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煩惱週末假日、寒假、春節去哪踩點嗎?
去看展吧!!
先前出任務拍攝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 終於播出囉:)
謝謝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故宮精品 x 三立新聞
很榮幸受邀一窺這神秘埃及古文化,
以及木乃伊的永生之謎,
出發前非常興奮做了大量功課,
更謝謝辛苦的團隊成就影片❤️
光從影片無法完整呈現展覽的全貌,
展期到2/18 推薦給大家 非常值得一看!!!
故宮木乃伊之旅
故宮.大英博物館館藏探索古代生活.埃及木乃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ang_fu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展場不能攝影~所以只能拍一些外面的佈置XD 隱眼:OLENS-RUSSIAN GOLD /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ngful/ Follow my Instagram @tang_ful for ...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小小莫札特】
音樂神童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3歲時即嶄露絕佳音準和驚人記憶力,此外還精通大鍵琴、管風琴、小提琴等多項樂器,自幼便跟隨父親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奏,行經慕尼黑、維也納、布拉格、巴黎和倫敦…等處。因為天分太驚人,小小莫札特迅速嶄露頭角,聲名大噪。
莫札特的父親李奧波德.莫札特( Leopold Mozart,1719-1787)自己也是位音樂家兼作曲家。1764年初他帶著莫札特的姊姊瑪麗亞.安娜(Maria-Anna Mozart,1751-1829)和莫札特來到倫敦,一直待到1765年七月;其中李奧波德自己初來倫敦時還不幸身染重病,算是充分體會了異鄉人的辛酸。
幸好莫札特一家在倫敦這個積極活絡的國際音樂市場可說收穫豐盛,除了多場成功演出,甚至還在剛贏得英法七年戰爭,大舉取得北美殖民地的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面前演奏。
此間小莫札特曾拜會巴洛克音樂大師巴哈之子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1782),他老人家1762年才搬到倫敦,被稱為〝英倫巴哈〞(the English Bach or the London Bach);這番相識,對於莫札特往後協奏曲創作風格亦形成重大影響。過沒多久,莫札特寫下了他人生第一部交響樂(1764年)。
音樂表演之外,莫札特也參觀剛成立不久,1759年才正式開放給大眾參觀的大英博物館。初期的大英博物館館藏偏向自然歷史標本類別,雖說也展出書籍和其他文物,但對於早慧的8歲莫札特來說,這些稀奇古怪,來自遙遠國度的動植物標本,想必也引起了他的興趣並開拓視野。
這幅《阿瑪迪斯.莫札特和父親李奧波德、姊姊瑪麗亞.安娜》(Wolfgang Amadeus Mozart with his father Leopold and sister Maria-Anna )中有正要彈奏大鍵琴的8歲莫札特,他12歲的姐姐姊姊瑪麗亞.安娜手捧著樂譜唱歌,身穿紅衣的父親則在一旁拉奏小提琴。創作者為法國畫家兼劇作家、設計師、建築師卡蒙提勒(Louis Carrogis Carmontelle ,1717-1806),這也是他繪畫作品中最富名氣者。
卡蒙提勒非常多才多藝,設計出位於巴黎第8區,法式庭園造景首例『蒙梭公園』(Parc Monceau),從印象派畫家莫內於1876和1878年各畫下3幅《蒙梭公園》(The Parc Monceau)就知道公園景色有多麼吸引人。在設計建造公園過程中,為了可以連續觀看蒙梭公園圖片,卡蒙提勒尚且發明出透明投影膠片(transparents),即最早的放映裝置『魔法燈籠』(magic lantern)和移動式影像前身。
