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日醫學研討系列
國家機器要害我? -一位長期酗酒後妄想思考的個案
63歲男性,自行前來門診就醫,主述是:「已經遭到國家機器監控超過半年」。
#個案病史:
回顧病史,案主已婚,最高學歷為北京大學博士班,45歲後約十多年工作不穩定,有時失業在家,在岳家的砂石、建商、學校等生意幫忙,有時則能靠著煽動群眾一次收入數千萬。
根據案主自述,過去個性外向,愛交朋友,社交關係佳,否認曾有感覺、思考、情緒方面的困擾,自述家族中亦無精神疾病病史。但案主成年早期就開始喝酒,40歲左右越喝越多,長期使用高粱等烈酒,曾因喝酒後喪失定向感(自述在高雄出差時不知道是哪裡)無法工作,亦有連續三年無法正常出席工作會議的狀況(公司會議出席發言率紀錄接近零),曾有強烈的自責感、認為工作、人生缺乏意義,導致案主失業多年。約半年多前案主換新工作,但喝酒問題惡化,有許多親友建議個案戒酒但案主並未聽從,案主出現無法準時上班(白天常爬不起來,下午才能去公司),會議中突然忘記業務內容(公司門口的路名也不知道,公司各部門業務都只能找屬下回答),工作能力下降(應徵時承諾公司的業務目標數字全部無法達到),導致公司中已經有連署要開除案主的動作。
近半年多,案主換新工作後,便開始懷疑辦公室被監聽,以及有組織性的「產業鍊」對他迫害,並且表示,近期工作與社交上的挫折,都是「國家機器害的」。包含:國家機器監控我峇里島打麻將(害我說謊抓包);國家機器害我麥克風沒聲音(害我造勢漏氣);以及國家機器在我車子裝追蹤器(害我翹班被抓)等等狀況,導致案主近期容易情緒焦慮、暴怒,因而尋求協助。然而,案主缺乏病識感,雖然沒有證據,仍對目前感覺被監視、被迫害的狀況深信不疑。同時,也認為自己喝酒的問題不嚴重,不需要戒酒,對治療的意願極低。
#個案討論:
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以及被監視妄想(Reference delusion)常見於許多種精神疾病或生理疾病惡化時,然而案主在成年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出現,亦無家族病史,較可能影響案主的是長期大量飲酒。在酒精戒斷時,可能會短暫出現妄想及其他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在戒斷期後一般會消失;但在20世紀前期,針對長期大量飲酒的一群個案追蹤觀察,發現可能產生酒精引發的精神病,其預後與特徵和其他病人不同。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酒精誘發的精神病疾患(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AIPD)包含下列診斷準則:(A)出現顯著的幻覺或妄想。 (B)從病史、理學檢查或實驗室發現中有證據顯示症狀在酒精中毒或戒斷時或一個月內出現。 (C)無法較佳的用非物質引起的精神病解釋。 (D)並非在譫妄的病程中出現。 (E)造成明顯的臨床困擾,或職業、社交或其他重要功能的缺損。 在酒精成癮的病人,只有少數(不同研究狀況下,在0.4%~12.36%不等)會出現AIPD,而此群病人的預後較差,死亡率也較高(8年的死亡率達37%)。
在臨床症狀分析上,AIPD的病人妄想種類最多為被害妄想,且是在意識清楚,思考連結完整時仍持續出現。失眠、焦慮、憂鬱,也常是伴隨出現的症狀。在病因學上,AIPD病人被發現與其他精神病(如思覺失調症)有遺傳學上的連結,因而可和一般酒癮區分開來;而在神經生物學機轉上,包含多巴胺失調、血清素失調、腦中抑制性胺基酸神經傳導物質濃度下降、味啉生物鹼活性、必需脂肪酸、和感覺神經傳導路徑異常等假說都曾被提出,影像學研究則發現此類病人前額葉大腦血流下降,伴隨大腦萎縮,在PET中則顯示前額葉與丘腦的葡萄糖代謝都下降,雖研究仍未有定論,但顯示可能有長期的腦結構改變。
根據案主病史資料,過去的飲酒狀況,已經影響案主的社會、職業功能超過二十年,然而案主狀況時好時壞,在他人協助下,仍可發揮原本專長,從事說服與煽動群眾之職業。但半年多來,案主在轉換職業後的角色適應上有所困難,雖然無法完成公司的期待,但仍一心想謀求更高的職務,個案的期待和自身能力的落差已達脫離現實的程度,明顯的妄想思考,也大約在此時出現。這顯示,外在的社會與心理壓力,可能讓個案的適應更加惡化,除了可能讓個案飲酒量更大,也可能容易誘發症狀出現,讓原本已經受傷的脆弱大腦更容易出現病徵。
至於案主強調 #國家機器(state apparatus)此一政治術語,可能和其職業與就學背景有關。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解釋,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外一個階級的工具。其含義是,統治階級必須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執行機構,並依賴於這些法律、制度和執行機構才能實現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案主長期於共產黨控制下的北京大學就讀,並從事相關職業多年,其妄想內容,便會和他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臨床上也是常見的情況。
#結論
在酗酒個案中出現明顯的妄想思考,往往代表病情的急性惡化,或已達酒精誘發的精神病疾患診斷,有較差的預後和較高的死亡率。這樣的個案常常需要住院治療,並會有較高的傷人自傷風險。在此報告中的個案,若未就醫,可能會使精神症狀與社會職業功能持續惡化。根據目前相對有限的證據顯示,輔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以及持續的戒酒,才能有較佳的預後。
#參考資料(節錄)
Jordaan, G. P., & Emsley, R. (2014).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 review. Metabolic brain disease, 29(2), 231-243.
