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 台灣報導大陸搶人才這個議題時,經常引用所謂台灣的觀點,就是認為中國的目的是對台灣進行統戰。但其實中國在搶人才這件事,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全世界,,且各地競爭。今天北京,明天深圳,後天西安、天津宣布⋯⋯幾乎每個禮拜,都看以到不同的城市,以破例落戶,補貼、高薪,從千人人才計畫,到萬人人材,巴不得把所有世界人才能夠留在中國! 尤其美國懲罰中興通訊事件,被中國大陸稱為”中興衛星事件”,好比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美國覺得追趕不及。對中國大陸來現在他們要搶人才,就是希望能夠把大陸這次被美國所制裁所欠缺的高科技基礎生產能力補足 才能走向 2025智能大國】
華為校園招聘宣傳片,大家現在所在的區域是華為公司的F1展廳,在這裡,你們可以看到世界最先進的通信技術
來自大陸深圳的華為,目前是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更是蘋果跟三星最可怕的對手
作為大陸的巨頭企業,華為的薪資待遇比一般企業優渥,一直深受求職者青睞,最近更將求才目標投向日本,開出大學生月薪40萬日圓,碩士月薪43萬日圓,分別折合台幣11萬跟近12萬的高薪,震撼日本企業界,因為華為的薪資幾乎是日企SONY的兩倍,也因此在日本掀起了一波"工資革命"
「這裡的報酬比美國好,比歐洲好,比阿聯酋航空好,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就機長而言,這兒是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地方了」
為了網羅最好的人才,大陸可是毫不手軟,以航空業為例,過去10年,外籍機長的月薪,從1萬美元翻到2萬6美元,而且漲勢繼續,也因此從2011年到2017年6年間,赴大陸工作的外籍機長跟副駕駛,數量就增長了一倍
「以前是各別地方缺,現在是全球都在缺,(好招嗎) ,難哪,你看我的頭髮現在白得越來越多了,(招不到) 招不到」
「10年前外籍機長待遇最好的,是中東的航空公司,但現在是在中國」
事實上大陸這波面向全球的搶人大戰,已經從企業,升級到官方,與一座城市的發展,深圳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們看看深圳創新創業的氛圍,那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我想都很難看得到,所以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改革開放40年,這座每天都在變化的城市,依然年輕又充滿活力,這裡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會有5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截至到今年3月底,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
而且連續3年增幅超過40%,其中包括全職院士29人,國家千人計畫人才335人
「在深圳他把人才是作為一種結構來對待,人盡其才,所以剛才那個數據當中說,深圳有500多萬人才,它的人才裡頭包括高級工,包括高級產業工人,包括創新者,包括科技人才,所以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深圳形成了一個合理的人才結構和搭配」
孔雀計畫,人才81條等政策提出,顯示深圳對人才仍充滿渴望,人才也為深圳創造出破兆的GDP,更讓它連續三年蟬聯最年輕的一線城市,大陸很多二三線城市,也期待成為下一個深圳
「3月22號,西安市公安局宣布,面向全國開放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分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截至25號凌晨,西安市三天,共遷入落戶人口15552人,成都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給到成都工作的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滿五年後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此外武漢首先在全國放開無門檻大學生落戶,率先出台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等措施,長沙對各類人才放鬆限購,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個稅和社保存繳的限制,寧波對各類人才提供購房補貼,對於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最高可補貼300萬元(約1400萬台幣) 」
當部分台灣人狹隘的解讀,大陸是以各種優惠政策對青年進行統戰,卻忽略了台灣年輕人到了那裡,要面對的是來自大陸各地的尖子,甚至是全球的頂尖高手的事實
目前大陸已經有20多個城市,相繼推出誘人的人才政策,其中不乏提供住房與創業的資金補貼,以及寬鬆的落戶政策,而最新一個人才扎堆跑的城市,正是被納入京津冀一體化的天津
「對什麼是高層次人才,引進什麼樣的人才,都由市場和企業說了算,比如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自主評聘高層次人才,支持企業生產一線業績突出的技能型人才,破格評職稱,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領軍企業的亟需人才,企業家自主確定落戶條件,對亟需型人才,企業提名單,企業家推薦,可直接辦落戶」