如此多才多藝的卡蒙提勒具有在短短兩小時內就能以筆和水彩畫下初識者畫像的本事,比如這幅以水彩創作,色彩清新構圖生動的莫札特一家就是一例。小莫札特正襟危坐,小小身軀坐在琴凳上都還搆不到地板,父親和姊姊也是盛裝又嚴肅,為了演出相當認真。背景後方古典圓柱顯示出所在場合非比市井,推測不在宮廷之內就是貴族宅邸,同時與後方樹叢也增加畫面深度層次感。
對照莫札特後來求職屢屢碰壁,事業發展與天份資質似乎未成正比。只能說在古老的封建年代,資源被掌握在少數權貴手裡,謀生還真不容易,不但要有練過還要能夠擁有並善用機會。
雖說貧病交加英年早逝,讓人好唏噓,幸好莫札特留下了許多精彩作品,即使如小星星變奏曲那般旋律簡單仍是輕靈動人,說到這裡,相信一閃一閃小星星的音符已在你(妳)腦海裡輕輕響起~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2019春季講座台中場
#名畫裡的酒飲 05/04 & 05/11
#報名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66541097192726/
#兩場均已額滿
#候補請至打里摺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TARITSI/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私讀推薦】~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看得到的中國史》
朝代交替,權力更迭,縱使王權再誘人,最悲苦者莫過於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
曾經廣納異族繁榮昌盛的大唐榮光,因藩鎮、宦官之亂,在唐哀宗天祐四年(907)走到最後一步。諡號為哀,可見哀宗李柷(892- 908,柷音住)這位皇帝當得有多悲哀,他短暫淒涼的一生,所有的人生歷程也都如曇花開謝般乍現即逝。
-------------
李柷12歲即位,身若權臣朱溫(852-912)魁儡,驚懼終日,難以安生,果真15歲就被逼著禪位,廢為濟陰王,算一算即位還不滿3年。只是廢帝再安分守己依舊會引來舊臣追隨,於是狡詐狠戾如朱溫又派人鴆殺李柷。當這位李唐王朝最後皇帝毒發身死含淚離世時,年僅16歲。
滅絕唐嗣之後,朱溫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907-923)。朱溫原是游手好閒地痞一流,拜亂世所賜,如今倒成了梁太祖。自此爾後,正式開啟唐宋之間,戰亂紛擾政權短促的五代十國時期。
各自割據於中原地區五代政權之外的十國裡,又以南唐(937- 975)曾經擁有最大版圖。南唐國都江寧(今南京),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富庶區域,因開國君主興修水利,農商皆盛,看起來若是繼續實在經營,似乎可以偏安江水之南,長居久安了?
但現實偏偏不會如此。南唐僅傳三世,經歷一帝二主,也就是說,一代不如一代。
-------------
南唐除了開國君主李昪(889- 943,昪音便)得以稱帝,接續繼位的李璟(916- 961)因受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為〝南唐中主〞。而李璟之子則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後主李煜(937- 978)。
既是亡國之君,李煜的窩囊事更多,他甚至去了國號,不再冠〝唐〞,改稱〝江南國主〞,卻無法挽救他空有文藝修養和悲憫情懷,卻缺乏經世治國之才,導致金陵城破家毀國亡的悲劇。
《韓熙載夜宴圖》雖是五代十國工筆人物畫的輝煌成就,亦可視為李煜無能政權下的產物。
-------------
韓熙載(902-970)來自山東,為五代後唐子民,為避戰禍,轉而投效南唐。善史博學的韓熙載曾受到李昪和李璟重用,身居高位,卻在後主即位後因北方背景飽受猜忌。於是只好縱樂笙歌放蕩享樂,讓後主派來臥底的畫師-顧閎中如實描繪其中場景,表現他不戀棧權力以明志保身。
若非韓熙載百般無奈中得求生存,安排這一場豪華宴會強顏歡笑,顧閎中哪有發揮的空間?
