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日本超有質感玩具 #文末抽獎
身為全職媽媽的我,知道我在家最大的使命就是陪伴孩子照顧孩子,而陪伴沒有捷徑,真的是只有用時間去換取。
凱勒跟綠妹現在每天玩樂跟學習,我平時花很多時間陪他們玩和閱讀,而有的時候我也讓他們自己玩各種不同的玩具。
他們可以透過玩來增加他們的創造力,透過我和爸爸平時的閱讀來增加他們的單字及語言表達能力!有幼兒專家分享小孩會越玩越聰明。
說到玩具,雖然我們住在美國,有很多美國的玩具隨手可得,但媽媽我本身兒時是在日本長大的,接觸的幾乎都是日本的玩具跟童書,到現在都還是印象非常深刻!日本的玩具真的是質感很好,尤其是木製的!所以我也讓凱勒跟綠妹接觸品質好又好玩又可以增進親子時間的日本玩具。
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很喜歡邊聽故事邊玩,透過說故事來增強他們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孩子平常說出的「話」和單字都是從要靠平時我們的讀和說才來增加的。
我很推薦Ed.Inter的以下幾樣玩具,很適合0-4歲的小朋友玩!而且這些遊戲不是單純的只是遊戲,他還有可愛的閱讀圖書可以供給媽媽閱讀,透過閱讀的內容來和孩子們進行遊戲來培養親子關係。
凱勒哥哥最喜歡的是「#果實小舖」和「#起司君和神秘鑰匙」
果實小舖是有一個木板盒裡面裝著不同顏色的磁鐵木珠,和附一隻磁鐵筆,隔著塑膠板上移動木珠會跟著移動到想要被放置到地方。
果實小舖附上的繪本是由幼教專家監督和修改之下完成的繪本,可以透過家長的閱讀來讓小朋友在玩遊戲當中更能夠融入場景,來學習顏色跟數字的概念!我覺得真的很棒,凱勒每天都想玩這個遊戲。
#起司君和神秘鑰匙
它也是一本繪本和9個積木附鑰匙的木製玩具,在一邊玩顏色、形狀、大小、高低產生興趣。
繪本裡的主角有發現了神奇的鑰匙,用那把鑰匙打開門的話會看到有各式各樣的顏色形狀跟大小的物體,然後跟著一起去探索和冒險!即使唸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小孩總是都很興奮。
這個遊戲從妹妹的年紀就可以開始玩了,她可以一邊看繪本的圖片一邊操作,而哥哥是已經大概聽得懂故事內容,他會聽完我講一段才開始動手!這個遊戲可以訓練手眼協調,雖然會花一點時間完成,但是只要完成了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很有成就感。
凱勒跟妹妹現在這個年紀很適合玩有情景的玩具,像是照顧娃娃、家家酒之類的遊戲,可以邊玩邊讓他們創作故事,增強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好遊戲,以下這三個遊戲是我很推薦的。
#小米和媽媽的飯糰屋
這個遊戲也是有包含一個繪本,裡面有包飯團的可愛食材,讓小孩可以對食材跟料理感到有興趣!讓他們可以邊聽故事邊玩家家酒,且藉由繪本裡的劇情培養他們的社會性跟想像力!不要看這小小的遊戲其實真的可以發展他們的創造性。
#吐司君與三明治,他跟飯糰的這組遊戲是很類似的,只是飯糰變成吐司!我覺得這兩組可以一起買,因為我們有時候給孩子吃飯糰,有時早餐也讓小孩子吃吐司,但是他們有時候不是很愛!但是透過這本書和遊戲後他們看到吐司都會很興奮的想要去吃,因為故事內容他們等很熟了!我覺得對我來說是很意外的收穫。而且有時候我會照著這個遊戲裡面附的玩具去做真正的吐司,裡面有蛋、培根、蔬菜、番茄!我每次都請他們幫我做吐司,他們會聽著我的指示把想要的菜一層一層的加上去後再給我吃,我每次假裝吃他們都很開心。
#起司君的美味濃湯,
這大概是凱勒跟綠妹兩個人一起玩最愛玩的遊戲了!因為他整個就是家家酒的必備。全部都是木質超有質感的蔬菜水果組,還有木製玩具刀可以讓他們切菜!他們在玩的時候我會搭配繪本裡面的故事,陪著他們一起玩!讓他們也學到一些蔬菜的單字和角色扮演的遊戲,透過閱讀跟玩樂當中可以讓他們學習到很多!
然後以下有幾款玩具是我很推薦給不僅是只有小孩,連大人都可以一起玩的遊戲。
每一個玩具都非常有質感,都是木製的,只要買一次就可以放很久!可能都可以像我婆婆一樣買給自己的孩子玩到留給孫子
玩都還是保存多好好的!