作為直轄市,又是北京的近鄰,房價只有北京的1/3,天津市推出的"海河英才"計畫,堪稱是落戶門檻最低的人才政策,學士40歲以下 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只要持身分證 學歷學位證,就可以直接辦理落戶,也因此計畫推出不到一天,就吸引了30萬人申報落戶,其中絕大部分是北漂一族,他們許多人在北京工作繳稅多年,卻苦於北京嚴苛的戶籍政策,始終無法成為"新北京人"
「基本上(在北京)落戶首先有一條就卡死了嘛,個稅(繳納)10萬以上一年,那就是說年薪都得百萬以上才可以,怎麼可能,我在北京納了很多稅然後他不給我落戶,那我就來天津納稅了嘛,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 就這樣,那你覺得天津是一個什麼樣的選擇,天津的話它是肉體和靈魂,可以兼顧的城市」
「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已經拿到准遷證的人員呢,目前的平均年齡是32歲左右,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才,那麼從來源地上看,除西藏外,全國各省市都有,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河北和東北地區,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來自在北京工作的人」
與此同時 香港特區政府也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畫>,幫助香港在生物科技 人工智能,網路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金融科技等領域引進大陸跟海外的人才,今年目標是搶1千名,英國金融時報這樣形容大陸的人才計畫,這會讓它從一個「製造山寨產品」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引領全球步伐的經濟體
2008年大陸啟動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畫",以高薪資 高額的研究經費,將全球最聰明的頭腦從矽谷 NASA,跟其他地方引回北京 深圳等一線城市,迄今已經支持了超過7千多人
「嘿嘿嘿 快要完成了,你一直在忙你的最新發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大數據科學家張弓,正在製作一顆衛星,飛入太空後,這顆搭載著最先進光學儀器的衛星,將會服務於古老的產業 農業,現在有些什麼進展,吳甘沙正全心投入製造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
「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汽車 這麼一個科技產品,應該說是一個小白,作為Intel中國研究院的前任院長,2016年吳甘沙離開工作了16年的跨國大公司」
有學者分析說,大陸一直在利用全球商業跟科學網路,推動技術轉讓,外國研發投資,以及在海外培訓大陸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樣的基本戰略成了「自主創新」的概念,也正是張弓跟吳甘沙正在進行的新嘗試,千人計畫目前已擴大為萬人計畫,也引起美國的擔憂
「多年以來,專家都在警告外國人才計畫,在將科技轉移到競爭對手處扮演的角色,比如中國的"千人計畫",旨在吸引學者前往中國參與尖端技術研究,幫助中國實現在2049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在去年,我們已有多場聽證會,比如施密特議員闡述中國已經變得如何先進,和我們已經如何丟掉在尖端領域的領導地位」
5月24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必須停止向參與,大陸海外人才引進計畫的申請人提供經費,而川普還決定從源頭,防止大陸21世紀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嘿 否決,我愛我的國家,美國人民需要我,紐約 我們來了,成先生,你創辦的學校,竟可以把數十萬中國學生送到美國,對他們來說,你可能是個英雄,對我而言,你只是個竊賊」
根據統計,2016年,赴美深造的大陸留學生就有30萬人,為了避免技術"被偷走",美聯社報導 美國預定從6月11號起,陸公民申請美簽效期,將從五年縮短至一年,主要針對修讀高科技產業技術的,大陸留學生及科研人員,包括機械 航空及高科技等產業類別,而這些產業都被列在大陸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當中
「我們需要敢於表達,和擅於交流的人,對這裡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機會」
但美國這些舉措,並不會改變大陸全面朝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目標前進,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以市場,豐厚待遇,發展前景,向全球人才展現"中國式吸引力"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外國人如何拿到台灣身分證 在 王大師 Facebook 八卦
這似乎就是新冠疫情這7個月來,我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的,目前終於有人有此論述了:
【Yahoo論壇/陳述恩】你知道蔡蘇政府正在用三倍券侵犯你的人權嗎?
