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版,給比較習慣閱讀的人】
哈囉我是阿滴,大家從標題應該就知道我今天想分享什麼了。我在猜會蠻多人有點驚訝,覺得阿滴怎麼會有憂鬱症?事業看起來蠻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而且還有妹妹,有什麼好憂鬱的~不過如果比較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會發現我在去年大概年底有消失了一陣子,阿滴日常停更,阿滴英文影片就是勉強一兩週更新一次,那段期間是我最嚴重的時候。
事實上,我從去年在紐時刊登廣告那一波忙完之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 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不過當時的我沒有太警覺說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因為YouTuber的職業一直以來就是蠻高壓的,我就想說繼續撐著繼續工作應該自然就會好了。
但是後續的幾個月又綜合的承受了接二連三龐大的壓力,我撐到大概9月這一切的壓力就在某次爆發了。那是一場在台南的演講,我在台上發現我喘不過氣,幾乎無法思考,也提不起精神把準備好的內容講出來,只能草草的結束趕回台北休息。那天晚上我對自己的處境陷入了很大的恐慌跟絕望,在床上發抖哭泣,我才發現我真的不太對勁了。
我是在9月底第一次去看身心科,醫生一開始診斷我為焦慮症並開藥,但一週後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後續回診時醫生開了抗憂鬱的藥給我。當時候的我很急著想要趕快好起來,所以我也在醫生的建議下同步去別的診所進行心理諮商。還在朋友的介紹下嘗試rTMS治療,用磁力儀器去刺激被憂鬱症影響的腦部,反正現代醫學有的療法我幾乎都試過了。
那段日子真的很黑暗,我現在回想起來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每一天都極度悲傷壓抑,陷入毀滅性思考的迴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後悔以前的各種決定、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想到腦子都發燙發麻也不能控制,恐慌到全身會不自主地發抖。喪失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躺著休息也不行、嘗試工作也不行,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
快轉到現在,將近一年後,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已經好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做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一段旅程。想做這支影片的原因主要是覺得,我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可能可以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人們,同時也想要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視,讓更多人能夠意識到這個疾病的可能。
✰✰✰不過我要先聲明,我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諮商師。我分享的全部都是我主觀的經驗,並不能夠代表所有病患。憂鬱症是很複雜的疾病,希望大家把這支影片當作參考就好,有需要的話還是要以專業醫生的意見為主✰✰✰
首先我們來講針對憂鬱症,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 憂鬱跟憂鬱症並不一樣
憂鬱只是情緒,憂鬱症則是一個大腦神經物質失調的疾病。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情緒,但是憂鬱跟憂鬱症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身邊的親人過世了,感到憂鬱是很正常的,當我們學會了在沒有那個人的世界繼續生活下去時,這樣的悲痛就會消失。但是憂鬱症是因為自我厭惡產生的悲痛,覺得糟糕的是自己,所以似乎沒有終點。憂鬱症引發的悲傷情緒是遠比一般水平強烈的,通常有幾個明確的指標,包含:心情超過兩週的持續悲傷、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無價值感與罪惡感、以及反覆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
2. 憂鬱症病患並不是抗壓性差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這個敘述不完全正確。雖然這樣講有點自誇但是我不覺得我是一個抗壓性差的人,我過去很勇於承擔責任跟壓力跟輿論,但是太過追求完美的個性讓這些壓力不斷累積,到最後才爆掉了。所以很多憂鬱症的人在患病前其實都是承擔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創傷或是壓力,才會得到這個病。在得病之後自我厭惡的壓力就已經爆表了,就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所以再多任何一點點壓力就會爆掉。
3. 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
在憂鬱症發時,我會無法自拔地陷入負面的反芻(rumination)思考,有點像是一般人的悲觀乘上好幾倍然後反覆的反覆的不斷往下繞圈圈。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會看起來很黑暗、沒希望,滿腦子充滿了荒謬的劇本:我會失去工作、付不出員工的薪水、朋友們都會離開我甚至會家破人亡等等。這種思考無法控制,也很難停止,真的不是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的事。同一個想法會卡在腦子裡面很久,會需要一些藥物輔助跟親友或專業諮商師大量的溝通跟排解。