#益智積木塔
這是一款給3歲左右的孩子玩的益智遊戲,它必須得照著積木塔的形狀把方塊堆疊收納,必須要有某個方向才有辦法放進去,我之前在有在影片裡面分享綠妹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很久的遊戲。我覺得積木1歲半的小孩也很喜歡,雖然它玩具建議3歲小孩玩,但其實綠妹已經玩得很好了!很快就抓住積木堆疊到積木塔裡面的訣竅,這個是需要思考的遊戲,可以促進寶寶的智力。我超推薦!可以透過這個遊戲來提升她們對於形狀和顏色的認知力,預測能力和集中力,凱勒跟綠妹每次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真的是全神貫注,每個方塊把玩在手上時手也非常靈巧,也可以鍛鍊手指靈活。
他這個遊戲有很多的玩法,連大人都可以一起玩,照著說明書裡面的的指示去挑戰,裡面會有74個問題,還有各種提升,難度會越來越高!非常好玩👍🏻
#六面拼圖
這也是一款可以激發腦力的遊戲,不只小孩喜歡,連大人都喜歡玩。
凱勒跟綠妹目前雖然還沒有辦法自己拼湊自己腦中對於動物的認知的形狀,但是我都會陪他們一起玩,帶領他們一邊玩一邊看說明書上面的作品範例,讓他們認識新的圖形。它裡面有150種作品範例,和10個立體範例可以參考,如果自己實在是絞盡腦汁想不出其他的圖形變化的話就照著做也很好玩。有時候一整天心很累的時候就會把這個東西拿出來玩來讓自己冷靜、放輕鬆,做出一個成品會超有成就感,而且會很療癒!也是一個可以跟小孩一起玩的遊戲。
#益智七巧板
這款也是益智遊戲,是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等七個形狀組合各式各樣的圖形,說明書裡面有小朋友也可以輕鬆完成的等級1,然後他裡面的等級是可以一直到連大人都有點困難完成的等級5,總共有101個問題。可以訓練形狀合成的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推理能力跟訓練手指的靈巧。
#益智方塊拼圖
可以把方塊從平面拼湊成立體圖型的益智遊戲,這個遊戲也是大人可以玩的,小孩可能要4歲以後才適合。跟前面幾個遊戲一樣,它都是有等級的由簡單到難,共有110種問題。
#益智珠珠
這個遊戲很好玩!它也是可以拼出立體圖案的遊戲。知道書裡面有109種各式各樣的慢慢問題!這個也是適合4歲的大人的遊戲,需要靠想像力去完成。
還有很多的玩具我這幾天會慢慢分享。
這裡是團購表單: https://goo.gl/RW6NgV
(商品會由日本直接直郵到台灣)
#公開分享tag兩位朋友底下留言就抽2名送日本木製玩具午餐派對(照片在留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鳥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鳥鳥:http://bit.ly/2wo5Hj4 -----------我是夾層----------- 不是..我 我應該要是挺年輕的阿 沒錯吧 我... 難道我真的不行了嘛 記憶力與反應力大幅下降 可憐阿 另外徵剪輯師 有意請洽談FB~ 直播紀錄 : https://www.y...
大人的腦力段練 在 Facebook 八卦
【好情緒,是可以靠方法練出來低~/曾經情緒暴走的女人故事】
進入居家防疫還不到一週,許多爸媽群組和媽媽朋友一片哀鴻遍野,很多母親暴走的梗圖紛紛出籠,還有更多朋友害怕要與另一半面面相覷的日子,到底~~這樣的生活下,該如何培養耐心和不發飆的能力?
\
訴說下以前的故事:我在變成一個耐心無極限、情緒控管能力尚可的女人前,是一個會因為小事就發飆說離婚、生氣到亂摔東西發洩、壞情緒一來就無可自拔、甚至會喝酒發洩的人。(婚前更恐怖,故事先拉回到結婚後就好~)
在媒體工作時壓力很大,但天秤座死愛面子在外面一定要很表現得優雅,所以回家後最遭殃的就是筋肉爸爸了;好好先生久了也受不了我愛牽拖情緒的壞脾氣,後來他也變成爆走哥,以至於我們婚姻谷底時,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出手,推來推去兩個人力氣都不小,變成了貌似打架的恐怖畫面;
而人性是這樣的...只要爆走過一次,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你會逐漸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死火山變成活火山,爆發時連自己都壓抑不下來,即使知道殘局難收拾,但在當下就是很難自我控制。 #這時候自己已經上鉤了_被情緒鉤
這樣的日子,而後影響到Lionel的心靈,他那時候才幼稚園,常常聽到看到爸媽吵架,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也成為一個情緒容易暴走的小孩;筋肉爸爸住院後的那段日子,兒子情緒炸鍋,在學校也變得像刺蝟,和同學有小摩擦就拳腳回應,那時候要在工作醫院兩邊跑,還得跑學校跟家長道歉......也是那時候,開始讓寶貝接觸心理諮商,而我們家也開始有了改變。
\
幾次和諮商老師聊聊,我以為孩子的創傷來自於爸爸生病,其實孩子的受傷從爸媽經常吵架就已經累積起來!
