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六之二)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在首宗國安法審訊中佔了重要席位。八個字的意思是甚麼,誰人可以作解讀?控方早前傳召了專家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今日到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作供。專家證人報告乃是她和中大新傳學院院長李立峯一起撰寫,然而今天只是由李詠怡作供。
李詠怡這一整天的作供,涉及了社會科學不同範疇,有量化統計方法、符號學、文化身份的建構、語言學。但早上,竟然來了一節關於中國歷史的討論,還要是以英語進行。
「李教授,你懂得中國歷史嗎?」辯方大狀劉偉聰,輕輕問到。
和早前劉智鵬作供不同,今天整天審訊,以英語為主,翻譯員只需照顧在犯人欄裡的被告唐英傑。雖然唐戴了耳機,但翻譯先生坐在唐旁邊,兩人只隔了一度欄。
身型瘦削,長髮及肩,穿黑色軟質西裝外套和上衣,下身穿灰色西褲,腳踏圓頭皮鞋,臉容沒化粧,說話嚴肅的李詠怡教授,用英語說着:「我在香港出生及教育,本科也在香港修讀。我在讀書時有修中國歷史。」
劉大狀穿衣講究,條子西褲配了顏色圖案袜子尖頭皮鞋。上庭時,脫下條子西裝外套,套上白色大狀領子,外披黑色大律師袍。銀白色假髮下,他那長及頸項的頭髮向外翹,說英語時,口部張開得特大。
他的手部動作很多,食指和中指之間夾着一支原子筆,當他請李教授慢下來時,會把右手掌竪起,開始新提問時,會用食指指着專家證人李教授方向,靜下來時雙手疊在腰間,緊張起來時上身向前傾,瞪起眼。
劉大狀的身體語言多樣,像個樂團的指揮家。
這天,劉大狀用廣東話朗讀古籍,又有一番古代文人雅士風韻。他從英式紳士風,轉變成古代書生腔口,在高院一庭朗讀着:「《元史:陳祖仁傳》裡,自古人君,不幸遇艱虞多難之時,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以光復祖宗之業。」快慢起伏有致,像朗誦表演。
劉大狀解釋,陳祖仁乃是元順帝之advisor,因為元順帝要修建皇宮而花費了金錢,陳勸諫皇上。
劉大狀追問,這句中,「光復」二字有沒有推翻政權之意思?李教授回應:「沒有,因為他是皇帝,他不會想推翻自己的皇朝。」此時,坐在律師後的控方專家劉智鵬教授,一度仰頭思考。
劉智鵬早前作供,以歷史脈絡分析八字意思,認為「光時」口號有推翻政權意思;今日辯方專家證人作供,三位法官發問的次數,顯然比早前劉教授作供時更頻密。
劉大狀問,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光復香港之英文翻譯)句子之中, “liberate”意思為何。李詠怡教授指,和中文「光復」意思有差異,「只能抽象地解釋有些事物被控制了,被限制了,希望從控制和限制中重獲自由。」此時,控方證人劉智鵬低頭與旁人細語。
至於「革命」意思又如何?李詠怡教授指,有三個意思,第一,改變國家管治和政治體制,有可能使用暴力;第二,人們做事方式出現重大改變,例如「科技革命」,「科學革命」;第三,天體運轉。顯然,第三個意思被排除。
而李教授認為,考慮到「光復香港」的使用,和2012-2018年頻繁出現的「光復行動」有關,「光復」這詞應放在這些活動脈絡裡理解。
而李詠怡指出,「光復行動」並非旨在推翻政府或政權;而是人們因為社區及日常生活不開心,被內地遊客或水貨客滋擾,想處理關於社區問題,是關於公共空間秩序的恢復。
劉大狀追問,「內地遊客和香港人是不是不同的族群 (ethnic group)?」
李詠怡教授解釋,在社會學有謂「社會建構的身份」(soci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她指出,有人或許會以血緣來理解族群,但社會學亦會看人們主觀如何把自己定義。
劉大狀進一步問:「一個人可不可以屬於多於一個族群?」
李教授說:「可以」。
劉拖慢了節奏,咬字清晰問到:「當一個族群厭惡另一個族群,是否等於要推翻政權?」
李詠怡教授乾脆地答:「不是。」
午飯後,眾人飯氣攻心,昏昏欲睡,幾名押送被告唐英傑的懲教職員坐得有點歪,反而還押一年的唐英傑,穿起藍色西裝,深色襯衣,始終翻閱着律師給他的厚厚文件。
李詠怡教授指出,她理解「時代革命」,要回到梁天琦於2016年的立法會造勢晚會錄影片段,梁天琦曾解說,他先是想「世代革命」,但後來改為「時代革命」,因為認為不應以「世代」差異作為政治主張。
李教授認為,當時梁天琦提出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以她的理解為:「恢復一個已失去的舊秩序,團結喜愛自由的人,為這個重要歷史時刻帶來改變。」
李詠怡教授和其研究伙伴以數據分析過連登討論區的帖子,發現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每天有高達4400帖子提及過「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而這個口號在反修例運動中,於2019年7月21日開始被示威者使用,其後使用次數上升。
