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台灣14 年,或者可以說168 多個月,還是直接說5110 多天! 這麼長的日子裡,我幾乎去過台灣每一個角落。尤其是主持9 年時間,從高山到海裡都看過。旅行讓我更認識台灣,看見許多曾經沒人發現的美跟特色,而且到處受到熱情台灣人的歡迎。
不過這也讓我發現有點讓我難過的地方,那就是台灣的觀光規劃不像歐洲國家或者日本一樣的完整。我相信去過歐洲旅行的人幾乎都願意在這些地方多花錢,或是願意多花時間在一些特色商店上。不過好像在台灣那麼漂亮的土地上,缺少讓觀光客真的願意像國外一樣花比較多錢的地方! 比如說,在羅馬的名勝古蹟旁邊大家願意喝一杯咖啡花費500元吧?或者在南法海邊看著海吃高級料理?不過台灣主要的觀光區域,好像觀光客除了走一走看一看之外,比較沒有完整的花費氣氛,尤其是國外來的觀光客。
我一直在想到底問題在哪裡?台灣明明很美,人也熱情,服務態度也很好!其實答案不難。重點是台灣需要真的像國外一樣國際級的觀光規劃,像是河邊的咖啡店,名勝古蹟附近的豪華服務,海港的完美風貌建築等等!
如果你是來自國外的觀光客,你進夜市的第一個印象是熱鬧、好玩、但是便宜!或者在台灣的海港,你願意留下吃一頓花費1000 元的大餐嗎?我猜很難,但是一樣的台灣人去日本的時候,幾乎每一個地方都瘋狂的在花錢!為什麼呢?因為那裡的環境跟規劃經過非常國際級的設計跟規劃。
我很常去很多地方拍攝,很用心宣傳台灣特色,但總是有一種很可惜的感覺。而且我本身是唸觀光,土耳其南部當過導遊。所以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國際水準的規劃。
台灣的觀光行業非常需要多元發展,更豐富的新玩法。觀光不是拿著香腸逛街,去吃100 元的美食,除非你的目的不是吸引高級觀光客。我的心目中,台灣不是一個便宜旅行的地方,而是有價值的旅遊目的地。我的夢想之一,也是希望有一天在台灣的各個角落看到來自全球的觀光客,欣賞著完美的氣氛,願意花錢,也很滿意一切。這樣的觀光業才能帶來更多資源,讓台灣一年比一年跟國際觀光聖地一樣發光發熱❤️ 希望大家懂我的意思!
同時也有5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Ronghao Li's Official Channel李榮浩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線上聽:https://RHL.lnk.to/EnYo 亞洲新天王 樂壇驚嘆浩 華納年度 #浩計畫 每月主打第6波 #李榮浩 最新R&B情歌 - #祝你幸福 遠赴洛杉磯製造好萊塢的浪漫 經典美國電影場景Johnie's Coffee Shop 和 LACMA入鏡 美國知名...
