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4000692-260112
看看這則報導,我不介意幫這則報導衝些人氣,看完後請你們看看我要說的話,然後如果你們覺得有道理,請幫我轉po這篇文章,直到它不可能再被記者以斷章取義的方式又做一篇報導為止:
日前我po了這幾張照片,原因當然是好玩,而且我玩得很認真。我是自拍的,那是我的褐色大門,我用躺在地上頭頂著牆壁並用力抬腿的方式來固定自己身體,花了許久時間連拍了七八十張的照片,才從其中選出這麼滿意的一張。
沒錯,就是好玩…我覺得"肛門處的肌膚竟然不能美肌"這樣的衝突很好笑。
幾年前一場白色派對舉辦當晚,我也在臉書上po過一張抹滿了痱子粉的陰囊照,取名"白趴照",當時在家中的我覺得,在臉書上一堆"跑白趴的照片"之中,有一張"白懶趴的照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我的思考當中,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呈現我的陰囊然後還為了美化它而幫它撲粉,而是為了呈現對"白趴"這兩個字的聯想,不惜拍攝我抹白了的陰囊…這就是我的幽默感,我的重點是放在"聯想",而帶著有色鏡片的人看到的重點可能就會是"陰囊"。
這次也是,因為我看到似乎很多人在解放奶頭,我想著"那為什麼不能解放肛門呢?" 所以我這麼做了。你可以說我天生反骨,我的確為了趣味性而翻玩了這個議題,但這也不代表我不支持解放奶頭,因為我覺得關於這兩者的思考基本上是同一件事:"為什麼這樣的行為,這樣的圖像,甚至只是這樣的詞彙,要被定義為骯臟不可見人?" 身體的解放是表象的,它真正的意義是思想的解放,無關性別。
對了,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跟著解放奶頭就好,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搜尋一張幾年前我全裸穿著喬丹11代的照片---當時我沒解放的只有我的腳。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要解放哪個部位,如果沒有傷害他人,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因為好玩而去做?如果這還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那算什麼解放?當然如果現在有人慫恿我再po這樣的照片,我也不見得會做,因為要做不做是我的自由,有這樣的自由才是真解放。當然,自由是自己選擇所要承擔的責任,所以如果有人因此檢舉我妨礙風化猥褻什麼的,我願負法律責任;對於沒法感受我幽默的人的批評,我也只能選擇接受,而我對於接受的選擇,是笑看,至於我對於笑看的表達,是我臉書粉絲頁面上的那兩行詩。
請注意,我拍攝的是一張正面視角的肛門照,並不是性交照,同時,我也不覺得肛門有比奶頭低級下流。如果有人覺得奶頭照可以po而肛門照不能po的話,那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想看奶而非真正支持解放運動的人。
然而,當"記者"這個名詞已經在某部分的網路世界一點一滴地被染上了負面的印象,還是有人在面對這樣的工作時,用一種不專業不負責任的態度來行使他們身為記者的權利,當他們在對這樣的題材見獵心喜的同時,已經忘了看清事物本質,而是又下意識地開始一整套搶點閱率的SOP。
雖然這是有點扯遠了(我就是這麼愛聯想),我還是要說: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而我所能想到的最令人無奈的情況是,即使這些記者朋友之中真的有人心裡知道這不好,但大都還是用同樣的態度在處理同一則新聞。
很多事,你已經習以為常了,也不代表它就一定是對的。
好比,儘管所謂權貴自有他們的"原罪",也不代表媒體就可以為了點閱率收視率,用轟炸用扭曲用刻意放大的方式,來操弄,來加深不同族群之間的對立;也不代表"非權貴"就能無限上綱地把欲加之罪放在這些罪人頭上。
而關於這位吳姓記者所寫的報導內容,我有三件事想對這位記者說:
一.
