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師您的用心與分享
分享給需要的學生、老師、家長
粉絲投稿,歷史科補教:馮敬之老師
110年學測歷史科重點整理與考猜
請高三生一定要看喔!
明天(1/22)就是高三學測了,今年是101課綱的最後一屆,許多學生都以為考題會比較困難,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大方向和基本觀念,歷史24題全部拿到分數絕不是難事。
一、對每年的考生而言,前一屆的學測一定是具有指標性的考題,今年亦不例外,尤其是最近這兩三年,教育部推動108課綱不遺餘力,學測的考題也向108課綱靠攏,題組題的增加,文章字數的增加,都在在顯示素養題影響學測頗深。所以練習前三年的歷屆考題,瞭解題意題幹以及選項的意義,是面對今年學測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
二、去年(109年學測)學測歷史考科,題目分布比例正常:臺灣史6題、中國史8題、世界史10題,算是頗為平均的題目分配,與前兩年題目分配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在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題目分配比例上,應該是不致於差太多的。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題組題的增加。從106年學測開始,只有13題是題組題,到去年(109年學測)已經有36題(整整一半)是題組題,題組題的增加量之大,若是沒有時常練習並熟悉歷屆試題,可能會使學生在當下現對考題時,會稍微地不知所措。加上題組題大致上都是混合題,且圖表眾多,一題題組中同時包含史、地、公的觀念,考驗學生對於觀念統合的能力,與圖表的判讀能力。但同學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能掌握基本觀念與解題技巧,面對難題也是游刃有餘、迎刃而解。
三、#臺灣史:
就臺灣史而言,109年學測出了6題,與往年相差不大,6題中拿原住民考鄭氏家族1題、清領前期1題、日治3題、戰後臺灣1題,由此可知,#日治時期 一直都是學測的大考點,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範圍。108課綱非常重視原住民與外人和漢人的互動,今年很有可能出與原住民有關的考題,另外考生們可以注意國際競爭時期荷蘭人在台的國際貿易,以及鄭氏治台時的建設;清領前期的對口貿易與行郊,以及宗族和宗教的發展、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經濟建設也很重要,尤重沈丁劉三人治台時的措施;日治時期依然不能忽略內地延長主義時的社會運動,皇民化運動雖然是老對手,亦不能輕忽;#中華民國在臺灣 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請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四、#中國史:
中國史去年出了8題,依據課綱「略古詳今」的精神,秦漢以前只考1題,而且是考道家儒家的淵源問題,屬於題意解讀的判斷題,符合108課綱的命題精神,史前到三代完全沒出題,108年出了1題,107年則完全沒有出秦漢以前的題目(包括秦漢),由此可知,針對學測考題,秦漢以前的部分同學們可以大致上看過即可;魏晉到隋唐在去年也未出題,前年則出了唐宋之間的考題1題,因為對於中國中古史的部份(也就是魏晉到隋唐),只需注意大方向與大觀念就好,例如魏晉時期的世族政治、唐代的安史之亂等。特別注意,因為108課綱中對於人口的移動有特別的章節來介紹,所以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三次人口的大移動,都是有可能出題的範圍。宋代以後就符合「#略古詳今」的精神,故宋、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都是需注意的方向。盛清的政治考題傳統上出題較少,清末的戰爭條約與改革和革命運動,就是比較需要注重的考題。明中葉和清代的國際貿易、外籍傳教士的訪華,符合108課綱的重點,請特別注意。中華民國建國後的政治、經濟,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立後的外交關係與內政,更是出題的大重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文革與改革開放,都是學測考題熱愛出題的範圍。
五、#世界史:
109年學測的世界史共10題,也是遵循著「略古詳今」的路線,並且以108課綱中人群的交流與移動為主軸,所以西洋上古史的部份完全沒有出題,中古歐洲與拜占庭帝國也未出題,但是伊斯蘭文化卻考了2題,禁止崇拜偶像與阿拉伯統治東南亞,因此今年有可能將重點放在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進入到西洋近代史之後,大部分的考題皆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有關,#地理大發現與貿易大三角、印刷術的傳入與和宗教改革,最後20世紀考了1題戰間期。綜合而論,109年學測的世界史考題部分,已經非常偏向108課綱的出題模式,所以考生們在最後一天準備時,一定要著重在西洋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的部份,尤其以宗教信仰的比較,例如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舊帝國和新帝國主義的比較:地理大發現和列強瓜分非洲、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流傳等,皆是符合新課綱的考題。傳統上從文藝復興開始到19世紀的歐洲局勢,都是考題會出的大重點,同學們還是要多加留意,文化和政治都應該依照年代熟記,每個文化和時代背後的意義知道即可。世界現代史的部份,一戰二戰的起因、戰間期的歐洲社會,以及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1960年代以後出現的 #民權運動與學運,都是出題的大方向,一定要注意。