4. 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
以前我一直都以為憂鬱症只是會影響心情,但是得到憂鬱症才發現它會直接影響你思考的速度還有記憶力。我嚴重時讀書讀到第二行就會忘記第一行在講什麼了。在錄影時就算有逐字稿,直接照稿一個字一個字讀也會做不太到。這件事真的造成我很大的恐慌,因為嚴重喪失工作能力,自信心也受到很大的打擊,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慢慢失智。但是這個並不是不可逆的,憂鬱症好轉後,我已經恢復大部分的思考速度跟記憶力。
5. 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
這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網路上跟憂鬱症相關的文章有很多,但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我記得我在初期有看到一些說法是憂鬱症是終生不會好的疾病,讓我打擊非常大,陷入絕望跟無助甚至是自暴自棄。但是,憂鬱症其實是有機會治療的,也可以大幅度改善症狀,擁有這個信念對於康復的幫助非常大,對於自己的信念會很有幫助。
所以,接下來我想來分享一下我自己覺得對我的恢復有幫助的事情:
1. 相信醫生說的話,按時吃藥
我一開始其實不是一個很聽話的病患,醫生開的藥或是講的話我都不是那麼信任,也會自己去Google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資訊,覺得自己應該要用網路上面說的方式解決憂鬱症。但是在換了好幾個診所跟醫生後我發現相信醫生專業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吃藥的時候就吃藥,需要換藥的時候就換藥,一直懷疑藥物或是療程是不是最正確的會延誤一些治療時間,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 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憂鬱症患者的想法會不斷的攻擊自己,自尊心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會相當低落。不過這樣對自己說話的方式也不是一時半刻養成的,而是在得病前就已經形成的習慣。雖然病發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想法,還是要想辦法改變這個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我從書上看到的一個我覺得很有效的方法是在早上剛醒意識還有點模糊的時候,趁機對自己說或者是想很多正面的鼓勵的言語,像是「我愛自己」、「你是很棒的人」等等。大腦在這時候會比較能接受這些想法,慢慢養成習慣。我是在實施這個作法一週後就有感自己早上起床沒有這麼痛苦,一整天的想法也比較能夠放過自己。
3. 活在當下,不想過去跟未來
在發病的時候,我發現我會不斷的悔恨過去跟懼怕未來,沒有辦法好好的be present。所以後來我在狀況糟糕時,會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僅限於今天,盡量不去想過去跟未來的事,只要把今天過好就好了。靜坐冥想跟瑜伽也對於把我拉回當下很有幫助,我還會把每一天做了什麼事跟相對應的心情透過app記錄下來,讓我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一些trigger跟情緒的波動以及進步的幅度。
4. 有耐心,給予時間
我一直以來都是急性子,什麼事都想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但是憂鬱症真的要慢慢恢復,就連憂鬱症的藥都是要服藥的大約一個月後才能感受到藥效。所以要有耐心,按照時間走必要的療程。尤其是在康復的路上不要急躁,帶著會慢慢好起來的希望,給自己的身體跟大腦時間恢復神經物質的平衡,找回自己的健康。
5. 找到生活中新的目標與成就感
最後,當你慢慢好起來,找回了一些動力跟精力後,我覺得就可以開始找尋生活中新的目標跟成就感了。我自己過去把大部分的成就感都架構在自己的工作上,但YouTuber的工作表現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這樣的成就感相當不穩定。我後來經過諮商師的建議找到了幾個其他比較穩定的成就感來源,像是煮飯、健身,讓自己可以在這些事物上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找到自我價值感,這對憂鬱症的恢復很有幫助。
雖然現在講的輕鬆,但在過去這幾個月我真的是在憂鬱症當中苦苦掙扎了很久,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事。今天的篇幅有限,先分享到這邊,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些幫助。
我知道今天做了這支影片可能會被媒體報導,被貼上標籤,或是有網友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不過我想要最後分享一個在那段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實在是好痛苦,哭問我爸說,我到底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辛苦,生來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這個不能治好的疾病了,現在不只皮膚連腦子都病了。我爸回我說,他一直覺得我是活神農,因為有這些經歷,以後好起來才能夠幫助更多人。我當下只是覺得...
...幹你會不會安慰人!!!我都很痛苦了你還在跟我說要我去幫助其他人?