標題不是危言聳聽,是現在正在進行式。而且侵害的範圍與規模正隨著國人到處預購、領取三倍券,而持續擴大。
......《全民健康保險法》中授權政府製發的全民健康保險憑證(即健保卡),是用來作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的憑證,並憑此證獲得各種醫療服務以及紀錄使用的證明文件。雖然新式的晶片卡都有儲存資料的功能,才有衍伸出「不得存放非供醫療使用目的及與保險對象接受本保險醫療服務無關之內容」(《全民健康保險保險憑證製發及存取資料管理辦法》第2條)的問題,但其實資料放哪裡不是問題主軸。最大的問題是,有國民身分、居留身分就有健保納保資格,才能領取健保卡,但不能因此就推導出健保卡可以拿來作為與醫療無關的用途。
說白了,經濟部主導的振興經濟三倍券到底和健保醫療有什麼關係?
把帶有數位晶片的健保卡提升到甚至取代身分證的地位,這根本已經遠遠「跳脫」健保卡原有的法律地位。不只是違規,更是直接違法。
政府未經人民同意即大規模蒐集國人居住遷徙、消費模式大數據,更恐怖的還在後頭。
照道理來說,三倍券的領取資格連結在國民資格(身分證)及外國人居留資格(居留證)。換言之, 2009年馬政府消費券用類似返鄉投票的方式,從戶籍地(區公所)領取票券或領取通知即解決所有的發放程序。但缺點是,因為馬英九的消費券除了有使用期限外,票券等同現金,使用毫無限制,夜市攤販拿到消費券也可以拿回去付自己家的買菜錢,也就是說,政府無法追蹤每一筆消費券所連結的消費人口、消費地點、消費模式。
反之,但由蘇貞昌院長和唐鳳政委主導的三倍券,之所以要捨簡從繁,先用疫情期間口罩實名制的玩法,要人們先拿健保卡去各大超商預訂後,再去正面、負面表列使用限制,以及拚命加碼綁定數位支付的「甜頭」,這中間整合、蒐集國人居住、遷徙、消費行為等「大數據」的企圖,根本是司馬昭之心。
因為三倍券被設計成要先「預購」才能再去「領取」的兩階段措施,而且領取地點不是各地區公所,而是在全國各地四大超商及郵局,絕大部分的人們就只會選在離自己生活最便捷的超商或郵局領取這個政府發的「小確幸」。只要三倍券發放系統背後有防止重複領取的勾稽機制(在A超商領取後就不能在B超商領取),政府就能透過這人領取三倍券的店家,去統計出過去一直無法精準統計的「全國人口國內移動」(戶籍與實際居住地差異)大數據。
也就是說過去無法精算的各種北漂、南漂、東漂、西漂的人數,將隨著這次三倍券的發放而精準地浮出檯面。比如說,一個戶籍設在屏東恆春的年輕人,到臺北市信義區工作,在旁邊的新北市的中和區景X里租屋,除非租屋的租金有列入報稅,否則政府過去只能從報稅紀錄中得知這人戶籍在恆春、工作(給薪)單位在臺北市。但只要這個恆春人在中和景X里的某7-11統一超商領取了三倍券,政府後台的查核系統就能勾稽出生活實際居住地與戶籍地相異的人口總數、年齡、性別分佈等等各種人口統計資訊,而且將會精準統計到不同的街區或鄰里。
更有甚者,因為三倍券只能領一次,政府將透過計算不同超商或郵局領券的人數,統計出各地實際居住的人群特徵(數量、年齡、性別、已婚、未婚、設籍本市或戶籍在外地),甚至可以藉由四大超商的統計,估算出四大超商的人流市佔比率,還可以交叉比對出什麼特徵的人群(年齡、性別)偏好去小七、全家等等大數據資訊。
更不要說,平常連法院都不能隨隨便便調取到人們一般的信用卡消費紀錄,這次那些綁定數位支付、信用卡支付的人,政府可以為了查核你本月有無合格消費滿三千的名義,直接把眼睛伸進你當月的消費帳單細目中,儘管這可能不是那人一個月的全部消費紀錄,但對消費行為、對象、時機等數據的「追蹤效果」絕對比紙本三倍券還強。
不只是最蠢政策,而且是最不善良的政策
三倍券正要上路,到底能拯救多少經濟、幫助多少國內GDP,大家都還在吵。
筆者非經濟專長,只知道人們的各種隱私資訊正隨著人們自發、主動地到處預訂、購買三倍券而如水銀瀉地般,大量湧入政府的口袋。