國 華 街 發展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的路上,我看見數十位抗議者,他們在民主的美國,自由地抗議來自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說要打倒我。我不會被打倒,就像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可能被挑戰,不會被打倒。
今天我在哥大致詞全文如下: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演講,我實在備感榮幸。
我在1980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再度回到久違的紐約校園,勾起我許多的回憶。雖然,或許在場有人會說,任何紐約市以外的校園都不能算是紐約。
然而我在1979年夏天曾經真正住過紐約,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而我在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後,就更常走訪紐約,有時是在前往華府做貿易談判時會經過紐約。
對一個來自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的台灣的法律系學生來說,1980年代的紐約生活真的令我眼界大開,多元化和不同的見解竟然才是正常。我很高興,從這講台放眼望出去,一切都如此熟悉,絲毫未曾改變。
今天,我來這裡要講的是有關「改變」的故事,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一個位居中國大陸沿海的小島如何設定民主化的進程,進而為世界各國的民主轉型樹立標竿。
我們在政治轉型初期,很多人說在中國陰影的籠罩下,我們的民主不可能存活下來。然而,現在台灣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和政治制度蓬勃發展的居所。
有人說,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而且資源匱乏的小島,無法成為經濟的主要推手,然而現在我們已經變成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了。
有人說,先進的價值觀無法於東亞社會生根。但今天,我是以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身分站在各位面前,而今年台灣也已經躍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簡言之,台灣就是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成就了可能。許多人稱台灣為「民主奇蹟」,但我不是奇蹟的信徒。我相信的是人民的意志,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和美國一樣,在我們追求民主的路徑上滴滿了先人的血汗及淚水。現在輪到我們接下他們的棒子,繼續高舉火炬,為還在往民主道路奮力掙扎的國家,照亮前途。
我們背負的責任重大,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台灣民主當今所面臨的挑戰,和數十年前我們所克服的截然不同。
而21世紀所有民主國家都面臨相同的挑戰。全世界的自由都正遭遇到空前未有的威脅。
我們看到這個威脅正在衝擊香港,年輕人沒有管道發聲,只好走上街頭為民主自由拼搏。我們台灣人民決心和他們站在一起。
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向世界明白揭破了獨裁和民主無法共存的事實。
因為獨裁政權只要一逮到機會,即使是一絲的民主微光,也會毫不留情地悶熄,過程可能是漸進的,但手法精巧到人們都無法察覺。
想像一下:獨裁勢力伸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突然間,在自己家的書店賣某本書,就違法了;在社群媒體貼文批評某項新政策,就遭傳審訊。當你突然察覺到一股看不見的勢力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你開始審查自己的言論和想法,不再和朋友討論時事,因為害怕被竊聽,大部分時間都提心吊膽的前瞻後顧,根本無法好好面對未來。
我剛剛描述的未來聽起來也許不可能發生,與哥倫比亞大學的自由校園完全迥異。
但在現實中,這種情形就在我們眼前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比以往更需要讓全世界聽到台灣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是堅毅不撓的故事,是力抗萬難,堅守民主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在訴說,為什麼核心價值如此的重要。台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趨擴大。台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
我們的故事,乃至我們的存在,是喚醒世界的警鐘,讓大家醒悟過來,民主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必須我們不惜代價地捍衛守護。
台灣每天都站在民主的最前線,面對資訊時代的新威脅,台灣並不孤單。
事實上,世界各地無論大國或小國,現在每天都在對抗滲透和認知戰。
獨裁政府企圖利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在我們之間挑撥對立,要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政治制度,好讓我們對民主失落信心。
台灣多年來一直站在這場戰爭的前線,我們有太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
在數位化時代,假訊息可以在短短數小時內積非成是,而因應這個威脅最困難之處,是如何在國家安全和言論自由間求取平衡。
台灣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將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列為首要之務。
我們已經強化了辨識及防止散布假訊息的法制架構。我們已經開始掃蕩外部勢力製造的洩密事件。
讓我們與各國密切分享情資,我們就能為降低這種威脅做出更多貢獻。
然而民主還面臨其他挑戰,特別是暗藏算計的經濟誘惑。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被迫在民主與經濟發展間做出抉擇,而正確的選擇似乎變得日漸困難。
我擔任總統以來,台灣不斷向世界證明,民主和經濟成長不僅相輔相成,更是緊密不可分。
我們的經濟依賴中國市場,從而限縮了我們在兩岸事務的自主權,中國藉此要脅,滲透我們的社會,並試圖以此為籌碼,要騙取我們的民主。
但台灣已決心開闢一條新路來發展經濟,如果民主不能活化激發創意和新思維,那麼民主的意義又何在?
