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逝世一週年》
* 「我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符合殘疾天才的刻板印象」。⋯⋯ 我不能用假髮和墨鏡偽裝自己—— 輪椅使我暴露無遺。眾所周知且容易識別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但優點遠遠超過缺點。人們似乎真的很高興見到我。 2012 年我在倫敦為殘奧會開幕時,我擁有了我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
* 我在這個星球上過著一種非凡的生活,我利用奇思異想和物理定律穿越宇宙。我到過銀河系最遠處,旅行進入過黑洞,還返回過時間的起始。在這個地球上,我經歷了高潮和低谷、動蕩與安寧、成功和痛苦。我遭遇貧窮,享用富裕,曾經矯健,又身患殘疾。我既受到贊揚,也受到批評,但從未被忽視過。通過我的研究,我極端榮幸地能夠為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做出貢獻。但如果宇宙中不存在我所愛且愛我的人,那的確會是一個空虛的宇宙。沒有他們,它的一切奇跡都對我毫無意義。
* 我們將如何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如何提供乾淨的水、產生可再生能源、防止並治癒疾病、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我希望科學技術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但需要人,有知識和理解的人,去實施這些解決方案。讓我們為每個女人和男人奮鬥,為了讓他們都能過上健康、安全,並充滿了機會和愛的生活。我們都是時間旅行者,讓我們一起踏入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使這個未來成為我們想去訪問的地方。
* 沒有誰創造宇宙,也沒有誰指引我們的命運。宗教是回答我們都問的問題的早期嘗試: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我們來自何方?很久以前,答案幾乎總是千篇一律:眾神創造萬物。世界是一個可怕的地方,所以即使像維京人一樣強硬的人也相信超自然的存在,由此來理解諸如閃電、風暴、日食、月食等自然現象。如今,科學提供了更好、更一致的答案,但人們總是依附宗教,因為它給予了安慰,而他們不信任或不理解科學。
幾年前,《泰晤士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霍金說:上帝並未創造宇宙。」文章附有插圖。上帝的形象取自米開朗基羅的一幅畫,顯得擁有雷霆萬鈞的威力。他們印了一張我顯得頗為自得的照片。他們讓我們看起來像是在進行一場決鬥。但我對上帝不抱怨恨。我不想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似乎我的研究是關於證明或反駁上帝的存在。我的研究是要找到理解圍繞我們四周的宇宙的合理框架。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認為像我一樣的殘疾人是生活在上帝的詛咒之下的。好吧,我想我可能使那裡的某位感到不高興,但我更願意認為,一切都可以由自然定律給予另一種解釋。如果你像我一樣相信科學,你就會相信存在永遠得遵守的一些定律。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說這些定律是上帝的傑作,但那更是對上帝的定義,而非對其存在的證明。
* 我不想告訴任何人該相信什麼,但對我而言,問上帝是否存在是一個有效的科學問題。畢竟,很難想象一個比什麼或誰創生了並控制宇宙更重要或更基本的奧秘。
根據科學定律,我認為宇宙是自發地從無創生出來的。不管宇宙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製造一個宇宙其實只需要三種成分。試想我們可以在某種宇宙食譜中列出它們。那麼我們烹飪宇宙所需的三種成分是什麼?首先是物質——有質量的東西。物質就在我們身邊,腳下的地中和太空外面。灰塵、岩石、冰、液體。巨大的氣體雲、恆星的巨大螺旋,每個都包含數十億個太陽,向外延伸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
你需要的第二種成分是能量。即使你從未思考過它,我們也都知道能量是什麼。那是我們每天都遇到的東西。仰望太陽你可以在臉上感受到它:那是9300萬英里(1英里=1.609千米)外的一個恆星產生的能量。能量滲透宇宙,這是它驅動使宇宙永遠充滿活力,並不斷變化的過程。
這樣我們有了物質,我們有了能量。為了建立宇宙,我們需要的第三種成分是空間。很多空間。你可以說宇宙有很多品質——可怕、美麗、暴烈。但有一個品質和它毫不相干,就是狹窄。無論我們朝哪裡看,我們都看到空間,更多空間,更多更多的空間。空間向所有方向伸展。它足以使你頭暈。那麼所有的這一切,物質、能量和空間又是從何而來呢?直到20世紀我們才明白。