總之,靠著「誘使」人們透過健保卡到超商郵局領取三倍券之名,政府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蒐集全國人民人口遷徙、消費行為調查之實,連立場絕對不是「藍色的」台灣人權促進會,也於5月發出聲明稿,指摘拿健保卡在超商領振興券是政府違法並出賣人民個資。
三倍券到底還沒救到經濟,先花12億大錢印三倍券,只能說這是「最蠢政策」。而擺在眼前這個大規模「情蒐」自己百姓的政府,我們實在很難說這是個善良的政策。
https://tw.news.yahoo.com/-yahoo%E8%AB%96%E5%A3%87%E9%99%B3%E8%BF%B0%E6%81%A9%E4%BD%A0%E7%9F%A5%E9%81%93%E8%94%A1%E8%98%87%E6%94%BF%E5%BA%9C%E6%AD%A3%E5%9C%A8%E7%94%A8%E4%B8%89%E5%80%8D%E5%88%B8%E4%BE%B5%E7%8A%AF%E4%BD%A0%E7%9A%84%E4%BA%BA%E6%AC%8A%E5%97%8E-23001669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0dy5uZXdzLnlhaG9v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LQg0IekmuTKbU5hdtgF0BRrkTPjhnniusNz1xXsU07lly66q1AtqoX8z-__FmfoxGxMsBP-Sz0Skcy156-vxx8tJckSWM53Ysfzc16agomMi9b5Y8MDlJQ5yFleo7mDPRfoAbFapoaHkrts6l5SPHyhpfsSibyplKwFgROB-SZW
1:18:00斗內乾爹鰻魚問:大師會領新型三倍卷嗎?看到很多朋友要去領了,但很怕有資安疑慮,您看法如何?
1:22:00 嚇死人的健保卡貓膩!你的器官還是你的嗎?
https://youtu.be/MqtQXdAucnY
34:40 為何三倍券那麼複雜,就是要推(數位版)
41:00 所以到底是「有疫情後」才讓「AI變革加速」;還是剛好相反?Who knows?
https://youtu.be/-X82ClK1nYs
外國人如何拿到台灣身分證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八卦
此類言論,真是令人火大。
開放中生來台朝令夕改的確有瑕疵但又如何,我們面對的是美國官員要來台訪問就破口大罵的中國,是我們要去世衛當個觀察員也不行的中國,是沒事軍機在台灣周圍繞來繞去的中國,扯什麼人權。台灣是台灣,香港人跑來台灣指指點點大言不慚,也未免太瞧得起自己了,你的祖國不巧是一直要打我的敵國。
香港年輕人如果是這種心態,我希望他們不要申請來台,申請了不要通過,留在香港就好了。拜託不要來台灣受台灣政府的氣,不必替中國學生抱不平,不必覺得台灣就是爛,留在香港保證你想開口評論一下中國,都要先好好考慮三分鐘國安法。
得了便宜還賣乖,自詡為公正清高人士最莫名其妙,去叫中國撤了那幾千枚飛彈再來跟我討論中生怎麼來台能不能用健保。黃智賢之流至少是台灣人趕她不走,跟她一樣的香港人,不必了。
(深夜睡不著)
我不是陸生,我是港生。但在台灣住久了,覺得終有一天會爆掉。我或許見過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政府,也見過以身分取人的社會,但我沒見過那麼無恥地居然還在講什麼自由民主的政府,而大部分公民居然完全看不出來。香港如果爛,至少爛出面,台灣爛到了底居然沒有人看到。
