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情的了解,多層次跟多面向是不同的,不過一般人分不清楚這個,導致出現很多問題。最近那個很受到關注的選舉,基本上就是這樣。
用我研究的開頭比較好說明,多數人最早接觸二戰史,看完後會覺得,希特勒會打仗,是為了追求第三帝國榮耀,廢除凡爾賽合約,或是種族理由。過幾年,有人會開始談經濟因素,例如攻向史達林格勒,目的是高加索油田。再過幾年,這位仁兄可能又認為,真正的原因出在不可調和的文化因素。
以上是多層次還是多面向?多面向,他只是看了不同學科的觀察,從各種角度去切入。如果他能知道,自己只是觀點多吸收幾個,而不是層次變高,後面就不會變成陰謀論者。
何謂多層次?怎樣從凡爾賽合約,去看背後各國的糾葛,經濟的利益發展,德國內部的各種社會問題。德國工業界怎樣幫助希特勒,又如何影響納粹改變戰爭機器的方向。還有,有沒知道這些個人私下的人際關係,施壓過程,導致國策改變。
如果都知道,了解夠多的分析工具,才能開始把上述深入的多層次知識,相互堆疊到更高的境界。而生活中的經驗與智慧,最終會讓你體會,若你是德國人,會怎樣去看到納粹德國的發展。
這些都沒那麼簡單的,政治學很愛提出分析工具,社會學偏好提解釋,但田野調查更多的民族學會提供觀察角度,人類學則是有一大堆資料卻不講話。你不知道這個觀點,就只是因為你沒讀過,而在台灣會有很多人,把第一次見到的新觀點,因為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就認定這是超高層次的深入剖析。
其實只是你沒見過而已,在那個學科可能是常識,常識到沒人會覺得該說。好比我們物理界,不會有人在研討會上,一直跟人強調F=ma在運動學中的重要性,在場的人只會滿頭問號。
我會這樣說,是站在教育的立場,希望各位從這次美國大選,去想通原來那麼多人,只是自己為站在超清新的立場。其實只是長期的偏執,導致接受不了別人的意見,像是美國保守派的觀點,進步主義者有幾個人會想認真聽?沒有,我見過的都是聽兩句就說聽不下去開始罵...但一直強調想跟人溝通,呃。
我這邊提一個應該多數人沒見過的觀點,先聲明是觀點喔,表示某種學科研究過,不是我發明的。這個觀點就是,美國為何好像定期會發作搞孤立主義,對某些國家超兇?
=====
這要回到工業革命後的歷史,美國自從成為世界上的技術大國,以及超強的生產能力後,歷任總統都不能迴避市場。出口市場萎縮,國內會失業,導致政治意識保守化,否定全球化類的發展,這個政治學都有人提過。
但鮮少有人指出,一次大戰後這個模式有點轉變,美國自己陷入兩派的詭異循環。
一次大戰後,歐洲欠下大筆美國貸款,這推升美國內部的大量生產,以及分期貸款消費模式。又為了讓歐洲可以償還貸款,美國反過來提供新的技術輸出,大量生產的模式開始取代歐洲的工匠習慣,工廠管理模式幾乎都引進自美國。
這結果是,10年後歐洲復甦,管理技術跟生產能力都回復到可以跟美國一爭長短的狀況,德國更是利用低廉匯率搶市場。美國自己砸自己腳,出口萎縮造成失業,失業還不起貸款有呆帳,某一天就爆炸,這叫做金融危機。
然後那個年代沒人知道QE,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最後胡佛提了有效的經濟復甦計畫,但美國民眾已經不想吃這套了,所以轉向社會主義的小羅斯福,反正就是這套不行換一套。結果當然還是不行,新政失敗的很徹底,只是媒體宣傳得很好,這就跟台灣以前先給誰錢的概念類似。
但二戰前的國際市場沒那麼大,德國生產的產品賣不掉,戰爭債務就還不了,失業造成溫和路線被迫棄,納粹會走向戰爭之路,其實是德國人自己選的。唯有靠國家力量,整合大型資本才能與國外競爭,所以與其說是納粹上台後進行國家資本管制,不如說是容克階級本就沒有民主觀念,推舉一個希特勒便於工業生產。然後擴軍消滅失業人口,不停吞併新的地區,利於工業擴張。這最終當然會衝突到英法的勢力圈,德國要停下擴張就等於納粹垮台,只能打了。
二次大戰消滅了失業問題,美國男子失業率趨近零,大量工廠雇用女工,埋下戰後的女性主義崛起種子。打完仗之後,歐洲也變成廢墟了,美國這時候發現,如果不援助歐洲,那麼美國工業能量沒地方去,復原男子沒有工作,在內戰前就政府垮台。
所以馬歇爾計畫,等於是一戰後的大規模版本,一路扶植歐洲到布列森條約,為何是到這個時候?反過來講就是,因為歐洲已經復甦到開始跟美國搶市場了,市場整體擴張到金本位行不通,需要新的金融工具。
但整合歐美,還是沒有市場啊?轉到日本、東南亞、中南美與西非,此時東歐還在蘇聯掌握下。要等到蘇聯崩解後,東歐才會打開國界。而在80年代後,美國把焦點轉到中國,畢竟東南亞可以承受的範圍很小,產業鏈轉移跟市場都不足。
歐洲在68學運後,大量左派進入歐美學術圈,培育了一大票覺得共產中國很棒的知識分子,這是民主黨後來挺中的主因。這與共和黨在70年代後,基於市場開放原則的傾中本質不同,但整體來說大家都希望新的市場在中國,便於工業擴張與消化產品。
這衝了20年後,換中國想要爬起來幹一樣的事情,地球上那些扶不起的國家,如中南美跟西非,都有一些文化問題,需要花時間改造。未開發地剩下南亞少部分以及非洲,這是中國轉向非洲的理由,只有這邊可以不在乎第一世界的市場規則,玩中國的那套。