她分析到,口號自7.21被廣泛使用,原因有兩個:第一,在2019年7月有出現過「光復屯門」「光復上水」等示威活動,「光復」字眼在示威者間再次出現。第二,元朗發生7.21襲擊事件,「此事令公眾感到憤怒,人們需要一些新的東西去表達他們的憤懣。」李詠怡教授解說道。
李教授再指出,反修例運動有一些特色,就是「高度去中心化」,而且「沒有清晰領袖人物」。在此背景下,她和團隊曾訪問40個示威參與者,作焦點小組討論,結果發現,對於口號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意思。」
較特別的是,在數據分析下,「光復香港」或「時代革命」均與「香港獨立」在數據上沒有重要關聯。對比之下,「五大訴求」和「香港獨立」的關聯,和「光時」與「港獨」口號一樣,兩者關聯不強:「而我們知道,五大訴求與香港獨立,並沒有關係。」
此時,李詠怡教授把討論帶往符號學的層次。「人們會主動為符號添加意義,影像或符號像錨,人們會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在上面。而口號本質上是含糊不清,懷有多種意義,因為口號的設定就是要曖昧、模稜兩可,具開放性,好讓你能添加意義進去。」
此時,法官杜麗冰舉了一個生活化的例子:「就好像運動品牌Nike,它那句口號『Just Do it!』的意思,在不同情況使用,也會有不同的意思。」
而李詠怡教授不認同控方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的演釋,「劉教授把古典中國文本,近乎機械式地用作解讀口號,是從脈絡中抽空了。」
李詠怡教授再進一步指出,早前在法庭播放了梁天琦造勢晚會片段,她發現,控方呈上的文件中,連梁天琦說的話都抄寫出錯了,而這個錯,正好顯示抄寫者對文字意義的不理解。
梁天琦曾在晚會上說過:「選票就係子彈,這句是Malcolm X講,我地冇槍冇炮,手上選票就是政治版圖變革改革的一仗。」而當時控方專家劉智鵬指,梁意思是以把選票等同「武器」,欲以暴力推翻政權。
但李詠怡教授說,當她翻閱法庭文件時,發現抄寫者把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誤寫為「Comix」,中文版亦「亂寫一通」(李形容為gibberish)。
李教授指,這裡的典故來自Malcolm X於1964年發表過的演說, “The Ballot or the Bullet”,目的是要號召非洲裔美國人登記做選民及參與投票。李教授指:「這裡是一個比喻,就像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
作供進行到下午,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李詠怡承認,從連登找數據,只能找到「連帶關係」,不是「因果關係」,要找因果的話,則要用另一些工具。法官們亦好奇一些細緻的調查方法,例如為何「光復香港」和「時代革命」兩句要分開去作大數據分析,而不是一併去分析。
法官們翻閱一張又一張圖表,有時候,三位法官有人只有黑白圖表,沒有彩色圖表,律師們又要趕去找彩色圖表。大家翻查完一個又一個bundle,三位法官不斷發問問題。
那邊廂,坐在犯人欄的唐英傑,很仔細地研讀數據,他像個勤力好學的學生,一直跟進庭上的討論。直至下午,唐英傑每看畢一頁文件,會小心地用右手手指夾着紙張,擱在犯人欄寬闊的木欄上。
從早到晚,法庭忽然成為了跨學科的討論場域。元順帝,Malcolm X先後登場。從東方西方,從遠古到近代,人物夠多樣。怎知差不到多到休庭,還有多一個名人登場。
劉大狀提到Edward Leung (梁天琦)說了些甚麼,他卻說了Professor Lau (劉教授)說了甚麼。乾坐了一天的主控官站起來指正劉大狀說錯了。
劉大狀風趣地道:「哎,我說漏了嘴。」然而英語劉大狀說的是,「My Freudian slip」.
全法庭有人爆笑,連奧地利心理分析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論也搬了出來,曾說過人皆有「戀母殺父情意結」的奧地利大師,指出我們說錯話,是潛意識想法浮出水面的表現。
然而這位還可以說笑,在庭上風趣幽默的劉大狀,昨午才以被告人身份,出席了西九龍裁判法院的47人國安法審訊過堂,獲得繼續保釋,才能今天披上大狀袍,站在庭上替另一位國安法被告辯護。被告身份與辯護律師身份交替切換,在現今香港,時代寫照也。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專家證人之一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離開法庭時攝,星期一她繼續作供)
同時也有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分享如何製作日本超商 7-11 的經典人氣早餐: 蛋沙拉三明治,另外還有日式和風美乃滋的做法哦!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Egg Sandwich / Konbini Tamago Sando & Japan...