我說的是最近的陸生爭議:就是台灣本來說開放陸生,然後突然收回,更瘋狂的是之後的推卸責任,說不讓陸生回來的是大陸,是大陸對陸生不好,不是台灣不讓入境。
其實呢,大陸對來台陸生不好這個事情人所皆知——甚至陸生自己也知道。來台灣讀書的陸生和去香港讀書的陸生是很不一樣的下場。到台灣唸書的陸生不會有國家支持你,不會有父母鼓勵你,一般都只是會問你「幹嘛要去台灣」、「為什麼不去香港」。偶然還可能有國安找你喝茶。去台灣沒有鍍金學歷、沒有階級流動、沒有光環,大多只有一片單純的求學心。
好了,陸生排除一切萬難和關卡來到台灣了,心想想要學會愛這個地方,抱歉,他們學到民主的滋味前,首先是先感受到歧視的滋味。
居留卡不給你,只給你停留許可/就算住了七八年永遠只是拿著類似「行街紙」那樣的一張a4紙身分證明 / 學費雙倍/不許打工不許這個那個/外國人來學個中文待半年都可以去做英文老師,陸生住十年都不可以拿到工作證/ 沒有健保/獎學金給外國學生也不給陸生/一個疫情來了就諸多謊言不允許你入境(還虧台灣人真相信那是所謂「防疫原因」所以不讓陸生入境,那為什麼開放了那麼多地方都不會輪到陸生?),同時其他地區的工作簽證的都可以繼續入台。
然後到了最近的疫情時段,陸生被禁止回台。我跟台灣人說陸生無法入境那是政治原因,不是疫情原因——因為我和夥伴們做過全台宿舍檢疫力量調查,發現其實台灣防疫力量足夠,和香港情況不一樣,根本可以容納陸生。
但當時大家不相信,說我「多想了」,說「如果是政治原因一定出來罵政府」。
好了,現在連教育部自己都說是因為政治原因了。大家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我知道原因啊。
因為台灣人就是討厭陸生嘛,因為討厭陸生才可以顯示自己的激進性和道德性。
政治審查陸生?沒問題啊!陸生就是活該!
轉眼陸委會還要對媒體說陸生不能返台,「是因為中共阻擾」。我一整個晚上睡不著。為什麼可以這樣說謊?
我懷疑是不是要鬧到有人自殺,政府才可以稍微不要那麼無恥?稍微不要說謊說到這個程度。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所謂的中共阻擾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中共阻擾」,是說因為中共不承認台灣「國立大學」的頭銜。
是的,的確是如此,中共口頭上一直都是這樣說。這樣錯了嗎?當然錯了!但這實際上這並不是陸生不能返台的原因。國立大學的學生,依然繼續被批入台,這是兩岸多年來暗地的做法,一直如此。中共不承認國立是口頭姿態,實際上怎麼操作?其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不然,大家覺得這些年來陸生是怎麼去台灣的?偷渡嗎?用游泳的?
不過,我其實也不是說中共沒阻擾。中共當然有阻擾。我第一段就說了中共吃狗屎,中共對陸生很壞。因為中共的確有明確阻擾新生赴台,說是「台灣歧視你們我要保護你們」,而大陸也已經有新生向中共政府投訴。
這次的兩岸政治,如果寫成個劇本,大概是這樣的:
大陸在拿陸生當棋子來挫台灣的銳氣。不讓陸生新生去台讀書,說「中國爸爸照顧你,以免你去台灣再次被歧視」。
台灣沒了面子也沒了錢(學費收入)。
台灣被大陸桶了一下,本來可以大方一點做好自己,說:「我們沒有歧視陸生,陸生回台吧。」
結果台灣沒有,台灣選擇了完全相反的方法:暗地做手腳不讓舊生陸生回台,什麼防疫原因啦、容量不足喇(但根據實際數據,這些全部都是藉口)。
好了,現在舊生新生都無法赴台,民進黨趁亂把這個舊生無法回台的事再嫁禍給中共,以佐證是大陸剝奪學生受教權。
我真是看到目瞪口呆。
真得給你鼓掌啊,台灣!
兩個搶佔道德高地實際上是把陸生當夾心當棋子。
兩個渣男。
台灣和大陸。兩個都渣。渣!渣!渣!
政治鬥爭就拿陸生出氣,陸生就是兩岸棄子啊!