* 愛因斯坦。遺憾的是,我從未見到他,因為他去世時我才13歲。愛因斯坦意識到某種極其非凡的東西:製造宇宙所需的兩種主要成分,質量和能量,基本上是一個東西,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說兩者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他著名的等式E=mc²只是意味著質量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能量,反之亦然。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宇宙並沒有三種成分,它僅有兩種成分:能量和空間。那麼,所有這些能量和空間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科學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後找到了答案:空間和能量是在我們現在稱為大爆炸的事件中自發產生的。
在大爆炸的那一刻,整個宇宙出現,伴隨著空間。這一切都脹大,就像氣球被吹大一樣。那麼所有這些能量和空間從何而來?這充滿能量的整個宇宙,這極端廣袤的空間及其包容的萬物,如何無中生有?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上帝重新進入角色之處。正是上帝創造了能量和空間。大爆炸是創生的時刻。但科學講的是另一個故事。
* 當我們探索銀河系時,我們遇到一種外星生命形式的機會是多少?如果關於地球上生命出現的時間尺度的論證是正確的,那麼應該存在許多其他恆星,其行星上擁有生命。其中一些恆星系統可能在地球之前50億年就形成了。那麼為什麼銀河系沒有爬滿著自我設計的機械或生物的生命形式?為什麼地球沒被它們訪問甚至被殖民過?順便說一句,我不太相信不明飛行物攜帶來自外太空生物的說法,因為我認為外星人的任何訪問都會更加明顯得多——而且可能也更不愉快得多。
那麼為什麼我們沒被訪問過?也許生命自動發生的概率就是如此之低,以至地球是銀河系中或者在可觀察的宇宙中唯一出現生命的行星。另一種可能性是存在合理概率形成自我複製系統,比如細胞,但大多數這些生命形式並沒有演化出智慧。我們過去認為智慧生命是進化的不可避免的後果,但如果它並非如此又怎麼辦?人存原理應警告我們要警惕這些論點。進化更可能是一個隨機過程,智慧只是眾多可能的結果之一。
甚至智慧是否具有任何長期生存價值,這一點尚不清楚。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其他生命都被我們消滅,細菌和其他單細胞生物可能繼續存在。從演化的年表來看,也許地球上的生命不太可能進化出智慧,因為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它花了很長時間——25億年,而多細胞生物是智慧的必要前提。這是太陽爆炸之前可用總時間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它與生命進化出智慧的概率很低的假設相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許多其他生命形式,但我們不太可能找到智慧生命。
另外,如果小行星或彗星與這個星球相撞,這是生命不能發展到智慧階段的另一種可能原因。1994年,我們觀察到了肖梅克·利維彗星與木星的碰撞。它產生了一系列巨大的火球。有人認為,大約6600萬年前一個小得多的天體與地球的碰撞,造成恐龍的滅絕。一些小的早期哺乳動物幸存下來,但任何像人類一樣大的東西幾乎肯定會被消滅。很難說這種碰撞發生的頻率,但平均每兩千萬年可能是一個合理的猜測。如果這個數字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地球上智慧生命的發展只是因為在過去的6600萬年中地球沒有發生重大碰撞。銀河系中的其他行星發展的生命可能沒有足夠長的無碰撞時期來進化成智慧生物。
第三種可能性是存在生命形成並演化為智慧生命的合理概率,但系統變得不穩定,智慧生命自我毀滅。這將是一個非常悲觀的結論,我非常希望它不是真的。
我更喜歡第四種可能性:外太空還有其他形式的智慧生命,但我們卻被忽視了。2015年,我參與了突破聆聽計劃的啓動。突破聆聽使用射電觀測來尋找智慧的外星生命,並擁有最先進的設施、慷慨的資金和數千小時的專用射電望遠鏡時間。它是有史以來旨在尋找地球以外文明證據的規模最大的科學研究計劃。突破性信息是一個國際競爭,旨在創造可讓先進文明閱讀的信息。但我們需要警惕,直到我們進一步發展之前,不要回答外星生命。在我們現階段,遭遇更先進的文明,可能有點像美洲原住民遭遇哥倫布一樣——我想他們認為他們的生活因之變得更糟。
太空氣球成分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八卦
「自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以來,首次出現了一個驚人的變化,那就是下一次選舉比上一次選舉更為重要。選舉只產生了非常短暫的任期。我們的船槳越來越短。民主變得脆弱不堪,落入二戰以來的谷底。」
比利時作家雷布克在《反對選舉》一書中主張,我們信仰的投票選舉,其實正在摧毀民主,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方法來挽救。
他說:
「『民主疲勞症候群』的根本病因在於我們全都成了『選舉基本教義派』。我們瞧不起當選者,卻又將選舉奉若神明。⋯⋯我們堅稱,不管選舉有多大的連帶損害,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人民都該走向投票站。『選舉基本教義派』就是新一輪的全球性福音運動,選舉是這種新宗教的聖事,是其必不可少的儀式,在這一儀式中,形式比內容更加重要。」
「選舉在今天看來就是一種原始工具,若是把寶都押在選舉上,民主制只有死路一條。這就好比我們認為空中旅行就僅意味著熱氣球,卻無視高壓電纜、私人飛機、新的氣候變化、龍捲風和太空站。」
--
他提醒我們,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最好的民主機制不是選舉,而是「抽籤」!