但是現在決定跟大家分享,是因為我爸說得對:如果因為我的這段經歷可以幫助有相同狀況的人好過一些、有希望一些,這一件事本身會賦予我的痛苦一些正面的意義。
最後,在這段時間我看了無數篇相關文章跟書籍,我會把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內容放在影片的更多資訊欄。希望在憂鬱症掙扎的你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方向跟力量,學習與憂鬱症共存的方式。
》書籍推薦
脫憂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6841
憂鬱症自救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801
禮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109
為自己活一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2223
》相關文章
小鬱亂入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epressytrouble/
憂鬱症真的可以好嗎 https://bit.ly/2VwHmX2
自我價值是什麼 https://bit.ly/3hCN7v3
憂鬱患者生活方針 https://bit.ly/2VA3tfn
放下找回當下 https://bit.ly/3r0r44t
如何原諒自己 https://bit.ly/3yKMB3z
低潮時的決策 https://bit.ly/2TXDtKi
》其他資源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YouTube影片版本:https://youtu.be/vJanWrA_ZQM
志祺在這段期間幫助了我很多,他也做了一支影片:https://youtu.be/s2bMQRsnk_I
同時也有9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本書名白話得讓我會心一笑。 這本書內容可以算是《刻意練習》和時間管理加休息方法論的綜合版本,比較特別的是內容用了許多運動名將來當作範例,而作者也沒有讓內容流於空泛,提供了許多實作的方法及建議,若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調整工作方法的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及格的作品。 #文森說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Facebook 八卦
其實我對唐鳳沒有太多的印象,我不太看新聞,除了FB也不太上社群媒體,對於她沒有太多關注。因為以往都有每學期買2箱口罩備用的習慣,所以我從來沒有到藥局去排隊買過口罩,當然對於領口罩的方法、口罩地圖....都不在意,但是對於這件事竟然能驚動日本媒體,讓我對唐鳳有了好奇。
尤其是在各國口罩供不應求,價格被炒翻天還奇貨可居、根本買不到的時候,台灣在資源不足、沒辦法符合所有人要求、罵聲連連的情況下,領口罩的方式幾乎是每日調整,因應實際的狀況不斷的進化,在政府努力防疫的期間,讓大多數的民眾能領得到口罩、穩定人心和社會秩序。這件事讓我很想了解數位政委唐鳳,是誰呢?
上網找了唐鳳上脫口秀的節目影片,發現這個人好幽默,面對主持人犀利的問題,她總能優雅又幽默的回應,讓大家捧腹大笑。看了幾篇她的專訪,發現她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她的成長和求學過程,每一個部分都與眾不同,讓人驚訝與敬佩。
在書裡寫著一段唐鳳接受CNN採訪時,提到台灣政府防疫的三大支柱有3個F:超前部署邊境檢疫(Fast)、公平分配抗疫物資(Fair)以及與民眾幽默溝通防疫議題(Fun)。我回想起那段時間常常在臉書看到澄清謠言、假訊息的文宣,除了提出事實以外,也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讓人會心一笑,傳播謠言的人想喚起群眾的憤怒、進行情緒動員,達到轉發的效果,可是即時用幽默的事實來澄清,不但讓謠言傳不下去,還能安撫民眾的情緒、不讓意見不同的兩方針鋒相對,這真是太聰明的方法了。在那段疫情緊張的期間,民心穩定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看到唐鳳寫著自己記憶的方法,我實在瞠目結舌。她說要讓自己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的方法,就是要睡飽,把文章看完以後,就閉上眼睛休息,甚至去睡覺,在睡眠中理解大量的參考資料....這或許是天才的頭腦運作的方式,但是她說了重要的關鍵,在我們大量閱讀後,頭腦需要轉換和消化,需要休息和思考的時間,才能有真正理解的效果。
國中以後就沒有再繼續升學的唐鳳,如何能面對國外媒體時全程用英文侃侃而談毫無阻礙?她說除了自學以外,靠聽英文饒舌歌曲來學習,看美國百老匯知名的音樂劇,把歌曲熟記到不用想就可以唱出來的程度。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在興趣中學習,就是學習最有效的方法。
這本書寫了她的成長過程、父母的教育、她學習的方法,每一個部分都讓我有很多的衝擊和思考,尤其是她面對生命經驗與社會期待有落差的部分,那樣的坦然、那樣的直接。她說,「那不是社會的問題,也不是我的問題,透過分享讓大家看到原來有這麼多角度組成這個社會,自然就不會出現單一的價值觀,也不會為了求取所謂的進步,去犧牲其他的價值。」
我們很習慣依照傳統、絕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去依循和思考,但是從她身上我看見「獨特」的價值,不管有多少人不認同她,不管她跟別人有多不一樣,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努力學習、用獨有的姿態去面對她生命中的挑戰。
我們生養不出跟唐鳳一樣的天才,但是她的父母面對與眾不同的孩子、接納孩子的特別,引導孩子思考的方式、唐鳳成長和教育的歷程,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感謝台灣有唐鳳,這樣獨特又珍貴的存在。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作者:丘美珍,鄭仲嵐
https://cplink.co/7zOuQEoC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大家知道雲林發生什麼事情嗎?