Masood, B., Lepping, P., Romanov, D., & Poole, R. (2017). Treatment of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lcoholic Hallucin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lcohol and Alcoholism, 53(3), 259-267.
Kranzler, H. R., & Soyka, M. (2018). Diagnosis and pharmacotherapy of alcohol use disorder: a review. Jama, 320(8), 815-82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曲歌后詹雅雯左腦萎縮淚吐憾言! 罹帕金森氏症神隱七天直播爆哭唱出委屈心事! 節目吐坎坷身世當場哭鄭弘儀! 究竟罹帕金森氏症是因為什麼原因產生? 醫師驚吐背後的恐怖真相? #詹雅雯 #帕金森氏症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台灣疫情微解封?唐鳳疫苗預約系統神解析! ► ►https://youtu.be...
大腦萎縮的症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好過日醫學研討系列
國家機器要害我? -一位長期酗酒後妄想思考的個案
63歲男性,自行前來門診就醫,主述是:「已經遭到國家機器監控超過半年」。
#個案病史:
回顧病史,案主已婚,最高學歷為北京大學博士班,45歲後約十多年工作不穩定,有時失業在家,在岳家的砂石、建商、學校等生意幫忙,有時則能靠著煽動群眾一次收入數千萬。
根據案主自述,過去個性外向,愛交朋友,社交關係佳,否認曾有感覺、思考、情緒方面的困擾,自述家族中亦無精神疾病病史。但案主成年早期就開始喝酒,40歲左右越喝越多,長期使用高粱等烈酒,曾因喝酒後喪失定向感(自述在高雄出差時不知道是哪裡)無法工作,亦有連續三年無法正常出席工作會議的狀況(公司會議出席發言率紀錄接近零),曾有強烈的自責感、認為工作、人生缺乏意義,導致案主失業多年。約半年多前案主換新工作,但喝酒問題惡化,有許多親友建議個案戒酒但案主並未聽從,案主出現無法準時上班(白天常爬不起來,下午才能去公司),會議中突然忘記業務內容(公司門口的路名也不知道,公司各部門業務都只能找屬下回答),工作能力下降(應徵時承諾公司的業務目標數字全部無法達到),導致公司中已經有連署要開除案主的動作。
近半年多,案主換新工作後,便開始懷疑辦公室被監聽,以及有組織性的「產業鍊」對他迫害,並且表示,近期工作與社交上的挫折,都是「國家機器害的」。包含:國家機器監控我峇里島打麻將(害我說謊抓包);國家機器害我麥克風沒聲音(害我造勢漏氣);以及國家機器在我車子裝追蹤器(害我翹班被抓)等等狀況,導致案主近期容易情緒焦慮、暴怒,因而尋求協助。然而,案主缺乏病識感,雖然沒有證據,仍對目前感覺被監視、被迫害的狀況深信不疑。同時,也認為自己喝酒的問題不嚴重,不需要戒酒,對治療的意願極低。
#個案討論:
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以及被監視妄想(Reference delusion)常見於許多種精神疾病或生理疾病惡化時,然而案主在成年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出現,亦無家族病史,較可能影響案主的是長期大量飲酒。在酒精戒斷時,可能會短暫出現妄想及其他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在戒斷期後一般會消失;但在20世紀前期,針對長期大量飲酒的一群個案追蹤觀察,發現可能產生酒精引發的精神病,其預後與特徵和其他病人不同。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酒精誘發的精神病疾患(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AIPD)包含下列診斷準則:(A)出現顯著的幻覺或妄想。 (B)從病史、理學檢查或實驗室發現中有證據顯示症狀在酒精中毒或戒斷時或一個月內出現。 (C)無法較佳的用非物質引起的精神病解釋。 (D)並非在譫妄的病程中出現。 (E)造成明顯的臨床困擾,或職業、社交或其他重要功能的缺損。 在酒精成癮的病人,只有少數(不同研究狀況下,在0.4%~12.36%不等)會出現AIPD,而此群病人的預後較差,死亡率也較高(8年的死亡率達37%)。