不要小看每次自己的情緒失控與夫妻失和,對於小孩來說都是心靈創傷,而創傷怎麼來的?
他們會失去安全感、
他們開始責備自己是否是導致爸媽失和的關鍵、
他們會學著與害怕共存、
內心的他們會躲起來,躲到自己覺得安全的領域、
外在的他們為了掩飾害怕和躲藏,反而將自己層層武裝或者表現出嘻哈不在意、專注於某些事......
這些創傷與負面,#都是從躲避開始的。
隨著年歲增長,他們的傷口或躲藏處,會層層覆蓋上偽裝的自我、一層、二層、三層.....最後堆疊到自己都無法認知自我,疤痕掰不開,於是很難恢復到身心健康。
自此以後,為了維持小孩健全心靈,我開始學習培養耐心、觀察情緒的方法,練習 #與情緒脫鉤;或許以下的方法,會很適合現在必須長期居家防疫下,面對精力旺盛的孩子們、與另一半、甚至三代同堂家庭的大家。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一步_了解大腦陷入了高耗能模式
被情緒鉤走後,會引發許多負面腦補:「為什麼別人家都那麼家庭和諧?」「那些網紅在家為什麼都還能優美優美的?」「我的小孩這麼難搞是不是上輩子欠他的?」「這樣的恐怖日子還要多久?」
情緒還會喚起過往記憶,把過去經驗和當下發生的事混在一起,強烈感覺會讓理智遺失,等到感覺過去,又只剩下懊惱而已。
大腦開始喋喋不休的糾結,當內在執著於某一事件時,大腦『預設網路模式DMN(Default Mode Network)』開啟,至少有1500篇文獻提供了證據,關於DMN模式時,大腦會變成:自我、反覆的想、直接專注在思考未來與過去,卻唯獨不專注於『當下』。
我們會變得沒有能力,去解決跳脫“自我”後,真正生活中存在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DMN模式時,花太多腦力去想當下的自己:我好累、我想工作、我做得到嗎、我能有收入嗎、我還要被小孩鬧多久;
或者是陷入回憶:要是以前多唸書現在就可以賺更多了、早知道就不要生小孩了、都是他先外遇的現在婚姻回不去了......
還有,覺得不平衡: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全家都我在累、為什麼男人可以外遇我卻黃臉婆、為什麼婆婆只疼嫂嫂一直找我麻煩......
DMN是腦部疲勞的原因!因為你大腦的耗能中,有60%-80%都花在你以為不需要用腦的這些事情上。所以會注意力渙散、沒精神、焦躁、雜念多、身體倦怠無力、肩頸僵硬......疲勞的大腦,是無法讓人生正向起來的!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二步_正面迎接負面情緒
要維持好情緒,才可能有耐心、有容忍力、正向思考力。而維持好情緒的第一步,就是:不免強自己一直正向思考!
就好比有人逼你彈琴,彈錯就會被敲手指頭,從此開始對彈琴心生厭惡感;一直在有情緒時、低落時,免強自己正面思考,身體也會對正面的事情產生排拒感。
也不需要一直做自我控制,好的情緒不該是「要控制才會有」!控制與假裝不在意,都無法解決到問題的核心;當沒有面對問題的「本質核心」時,就無法解決問題,而壞情緒只會一直累積上去,甚至像是諮商師提到的層層疤痕,最終自己想解也解不開。
練習去面對自己負面的情緒,接受它,然後能夠平靜地去看待自己的情緒,找到情緒引爆點,最後解決引爆點(好像廢話~但這點可以做到喔~可以練習到,負面情緒來時,立刻有一個自己飄出來,看待生氣的自己為什麼生氣,就能很快找到讓情緒平穩的方法)
譬如說:唸小學的孩子一直歡顛不已,不肯好好自學,又一直跑來煩自己,耳背聽不進爸媽的話~~~火大啊!!!!這時候你可以火山噴發大發雷霆,一直生氣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也可以如果把自己拉到第三者位置,去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子。
因為他太多體力沒地方發洩嗎?因為他現在其實很想玩,因為太像放假了嗎?因為他其實很想要爸媽陪伴他做些什麼嗎?
