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巴塞隆納 ~ 永遠的 La Rambla❤️】
兩天前,巴塞隆納的 La Rambla 慘遭恐攻,昨天,巴塞隆納市民跟觀光客沒有受的恐怖份子的影響,無懼無畏地繼續在 La Rambla 上散步,今天,導遊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巴塞隆納人潮最多、最著名的 La Rambla。
《Rambla》這個字在阿拉伯文裡是《沙地》之意,原本是位於第二、第三道城牆間的溪流,十八世紀後因為人口驟增,城牆被拆除以興建房舍,溪流也因此被改成散步道,成為現在蘭布拉大道的樣子。但是,為了讓團員容易記得《Rambla》這個字,我就直接譯為台語的「爛芭樂」 😍
這條不到兩公里、被 Discovery 頻道列為全球 13 條名街之一的大道連接加泰隆尼亞廣場和哥倫布紀念塔,中間有寬闊的人行道,兩邊綠樹林蔭,佈滿了露天咖啡座、花舖、報攤和各式裝扮的街頭藝人,共分成六段:
1. 卡納雷達斯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Canaletes),《Canaletes》是街口水泉的名字。
2. 學院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ls Estudis),因為那裡曾是大學的所在,直到十八世紀時才被遷除。
3. 花卉的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les flors),因為那裡是十九世紀城裡唯一的花市,一百多年之後,花市依然。
4. 嘉布遣會士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ls Caputxins),因為那裡曾有一座嘉布遣會士的修道院。
5. 聖莫妮卡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Santa Mónica),因為那裡有一座聖莫妮卡教堂。
6. 海上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Mar),因為連接港邊和游艇港購物中心。
所以,La Rambla 又稱為 Las Ramblas,因為是由六段不同的 Rambla 組成。
在這一條街上,最醒目最著名的有:
❤️ 卡納雷達斯泉(Font de Canaletes):據傳說,喝過這個水泉的外地人會再回到此城,而對在地人來說,這個水泉則跟巴塞球迷慶祝贏球的地方。
❤️ 總督夫人府(Palau de la Virreina):曾十八世紀退休的秘魯總督的年輕遺孀度過餘生的地方,裡面出售巴塞隆那個藝文活動的門票,二樓還有個展覽廳。
❤️ 波格利亞市場(Mercat de La Boqueria):是當地保持傳統、最有名氣人氣的市場,裡面有各種新鮮農牧產品,在獲選為 2005 年的全球最佳市場,也是可以了解西班牙美食文化的地方。裡面有不少很棒的小吃店。
❤️ 雨傘之家(Casa del paraigües):十九世紀中整修時,建築師在建築上加了當時人們趨之若鶩的東方風,以鑄鐵東方傘、紙扇和蒲扇來裝飾立面,以一隻啣著燈籠的中國龍和一只大雨傘裝飾轉角。
❤️ 骨頭廣場(Pla de l'Os):是西班牙近代藝術家米羅的作品,用色彩鮮艷的地磚拼出童真的造型,充滿了米羅的特色。這次恐攻從卡納雷達斯泉(Font de Canaletes)到這裡結束😢
❤️ 利塞奧大歌劇院(Gran teatro del Liceu):於 1847 年四月四日開幕,沒有設置皇家包廂,而是「出售席位或包廂」而來的,所以,是當年新興的加泰隆尼亞資產階級的像征,一百六十多年來一直以歌劇為主要的演出項目。
❤️ 皇家造船廠(Drassanes Reials):建於十三世紀,是哥德式非宗教建築獨一無二的典範,全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造船廠之一,於 1976 年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歷史藝術遺產,現在這裡是海事博物館。
❤️ 哥倫布紀念塔(Monumento a Colón):為了 1888 年的世博會,巴塞隆納市政府熔掉蒙居意克城堡前的大炮而制成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哥倫布全身立像,立像底下的柱子裡面是巴塞隆納最早的電梯。
❤️ 百年老店例如:樂譜店 Casa Beethoven《貝多芬之家》、甜點店Escribà 甜點店、襯衫裁縫店 Xancó Camiseria、咖啡廳 Café de l´Òpera《歌劇院咖啡廳》 ....等
附近還有成立於 1401 年、高第去世的聖十字醫院(Hospital Santa Creu)、高第的早期建築桂爾宮(Palau Güell)、高第年輕時設計的路燈、眾多百年老店 .....
