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護醫療系統。把病床留給需要的人 》#英國重症病患的呼籲
.
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疫情病毒!大家不要只著眼於自己的不方便,去抱怨不能改變的現實。#我們一定要一起守護及愛護醫療系統!把急診室A&E留給真正有生命危急的人!後面我也會分享為什麼不出門,也是保護醫療系統的方式。
.
先謝謝所有上一篇給我暖心鼓勵跟建議的朋友們,你們的體貼對待,讓我再次感受到網路滿滿的溫情。我一定會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情還有身體,慢慢把我在🇬🇧英國染疫,進醫院隔離治療的經驗總結出來。尤其是 #心態上如何克服,希望能讓大家不要恐懼,但也千萬不要懈怠。
.
這張黑白的照片(太血腥了我調色成黑白),是我在急診室床上回過神後,眼前的第一個畫面。可以想像幫我下針的護士有多緊急!命留著,日子很長,我們都有機會慢慢走、慢慢修復。
.
從我確診到進急診室,只有短短一週的時間。我38歲無不良嗜好、沒有慢性疾病、飲食均衡、還有健身習慣的健康中年女性。連在英國生兩胎孩子都沒打無痛,在只有助產士協助下水中生產。我的 #英國媽媽防疫日記 一直做的非常完善,完全不出門也沒有外食自己餐餐煮,依然還是有染病跟惡化的機會。唯一破口,就是回去上學的孩子。這樣一說,是不是會突然超感激政府幫你做決定,通通停課!
.
#請務必愛惜醫療系統
.
在英國🇬🇧重災疫情區,感染人數高達四百多萬人的經驗,封城除了目的性阻斷病毒連結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少出門會大量漸少不必要的意外事故避免增加急診室負擔,比如說車禍、酒醉打架、小孩跌倒、運動受傷….等。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擅長下廚,也拜託你不要去練習切刀子了!請大家一起維護,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
我在醫院隔離的期間,看了醫護人員真的超級心疼他們。一雙手洗了無!數!次!而且不是像我們家裡這樣洗一洗而已,他們是用很強的洗手液,還要套手套,摸了儀器、幫我量體溫、幫我拿東西,都要洗!我看她們紅疼痛的手而已,我都想哭了。更別說英國醫療人員還沒有台灣這麽齊全的保護措施衣服,穿個塑膠的圍裙、普通的醫療口罩跟手套,就這樣。
.
試想疫情期間整個醫療系統已經非常繁忙,醫護人員、病床跟儀器只有固定那些。急診室在疫情期間已經超出負荷。而且還得要專門隔開有感染者跟未感染者,醫護人員穿穿拖拖隔離衣服,一直無上限狂消毒手,對他們也是極度傷害與消耗。
.
不只身體累,我在醫院隔離治療期間,護士跟我說她心理也很受傷,因為一直面對送進醫院搶救covid有生命危險的患者,很多並不像我一樣幸運活著出院。因為疫情嚴重,患者因為染疫不能有人陪同,所以過世時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甚至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告別式也不能舉辦。而這位護士,說她就是那個離世患者,這輩子最後見到的人。現在也有非常多報告指出,醫護人員心理創傷也很大。
.
我記得從急診室被推去隔離病房的途中,那條平常人氣很旺的長廊,還有以前排滿好多人在等領藥的大廳,連以前最歡樂吵鬧的兒童醫療部門,都空蕩蕩的!原來,這段期間英國人不只每週3晚上8點在門口為了醫療人員拍手外,大家都實際行動努力讓自己沒必要不去醫院,守護著英國的NHS!讓所有醫護資源能搶救上百萬確診的中重症患者。
.
#多練習感恩 (practice gratitude)。
.
也是因為自己在醫院裡接受治療,親自走過一回生死後,我更覺得人一定要學會「感恩」,沒有人是天生會轉念的。我面對生離死別,也是會有人性軟弱的一面。「信仰」是我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柱,讓我不怕死陰幽谷。如果你沒有信仰,多練習感恩是非常好的方式。從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每天睡前讓孩子說3個感恩的事情,是我們家睡前儀式中一直很重要的步驟之一。
.
而我的心得還有,大家可能都只著重於感謝醫生跟護士,其實我覺得不只醫生護士,要致敬 #所有在醫療前線奮戰的鬥士們!除了醫生、護士外,還有檢驗師、開救護車人員、醫院打掃清潔的人員、在醫院裡備餐送餐的人員、藥師以及值班警衛,甚至很多人忽略了,才剛畢業一踏入實習,就要面對疫情凶猛而來的孩子們。他們都是暴露於高危險環境中。
.
