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52年、具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為香港碩果僅存的一級歷史建築,文化價值,位於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英皇道277至291號的住宅、商用及戲院部份,早前完成強拍,統一業權後,將啟動重建及保育大廈內前皇都戲院部份計劃,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
踏入院內,即感受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演藝殿堂的皇者氣派,驚鴻一瞥,有如走進歷史時空,這前身為璇宮戲院的皇都戲院,曾是世界級大師如英國作曲家 布列頓、小提琴家 Isaac Stern、歌后鄧麗君、女高音費明儀、大龍鳳劇團的麥炳榮和鳳凰女、日本松竹歌舞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等來港首演之地,衣香鬢影,星光璀璨。李小龍未完成遺作《死亡遊戲》其中一幕,就是在它的正門外拍攝。陳果的《去年煙花特別多》追逐戲,也在屋頂架構上取景;鍾少雄的恐怖片《鬼請你睇戲》亦是在戲院結業後堂座位置拍攝。皇都在本地演藝史上的地位難以取代,
偌大的室內可放過千座椅,不用一條支柱!皆因皇都採用了俗稱「飛拱」的拋物線型外露混凝土桁架建築,像一隻手抓着屋頂,體現透光平衡線條的建築雕塑之美,拱頂的推力,具承重及裝飾的雙重作用。桁架設計一般用於橋樑,用於戲院更是絕無僅有,這設計已被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喻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設計。
今天走進破落的內部,只見被改動後再已荒廢的桌球室,幾張英式桌球檯,煞是可惜,爬上飛拱拍照時,藍天白雲,格外興奮,骨感但優雅的線條,令人聯想到歐洲教堂的莊嚴恢宏,從飛拱眺望川流不息的英皇道,七十年時空交錯,感覺夢幻。
新世界發展集團將致力修復整個戲院建築及俗稱「飛拱」的拋物線型拱橋式桁架設計,保育不忘活化,建構一個結合文化藝術表演及多元化國際級文化活動場地,讓古蹟重生,完成修復後,肯定會成為香港頭號打卡熱點之一。
#皇都戲院 #北角 #一級歷史建築
#小上海
#撐保育 #撐活化
#HKHeritage #PreserveHKHistory
#CreateSharedValue
#StateTheatre #HongKongArchitecture #Conservation #Revitalisation #CulturalLandmark
大龍鳳劇團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八卦
【需要改革的香港警察︱#香港警察的腐敗情況】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929
「內部調查不足以改變警隊的腐敗,最後除了成立廉政公署外,警隊進行了重大的架構重整及制度改革,使貪腐問題逐步解決」
俗語有云:「好仔唔當差」,這句俗語源於6、70年代香港警隊的貪腐文化。香港市民對當時警員品格的不信任,警察更被市民譏諷為「有牌爛仔」,意指警察的法律地位就如警察做壞事的盾牌。
提起四大探長,每位長輩更是口若懸河,紛紛訴說他們所知道有關四大探長的故事。究竟當年警察的貪腐文化因何而起,最後又如何被整頓,今日就和大家回看歷史,以史為鏡。
#早期警隊:
香港開埠初期已經通過法例成立警隊,第一間警署位於中環荷李活道,所以又俗稱大館(現「大館」所在地)。早期警隊除了公共安全外,亦要負責出入境、海關、消防、簽發牌照、郵政、稅收等事務。當時英國對香港島的行政區劃主要分成四環(上環、中環、下環、西環),每個環頭都會有相關的華人警察領導,稱為探長。
雖然在警隊主要職位均由英籍警官擔任,但由於文化及語言關係,加上華籍警察在社會上有重要影響力,所以高層極需要依賴他們的協助。探長和其管轄地區人士的關係微妙,只要地區人士干犯不嚴重罪行及不影響中上層市民,偏門行業不會受到太大壓制。在相互配合下,建立起另類的默契,極少發生嚴重罪案。
#貪腐時期:
