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19例本土個案、22例死亡;陳時中:新北市快篩陽性率降到1%是好現象,但毫無放鬆本錢 ;蘇貞昌:8月底1,000萬劑疫苗到位;預估端午節雙鐵運量低於平常日;未來重點是抑制雙北家戶感染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219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均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近2天國內疫情較前幾天低一點,整體看起來,篩檢陽性率正在持平下降,新增個案數較多的新北市快篩站陽性率已降到約1%左右,「這是較好現象,不過,我們毫無放鬆本錢,這只是2天數目,還要持續觀察。」
今日新增219例本土病例中,為117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7日。個案分布地區以新北市12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4例,苗栗縣16例,桃園市13例,基隆市8例,彰化縣2例,台南市、新竹市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2例中,36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另外今日新增22例死亡個案,其中男性15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4日,死亡日介於5月30日至6月7日。至於累計死亡個案則是308例。
■累計死亡個案60歲以上佔9成,瑞德西韋無助於降低重症死亡率
由於台灣死亡率約為2.8%,略高於全球死亡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目前台灣200多例死亡個案中,6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佔92%,其中又有83%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潛伏疾病,是導致高死亡率的原因。此外,張上淳表示,這波疫情來得急,除死亡外,高齡者重症比例也偏高,這使得短時間內對醫院的重症照護帶來很大壓力。
至於民眾陸續投訴,確診病患家人在醫院得不到瑞德西韋來救命,凸顯藥量不足的窘境,張上淳解釋,目前瑞德西韋已經不需經網區指揮官審查,藥可以儘速下放到地方,因此醫院可以視時機使用。但外界將瑞德西韋視為唯一的救命藥,他則強調,確診病人在不同階段使用的治療藥物不同,包含輕症不需住院、住院不需要氧氣、需要氧氣、需要高流量氧氣、需要非侵襲性呼吸器,到插管或使用葉克膜等不同階段;而在重症或是插管階段,使用瑞德西韋對降低死亡率並沒有太大改善。
張上淳也說,先前沒有好的藥物可以治療,因此引進瑞德西韋可以縮短病程;後來發現類固醇和細胞激素抗體藥物對於降低死亡有幫助,也即將引進單株抗體藥物,因此對於什麼階段該使用什麼藥物,專家小組會開會隨時調整指引,來引導前線醫療人員用藥。
■壓制疫情,未來重點抑制雙北家戶感染,減少全台端午節人流移動
在整體疫情控管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強調,屬於疫情熱區的雙北地區,家戶感染率高達40%至45%,代表許多案例中都有傳染給鄰近接觸者的狀況,為了壓制疫情,未來重點將會擺在降低家戶感染上。具體而言,未來要安排確診者盡可能安置到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避免確診者在家中留置的狀況,實際上一人一戶的居家隔離很難實踐。
除了減低家戶感染外,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在上午的記者會強調,目前雙北疫情仍然嚴峻,其他縣市也有大規模群聚,推估疫情還處在高峰期,因此已經與地方政府針對疫情熱區進行比對,在這些地方會督促地方與衛生機關加速進行篩檢站的設置。
端午連假將至,外界擔心人潮南北流動恐帶來另一波疫情高峰,呼籲政府祭出移動禁令,甚至將假期延後等作法。對此,陳宗彥強調,按照截至昨晚的統計,在6月11日南下至6月14日北上的預估高峰期間內,透過購票系統數據來看,陸續還有退票的情形出現,這段期間高鐵的總運量下降至5萬,台鐵則為3萬,這樣的數字已經低於平常上班日的運量。
■苗栗電子廠群聚感染持續擴大,明將啟動二次篩檢
除雙北外,苗栗電子廠群聚感染狀況則持續擴大。根據苗栗縣政府公布,該縣今天新增16例確診中,5例來自京元電子,4例來自超豐電子,並有2家電子廠也發生群聚感染事件,分別是新增5例來自鴻海旗下半導體設備廠京鼎科技,以及新增1例來自力晶科技。
面對電子廠群聚連環爆,陳時中指出,苗栗電子廠群聚已確診243人,其中京元電子已累計210名確診者,本國籍40人、外國籍170人,相關接觸者606人。為儘速壓制該處疫情,已經設置前進指揮所,並將京元電子廠高風險員工共960人安置於集中檢疫所,低風險員工共1,027人則入住單人套房,外籍移工及本國籍員工將分別於9日、11日、12日安排第二次篩檢。同時,也會將3棟風險較高的宿舍清空,人員移往檢疫所。
苗栗群聚案件不僅帶來疫情升溫的疑慮,也凸顯移工處境問題。苗栗縣長徐耀昌昨宣布,全縣移工除了上下班外禁止外出,「全面禁令」是否有違法疑慮,多次成為記者會的提問焦點。
陳宗彥指出,目前發布三級警戒,規範是非必要不能外出,苗栗縣的狀況是確診移工分別進行居家隔離,等於也不能外出;但針對縣府禁令是擴大限制「全縣移工」不得外出,陳宗彥則沒有多做回應,只表示勞動部已在儘速訂定相關補助要點,來協助企業跟地方政府達到降載狀況。