他寫道:
「雅典民主在鼎盛時期能夠依靠抽籤這樣一個奇特的原則運轉,今天的我們對此不禁大感震驚;但對於當時的人而言,抽籤毫無出奇之處,實在是再自然不過。例如,亞里斯多德毫不拐彎抹角地斷言︰『以行政長官任命為例,用抽籤的方法產生就是民主,用選舉的方法產生就是寡頭政治。』」
「在他看來,抽籤是民主的,選舉則不盡然。這一觀點在他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比如說,他評論斯巴達說,政府的組建『包含一定的寡頭成分,例如,所有行政長官都是經選舉產生的,而不是抽籤』。
「我們認為『職業政客』這樣的角色再正常不過了,但在普通的雅典人看來,它十分危險、荒唐至極。亞里斯多德還提到了一種關於自由的很有意思的觀點︰『民主制的基本原則,就是自由……自由的一個標誌就是,公民可以輪番充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這是二十五個世紀前的古老思想,但它仍能提供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借鑑。自由不是自己一直占有權力,也不是不需要尊重權力,更不是被動地服從於權力。自由是自治和忠誠之間的平衡,是管理和被管理之間的平衡。」
--
當然,雷布克不是說要全然捨棄選舉,回到抽籤。他主張的是一種雙軌並行、混合的制度,一種審議式民主。他用愛爾蘭公投的例子說明:
「愛爾蘭人得出了如下結論︰應更加緊密地與政客合作(同冰島),但在挑選公民代表時仍以抽籤為準(不同於冰島)。愛爾蘭人還認為,如果在協商之初就與政客聯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在這方面,他們比冰島人走得更遠。他們不只是請幾位政客給予初步建議,而是有意識地讓政客和公民在整個協商過程中都攜手合作。來自愛爾蘭共和國及北愛爾蘭的六十六名公民和三十三名職業政客(傑瑞‧亞當斯[Gerry Adams]即為其中之一)將在一年的時間內共同協商、討論。」
「愛爾蘭既讓普通民眾參與協商,又給予能說會道、對局勢瞭若指掌的政黨知名人士話語權,這可能顯得有些奇怪;但這種做法可以加快政治決策的施行,消除政客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擔憂,進而避免政黨對種種提案的嘲笑。」
「審議過程有時會對參與者產生極大影響︰政客對公民的不信任逐漸煙消雲散,公民對政客的質疑也一掃而空。」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愛爾蘭人民在全國公投中,選擇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修憲案。贊成陣營獲得多達六二%的選票。而這次公投之所以得以舉行,則是憲法大會以七九%的多數建議修憲的結果。再也沒有更好的例子足以說明審議式民主如何改變現實,這也是近代世界史上第一次,以抽籤選出的公民討論促成了一國憲法的修改。」
--
「我認為,再次採用抽籤可以挽救民主制於全面危機之中。和選舉一樣,抽籤並非靈丹妙藥,也不是完美的藥方,但它可以矯正現行制度中的部分缺陷。抽籤並非有悖於邏輯,它建立在以下邏輯之上︰有意識中立的程序能平均分配政治機會,還可以避免不和。」
「如果在遴選時訴諸抽籤,我們就可以降低腐敗的風險,消除選舉的狂熱,加強對公共福祉的關注。抽籤選出的公民或許不具備職業政客的才能,但他們擁有民主程序中至關重要之物︰自由。」
「選舉產生的公民代表(我們的政客們)不再受商業媒體和社交媒體的驅使,而是與第二議會一起;第二議會毫不關心選舉的狂熱和關注度等問題,而是將共同和長遠的利益放在首位,人們可以自由發言,但並不是因為這些人優於其他公民,而是因為形勢讓個人身上的長處得到了體現。」
「雙代表制就是罹患『民主疲勞症候群』的諸國最好的藥劑。當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種角色不再涇渭分明時,他們就不再那麼相互不信任了。一方面,因為抽籤而獲得權力的公民瞭解了政治協商的複雜性(抽籤有助於民主制成長)。另一方面,政客們發現自己輕視了民眾,曾誤以為民眾不具備做出理性、積極的決策的能力。
「總之,雙代表制無論對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是一種良好的療法。」
*大衛.凡.雷布克,甘歡譯,《反對選舉》,聯合文學,2019。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50
【故事十一月關鍵字:拼選舉 】
☞http://bit.ly/Piann-suan-ki