在臨床症狀分析上,AIPD的病人妄想種類最多為被害妄想,且是在意識清楚,思考連結完整時仍持續出現。失眠、焦慮、憂鬱,也常是伴隨出現的症狀。在病因學上,AIPD病人被發現與其他精神病(如思覺失調症)有遺傳學上的連結,因而可和一般酒癮區分開來;而在神經生物學機轉上,包含多巴胺失調、血清素失調、腦中抑制性胺基酸神經傳導物質濃度下降、味啉生物鹼活性、必需脂肪酸、和感覺神經傳導路徑異常等假說都曾被提出,影像學研究則發現此類病人前額葉大腦血流下降,伴隨大腦萎縮,在PET中則顯示前額葉與丘腦的葡萄糖代謝都下降,雖研究仍未有定論,但顯示可能有長期的腦結構改變。
根據案主病史資料,過去的飲酒狀況,已經影響案主的社會、職業功能超過二十年,然而案主狀況時好時壞,在他人協助下,仍可發揮原本專長,從事說服與煽動群眾之職業。但半年多來,案主在轉換職業後的角色適應上有所困難,雖然無法完成公司的期待,但仍一心想謀求更高的職務,個案的期待和自身能力的落差已達脫離現實的程度,明顯的妄想思考,也大約在此時出現。這顯示,外在的社會與心理壓力,可能讓個案的適應更加惡化,除了可能讓個案飲酒量更大,也可能容易誘發症狀出現,讓原本已經受傷的脆弱大腦更容易出現病徵。
至於案主強調 #國家機器(state apparatus)此一政治術語,可能和其職業與就學背景有關。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解釋,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外一個階級的工具。其含義是,統治階級必須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執行機構,並依賴於這些法律、制度和執行機構才能實現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案主長期於共產黨控制下的北京大學就讀,並從事相關職業多年,其妄想內容,便會和他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臨床上也是常見的情況。
#結論
在酗酒個案中出現明顯的妄想思考,往往代表病情的急性惡化,或已達酒精誘發的精神病疾患診斷,有較差的預後和較高的死亡率。這樣的個案常常需要住院治療,並會有較高的傷人自傷風險。在此報告中的個案,若未就醫,可能會使精神症狀與社會職業功能持續惡化。根據目前相對有限的證據顯示,輔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以及持續的戒酒,才能有較佳的預後。
#參考資料(節錄)
Jordaan, G. P., & Emsley, R. (2014).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 review. Metabolic brain disease, 29(2), 231-243.
Masood, B., Lepping, P., Romanov, D., & Poole, R. (2017). Treatment of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Alcoholic Hallucin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lcohol and Alcoholism, 53(3), 259-267.
Kranzler, H. R., & Soyka, M. (2018). Diagnosis and pharmacotherapy of alcohol use disorder: a review. Jama, 320(8), 815-824.