那自己幹嘛生氣呢?因為面對疫情的壓力無處可發嗎?因為收入短少擔心生計嗎?因為居家工作進度大落後了嗎?因為其實自己不知道怎麼跟小孩玩嗎?
接著再去想:那孩子怎麼可能懂疫情帶來的衝擊呢?我把擔心收入的壓力轉嫁到小孩身上,他真的就會乖嗎?對他發脾氣收入就會變多了嗎?孩子盧不停工作也做不了,乾脆就跟他好好玩一玩呢?他想要我怎麼跟他玩?
一個一個環節去嘗試溝通,孩子的問題就會沒有了,而在解決的過程中,自己也找到了情緒和緩。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三步_轉換大腦到節能模式
請開啟大腦『任務激活網路TPN(Task Positive Network)』模式,注意力與專注力只消耗大腦耗能的5%!
怎麼開啟?專度當下問題解決!
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壓抑情緒!
練習帶著你的注意力到呼吸、到聆聽、到感覺。這都是單一的、單調的、專注當下的!
根據尖端腦科學研究證明的事實顯示,抑制DMN迴路最好的方法是「正念」。正念,是一種將精神集中在此時此刻的事情,不去評斷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而是觀察事物原貌的心靈修練。
白話點說吧~想要關掉DMN模式,就要練習:不記仇、不回想、放下過去與執著、不去煩惱還沒到來的事,反正擔心也沒用!
一些活動可以幫助大腦開啟TPN模式,譬如:運動、練習呼吸。
\
#全家的情緒練習_設定一個暫停區
這是一個要讓心情變好的地方,而不是處罰的角落~家裡請設計一個獨立的小空間,在那裡,不論大人、小孩,有情緒來時,就去暫停區休息與冷靜。這個地方甚至可以只是一塊運動地墊,在上面躺著、按摩、練習呼吸與舒緩。
情緒來時,轉移到這個區塊,然後面對自己所有的負面情緒,同意自己好好生氣與低落。
去找尋讓自己不爽的本質在哪?在這之前,先練習一下呼吸或是做和緩運動,將能很快幫自己進人到大腦TPN模式,而更能將事情好好解決。
\
文章爆炸長!希望你們在看的同時,情緒也和緩一點點了哈哈哈~~
建議大家可以購入的書籍,幫助練習情緒
#安定教養學
#情緒靈敏力
然後記得常常看我的直播練習運動,讓孩子與自己都多多消耗體力、讓運動幫助大腦專心、刺激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
你將會發現,在家防疫不只當英雄,還能拯救你的家庭和諧喔!
大人的腦力段練 在 百吻巴黎Kiss.Paris-楊雅晴 Facebook 八卦
深夜牢騷……
大家國高中的時候有談戀愛嗎?有因為談戀愛被老師懲罰、惡整、記過、打電話跟家長告狀或是更慘烈的教訓嗎?
我國中時期很北七,也沒什麼少女心,頂多偷偷覺得誰很帥、時不時迷戀漫畫男主角而已,沒有真的談什麼戀愛。到了高中還是很弱,我喜歡一個學長,常常糾纏學長叫他騎車載我回家,某次學長載我回家的時候我說我不想回家想散步,沒想到學長竟然就範了。我們倆真的去散步,散步到一半我不知哪來一股勁就去牽他的手,完全沒在怕的,但牽了手之後,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幹嘛,當時真的覺得牽手就好爽噢,也沒去想牽手是不是就算男女朋友了,純粹覺得能牽到學長的手真好。我的高中戀情僅止於此,弱到爆,唯一能說嘴的就是我總是很主動,如果當時腦子裡有想到接吻,我應該會真的給他親下去,但就沒想到,只能說我以前沒吃過大魚大肉,口味還很清淡。
我的高中戀情很弱,那是因為我心裡只有學長,不然其實我是很多人追的。雖然我都不理其他追求者,但他們還是會一直送情書、送小禮物給我。師長看到我很受異性歡迎,就認為是我招蜂引蝶,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我。我真心覺得,幹,人正真衰,被追也有罪。莫名其妙我在師長心中就成了浪蕩女太妹一枚。
說真的現在想起來,那樣就稱得上浪蕩女太妹,根本是沒見過世面的人才做得出的評斷,即便是現在夜夜笙歌、跟男人同居的我,都覺得自己還高攀不起浪蕩這個形容詞呢。拜託,我心目中的浪蕩女神可是要像風一樣,處處留情、完全沒包袱、走到哪愛到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那種層級,像我這樣被一個男人吃得死死,長這麼大也沒經歷過幾個性伴侶的人,哪配浪蕩這個詞,別傻了。
