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金州勇士拿下2017NBA總冠軍,在預期的對決跟至少我個人預期的結果中,結束了這個賽季。
但也許很多球迷跟我一樣,對於一整個賽季的過程,仍一些不滿足,甚至不認同某些聯盟、球團、或是球員個人的作為。
我不想長篇大論,直接提出個人觀察的NBA歪風跟現象。
1. 球星抱團問題更加嚴重,NBA嚴重扭曲的M型社會,明年如果還是勇士vs騎士,你還想看嗎?如果我說,以現階段的實力評估,勇士可以再打個至少三~五年總冠軍賽,你相信嗎?
2. 裁判尺度明顯偏向進攻者,你在轉播中,看到了多少次跳向防守者的買飯and1?這種鼓勵賴皮式的球風不只帶壞小孩,也寵壞大人,它已經不是我認識的籃球。
勇士連續三年在例行賽得分聯盟最高,從三年前的110分,逐年進步到今年的115.9分。如果聯盟尺度繼續這樣下去,未來純中鋒將逐漸從球場上消失,哪一隊擁有最多強大攻擊力的全能球員,將會是主宰者。最後,可能是由一群近似機器人般的同質性球員在玩比賽。然後所有球團會翻遍世界各角落,尋找KD的複製品。
3. 聯盟、球團、球員、外圍團體的利益,該如何彼此妥協,達到平衡?球員合約如氣球般的膨脹,於是開始保護自己,輪休風氣瀰漫聯盟中的A級球隊。聯盟如何有智慧的去解決這個現象?如何預防球隊實力差距不要一再擴大,同時兼顧各球團的利益。現在聯盟的不少作為是在鼓勵或默許這些極端現象的發展。氣球一直膨脹的結果,再度走上罷工或lockout,不是不可能。就跟股市災難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捲土重來。
還有,大聯盟有規定球隊的挑戰次數,NBA是否也能規定一下裁判一場比賽看重播的次數,不然像是總冠軍第四戰這種看個13、14次的重播,我們乾脆找機器人來當裁判算了,浪費時間!
簡單講,你滿意現在的NBA嗎?
外團體同質性 在 Facebook 八卦
對人際關係的追求協助我們存活,也可能促使我們採取對自己無益的行為、決策與情感。下列幾項建議有助於改善你的人生!
#聚焦在相似點
我們都希望能夠融入、喜好與他人一樣的事物。甚至在外貌上追求同質性。如果我們與他人相似,這意謂著我們和他們是同一國的,這將形成一種歸屬感。屬於群體的一份子,代表我們生存的可能性將會提高。假如我們瞭解自己確實有這樣的需求,我們會比較勇於嘗試、奮力一搏。我的建議是:聚焦在能夠反映你們之間相同點的談話主題、看法與活動。
#表達讚賞之意
我們聽到別人喜歡自己時,反應是很強烈的。許多研究指出:我們高度渴望受到他人的喜愛,以及他們所給予的正面評價—一句「幹得好」或拍拍肩膀。除此之外,這種獎勵的作用似乎比金錢還要強烈。直接指向我們、充滿正面情感的訊息會啟動我們大腦的一部分區域(也正是在受到其他形式獎勵時會被刺激的區域)。就算是我們不打算往來的陌生人告訴我們說喜歡我們,我們大腦中的獎勵機制中心仍然會被啟動。所以,請開口告訴其他人,他們表現很好,或者提及你很欣賞某人。
#調節自己的孤獨
人類的存活策略就是團體生活,因此,我們對孤獨的反應相當強烈。假如我們對此有所自覺,就能夠比較輕鬆地處理孤獨感。同時也必須理解,不管我們怎麼做,和別人共處時的總體感受就是會比較好。假如你在日常生活中獨處的時間過多,不妨試著插入一點具有社交性質的活動。
#致力經營為數不多卻深入的關係
研究人員已經得出結論:影響我們健康的,是我們與他人關係的品質,而非數量。
#給予擁抱
一個擁抱、按摩或性行為都能提升催產素。這會讓我們的行動變得較仁慈,也較有同理心。就連動物、人群和「數位化的人際關係」都能誘使我們的身體分泌催產素。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受到背叛的風險總是存在的—但動物不會背棄我們。
#信任對方
當你展現出對某人的信任時,她/他體內的催產素濃度將會升高。當事人會因此而更有可能敞開心胸,你們將能建構出更優質的關係。在和同事們開會前,或和子女發生衝突時,請注意這一點。當然,你得確保自己是個可靠的人。
#處理棘手的關係
我們就是跟某些人處不來,但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將這些人際關係帶往一個較好的方向。先從簡短的眼神接觸開始。第二天,你可以評論天氣。第三天時,你可以提到某個在新聞上聽到的消息,同時面帶微笑。在這段人際關係感覺「OK」以前,需要時間培養。但如果你們之間保持中性的聯繫,不向彼此發洩怒氣,也不急著談論涉及私事的話題,你們的關係在數星期後想必就會添加新的模式。保持耐性,穩紮穩打。
#丟棄毀滅性的關係
停留在一段惡劣的關係中會導致極度的不快樂與健康狀態的下滑。假如你意識到自己理應獲得更好的對待,而且孩子們(假如你們有子女的話)需要在一個正面的環境中成長,你將會發現:人生中還有其他許多值得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比試圖改變一個不受教的人來得有趣。
.
