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7:19,土星要正式逆行了,有必要再好好寫一下土逆。
若逆行代表「反省」,那土星逆行,就是反省「該嚴謹處夠不夠嚴謹」了,我們可能都因舒適而鬆懈,所滋生的災殃,就會在土逆的時候出現,不管是公眾事務,或個人經營都是如此。
土星帶來的苦與錯,後果都頗嚴重,像是就會出差錯,蒙受損失丶被追究,或者,因為不足丶不夠,以致窒礙難行。
目前看來,台灣的社區感染疫情,便是過去的不警醒、鬆懈、管理不當導致,現在只得承擔種種後果,並且要馬上戒備、著手改進,馬上、立刻,片刻不能再等待。
最重要的是土星一逆行,就產生第二波「土天四分」星象,疫情已夠頭痛,天王還不按牌理出牌,炸出各種「影響民生的連鎖反應」,諸如停電、股市無邏輯動盪、停課停業等影響生活之事,影響生活品質至巨,也影響了收入,叫人不抱怨、恐慌也難⋯⋯真的辛苦。
土天能量短期看緊密度數(痛苦指數)到「六月中是高點」,可以想見不滿也會在六月中達到高峰,偏偏這期間又是「困難溝通、容易誤解」的水逆(逆至6/23),所以未來一個月想必會有許多紛亂,尤其現在每個人都是自媒體,都可以表達意見,有權詮釋他人說法並散播,只能說,未來一個月「溝通的困難度真的很大」,表達真的要很有意思、很有技巧、斟酌再三才行。
其實世界各地都受這波土天影響,有些地方已是人間地獄(印度疫情與緬甸政變,真的相當恐怖),相較起來台灣還在控制之內真的要珍惜,並為之努力,一起發揮「正向的集體意識」,盡力守住這次抽考,讓傷害減到最低。
各種星象都昭示,未來一個月情勢最嚴峻,為了表達我們有在反省,請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則、自我節制,宅在家、不群聚、少接觸;篩檢數字攀升也無需驚訝,畢竟那是「之前不知覺中的感染」,數字多寡都得認,只要別再有新的感染就好。
如何做到呢?就是拿出丟失已久的土星精神,好好克制自己就對了。一起齊心協力吧。
挺過這波,還不能放鬆喔,還有下一波,時間是年底十一、十二月,「兇猛不輸這波」,所以,不是嘴裡說怕就能過關,這波撂倒的是「以為安全所以怠惰」的人,年底要修理的則是「財務投機、身體不強健、過份搞怪」的人,大家趕緊自問是不是高危險群吧,該調整的調整,該面對的面對,時間還有半年,以免成為年底被撼動的族群。
在這多變的年代,沒有永遠的資優生,只要一個不警醒,再優都可能瞬間跌落、風雲變色,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高層還是底層」都是。今年的三波土天,炸出的是「結構性、基礎性問題」,所以想改就要長期抗戰,好好加固「架構、圍欄、嚴謹度」(體質不良的,甚至不惜推翻重來),大家一起來革自己的命吧,就是這麼重大的星象喔。
也別忘記這段革自己命的期間還伴隨水逆(過程多麼辛苦、波折就不用我說了吧?水星會逆到6/23),既知會有溝通誤會,那「如何才能說清楚」就是重點了,請言簡意賅、直指核心,會是比較務實的方式。
最後,想跟大家說,進入2023年冥王進水瓶的新世界之前,整個世界都在劇烈的調整體質中,沒有一個人能逃出這場調整,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拋掉僥倖心態、認真覺醒面對,「土星表面是磨難,卻也是未來最有所成之處」,現在正是要打起精神來打怪的時候,與其花時間抱怨,期待生活回到過去,不如站起來,為創造新的未來奮鬥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地方 創 生 2023 在 林佳龍 Facebook 八卦
#國4台中環線豐潭段明年完工
國道4號台中環線豐原潭子段有隧道與高架段,其中最困難的3個隧道已經打通,高架段也如期在推進。由於高架段的路線經過複雜環境,包含斷層、河流、57公尺的高坡度高低差,還有複雜的交通路網,設計最複雜、施工也最困難,恐怕是國道之最,我要感謝設計施工團隊,用創意與毅力,讓工程進產順利。
國4豐潭段的潭子交流道位於山區丘陵地,沒有適當的地區道路可供聯繫。因此,計畫超前部署,增設豐原連絡道及潭子連絡道,供豐原及潭子地區民眾可快速便捷的進出高速公路,更可以避免平面交通打結。而為了讓居民能及早享受便捷交通,我今天視察已經完工的豐原聯絡道(自豐原大道至祥和路),將先移交台中市府擇期開放通車。
值得一提的是,豐原連絡道跨旱溪的景觀橋,為了一口氣跨越斷層,採用弦月意象,是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保護溪流生態,未來完工後,也將是潭子的景觀地標。橋梁也設置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型塑更為悠閒與親民的河濱生活休憩空間。
我當台中市長時提出的「三環三連」,利用高快速道路,建構內、中、外三個環狀道路系統,讓立體化的大台中公路網四通發達。而國4豐潭段,以及即將落實的國1接台74線,就是中環的工程,預計分別在2022及2023年完工。
我們期待,中央地方一起努力,讓宜居台中越來越好!