昨天下午你打電話給我們公司Kitty,她沒接到,你就打給迪拉胖,當時在忙的迪拉懶得跟你多講,於是告訴你這是很單純的事,沒有動機(他馬上就告訴我了)。然後你沒好氣地說"你們很奇怪耶!"掛上了電話…到了凌晨就出現這樣的報導。我覺得,你要報導這件事我沒話講(雖然我是覺得報導這件事比我做這件事還無聊),我看過其他的報導,儘管沒寫好話,至少在"網友反應"這方面呈現了比你多的真實,而不是像你寫得好像在操縱輿論一面倒地指責我一樣。你加諸的個人觀點和情緒字眼只是讓我覺得你因為要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從下午氣到凌晨,然後帶著負面情緒寫了這篇報導。
二.
你報導中的"嘻哈歌手挑戰禁忌列表"顯示你沒作功課為交差而應付。請搞清楚,張震嶽和謝和弦是搖滾歌手,就算他們不覺得自己搖滾了,也不會是嘻哈歌手;就算他們也喜歡嘻哈好了,如果你去問他們,或是去問嘻哈圈與搖滾圈的人,我不相信他們的答案會是嘻哈歌手。你在音樂上不作功課也就算了,製個表還胡亂拿案例硬湊,請問…我可以笑你嗎?當然,我看到報導第一時間就已經笑過了,我相信看著你製的表而知道事實的人們也會笑你。但他們不會告訴你,他們懶得跟你說的原因是 "這樣的素質,不意外"。
在這事件裡面(很多其他新聞亦然)我總是看到想帶風向的媒體以及被煽動的觀眾,接著這些被煽動起來的觀眾就會被稱為"多數網友"或"民眾",他們的批評就會成為"多數網友的意見"或"輿論",這公式簡化之後就變成"記者個人觀點=輿論",然後當事人的回應就會變得像在跟輿論作對…我想請問你,你所謂的多數是在哪裡看到的多數?你真的有去比較孰多孰少嗎?請問你是在整個浩瀚的網路世界中去作統計的嗎?還是只是看了幾則合你意的評論?至少在我ig和臉書,我看到不少幽默回應我的網友,當然其中也有覺得噁的,整體來說我也並沒有去比較何者較多,但也不是像你講的"多數網友"這麼誇張,而且,我相信有點腦袋的人看到這裡都會覺得我這段敘述比你的報導中肯得多。
三.
我不知道這件事有什麼好訪問李明依大姐(加個大姐,畢竟她這麼早就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了)的,選她為訪問對象是因為藝人裡只找得到她想回答這問題?或者你們很熟?我就不多做揣測,但我想跟你說,不是加幾個名人進來助陣,這就是一篇好報導。同時你這位娛樂記者可能也沒有搞清楚我不認為自己是演藝圈的人,我只是個做音樂的;在演藝圈你們有你們的規則,也或許可以讓我混不下去,但音樂是沒法被封殺的,因為現在是令你們又愛又恨的網路時代。
我很少對社會現象講出我的看法,但我講的事情,其實每天都在發生,這很無奈,我不知道怎麼改變這些事,因為其實我一直無法拿捏跟這世界最適當的距離;或許我也無力去改變,就像無法幫肛門正名一樣,我只知道這樣的媒體記者一天不消失,台灣永遠無法從巨大的焦慮中解脫,也永遠都會是被洗腦洗到得健忘症的。
當然,各位朋友還是可以覺得我很無聊或是神經病,我都不否認。我只想問,是"呈現身體器官事實的照片"比較下流,還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而以發洩態度寫的報導"比較下流呢?
歐,至少我確定不是"無禮"就比較"強"。
外在動機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能保持愛的距離,
才能輕鬆地愛著他人愛自己
「即使愛一個人,也要保持一段距離,這距離裡面有自由,彼此都需要的自由。」
什麼叫界線?