不知道沒關係,我也是花了一些功夫去查才搞懂。
你們知道『花生價錢崩盤』的謠言到現在還在雲林盛傳嗎?你們有沒有很熟悉這種操作手法,從去年到現在只要是以農業為主的縣市就會有組織系統性的造謠。
台灣的米賣給解放軍(謠言)。
高雄的芭樂沒人買。(謠言)
台南的文旦丟水庫。(謠言)
嘉義鳳梨沒人買丟路邊。(謠言)
現在有組織操作花生價錢崩盤謠言,是用農民的生計換自己的政治利益。
你們知道台灣的花生(土豆)有七成產自雲林,要打擊蘇治芬、農委會、陳吉仲、民進黨、蔡英文,只要讓花生價錢崩潰,蘇治芬的的選情就崩盤。
#背後的勢力既邪惡又聰明
#但農民何辜
這股勢力操縱的方式很容易,透過和農民常接觸的組織放謠言:「政府要大量開放外國花生進口,你們現在種的花生會一文不值。」
這就像有人跟你說你銀行的存款明天會變廢紙一樣,農民嚇破膽了⋯⋯
市場機制本來運轉正常,被背後的惡勢力一操縱,農民恐慌造成價錢和產量一團混亂。
但真相是:『政府一直以來都有開放關稅配額內ㄧ定數量的花生,如果要多進口花生得多付高額關稅。』
所以說有哪個白癡商人會進一貨櫃成本比台灣還貴的花生?
既然不是商人為了賺錢而造謠,那當然是另一種最可能的目的——選舉。
大家要知道謠言的殺傷力是遍及整個雲林,這背後沒有政治勢力及地方派系介入絕對不可能。
如果還不信沒關係,不嫌我囉嗦就繼續往下看。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帶著20億的資金要穩定農民的信心,種多少政府收多少,市場行情多少,政府就用多少買。
結果勒?傳出有地方農會不准農民把花生交給陳吉仲,蘇治芬很氣但農民比她的情緒重要,她就帶著她的團隊挨家挨戶拜訪。
你們在網路上看到她們去收購時,還遇到花生農嗆聲。
但不能怪這些農民,因為資訊不對等,政府再努力闢謠要沒有藏鏡人用報紙夾報和掛布條抹黑來得快速有效。
原本我沒關心雲林選情,但我現在越了解越憤怒,蘇治芬到現在還在處理花生崩盤的謠言,她的對手這招夠狡猾⋯⋯
為什麼我敢篤定蘇治芬的對手一定參與其中,我在留言處附上蘇治芬對手張嘉郡宣傳車的廣播。
張嘉郡是張榮味的女兒,張榮味過去做了什麼當地人很了,我們外地人上網查一下就知道。
我不會因為張榮味貪污就把罪延續到她女兒身上,也不會聽聞她們是黑道背景就認定人沒有痛改前非的可能。
但張嘉郡令人詬病的地方是她強調蘇治芬是「老縣長」,意指「年紀」是政治人物的問題;但她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年紀代表經驗,我批判国民党的沈智慧時說過:「沈智慧不是因為年紀大不適任,而是因為做太爛。」
——蘇治芬執政能力及成績海放張嘉郡及背後的勢力——
別的不說,張嘉郡當立委的時評鑑結果高達《7次待觀察》,更別提張嘉郡當立委時對我們國家的忠誠令人疑慮——她跑去中国喊:「我們要為中国🇨🇳夢努力。」
不要硬拗妳在共產党面前講的是中華民國啦,當雲林人很好唬爛嗎?!
