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只能羨慕哥哥在場上飆風的阿梅,終於也會溜直排輪囉!(超久沒更新的IG有實況短片可看)
身為一個懶得接送小孩上才藝班補習班的廢柴媽媽,我想頒兩副「惠我良多」的匾額給學校社團。
小二的寶哥沒上安親班,只上學校開的課後照顧班(寫完學校作業老師會幫忙檢查,沒有其他評量考卷)和社團。一年級挑了樂高機器人社和直排輪社,二年級上學期選了烏克麗麗、直排輪和羽毛球。昨天收到爸爸幫他挑選、媽媽買單的紅色烏克麗麗,他愛不釋手一直說「パパありがとう,謝謝馬麻」,等不及要帶去學校獻寶。
哥說他也很想上跆拳道、扯鈴、科學社,但這學期每天傍晚他會跟阿公一起運動(打籃球或羽毛球)、週末要爬山健行或溜直排輪,還要擠出時間上線上英文/日文課,報太多社團怕他沒時間寫功課、閱讀和上醫院回診,遺珠之憾就留待明年再說吧。
中班的弟弟阿梅更貪心,上學期只上積木課嫌不夠,這學期指名要報四個社團:足球、英文話劇、積木課、直排輪。如果不是媽媽制止,吃米不知米價的臭小子打算一個禮拜五天都報好報滿。
學校開的社團價格遠比外面的才藝班平易近人,但看到繳費單時還是免不了痛一下。只好拼命催眠自己,這些都是小孩有興趣的健康活動,能花點錢換耳根清靜,屁孩充分放電回家早點躺平,都是值得的吧?
回想我幼稚園和國小時,是個被放牛吃草的鑰匙兒童,每天自己搭校車上下學,放學後就在鄉下爬樹挖洞抓蟲騎腳踏車,要不就獨自在家看大量閒書和電視,任何書種和節目都來者不拒無人過濾(也因此奇怪的知識增加了),連台語都是靠亂看鄉土劇學起來的。真是美好的回憶啊。
但現代爸媽沒有放養孩子的環境,只能花錢消災或累死自己了吧。
#大家都幫小孩報了哪些社團或校外課程呢
P.S. 大白心血來潮說他要幫我經營Instagram,所以以後大家在IG可能偶爾也會看到有日文圖說的影片或照片,不要懷疑那就是大白桑的傑作。今天他就上傳了一支阿梅去週末日文班跟同學踢足球的影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60的網紅羅廷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小學科丁、世界三大語言」❤️❤️ 你知道什麼是科丁嗎‼️‼️ #科丁議員 #小羅是台中市科丁代言人 請點擊完整版影片: https://youtu.be/syOXx9VJExk 如果認同我們請幫我們按讚+分享 很榮幸的,我能夠幫忙爭取到,由科丁聯盟贊助的一學期公益科丁課程,在幾所小學實施...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桃園是智慧城市,我們與新竹縣舉辦「AIoT Sensor智聯感測全國聯賽(Win Win盃)」,也和交通大學合作,昨天我和新竹縣 楊文科縣長、宣捷幹細胞生技公司 #宣明智董事長,以及交通大學 #陳信宏代理校長 一起體驗科技應用成果,競賽以「#Rabboni」為感測元件,鼓勵師生善用工具與團隊合作,期盼帶動科技教育扎根,也能培育國內創新人才。
IoT(物聯網)導入 AI(人工智慧)成為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的結合與應用讓生活更便利,市府推動智慧教室與課程,包括機器人、AI教育等,提供國小到高中學生學習語言程式和運算思維。透過競賽希望讓大家將科技融入到生活,線上報名到11月15日(日),我們歡迎大家來一起來展現科技創新力。
⭐️AIoT Sensor智聯感測全國聯賽
🔍報名網站:https://reurl.cc/e8MVEm
#AIoTSensor智聯感測全國聯賽
#WinWin盃
#智慧城市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人工智慧系列報導之一: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你該學什麼?