本文摘自《#為什麼我們這樣想_那樣做?》
從動機、抉擇到改變,瑞典最受歡迎講師帶你邁向理想生活,擁抱快樂與平靜!
作者:安潔拉.雅赫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們大部分煩惱跟關係有關,而我們從小缺乏系統性地被教導,如何認識自己、如何溝通、如何經營關係……
不過,現在開始也不遲。像是我們透過這本書,再一次知道,人際關係的品質比數量更重要,「把時間精力放在值得的人身上」,原來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
有時候回頭看直播裡的留言,不少朋友都願意給出真誠的感謝,這便是一種自利利人的舉動。這本書的精神,各位朋友正在實踐,只是我們看不看得見自己的努力,願不願意欣賞我們自己而已。
祝願您,能看見自己的價值,這是給人價值感的重要開始!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外團體同質性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你在看國際新聞的時候,你會不會常常有,這個國家怎麼老是鬧饑荒,內戰,恐攻,好像永遠搞不定的感覺?索馬利亞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嚴重搞不定至少就20年,中度搞不定可以回推到50年。這個周末,就又發生了死傷慘重的恐攻。
但這全部都是索馬利亞人的錯嗎?你如果仔細去看過去幾十年索馬利亞的歷史,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有些索馬利亞人要負責,有些貪婪的外國人要負責,所造成的難題。
要避免變成這樣一個「永遠搞不定的國家」,就是一開始就要自己搞得定,不要弄到自己體質衰弱,等到外國勢力介入,這個問題就不是自己人打幾個仗,可以解決的事了。
🔎國際三條線�
▪️國際:索馬利亞爆炸案增至90死 土耳其派軍機疏散傷患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2290207.aspx
👉劃重點: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昨天發生卡車炸彈爆炸案,累計死亡人數傳出已至少90人,包括2名土耳其人;傷者也多達約125人。土耳其今天派遣軍機抵達摩加迪休,協助疏散重傷患者。
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昨天在摩加迪休(Mogadishu)一處繁忙的安全檢查哨引爆。路透社引述當地一個不願公開名稱的國際組織報導,這起爆炸至少已造成90人喪命,是索馬利亞2年多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攻擊事件。
一名索馬利亞國會議員也在推特表示,他得知的死亡人數超過90人。法新社報導,傷者多達約125人,造成當地醫院人滿為患。
▪️亞洲:歐盟對華為猶豫不決 中國警告歐盟要承受後果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918774
👉劃重點: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說,外國公司所有權,貿易機會和5G與移動通訊計劃可能會令產生「不信任」的中國企業家作出反應。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歐盟國家需要促進國際合作和市場自由,「否則他們會面臨災難性後果」。他說希望歐盟能夠維護多邊主義,自由貿易,以及公開,公平,正義和不歧視的原則。
▪️台灣:LINE群組的假訊息從哪來?跨國調查,追出內容農場「直銷」產業鏈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formation-warfare-business-d…
👉劃重點:從LINE群組裡感受到砲火攻勢的,還有2015年就開始查核不實資訊,在LINE上有18萬使用者的核實團體「MyGoPen」。
專案經理Robin指出,特別在選舉期間,同質性的內容,常常大量出現,引起各地民眾回報。例如一則「中國飛鐵」時速可達4,000公里(為飛機3倍)、中國高鐵出現竹製車廂的訊息,在一天內被回報上百次。
4年來,MyGoPen累積大量不實訊息資料庫,Robin觀察,台灣本土的內容農場類資訊生產力並不高,至少有6成不實與爭議訊息來自海外網站,細看網站內容,可看見帶有簡體字的照片、中國用語,或是中國官方宣傳訊息。MyGoPen將已被查核完畢的900多篇查核結果,建立成資料庫,讓使用者透過機器人程式自動比對,若是之前就查核過的消息,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結果。