前四個留言照片是西班牙媒體在昨天、恐攻後一天在 La Rambla 拍的照片。La Rambla 是巴塞隆納人的生活中心,也是觀光客必訪之地,兩天前的恐攻無法遮掩它的光芒,也無法威嚇巴塞隆納人,❤️La Rambla 是永遠的❤️
有人要分享你在 La Rambla 的美好回憶照片嗎?
#西班牙 #巴塞隆納 #恐攻 #LaRambla
國家歌劇院附近咖啡廳 在 認識西班牙 ~ 跟著官方導遊走! Facebook 八卦
【永遠的 La Rambla❤️】
今天是 La Rambla 恐攻一週年,但是,La Rambla 的光芒不減,巴塞隆納人也沒有被恐懼擊倒。
《Rambla》這個字在阿拉伯文裡是《沙地》之意,原本是位於第二、第三道城牆間的溪流,十八世紀後因為人口驟增,城牆被拆除以興建房舍,溪流也因此被改成散步道,成為現在蘭布拉大道的樣子。但是,為了讓團員容易記得《Rambla》這個字,我就直接譯為台語的「爛芭樂」 😍
這條不到兩公里、被 Discovery 頻道列為全球 13 條名街之一的大道連接加泰隆尼亞廣場和哥倫布紀念塔,中間有寬闊的人行道,兩邊綠樹林蔭,佈滿了露天咖啡座、花舖、報攤和各式裝扮的街頭藝人,共分成六段:
1. 卡納雷達斯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Canaletes),《Canaletes》是街口水泉的名字。
2. 學院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ls Estudis),因為那裡曾是大學的所在,直到十八世紀時才被遷除。
3. 花卉的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les flors),因為那裡是十九世紀城裡唯一的花市,一百多年之後,花市依然。
4. 嘉布遣會士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ls Caputxins),因為那裡曾有一座嘉布遣會士的修道院。
5. 聖莫妮卡的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Santa Mónica),因為那裡有一座聖莫妮卡教堂。
6. 海上蘭布拉大道(Rambla de Mar),因為連接港邊和游艇港購物中心。
所以,La Rambla 又稱為 Las Ramblas,因為是由六段不同的 Rambla 組成。
在這一條街上,最醒目最著名的有:
❤️ 卡納雷達斯泉(Font de Canaletes):據傳說,喝過這個水泉的外地人會再回到此城,而對在地人來說,這個水泉則跟巴塞球迷慶祝贏球的地方。
❤️ 總督夫人府(Palau de la Virreina):曾十八世紀退休的秘魯總督的年輕遺孀度過餘生的地方,裡面出售巴塞隆那個藝文活動的門票,二樓還有個展覽廳。
❤️ 波格利亞市場(Mercat de La Boqueria):是當地保持傳統、最有名氣人氣的市場,裡面有各種新鮮農牧產品,在獲選為 2005 年的全球最佳市場,也是可以了解西班牙美食文化的地方。裡面有不少很棒的小吃店。
❤️ 雨傘之家(Casa del paraigües):十九世紀中整修時,建築師在建築上加了當時人們趨之若鶩的東方風,以鑄鐵東方傘、紙扇和蒲扇來裝飾立面,以一隻啣著燈籠的中國龍和一只大雨傘裝飾轉角。
❤️ 骨頭廣場(Pla de l'Os):是西班牙近代藝術家米羅的作品,用色彩鮮艷的地磚拼出童真的造型,充滿了米羅的特色。這次恐攻從卡納雷達斯泉(Font de Canaletes)到這裡結束😢