【人工智慧來了 十年內半數工作被取代 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慧也有弱點 人類不必太悲觀 父母應鼓勵孩子找到專長 愛與情感機器人無法取代 學習如何運用人工智慧 比會編碼更重要 發掘興趣強化自我學習 可免被機器淘汰】
中天的夢想驛站製作了一個很特別的專題,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時代不是未來,而是現在進行式。文茜的世界週報主持人陳文茜也特別專訪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他直白預測,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未來十年內,一半的工作會被取代,但人類也不必因此過度悲觀。
李開復:深度思考是它不能做的,跨領域的思考是它不能做的,情感是它沒有的,自我意識它是沒有的,常識它是沒有的,然後它並不懂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說什麼是美、什麼是愛、什麼是關懷、什麼是同情心。
陳文茜:所以你覺得在這個時代裡頭,父母跟孩子該做什麼?
李:我覺得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找自己最愛、而且最擅長的事情,而不是變成一個背書的工具,因為你背書再背也背不過機器。就像你看,我們以前心算那麼厲害的,沒有人靠心算能找到工作,因為不會比計算機快。所以你現在靠選股票維生、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貸款維生、推薦一個商品維生、做仲介維生、做助理維生,這些都會被取代的,就跟以前做心算找不到工作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找一個足夠深的領域,讓你紮得特別的深。
李:再下一個建議,就是其實很多所謂的文科生還是滿有機會的,因為AI(人工智慧)不太擅長做這方面的東西,因為它是一個理工判斷的工具,所以如果說你要做個藝術家、哲學家、學考古、學人類學、學社會學這些東西,政治、國際關係,這些東西不是AI擅長的。因為它是需要多領域、跨領域的思考,而且不見得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倒不是說,每個人都該去讀文科,而是說如果你對某一個文科特別有興趣,應該去追尋,然後父母不要打壓。
那最後一點我的建議就是說,人還是要花更多的時間跟人交流,因為有一個是絕對的AI的弱項,就是它沒有辦法跟人心靈溝通,它沒有辦法觸及你的感情,它沒有辦法得到你的信任,得到你的愛,得到你的同情,或者感覺它同情你。這一點我覺得是上天保留給人的。其實人的這種靈性,或者人的這種愛和感情,應該是機器是可以試著偽裝,但是會很容易被我們識破的。
陳:我們看到科學園裡有很多工作人員,或者是我們年輕人玩電玩的,我們稱他叫做3C人類,這些人類他已經變成沒有能力跟社會溝通,因為他每天在看電腦,他每天唯一最有能力的是,他在電腦裡頭表達他自己,可是一離開那個網際網路,一離開裡頭的他所隱藏的身分,他可能是一個帳號,是一個他自己創造的名字,一離開以後,他其實在跟人溝通,他連眼神接觸,連眼睛看著人都發生了困難。那所以在下個階段,我們最需要跟AI人工智慧相處的人,是你覺得要更發展人跟人之間的關係?
