都會很不舒服的。
正因為人類有「需要自己是正常」這樣的求生本能,於是呢,讓我們的認知系統,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偵察能力。
就是啊,我們對他人「厭惡、嫌惡」這樣的表情非常、非常的敏感;而且呢,這樣的反應直接又強烈。
還會針對那些被群眾認定是「嫌惡的人」,他們剛剛吃過的、喝過的、碰過的東西,我們會自然的避開。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在那些嫌惡的人身上,可能會有可怕的細菌跟病毒。
而偏偏細菌感染,在人類的歷史裡,也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在短時間內帶走了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喔,更加深了這兩者之間,我們內在的連結。
因此呢,人類對於任何有可能造成疾病啊、孤立啊、排擠啊…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很小心,我們會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這樣的害怕被感染的反應,也會反應在「種族歧視」上面。
就像是上個世紀的六零年代,美國的白人就不容許黑人,跟他們用同一間廁所,他們規定黑人要用別的廁所,通常還被放在屋外。
一直到今天喔,這種「害怕被感染」的反應,它還持續影響美國,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
就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正好遇到敘利亞難民潮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有保守派的政客,他把移民比喻成「病毒」。
所以呢,有大批的移民進入我們自己的國家,就像是病毒侵入了身體。藉此暗示這個國家的文化,會因此受到毀壞、我們的價值觀會崩解;那麼選民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反對移民、排拒新的文化。
而這些政客,之所以會故意的把「移民」跟「病毒」畫上等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演化會讓我們在下意識裡,去迴避這些疾病,去避免掉任何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藉此呢,把「反移民」的政治信念擴散出去。
就有心理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並且做了實驗,來證明這個推論是真的。
在2009年的秋天,當時呢H1N1的流感病毒大爆發,各國的政府都鼓勵民眾,去接種流感病毒的疫苗。而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吉博士,就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實驗。
他先發送了一些傳單,在傳單上面,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下來提醒受試者,目前流感病毒正在肆虐。
接著呢,他讓受試者去填寫問卷,而問卷上面的問題,就是訪問受試者,對於這些移民的態度。等到問卷完成之後,實驗人員再問這些受試者,他們有沒有打過流感的疫苗。
結果呢,研究人員就發現,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所以呢,他們對於移民的態度,也就比較負面;他們比較不願意接受這些新移民。
而打過疫苗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安全;因此呢,對於移民的態度比較正面,也就是對於移民的接受度比較高。
聽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喔光靠一個實驗,就下定論有一點武斷,不能說服你。那麼我要告訴你,同樣的想法,約翰.巴吉博士他也想到了。
所以呢,他的研究團隊,又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比照前一個實驗的方法,他們提醒所有的研究對象,現在是流感季節。
但是這一次,他們特別強調多洗手,或者是呢,使用酒精消毒雙手;像是乾洗手這些東西,都能夠有效的去預防流感。
接著呢,他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有一組呢,提供給他們手部的消毒液,而另外一組沒有提供這個東西。最後呢,他們再把針對「移民態度」的問卷,發給這兩組做答。
這次呢,實驗的結果發現喔,在疾病威脅的操弄之後,消毒過雙手的人;他們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就會比較包容,比較有正面的想法。
但是那些沒有消毒過雙手的人,在他們填寫完問卷之後;他們的態度會普遍比較負面,也就是不接受新移民的態度。
而這樣的結果,又再一次的顯示,人類最主要的演化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求生」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需要。讓我們會被習慣和恐懼牽著走,而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思考跟判斷。
在這麼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我看過太多辛苦的關係之所以無解,被卡得死死的;就是被這種「生存的恐懼」操弄。
所以不管一段關係,為你帶來多大的痛苦,不管過程有多麼的折磨;都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孤立,而只能選擇停留在原地。
到最後只能到一些「靠北系列」的社團,「靠北老公」、「靠北老闆」、「靠北老婆」…;繼續抱怨之後,然後留在爛關係裡,不斷的輪迴、相互的消耗,至死方休。
在這種讓人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一種人,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心疼,就是那些受到慣老闆啊、渣情人啊,或者是情緒勒索的家人,嚴重傷害,因此在心裡留下傷痕的你。