#國道4號 #國4豐潭段
高速小飛力
地方 創 生 2023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在桃園市議會,就重大建設與政策擘劃,進行施政報告。
#部桃事件落幕,歷經40天,桃園守住國門第一線,讓國人見證了桃園的韌性、醫護人員的打拚。中央到地方以精準疫調、擴大隔離及採檢等方式讓部桃淨空,市府環保局及國軍33化兵群則進行全市大消毒工作,市府也與市議會及市民同心合作防疫,感謝所有醫護及防疫團隊的努力,使部桃事件圓滿落幕,讓市民安心、國人過好年。
#旅遊振興計畫,也隨著疫情趨緩,各活動措施解封,我們也開始著手推動。包括魅力金三角旅遊、團體旅遊、自由行、觀光工廠、休閒農場及學校戶外教學等,也感謝市議會支持各種紓困振興預算,讓旅遊人潮重現、經濟獲得支持。
#桃園軌道建設,捷運綠線主線系統預定2026年完工、綠線延伸中壢段正進行綜合規劃、綠線延伸大溪段可行性報告已送交通部審議、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進入綜合規劃階段、捷運棕線的綜合規劃報告已報請交通部審議、機場捷運延伸中壢段也預定明年由A22老街溪站優先通車;邁入第4年的機場捷運,也隨時因應活動推出優惠方案,提高運量、活絡周邊商圈。
#桃園鐵路地下化 是桃園百年建設,去年9月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報告,由中央負擔75%、地方負擔25%經費方式推動,有效降低市府未來財政負擔。全長約18公里,增設鳳鳴、中路、桃園醫院(永豐)、中原及平鎮5個通勤站,其中平鎮站預計今年動工、中壢站則設置中壢臨時後站及跨站天橋的方式先行啟用,預計明年4月桃園鐵路地下化全面動工,目前包括中壢站、桃園站等先導工程搭配捷運工程施工,進度相當順利。
#桃園航空城 已完成都市計畫審定、區段徵收核定,進入實質開發階段,其中2,598公頃的區段徵收面積約96%地主選擇配地,代表對航空城計畫有信心;優先區則約有85%地主同意地上物協議價購,市府推出的十大優惠措施也獲得航空城範圍內地主及居民的認同。目前航空城計畫正進行安置及拆遷準備作業,未來也將引進更多的產業及大學進駐。
#亞洲矽谷計畫 在桃園推動兩大亮點建設,桃園會展中心已經開工,展覽館及會議中心將分別在2022年及2023年完工,成為桃園首座指標性國際會議中心;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則預定今年4月重新上網招標,發展為5G及AIoT智慧應用的創新園區。
#交通建設方面,國3增設高原交流道預定7月完工;國1桃園增設中正北路匝道預定年底完工;國3接台66增設系統交流道也已動工;國3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國1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也已獲行政院核定。此外,全市重要道路拓寬工程、重要轉運站以及停車場計畫如期進行中。
#防災親水環境 包含水資中心及河川整治,而污水下水道接管率超過25%,成長率六都第一;目前已有7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挹注水資源,此外另有8處興建推動中,其中中壢及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已交地並即將開工;桃園的河岸自行車道、親水公園,也逐步完善,讓大家有更多休憩場所。
#投資金額全台第一 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超過2,429億元金額選擇投資桃園,全台佔20%廠商選擇桃園,投資金額及創造就業數都是全國第一,代表企業看好桃園未來的發展願景。
#桃園社會住宅 規劃興建25處、共約1.2萬戶。中路二號、八德一號已完工入住、八德二號完工也即將入住;全國首創的社宅冷氣及家具以租代買模式,也希望減輕大家負擔,希望住戶住得好、住得安心。
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各項建設與政策,包括公托中心與親子館、發行超過166萬張市民卡、裝設16萬盞智能路燈、5,000間智慧教室及科技執法等;同時,推動智慧城市、低碳永續城市、運動城市、族群多元、社福長照、公幼準公共化及觀光休閒農業區等,在各方面都獲得很大成果。
桃園是六都中發展最快的城市,總人口已突破227萬人,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進步最迅速的城市。感謝府會共同合作打造幸福桃園,市府會把握建設黃金期,持續推動大小建設,讓各位市民擁有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