我們著手經濟轉型,打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海外臺商回流數已創下新紀錄。同時,許多外商,特別是一些主要外商公司也正在擴張在台營運。
單就今年,這些企業就在台灣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投資的流入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成長。
我們努力在以規範為基礎的區域貿易秩序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並與南亞和東南亞市場建立更強勁的經貿連結。
我們的「新南向政策」在過去3年來為區域帶來驚人的貿易成長,更重要的是,這種成長具永續性。
當若干國家落入隱藏債務陷阱時,我們仍然致力推動共榮發展的永續合作。而這點,我們與南亞和東南亞的合作夥伴關係就是彼此受惠的最好明證。
在中國一心掠奪我們的邦交國來孤立我們時,我們全心推動計畫,真實幫助這些國家成為更宜居的地方。
我們在世界各國,協助建構經濟民主實力,培養21世紀所需的勞動力,以及建立透明的硬體和數位化基礎設施。
台灣又再一次為全球提出建設性的發展模式。我們拒絕參與掠奪,並且一再證明誠實和開放式的合作會帶來真正的長期成果。
我們因應美中貿易戰的挑戰時,民主並沒有阻礙我們,相反的,幸虧是我們的民主才讓我們克竟其功。民主制度使我們擁抱多元和創新的思維,當常規不再適用,我們仍能靈活應變,打破框架。
很多人問我如何在民主與經濟成長之間作出抉擇,我的答案很清楚,就是:兩者密不可分。
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國家團結時最強,分裂時最弱。
理念相近國家要通力在國際社會上將我們的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如果沒有台灣,形同失去一個關鍵的鏈結。
台灣是一個寶貴罕見的例子,曾經走過獨裁,現在已大力吹起民主號角,因此,自由民主的台灣,現在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
台灣的生存不只關乎兩岸關係,我們是印太地區重要的民主堡壘,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視我們即將要為未來民主開創的先例。
台灣是全球理念相近國家社群的一員,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
美國前總統胡佛曾經說過:「自由是一扇敞開的窗,而人類精神與人類尊嚴的陽光就從這扇窗傾瀉而下。」
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令人卻步,但有國際社會同行,台灣會堅定不移。
只要我們選擇打開自由之窗,眺望前方未來,我們就可以一起讓這縷陽光照耀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JFDS2019
國 華 街 發展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八卦
📝酈英傑處長給台灣人民的道別信
「隨著我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日子即將畫下句點,我也即將離開台灣,我想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一番歷練對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當我說擔任AIT處長其實是我這輩子的榮幸,也讓我得以實現長期職業生涯中的抱負與理想,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我19歲時第一次離開家鄉,就是來台灣。對年輕的我來說,從那時起,台灣就成了交流與理解、探索與冒險的同義詞。台灣不僅有著讓人眼花撩亂的異鄉風情,也代表著意想不到的嶄新機會。我在這裡嘗試新奇的食物,像是水餃和臭豆腐,並且學習如何在擠滿單車和機車的大街小巷穿梭自如。一方面,我努力用我粗淺的中文,讓別人聽懂我說的話;但同時我也發現,無論走到哪裡,迎接我的都是滿滿的親切友善與熱情好客。
因此,在成為美國外交官後,能夠以台灣作為我派駐海外的第一站,真是再適合不過了。畢竟,是台灣首先點燃了我對亞洲、尤其是台灣的畢生興趣,也激發了我對跨文化理解和共享目標——也就是外交工作——的終身熱忱。此後,我也曾派駐其他地點,多數是在大中華區域,但我的台灣經歷與回憶始終常存我心。最終我能以美國駐台最高層級外交官的身分回來這裡,可說是我多年職涯的高峰。顯然,我這一生注定與台灣有著深刻的連結,或者也叫作「緣分」吧,才會讓我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回到台灣。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台灣。我總覺得:「答案不是很明顯嗎?」不過如果一定要我從個人與專業的角度,解釋我對台灣的喜愛與敬佩之情,我通常會提到以下幾個領域:
首先,台灣兼具活力與穩定、進步與延承、還有創新與傳統。每次回到這裡,我都對台灣社會在各個方面日新月異的進步感到驚艷不已。台灣的民主更臻成熟,經濟益加蓬勃,環境保護更受關注,藝術文化發展也生生不息。
台灣在許多最先進的科技產業上持續為全球創新樹立標竿,但與此同時,台灣的社會穩定和文化傳承依舊令人欽羨佩服。儘管生活充裕且形象良好,台灣人民卻依然謙虛樸實、平易近人。在台灣,最古老的傳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文化和歷史古蹟受到妥善的修復與保護;年輕人也可以學習代代相傳的書法技巧,接著再把作品秀在Instagram上。
再者,對美國來說,台灣正是共享利益與共享價值交集的典範。美台夥伴關係的重點在於確保科技發展能夠嘉惠、而非傷害我們雙方的經濟,科技突破則應被用於鞏固、而不是破壞我們的原則。美台之間自由、多元、平等及透明等共享價值,時時激勵我們努力在世界各地打造民主社會的韌性。而我們也持續尋求新的方式,為解決全球問題做出貢獻,這麼做不僅是因為能夠造福我們自己的人民,也是因為我們相信,身為21世紀敦親睦鄰的好夥伴,就是該這麼做。