#說書 #閱讀日常 #選舉 #政治
太空氣球成分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八卦
【悼念氣候變遷學界巨擘-John Houghton】
大氣物理學家和氣候科學家John Theodore Houghton於4月15日因COVID-19診斷後的並發症去世,享壽88 (1931~2020)。他是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科學評估工作組的聯合主席。 2007年,他代表IPCC小組與美國前副總統Al Gore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1995霍頓於牛津獲得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並與Alan Brewer合作,進行了大氣輻射的測量以及飛機和氣球中水蒸氣的輻射測量,之後便持續在牛津任教,在他的指導下,牛津大氣物理系擴大了規模,將其引入了太空時代。他的氣候研究工作始於1960年代,當時冷戰時期的重點是研究發生核輻射後大氣的潛在變化。在牛津大學,他使用NASA的Nimbus衛星進行了溫度結構和大氣成分的研究。到1980年代,霍頓則轉向研究二氧化碳水平(臨界值)變化對於大氣的影響。
之後他就幾乎把世界各大氣象氣候學界機構的頭頭都做過了一遍,其中包括IPCC,試圖說服政策制定者意識氣候變遷的威脅。當然他也支持核電,認為核電對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很重要,並認為新一代反應爐可以解決廢物處置以及安全性的問題。
▋英國部分:
霍頓於1979年至1983年離開牛津,接續擔任英格蘭阿普爾頓的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SERC)的主任、歐洲航天局(ESA)地球觀測諮詢委員會主席、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聯合科學委員會(JSC)主席以及氣象局首席執行官,直至1991年。1994年,他擔任英國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成員,直到2000年。
▋世界部分:
霍頓於1983年至1991年擔任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委員會委員,並於1987年至1991年擔任副主席。1988年,他被任命為IPCC科學評估工作組主席,並一直任職至2002年,期間完成三次評估報告,並代表組織於2007接受諾貝爾和平獎表揚。在1992年之前,他一直擔任皇家環境污染委員會(RCEP)的主席,直到1998年。霍頓還在1992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了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聯合科學技術委員會(JSTC)的主席。
他一生獲得了無數科學獎項,包括皇家天文學會金獎,國際氣象組織獎。他還撰寫了許多與氣候變遷的著名書籍,包括1994出版的《Global Warming: The Complete Briefing》,已經出到第五版了,基本上現在所有氣候變遷或大氣科學的教科書都會引用到。
於1995的受訪中他說到:「If we want a goo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future we'll have to have a disaster. It's like safety on public transport. The only way humans will act is if there's been an accident.」日益嚴峻的災難總會點醒我們該做些甚麼。感謝Sir/ Dr. John Houghton一生貢獻,他將回歸最愛的主身旁,一同以上帝視角端看他所提出的所有理論,以及看看全人類該如何迎接挑戰了。
太空氣球成分 在 太空氣球介紹 - 台灣之美 的八卦
台灣之美,太空氣球成分,太空氣球技巧,太空氣球自製,太空泡泡原理,太空泡泡哪裡買,太空泡泡有毒嗎,太空泡泡英文. ... <看更多>