❤️ 利塞奧大歌劇院(Gran teatro del Liceu):於 1847 年四月四日開幕,沒有設置皇家包廂,而是「出售席位或包廂」而來的,所以,是當年新興的加泰隆尼亞資產階級的像征,一百六十多年來一直以歌劇為主要的演出項目。
❤️ 皇家造船廠(Drassanes Reials):建於十三世紀,是哥德式非宗教建築獨一無二的典範,全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造船廠之一,於 1976 年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歷史藝術遺產,現在這裡是海事博物館。
❤️ 哥倫布紀念塔(Monumento a Colón):為了 1888 年的世博會,巴塞隆納市政府熔掉蒙居意克城堡前的大炮而制成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哥倫布全身立像,立像底下的柱子裡面是巴塞隆納最早的電梯。
❤️ 百年老店例如:樂譜店 Casa Beethoven《貝多芬之家》、甜點店Escribà 甜點店、襯衫裁縫店 Xancó Camiseria、咖啡廳 Café de l´Òpera《歌劇院咖啡廳》 ....等
La Rambla 附近還有成立於 1401 年、高第去世的聖十字醫院(Hospital Santa Creu)、高第的早期建築桂爾宮(Palau Güell)、高第年輕時設計的路燈、眾多百年老店 .....
有人要分享你在 La Rambla 的美好回憶照片嗎?
#西班牙 #巴塞隆納 #恐攻 #LaRambla
國家歌劇院附近咖啡廳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八卦
#世界各國封城經驗分享
我知道大家這週末都過的很忐忑
有很多人PO出超市貨架搶購一空的照片
也有人開始囤物資,買衛生紙
基本上台灣現在處於「半封」,就不到真的封城
但我想應該也有很多人在問
如果真的到第四級,我們老百姓該怎麼因應呢
大家不要緊張,全世界很多國家已經累積寶貴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所以我跟世界各地粉絲蒐集來了他們的封城經驗和心得
他們也有很多建議想要告訴在台灣的大家
我就先把建議統整在前面,各國經驗放後面供大家參考
有了世界各國這一年來的寶貴經驗
台灣人不必慌張
而且由衷希望這一篇用不到
大家一起做好防疫,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
就不用擔心什麼封不封城的了
(先感謝提供資訊的所有粉絲)
#萬一封城的錦囊妙計
1. 不要看到「封城」就恐慌,白話講大概就是「外出限制」
2. 民生物資是封城期間最容易取得的,所以不要囤食物,台灣外帶hen方便
3. 遊樂場所、博物館、理髮廳都會暫停營業,可以嘗試看看自己剪頭髮,或乾脆留長?
4. 單身的人找一個固定性伴侶,或是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性伴侶(無誤)
5. 買個瑜珈墊或彈力帶,無論如何都要舒展筋骨動一下
6. 如果真的要買食物,建議一次買一週的量,太多容易壞。出門買菜前先列清單,避免在超市停留過多時間
7. 也不是不能出門,但一定要把口罩戴好,沒洗手不准碰眼耳鼻
8. 工作和休息的地方稍微分開,有預算的人建議投資好一點的桌椅(升降桌讚)