最後,每當我想到台灣、以及整體美台關係,我總會想到希望、光明和成長。美台的情誼在過去40年來不斷拓展與茁壯。我相信每任處長都會同意,他們離開台灣時的美台夥伴關係,比起他們剛上任時都更上一層樓。同樣的,當我向AIT告別的那一天,我的心中將充滿肯定與成就感,因為我知道,美台夥伴關係比以往都更加深刻和強健,我也對自己能為美台關係今天亮眼的進展小有貢獻,而深感驕傲。
但是,比起這些事情,我想我更難忘的是台灣在我生命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記。我永遠會記得我在台灣度過的第一個聖誕節,還有第一個農曆新年。我永遠會記得台灣朋友的真摯與溫暖、教會同伴堅定的信仰、炎炎夏日來一碗芒果冰的沁涼、資源回收車沿街播放《給愛麗絲》的回音,還有巷弄中撲鼻而來的茉莉花香,這些都會是我畢生珍藏的美好回憶之一。我也會記得好友間的餐聚、充滿歡笑和故事的夜晚、以及一路以來我受到過的無數的善意與關懷。我更會永遠記得,是各位台灣朋友們,你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我和我家人的生命更加地豐盛美好。對此,我要衷心地謝謝大家。
雖然我將離開台灣,但台灣不會離開我。」
—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酈英傑
✅信件全文亦可至AIT官網查看:https://bit.ly/2TSkLDF
📝A Farewell Letter from AIT Director W. Brent Christensen
"As my time as AIT Director draws to a close and I prepare to leave Taiwan, I want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ell you what this experience has meant to me. It is not an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is has been the honor of my life and the fulfillment of a career-long aspiration.
The first time I left my hometown at age 19, it was to come to Taiwan. From that early age, Taiwan became synonymous for me with the ideas of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exploration and adventure. Taiwan represented both disorienting foreignness and unexpected opportunity, as I tried new food – like shuijiaos and qiu doufu – and learned to navigate my way through streets crowded with bicycles and scooters. And struggled to make myself understood with my rudimentary Mandarin. But all the while discovering the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that welcomed me wherever I went.
It felt appropriate for me to serve my first tour as a U.S. diplomat in the place that first sparked in me a lifelong interest in Asia – and in Taiwan in particular – and in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hared purpose, or in other words, diplomacy. After that, my career took me to other places, but mostly still in the China region. But the memories of my experiences in Taiwan stayed with me. And finally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as the top U.S. diplomat to Taiwan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ll the years that came before. It is clear that I have a lifelong connection to Taiwan, or “yuanfen,” that has led me to return again and again.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I have such a fondness for Taiwan. “Isn’t it obvious?!” I always think. But when forced to explain my affection for and professional fascination with Taiwan, I usually come back to a few themes.