#今天你守護醫療 #有天換他守護你
很多剛來英國的朋友,會很不習慣英國的醫療系統,覺得他們老是很慢,GP家醫很難預約,約到了醫生也不一定願意開藥,只叫你吃 paracetamol=英國止痛退燒萬用藥。連我當初第一胎流產時,去急診室一等也要4個小時起跳,因為沒有急切的必要性。有些輕症的人還抱怨,都快咳死了也不讓你進醫院,
.
我染疫的那個高峰期,「#一天 六萬多人感染」真的不可能全部的人都進醫院。但NHS把 #醫療分級做的非常徹底,所以我才有機會在突然惡化時第一時間被搶救(血氧不到85,正常人98-99)兩個肺部全都被病毒侵襲。
.
老公在急診室妥善治療後,因為血氧恢復正常,醫生讓他帶兩個孩子回家。可是因為當時是兒子有確診,所以他們也不能搭計程車或是拜託朋友來載他們(我們都是搭救護車進醫院,所以老公沒開車),因為有確診也不能放他們徒步自己走回去,怕路途中散播病毒。
.
你們猜,結果他們怎麼回家?今天故事說到這裡,我先休息。下一篇再來跟大家說,如果像我們是無後援小家庭,家裡有人確診了怎麼辦。是最多人想要提早有心理準備的問題。
.
.
(歡迎臉書私人分享,未經本人同意請勿擷取內容,且謝絕媒體任何形式轉載。)
「天生體溫高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Facebook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CS莉亞 x 空姐心事 Facebook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閒聊] 有人體溫也是都偏高的嗎-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體溫偏高的人怎麼解釋自己沒發燒? - COVID-19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體溫高原因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體溫高原因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天生體溫高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天生體溫高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閒聊] 天生體溫比較高-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CS莉亞 x 空姐心事 Facebook 八卦
「 空姐心事,自由的節奏(三) 。」
我醒了,眼皮還是很沉。 口罩裡反彈著熱熱的呼吸氣息, 小被被還矇在臉上自以為的蓋住視網膜,欺騙著松果體。
4月8日。
早上8點32分,交班的護理師們已經分別進來三趟了,送藥量體溫、送餐,「 早安,你起床了嗎?」 聲音輕輕的、血壓計推車也輕輕的,護理師只探了一點點頭確認我是清醒的才走到我的床邊,「 還有不舒服嗎?」 輕輕的問候著, 我快速的從床上坐起來,頭暈暈的,手腳有點沒力,抓到桌上的體溫計,報告溫度。
「 37.1。 我喉嚨和肚子都有點痛。 但是不是痛到不舒服的那種,一點點不舒服而已。 」我努力精確解釋自己的感受,怕是說的太嚴重護理師和醫師會緊張,又怕是不說會影響到護理師通報或醫師診斷。
我其實只是還發著燒而已不是什麼急重症的病患,但護理師們仍然盡全力給我最柔軟的照護。 說真的,她們也只是工作者,單就提供勞務範圍而論,她們是不需要加上親切、溫柔、細心、體貼的,這些多出來的,是出於對病患的尊重和體諒, 也因此,我更加決定要好好的回應護理師,並且珍惜這台灣獨有的、難能可貴的溫暖。
在我的思緒還繞著圈圈時, 護理師已經很有效率的綁完左手的壓脈帶,拿起掃描器掃完我右腕上的名牌,按下測量鍵、再為我夾上血氧指夾器,邊告訴我, 「 退燒葯裡面有消炎成份,待會你吃個葯,看看會不會好一些。 然後記得多喝水哦。 不要怕麻煩我們,有需要時就要跟我們說,知道嗎? 」
「 好的好的,謝謝您。」 我還是很不好意思的道謝了,心裡浮起「 在門口等待著經過的護理師幫忙倒水、四下無人,我衝過去倒水再衝回房間應該不會有人發現」 的那個犯罪念頭。
總之以上這些都顯示著像我這種天生心思太細膩的,非常不適合做一個病人。尤其是一個住院的病人。
我想心思太細膩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我怎麼拿捏回應的界線。 第十三天,我回應的界線愈來愈後退,真心覺得給家人、給周遭的人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獨立習慣了,連「需要依靠」都覺得不合理了。或許,我有邊緣型性格、有人際關係障礙?