如何在影片上 加 圖案 在 Facebook 八卦
大家好,我是連珍羚的小編,也是她的經紀人鄭瀅瀅☺️接下來的內容是經過連珍羚選手的同意而製成的。
小編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雖然珍羚長期在日本訓練,但我們在這幾年是如何努力在台灣想要推廣柔道,讓更多人認識。
首先很謝謝大家這幾年不管是在珍羚的FB或者IG粉專,不管我們發布甚麼內容,都持續的支持我們,相信資深羚粉多少有發現,珍羚的粉絲專頁大多發布的內容都是由小編的口吻下去操作。
旅日超過十年,柔道生涯20幾年的連珍羚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想要「讓更多人認識柔道」。但珍羚是一位非常低調的人,他大多的心力都專注於訓練之中,所以他需要一位夥伴來協助他在台灣,不管是從她的比賽、訓練或精神,或者柔道相關的資訊..等
我們規劃所有的曝光或合作或報導,目的都是 #推廣柔道,當然另一方面,雖然珍羚在海外,但也希望能拉近與台灣粉絲的距離,讓大家知道他在日本生活的訓練狀況。
🥋關於珍羚的比賽:小編並不是柔道人也沒有學習過柔道,可是小編認為既然要讓大家喜歡看柔道比賽,那首先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柔道比賽怎麼看,至少要先讓粉絲認識珍羚在每場比賽中是用甚麼技巧獲勝的。
如果奧運期間或平時有觀看柔道比賽的人就會明白,這個項目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容易看懂,因此小編從一開始邊寫邊錯中學習,中間只要一不會就去詢問認識的柔道老師或者選手,也很感謝之中也會常有粉絲或是老師來協助我給我建議。
有時台灣有舉辦國內柔道比賽時,小編也會抽些時間,前往觀看比賽學習,因為小編認為,這個粉絲團代表著珍羚,而珍羚在台灣又是柔道界的指標人物,喜歡柔道或想關注的,大家都很重視這裡的每一則資訊,因此我們得拿出應有的專業。
當然除了專業的部分,畢竟大家是珍玲的粉絲,還是得跟大家報告珍羚的現況。
所以每當珍羚在國外比賽的時候,小編要特別感謝他的防護師詹華蓁,她不僅擔任了珍羚身邊很久的防護員、協助珍羚處理身上的大小傷痛之外,每次珍羚在國外比賽的時候,她都會協助拍攝珍羚的訓練照片與小編更新她的狀況,如果沒有華蓁,珍羚在國外的備戰狀況,可能就很難這麼密切的分享給羚粉知道。
🥋關於珍羚的贊助與合作:穿上柔道服站上柔道場好好摔一場,是每位柔道人的驕傲,珍羚也不例外。要推廣柔道除了讓人看懂比賽,如果有企業的支持,對柔道項目更是加分。
但不管是甚麼樣的合作,除了運動品牌的贊助商之外,珍羚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一律要穿著柔道服或者與柔道概念相符的事項」。
柔道在台灣屬於小眾項目,有時候除了成績,品牌要找的運動選手合作跟項目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一般沒有興趣也很正常,再加上珍羚大多時間待在日本,很少能夠回台灣參加活動以及大多數的廠商對柔道也比較陌生,不確定若與這位選手合作,是否真的能夠協助到她。
但珍羚給小編機會去闖一闖、試一試,小編也相信越努力就越幸運,在此之前,柔道界還沒有人這樣做過,而起頭本來就不容易,但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好好地把珍羚的精神傳遞出去,一定會有人願意的。
就這樣,經過許多艱辛與努力,這幾年我們陸續與ASICS、獅王、金車、白蘭氏等知名企業合作,他們不僅願意支持珍羚,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在曝光的內容中以柔道為主,這也是讓珍羚很感動的原因。每一天、每一次只要多了一位粉絲或者一些廠商的關注,連珍羚都會覺得非常感謝,因為至少又多一個人認識柔道的魅力了。
🥋關於羚粉:對我們來說還是最重要的。因為沒有粉絲長期的支持和關注以及協助分享,這些事情就很難被傳遞出去。但並不是每位羚粉都是柔道人,所以在推廣柔道的過程中,我們平時除了上述在做的事情之外,小編也協助製作珍羚的周邊商品、柔道影片…等,讓粉絲從中感受了解珍羚想傳遞出來的精神。
這幾年我們製作了連珍羚專屬T-SHIRT、帆布袋、選手卡以及LINE貼圖...等
這些商品我們從來都不是以營利為主,而是不管從衣服設計的珍羚招牌動作內腿圖案也好,或者LINE貼圖珍羚的柔道習慣用語,又或者選手卡上的連珍羚經歷...等,最終目的還是希望粉絲們收到這些東西後,可以從中感受出珍羚想要傳遞的精神。
印象最深刻的是108年全運會,那時為了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進場觀看柔道比賽,而製作了100份選手卡,當時跟羚粉說:「只要珍羚比賽當天來現場觀賽,就可以來跟小編領取這張卡片,送完為止」結果當天開賽前還不到一個小時,小編手邊的100張卡片就一掃而空。那天非常高興,高興有更多人來現場看柔道比賽了,甚至被媒體朋友注意到原來還有這一招。
所以羚粉對我們而言真的很重要,這樣一年年的累積下來,珍羚自己也開始感覺柔道項目在這段時間有更多非練柔道的人來關注了,這不僅是給團隊的鼓勵,最重要的還是給柔道選手們增添更多信心,因為只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關注比賽,這個項目才會被更重視、認識。
說了那麼多,並不是要跟大家抱怨這些年來我們多辛苦,而是想跟大家分享珍羚的貫徹初衷不只是對於在訓練柔道的時候,她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讓柔道在台灣被更多人看見,同時也是要告訴大家以台灣的運動環境,小眾項目的推廣有多麼的不容易,經過這次東京奧運的熱潮,我們很開心不管是因為楊勇緯獲得了銀牌,而開始關注柔道,或者你真的覺得柔道很好看,都希望大家能夠持續的關注。
場上的勝負都是一時的,那些快樂與悲傷終究會隨著時間淡去,但對於熱愛自己所屬的項目相信是不會淡去的。就像我們永遠相信,珍羚不管在哪裡她都能摔出屬於自己的柔道,而貫徹初衷這4個字的影響力,也早已遠遠的傳播至大家的心中了。
感謝大家耐心閱讀完這麼冗長的文章,也再次謝謝大家這麼多年來的支持,畢竟很少有運動員的粉絲團,有90%都是小編在經營的,而大家卻還是這麼願意支持,相信我們傳遞的所有訊息。
未來不管如何,我們都還是一如既往地推廣柔道,畢竟還有好多關於柔道美好的事情想分享給大家呢!