以下是各國粉絲傳來的經驗分享
#法國
先來講法國,因為之前有個從法國飛回來的朋友住在我家三個月,
她剛好經歷了法國封城最嚴峻的時刻。
以下是她的建議:
1.先準備什麼物資:
需要再買,因為出去買就是很重要透透氣、看城市的時刻。
2.可以出門運動嗎:
可以唷!比較緊繃、規定變嚴格的時候,有過運動不能超過住處方圓1公里,也有過運動只能規範時間內,也有過出門不能超過一小時,也有過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需出示公司證明,也有過沒證明者只能在規範時間搭。
3.大概都封多久:法國還在封,但此封非比封,就是出門的限制不同、開放營業的類型不同,看疫情狀況,限制緊跟鬆、多跟少的調整。
4.民生物資如何購買:
去超商購買為主,因為可以順便透透氣,是人被限制下,心理健康的必須。法國開放幾種行業營業,超商、醫院、藥局(法國藥局通常跟美妝店結合)、五金行(很常跟中型賣場結合,意思是小小百貨公司感的地方也有開,但部分部門沒開)、菸草店(此種店通常結合販賣郵票、彩卷、咖啡、酒水,但限制緊時,咖啡、酒水不能賣)。
幾種行業是比較鬆的時候,再次可開,約莫去年4月底、5月之後漸開,如:書報攤(通常販賣地圖、明信片、雨傘、打火機、報紙、及其他店主有創意的東東)、肉鋪、起司鋪、水果舖、蔬菜水果舖、麵包店、酒鋪。
5.可以剪頭髮嗎:限制很緊的時候,理髮店也禁開。
6.有些教堂有開:我只要出門,幾乎都會去住處附近的教堂,沒遇過超過五人同時在教堂裡
7.歐洲各國封城方法差不多,但其實都不是所謂的「封城」,台灣使用封城兩字有點太誇張了,法文使用confinement這個詞,我自己詮釋為外出限制,只是很多地方不能營業,所以你也不能去,例如法國人喜歡去喝一杯、去餐廳等社交,政府下令關閉,他們就快樂改為本來也很愛的野餐,加上當時好天氣,法國人又屬向日葵種,大家自然而然去河畔、森林、公園裡曬太陽及野餐(他們的野餐文化跟我們不同,喝很多酒是很正常的),繼續群聚,畢竟是他們的文化習慣,政府在首部曲時,大概文化深入體內自然到也沒想到大家會改去戶外群聚,才臨時修正的更嚴格,公園、河畔都關閉,並加上不能離家1公里,以防有人跑遠去森林。
8. 另外有個確診過的旅法粉絲建議大家:
1.時間管理 – 直接把上班通勤時間拿來運動,加強免疫力
2.和同屋簷下的伴侶保持良好互動,畢竟要24小時黏在一起也是個考驗
#義大利(羅馬)
1.義大利會用四個顏色分區:
白色:低風險,可四處移動
黃色:餐廳可以坐在戶外的桌子,晚上八點前關門就可以;學校開放
橙色:可以出去家裡所在的commune 有點像區公所,但不能出region省。餐廳六點晚上要關門
紅色:最嚴重,基本上就到封城的地步。只能必要的時候出門 例如去藥局或是採購日常生活用品
現在全義大利幾乎都在黃色,生活還算方便,只剩下晚上時點的宵禁。
2.封城和解封:
顏色的轉換是滾動式的,現在每兩個禮拜或小改一些規定,增多病例就升級,減少就降級。
3.心得:
聖誕節和復活節時,全義大利都是紅色全封城,大概就是過年不能回家團圓那種感覺。封城久了其實蠻影響心理狀態的,剛開始還會疑神疑鬼。但現在大家反而有點麻痺了。然後義大利餐廳很不習慣做外帶,以前要外帶餐廳老闆還會瞪你。所以封城後很多餐廳都瀕臨倒閉或破產,結果又跑去政府前抗議,又是一種群聚(暈)。不過基本上,義大利人還蠻配合防疫的,雖然他們很愛社交,宵禁或限制聚會人數對他們來說很痛苦。但他們本身還是蠻配合的,到哪都會帶口罩,也會隨身攜帶出入聲明書,超市公車都有酒精可以消毒。有粉絲說她現在很會上網買青菜,技能get?