對,你們看。 人在糾結狀態時就是會任由不合理的思緒橫衝直撞, 只不過剛剛談到「 有需要時再麻煩護理師倒個水」 , 最後給了自己「 或許我有人際關係障礙 」的結論,也是一個不知所以然哪來的靈感。
我一時覺得好笑,但也觀察著這個結論的真實性,或許我真的是,又或許是隔離了十三天後出現的幻覺。
這個像是前幾篇文章中網友的留言,「 二採陰不代表一定安全啊,有人不是過了十幾天後又復陽的? 」 所以我的二採陰是真實的嗎? 還是其實我一直都是陽性只是沒被驗出來? 這個結論的真實性,今天應該就會有結果了…吧?
腦袋很忙。從下床、抓了水果進廁所準備洗漱,換衣服,不就才二分鐘,我的思緒跑了這麼遠或許是為了避免想到到結果這件事吧。 我有點緊張,說實話,但我除了想想這些,執行著日常該做的衛生管理,其餘的我也不能再多做些什麼了。
外面有敲門聲,醫生來了, 我小宇宙中的心事暫時讓它未完待續。 我把昨天媽媽送來的芭樂和蓮霧快速的放回我的水果盒,戴上口罩走出洗手間, 「 醫師早。 」 我跟醫師打招呼後回頭坐在病床。 我雖看不見醫生的臉,但每次我都覺得他說話時應該帶著微笑。
「 早,我們昨天的斷層報告出來了,關於發燒檢查的部份, 報告中看起來是有其他一些部份我們必須去追蹤,但這些目前看起來不像是構成發燒的主因。 」醫生稍微停頓了一下, 我也吞了個口水。
「 再來的好消息是,妳的肺部沒有浸潤、非常乾淨,所以不需要三採。」 彷彿我終於等到拉霸子裡的中獎彩球,又驚又喜又夾雜著不安, 「 真的嗎? 我不用三採了? 那我可以出院了嗎? 是今天出院嗎? 還是明天? 」 醫生雙手交握在腹前,轉頭看看住院醫師再看看我, 「 如果妳不想今天出院,那不然就再多住幾天好了。 」 當然醫生絕對是開玩笑的, 「 那我要今天出院! 」 我邊哭邊說, 「 太好了,我可以出院了! 」身體微微的顫抖著,心裡吶喊著, 「 哦耶就說了老娘沒有武漢肺炎啊, 網友們你們聽見了嗎? 我只是發燒而已,我是安全的 ! 」
心窩這裡好像被一顆流彈打中,有很多眼淚準備要流出來。
醫生還是沒有放過我,「 雖然你現在可以出院了,可是你出院後還是要每天記錄你的體溫, 二個星期後回診要交給醫生看。 除了你入院初期的呼吸道感染造成的發燒外,若持續二星期發燒找不出原因,我們可以就可以把它歸納為不明熱。另外報告中提及必須追蹤的部分,要記得掛其他相關科別進行後續追蹤。 」 雖然看不見醫生的臉,但我知道他一定是微笑的, 「 這陣子辛苦了,那麼恭喜妳出院囉! 」
醫生走出房門, 我的身體還在發抖,眼淚還是在流,我突然想起我還沒拉起窗簾, 我還沒正式迎接世界賞賜給我的光亮: 即使如此,老天爺已經先派了醫生給我一道無比光亮的希望了。
隨後我靠著多年來的打包經驗火速整理出院的物品,大約10分鐘我已經打包完畢,然後切著媽媽帶來的芭樂和蓮霧。 此時此刻靠著家裡那片土地帶來的安慰、 滋養和甘甜,已足以成為這個時刻的支持。 咬著芭樂,我盯著面對著高速公路、五楊高架、桃捷、文化一路的大窗,思緒還沒有停擺, 整理著從入院到現在的點滴心情,似乎不是那麼真實,也似乎是真實。
床邊的通話器打斷了我小宇宙裡的心事,「 恭喜妳今天要出院了, 如果妳準備好了,就過來護理站辦出院手續,要填的資料有點多,建議妳填完再回病房推行李哦。 」 走出病房我的腳步略顯僵硬,走不到十步,映入眼簾大大的、方型的護理站,全副裝備的護理師、醫生穿梭著,還有護理師聚精會神的準備著資料,還有剛脫下裝備的醫師們正在進行討論、鍵資料, 一轉頭才發現原來在我看不見的背後,有這麼多人在照顧我。
「 恭喜妳出院了! 」 護理長走過來, 然後我這個看起來很強悍、實際上是個愛哭包又淚崩了, 「 不好意思哭成這樣,我實在是覺得…妳們很辛苦… 」 哽咽到擠出來的一句話都說不完整,「 這都是我們的職份…」護理長很客氣很客氣的安慰著我,但她眼中微微的血絲,卻表達了她們堅強站在前線的不妥協,她們都知道,就算全台灣都倒了她們也絕對不能崩潰。
而對照起其他國家,我們台灣人民像是被保護的無微不至、溫室中的花朵, 在政府防疫政策的完善執行、幾乎零休假並且禁出國的醫護人員、監控幾百人檢疫隔離的警消人員等,那好幾道防線共同築起的強大溫室防護罩下, 我們仍能理所當然的過著屬於我們的日常、理所當然的享受陽光、空氣、花和水。 我們能夠住在這個強大的溫室裡是我們台灣人的福份,也是我們要伸出一隻手推著前線人員的背、給予他們支持和力量的理由: 台灣不是政府的、不是醫護警消的,台灣是你的和我的。
因院區封鎖了大部分的出入口,護理長怕我一個人出院迷路,特地請護理師為我帶路, 這個護理師也是推我去做檢查的那位護理師,她一路交待著我回家一定要好好休養, 並且祝福我一定可以很快回復健康。再多個謝謝,也不足以對醫護人員表達我的尊敬之情及感謝之意, 如果不是因為社交距離,我會很想給她們一個擁抱、或是握著她們的手真誠的向她們道謝。