First, dynamism and constancy; progress and preservation;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 Every time I return to Taiwan, I am immediately struck by the many ways Taiwan has advanced as a society. Taiwan’s democracy grows more mature, its economy more prosperous, its environment more cared-for, and its arts and culture more vibrant.
Taiwan’s industry continues to set the benchmark for global innovation in som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aiwan society is remarkable for its stability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Taiwan’s people, despite their relative wealth and stature, continue to be modest and unassuming. Taiwan’s most ancient traditions are alive and well. Cultural and historic sites are restored and preserved. Young people may learn calligraphy techniques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but then share their work on Instagram.
Second, for the United States, Taiwan exemplifies the intersection of shared interests and shared values. Our partnership is about making sure our economies are beneficiaries rather than casualtie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tha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dvances rather than undermines our principles. Our shared values of freedom, diversity, equality, and transparency inspire our efforts to build the resilience of democrac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we continue to find new ways to contribute to global problem solving, both because it benefits our own peoples and because we share the belief that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 good neighbor in the 21st century.
Finally, I associate Taiwan – and the broader U.S.-Taiwan relationship – with hope, promise, and growth. This friendship has expanded and flourish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 believe every person who has done this job walked away knowing they left this partnership better than they found it. I will similarly leave AIT with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uccess, knowing that the U.S.-Taiwan partnership is deeper and stronger than ever, and feeling immensely proud of my small role in getting us there.
But more than any of these things, I will remember the ways that Taiwan has touched me personally. I will always remember my first Christmas in Taiwan – and 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 I will remember the warmth of Taiwan friendship, the faith of my fellow church members, the taste of a mango bing on a hot summer day, the echo of “Fur Elise” from the recycling truck, the fragrance of jasmine blossoms in village alleyways – 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memories I will treasure. I will remember the long dinners with dear friends, full of laughter and stories. And I will remember their many kindnesses. I will remember all the ways big and small that you, the people of Taiwan, touched my life and the lives of my family. And for that, I thank you.
I may be leaving Taiwan, but Taiwan will never leave me. "
-- AIT Director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Read the letter: https://bit.ly/3hUrsgw
國 華 街 發展 在 Ronghao Li's Official Channel李榮浩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 線上聽:https://RHL.lnk.to/EnYo
亞洲新天王 樂壇驚嘆浩
華納年度 #浩計畫 每月主打第6波
#李榮浩 最新R&B情歌 - #祝你幸福
遠赴洛杉磯製造好萊塢的浪漫
經典美國電影場景Johnie's Coffee Shop 和 LACMA入鏡
美國知名廣告攝影師 Mike Simpson掌鏡 畫面猶如美劇般迷人
李榮浩的R&B情歌『#祝你幸福』,而這一首歌曲的MV靈感來自於奧斯卡得獎電影《#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新銳廣告導演 #歐哲綸 設計了這個劇本,如果時間可以倒轉,如果當年你聽到前任的喜訊做出了不同的反應,會不會你的人生劇本也會發展成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為了拍攝這一支有電影感的MV,導演特別安排在非常知名的美式餐廳Johnie's Coffee Shop取景,這裡曾出現在多部美國電影中,像是名導柯恩兄弟的《謀殺綠腳趾》、昆汀塔倫提諾的《橫行霸道》以及東尼凱的《美國X檔案》等都在此拍攝。李榮浩第一次在MV中扮演餐廳服務生,他穿上圍裙感覺自己就像在拍美國影集一樣覺得很新鮮!
