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臉書上的照片,才知道:啊,又到了德國櫻花季的時候了啊~~
每到這時分總是讓我很有感觸,因為第一次看到德國櫻花的時候
剛好就是我留學前期最黑暗的日子。
.
那時,我剛來到這個國家四個多月,
一個人來到異鄉、讀被嫌沒前途的歷史系本來就已經夠慌的了。
還要適應那個天寒地凍、連續好幾個月沒陽光的環境
食物不好吃、但自己又不會煮,我整個人都快陷入到憂鬱的邊緣了。
.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左右。就在開花前,
我和語言班裡的一對瑞士情侶聊天。
現在想想那段對話其實蠻艱難的:我會講德文英文、女生會法文德文、男生會英文法文
所以我們的對話模式是:我和女生講德文、和男生講英文
他們彼此溝通用法文(好累@@)
.
但我們竟然聊的很愉快。
最後,他們問我一個尷尬的問題:「你來德國打算讀什麼啊?」
根據我的經驗,只要我一回答歷史系
旁邊的人馬上就是一片沈默,然後問:「啊你以後要幹什麼?」
我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用德文講我的生涯規劃時,他們的反應大出我意料之外:
.
兩個人眼睛頓時發亮:「真的?哇,你真的很幸運呢!」
後來我才知道,歐洲人對於文科是很重視的。那一瞬間我突然有一種感覺:
這個世界,真的很大
很多我們以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東西,其實多半只是台灣人自己的想法而已。
.
我回答:「呵呵謝啦,但我家人可不這麼認為啊。」
「那你家人期待你幹什麼?」
我聳聳肩:「醫生、律師,不然就是公務員,然後成家立業功成名就這樣吧。」
「你有辦法一輩子照著他們的想法過下去嗎?」
我搖搖頭:沒辦法。總有一天,我會告訴他們自己無法達成你們的要求
.
「那麼,就現在吧。」
他們說。
我很難形容我那時候的感覺。一方面既因為遲早得反抗而感到心慌,另一方面又因為遲早得反抗而感到心安。
但既然已經確定自己注定要走上跟別人不同的路了,那就相信自己、相信終究能夠春回大地,然後堅定的走下去。
之後沒過一兩天,我突然在讀書時聞到一股花香
一打開窗戶,我完全愣住----
.
整排櫻花樹好像在一夜之間完全綻放了!
溫暖的陽光懶懶地照在身上,已經絲毫沒有冬天的影子。
市中心的湖泊裡,湖畔墨綠色的垂柳隨風搖曳,中間則夾雜著一株株的櫻花樹。
.
偌大的湖泊滿是粉紅色的樹影,隨著哥德式教堂的尖塔一起倒映在深綠平靜的湖面上。
櫻花被風一吹立刻飄散,花瓣雨緩緩飄落到湖面、
飄落在划船而過的遊船邊、飄落在木造的繫船柱旁。
.
每年的這個時分,我就會想起那段日子。
看著眼前的一片櫻花海,我總會不自覺覺得後面應該要有個鳥居、神社
這種比較日式的風景。
但眼前不是神社、而是哥德式教堂的尖塔,這樣的風景跟我認知中的美景長得不一樣,不過美嗎?
.
坦白說,非常美~
我想這一切揭示給我的是:這個世界如此寬闊。
沒有註定的命運、也沒有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我們不需要小心翼翼的跟隨所謂的必勝法則,因為這世界上,
.
絕對不會只有一種通往幸福的方法。
趁著今天有點時間,趕快把這我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一點小小快樂~~XDD
圖片來源:@游至安
#朋友要我一定要tag他XDD
PS: 下面好多留言問我這篇文是收錄在哪一本書,是我的處女作《我是留德華》喔~(現在回頭看這書名真是想一頭撞死....)
附個購書連結來衝一波買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6960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Bonjour Louis! 我是路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帶大家來去我的家鄉里爾(是法國北部的城市) 來到里爾絕對不能錯過罪惡的起司火鍋還有百年甜點店 😋 這次我們還去了比利時玩唷~ 從里爾到比利時玩只要80分鐘車程 到比利時要幹嘛???? 吃九孔!吃巧克力! 吃薯條!吃鬆餅!喝啤酒! 我們都做了,有好的有踩雷的😝 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是我第一次在影...