大陸一邊懷疑陸生在台灣是獨派派回大陸的間諜,一邊說陸生去台灣被歧視,然後暗地剝奪陸生受教權,一明一暗,把手把陸生掐死在家鄉裡。
台灣一邊覺得陸生是共匪,一邊說自己很民主自由不會因為陸生身分就做政治審查,但其實現在就是用疫情原因做政治審查,還要口口聲聲說關心學生受教權,說中共對陸生不好,一招霹靂無敵大摔鍋,掩蓋自己暗地一直捅陸生的事實。
我持平的說:
新生去不了台灣是大陸+台灣的錯。
舊生回不了台灣完完全全是台灣在阻擾。
畢業生那麼久才回去也是100%台灣的錯。
幾千陸生生涯規劃被毀,是兩個渣男的錯。特別是陸委會,拜託不要再騙人了好嗎?你這樣和中共一樣無恥一樣渣男啊!
一天說讓陸生回來,機票訂了突然說不讓陸生回來,或回得來先按著你在地上搶你幾萬塊台幣的檢疫費。
台灣人問陸生愛不愛台灣,我不回答你。我反問你:你是陸生的話,在經歷了前前後後那麼多事以後,你愛渣男台灣嗎?
不過,對台灣人來說這沒什麼好可憐的吧。
陸生說兩句話就被台灣人說:「台灣不欠你什麼。」
的確,如果一開始就分好了你們vs我們,非公民就是次等公民的話,台灣的確可以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欠。
那我跟你說,台灣你欠了你自己。
今天你允許政治審查凌駕教育部,為的只是對付陸生。有一天國民黨要上台的話它也可以用一樣的方法來對付港生甚至是台灣自己的學生。
台灣人經常問我來自香港經歷了運動的感受是什麼?那我想,我的感受就是,那些香港政府對待公民的惡,其實本來都是對待非公民的手段。所以政府要鎮壓起來才那麼熟練,因為他們已經對非公民演練過那些惡了。
香港的法治是怎麼被搞爛的?是被大陸的人大釋法搞爛的。但當年香港人為什麼接受第一次人大釋法?那是因為當時香港人看不起大陸的新移民,所以允許了大陸釋法限制大陸新移民來港依親團聚。
香港為什麼可以傳出警察集體強暴女示威者?那是因為那個強暴發生的地點叫新屋嶺,那些地方本來就是拿來關押非法移民、非公民的拘留所,一直無法無天。
不過香港人一直覺得那是「他們」(非公民)的事,不是「我們」香港人的事,所以一直沒有關注,直到發生在非公民的悲劇發生在公民上...
今天台灣人你讓陸委會繼續說謊、你讓政治審查凌駕科學防疫、你讓政府繼續以謊言為基礎去差劣對待非公民以致於你最討厭的陸生、你讓教育部放棄教育自主....小心制度最後反噬你自己。
這些,是我作為在台香港境外生對台灣朋友們的忠告:作為台灣人不代表一定要支持台灣政府和反對非公民的存在才叫愛台灣,為了台灣的未來「是其是、非其非」也是愛的一種。以上,不是高高在上的訓話,而是一個過來人的勸說。我真的不希望「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當我看到台灣為了仇恨大陸而放棄原則和事實,其實,這才是「變成香港」的真實過程吧。
——————
ps 不用私下問我可否轉發了,想轉發就轉發吧,我預備好被人網絡上罵了。但我憋不住了。
境外生小組的臉書專頁,每天都收到陸生的訴苦,被逼成憂鬱症的一堆。他們的台灣朋友和伴侶也會哀求我們幫忙,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快要爆了。沒有人受得了這樣被政府耍,同時還要一求救,一開口就被台灣人罵是韓國瑜、國民黨、小粉紅、大中華....但如果我作為港生因為佔了身分的便利不幫忙說話的話,就是對不起這些人也對不起台灣,難道真的是看到「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也不出聲嗎?
然後,利申一下:2019年我人在香港,我有參與在運動之中。還有連儂牆不該被破壞。還有我不喜歡習近平,還有其實我係真係識打廣東話不過要同台灣人溝通所以打書面語。還有....為什麼大家要一直逼問我身分和家宅?是想娶我定點....?還有...到底是哪裡傳說我是上海人出身的,為什麼連我都不知道....