#義大利米蘭再補充
沒想到待在義大利的人好多,還有一個粉絲傳了以下訊息給我。
[出門規定]
倫巴底貴為(?)義大利經濟重鎮應該是規定全國最嚴的。第一次封城本來可以出門運動但太多人會跑步然後在公園裡聚集,最後公園直接關閉,然後禁止出門運動。除了上班以外只有1)買菜 2)買藥 3)遛狗 三個理由可以出門;要隨時攜帶證件警察會隨機盤查,遛狗也不能離開家方圓300還500公尺(我們還真的用google地圖在那邊看我們遛狗可以遛到哪哈哈哈)剛開始警察真的開了一堆罰單大家才比較乖。
[民生買菜]
超市會管控人數所以前兩個月買菜真的是災難。所有超市網站都沒做好準備,變成連線上買菜都要排隊,終於排進去買菜了也不一定有外送。可以選擇去現場領菜但不好意思還是要跟大家一起在外面排隊 (那畫面很像共產國家排隊等配給😅)。我們本來也是吃多少就買多少菜的,剛開始不會估到底要買多少菜搞得很容易東西放過期。後來抓到大概一次買一個半禮拜的量差不多,肉類魚類不會放壞又可以把買菜頻率放到最低。
因為超市限制人數所以都我男捧油去買菜,他還要幫他爸爸媽媽買畢竟他們高風險族群。後來各式各樣的線上買菜網站終於update好了我們就都用線上訂菜的了。
[剪頭髮]
我自己是從1月到12月都沒剪頭髮啦,直接變女鬼超可怕的,受不了就在家裡自己把髮尾剪一剪。我男捧油是大概三個月後真的受不了就叫我幫他用電動刮鬍刀理了平頭。米蘭2月底開始封大概到6月7月才放寬限制他才去剪頭髮。
[運動和工作準備]
然後 一。定。會。胖。 如果沒有在第一次封城好好守規矩把感染數控制下來的話,就會不停的封,然後就會一直沒辦法出門,然後就會一直胖。我自己胖了10公斤(大笑)不要覺得很誇張,我認識的所有易瘦體質以外的人全部都大了至少一兩個尺碼,連我瘦不拉雞的男友都胖了兩三公斤。還有因為一直在家,會開始這裡痛那裡痛,真心奉勸大家去買個瑜珈墊,乖乖至少每個禮拜做兩次瑜伽或皮拉提斯之類的。WFH的人可以投資好一點的桌子和椅子,我因為太軟的椅子坐太久到下半年大概每兩個禮拜一次會背痛到幾乎沒辦法走路。我男友是桌子高度深度都不夠結果7,8月肩膀受傷,痛了一個多月才敢去看醫生,然後就被醫生命令去買新桌子還有乖乖復健 復健了大概半年才好。最推薦的就是可以升降的桌子。真的,真的,所有WFH的人都該投資一張升降桌子
講了非常多但我覺得目前聽來我沒聽到歐美有比倫巴底這邊封得更嚴的(後來義大利也從重災區變成普普通通災區,被法國追過去之類的。
總之就是
1)買菜量控制大概在1.5禮拜的量最不會有東西壞掉
2)買瑜珈墊 可以的話還可以買彈力帶
3)投資好的桌椅
#德國(慕尼黑)
1. 民生物資哪裡買:
封城後民生必需品完全不受影響,有戴口罩會就可以,會用推車控制人數。
2.有休閒娛樂嗎:
慕尼黑主要的依據是近七天每十萬人口的確診人數,如果連續五天低於100以下,就可以憑快篩陰性結果提言預約進戲院、歌劇院、或博物館,其他非必要性的商店也都可以逛。陰性也可以剪頭髮。只是要嚴格落實實名制。
3.快篩條件:
德國有立法保障所有人每周至少免費做一次快篩,你就可以拿快篩因性結果出入各場所。
#土耳其
1.健康安全碼隨身帶
每個人包含觀光客都有「健康安全碼」,結合足跡和實名制的功能,進出每個地方都要掃。
2.民生物資哪裡買:
可以到鄰近的超市購買必需品。餐廳咖啡廳都可以外帶外送。年長者購買物資可以送到府,因為嚴格實施年長者+小孩不能出門,看到會罰款。所以剛推出這個政策的時候竟然還有老人家衝去戶政事務所改年紀(計畫通?)。
3.心得:
封規封, 人民還是很愛趴趴走,沒在管你社交距離。
#馬來西亞
以下全文來自馬來西亞粉絲
確診爆發原因
我們馬來西亞原本去年已經把疫情壓到單日確診1-2宗的情況。過後在沙巴就爆發政客們奪權然後舉行大選。很多政客就從西馬(馬來半島)飛去助選同時沙巴爆發新的感染源,選舉完就也順便把病毒帶回馬來半島。