國小到高中畢業十二年來,從沒遇過一個老師贊成學生談戀愛,一個也沒有,每個老師一聽到學生談戀愛都會臉色像大便,不是打電話給家長恐嚇一番,就是約談學生以記過威脅之,更甚者不惜當眾羞辱學生。偏偏對於十幾歲情慾旺盛的少男少女來說,吃那一點點的禁果就是爽,根本不用到偷做愛的程度,只要下課去福利社巧遇喜歡的人,就可以爽三天、晚上睡覺做春夢,那是一個情慾火力全開的年紀啊,多麼美妙,就像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那樣,被喜歡的人碰了一下肩膀,就羞得沒有地方躲,每一個小小情慾火花都可以作一首詩、唱一首歌、寫一篇小說甚至拍成一部電影。心裡快樂得像奔跑的小鹿,師長卻說這是錯誤羞恥的事。
在小孩還是小孩的時候,大人說小孩不可以談戀愛跟做愛,長大才可以談戀愛跟做愛。等到小孩長大了,大人叫他直接結婚,戀愛跟做愛一箭雙雕。到底戀愛與做愛該在生命中的哪裡?沒有。仔細想想,生命中根本沒有可以談戀愛跟做愛的階段,只要還在讀書,都不能做,但書一讀完,又要面臨直接跳到結婚的壓力。戀愛跟做愛這麼需要實戰經驗、這麼需要腦力、體力、各種神力的重大活動,卻不被允許練習,還被要求一次就做好做對,怎麼會這樣啊?我真的搞不懂。
我談過幾段慘烈的戀愛,每次都好氣餒為什麼沒有人教我?我能去哪裡學習面對這些創傷啊?情慾正盛的少女時代我學到的是情慾很糟,會拖累學業導致人生敗壞,不要碰,碰了就懲罰。到了我真的有個男人可以摸可以躺的時候,我還是什麼都不懂,而且他還說我第一次給了他我就是他的人,這話什麼意思?可以吃嗎?我的破處之日實在不怎麼樣,在性這件事情上也曾經挫敗到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配當一個女人。當時沒網路啊,去哪裡找支援?心知肚明大人都不會站在我這邊,哪敢講?一路坎坷到後來,跌跌撞撞活過來了,但還是好嘔,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事沒有人教過我?二十年後的今天,少男少女們找到人聊這些心事了嗎?他們依然會只因為受異性青睞就被視為問題學生嗎?他們的老師抓到他們談戀愛還是會記他們過嗎?
親愛的大家,你們情慾正旺盛的十幾二十歲,有人教過你們什麼是情慾嗎?你們的性與戀愛出了問題的時候敢向誰求助?學校的老師依然聽到學生談戀愛就臉色像大便嗎?我好想知道,二十年前與二十年後,到底有沒有一點點的進展?
大人的腦力段練 在 鳥鳥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鳥鳥:http://bit.ly/2wo5Hj4
-----------我是夾層-----------
不是..我
我應該要是挺年輕的阿
沒錯吧
我... 難道我真的不行了嘛
記憶力與反應力大幅下降
可憐阿
另外徵剪輯師
有意請洽談FB~
直播紀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MDThnKPoM
-----------有關鳥鳥-----------
贊助鳥鳥:開台使用超級留言
鳥鳥Fb:http://bit.ly/2aC3lil
合作請詢問Fb或是寫信至:birbirds@gmail.com
後製程式:威力導演15
錄影程式:OBS
#鳥鳥 #大人的腦力段練 #老

大人的腦力段練 在 [問題] 大人的腦部鍛鍊VS 世界遊戲大全51 - 看板NSwitch 的八卦
請問一下兩款都有的人~
大人的腦部鍛鍊有需要買實體版嗎(附觸控筆)?
還是在 NSO 買日版的(主要是想要中文版被砍掉的世界名曲)也可以玩?
下載版應該是要另外買記憶卡對吧!?
以打發時間來說,還是買世界遊戲大全51會比較適合?
最近幸運入了一台 NS(非Litete)什麼遊戲都還沒買
家裡爸媽在醫院閒閒的想說找點遊戲給他們玩
不曉得上面兩片哪一個比較適合長輩呢?
還是說有推薦其他更適合長輩的靜態遊戲?
走路都不太穩了運動類的就先不要
不然整天看老人家只能玩手機的數獨和接龍感覺也是蠻可憐的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16.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Switch/M.1594261173.A.06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