總之,現在大家知道了,非洲真的沒辦法,中國在這個美國火車頭帶動的循環經濟中,想要另闢一帶一路,下場就是違背遊戲規則,必敗無疑。
為何現在一整個二戰前,或是越戰前的狀況?從這種觀點來看,就是新興市場反過來搶奪技術先進國的市場。但照時間來算,中國13億人口,應該可以把這模式和平跑到2050啊?
答案我們台灣人很清楚,因為中國不吃歐美那種市場規律,如果願意接受的話,中國現狀會政治分裂,但經濟會逐漸融合到歐美數百年的工業與金融秩序。啊就不願意,所以才會想要好處都拿,壞處甩出去。
當年希特勒選擇戰爭來甩掉負面影響,現在中國期待美國繼續拖下去,等到自爆後換自己當老大。如此而已
=====
寫完再次強調,上面一大段不是我發明的,猜猜看是哪兩個學門的融合。
世界上沒有新鮮事,身為教書匠,希望大家可以學到東西,我並不希望你們找教主拜,然後覺得全世界都要學這套。
年紀越大才相信有真理以及解釋一切的通論是很恐怖的,在美國這種人會相信聯邦政府被蜥蜴人建立的共濟會統治,在台灣這類人會認為蔡想想才是民進黨真正的統治者。
地球聯邦軍軍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713紐約時報
*【F.D.A美國再對嬌生新冠疫苗發出安全警告】
F.D.A檢測到,嬌生疫苗可能會導致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Guillain-Barré syndrome。在美國已接種嬌生疫苗的近1300萬人中,官員們確認了約100宗疑似病例。不過,當局認為,這一概率極低,嬌生疫苗的整體好處大過風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us/politics/fda-warning-johnson-johnson-vaccine-nerve-syndrome.html
*【美國衛生部確定 現階段輝瑞不必打加強劑】
美國主管部會與輝瑞開會後表示,已經完全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美國人,不需要追加第三劑。這場高層的線上會議持續了一個小時,輝瑞公司的首席科學官向聯邦政府的幾乎每一位頂級醫生作了簡報。就在同一天,以色列開始向心臟移植患者和其他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注射第三劑輝瑞BioNTech疫苗。官員們在會議結束後表示,在監管機構確定是否有必要加大注射力度之前,還需要更多的資料,可能還需要幾個月。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us/politics/pfizer-booster-shot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法國下令為衛生工作者接種疫苗,作為防止另一波新冠病毒浪潮的努力的一部分。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冠狀病毒感染浪潮,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新的疫苗接種要求,包括對衛生組織工作者的強制性接種以及免疫證明或最近進入餐館和文化場所的陰性測試。
#強森表示,英格蘭將在7月19日取消大部分Covid 限制。隨著冠狀病毒感染再次激增,英國首相強森敦促英國人,在擁擠的室內空間繼續戴口罩,儘管他承諾下週將解鎖英國經濟並取消幾乎所有與病毒相關的限制。
#以色列衛生部發布指導方針,為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注射第三劑兩劑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理由是最近幾週感染率不斷上升,以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人沒有足夠的兩劑後產生抗體。
#中國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被納入COVAX計畫。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宣佈,已與這兩家中國公司簽訂了首批新冠疫苗的購買協定,國藥和科興將在三個月內交付1.1億劑疫苗,並可選擇在未來交付更多。COVAX是一項旨在向貧窮國家捐贈疫苗、促進疫苗在全球平等分發的計畫。
#疫情大流行造成南亞成千上萬失業,或無法返回國外工作的農民工來說是一個殘酷的打擊。
#財政部長葉倫表示,擔心冠狀病毒變異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甦,並呼籲緊急推動在世界各地為更多人接種疫苗。
#馬爾他將從周三開始禁止 12 歲以上的遊客進入該國,除非他們完全接種了冠狀病毒疫苗,這是歐盟第一個實施此類限制的國家。