■蘇貞昌承諾8月底1,000萬劑疫苗,陳時中:100多萬劑是國產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在立法院報告並備詢時強調,8月底前預計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根據行政院書面資料顯示,陸續到貨的疫苗包含國外採購部分,今年初已簽署包含全球疫苗供應平台(COVAX)、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及莫德納(Moderna)共計約2,000萬劑疫苗;國內採購部分,已在5月底和國內2家生技公司簽訂每家各500萬劑疫苗採購契約。
至於現有的211萬劑進口疫苗,除了第三批AZ疫苗41萬劑已經配撥,15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從9日開始施打;本月4日來自日本政府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將在11日完成檢驗封緘後開始配撥施打。1,000萬劑備妥後,則會由指揮中心評估施打順序,政府已做好大量施打疫苗的規畫及準備。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質詢這1,000萬劑中,有多少國產疫苗?陳時中表示,其中約有100多萬為國產疫苗。
陳時中並表示,COVAX提供的疫苗,2月開始供貨,只供應一部分,可能要到7月多COVAX才會進來;而在直接與AZ公司採購的部分,泰國廠出現一些產程的問題,整體會往後延一個月;只有莫德納疫苗較為穩定,這一季預估會有幾十萬劑,之後會穩定的逐月進來。
■疫苗施打服務特權? 指揮中心:不合規定
另外,因雲林縣府獲配的AZ疫苗都已接種完畢,目前也僅開放第一線醫護和防疫相關人員在內的前三類順序優先施打,甫假釋出獄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昨日被爆料插隊打疫苗,事件引發民眾關注。
對此,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早說明,她表示自己是地方疫情指揮官,與哥哥張榮味住前後院相處時間多,有時也會一起用膳,所以張榮味符合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之同住者公費接種疫苗對象,且張榮味施打時間比陳時中宣布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之同住者施打政策暫停更早,因此無耍特權之說,「一切符合規定。」
陳宗彥在媒體詢問此事時強調,疫苗施打必須按照中央規範,且雙北以外縣市僅第一到第三類可以接種,前三類人員中,目前並無「同住家人」這類別。不過他也坦承,非優先對象的違規接種目前沒有罰則。
(文/孔德廉;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楊子磊、陳曉威、許𦱀倩)
#延伸閱讀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家戶感染 #苗栗 #群聚感染 #疫苗 #端午連假
如何改善移工的處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解決人或解決問題?看苗栗電子廠移工群聚案後加重的歧視爭議】https://bit.ly/3vRIDV3
「我覺得我好像是一個犯人。」苗栗京元電子等公司發生移工群聚感染後,苗栗縣長徐耀昌在6月7日對移工下達禁足令:「不能在外租屋,除上班外不能出門」,立刻引發人權爭議,卻也吸引其他縣市工廠仿效,甚至有雇主誘騙移工簽署違法切結書,將染疫支出轉嫁給他們。《報導者》訪問不同工廠、不同國籍的移工,聽見他們對於宿舍環境的擔憂,以及被限縮行動的徬徨。
苗栗縣府的禁足令,使人想起去年新加坡移工群聚感染後也曾限制移工自由行動,但把所有移工關在宿舍就是防疫最佳解嗎?在被認為不人道的強硬做法之外,星國其他配套措施,更值得重視人權的台灣參考——
曾在新加坡大學科學研究所任職的黃韻如指出,新加坡跨部會組成專責小組,更改了移工宿舍生活空間的規範,達到降載效果;在宿舍設置醫療站追蹤移工身心狀況,更一肩扛起移工醫療與隔離費用,避免因雇主與仲介互相卸責影響全體防疫。社會大眾也反思過往歧視言行,從個人、學校到慈善機構都發起募捐、感謝活動。
那麼台灣呢?這起移工群聚至今已接近清零,勞動部對於宿舍降載、分流措施卻仍只有「建議」,而非強制訂出規範,引導地方政府與雇主確實改善。
#延伸閱讀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d5xCca
【人力仲介轉型關鍵路口──大型業者蓋移工宿舍,搶訂單也欲洗汙名】https://bit.ly/3gONvG5
#移工 #仲介 #苗栗 #京元電子 #疫情 #移工宿舍 #京元電子 #報導者
如何改善移工的處境 在 肉彈甜心 Facebook 八卦
不曉得各位肉粉們上週六有去凱道參加同志遊行嗎?
當天我在南路線的粉色車上領車,
一路上看到非常多不一樣的人一起走出來,有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有家庭、有父母,各式各樣的人在這一天都為了自己的想法或是理念站出來,用很多種方式,也許是標語、也許是行動,也許是身體。這是一張我很喜歡的照片,很可惜的是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用這樣的形象站在很多人面前,而如果大家看一下照片底下的評論就知道為什麼我不敢了...。
有人說要宣揚理念也不一定要用這種方式吧?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發聲的方式,我相信這位胖女生也有,那如果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之下,為什麼這個方式不能被接受?