梅樂蒂‧碧緹幾乎用了整本書在下定義,因為要把界線講清楚,連控制與依賴的概念都不能漏掉。所以在面對我們投注情感的對象時,找出界線,才會那麼不容易。
我們先把「界線」跟「距離」兩個概念初步拿來對比,對我來說,這雖然是一個簡化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界線的方式。
設立界線,可以先想成保持距離。
那麼,我們再進一步想,我們除了跟他人保持距離,也可以試著跟自己保持距離。譬如,我們可以跟自己的認知與情緒保持距離。
舉個例子,我在版面上曾經分享過,當我們情緒很糟的時候,我們除了放鬆靜心之外,也可以透過自我對話,讓自己不至於陷在情緒裡。
「是心情不好,不是我不好!」
構成「我」有很多部分,「情緒」只是其中之一。同理,腦中不自主浮現的種種想法,也只是過去慣性的累積,不代表我們只能聽命行事,現在與未來都要被過去綁架。
外在發生了一件事,我們感覺到情緒波動。我們可以問自己,
「這件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這好像出自於目前讀書社團正要連載的吳恩瑛醫師的新書裡面,她提到的一句話。
我們人的情緒會彼此感染,我們的神經系統也會因為聲光刺激而感覺興奮,我們的角色可能處在被動而非主動。所以一件事其實跟我們關係不大,但我們又被引發情緒,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現在許多平台,許多商品,許多議題,或者許多團體,都要搶奪一個人的注意力。所以想辦法刺激一個人的情緒,想辦法讓各種事情能推到每個人的心裡,只要讓當事人認為某件事跟他有關係,自然就能成功搶奪到注意力。
問問看事情是不是跟自己有關,也是先跟自己的情緒喊暫停。我們人有時候很喜歡瞎起鬨,到處投射情緒,醒過來之後,搞半天才發現,我們是在幫別人抬轎,我們的生活依舊原樣。沒保持距離,情緒涉入太快,其實我們的心也很勞碌疲累。
當我們被罵的時候,常要想兩個問題:
第一,「罵我的人,是真心為我好嗎?」
第二,「罵我的人,了解我嗎?」
如果兩個問題都是否定,那我們的在意有什麼意義!
其實像很多網路上的酸言罵語,只是對方要發洩情緒,可能連發文內容都沒看清楚。我們沒在心理上劃好界線,自己自動進去對號入座,那等於拿一把劍往自己心裡插。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會罵人,是因為擋到他的利益了,至於我們的權益是否受損,不在他的考量範圍。很多時候我們期待互相尊重、彼此公平,但對方只在意他能佔到多少便宜。
這種情況下,如果距離拉不出來,也有人用心理素質不佳去談,或者抗壓性弱這個講法形容。我們能跟外在的人與事保持多少距離,常跟我們內在有沒有經過好好整理,能跟自己保持多少距離有關。
所以我們平時才要觀察內在的各種變化與流動,花時間跟自己相處。自己的內在搞不定,外在的訊息又一直接收,是不是我們要讓自己崩潰才能停?
然後,才能繼續談,他人給予我們情緒壓力,我們能守住界線,不為所動。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破壞界線,忍不住一時衝動,這也是要練習跟自己保持距離的原因之一。
當然,用距離來定義界線,是一種很簡化的方式。不過,對我來說,能幫助我們入門理解。
有些人因為內在的匱乏,所以一直想跟人靠近,所以才設不出界線,有時候連底線都失守。所以保持適當距離,不只是為了防衛對方,也是要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跟自己相處,能自我探索。這也是為什麼我寫了《跟自己和好》,還有提醒朋友們,要能當自己的好朋友的動機之一。
珍愛自己,常常只能靠自己。祝福懂得珍愛自己的您!
.