另外一個讓疫情爆發就是在去年年尾讓人民跨州。因為大家悶了七八個月所以大家也當沒事一樣跨州返鄉、旅行。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疫情就整個爆開了。到了上個星期平均單日4000+確診。很多確診案例是無症狀病患,要不然就是找不到感染源在哪裡。
人民
雖然我們有防疫措施,但是人民不遵守也不聽勸。有些人會以“口罩悶熱”當藉口、不然就是覺得“我的朋友們不會確診的“的想法繼續群聚。以這個星期為例,因為確診4000所以我們實行行動管制令3.0(已經第三次還是無法壓平確診案例),但是剛好碰到開齋節、穆斯林很重要的節日。雖然已經明確說了不能拜訪、只能和自家的親人慶祝(其他族群的人也有不聽群聚,只是剛好節日剛過去,才拿來做例子)。但還是看到很多人互相拜訪、然後在同一個室內沒有帶口罩。
國家/政府
去年三月實行行動管制令1.0,屬於全面封城。真的成功把疫情壓平。之前的2.0和現在的3.0措施很鬆散不嚴謹。雖然知道說我們國家經歷不起全面封城的經濟虧損,但是在人民不當一回事的情況下,情況沒變好,百姓的生活也很慘。醫療體系基本上是崩潰邊緣,有些確診但不是重症的患者被迫留在家裡自己隔離。也有聽聞確診病患在確診後,沒有醫療人員來聯繫就只能在家乾等。
想和台灣的朋友說
在只有百多宗疫情的時候真的就要好好配合防疫。雖然長期防疫真的很累也會心態上的疲勞(馬來西亞的我們已經防疫一年了),但是只要一爆發找不到感染源的病例,要壓平感染曲線真的很難。還有就是不要因為回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帶著病菌回去,留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不群居和戴口罩,用酒精消毒,就是對你家人朋友最好的幫助了。
#美國(加州、紐約都有)
1.民生用品去哪買
可以買菜,餐廳們也都可以外帶,只是有人數限制。如果真的要買東西放在家裡連門都不要出,建議買濃湯罐頭,有飽足感還可以配麵吃。生鮮就不用屯了,美國這邊都沒停止供應,台灣應該更不會停。另外一個來自加州的粉絲說,因為他們州長很左,所以管控超嚴格的。網購是大家的好朋友,盡量兩周才出門一次,建議買好吃的麵條和米作為屯糧。噢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出門買菜要先列好清單,避免花多餘的時間在公共場所。
2.可以剪髮嗎
一開始不行,後來陸陸續續開放就可以了
3.可以運動嗎
每個地方有Open street可以出去健行散步遛狗,要看區域。有些人會帶口罩(aka有些人不會帶)。曼哈頓的粉絲說建議要每天安排散步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4. 居家工作
強烈建議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要分開。但台灣這部分比較辛苦,因為空間小,work from home應該會很鬱悶。要適時走出去晃晃,但要帶口罩!
#還有其他國家
包含泰國、荷蘭、越南、日本、澳洲、挪威、英國、俄羅斯、捷克、加拿大、伊朗、智利、波蘭、丹麥、菲律賓
但內容實在太多,我通通放在敏迪選讀網頁版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517-2/
如果還有其他國家粉絲的消息,我也會不定時更新在網頁中
大家一起加油,力拼最短時間解除第三級警戒!
國家歌劇院附近咖啡廳 在 有抽獎在台中國家歌劇院裡來場早午餐約會VVG好樣 ... - YouTube 的八卦
好樣劇場 咖啡 算是我在台中的 餐廳咖啡廳 口袋名單,因為誰都沒想到會去臺中 國家歌劇院 喝 咖啡 或吃飯,不過如果有外地朋友來台中,就非常推薦帶他們來這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