張嘉郡確實有讀過書,所以她很懂如何在媒體前包裝自己,她不斷暗示選民她留英又年輕,但對於自己張家的龐大勢力卻避重就輕。
這個手法跟彰化選區洪宗熠的對手国民党謝衣鳳一樣,淡化自己手握地方媒體及有線頻道的事實。
但雲林花生價錢崩盤除了張嘉郡的宣傳車到處造謠,目前已知造謠者都跟張家有關(證據在留言處)。
我好奇這種為了勝選不擇手段,難道是在英國讀書學到的嗎?張嘉郡在天下雜誌訪問中說:「外界都對我們家有誤解。我是碩士畢業、也當大學講師,怎麼會是黑道?」
是啊!妳怎麼可能是黑道,我知道的黑道都是講道義跟重倫理的,怎麼可能為了選舉,就拿這些辛苦工作的農民生計祭旗呢?!
我預計花生的謠言到選後還不會停止,而我寫這篇文章那些農民也看不到。
所以我拜託住在當地或出外打拼的雲林人,一定要幫忙宣傳溝通,政府早就準備好了,有任何疑問與擔憂去找蘇治芬或陳吉仲幫忙。
而那些還在造謠的人,萬一有農民想不開做傻事,你們就是始作俑者!
張嘉郡是国民党籍立委,且跑到中共場子說要作中国夢🇨🇳。
對我而言這種行為跟吳斯懷、邱毅沒什麼兩樣,當我們在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時,張嘉郡以立委身分跑去中国眉目傳情;明年一月的立法院有吳斯懷、葉毓蘭、邱毅已經夠糟糕了,雲林的朋友拜託大家不要再送一個張嘉郡進來,好嗎?
我們台中人很努力要送莊競程、洪慈庸、陳柏惟進到立法院,能不能請雲林人幫一下蘇治芬。
她雖然作風強悍,但她該為里民爭取的六輕補貼,對農民的照顧絕對對得起你跟我的納稅錢。
蘇治芬在天下雜誌訪問時感嘆「年輕人不關心台灣歷史。」,我要跟蘇媽說:「這次妳錯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閱讀台灣人的歷史。」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挺妳?
因為我要謝謝妳們家在黨外時期,冒著生命危險對抗中國國民黨的勇氣及決心,沒有妳們的犧牲奉獻,我今天就不可能這麼開心且高調的關心政治。
這次選舉所有膠著的選區能不能超車,致勝關鍵都在年輕人身上,你們都出來投票就能贏。
不信嗎????
看一下2016年雲林縣的投票率:
20-29歲 53.6%
30-39歲 52.8%
40-49歲 57.5%
50-59歲 68.4%
60-69歲 78.0%
70-79歲 74.2%
80UP歲 57.7%
蘇治芬拜託你們支持了,不然吳斯懷、葉毓蘭在立法院就會多了一位盟友。
🌶️雲林朋友請投《2號》蘇治芬
*這是我第一次發文附上不自殺聲明:
本人生性樂觀,且熱愛台灣也珍惜生命,最近可能會去一趟雲林買花生,所以絕不可能自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本書名白話得讓我會心一笑。
這本書內容可以算是《刻意練習》和時間管理加休息方法論的綜合版本,比較特別的是內容用了許多運動名將來當作範例,而作者也沒有讓內容流於空泛,提供了許多實作的方法及建議,若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調整工作方法的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及格的作品。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BHHyK9ig8/hqdefault.jpg)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中透過兩本書的內容,告訴你為何人會拖延,以及如何克服拖延
📕支持著作:https://pros.is/YzdeT3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更多學習成長的方法:https://goo.gl/Ce7e3T
我要分享的第一本書是《不拖延的人生》,裡面有很多對拖延的解釋跟克服拖延的方法,帶給我很實際幫助。另一本書叫《動機,單純的力量》,這本書在國外很暢銷,我會搭配它來進一步告訴你克服拖延,長期有效的方法。影片的後面,我也會提供3個克服拖延的具體方法給你。
--------------------------------------------------------------------------------
★這些人氣影片也別錯過★
--------------------------------------------------------------------------------
10件事讓2018年變成最好的一年
https://youtu.be/PqWZnNy8XGA
高效習慣,成功者每天都在做什麼?