#週一,由於病毒病例激增,西班牙的兩個地區開始重新實施限制措施。包括巴塞羅那在內的東北部地區加泰羅尼亞宣布,由於該國感染率最高,酒吧將提前關閉,私人聚會僅限 10 人。
#衛生官員周一告訴路透社,伊拉克南部納西里亞的一家冠狀病毒醫院發生火災,造成至少 39 人死亡,20 多人受傷。
#澳洲雪梨官員警告說,該市的封鎖可能會延長,因為冠狀病毒的高傳染性Delta變種的爆發沒有放緩的跡象。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2/world/covid-coronavirus-updates
*【僵持數月後,台灣與BioNTech達成疫苗購買協定】
BioNTech將向臺灣提供1000萬劑新冠疫苗,但這是一項複雜的交易:疫苗將由台灣本土企業巨頭台積電、鴻海及其創始人郭台銘設立的永齡基金會通過瑞士公司裕利製藥向上海復星進行購買,然後捐贈給台灣政府。復星製藥是BioNTech在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生產和分銷的合作夥伴。台灣官員表示,此前向BioNTech直接購買疫苗的談判因未指明具體原因的“大陸干預”而擱淺,北京則否認了這一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world/asia/taiwan-biontech-vaccine.html
*【泰國將為已接種科興的醫護人員提供混合疫苗】
該國衛生部長表示,接種了一劑科興的人應在第二劑轉種阿斯特捷利康,完成兩劑接種者應“立即”接受加強注射,以“更快提高對病毒的免疫力”。泰國是最新一個質疑科興疫苗有效性的外國政府,自4月以來,該國有超過600名完成科興疫苗接種的醫護人員被感染,其中一名護士死亡,另一名醫護人員病情危重。印尼上周也宣佈,將為已接種兩劑科興的醫護人員提供莫德納作為加強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world/asia/thailand-chinese-sinovac-vaccine.html
*【美國計畫發放兒童津貼,每孩每月最多300美元】
根據這一政策,除了最富裕的家庭外,大多數家庭的每個孩子都有資格每月獲得不超過300美元的稅收抵免或補貼。專家估計,這筆款項將使兒童貧困減少近一半。這將是美國社會福利政策的一個里程碑,使美國與其他許多富裕國家接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us/politics/child-tax-credit-payments.html
*【古巴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經濟危機】
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抗議運動正在席捲古巴,成千上萬人在周日走上街頭,抗議被大流行加劇的停電、食品和藥品短缺。古巴政府將其長期存在的經濟問題歸咎於美國的貿易禁令;拜登則呼籲古巴政府聽取示威者要求,表示“我們與古巴人民站在一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1/world/americas/cuba-crisis-protests.html
*【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離任】
在喀布爾的美國和北約聯軍總部舉行的低調儀式上,奧斯丁•米勒結束了他近三年的指揮官任期。出席儀式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向在場的人保證,美國人沒有拋棄阿富汗人民。這一儀式舉辦前,塔利班再次發動軍事進攻,佔領大片地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world/asia/afghanistan-us-general-steps-down.html
*【海地動盪加劇,總統暗殺疑雲仍未解】
警方逮捕了一名在海地出生、目前常駐佛羅里達的63歲醫生,稱其正密謀接任總統,雇傭私人保安公司策劃謀殺。當局還逮捕了至少20名哥倫比亞人,稱其為“外國雇傭兵”。但公眾對官方的說法普遍持懷疑態度。許多人想知道,襲擊者是如何繞過海地安全部隊進入總統宅邸,在沒有其他人死亡的情況下完成暗殺的。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2/world/jovenel-moise-assassinated
*【國安法觸發香港移民潮:他們離開故土,在英國開啟新生活】
國安法生效以來,很多香港人放棄原有的生活,移居英國。面對經濟壓力和融入當地社會等多重挑戰,新移民們通過互助組織、網路群組來説明彼此適應全新的生活。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712/hong-kong-migrants-london/