這些人不知不覺的害怕認識新的朋友,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畏縮。因為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他,我只要多認識一個人,就等於多增加一份傷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儘管很無助,但是還是有跟人連結的需要;因此呢,在沒有辦法拓展新關係的情況底下,他只好更加依賴「爛關係」。
他更離不開,他把自己扭曲得更徹底,因為這樣子,他才能夠繼續留在爛關係裡。因為你可能會很害怕,貿然的斷捨離這些關係,自己會變成那些被排斥的「細菌」或「病毒」。
但我們從約翰.巴吉博士的實驗裡,你會發現,只要有施打疫苗,或者是使用手部的消毒劑;這會讓人相信感染的機率是降低的,它就足以讓你產生安全感,不再受演化結果的本能操控。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裡,如果你也能夠有好的信念和好的做法,來保護自己;
這就像是打了疫苗,或者是使用乾洗手一樣。
你會因為建立了人際的防護罩,你不怕受傷、你不怕被感染,而真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你會更有自信,不害怕失去任何人;或者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遭到孤立,讓自己勉強在爛關係裡。
更重要的是喔,你也會更有勇氣去交新的朋友,因為你知道怎麼樣「保護你自己」。其實說到這裡,應該害怕被孤立的,不是受害人,而是加害人,不是嗎?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活得更有自信、輕爽、開放,我們近期推出由嘉玲老師,帶來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
這一門課程,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讓自己,在那些電光火石的互動情境裡,去做出正確的理解跟應對;不再讓人際之間的情緒傷害,在同一個傷口反覆灑鹽。
「人際斷捨離」會透過具體的步驟、系統性的引導,讓你不只是「知道」斷捨離的觀念,而是能夠「做到」斷捨離的行為。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喔,這門課的含金量超級高,所以呢,你千萬別覺得自己聽了一遍,就能夠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吃了大還丹的主角一樣,瞬間灌入嘉玲老師十多年的功力。
在你練功的初期,你會先對於「害怕被討厭」這樣的深層的恐懼,開始免疫。你會相信,自己有條件贏得對的人,有效的幫助自己敞開心胸,去認識更多的朋友。
而假使你在開始練功之後,你發現自己的身旁,真的有這樣的「爛關係」,你也不要太擔心。
因爲課程會教你,怎麼樣蹲馬步,一天一點、一天一步的,為你去建立起心靈的防護罩。讓你沒有後遺症的,去遠離這些爛關係;最後勇敢的活出你自己。
在人際關係裡,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要依賴他人,要人罩你、保護你。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讓你自己能夠擁有內在的資源,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可以偵測到,身旁是否還存在這樣的「爛關係」,並且啟動自我的防護罩,保留自己珍貴的時間跟精力,跟「對的人」相處。
如此一來啊,你渴望的幸福跟平靜,也才會真正的走進你的生命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或許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開始。
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zSdVMgl6M/hqdefault.jpg)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六集。
在這裡呢,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哦,這個問題就是:「你是一個大人嗎?」;你可能剛開始聽到這個問題,會覺得有一點摸不著頭緒。
想說:「對啊!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那為什麼你問我這個問題,『你是一個大人嗎?』;難道這件事情是有什麼不對勁,或值得懷疑的地方嗎?」
如果喔,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首先要針對「大人」這樣的一個概念,去做出一個定義。到底什麼是「大人」?
事實上呢,「大人」它有兩個特徵。在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裡面,他說喔:「大人呢,他就是兼具特化跟整合,這兩個心理程序。」
只有「特化」跟「整合」的加總,才會讓一個人去長出必要的複雜性,也才能夠滿足一個大人,在面對真實世界的時候,能夠擁有的適應性、能力,跟自我獨特性的充分展現。
好!那你聽到這邊,可能剛剛那一串…又是「特化」又是「整合」,這到底在搞什麼東西?我慢慢的來跟你分享。
所謂的「特化」是什麼?「特化」的意思喔,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長出自己的「獨特性」;把你自己跟其他人區隔開來。
不管是你的長相、不管是你的個性特質、不管是你的能力、不管是你這一個人身上有任何特殊的地方…,這些都叫做「特化」。
那你想想看喔,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特化」的過程,你跟他人沒什麼差別、沒什麼兩樣;那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根本不可能有你自己生命的展現。
然而一個沒有自己生命展現的人,你想不管從任何角度、任何定義來看,他是一個大人嗎?
好!那另外一個詞彙,叫做「整合」。什麼叫做「整合」呢?「整合」的概念,正好跟「特化」是相反的。它這裡面指的是喔,每一個人超越自我的概念跟實質,跟他人連結的作用跟能力。
好!說白話文就是喔,所謂的「整合」,就叫做你有沒有能力、你有沒有這樣的素質,能夠跟別人好好相處、好好合作?
你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沒有能力、他沒有相關的素養,能夠跟別人好好的合作;尤其現今世界來看,你想他有辦法真正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好嗎?
如果他沒有辦法透過跟他人的整合、透過跟他人的協作,讓自己活得好;那你說,他是不是一個大人呢?