李:這種自閉型的整天玩電腦的人,他們是最危險的一批人。為什麼最危險?因為你可以想像,一部分的這些人工作會消失,因為他們平常從事的工作,無論是什麼工程師也好,就被機器取代了。因為這些AI公司賺很多錢,都會被政府徵稅,然後會養著這些失業的人。但是每個月拿著這養的國民工資,他並不能夠過很好的日子,然後他就會更多的把時間投入上網,那個時候你戴上眼鏡,就跳到虛擬世界了,然後你就跟那些真人假人,整天對罵對打,然後發生各種事件,有一個不同的人生,有一個平行人生在那裡。那最後基本腦子就退化了,整天戴著(VR)眼鏡在家裡,拿著國民工資,吸著奶昔,這樣的日子我覺得就是我們最不願意見到人類發展的方向。
陳:其實人在面對人工智慧的時候,要更多的參與人跟人之間的交流,參與各種社群活動這樣。
李:一方面把人工智慧當作工具好好的用它,另外一方面要發揮愛心,什麼工作是可以發揮愛心、發揮人的這種獨特情感,我覺得就是服務業,這一點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在自我認知和社會的意識上,發生一個徹底的轉變,因為大部分人以後都是從事服務業的。而且服務業是給我們帶來快樂、帶來溫馨的,一個按摩師、一個導遊、一個酒店禮賓服務,這些人是對我們是有心靈的接觸跟感謝的,讓我們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有價值的,這是一種服務業。
其實還有一種服務業可能是志工,因為不是每一種服務業,都一定要是要拿薪資的,當大家有了國民待遇,當AI公司被徵稅,發給了這些這種失去工作的人,我們要想辦法鼓勵他們,去發揮他們的愛心,做志工,無論是到老人院還是孤兒院,或者是把他們的時間幫助小孩。我覺得這些愛心的散發,會讓我們人更能夠感覺到人類的美好,更能跟機器區別出來。
陳:所以可以是服務業、可以是志工,你讓你的小孩現在走向什麼?
李:我覺得找到他們愛做的事情,在有AI跟沒有AI的時代其實是一樣的。我兩個孩子都是學藝術的,他們現在跟AI都沒什麼關係,我也不帶他們去創新工場,他們既沒有興趣、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對於這些AI的發展,我會當作一種了解世界該怎麼走的方法來跟他們講,不會認為你必須要去學。
陳:我曾經訪問過(麻省理工學院)CSAIL(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任Daniela Rus,她就覺得一個小孩子在未來的時代中,她認為大概小學三年級左右,一個國家應該把編程課程變成一個學校的必修課。她自己從羅馬尼亞來,她很重視這一點,是因為她覺得,她今天還可以在美國有一席之地,是因為羅馬尼亞從小把他們的數學教育做得很好。所以她覺得她小學時候的教育,奠定了她後來可以發展的基礎。她覺得在這個領域裡頭,各個國家誰先認識到這一點,誰就在這個部分很重要。你的看法呢?
李:我覺得她講的是沒有錯,但是有點理想主義,我覺得是一種標準。我們都希望他說的事情發生,但是我覺得我們真的沒有足夠的時間,我覺得時間不夠了。因為未來將創造偉大的AI公司的人,現在不是(國小)三年級,現在是可能大四的學生,所以我覺得趕快該跳進去了。現在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臉書創辦人)都在說,每個人都需要去學寫Code(程式設計),我覺得也ok啦。但是我覺得你不用去逼每一個人去走這條路,每個應該有自己更多的空間。
陳:應該是你要會用這個編程?
李:對!就像你現在會用Word、Excel、IE、Browser、iOS,其實基本上對絕大多數人就夠了,AI以後就會跟iPhone Android一樣好用。當然它可能是比如說針對醫生的一個助手、針對律師的一個助手,這種東西會遍布在我們的世界裡,會用這個技術,然後跟它能夠(發揮) 1加1等於3(的作用),我覺得是一個很值得去做的事情。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寫這個AI?我覺得AI它就是會變成一個平台,它變了平台以後,你會不會寫它,我覺得幫助不大。
陳:您在你的書裡頭列出來哪些哪些工作會消失,如果有人現在買了你這本書,他正在這些科系,他該怎麼樣?他立刻離開他的學校?或是拿你這本書就丟向他的老師,就說我放棄,他到底該怎麼辦?