#貫徹初衷 #連珍羚
如何在影片上 加 圖案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跟大家分享一個老天爺聽到我的祈禱的實際案例,
這件事可以列為今年令我最興奮的一件。
我在很多場合說過,
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是艾加‧凱磊,
他是大名鼎鼎以色列的短篇小說家,
寫過<忽然一陣敲門聲>,
<再讓我說個故事好不好>等等暢銷書,
最近新出版的<銀河系邊緣的小異常>,
終於讓我等到了。
艾加‧凱磊的短篇小說有一種能力,
是能夠用開頭的一句話,
就把你帶到另一個地方去,
比如說有一篇,<爸爸配馬鈴薯泥>,
是在講爸爸莫名其妙變成一隻兔子的事情。
"媽媽馬上說我們不可以養他,
因為他在屋裡四處大便。
史黛拉努力把話講得盡可能婉轉,
說這隻兔子其實是爸爸,
媽媽頓時氣得叫她別說了,
因為現在難道還不夠苦嗎,
說完就哭起來......"
對我來說,艾加就像超級房仲一樣,
當我不想待在真實的世界時,
他便瀟灑地出現,拿著好幾把鑰匙,
帶我去看別人的房子。
某月某日我接到出版社寫來的一封信,
標題是:
(寂寞來信) 邀約葉揚老師跨海專訪艾加‧凱磊。
"知悉葉揚是艾加‧凱磊的忠實粉絲......”
我像捧著一個出生的孩子那樣捧著我的手機,
把信件給彼得看,
我: 你看你看~~~我要去訪問艾加‧凱磊了!
彼得很困惑地說:
什麼叫做寂寞來信?
哎呦,你發神經自己寫信給自己嗎!!!
#人家是寂寞出版社
#但外星人怎麼可能知道這個呢
以下,是我們用email往返整理完成的跨海訪談。
1.
問:
請用五個句子介紹自己。
艾加:
嗨,我的名字叫艾加,
我個子小,喜歡寫短小的故事,
因為我的專注力只能維持短短的時間。
問:
可以請您就以下三個圖,說一個簡單的故事嗎?
(我放了一個寶寶的圖案,一個人工智慧的標誌,還有一個紙箱)
艾加:
他們的第一個AI寶寶裝在箱子裡送來了。
送貨員來的時候沒人在家,
所以他把箱子留在門口就走了。
夫妻倆回家打開箱子的時候,
感覺就像在門口撿到了可愛的小孤兒。
寶寶本身非常美好,但是兩歲時他開口說的第一個詞是德文的「謝謝」(Danke),之後就堅持只說夫妻倆都不懂的德文。
AI公司的技術人員解釋說,如果要切換語言,就必須把寶寶的系統重新啟動,但過程中伴隨著退化風險,寶寶可能又會開始尿尿在自己身上。
於是夫妻倆決定,要是又得重新經歷包尿布的混亂,還不如他們用線上課程學德文還簡單一點。
結果這孩子長到十五歲,又改成講印地語(Hindi),他帶著一個小包包,打包好自己的充電線就走出了家門。
夫妻倆不禁想,要是他們懂印地語就好了,
這樣至少還知道孩子去了哪裡。
#我陶醉在這個故事裡 #真作家
2.
問:
請談談作家生涯中,曾經做過最重要的決定。
艾加:
我最重大、也是完全出於直覺的決定,就是我在藝術的圈子裡,願意扛下在「真實」世界絕對不敢承受的風險。
於是,我就這樣在零經驗的情況下開始執導電影,還嘗試拍舞蹈影片,又拍了一部法文影集(而且我根本不會講法文!)。
我覺得藝術是一個安全的所在,在這個地方,即使情況糟到不能再糟,那也不過就是我寫了個無聊的故事、拍了部爛片,這比起一個土木工程師造了爛橋結果橋斷了、有人死掉,壓力不是小多了嗎?
就這樣,我把自己的藝術家生涯當作在情緒與腦力的遊樂場玩耍,這個決定讓我的創作過程沒了壓力,變得真誠許多。
3.
問:
如果可以改變您工作相關的產業環境,
您想改變的一件事?
艾加:
我想改變出版和電影圈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一個平台,讓藝術家能用比以往更快、更直接的方式和觀眾互動溝通。
網路和社群媒體其實很有幫助,但我仍衷心盼望這世界上有更多更多的平台能夠發表、閱讀短篇故事和詩。
4.
問:
可不可以談一下您的家庭生活,
關於日常中和太太與兒子的互動? 你們喜歡做些什麼?
艾加:
我很愛跟太太和兒子聊各式各樣的話題。
我們家離海灘很近,走路就會到,一家三口常常一起去游泳。泡在海水裡就是最完美的家庭對話場景,在水中會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加上耳邊聽著舒緩的海浪聲,會讓你比較不分心,更專注於當下的對話。
另外,艾加也提到,如果要創業,他想要做的事--
太太和我有一個夢想,要一起開一間兒童繪本出版社,專門出那種傳統童書出版社絕對不會推出的瘋狂繪本。
我並不覺得我們真的會開成,但如果美夢成真,這家出版社可以叫做「小字附註」(The Small Print),廣告文案就寫「小字附註務必要讀」(Always Read the Small Print)。
6.
問:
您是否曾經為了寫作而承擔過風險?