成功的繞過迷宮,我繳了費、領了葯,推著我的行李箱走出門口。 今天不下雨、沒有烈日,剛好的天氣可以讓我舒適的從醫院走到停車場,開我的小白妹回家。
我終於,自由了。
#莉亞的空姐心事 #我只是想回到日常 #自由好可貴 #謝謝你們陪我走了14天 #謝謝你們為我集氣給我鼓勵 #謝謝我們都是台灣人
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八卦
#promo 其實企鵝有大長腿喔,#科科
鬆鬆軟軟、綿綿密密(大誤)的可愛好朋朋──企鵝,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 #短,牠們啊,可是擁有一雙大.長.腿唷!
_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企鵝隱藏了自己的 Model 身材呢?
生活在相對寒冷地區的企鵝,需要肥厚的脂肪層及羽毛,讓自己能在惡劣環境中維持體溫,大長腿也因此被遮住了QQ
_
不過,企鵝有這樣一雙腿,為什麼走起來卻不像 Model 一樣優雅呢?
這是因為牠們的膝蓋被「藏起來」了!
沒錯!牠們其實是有膝蓋的,只不過是在體腔裡面,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來,再搭配大大的蹼跟較短的股骨(大腿的骨頭),牠們更像是「蹲著走」,走路也因此搖搖晃晃的。
_
蹲著走?!也太累了吧!
不累不累!一切都是環境所迫啊!企鵝以目前的姿勢行走,可以在寒天(不是吃的)中節省近 60 % 的能量,還能防止自己摔倒唷!
不過啊,這種走路方式實在有點慢,所以趕時間的時候,企鵝們常會趴在地上用肥肥的肚子滑行,瞬間從競走項目最後一名變成滑冰高手!
_
而除了節省能量之外,企鵝那縮起來的腿、腳趾間的蹼、槳狀的翅膀及流線型的身體,都讓牠們成為天生的游泳好手。
這樣的構造,不僅讓牠們可以敏捷地在水中覓食,也能在陸上糧食相對不足的環境中好好生存下去!
_
本內容由 國立海生館BOT經營團隊海景世界企業(股)公司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_
參考資料:
-Do Penguins Have Knees?…and other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hy do Penguins waddle
-Why Penguins Waddle
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體溫偏高的人怎麼解釋自己沒發燒? - COVID-19板 | Dcard 的八卦
如題我從小到大的體溫大概都落在37-37.3 一個不小心就會被說發燒但其實也就是我的正常體溫再多一點點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我天生體溫偏高不能用37.5 ... ... <看更多>
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天生體溫高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天生體溫高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額溫偏高、體溫偏高原因、天生體溫高有關科技/資訊文章或書籍,歡迎來3C資訊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天生體溫高原因 在 [閒聊] 有人體溫也是都偏高的嗎-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這一年多頻繁的量測體溫
才發現我體溫一直都很高
剛起床才有可能37以下
平常就是37.1~37.6
稍微有活動就會更高
有時候還會到38
但休息一下又回到37.1~37.6的範圍
難怪我冬天都不怕冷 手腳也都不會冰冰的
有人也是體溫都偏高的嗎 Q_Q
去年超級不方便的 進餐廳都要在外面休息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231.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22011102.A.AD7.html
※ 編輯: chimouse (60.251.231.175 臺灣), 05/26/2021 14:38:42
※ 編輯: chimouse (60.251.231.175 臺灣), 05/26/2021 14:45: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