「好吃的食物法文」的推薦目錄: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八卦
【曾經,法國人90%的主食就靠它!法國人爭取將Baguette列入文化遺產?🇫🇷🥖】
朋友們!談起法國的麵包,你最喜歡什麼種類呢?
今天想跟朋友們聊聊很常見的法式長棍麵包!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也簡稱「法棍」,在法國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被公認為法國文化的象徵之一,也被視為法國國寶!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力挺將Baguette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如同義大利的披薩、韓國的泡菜一樣。
不過,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麵包其實有許多不同種類與形狀,那今日備受法國人喜愛的Baguette怎麼會變成細細長長的樣子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法棍的一些小故事!
¶ 散發致命香氣的Baguette材料雖簡單,在18世紀時,竟是王公貴族專屬的奢侈品!?
我曾經聽學生分享過一個歷史故事,讓我覺得「似曾相識」 « Déjà vu »😮。西晉的晉惠帝在糧荒時期,聽見百姓沒有米飯吃,曾經說過:「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讓許多人覺得好荒唐!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法國有一個傳說,跟晉惠帝的故事很相似!
據說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聽到大臣說百姓沒有麵包吃時,回應他們說:「沒有麵包吃,何不吃布里歐?」 « S’ils n’ont pas de pain,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布里歐是一種鬆鬆軟軟的甜麵包,法國人把它當甜點吃。)
事實上,瑪麗安東尼並沒有真的說出這番話,然而,當時法國的百姓,確實飽受飢餓之苦。在18世紀,法國人90%的主食來自於麵包,平均每天會吃下1.5公斤的麵包,相當於台灣傳統社會中米飯的角色。然而,當時法國的「穀價大漲」,人民買不起麵包,出現糧荒。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當時法國的農民沒有東西吃,卻看到貴族竟然津津有味地吃著酥酥脆脆的白色麵包,因而引發暴動,導致法國大革命!
當時,封建貴族« Les Aristocrates »與布爾喬亞« Les Bourgeois »,也叫做資產階級,所享用的主食,是以精緻麵粉製作而成的「白麵包」;窮苦平民吃的,則是灰色或是黑色的麵包,因為他們吃不起高級的麵粉。
現代的食物文化,認為裸麥、黑麵包比較健康,在台灣的麵包店,全麥麵包有時候賣得比白麵包還貴。但是當時的法國社會,把白麵包視為一種「夢幻的」麵包,是菁英享有的特權,黑麵包則是百姓吃的,平民想試試白麵包也吃不到,因為他們的社會階級規定了他們的飲食,別無選擇。
¶ Baguette的祖先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誕生啦!竟然是革命的訴求之一!?
在法國大革命過後,這個二分的現象改變了。法國人吃的麵包從尺寸、材料到價格,都有一定的規格,不管你是什麼身份、有怎麼樣的家世,吃到的麵包都是一樣的,被稱為 « Le Pain Égalité »(平等麵包)。
« Le Pain Égalité »是法國大革命的訴求之一。1793年,法國國民公會(Convention)通過法律,規定每個人吃的麵包都要是一樣的,不可以因為階級而有差異,Baguette的祖先被認為是在此時誕生!
麵包師傅如果違反這些規則,就要吃牢飯,這道規定也象徵著法國大革命的平等精神。
這邊附上這一段具有歷史意義的法律條文給大家參考:
« La richesse et la pauvreté devant également disparaître du régime de l’égalité, il ne sera plus composé un pain de fleur de farine pour le riche et un pain de son pour le pauvre. Tous les boulangers seront tenus, sous peine d’incarcération, de faire une seule sorte de pain : Le Pain Égalité ».
(富貴與貧窮兩者必須從平等的政權中消失,不應再區分富人專用的精緻麵粉麵包,與製作給窮人吃的麩皮麵包。所有麵包師傅都只能製作一種麵包,稱為平等麵包,否則將被關進監獄。)
¶ Baguette怎麼被「洗白」?「棍子」的長條形狀居然是為了打仗方便用?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平等麵包」,被視為是Baguette的最剛開始的樣子。
漸漸地,Baguette從「平等麵包」展開一段變形的旅程,從原本黑黑圓圓的樣子,變成今日的白色長棍。
之前提到,製作白麵包的成本昂貴,因此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平等麵包」是麥子粗製而成的。不過,因為法國的文化傳統將「白色」跟「美麗」、「純潔」聯想在一起,法國人仍然崇尚白麵包,於是,Baguette的顏色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演變成今日的白色,這也被視為是社會進步、經濟起飛的象徵。
再來,Baguette成為今日的棍子狀,據說是拿破崙的要求!