艾加:
我不確定這答案是否適切,但我想用一個從未公開分享過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故事很有意思,但如果對答案不滿意,歡迎寫信請我重新作答:
二十七年前,我曾經隨著一群以色列律師造訪加薩走廊。
當時他們是想幫助遭到以色列軍隊和情報局凌虐至殘障的巴勒斯坦人打官司爭取賠償金。其中有個年輕的巴勒斯坦人,個子很高,長得又帥,他告訴我們,在情報局嚴刑拷問之後,他連下面都被割了。
這位年輕人對律師說,他在乎的不是賠償,而是想讓這位殘忍的審問者行跡曝光,被媒體公諸於世,但律師向他解釋,軍方的言論審查絕不可能容許一個情報特務的名字公開在媒體上。
年輕人聽了這話,沮喪得哭了起來。
那次我從加薩走廊返家之後,寫了一個名為〈加薩藍調〉的故事。故事裡的審問者痛打一名巴勒斯坦俘虜,手法和虐待那位年輕人的方式如出一轍。
我在故事裡用了那個審問者的真實姓名,在一份日報上公開發表。因為我寫的是小說,所以從未經過審查。報紙刊出後,我寄了一份給律師,請他轉寄給那位巴勒斯坦年輕人,希望他看到施虐者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心裡會舒坦一點點。
#本篇中我最愛的一段 #正義必勝
7.
問: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中的〈窗〉這則短篇故事,
一個失去記憶的男人被關在一個房間裡,
那個房間有用APP設定的窗戶,
某天,男人從窗戶裡看到了一個女人,
故事就這樣開展。
請問您創作這個故事時,心裡在想些什麼?
艾加:
這個故事探討的是主觀的感知,以及我們每個人是如何感覺自己就像人生這場「電影」裡的主角。
然而,若是把生命的鏡頭拉遠,其實我們或許還比較像個居家用品。
我剛開始寫的時候,故事從一部洗衣機的獨白展開,它自以為主宰了這個世界,但是寫著寫著,這個好笑的點子發展成了更黑暗,也更誠摯的故事。
8.
問:
談談另一則故事。
〈倒數第二次當砲彈〉中,有段話是這樣的:
「射中目標以後,趕快起身回到舞台,面帶笑容,跟觀眾鞠躬。假如,嗯,要是哪裡會痛,或是什麼東西斷了,也要假裝沒事,不能讓觀眾看出來。」
這是你身為作家的心聲嗎?
艾加:
身為一個作家,你會發現筆下寫的經常是自己心中最大的痛苦、恐懼和羞愧,而讀者看了會笑出來或是拍手叫好。
寫作這件事就是這麼「賊」(shifty):你藉由分享自己的痛苦而得到安慰,但是在此同時,激發故事靈感的那場創傷仍存在於你內心深處。
9.
問:
寫作生涯中,
是否經常遇上沒有明確解決方式的困難?
艾加:
這麼說很奇怪,但我不太記得作家生涯中真的遇過什麼困難或問題。如果生命就像在遊樂園裡玩碰碰車,你會不斷撞上一些東西,那麼對我來說,寫作就像是坐在負責開碰碰車的故事旁邊。寫故事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是自己在決定要往哪裡去,而是故事去哪裡,我就跟隨。
10.
問:
身為如此傑出的作家,
您曾經幫過誰培訓專業寫作技巧嗎?
如果有個小孩對你說,長大後想成為超級酷的作家,
您有什麼建議?
艾加: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學著享受「寫作」這件事。
如果寫作帶給你快樂,你就會永遠一直寫下去。然而,如果你是為了外在的動機而寫,像是被別人讚賞、獲得成功,或甚至是為了改變世界,那麼寫作很快就會變成一份苦差事。
我衷心建議,把寫作當成嗜好,而不是一份職業或自己的天命。
11.
問:
假設有一天,
發現自己之前出的書都賣得很差,怎麼辦?
艾加:
我的書就像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們有人愛,又成功。
不過呢,我其實從來不認為一本書的成功主要取決於銷量。
我自己特別在意個別讀者的反應,對我而言最大的讚美,就是我的故事啟發了另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創作出美好的新事物。
身為一個作家,我這輩子最驕傲的時刻,就是看到筆下的故事被改編成很棒的電影或舞台劇,或是有人告訴我那篇故事大大影響了他或她的人生。
12.
還有一些不相關的,快問快答題。
問:
快問快答,
如果有兩個職業給您選,
您要當治療師還是建築師?
艾加:
治療師。我喜歡接觸人、和人溝通,
如果有能力的話,我也想幫助人。
治療師感覺是一份很棒的工作。
問:
想要擁有什麼超能力?
艾加:
能夠用文字描述這世界上的所有感覺、情緒和體驗。
問:
最不喜歡訪談者提出的問題是什麼?
艾加:
就是現在這個問題:)
我認為在一場訪談中,
對話的驅動力(引擎)來自於訪問者對你的好奇。
當訪問者把他的好奇心「外包」給我,
要我自己訪問自己,我就會覺得有一點點無聊。
問:
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原因是?
艾加:
我記得是在看一個手機公司的廣告。
可悲的是,我通常會因為一些愚蠢的事情而哭,
結果到了真正心痛的關頭,我又哭不出來了。
13.
特別列出這題,
覺得艾加的回答的方式很美。
問:
如果有機會能夠重來,
您想要改變童年的哪一件事?
艾加:
感謝我的父母,讓我在童年時可以好好做自己,追求我想要的事物。但小時候的我其實也有一種焦慮和罪惡感,因為我總是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告訴童年的自己說,「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是完全沒關係的,你不需要為此感到害怕。
14.