最後,我想說
境外生抗爭就是本著唔割蓆的理念出發。
大家來到台灣,拜託非公民之間也要學會不割蓆。
外國人如何拿到台灣身分證 在 Re: [請益] 如果另一半是外國人如何結婚? - 看板gay 的八卦
目前的狀況是國籍沒有這麼好歸化。
若以婚姻移民來說,最大宗就是東南亞新住民。
他們必須先辦理「結婚」取得居留證,然後才能歸化國籍。
坊間說的先歸化國籍再來結婚,根本是莫名其妙,亂七八糟。
另外一種就是用專業人才或投資移民辦理國籍歸化。
但是這個門檻有夠高,應該沒有多少人可以走這條。
但好歹外籍伴侶是高階技術人員或是資本雄厚,是可以走這條。
但是先不管是用哪個進入國籍歸化的程序,後來即便取的台灣的國籍,
仍然可能因為台灣移民署的認定變成無國籍者。
這部份,可以參考法扶出版的《國界上的漂流者》
掉在法律之外的人~《國界上的漂流者》前言
前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邱伊翎
https://www.tahr.org.tw/publication/2161
外籍配偶也會面臨無國籍狀態
在國籍法第九條尚未修正前,有些外籍配偶也會因為申請歸化的過程中,
必須先放棄原國籍,若後來又因為「品行不端」等因素無法取得我國國籍,
便成為無國籍狀態。即使在修法之後,「放棄原國籍」變成「歸化」成功後才放棄,
但是由於國籍法第十九條仍保留了政府隨時可以撤銷這些人已取得的國籍的權力,
導致外籍配偶在取得歸化後,仍有可能面臨被剝奪國籍的風險。
如果不知道無國籍者的處境,你就想像你沒有報戶口,舉凡租屋念書工作看病都有問題。
跨國伴侶想結婚的困境不應該只有歸化台灣藉一個方法,
為什麼跨國伴侶必須放棄原國籍,才能跟台灣人結婚?
國籍與國家認同本身就是一個基本權利與思想自由,
不是隨便讓我們嘴要他歸化來歸化去,不應該隨便給予他人這樣的建議。
除非真的想要成為「台灣人」的外籍人士,
不然即便長期定居台灣,也不需要建議他們歸化台灣藉。
真的要反對在現在推動跨國同婚,
我認為負責任的反對者應該先提出一個合理的對案。
像是:修法推動放寬居留權或其他依親或自由工作居留的方案等等。
※ 引述《stockeye (stockeye)》之銘言:
:
: 前幾天我也在詢問獲取台灣國籍問題
: 應該直接問移民署就可以
: 因為戶政方面一樣要透過移民署認定後才能給戶籍
: 移民署回答我的答案就是依照法律規定
: 一年183天
: 必須在台灣有工作能力或是有財產
: 之後可以申請台灣國籍
: 感覺上不容易
: 戶政單位直接回答是他們也只能送件移民署
: 移民署確認後才是由戶政單位處理戶籍
: 大致上如此
: 移民署電話,02-23889393
: ※ 引述《domototice (明燈兒)》之銘言:
: : 只要獲得我國的國籍 應該可以受同婚專法的保障
: : 我有打給戶政事務所還是移民署問過了
: : 再請想結婚熱心的大大幫幫忙打電話問看看
: : 謝謝你
: : 一、原有的方式 不用放棄原來國籍
: : 外國人想成為台灣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 對於瑞莎成功歸化國籍為正港台灣人,就內政部也發新聞祝賀,表示歡迎瑞莎成為正港
: 臺
: : 灣人。不過如果外國人要拿到台灣的身分證,基本上得經過層層關卡,可能要經過以下
: 這
: : 幾項步驟:
: : 1、至移民署服務站辦理「外僑居留證」
: : 2、居留滿3年後,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歸化國籍」
: : 3、向母國申請「喪失原屬國國籍」、向移民署申請「台灣地區居留證」
: : 4、向移民署申請「台灣地區定居證」
: : 5、申請「戶籍登記」及請領「國民身分證」
: : 看似只有5個簡單的步驟,但其中還有更細節的規定要符合,例如與台灣人結婚的瑞莎
: ,
: : 在「歸化國籍」上,申請者符合以下規定包括:
: : 1、於中華民國領域內,每年合計有183日以上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5年以上。
: : 2、年滿20歲並依中華民國法律及其本國法均有行為能力。
: : 3、無不良素行,且無警察刑事紀錄證明之刑事案件紀錄。
: : 4、有相當之財產或專業技能,足以自立,或生活保障無虞。
: : 5、備我國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
: : 除了符合以上的情況外,當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時,也要準備許多文件,包括申請書、照
: 片
: : 、有效之外僑居留證或外僑永久居留證等等,林林總總加起來每一個都要耗時許久為延
: 攬
: : 人才認定標準》。按規定除了中國與港、澳地區人士之外的外國人,只要被認定屬於科
: 技