自1950年代起,警隊在探長之上增設了總探長一職,總探長有權力調動全體的偵探人員。在增設總手探長前,三合會問題分別由各區的探長負責處理,所以地區勢力均衡,但自從呂樂升任為香港區總探長後,使原本分散的幫派都隨從於呂樂一人控制。
原本為香港地域性的社團,慢慢壯大演變成三合會,例如由安樂汽水廠工會組織的演變而成的和安樂(水房)、原為進行情報工作的14k、中上環一帶低下層勞工所成立的五邑人士工會和合圖,以及由國民黨軍銜的抗日軍官向前成立,以潮州水上人為主的同鄉會新義安,都是在當時得以壯大。
1960年代,雖然香港報章上經常可以看到探長連環破案的消息,但實際上該些活動都是警察和黑社會合演的戲碼。配以1960年代初出現的大龍鳳劇團而引申出「大龍鳳」一詞,意指虛構不存在的事實,從而獲取他人的認同、贊許、同情等,以至於實際利益。
根據皇家加拿大騎警所發表的《三合會及其他亞裔有組織幫派》報告,當時有35%的香港警察有三合會的背景,警隊被黑社會滲透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基層華籍人員全順從於總探長,連警務處處長亦無法有效地指揮警隊。
#民怨爆發及警隊改革
在社會強烈的不滿下,加上市政局議員葉錫恩及香港傳媒的輿論壓力,迫使香港警隊內部成立了反貪污部。政府亦嘗試著手草擬反貪污法例,時任港督戴麟趾卻堅決拒絕成立獨立反貪污機構,無法改變集團式的腐敗。
戴麟趾卸任後,麥理浩接任港督,隨即領首大力打擊貪污。運用警察職權而貪斂大筆財富的葛柏案,更迫使麥理浩在1974年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取代「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反貪污部,使不少探長紛紛申請提早退休,移民外地以免被清算。
但改變的道路並不簡單,1977年,數千名警務人員及家屬遊行至香港警察總部舉行聚會,部分警察更在事後衝擊位於金鐘的廉政公署執行處。麥理浩曾向駐港英軍詢問能否提供協助,但軍隊高級表示反對,使麥理浩改為特赦令,特赦於1977年1月1日以前所有涉嫌貪污而未被檢控的公職人員,並表示特赦令只有一次。多名總探長及探長淪為香港通緝犯,包括韓森﹑藍剛﹑呂樂和顏雄等四大探長。
同時,立法局修改《警隊條例》,授予警務處處長權力,可以即時革除任何不服從《警察通令》和《廉政公署條例》的警務人員。事後,三名內英國的高級警官組成了獨立的委員會,並就警力及警務處架構提出多番改革建議,並獲政府全數接納,亦令香港警察在1997年回歸前被譽為「亞洲最精良的部隊」。
------------------------⠀
延伸閱讀:【腐敗體系的一部分︱#被解散的墨西哥警察】⠀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920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buff.ly/2OqJv15⠀
◆ Youtube:https://buff.ly/2y4WjjI⠀
◆ Instagram:@beginneros⠀
------------------------⠀
#Beginneros #冷知識
大龍鳳劇團 在 黑狼/黃大旺 Facebook 八卦
粵劇代表性曲目之一 〈鳳閣恩仇未了情〉
網路上流通最廣的版本莫過於香港「大龍鳳劇團」當家小生麥炳榮(1915-84)與當家花旦鳳凰女(1925-92)的合唱
更多更詳盡歌詞 在 ※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後來也在港片《三夫》裡出現
大龍鳳劇團 在 鳳閣恩仇未了情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1962由香港大龍鳳劇團首演,麥炳榮、鳳凰女、譚蘭卿等主演。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 ... ... <看更多>
大龍鳳劇團 在 #大龍鳳劇團- YouTube 的八卦
(有字幕, 請開啟字幕功能) #阮兆輝爆#大龍鳳大佬係邊個!!! · (有字幕, 請開啟字幕功能) 大龍鳳秘史(1) 大龍鳳前身原來係。。。 同場加映: 你問輝哥答環節: 虎將蠻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