*【尼泊爾最高法院剝奪總理職務,並恢復兩度被解散的議會】
目前尚不清楚法院的裁決是否會平息尼泊爾自君主制向民主過渡中的最新政治動盪。反對派領導人對此表示歡迎,稱其為尼泊爾憲法的勝利。但總理奧利的支持者認為,總理的人事任免權在議會,法院無權這樣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2/world/asia/nepal-prime-minister-kp-sharma-oli.html
*【美國西部熱浪再次來襲,野火蔓延】
西部夏季的第三次熱浪的高溫,助長了快速蔓延的野火和對停電的擔憂。酷熱迫使加州、內華達州、猶他州和其他西部各州的餐館和戶外疫苗診所關門,一些城市的氣溫達到華氏118度,人們紛紛湧向避暑中心。比如科羅拉多州週末的最高氣溫達到了華107度。鹽湖城機場104度,創歷史新高。加利死亡谷週五華氏130度的高溫這可能是地球上的最高溫度紀錄。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2/us/us-heat-wave
地球聯邦軍軍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115紐約時報
*【拜登提出1.9兆美元援助計畫,以抗擊病毒、恢復經濟】
在這項龐大的提案中,超過4000億美元將直接被用於控制疫情,還將為個人提供1400美元的救濟支票,以及更慷慨的失業福利。目前尚不清楚拜登將如何為這一野心勃勃的計畫贏得選票,參議院對川普的審判也可能會推遲該計畫的通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4/business/economy/biden-economy.html
*【新聞分析:第二次彈劾,川普時代註定的尾聲】
時報首席白宮記者Peter Baker寫道,在這個國家嚴重分裂、迷失自我的時候,川普任期內的暴力和互相指責達到了頂峰。關於真相和現實的概念被原子化,對體制的信念遭到侵蝕,憤怒則成為人們的共同點。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114/trump-impeachment-coda-presidency/
*【川普總統彈劾案】
#阿拉斯加共和黨參議員Lisa Murkowski表示,參議院彈劾審查時間尚不清楚,但她認為川普有罪。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根據監視畫面調查,6日參與亂的大多數人都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但目前尚不清楚監視名單上有多少人是席捲國會大廈的暴民。
#上週四因在美國國會大廈暴動中的角色而被捕的人中包括一名男子,一名男子手持同盟國戰旗,一名被識別為用旗桿毆打一名警官,一名被鑑定為向警官投擲了滅火器的退休消防員。 。
#一名執法人員稱,致力於逮捕和起訴與上週襲擊國會大廈有關的數百人的聯邦調查人員,將重點放在可能參與襲擊的任何軍事和執法人員身上。
#加密貨幣數據公司Chainalysis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法國的一名捐助者似乎已在12月初向右翼激進主義者發送約500,000美元的比特幣。
#襲擊發生一周後,有17名國會大廈警察接受了調查。
#眾院彈劾川普總統案,共和黨團會議主席莉茲錢尼支持,黨內陷內鬥。
#退休的海軍少將John F. Kirby將擔任拜登政府五角大樓的發言人
#任職參議員期間,拜登數十年來都是他的家鄉德拉瓦州乘火車通勤,但基於安全考慮,拜登將不會搭火車前往就職典禮。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14/us/impeachment-trump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加強了就職典禮安全準備】
截至週四下午,約有7,000名國民警衛隊部隊在華盛頓,到就職典禮時,這一數字預計將增至20,000多。調查人員急於確定在影像中,任何一個可能和警察部門或軍隊有關的份子。五角大樓雖否認,但擔心有軍方可能參與了襲擊,或者至少是支持了這次襲擊。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出不尋常的信息,提醒同僚,當選人拜登將成為他們的總司令,他們有義務捍衛憲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4/us/politics/inauguration-security-capitol-riot-investigation.html