太空氣球成分 在 太空氣球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太空氣球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太空氣球成分,太空氣球哪裡買,太空氣球原理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太空氣球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 ... ... <看更多>
太空氣球成分 在 Re: [討論] 絕地救援拍不好的地方-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superwen (帥哥)》之銘言:
: 基本上我是太空迷,我覺得有片中些地方沒有處理好。小抱怨一下
我不是太空迷,但稍微google了一下,參考看看。
: (1)因大氣成分不同,之前看好奇號拍的火星夕陽是藍色白的,片中夕陽跟地球一樣。
: 並且夕陽弄得很大很難接受。(有興趣者Google火星夕陽跟影片差很大)
「除了太陽附近呈現藍色之外,天空其實是一片橘黃色,和地球並沒有太大」
原文來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512/505321.htm
nasa提供的較大張照:https://apod.nasa.gov/apod/ap140302.html
: (2)同1中午時太陽會不會太大了一點XD,火星太陽應該跟硬幣一樣大
中午我不確定,沒看過照片,不過在地球夕陽看起來也比較小,可能中午會比較大吧。
: (3)某些天空看到一點雲XD火星大氣沒水份呀
火星雲:火星的雲不像地球那麼多又較厚實,由於冷、乾、氣壓低,
火星的雲通常不多且薄,有些是水冰構成,有些是乾冰構成,
如果參雜沙塵則由白色變成黃色的黃雲,另外一些常見的雲,
如塔爾西斯和埃律西昂的山雲、哈伯太空望遠鏡中常見的赤道雲、
火星邊緣的藍色雲靄等。
原文來自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1%AB%E6%98%9F%E5%A4%A7%E6%B0%A3%E5%B1%A4
Curiosity Captures Clouds on Mars
https://www.iflscience.com/space/curiosity-captures-clouds-mars
: (4)火星引力是地球1/3,搬東西沒有舉重若輕的感覺,100kg的東西應該3X kg
: 70kg的人應該2X kg
我是覺得還好,因為他們去那邊要花半年時間,太空站的重力有可能是模擬火星的。
所以有可能肌肉已經習慣的。
: (5)地球氣壓1013.25 hPa ,火星氣壓平均6.36 hPa
: 氣壓的感覺沒有處理好,車子上面氣球開車門時內部氣壓=火星氣壓,氣球應該扁掉
: 還有靠朔膠布就能隔絕氣壓個人心理較難接受...
這個我不太會算,但太空氣球高度能到30~40公里不會爆,這大約是火星氣壓,
這樣看起來應該還行?
: (6)太空中慣性的感覺沒處理好,比如Mark太空中的旋轉突然停下來
: 很不符合牛頓第一定律,這邊地心引力這部拍的較能接受。
這個確實比較誇張,太空人叛變、弄炸彈炸太空艙和鋼鐵人應該都是為了戲劇性加的,
真的太空人應該不會這麼胡來。
: (7)到火星的旅程基本上四年一次有近地點的問題,不是他們想發射就可以發射火箭,
我看會合週期差不多是2.135年一次
參考自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D%A8%E9%81%93%E5%91%A8%E6%9C%9F
: 要考慮地球跟火星軌道問題,當地球在太陽東邊火星在太陽西邊時基本上是飛不到的
: 火星任務通常是算好時間跟火星"會合"火星飛行速度24.13 km/s,
: "追"火星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 任務後過一年要發射火箭個人也是難接受。
我是不太會算啦,但這個我覺得這個問題理應是算好的。
這部片NASA有幫忙,這個問題應該不會錯才對。
也就是離開火星→靠近地球→去火星,差不多4年多的時間。
不過實際火星任務會是類似這樣的狀況:
因為地球和火星都在公轉,而且週期不同,最近的路程不一定是要等到接近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87.8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3878669.A.59D.html
※ 編輯: kslman (218.187.100.202), 10/04/2015 00:04: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