顧閎中不僅畫技高超,記憶力也著實驚人,堪稱〝人肉照相機〞,僅憑印象便可將韓府夜宴過程悉數流瀉筆下。他精心描繪人物型態特色,宴席上的器物更是一一陳列,例如酒壺、溫碗柱子和杯盞,極有可能就是產自景德鎮的青白瓷,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得以一窺當時南唐權貴的奢靡生活和講究情調。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3-12(p.140)與《看得到的中國史》第72章(p.447)剛好可以兩相對照,透過畫本和器物,作為了解《韓熙載夜宴圖》的起點。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是大英博物館繼叫好叫座《看得到的世界史》後,另一力作,姊妹品尚有《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所著,《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以歷史時序為經,加上豐富館藏包含繪畫、書法、器物、家具等各式文物為緯,交織出華美燦爛的中國文化史。
尤其圖片品質精美數量繁多,文字介紹簡潔易讀,讓我們見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沛多元,也為老百姓親近浩瀚歷史往前大大推了一把。
-------------
《看得到的中國史》雖則書名與排版方式皆類似《看得到的世界史》,卻跟大英博物館沒啥關係,或許更像是試圖沾親帶故魚目混珠蹭熱度的行銷手法?
再者《看得到的中國史》跟《看得到的世界史》相同,都是以100件文物講述歷史,《看得到的世界史》文物來自大英博物館,而《看得到的中國史》書中100位主角則選自台灣與大陸各地博物館。你看看,是否仿效得很徹底?
若是以文章詞藻論,或許得利於母語之故,《看得到的中國史》確實比《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來得華麗動人,也更加富有故事性。
但要說缺憾的話,依個人不負責任意見,大概就是《看得到的中國史》那過於澎湃又一廂情願的愛國情操讓人難以消化,尤其作者自序內容對照今時景況更是荒謬又諷刺,嘖嘖…
還有,《看得到的中國史》說故事的方式也不及《看得到的世界史》那般逸趣橫生,有那能耐讓人打開書頁就欲罷不能,等不及一口氣看完。
-------------
例如,說到《韓熙載夜宴圖》,依據北京故宮官網說明:
「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此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繪畫珍品。」
#北京故宮《韓熙載夜宴圖》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00.html1001%E6%97%A0%E6%A0%87%E9%A2%98
然而《看得到的中國史》中,卻對北京故宮珍藏《韓熙載夜宴圖》為宋人摹本之事隻字不提,只一再稱為〝國寶〞,嗯,似乎有誤導讀者此為正本之企圖?
-------------
話雖如此,《看得到的中國史》還是有可看之處。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大量閱讀原本就是為了開拓心智,增長知識,培養觀察力和判斷力,擷取所需資訊便足矣。
說到這裡,真的要再度佩服《看得到的世界史》作者,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博學恢弘的視野,以及幽默詼諧,信手拈來滿滿趣味的文采。
如果你還沒見識過人家大英博物館裡的館藏多厲害,也非常推薦入手《看得到的世界史》上下兩冊,作為了解世界史的基礎,更可成為將來拜訪大英博物館的預備功課。真的,太好玩、太好看、太精彩了~(吶喊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圖美很悅目,正宗大英博物館
#看得到的中國史,取名很有心機
#看得到的世界史,必收強推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blog/89bd019c419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Tang_ful Youtube 的評價
因為展場不能攝影~所以只能拍一些外面的佈置XD
隱眼:OLENS-RUSSIAN GOLD
/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ngful/
Follow my Instagram @tang_ful for more makeup look!!!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ng_ful/
mail:tangfulmade@gmail.com
/
影片產品資訊如下:
SOFINA-透美顏日間保濕防護乳SPF50+/PA+++
HERA -聖誕限量翻轉氣墊#23
LUNA-持久保濕遮瑕#02 Natural beige
MAYBELLINE-FIT ME遮瑕膏-15
laura mercier柔光透明蜜粉
bbia -戀愛修容粉-08花生
大創-雙頭橢圓眉筆/深棕(桃紅筆桿)
Urban Decay-Naked Heat Eyeshadow Palette
Nature Republic Skinny Auto Eyeliner 02 Brown
*INTEGRATE極線完美持色眼線液筆
NARS妝點甜心遮瑕霜-Vanilla
Flowfushi moteliner-brown(假的下睫毛就是用他畫的~~)
Innisfree 我的修容餅 #04香甜酥脆的巧克力餅乾
Maqpro 腮紅#cinnamon
MISSHA Satin Highlighter Italprism #Touch Of Light