: : 、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與其他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在台灣居留5年,每年
: 居
: : 住滿 183 天,領有良民證明者,就可以申請歸化台灣且無須喪失原有國籍。瑞莎當初
: 在
: : 還沒修法前,還十分努力地想歸化台灣,真的讓人非常感動!。
: : 二、 比較快速的方式 要經過部門的同意 比如教育
: : 為延攬優秀外國人才,立法院前年底三讀通過國籍法修正案,推出《歸化國籍之高級專
: 業
: : 人才認定標準》。按規定除了中國與港、澳地區人士之外的外國人,只要被認定屬於科
: 技
: : 、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與其他領域的高級專業!
: : 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
: : 人才認定標準》
: :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30033
: : (二)在農業、工業及商業之農業開發、農產運銷、機器設備、半導體、
: : 積體電路、光電、資通訊、電子電路設計、生技醫材、精密機械、
: : 汽車零組件、系統整合、大眾傳播、法律、 保險
: : 、銀行、翻譯、諮詢顧問、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或觀光旅遊
: : 等企業擔任專業職務,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為我國亟需之人才
: : 裏頭點進去看還有很多分類
: : 為加強延攬外國專業人才留台,內政部部務會報今天(24日)通過「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
: 人
: : 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明定持梅花卡的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歸化採簡便程序,不必再檢
: 附
: :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薦理由書,改由內政部主動向各主管機關函詢,經同意推薦者
: ,
: : 免提審查會審查。目前持有梅花卡的90名外國高級專業人才將可立即受惠
: : P.S.日本方面
: : 第二十四條
: : 婚姻僅以兩性的自願結合為基礎而成立,以夫婦平權為根本,必須在相互協力之下予以
: 維
: : 持。
: : 關於選擇配偶、財產權、繼承、選擇居所、離婚以及婚姻和家族庭等其他有關事項的法
: 律
: : ,必須以個人尊嚴與兩性平等為基礎制訂之。
: : 這個第24條 的這條就鎖死了同性婚姻但是
: : 第十三十四條又說 謀求幸福 以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 第十三條
: : 全體國民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對於謀求生存、自由以及幸福的國民權利,只要不違
: 反
: : 公共福利,在立法及其他國政上都必須受到最大的尊重。
: : 第十四條
: : 全體國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關係中,都不得以人種、信仰
: 、
: : 性別、社會身份以及門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 : 華族以及其他貴族制度,一概不予承認。
: : 榮譽、勳章以及其他榮譽稱號的授與,概不附帶任何特權。授予的榮譽稱號,其效力只
: 限
: : 於現有者和將接受者一代。
: : https://reurl.cc/9zKa0j
: : 日本可以透過領養的方式
: : 入戶籍 即可
: : 對不起文章太長 謝謝您的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2.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y/M.1579681593.A.A1C.html
以目前輿論不支持的狀態,倡議是一定很辛苦。
但是倡議團體就是這樣才要繼續倡議。
只是公民社會應該要有能力適應跟調適不同的社會變遷,找出共存的可能性。
也因此我認為要支持反對當然都沒有問題。
但是真的不要隨便叫人歸化台灣藉,事情沒有這麼簡單而且也不負責任。
而且人家本來就沒有這個義務因為希望爭取結婚就要歸化你台灣藉。
※ 編輯: uka123ily (118.160.73.64 臺灣), 01/23/2020 12:47: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