問:
這是最後一個問題,可能有點呆,
不過我讀過好幾本您的書,
經常有個配角的名字叫做羅比,
請問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兒子也叫做羅比.......)
艾加:
「羅比」這名字在以色列非常罕見,我小時候只有遇過一個叫羅比的男孩。當時我十歲,只見過他幾次面,但這位羅比就這樣留在我心上了。
在《銀河系邊緣的小異常》書中的〈爸爸配馬鈴薯泥〉和《忽然一陣敲門聲》收錄的〈謊言之地〉,主角都叫羅比,我創作時就是想像著,他和我小時候認識的羅比有著同樣的靈魂。
最後我用信件跟艾加說,
我曾經在一次雜誌專訪說過,
最喜歡的作家是艾加凱磊,
我很怕比他早死,
這樣我就看不到他後面出的書了,
所以我要運動跟注重飲食。
艾加如此回覆:
謝謝葉揚,
這是我做過最有想像力和原創性的越洋專訪。
請別擔心你會因為缺乏運動和飲食失衡而比我早死,
因為我個人肢體相當笨拙,應該很快就會被公車撞上。
我實在好愛這個作家,
也歡迎大家去看看艾加的新書<銀河系邊緣的小異常>: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G0200040
博客來 https://bit.ly/G0200040-B
誠 品 https://bit.ly/G0200040-E
金石堂 https://bit.ly/G0200040-K
後記:
編輯傳來艾加的回信,裡面寫著:
I hope that one day I'll get to meet Yeh Yang in person (and maybe Robbie too).
我傻笑了一天。
我在想,不管外面下著多大的雨,
我是不是應該去龍山寺買束鮮花謝謝老天爺。
如何在影片上 加 圖案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評價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分享如何製作日本超商 7-11 的經典人氣早餐: 蛋沙拉三明治,另外還有日式和風美乃滋的做法哦!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Egg Sandwich / Konbini Tamago Sando & Japanese Mayonnaise Recipes)!
有吃過蛋沙拉三明治的人請舉手。嗯,相信大部份的人都吃過這款最陽春、但幾乎已成不敗經典的早餐選擇 (或午餐?)。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如何在家也能復刻日本超商的蛋沙拉三明 Konbini Tamago Sando ”卵サン”。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蛋沙拉不都大同小異,是這樣沒錯,但如果把不同國家的蛋沙拉三明治擺一排比較,就會發現其實差很大,而且口味不太相同,關鍵就在於使用不同的美乃茲,再來就是蛋沙拉裡蛋白和蛋黃用量的差異。
製作日本超商蛋沙拉三明治當然要使用日式美乃茲,最知名的品牌就是有個小娃圖案的Kewpie,日本蛋黃醬的味道,酸味、甜味跟鹹味都較鮮明,仔細品嚐還有一點鮮味(這一味怎麼來的?答案就在影片中)。
台灣有些超市也可以買到日式美乃茲,假若買不到也沒關係唷,可以跟著這集影片一起手作日式美乃茲,千萬不要錯過了!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wsKVhNLa0ps
同場推薦:
美味的和風洋食-日式漢堡排(ハンバーグ):
https://youtu.be/CkKT_3pQphU
-----------------------------------------------------------------------
日本超商蛋沙拉三明治 (Konbini Tamago Sando) 怎麼做呢?
下面是 Tamago Sando 的做法與食譜:
✎ 這份食譜可以做兩份蛋沙拉三明治
☞ 日式蛋沙拉食譜
* 材料 / Ingredients
室溫雞蛋 5顆
日式美乃茲 3~4 大匙 (約 32.5 克~43 克)
鹽 一小撮
糖 1~2 茶匙 (約3.5~7克)
塗抹用軟化無鹽奶油 2 大匙或適量
牛奶吐司 4片
* 做法 / Instructions
1. 煮一鍋熱水,水滾時把室溫的雞蛋用勺子舀進鍋裡,要避免碰撞,計時12分鐘
2. 蛋快煮好前,先準備好一盆加了很多冰塊的冰水,時間一到關火,把雞蛋舀到冰水盆裡降溫10分鐘
3. 來剝蛋殼,先輕敲雞蛋兩個尖端,再敲蛋身,然後用手掌滾壓,這樣會很容易去除蛋殼
4. 把雞蛋切半,蛋白跟蛋黃分開放
5. 蛋白不會全用,只取其中兩顆半的蛋白切粗丁,備用
6. 在放蛋黃的碗中,加入美乃茲、鹽跟糖調味,用叉子壓碎蛋黃並與調味料混勻,最後加入蛋白丁混勻
7. 兩片吐司都塗一層無鹽奶油,其中一片再抹上厚厚的蛋沙拉,最後去除土司邊,再對半切,就可以上桌囉
☞ 日本和風美乃茲
* 完成的美乃滋只取用其中一部分來做蛋沙拉,多餘的可以冰起來,並盡可能在兩三天內食用完畢 *
* 材料 / Ingredients
新鮮的室溫蛋黃 1個
芥末醬 1 茶匙 (約 16.5 克)
鹽 1/2 茶匙 (約 2.5 克)
糖 1茶匙 (約 7.5 克)
日式高湯粉 1/4茶匙 (約1克)
米醋 1大匙 (約9.5克)
葡萄籽油 100~110ml
* 做法 / Instructions
1. 料理盆加入蛋黃、芥末醬、鹽、糖、高湯粉,攪打均勻
2. 用小湯匙舀三次油,舀一勺攪勻後再舀第二勺,共舀三勺,先進行乳化
3. 接著緩慢地以涓流形式將油倒入,同時攪拌至蛋黃完全吸收,直到把油倒完
4. 最後淋上米醋,嚐一下味道,完成
5. 把做好的日式美乃茲倒在小容器中,蓋保鮮膜進冰箱冷藏,完成的蛋黃醬建議 2-3 天內食用完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雞蛋料理
#元氣早餐
#超商早餐
#簡易食譜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如何在影片上 加 圖案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評價