大腦萎縮的症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阿茲海默症困擾全球4600萬人口 美國康乃爾大學開發出“阻塞捕手”遊戲 透過放映一系列經由顯微鏡拍攝大腦血管活動短片 由玩家回答血管是處在流動或阻滯狀態 希望透過這項“公民科學計畫”找出導致血管阻滯原因 找到治療阿茲海默症方法】
美國康乃爾大學在不久前,推出了一個名為「Stall Catchers」的全新線上遊戲,引起一陣小小騷動。因為這個遊戲老少皆宜,不需具備特別的科學知識或背景,只要是對解開阿茲海默症之謎有興趣的人,都可投入這項「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計畫,共同為對抗世紀之症的研究,作出具體貢獻。
我是Pietro Michelucci,創造了「Stall Catchers(阻塞捕手)」這個線上遊戲。這是個任何人都可參與的遊戲,主要是透過放映一系列經由顯微鏡拍攝的大腦血管活動短片,由玩家來回答血管是處在流動或阻滯的狀態。我們這麼設計,是因為在阿茲海默症的癥候中,會出現腦部血液流動活動大量減少的情形。如果可以找出導致血管阻滯的原因,那麼也許就可找出治療方法。
阿茲海默症成因至今仍舊是個謎。對科學家而言,人腦堪稱宇宙中最神秘難解的物體,甚至比外太空銀河系更複雜。以目前有限的知識,要撥開這團迷霧,還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
我們的大腦結構真的十分驚人,不只是有數百億腦細胞、神經元,他們彼此串聯,進行無以計數的訊息溝通傳達。大腦內部的互動,恐怕遠比銀河系內的星宿活動還多,但我們至今對大腦究竟如何運作、記憶如何發生,仍所知有限。
截至目前為止,市面上都未曾出現任何治癒阿茲海默症的有效方法。全球現在有四千六萬人罹患這項腦部疾病,為個人也為身為照護者的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
阿茲海默症是導致失智的腦部疾病。失智症是伴隨而來的症狀,會改變人們思考、學習和記憶的方式。隨著更多腦細胞受損,大腦也會愈來愈退化。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部會萎縮,導致用來從事思考的腦細胞死亡。此外,患者腦中也會出現毒性蛋白堆積,那種狀態就很像是你在炒蛋,蛋白蛋黃在經過烹煮翻攪後,混在一塊兒的感覺。腦中出現凝結成塊的蛋白斑,我們認為上述兩種病變導致腦細胞死亡,以及失智症狀的發生。
在許多國家,不少家屬在患者過世後,將腦部捐贈給研究機構,讓研究工作能夠持續開展。
如果你看大腦裡的海馬迴,這是大腦製造記憶的重要區塊。健康且非死於阿茲海默症的人,他們腦中有這些完整的深紫色細胞,這些就是海馬迴細胞,周邊是粉紅色的神經組織,大腦在正常情況下長這樣。但你看死於阿茲海默症的人腦,他們的腦細胞不見了,這是和阿茲海默症搏鬥二十年患者的大腦,這個洞清晰可見,還有腦細胞和組織,這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發生腦部病變的具體證明。
在探索究竟為何會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過程中,其中一個難以理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為什麼患者會有腦部血液量減少的情況?研究發現,患者腦部血管中有百分之二出現阻塞(Stall)現象,導致腦部血液流動減少百分之三十。為了進一步確認血管阻塞和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科學家將阿茲海默症患者基因轉殖到老鼠身上,發現老鼠腦部深處有些血管停止流動,而阻塞竟是因血液中出現某種細胞卡住了血管,導致表達和記憶能力嚴重退化。
但在移除阻塞細胞、讓血液恢復流通後,心智和記憶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這是個令科學家振奮的全新發現。然而鼠腦不比人腦,要找出所有阻塞處談何容易,單靠科學家,就算花上一世紀恐怕都還徒勞無功。康乃爾大學設計的「Stall Catchers(阻塞捕手)」遊戲是個開始。科學家希望激發眾志成城的力量,透過全民看圖找碴,加速分析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數據,最終找出可應用於人類的移除血管阻塞的藥物,進而投入治療。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現象嚴重,有科學家形容,失智症將會成為人類於本世紀中,在科學、醫療和社經層面上,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任何些微進展都會為日後處置帶來重大影響。稍早前,數家生技公司相繼傳出,阿茲海默症藥物測試在最後階段失敗的消息。
十月初,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宣布,自掏腰包捐贈五千萬美元給失智發現基金,積極推動阿茲海默症研究治療。
你個人跟阿茲海默症之間有任何關連嗎?是的,我的家族中確實有人罹患這項疾病,我也親眼看到整個過程有多艱苦。當然這並非我捐款的唯一動機,但絕對是讓我投入的原因之一。你擔心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嗎?任何會讓我的心智情況退化的疾病,光想到生活上遭遇的困難,都會讓我感到絕望。我希望活得久一點,而且不受疾病制約。
阿茲海默症未必完全和年紀有關,但隨著年紀衰老,確實會增加罹病風險。科學家感嘆,很多人曾經把「擁有記憶」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但隨著阿茲海默症的發現和普及,人們才驚覺到連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也會在不經意間,消失在黑洞深淵中。這也讓研究儘快出現突破性結果,變得更加刻不容緩。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大腦萎縮的症狀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金曲歌后詹雅雯左腦萎縮淚吐憾言!