https://goo.gl/WQprfL
10本可以改變人生的書
https://goo.gl/nkPvNJ
只要3小時,勝過別人一天的工作量
https://goo.gl/AKo2CP
--------------------------------------------------------------------------------
▶︎其他艾爾文出沒地方◀︎
--------------------------------------------------------------------------------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friend.fan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701/
個人最新著作‣‣https://goo.gl/cesjCR
Music: https://www.ben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GdsvZEC3o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kVCcCxcaLIwnD-ulAg8IigtBJtQ)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艾爾文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要來分享一個無論在生活或工作中我都很常用的法則,它既簡單有威力大,可以幫助你有步驟達成目標、規劃好任務,或是更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在你工作忙到不可開交、生活一團亂的時候,拉自己一把,將自己推回原本的軌道。
影片中我也會搭配《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來說明為何這法則有效,你該如何運用在自己身上。若要看更多學習成長的方法‣‣https://goo.gl/Ce7e3T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goo.gl/VsQgD2
--------------------------------------------------------------------------------
--------------------------------------------------------------------------------
其他艾爾文出沒地方
--------------------------------------------------------------------------------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friend.fans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701/
個人最新著作‣‣https://goo.gl/cesjCR
--------------------------------------------------------------------------------
影片中參考資料來源
--------------------------------------------------------------------------------
‣《Deep Work》之前錄的影片 https://youtu.be/9JKcKDdbIDk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https://goo.gl/J7BNqv
‣ 書中提到的另一本書 https://goo.gl/kdm862
‣ 心裡學家柴格尼 Wiki 百科 https://goo.gl/XeC1r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I0ODWeZsX0/hqdefault.jpg)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在 [心得]《英文閱讀技術》心得筆記-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部落格圖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advanced-english-reading-skills/
Podcast有聲版:https://apple.co/3AZQ9Cg
這本《英文閱讀技術》是周昱翔老師的新作,曾分享過他的《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很
開心又看到老師的新作品。此書中,他提出所謂 「6D閱讀法」,透過 6 步驟讓人徹底掌
握閱讀內容。此外還針對旅遊、歷史、科技等眾多主題設計 24 篇閱讀測驗,方便直接演
練所學。相當推薦給對英文「長文」苦手的人。
這篇文會聊聊為什麼作為非母語者,英文閱讀會如此困難,又應該怎麼克服;接著會介紹
本書的主角:6D閱讀法;最後則會分享我實際演練書中習題的心得。
【為何麼英文閱讀那麼難】
許多人學英文都是從苦背單字開始。總期望隨著單字量累積,文章讀起來會越發輕鬆。但
現實很骨感,如書中所言:
單字是單字,句子是句子,文章是文章。
真相是,即便你已抱著厚厚的 7000 單苦讀許久,遇到長篇文章仍然看得霧煞煞(想到高
中的慘淡歲月……)。顯然單純背單字對增進閱讀理解幫助有限。周老師提到,閱讀其實
是種認知的「預測能力」。很多時候閱讀會卡關,就是因為這樣的預測力不足。而影響預
測能力的有以下三個因素:
〔一、背景知識〕
很多時候英語文章會讀不懂,不全然是英文理解力不足,而是因為你缺乏「背景知識」。
由於讀的已經是較陌生的語言,如果對該領域又缺乏基礎認知,兩相加乘之下,就會讓我
們這些非母語者更容易迷失在茫茫字海中。
因此,如果可以加深自己在各領域知識的廣度,不但可以提升知識力,更可以加強閱讀理
解力,一舉兩得。
〔二、跨文化的視野〕
不同文化對相同的事物的認知往往落差很大。像中文如果要形容一個人很頑固會說:牛牽
到北京還是牛;但英文卻會用驢來表示,說成:as stubborn as a mule(像驢一樣頑固
)。
如果我們用慣習的中文思維去讀英文,就很容易變成「白天不懂夜的黑」,你的幽默不是
我的幽默。要打破這樣的狀況,就得培養跨文化的視野,吸收他者的思維習慣。
〔三、思辨能力〕
書中提到,閱讀真正考驗的其實是我們「思辨」能力。尤其長篇閱讀的資訊量很龐大,如
果沒辦法組織、整理文章的重點與邏輯,就會被滿滿的單字海淹沒,陷入一片迷茫。此外
,在閱讀文章時勢必會遇到不認識的單字。這時候便需要藉由上下文脈絡,來推敲文意。
也就是說,閱讀理解的關鍵並不在於看懂每個字,而是你的思辨是否能貫通、是否能將文
章內容化為己有。
【該怎麼學習英文閱讀】
既然傻傻背單字行不通,那該怎麼加強閱讀能力呢?可以利用書中提到三個閱讀與語言學
的理論:
〔一、認知基模理論〕
心理學家 Richard Anderson 認為在閱讀的時候,大腦會運用各種既有的背景知識、經驗
與認知,來幫助我們理解新知,而樣的預基礎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基模」。也就是說,當
我們擁有越多預備知識,在閱讀新知時就會更加輕鬆。
〔二、文體結構理論〕
語言學家 John Swales 指出,每種文體都可被劃分成不同區塊。 而一篇有組織、前後連
貫文章就是透過這些不同區塊所組成。因此,只要掌握了文章的文體結構」,就可以更有
效地去理解其內容。
〔三、功能語言學理論〕
每個英文句子其實都是由不同功能的「意義群組」所組成,語言學家 Michael Halliday
稱之為「元語言」。以下面這句話為例:
Jim was reading a book in a public library.