我想引用一下Okinafa Chen的一段話
「女人、肥胖的女人被認為是不可慾、不該慾的對象。同志的可慾不
可慾又何曾不是。要破除社會對於性、對於慾的各種偏見和污名,不是將他藏起不去談、不要碰。而是好好得面對這些現身,體會這些現身會遭遇到什麼樣的評價。當今年遊行一個裸身胖女孩喊著自己可慾、要慾、被慾。我們要努力的消除的不是這樣的現身,可能導致的攻擊,而是好好的去反省那樣的攻擊、揶揄甚至是感到噁心是來自於什麼,那才是我們需要去、我們希望社會去面對的問題。」
無論如何,也想請大家再想一下,當你說出一些傷害人的字句時,你面對的不是一張照片、不是一段文字,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
文:Amy
#性解放的女胖子
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因為同婚釋憲過了的關係,今年的遊行標語少了好多,我多麼希望今年只是剛好大家沒時間或懶惰了沒做標語,不然就都是剛好我沒看到,而不是因為同婚即將合法了所以「無話可說」了。我從來都不認為同志運動該停留在婚姻,說真的我也不相信婚姻就可以解決目前(廣義上)同志的所有困境,比如對於移工同志而言,每天面對的對於移工的歧視以及勞動法規保護移工的無能,台灣婚姻通過與否其實並不會改善他們的處境,勞動法規的完善跟停止汙名東南亞移工的身分或許更急迫。又,若要談婚姻家庭,我們真的不應該止步於同性的兩人婚姻,多人配偶家庭以及多人家屬(非婚姻的概念而組成的家庭)的需求依然存在,不應該被同性兩人婚姻制消音。
同婚釋憲過了,但對我這種女胖子而言好像沒差太多(大概這句話又要被罵豬隊友了吧)相較於婚姻,肥胖更是這幾年來我一直關心的議題,也很直接地無時無刻影響我生活,為什麼?很明顯吧,因為我自己就是個女胖子,而且是情慾解放的女胖子。比起婚姻,我的身體更是每天赤裸裸地面對社會的眼光,就算我想藏起這巨大的身體也藏不住。
今年標語寫著「肥胖紋?Fucking Hot」許多人都說我這樣的身體不好看,如果我瘦下來一定是正妹等等。其實我也不怪他們,畢竟審美觀無所謂歧視,只是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衝撞出一些其他的空間,擴展想像美麗身體的可能性?可不可以我是又肥又辣,或者甚至是因為肥所以辣?
為什麼會特意使用「辣」而不只是「美麗」,因為我想做的不只是讓胖身體很正面很陽光,我還想讓胖身體很有慾望,甚至可以是很賤的慾望。胖身體要幹人也要被幹。我不走陽光可愛天真的胖妹路線,我喜歡當個淫蕩的胖女人。我並不是要說所有胖女人都該這樣,而是社會鮮少給予女人機會說出性慾,更何況是胖女人,甚至也會取笑慾望胖女人的男性(龍騎士。但或許是女胖子騎那個男的啊?)。
今年的「肥胖紋?Fucking Hot」是想強調胖身體不只能是很美麗很可愛,而且可以有慾望也可以被慾望的(比如說我就很希望被大家意淫),以及撞出一些讓大家可以自在慾望肥胖身體空間(例如,當個驕傲的龍騎士)。因此這次標語是想大喊,胖身體可以喜歡幹人,想幹胖身體的人也可以接受自己對於胖子的慾望。
只喜歡瘦子也沒關係,你不一定要覺得胖子很性感很辣,但沒必要取笑其他喜歡胖子的人。妳是胖子但想變瘦子也沒問題,社會的確對胖子很嚴苛,但希望妳知道其實不少人很欣賞胖身體,覺得胖身體很可愛,甚至也很愛被胖身體幹(或幹胖身體),胖身體也可以是fucking sexy的。
在遊行中遇到有些人不太懂我的訴求,或者認為我的訴求跟同志大遊行沒什麼關係。希望這篇文章有解釋到我的想法,以及謝謝在這次遊行的鼓勵我的人~
如果對非主流身體的慾望議題有興趣,可以多關注手天使,這群夥伴在做身障者性權的推廣,不少位就是很有慾望也很想被慾望的身障者,而且今年手天使會舉辦鬆綁吧,性教慾 - 2017 手天使年度活動,聽說第二場演講會教如何把輪椅就當成性道具,好性感
#2017TaipeiGayParade
如何改善移工的處境 在 東南亞移工教育支持計畫|改善外籍看護和長者的關係 - YouTube 的八卦
移工 #外籍看護#OneForty https://bit.ly/3yNGqyz- 用教育 改善移工 看護和長者的關係,成為家中彼此的好隊友 來到台灣曾是許多 移工 心中的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