另外一個知名的拍攝場景則是洛杉磯郡立藝術館(LACMA),館內最有名的景點即是在入口處的裝置藝術都會街燈(Urban Light),這是具有路燈功能的藝術裝置作品(藝術家Chris Burden製作)。代表洛杉磯街頭文化的精髓所致,二十至三十個不同高度的街燈,從六公尺到九公尺的高度都有,也是電影《飯飯之交》的拍攝場景,李榮浩和女主角在這裡重現了娜塔莉波曼和艾希頓庫奇在電影中約會時的浪漫氛圍,這裡也是洛杉磯市區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MV請到美國攝影師Mike Simpson,過去曾和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合作過廣告,拍過LIL’ WAYNE的MV,其他拍攝過的MV作品也入圍過MTV音樂大獎,對李榮浩來說能和國外的團隊合作,也是很不同的嘗試!
#祝你幸福
作詞:李榮浩 /作曲:李榮浩
花 早春開的花
也曾摘下過幾芽
就放在口袋邊上
夏 那一年盛夏
抖落鞋裡進的沙
合影都有些泛黃
昨夜不知不覺落葉落下
秋天像童話
那天有個女孩對著電話
你還愛我嗎
在一旁很久很久的吉他
立冬的早上
愛情信誓旦旦的悲傷
現在開始唱
1 2 3 4 祝你幸福
忽然忽然 感動的哭
哼出來的音符
手的温度
跳過那支舞
1 2 3 4 祝你幸福
鋼琴演奏 所有感觸
回憶一幕一幕
十級曲目
是一封情書
告別的温度 暴風雨的孤獨
節奏太無助 拖慢了腳步
當初再美好都成為當初
哼出來的 唱不完的
還記得一起跳過的那支舞
終於說了 祝你幸福
我在演奏 所有感觸
回憶一幕一幕
十級的曲目
是一封情書
製作人Producer:李榮浩Ronghao Li
編曲Arrangement:李榮浩Ronghao Li
吉他Guitars:李榮浩Ronghao Li
貝斯Bass:李榮浩Ronghao Li
鼓Drums:荒井十一Arai Soichiro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李榮浩Ronghao Li
弦樂Strings: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International Mast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和聲編寫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李榮浩Ronghao Li
和聲Backing Vocal:李榮浩Ronghao Li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Link Shan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李榮浩Ronghao Li、曹飛Fei Cao
音樂製作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杜以丞Yicheng Du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北京一樣音樂錄音室Beijing Young Music Studio
Vocal 錄音室Vocal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Taipei
混音室Mixing Studio:北京一樣音樂錄音室Beijing Young Music Studio
母帶後期製作人Mastering Producer:李榮浩Ronghao L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Producer:Tom Coyne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Studio
Production: Runners / ouchelun films
Director: Chelun Ou
Producer: Anas Chao, Adam Makowka, James Kapner Production Manager: Jon Hill Production Assistant: Amanda Pinedo DP: Mike
Simpson 1st AC: Q Rodriguez 2nd AC: Matt Tompkins Steadicam Operator: Colin Macdonnell Gaffer: Ryan Morgan Key Grip: Kurt Meyers Swing: Jordan Holtane Art/Props: Joe Altamuro
Talent: Ellen Wu
Creative Dircetor:Jimmy Chou
--------------
● 更多李榮浩消息:
李榮浩官方臉書FB:https://www.facebook.com/ronghaoli711
李榮浩官方新浪微博:http://tw.weibo.com/leeyoungho
華納音樂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官網:http://www.warnermusic.com.tw
國 華 街 發展 在 戴佩妮 Penny Tai Official Youtube 的評價
#戴佩妮 #你要的愛心動版 #雙吉他重新編曲
數位平台?https://penny.lnk.to/f4Kj6ID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你要的愛(心動版)》
詞曲:戴佩妮|導演:吳仲倫
雖然經常夢見你 還是毫無頭緒
外面正在下著雨 今天是星期幾
But I don't know 你去那裡
雖然不曾懷疑你 還是忐忑不定
誰是你的那個唯一 原諒我懷疑自己
我明白 我要的愛 會把我寵壞
像一個小孩 只懂在你懷裡壞
你要的愛 不只是依賴
要像個大男孩 風吹又日曬 生活自由自在
雖然不曾懷疑你 還是忐忑不定
誰是你的那個唯一 原諒我懷疑自己
我明白 我要的愛 會把我寵壞
像一個小孩 只懂在你懷裡壞
你要的愛 不只是依賴
要像個大男孩 風吹又日曬 生活自由自在
我明白 我要的愛 會把我寵壞
像一個小孩 只懂在你懷裡壞
你要的愛 不只是依賴