如果用傳統閱讀重視的單字文法詞性來分析,這句子會被這樣拆解:
引用自《英文閱讀技術》
但其實文法詞性本身沒有實質意義,因此用這樣的方式閱讀對理解幫助有限。比較好的方
式應該要用意義群組來作為理解句子的單位:
引用自《英文閱讀技術》
透過這樣的分組閱讀,就能更快速掌握文意。關於意義群組,老師的舊作《6堂課學會英
文速讀》有更詳細的說明,這邊就不贅述。
【6D閱讀法】
談完較為生硬的理論,這部分要來介紹本書的重頭戲:6D閱讀法。周老師將閱讀拆成以
下 6 個步驟,只要照這方式讀就能實踐上述的閱讀理論
1.掃讀(Scanning)
快速掃描文字,在文章中搜尋特定字詞。
2.略讀(Skimming)
快速綜覽各段第一句,粗略理解文章結構。
3.細讀(Close reading)
針對文章中特定區域逐字閱讀,做到最完整的理解。
4.高理解速讀(Reading with greater comprehension & speed)
根據「意義群組」而非「單字」來閱讀文章。
5.跟讀(Shadowing)
專注聆聽句子,並像影子般隨形複誦,聽到什麼就說什麼。
6.聽讀(Listening)
專注聽文章朗讀,盡可能理解聽到的內容。
書中的閱讀試題就是根據以上 6 個步驟去設計。只要照著操演,就能大大增進你的英文
閱讀能力,讓我們接著談這部分。
【試題操作心得】
本書最大的賣點就是運用上面 6D 法所設計 24 篇跨領域閱讀測驗。只要照著安排去操演
,就能自然而然地運用前面提到的各種理論,進而強化自己的閱讀能力。
每篇練習的開頭都會先讓你對該領域有基礎的認識:
引用自《英文閱讀技術》
接著便會運用「6D閱讀法」帶你步步掌握文章內容,提升閱讀理解力:
掃讀
略讀
細讀
高理解速讀
跟讀
聽讀
自己做了幾回,操作起來很順暢,不知不覺就讀完了整篇文章。每步驟都精巧的引導,像
高理解速讀的部分就幫你把意義群組劃分好,讓人能不費力地去操作這樣比較「不直覺」
的閱讀方式。
此外,幾乎每步驟都有設計一些小題目,讓讀者能快速驗收實踐成效。在跟聽讀的部分也
都付有母語人士錄的音檔,只要掃 QR Code就可以下載,相當方便。
【後記】
這本《英文閱讀技術》其實是周老師的贈書。當初收到信時真的很驚喜。很幸運能用寫作
產生許多意外鍵結。
先前寫的《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心得,反應意外的好。甚至如果你搜尋英文閱讀相關的
關鍵字,都可以看到它被 Google 演算法推到很前面的位置。應該也是這樣才被周老師看
到吧。某種程度來說這書也算我的福星(笑)。
不過有時候也會有點心虛,畢竟自己的英文沒到那麼頂,雖說舊制多益 930 不算差,但
跟很多英文大神還是完全沒得比。被演算法推薦還是有些不安。不過想想,其實厲害的是
書不是我,也就釋懷了。總之還是希望那篇文有幫助到一些英文閱讀苦手的人。
老實說,在外商工作這幾年多是在吃老本,沒太加強英文。或許收到這本書的是個契機吧
,是時候再來好好來精進一番了。相當推薦大家如果讀完《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可以
再找這本《英文閱讀技術》來強化演練。相信英文閱讀將不會是難事!
--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xjamesrea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xjamesread/
Podcast: https://apple.co/3THZYM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96.1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83431145.A.4F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