*【2020年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NASA公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實際上追平了2016年的最熱紀錄,這意味著過去七年是自150年前有記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段時間。短期來看,大流行期間尾氣排放的減少可能造成更多陽光到達地表,並被溫室氣體困住,從而導致溫度升高。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1/14/climate/hottest-year-2020-global-map.html
*【WHO專家組抵達武漢,開啟溯源調查】
13名科學家將即日起接受兩周隔離,另有兩人因新冠檢測呈陽性,未能進入中國。這項調查是瞭解新冠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到人身上的關鍵一步,但在中國設置障礙、爭取控制權並試圖將調查政治化的情況下,尋找答案很可能遇到困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3/world/asia/china-who-wuhan-covid.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州長Gavin Newsom在周三宣布的消息似乎很籠統:加州將向65歲以上的人開放施打冠狀病毒疫苗的資格,實際上放棄了旨在確保最弱勢群體首屈一指的推廣計劃。
#紐約市官員一度爭取在今年夏天之前控制冠狀病毒,但很明顯地,經濟影響將持續更長的時間:預計明年紐約市的財產稅收入將減少25億美元,這是數十年來,跌幅最大的一次。
#美國南部的幾個州是美國分發Covid-19疫苗最慢的州。
# Moderna將在第一階段最早的臨床試驗中注射兩劑 Covid疫苗的人,進行第三次注射,即所謂的加強注射。
#包括微軟,甲骨文,Salesforce,Cerner,Epic Systems和Mayo Clinic在內的領先技術公司,衛生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組成的聯盟表示,他們正在制定技術標準,使人們能夠通過衛生護照獲取和共享免疫記錄應用程序。
#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Alex M. Azar II在傳統基金會論壇上批評中國對這一大流行的處理。
#英國對巴西的一種變體表示擔憂,因此禁止從拉丁美洲和葡萄牙旅行。
#世衛組織歐洲高級官員敦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以防止新的冠狀病毒變異。
#不僅是冠毒疫情造成,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發布的臨時數據,隨著大流行在美國蔓延,各種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在2020年第二季度急劇上升,達到75年前的最高水平。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接受中國公司Sinovac開發的疫苗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1/14/world/covid19-coronavirus
*【豪宅、按摩與藝術課:聽證會披露孟晚舟軟禁生活細節】
根據本周為期兩天的保釋聽證會,儘管受到一定限制,華為高管孟晚舟在保釋期間的生活仍比外界所知的要更為輕鬆、舒適。本周,其法律團隊再次提出申請,希望允許她在沒有保安的情況下自由出入家中。預計法官將在月底做出裁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4/world/canada/canada-meng-huawei-detention.html
*【烏干達大選 任職35年的總統還會連任? 】
該國長期執政的領導人Yoweri Museveni總統將面臨10位競爭對手,其中包括反對派議員兼流行歌手Bobi Wine。儘管政府極力壓制反對派,但本次選舉出乎意料會競爭激烈。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4/world/africa/uganda-elections-bobi-wine-museveni.html
*【羅興亞難民營遭遇大火,數千人再次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發生之際,孟加拉官員正在為逃離反穆斯林暴力而進入該國的數十萬緬甸難民尋找長期解決方案。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4/world/asia/rohingya-camp-fire-banglade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