六、#時事題:
臺灣史可討論 #前總統李登輝過世、蔣經國日記出爐,兩人與台灣民主化發展有極大關係,題目可以運用日記內容,考台灣民主化發展的觀念。香港問題跟威權統治也可能入題。世界史則可能從疫情時事入手,包含黑死病怎麼傳入、傳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帶病毒去美洲,#病毒傳播路徑跟地理歷史結合,也可能涉及國際缺工,過去黑人的移民問題。「文字要練強、閱讀量增加、圖表題絕對不會少」,考生可運用刪去法,圈出關鍵字,從答案看題目等考試技巧,自然無往而不利。
七、考試技巧
1.年代判斷:基本上只要把年代圈出來,答案已經出來一半了,所以看題目一定先找年代。
2.圈關鍵字、句:關鍵字句一定要圈,不但可以幫助自己判斷題目,在寫完後減扎也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哪裡判斷錯誤。
3.刪去法:學測考題4個選項通常是可以先刪掉2個選項的,所以刪去法可以有效的幫助考生選出正確答案。
4.從答案看題目:因為學測考題題組眾多,題幹敘述較長,動輒8行10行,因此對於分秒必爭的考生而言,閱讀大量文字或史料但是抓不重點是大忌,所以我們可以倒過來閱讀,先看問題與答案,再回過頭去看題目敘述,瞭解問題要問什麼,再去圈關鍵字來答題,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請同學千萬不要忘記。
5.理性的邏輯判斷:很多同學會說就算刪掉剩兩個答案還是會選到錯的那一個,這是侯你就需要邏輯的判斷能力了,當你在選擇答案時,必須要判斷這兩個答案哪一個較不合理,就一定是錯的,所以理性的邏輯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結語:大家努力了整整兩年半,就是為了明後兩天考試,希望大家的社會科都能考到15級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加油加油加油!
#這一篇打了我整整兩個晚上
#熬夜到眼睛都紅了
#高三再努力兩天
#就自由了
#加油加油加油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伊斯蘭教俗稱回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和猶太教、天主教一樣皆屬一神信仰,與佛教、基督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穆斯林使用的伊斯蘭曆是純粹的陰曆,完全以月相為準,每年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就是他們的齋戒月,今年便是5月5日到6月4日。齋戒月是穆斯林非常重要的年度盛事,地位如同華人世界的農曆新年,在齋戒月期間有...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伊斯蘭教俗稱回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和猶太教、天主教一樣皆屬一神信仰,與佛教、基督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穆斯林使用的伊斯蘭曆是純粹的陰曆,完全以月相為準,每年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就是他們的齋戒月,今年便是5月5日到6月4日。齋戒月是穆斯林非常重要的年度盛事,地位如同華人世界的農曆新年,在齋戒月期間有一些規範必須遵守,並在結束後舉辦盛大的開齋節。這次來自土耳其的圖佳,便帶著大家來到台北清真寺,與來自各國的穆斯林一起共度齋戒月,了解為什麼他們這麼喜歡台灣。
影片授權:Best Of Taiwan - 圖佳(https://bit.ly/2YCncad)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wYt6zGRfs/hqdefault.jpg)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耶路撒冷是位於以色列中部的都市,位於以色列和死海之間。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自從前10世紀,所羅門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蹟西牆,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這裡受難、埋葬、復活、升天。伊斯蘭教亦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並在聖殿山上建造了兩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來紀念這件事。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該市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將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以巴衝突的中心。