以上部分文字摘自
【現正預購中,預計11/29上市】
練習設立界線:在愛裡保持距離,將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全部放手
博客來► https://goo.gl/MNWZf9
金石堂► https://goo.gl/BzR5oh
誠品► https://goo.gl/kTwnAA
讀冊► https://goo.gl/PksaL7
.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新文章連載中)
https://goo.gl/yjssfM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79折)
https://goo.gl/fNwH8W
金石堂(79折)
https://goo.gl/P9g26T
誠品(79折)
https://goo.gl/Snaj8b
讀冊(79折)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goo.gl/C6ZSLB
外在動機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人生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人生不是哪一個目的地,而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這是我最近對某位朋友講的一句話,他因為家裡的事,煩心操勞,失眠疲憊,記憶力越來越糟。很多事沒辦法解決,但是照顧好自己,善用此時此刻,這是操之在己,多做一點就是一點的行動。
這是《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的第四件事,活在當下的概念。朋友告訴我,他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我提醒他,睡眠問題可以先面對。能睡飽,心情會比較好,對於苦難也更能承受,腦力也能恢復一些。
「沉浸在人生的每一刻,不評斷自己的生活,只是用心體會活著的感受。」
這是書中給「活在當下」這個概念,所下的定義。既然正在進行我們的生活,就下定決心認真好好過,不用把過多時間花在評斷自己。把握當下,「現在、馬上,我能夠做什麼,讓自己更好?」多問這種問題,自然而然就會知道還可以如何行動。
生活不是我們碰上了什麼事,而是我們對這些事怎麼回應。擔憂、懊悔,都是一種回應的方式,用這種情緒過生活,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比較好,但常能減少我們現在的平靜,這是比較確定的事。
我面對的當事人,在心理上痛苦的時候,常會想著,「到底我這樣每天生活,是有什麼意義?」
負面情緒常提醒我們,我們失落了生活的意義,這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是壞事。找出意義,生活會更有動力。然而,有了負面情緒的引導,這個微小的聲音一直在呼喚著我們要注意,我們卻置之不理,那是沒有忠於自己──這是第一件死前我們要知道的事。
「一個人如果沒有忠於自我,通常源於小時候不是問自己想做什麼,而是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
可想而知,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會明顯地影響一個孩子追尋自我的努力與方向。父母一直拿孩子跟他人做比較,好比較的就拿來比,最後就會聚焦在可以計量的成績,或者外在具體的行為,流於表面。至於內在的探索,什麼是我們想成為的人與角色,恐怕就容易被我們忽略了。
認識了自己,會比較敢去追求與冒險,那是為了自我的實現,而不是逃避或安於現狀,假裝人與事都不會改變,遷就習慣而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冒險就會面對恐懼,然而恐懼教導我們智慧,敢於在心理上冒險,便有機會沒有遺憾──這是第二件事。
像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勇於改變自己,突破尷尬肯定對方,去愛一個人。愛有可能失落,但不去行動,只想等著接收,得不到愛的機會就會大得多。
愛可以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情緒。所以,人生活得幸福、有意義的祕訣就是:選擇當個有愛的人,選擇去愛。」
當然,能愛人,前提是要愛自己。習慣用關愛的態度面對自己,會比較自然地這樣面對我們所愛的人。不過,在我面對的當事人之中,也有人是因為先有強烈的動機想要愛孩子,然後再學著愛自己,這也很好。用一致的態度面對人我,會活得比較輕鬆。
我們假如得不到愛,我們可以學著去愛──這是第三件事。這要回到動心起念上下功夫,即便我們沒開口講話,大腦的自然反應,還是會每天跑出幾萬個念頭,在跟自己對話。
所以,與其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如選擇愛自己。想像一下,我們是要在自己心裡種一朵花,還是一株雜草?
當我們自己有了足夠的愛,付出就是一種隨手功德。能不感覺匱乏,才能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這是第五件事。
在心理治療領域有一種說法,負面情緒跟自我關注,有明顯的相關。
「如果你把注意力一直放在自己身上,你只會越來越不開心,但如果你有機會幫別人忙,你的心情自然就會變好。快樂,來自於幫忙和關懷。」
量力而為的付出,能夠讓自己與他人產生連結,感覺歸屬。然後副作用就是,我們能因此感覺更幸福。
這五件事,其實是五種過日子的價值觀。要找到意義、追求幸福,這五件事,又變成了五種方向,可以努力落實在生活之中。那麼,往這條路上走,就比較不會畏懼死亡。祝福各位朋友,活得朝氣蓬勃!
.
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7635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外在動機定義 在 8小時看懂基礎心理學| 5.需要與動機 - YouTube 的八卦
1.5 普通心理學| 需要與 動機 需要的種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什麼是 動機動機 的功能激發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節功能 動機 的分類生理 動機 和社會 動機 長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