事實上,原本的Baguette其實是圓形的,而不是長條狀。但是到處帶兵打仗的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有一天召集起麵包師傅,要求他們改良麵包,把Baguette做得長長的,才能讓士兵放進他們的褲子的口袋裡,行軍時方便攜帶。
把Baguette放在褲子裡,這是不是一個很有趣的畫面呢?
¶ 你認為代表台灣的精神食物是什麼呢?
Baguette在法國是很神聖的,不但材料跟添加物有專門的法律規定,還有特定的「拿法」與「吃法」,規矩多得很!
不過,Baguette要做得好吃可不容易,一方面,師傅功夫要好,另一方面正統的Baguette不能添加人工酵母與化學添加物,不能久放,而且容易乾掉。所以要趁熱吃才好吃,這也是為什麼法國人常常在麵包店外大排長龍,原來是為了趁新鮮吃下那口「外酥內軟、充滿麥香」的Baguette!
最後,跪求朋友們推薦哪一間麵包店,有好吃的Baguette呢?你認為台灣最道地的Baguette在哪裡呢?歡迎大家分享!
還有,如果Baguette代表著法國的平等精神,那麼台灣有沒有哪些傳統食物,可以代表「台灣精神」呢?
#杰宇的法文邂逅
#法國麵包
#文化遺產
#平等精神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八卦
很多人問我住山上何方,法文名稱不好記,我決定翻譯為『毒龍谷』🧏。乃因本村名稱中有條Doulon毒龍河,名字中的Laval就是山谷,貼切吧?
第一張照片中是江湖人稱「肉販的女兒」的賈克琳。看這照片,大家覺得她大概幾歲?
不賣關子!賈克琳幾年前已經慶祝過七十大壽。她平日穿著堪稱高『嶺』之花,是村中最會打扮的。夏天是連身細肩帶熱褲,金髮妹妹頭,筆直纖瘦的雙腿,從背後看完全是個辣妹。
在某些衛道人士眼裡,可能覺得她有了年紀,這樣穿不太莊重。畢竟不少人都很愛管路人穿甚麼🤷。穿得暴露就是要引人注目吸引異性(那同性戀?),好像穿衣服不能為自己而穿,畢竟一定是『女為悅己者容』。看場合穿衣服這種規定,在某些場合也隨著各人對服裝的詮釋不同而逐漸崩解。而其實最讓假道學崩潰的,就是女人脖子以下肚臍以上那方天地能見人的範圍吧?🤣我不太會管別人穿什麼,雖說『人要衣裝』,但『以衣廢言』,用穿著來評量別人的人,肯定是膚淺的人。詐騙最知道要衣冠楚楚才能博取信任啊 🤭
扯遠了!(容我重申,此乃本版日常🤣)
我是要說賈克琳來訪的事情。
之前提過村子裡要辦一個聚餐,因為疫情的關係,像我們這種這一年剛搬來的人沒有機會認識其他鄰居。所以之前我們跟泰瑞莎還有幾個鄰居提過這個聚餐的想法。
其實我家很常請鄰居來喝開胃酒,小叔民宿七月的客人因為租一個月,我們至少一起喝過三次。在山上戶外用餐,美景無敵,附近鄰居散步經過,駐足寒暄,也常被我們邀進來喝一杯。如果是事先約好的,大家都會捎瓶酒或帶個餅乾鹹派什麼的。重點是交流,吃甚麼是其次。
兩星期前,泰瑞莎不知道為什麼跟碧姬突然就興致高昂地去挨家挨戶詢問是否願意一起聚餐認識彼此。統計之後,差不多有三十個人。我都不知道原來毒龍村有這麼多人🤣,不過其實有一半只是來避暑。
三十個人的場地不好找,村裡沒有人有那麼大的客廳。去問村長出借活動中心,村長說『90歐元場地費』。所以某村民後來決定大方提供她家庭院,下雨的話再看著辦。
接著就是『吃甚麼』的大哉問了!我們這裡鄉下人的原則跟台灣人是一樣的,食物只能多不能少,讓客人覺得食物不夠是大忌。但是跟台灣不一樣的是,法國廉價的食品真的不好吃。
我們提議大家自己帶東西來分享,結果泰瑞莎跟賈克琳都否決😳,她們說『請人家還要人家帶東西,不好』。她們覺得要準備食物,然後大家分攤。我說根本沒有誰請誰的問題,而且你不要人家帶東西,卻跟人家收錢?這邏輯我不懂🤷
然後前兩天,泰瑞莎帶著一疊印好的通知單進來我家,說是碧姬全權處理的。通知單上寫一人16歐元,沒寫的是16歐元可以得到的是家樂福超市的工業豬肉製品與罐頭食物。
16歐元可以在餐廳吃套餐了,還不用自己準備食物跟洗碗。不知道碧姬怎麼算的,她自己那麼吝嗇,怎麼可能付16歐元?我們馬上打槍。然後碧姬又翻臉了🤣
所以賈克琳這週末就來找我們兩次,折衷辦法就是她找她認識的外匯廚師做兩三樣鹹派甜塔,大家一起分攤,然後各人再帶點額外的食物。我提議『每個人帶自己的飲料,因為有人不喝酒,有人不喝汽水可樂』。賈克琳馬上回絕『我覺得不太好,這樣有人就自己一個人喝...』。
我說她們真的有抓到什麼才是聚餐的重點嗎?不是分享與交流嗎?就算一人一瓶喝自己的酒又如何?每個人帶點家裡的料理不是更親切嗎?🤷🤷🤷而且更簡單啊!為了這個聚餐的事情,她們來來回回討論了不知道多少次🤦