李:我在微軟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研究,就是說一個微軟十年的工作的人,他只有5%所有的知識是來自大學跟以前的,其它95%都是在崗位上學的。大學裡學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你知道怎麼學習。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可就是,大家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你如果把一切你學的通通忘記了,剩下來的那才是教育。那就是你自我學習的能力。所以如果在大學你學了自我學習的能力,然後你現在又看到了這種趨勢,那你要學醫的,可以去做一個服務型的,或者一個研究型的醫生,這種會越來越多的,不是越來越少的。所以我覺得,每一行都還有他的機會。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羅廷瑋 Youtube 的評價
[國小學科丁、世界三大語言」❤️❤️
你知道什麼是科丁嗎‼️‼️
#科丁議員
#小羅是台中市科丁代言人
請點擊完整版影片:
https://youtu.be/syOXx9VJExk
如果認同我們請幫我們按讚+分享
很榮幸的,我能夠幫忙爭取到,由科丁聯盟贊助的一學期公益科丁課程,在幾所小學實施
小羅與科丁聯盟秘書長,一同致力於東南區的程式語言教育,所以前往和平國小跟大智國小,參觀小科丁們上課的情況。
在鄭麗娟校長與郭盈師校長的陪同下,看著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們透過電腦,運用程式與創意,透過「玩中學、學中做」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們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組合。
而且每ㄧ位小科丁所設計出來的程式,都是獨一無二的。
高雄市這幾年積極推行雙語教學和程式語言,讓小朋友可以從小打好語言基礎和清晰的建設邏輯能力。
雙語能力的重要在近幾年已經是大家的共識,未來的世界除了英語之外,中文也將是國際上的必備能力,台灣的孩子已經有主場優勢,因此我們更需要著力在英語、程式語言能力的培養。
那麼,有人會問,有了雙語能力就夠了啊,為什麼還需要學習程式語言?賈伯斯曾經說過:「寫程式會教你如何思考。 」,透過學程式設計能夠訓練孩子的邏輯,如何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實現成可視的成品、如何將複雜的項目簡化以及創意思考,更甚至是在遭遇失敗時如何面對問題、修正與調整。
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孩子雙語能力及程式語言。
小羅在台中正努力走在這條路上,我覺得民意代表不只要處理人民現在需求,更要給予人民未來需求,我們努力爭取「科丁小學」,
讓「機器人語言」,
給我們的孩子未來。
在未來AI的世代,期望靠著我們的努力,蘊育出比我們更強大茁壯的下一代!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未來將爭取更多科丁小學在東南區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評價
中英雙語是學習道路上重要的語言,那你知道「#程式語言」是什麼嗎?
讓孩子投入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遊戲出發。除了雙語外,程式和科技的學習也是大家未來的語言。我今天和小朋友一起體驗 #程式教育 的遊戲,有桌遊和組裝機器人各種活動,在玩樂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考能力,現在的孩子腦袋和動作都好靈活,我還差點跟不上呢!
學齡前的程式教育是一種思考方式,引導孩子從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小朋友不再只是透過手機、電腦、平板上學習,而是在遊戲和互動過程中獲取新知。
新北學Bar 教育局除了將程式教育列為國高中及國小的必修課程外,更決定設立 #全國首創 的 #學前程式教育資源交流中心 ,並且同步設立10所程式教育種子幼兒園,將程式教育超前部署,向下扎根。
#新北好貼心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3-6年級】國小兒童程式創造Scratch/機器人-免費體驗 - 猿創力 的相關結果
創造思考學習模式. 獨創「啟發式教學法」,透過活潑多元的課程,引起孩子學習動機,不只培養創造力,也能激發主動思考的能力。 ... <看更多>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千碩機器人國小手作課程,創造專屬機甲坦克車- 各地陸續開課中 的相關結果
機器人課程 結合STEAM教育,讓你的國小孩子學會寫程式與機械原理,物理知識更能邊玩邊學懂,科學動手玩,知識活用學習更有趣。-【TKB千碩機器人】-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 ... <看更多>
國小機器人課程 在 搭建國小機器人課程的任意門 - 臺灣網路科教館 的相關結果
國內目前機器人課程,通常是以課後社團、或區域資優方案,乃至於補習班的模式進行教學,許多國小階段的學校,為因應新課綱,重新檢視學校歷年所發展之課程規劃與設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