12個簡單的花式造型麵包作法 — 剛出爐的麵包,總是令人飢腸轆轆。以氣味開始,以味道結束。為了在視覺上強調新鮮麵包的特色,這邊將提供12個裝飾麵包的創意點子!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y/2vCwfMy
完整食譜:https://www.yokofu.tw/bread-decorate/
******************************************************
所需食材:
750 g 中筋麵粉
1 份 新鮮酵母 (約42 g)
2 茶匙 鹽
1/2 茶匙 糖
50 ml 植物油
200 ml 水
250 ml 牛奶
作法:
將牛奶和水倒入碗裡。然後加入糖、鹽、油和酵母,攪拌均勻。等待大約10分鐘後,加入剩餘的食材,然後將所有食材揉成光滑的麵團,並放入冰箱約2小時。
1.) 叉子麵包
1.1) 將麵團做成球狀。然後將其壓平一點點。接著,在兩隻叉子上,撒些麵粉,並用橡皮筋將其固定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1.2) 利用叉柄在麵團上,拉出多個花紋。
1.3) 將麵團放進已預熱好的250°C烤箱加熱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再將繼續烘烤30分鐘。
2.) 剪刀麵包
2.1) 將麵團揉成球形,並用牙線將其分成「四分之一」,但請不要切斷。
2.2) 然後,用剪刀沿線的左右兩邊剪開麵團。
2.3) 將麵團放入預熱250°C烤箱裡烘烤15分鐘。然後將烤箱溫度降低至180°C,再繼續烘烤30分鐘。
3.) 菠蘿麵包
將麵團捏成橢圓形,然後撒些麵粉,靜待30分鐘。用鋒利的刀子從左橫切到右,接著從右橫切到左。這就是如何烘培菠蘿麵包式的格子圖案。將麵包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烘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再繼續烘烤30分鐘。
4.) 葉片麵包
4.1) 將麵團捏成球形,然後用桿麵杖從中心向下滾動。接著用玻璃杯壓在桿平的麵團表面上,讓其形成葉片形狀。
4.2) 然後,將葉子的這部分往上折。並用鋒利的刀子切出葉脈。
4.3) 將麵包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烘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再繼續烘烤30分鐘。
5.) 螺旋麵包
將麵團捏成圓球狀,然後用披薩刀或小刀將其切出螺旋狀,建議可以用轉盤輔助。將麵包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烘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再繼續烘烤30分鐘。
6.) 網狀麵包
麵團捏成圓球狀。用麵粉灑在篩子上,然後將其壓入麵團中間。將麵包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烘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再繼續烘烤30分鐘。
7.) 蘋果麵包
所需食材:
蘋果
肉桂
蘋果醬
7.1) 從桿平的麵團上切出10 x 10公分的正方形。如下圖所示,在兩邊切四刀。
7.2) 將蘋果塊、肉桂和蘋果醬混合。然後將1湯匙的蘋果混合物放在正方形的下半部分。
7.3) 將麵團的上半部分往下折到蘋果混合物上。
7.4) 然後,將4條麵團條左右側交替折疊在中間處。最後,將其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烘烤10分鐘。然後將溫度降至180°C,再繼續烘烤15分鐘。
8.) 蝴蝶結麵包
8.1) 在桿平的麵團上切出一個直徑約7至8公分的圓圈。然後,在上方中間處切1刀,下方中間處切兩刀,如下圖所示。
8.2) 將上方的兩邊麵團往下折疊。
8.3) 折疊下方的麵團條,並向下壓些。
8.4) 將蝴蝶節麵團放入預熱的250°C烤箱10分鐘。然後將溫度調低至180°C,再繼續烤約10分鐘。
9. 花麵包
9.1) 將桿平的麵團切成長20公分高2公分的麵條,然後用小刀切出小條,但請不要切斷,如下圖所示。
9.2) 將麵團條捲起來。放進預熱250°C的烤箱10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繼續烘烤約10至15分鐘。
10.) 玫瑰麵包
10.1) 從桿平的麵團上,切出一個直徑約13公分的圓圈。沿著中心點,切出4刀相等大小的線段。
10.2) 在中心點放一顆麵團。折疊剛剛切開的麵團,使其看起來像玫瑰。將玫瑰麵包放進預熱的250°C烤箱15分鐘。然後將烤箱溫度降至180°C,繼續烘烤20分鐘。
11.) 花麵包
11.1) 從桿平的麵團上,切下7個直徑為6公分的圓麵團,然後切一刀半徑長度的線條。
11.2) 分別捲起圓圈,然後將7朵花,組裝在一起。放進預熱的250°C烤箱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到180°C,再烘烤20分鐘。
12.) 花圈麵包
12.1) 從桿平的麵團上,切出一個直徑約26公分的圓圈。然後從中心開始,往外將其切成星形。請確保切口在邊緣前結束。
12.2) 將8個圓麵團放在邊緣上,並將裡面的尖端折疊到上面。放進預熱的250°C烤箱中烘烤15分鐘。然後將溫度降低至180°C,繼續烘烤30分鐘。
******************************************************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如何在影片上 加 圖案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十大最不可思議的事件,HenHenTV奇異世界
十大最不可思議的巧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rQnqi28b4