真的是會把一個問題變成數個問題的村子🤣(不能說法國人都是如此)。毒龍村無誤。
#毒龍谷日常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Bonjour Louis! 我是路易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帶大家來去我的家鄉里爾(是法國北部的城市)
來到里爾絕對不能錯過罪惡的起司火鍋還有百年甜點店 😋
這次我們還去了比利時玩唷~
從里爾到比利時玩只要80分鐘車程
到比利時要幹嘛????
吃九孔!吃巧克力! 吃薯條!吃鬆餅!喝啤酒!
我們都做了,有好的有踩雷的😝
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是我第一次在影片裡哭
收到媽媽偷偷準備的影片,就突然很想家了🥺
👍🏻推薦好店:
里爾百年甜點店Meert
里爾起司火鍋Le Broc
比利時巧克力La Belgique Gourmande
比利時薯條Frites Tabora
👎🏻不推雷店:
比利時Chez Leon:這間很有名但是超爛🤬不好吃服務又很差,大家真的不要列入名單呀
#法國 #歐洲 #巴黎 #里爾 #比利時
Come say H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onjourLouis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onjour.louis/
BUSINESS ENQUIRIES商業合作請聯繫FB
––––––––––––––––––––––––––––––
good morning by Amine Maxwell https://soundcloud.com/aminemaxwell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2vpruoY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SQWFdnbzlgI
Lights by Roa https://soundcloud.com/roa_music1031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roa-light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7TWSF5Dt0EM
Walk On The Beach by Spiring https://soundcloud.com/user-57630131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al-walk-on-the-beach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ZjhEiXDcpHM
––––––––––––––––––––––––––––––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評價
每次野營都要煩惱吃什麼,這次買了一包比牛排還貴的軍糧,號稱地球最好吃的法國軍糧,野營就只帶這一包稱一天,全部都法文,看都看不懂,打開罐頭,居然還有加熱爐,加熱吃過味道居然......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7
Gopro Hero 6
iPhone XR
SONY A6400
SONY 10~18mm F4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Manfrotto Element 碳纖維小型腳架
剪輯設備:
MSI GS65
Philips BDM4350 (43" 4K)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評價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跟大家分享每個人都很熟悉,但對於要怎麼把它做得好吃又感到陌生的美味炸物:「比利時薯條/Belgian Fries」,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試做看看,在比利時就著薯條必吃的國民 Sauce「安達魯斯醬(Sauce andalouse)」。