但當自動化程式建立完成,他們卻看見另一方又展開攻勢。不明人士會在台灣的凌晨,把重新修過的標題、圖片、影音、文章連結,傳向MyGoPen的自動化程式,測試能否躲過MyGoPen的資料庫。若是受到歡迎,幕後經營者還會重置成影片、圖片,再傳一波。
▪️NASDAQ:-0.17%(星期五)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外團體同質性 在 [Talk] 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1) -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歡迎轉錄,請註明出處。**
這學期因為工作需求,我被老板要求上研究所「偏見與歧視」這堂課,
想把我的上課學到的東西全部跟大家分享。
這周內容先定義何謂刻板印象、偏見、歧視,
用到的是Franzoi, S. L.(2009).Social Psychology這本書,
裡面的第六章Stereotyp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談這個主題的順序會是刻板印象先,再來偏見再來歧視。
課本定義非常簡單,
刻板印象是我們對特定群體所持有的信念,牽涉的為我們的認知層面;
偏見則是我們對特定群體所持有的態度,牽涉的是我們的情感層面;
歧視是我們對特定群體所表現出的行為,牽涉的則為我們的行為層面。
簡單來說,
刻板印象是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不牽涉喜歡不喜歡;
偏見是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之後的感覺,會有喜歡及不喜歡的感受;
歧視則是我們因為對人事物有某個看法而有某個感覺,因而依循其感覺行差異對待。
刻板印象是不可避免的,
刻板印象可以讓我們在人際互動中快速替他人找出特點、分類,
這可以協助我們有效率的做出一些決策,
例如說,我今天新認識一個人,他穿汗衫短褲夾腳拖,
我對這樣的人的刻板印象是「好似流浪漢」、「可能不注重外表整潔」,
於是我心裡就會有一個對這個人的分類,這是我對此人的記憶方式,
但如果我沒有刻板印象來協助我有效率的分類,
我勢必得要花很多時間、精神與力氣去理解這個人到底為什麼長這個模樣,
如果我一天得要面對一百個陌生人,那這樣會耗掉我太多力氣,
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會幫我們過濾掉一些我們可能不需要花太多腦力去處理的訊息,
因此刻板印象可以讓我們不用花太多力氣就能把新訊息處理歸類好,
所以為什麼刻板印象無法避免的原因便在此。
刻板印象也不容易被修正,從兩個層面來說,
情感層面:要承認自身的錯誤對於大腦來說不是那麼容易。
認知層面:每次都要修正自己的刻板印象其實是非常花力氣的。
所以說,刻板印象能避免的嗎?
當然不能阿。
另一個需要特別提到的為「錯覺相關(Illusory Correlation)」,
這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很容易會因為刻板印象的關係,
便把兩個根本毫不相關的事情拿出來說就是因為這個所以才那個。
例如,當一個精神病患住在我家隔壁的時候,
我可能就會想:「天啊,精神病患住我隔壁!她會不會哪天突然拿刀砍我!」
但實際上這兩個並沒有相關聯,
我們卻容易因為刻板印象的關係把兩個毫無關聯的事情連結在一起。
思考與討論:
1.在一個公司裡,在上位者比較會使用刻板印象對待下屬,
還是在下位者比較會使用刻板印象對待上司呢?
2.如果你是異性戀,先想想這個問題:你們對同性戀有什麼看法?
好的,一定會有一些想法,沒有問題,不用說出來,我們不加以評斷。
再來想這個問題:那你對異性戀有什麼看法?
好的,來判斷一下,你在思考這兩個問題的時間何者較快?
針對第二個問題,
有個專有名詞為「外團體同質性效應(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非屬我們團體的別的團體有的特定想法,
例如:大陸人就是XXOOXXXXX、韓國人就是XXXOOOO等等。
相對的,
有外團體同質性效應,就有「內團體同質性效應(in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其意思為因為彼此熟習,所以彼此的個別差異便比較能看得出來。
例如說,提到同性戀,我們會很快的有一些刻板印象出來,
但問我們那異性戀呢?
我們可能就會說不太出來異性戀到底有什麼好特別拿出來講的,要思考很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4.83.109
我有重新再多解釋三句
沒有的,這堂課很精彩,還有很多經典的paper唷
還有人有其他想法嗎?
可以請問UYC的思考脈絡嗎?
※ 編輯: maoapple 來自: 203.64.83.109 (01/08 16: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