十大最不可思議的事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eCDBnTegc
十大最不可思議的靈異事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EqEGJxRkPo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這次的主題十大:最不可思議的事件,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主題,就是一些關於人類到現在無法證實但又無法否認它存在的事件,以前我看這些事件的時候,就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那個態度去面對,接下來我會出一個系列叫:奇異世界,如果你也是喜歡這方面的影片,歡迎你訂閱我。
好!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十大最不可思議的事件
10. 人體自燃
自1673年到現在在世界各地一共發生過二百多起的事件,人體是在沒有任何火源之下燃燒,而且在短期間燒成灰燼,經科學家驗證,人體如果要燒成細灰,是需要1200度以上,1200度是等於岩漿的熱度),而且1200度是需要燒上90分鐘以上的。大部分屍體只剩下腳而已的。奇怪的東西是屍體身邊的東西竟然沒有著火。到現在為止也無法證明它是什麼原因發生的。
9. 金字塔
在全球各地包括歐洲,中國,南美都有屬於自己的金字塔,最大的和最歷史悠久的莫過於是在埃及的Khufu卡夫拉金字塔,據了解,要建造一個金字塔需要大概260萬塊的石頭疊成,而且每塊石頭大概十噸以上,最重的是50噸以上。更奇怪的地方是在埃及1000公里以內是完全沒有石山的,他們究竟在哪裡找到這些石頭呢?OK,就當你找得到那些石頭,他們要如何的切割呢?石頭與石頭的接縫是非常的精密,而且金字塔的四角偏差只有1%,就算以現在的建築角度來看也未必能達成的。
8. 小精靈
小精靈就只有出現在童話故事裡面,或者是在魔幻小說裡面出現過了,但現實中有人拍攝到它的踪影,圖中你可以看到有一些極小人體帶有翅膀的生物。經驗證,這些照片是沒有被修圖過的,還有在墨西哥也有發現過小精靈的屍體,但是和我們印象中的小精靈是完全兩回事。看起來比我們想像中的小精靈是相差很遠的。
7. 外星人UFO
外星人和UFO一直以來都是大家討論的話題,很多人在世界都有看過UFO的踪影,在影片中也有拍攝到很多關於UFO的存在,甚至有外星人的屍體都有曾經被記錄過。先撇開它是真是假,那究竟外星人來地球幹嘛呢?為什麼他們要那麼的隱秘去探索地球呢?
6. 麥田和沙漠神秘圖案
在麥田上和沙漠上出現過的大型神秘圖案,如果在麥田上說是人類的惡作劇還能說得過去,但是沙漠上要做這麼大的神秘圖案是非常辛苦的。因為這樣東西只能在一萬尺上面才能看得到的,這是攝影師捕捉到的麥田怪圈影片。請看!
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給地球的訊息,那他們想表達什麼呢?
5. 復活島巨神像
復活節島是在世界上最難去到的島嶼之一,它距離智利大概3600公里,最靠近它的島也要400公里以上的。島上有接近八百多尊7到10公尺高,重15-30噸以上的巨神像,它們稱之為摩埃神像,它們是以火山岩為材料而製成的,因為在火山採石場還有很多未完成的石像,以前我們以為它只有頭而已的,其實它每一座神像都有身體的。問題來了,他們要怎樣搬15到30噸的神像呢?而且還是上山的路,而且還要豎立起來。
4. 巨大的海洋生物
海洋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國度,我們發現的海洋生物不足5%,所以有非常龐大的海洋生物也不奇怪。在歷史裡面也有記載很多關於海怪的事件,我們講現代發生的其中一个奇怪事件,究竟是誰吃了3公尺长的大白鲨?海洋學家在一條三米長的大白鯊做了標記,這個大白鯊突然間急速下降520公尺,而且溫度是從46度升溫到78度,最好的解釋就是有一個龐大的生物把它吞了下去,究竟要多龐大的生物才能吞得下一個三公尺長的大白鯊呢?
3. 時空穿梭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了四维空间,它在我们传统的三维世界(即长、闊、高)又填加了一维(时间轴),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交替的,雖看起來有些荒謬,但是歷史裡面曾經有記錄過成功穿越的人,1876年有名29歲的年輕人Rudolph Fentz,他竟然出現在1950年的時代廣場上,而且他是被德士撞死。或者是在一張1917年的照片中,你會發現有一個人的服裝格格不入,他是穿著現代是T-shirt,那究竟是真是假,或者是巧合呢?這些都有待驗證。
2. 幽魂與邪靈
自古以來,我們都聽過鬼和邪靈的故事,宗教相信人死後就會變成靈魂,世界各地都有對鬼魂不同的講解,但是都有同樣的相同形態出現。大家請看以下的影片,究竟是真是假呢?
1. 百慕達三角的次元空間
所謂百慕達三角就是指北為百慕大群島,南為波多黎各,西為miami這個三角海域,大概是一百萬平方公里,又名魔鬼三角,已經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都在這裡無故失靈,或者失蹤在八年後又在出現。經科學家驗證這個地方的磁場和引力是非常的強,而且有人說這是次元空間的入口,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答案。
世界上有很多事件是我們人類無法解釋的,就連我們自己對於自己的身體也未必能了解完,更何況是這些超乎想像的事件?人類應該以謙卑的態度去面對大自然和這個我們無法掌握的世界。
今天我們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訂閱我,我們下一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