很多人以為薯條是美國人的食物,但從薯條的英文名字 French Fries 看來,似乎又是來自於法國,但炸薯條真正的起源,非常有可能是比利時喔。
比利時宣稱他們才是薯條始祖,早在17世紀時因為季節因素,漁貨量不足,他們就開始炸薯條來吃,這可是比起任何國家都來得早呢!並表示當年是因為美國大兵在比利時法語區吃到好吃的炸薯條,因法語區講的是法文,因此傳到美國後就成了French Fries,是天大的誤會。關於這點,比利時跟法國在聯合國還正在爭議中。
偷偷說德國總理梅克爾,是支持比利時的。
在比利時,炸薯條就像是國民小吃一樣,隨處一個轉角就有一間薯條專賣小店,炸好的酥脆金黃薯條會用圓錐紙筒或長方紙盒盛裝,十幾二十幾種沾醬任君選擇,然後澆淋在冒著熱氣的薯條上,趁熱享用。
傳統上比利時薯條是使用 Bintje 品種,不過亞洲比較難找到,所以我們使用的是適合油炸、體型略大的粉質馬鈴薯來製作。
在這支影片裡,我們會跟大家分享製作完美比利時薯的「雙炸秘訣」,毋須花哨的技巧和工具,但有個溫度計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掌握好油溫以及兩次油炸的小技巧,你會發現自家炸薯條簡直好吃的不得了,從此薯條金黃酥脆的最高境界,輕鬆掌握。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會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敬請期待。
-----------------------------------
比利時炸薯條與安達魯斯醬怎麼作呢?
下面是比利時薯條與安達魯斯的做法與食譜:
☞ 份量:薯條 2 人份,醬汁約 4~5 人份
📍 材料 Ingredients
☞ 薯條
大顆馬鈴薯 一顆,約260~280g
鹽 1g
葵花油 適量(任何炸油皆可)
☞ 安達魯斯醬
美乃茲 125g
鹽 0.8g (約1/8大匙)
番茄糊 14g (約1大匙)
洋蔥碎 9g (約1大匙)
紅椒碎 9g (約1大匙)
青椒碎 9g (約1大匙)
新鮮檸檬汁 4g (約1/2大匙)
📍 做法 Instructions
☞ 安達魯斯醬
1. 把紅椒、青椒跟洋蔥切成細小的丁狀,各取 9 克
2. 在裝有美乃茲的碗裡,加入番茄糊(不是番茄醬哦)、黑胡椒、鹽、辣椒粉、紅椒碎、青椒碎、洋蔥碎與檸檬汁,然後充份混勻並覆蓋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最少一小時,再來享用。
☞ 薯條
3. 把馬鈴薯刷洗乾淨並去皮,然後用布巾或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滑滑的液體
4. 接著把馬鈴薯切成一公分粗細的長條狀
5. 把切好的馬鈴薯條放在大盆裡加冷水漂洗 2-3 次,直到水變的清徹
6. 用廚房紙巾或餐巾布徹底吸乾水分
7. 炸鍋裡倒入足量的油量,當油溫到達150°C時,將擦乾的薯條放入炸籃油炸三分鐘,要點是不要炸到上色,目的只是炸軟。
8. 時間到取出薯條,並放在舖有廚房紙巾的平盤上,用另外紙巾吸走多餘的油份,然後讓它室溫放涼最少 20 分鐘,也可以冷藏半小時
9. 第二次油炸,等油溫到達190°C後,再次放入薯條,大概約炸 2-3 分鐘或薯條呈現金黃酥脆的狀態就可以瀝油撈出
10. 在炸到金黃酥脆的薯條上撒上薄鹽,並充份混勻,可以單吃或搭配安達魯斯醬享用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4 食材介紹
01:27 製作安達魯斯醬(sauce andalouse)
03:29 處理馬鈴薯
06:10 比利時薯條第一次油炸
08:40 比利時薯條第二次油炸
11:11 製作比利時炸薯條的技巧分享與注意事項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看東奧配薯條
#完美薯條背後的科學
#現炸酥脆金黃薯條
#比利時街頭美食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好吃的食物法文 在 法國VS台灣原來吃雞也有文化差異?!「好吃」法文怎麼說 ... 的八卦
順便學學 好吃 的 法文 #國產雞排#台灣小吃# 法文 ▴▴▴More about 溫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nnnTV...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