所以你看喔,「特化」跟「整合」這兩個是不是聽起來,是各自好像是矛盾的概念?
但是當我們更深思的去思考,你只有能夠保有自己的獨特性,又能夠同時跟別人好好的合作、好好的相處,你才能夠真正的在這個世界站穩腳跟。
如果你沒有辦法在這個世界站穩腳跟,那你到底是不是大人?或「大人」這個概念,是與你無關的。
所以囉,「特化」跟「整合」長在一個人身上,在一個人身上並存,你說這一個人,他是不是有他的複雜性?
所以為什麼說「只有一個長出複雜性的人,他才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個大人」。
當你聽到這邊,或許你已經聯想到有些人,他可能徒有年歲的增長,他要麼就是沒有長出「特化」,他沒有自己的顏色跟質地、他沒有自己的特性跟特質。
他就像是一個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一樣,你可能會覺得他是一個好人,但是你會記不得他有什麼特色;於是他在別人心中,甚至於在他自己心中,是根本沒有位置的。
然而你也可能會想到另外一種人,就是這一個人特立獨行,真的太有特色了;但是呢,他跟誰都處不好。
那你想這樣的人,難道只有他自己辛苦嗎?不!他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會創造很多辛苦給別人。
然而在我們的生命裡,要能夠長出這樣的複雜性、這樣的整合性;把「特化」跟「整合」這個概念,同時並存於我們的生命裡。
其中有一個必要的步驟,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思、意念跟情感,全部都投注在同樣一個目標上;無論如何,你一定要有經過這樣的經驗。
而你回想過去,自己把所有的心思、意念、情感跟精力,全部都投注在同一個目標上面的那個過程。你有沒有發現不管在過程中,還是過程結束之後,你會有一種覺得自己更加完整的感覺。
這樣的「完整」,我引用一個攀岩高手,他在敘述著自己攀岩過程當中所說的話。他說:「沒有什麼事情,比攀岩更可以激發出人類最好的一面。」
「在身心都處於極大的壓力的狀況下,沒有人會逼你一定要攀到頂峰;但是你的夥伴就在身旁,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你們是一體的。」
「沒有任何人比這些夥伴更值得你信任,他們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嚴格的訓練自己,都堅守著一種深沈的信念;能和他人之間建立起這種關係,本身就是一大樂事。」
所以你看哦,如果一個人只有「特化」、只有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沒有跟他人整合的自我;或許他會有很好的個人成就,但是會陷入過度自我中心的風險裡面。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他只有在「整合」的基礎底下長出自己,他或許有很好的人際關係跟安全感;但是卻缺了自己的個人自主性。
所以只有在「特化」跟「整合」均衡發展的人,他才可以避免自私,或者是過度順從;也才能夠真正兼具獨立判斷思考,跟他人協作的能力。
說到這裡喔,我常常遇到有些朋友,他面對很多環境的時候,他沒有付出真正的承諾;那就更不要說,他有沒有投入真正的努力。
他總是在做眼前的事情的時候,心思飄蕩到別件事情上;他活在擔心、焦慮,或者是各式各樣的權衡跟評估;他就是沒有辦法專心一致的,給自己一小段時間,我就只專心做那件事。
所以表面上,他好像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總是能夠對很多權衡跟利弊,侃侃而談;但事實上,我說這樣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大人。
因為他所有的見解,既沒有深根於他自己內心真正的相信,也就「特化」的層面;那更不要說,他去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跟別人協作的「整合」層次了!
所以當你聽到這裡,我再問你一次:「你覺得自己是個大人嗎?」;如果你的答案有一點不肯定,沒有關係!現在對你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要能長走出自我的複雜性,要能夠在你的人生裡,兼具「特化」跟「整合」;我想這是我們在人生裡,不管任何時刻,都值得好好學習的功課。
這也是為什麼我設計【過好人生學】的最主要原因。
【過好人生學】可以幫助你,用具體的觀念跟作法,長出自我的複雜性。透過這些實踐的過程,讓時間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談的【過好人生學】,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wYRZiGehwU/hqdefault.jpg)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關於在幼兒園遇到比較暴力特殊生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58 F 推noma: 桃園前陣子才發生過類似事件,國中的特殊生在學校 11/02 17:18 ... 222 F →A710229: 特殊生相處&保護自己, 每學期可申請的特教助教時數 ... ... <看更多>
如何與特殊生相處 在 特殊生家長最想知道的→如何幫孩子申請成為特殊生的流程 ... 的八卦
身障生# 特殊生 #特殊兒#特教生#特殊教育 #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動症#妥瑞症#憂鬱症#躁鬱症#親子 相處 #女人獨立 更多推薦,你們可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