罹帕金森氏症神隱七天直播爆哭唱出委屈心事!
節目吐坎坷身世當場哭鄭弘儀!
究竟罹帕金森氏症是因為什麼原因產生?
醫師驚吐背後的恐怖真相?
#詹雅雯 #帕金森氏症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台灣疫情微解封?唐鳳疫苗預約系統神解析!
► ►https://youtu.be/wSRzJ0Sy1Ho
⭐解封與疫情共存?快篩陽性防疫旅館大揭密!
► ►https://youtu.be/j2_3ZbD4EBg
⭐解封的疫情、政治與民心!疫苗注射大補帖!
► ►https://youtu.be/5xY8aEboCVQ
⭐台灣疫情未爆彈?七月解封變種病毒現凶兆?
► ►https://youtu.be/giwfm1aUFtU
⭐大S「暴走」休夫真相?疫情中明星夫妻大鬧離婚!
► ►https://youtu.be/Uo8V_7sLNbI
00:00 詹雅雯親吐喉瘤病變真相?
00:54 詹雅雯如何發現自己罹帕金森氏症?
04:29 金曲歌后坎坷身世逼哭鄭弘儀!
07:56 七月中若解封,就怕下一波疫情來?
10:47 帕金森氏症是什麼原因產生?
14:33 詹雅雯不想開刀,何種症狀需要開刀?
22:26 金曲歌后唱出命運之曲,道盡罹病心聲:我還想活!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影片皆為疫情爆發前錄製片段,故沒有使用隔板及口罩,謝謝大家!)
大腦萎縮的症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記憶力大衰退 小心腦萎縮來襲? 自己動手 搶救記憶力!★★
年過30之後,你是否常覺得想不起昨天、前天去過哪裡,出門沒多久,會想不起來我到底有沒有關上家裡的門,這些症狀到底只是單純記憶力衰退還是腦部病變?從醫師的視角來看,原來我們每天的飲食、飲水,使我們曝露在失智的風險大增。但是,如果你吃得正確,多補充健腦食物,不僅可以幫助你清除腦中的廢物,還可以幫助你增強記憶力。另外,最新的研究說明,運動可以延緩腦部的退化,而且就算腦部已經退化,正常的運動,仍然可以讓一個腦部已經退化的老人,維持正常的生活功能。怎麼動能夠幫助你...播出日期:2018/03/24
★節目來賓★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 #甄瑞興醫師】
【營養學博士 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
【關渡醫院臨床心理師 #謝印忠】
【資深媒體人 #盧燕俐】
【輔仁大學特約教授 #鄭英吉】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大腦萎縮的症狀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曾金陵、法務部部長曾勇夫、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副院長陳天雄及精神部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報告「陳水扁前總統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就醫近況及身心健康情形」,並備質詢。
-----------------------------------------------------------------------------------------------------------------------------
口頭質詢─
根據北榮對陳水扁的住院過程簡報和出院建議,陳水扁患有重度憂鬱症、重度呼吸中止症,有口吃、非典型帕金森氏症和大腦輕微萎縮等症狀。報告中表示,家屬的支持有助於改善陳水扁的病情,因此建議陳水扁居家療養(home care)或到離家比較近的醫院治療。
▶對此,蕭美琴質詢指出,依據周醫師的專業判斷,陳前總統目前患重度憂鬱症及潛在的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法務部堅持將陳前總統送回北監,但包括長時間的燈光照射,空間狹隘、趴在地上寫字及24小時監控等,是否導致病情惡化,是否存在自殺的風險?精神部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答詢表示,陳前總統回北監確實是不恰當的。他有重度憂鬱症,且病發原因與居住北監有密切關係,自然不建議送回北監,如果現在回北監,「自殺的風險肯定是很高的」。
▶質詢法務部次長陳明堂及矯正署長吳憲璋,應該拋開成見,從專業及醫療人權的角度,審慎積極處理。次長陳明堂答詢表示,會在收到榮總正式書面報告後三個星期內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