要像個大男孩 風吹又日曬 生活自由自在
– Song Credit –
製作總監 Production Director:黃中岳 Ray Huang
製作人 Producer:戴佩妮 Penny Tai
編曲 Arranger / 吉他 Guitar:翁光煒 Wico Weng & 蔡巽洋 Ocean Tsai
貝斯 Bass:Andy Peterson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r:郭修彧 Shio & 黃則翔 Eddie Huang
和聲 Chorus:戴佩妮 Penny Tai & 郭修彧 Shio & 黃則翔Eddie Hu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吉他錄音技師 Guitar Recording Technical Enginee:許財翁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王永鈞 Chief Wang
錄音助理 Recording Assistant:林冠勳(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s:林正忠 Jerry Li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孫仲舒 Sun Chung-Shu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鈺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Tech Media Corporation
國 華 街 發展 在 TRASH Band Youtube 的評價
TRASH《Never Die》
https://TRASH.lnk.to/NeverDieAY
把自我丟進現在進行式
當傾注每一此刻的存在
不朽的靈魂將從底層溢出來
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將不朽的精神握在手中
便能將心的疑惑拋諸腦後
Never stop! Never die!
__
TRASH 繼《重感情的廢物》深情回歸後,
向歌迷丟出最放蕩不羈單曲《Never Die》帶領歌迷 keep moving!
不談夢想也不說教,專注熱愛自己的所愛,才能離自己更近
誘發熱血沸騰的精神,永遠不朽!
前奏的醞釀為這首歌曲熱身,當主唱阿夜的歌聲一出,歌曲便開始進入定速奔跑的狀態,不間斷的大鼓推進,讓人情不自禁跟著情緒高漲,堆疊出整首歌曲的速度感,完全呼應歌詞所承載的正面能量。要說這是一首青春熱血的單曲也不為過,所有心智都還青春的人們,都應該要享受這只有一次的人生,套入這種速度,追上所有想追求的。
成軍第10年的 TRASH,在音樂圈滾了一圈。當世界的幸福指數越來越低、對生命的慾望越來越高,自我意識越來越濃、人與人之間的專注卻越來越淡。當認真對待每一個當下,完成每場對得起自己的拚搏,就能創造自我最美的價值。期待透過歌曲傳達給歌迷這個簡單但重要的精神。
曾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的導演邱柏昶 Birdy 與TRASH 已經認識多年,但是是第一次合作。團員與公司一致認同,這首單曲熱血、奔放不羈的情緒,Birdy 導演就是最適合的導演人選,沒有之一。Birdy 也透露,這首歌詞根本就像是在描繪他的心境「只想做自己覺得酷的事」。MV 特地拉到高雄、墾丁外拍,光拍攝第一天就有高達 9 個場景的轉換。其中,特別把團員歡聚的場景設立在對於 TRASH 滿有情感與回憶的「山羊飯館」拍攝,即將在今年10月歇業的山羊飯館,可以說是 TRASH 在恆春的家,這裡對 TRASH 特別有意義,也讓團員拍攝過程中充滿感恩與不捨。
貝斯手博文在清晨的城市中奔跑、鼓手金魁剛在豔陽中推車、吉他手頤原在酒館的吧檯上 solo、主唱阿夜則繼《重感情的廢物》後再度入海。在南台灣美好景色的加成下,歌曲遼闊且不斷前進的氛圍完全被追趕出來,再加上豔陽高照的曝曬與密集的景點轉換,三天兩夜的拍攝日程與經歷,完全呼應了這首歌的精神。
#TRASH
#NeverDie
__
■ Never Die
詞曲:阿夜 編曲:TRASH、呂孝廷
濃烈的 無知的
沒有方向還是要啟程
因為知道遠方有人在等
我浪費著 青春呢
未來不被祝福那又如何
直到盡頭的末班車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我不信人 不信神
只想把音樂放到最大聲
跟著值得我去愛的人
I won’t escape
cause I know there’s no place to hide
Ain’t got no limits
I’m always fighting for life
會驚就袂大尾
毋敢拼落當然嘛沒機會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_
詞曲:阿夜
製作人 Producer:TRASH、周已敦
編曲 Music Arranger:TRASH
協同編曲:Co-Arranger:呂孝廷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周已敦
合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s Arranger:阿夜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s:蔡周翰、周已敦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莊開旭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Lights Up Studio、玩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周已敦@Rav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Chris Gehringer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_
製作公司 Production:鳥兒映像工作室 Birdy Productions.