以色列現行政區劃上設耶路撒冷區,面積652平方公里,只有一個分區,即耶路撒冷分區。2006年,耶路撒冷市區面積為126平方公里,人口約724,000人,這兩項指標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對比強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會不同階層,同處一城;城市的東西兩部分截然不同,發展水平懸殊。老城雅法門以西的西耶路撒冷(1967年以前屬於以色列的市區)是現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帶(如果再繼續向西數十公里,就是以特拉維夫為中心的「古什•但」區域),而老城及其東、北、南三面的東耶路撒冷(1967年後以色列占領的爭議區域)則以巴勒斯坦人為主。最特別的地方是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其中又分為4個宗教與種族聚居區:猶太區、基督徒區、亞美尼亞區和穆斯林區。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引起重大爭議的宗教聖地,均位於此處:猶太教的西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
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是一個伊斯蘭教聖地,穆斯林稱為「al-Haram al-Qudsi al-Sharif」;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標誌之一。688年到691年,由第9任哈里發阿卜杜勒-馬利克•本•馬爾萬•本•哈卡姆建造。數百年來,遊客稱之為「奧瑪清真寺」。670年,高盧主教Arculf訪問耶路撒冷,描述了Umar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後建造新的清真寺,是一個矩形的木建築,建造在廢墟上,有3000人參加禮拜。穆斯林相信圓頂清真寺中間的岩石就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見到真主的地方。哭牆又稱西牆,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一遊“歎息之壁”之稱。西元初年,歐洲人認為耶路撒冷才是歐洲的盡頭,而這面牆則是歐亞分界線。哭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中間屏風相隔。猶太教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例須哀哭,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祈禱時男女有別進入廣場牆前,男士必須戴上傳統帽子,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在女性區域,常見婦女涕泣交流地禱告。女性在哭牆不用蒙頭,但在禱告後,她們一步一步退出禱告區域,退出時仍面向哭牆,表示恭敬。
畢士大池可以說是嚴重病患者的一線希望,傳說這個池有神奇的治病功能,天使會隨時攪動池水,只要池水動的一瞬間最先下到水裡,任何奇難雜症都能給醫好,因此,這個池邊經常都圍著一群瞎眼、瘸腿等被視為無藥可救的人。其中一位病人已經患病三十八年,因為行動不便,只好躺在池邊,盼望池水動的時候,有人可以把他放到水裡。那天耶穌來到池邊,跟這位病人說了兩句,病人也坦白的說出了心中積壓多年的困苦。所有事情耶穌都知道,他問:「你要痊癒嗎?」是要重燃病人心中的希望,病人沒有即時回答:「我要!」, 耶穌只說了一句:「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__GL3TDfA/hqdefault.jpg)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在 【投書】兄弟鬩牆: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千年糾葛 - 獨立評論 的相關結果
所以基本上基督教跟伊斯蘭教是信仰同一個神。 有人說不對啊,基督教信耶和華,穆斯林信阿拉。其實阿拉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神,「阿」(Al)是阿拉伯語的 ... ... <看更多>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在 什麼是基督伊斯蘭教? - GotQuestions.org 的相關結果
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認為,耶穌就是上帝在肉身裡顯現。 對於基督徒而言,基督的神性是無可置疑的。 否則,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就不足以成為世上所有 ... ... <看更多>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在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關係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伊斯蘭教 起源阿拉伯半島,信仰人口僅次於基督宗教,信奉阿拉為真神。主要的經典為可蘭經,此經典深深影響著教徒的生活,例如:不吃豬肉、每日五次面對聖地麥加禱告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