3CE VELVET LIP TINT #TAUPE #NEW NUDE
NYX MAKEUP SETTING SPRAY - DEWY
工具:
skinfood-海綿
艾諾琪 M208(蜜粉刷)
琴制 夜樺02(鼻影刷)
琴制 G061
艾諾琪 L103
艾諾琪 M114
J-lin 蜜粉刷
艾諾琪 M207
艾諾琪 M210
/
資訊:
國立故宮博物院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 探索古代生活
展期:2017-11-14~2018-02-18
https://goo.gl/iyhWve
/
Music:
JULIAN AVILACALIFORNIA
https://goo.gl/sMrxXJ
engelwood yes, you can use this in your vlog (feat. dyalla)
https://goo.gl/RcgDhi
Kasey Andre Balloons (Prod. by Joakim Karud)
https://goo.gl/gCRRnx
FLYES - LOWSELF - Purple Rain (feat Akacia)
https://goo.gl/uVS93w
/
Camera:Canon Eos M3
My skin type:normal to oil
我的膚質:混合偏油
/
/
有*在前方的產品表示為公關品
/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5gfbCpE9P4/hqdefault.jpg)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文化博物館於5月18日至9月舉辦「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出約260件合共101組展品,以時序策展,讓觀眾認識古今200萬年世界歷史。另有4件展品是首次在港展出,包括美索不達米亞烏爾城軍旗、著名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1831年創作的版畫《神奈川冲浪裏》。大英博物館從其800萬件館藏中,選出100組有代表性的文物,組成一個「百物看世界」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香港站展覽中最古老的展品是來自120萬至140萬年前、在坦桑尼亞出土的手斧,象徵人類文明及進化的獵食工具階段,另有來自公元前800年埃及的木乃伊棺槨。大英博物館展覽另一特色,是會邀請每個地區展覽方選出第101組能代表該地區、並影響世界的物品展出,今次香港文化博物館選出「光纖」作代表物,館方表示,光纖改變世界,促進互聯網發達,而光纖之父高錕與香港有很深淵源,因此選擇光纖作香港站展覽的代表展品。展覽的構思源自大英博物館與英國廣播公司一個廣受歡迎的廣播節目,以大英博物館藏的一百組物品,訴說橫跨二百萬年的人類故事,展示古今世界文化精髓。展品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在非洲發現的人類最早的石器工具、見證最早城邦出現的伊拉克烏爾軍旗、反映奴隸販買的50枚「馬尼拉」貨幣、達爾文航海船上的精密計時器,以及日本浮世繪名家葛飾北齋的木刻版畫作品《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等。從每件物品背後的故事,帶領觀眾遊歷一次世界獵奇之旅。為配合展覽,博物館特設教育專區,加入一個以香港百件文物為題的展示,並推出一系列教育節目,包括專題講座、展覽導賞、學生和兒童節目、青少年和長者工作坊、社會共融活動、長幼跨代節目等,以引起參觀者對世界歷史、文化和藝術的興趣。是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大英博物館托管會聯合主辦,香港文化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籌劃,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之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KGoc2yeMk/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y57cfEF2xj1vDp_HmthtsyOjvow)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大英博物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由此進入館藏的亞述文物成為了人們認識楔形文字(中東地區的一種古文字)的基礎。同樣地,羅塞塔石碑帶來了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 奧古斯塔斯·沃拉斯 ... ... <看更多>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大英博物館無數珍寶中,一定要看的12大館藏珍品! 的相關結果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 ... ... <看更多>
大英博物館館藏 在 【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必看鎮館之寶介紹 的相關結果
大英博物館 必看鎮館之寶 · 【埃及區】埃及木乃伊(Mummy) · 【埃及區】埃及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 【古希臘和羅馬區】雅典帕德嫩神廟的雕塑(Parthen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