導演 Director:邱柏昶 Birdy Nio
導演助理 Director Assistant: 康雯鈞 Wen Chun Kang
製片 Producer:石芳綺 Kiki Shih
執行製片Line-Producer:黃舒鈺Fidelia Huang
製片組Production Crew:許桓溱Amber Hsu
實習生Intern:蔡幸伶Hsing Lin Tsai、申傳宇Chuan Yu Shen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石尚瑋Wei Shih
執行美術Production Executive:張絡鈞Luo Jun Zhang
美術協力Art Cooperation :林育聖Axang、龍彥霖Yan Lin Long、雷鎮銘Zhen Ming Lei
攝影師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莊竣瑋 Kevin Chuang
攝影大助 Focus Puller:余書豪Jesse Yu
攝影組Camera Crews:江睿哲Alston Jiang
花絮側拍Behind the scenes:陸韋中 Wei Chung Lu
剪接師 Editor:黃柏勳Syun Huang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吳培倫 Ray Wu
調光師 Colorist:良奇 @時間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Timeline Studio
參與演員:
街頭阿婆:江麗慧
山羊飯館參與人員:山羊、江杏、橘子、阿福、冠冠、祖兒、祖寧、巧萱、郁雯、小牛、美花、佳玲、鞋盒、明明、德德、孟祥、宅狼、牛丸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高雄協拍中心、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山羊飯館、防曬不要擦太多、七七街藝集所、30M Bar、鹽埕立體停車場、新崛江發展協會、魔力樂器
___
■ 更多 TRASH 消息:
TRASH 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rashBandTw
TRASH 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rashband/
TRASH 官方 Twitter:https://twitter.com/trashbandtw
TRASH 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u/3057883437
華納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華納音樂 官方 LINE:http://nav.cx/3sTa2ck
華納音樂 官方 TikTok:http://vt.tiktok.com/JPWMLQ/
國 華 街 發展 在 國華街假日行人徒步區推動 -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的相關結果
國華街 假日行人徒步區推動. 國華街現況概述…… 國華友愛新商圈鄰近中正銀座商圈,中正路為台南市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市集,集結最多府城傳統美食的區域(如沙卡里巴、淺草 ... ... <看更多>
國 華 街 發展 在 台南市國華友愛新商圈+++ - 台灣社區通 的相關結果
組織名稱:, 台南市國華友愛新商圈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2008-11-08. 負責人:, 朱紋慶, 聯絡電話:, 06-2255279 ... 聯絡地址:, 台南市國華街二段196號 ... ... <看更多>
國 華 街 發展 在 《城市故事系列報導1》台南國華友愛商圈回春文化首都寶地縮影 的相關結果
國華 友愛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朱紋慶說:「讓燈亮起來,把海安路的青年人拉進來,走進友愛商圈,穿巷、走街,慢慢品味日治時期巷弄經濟模型,可以看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