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番外篇】
極光意外拍出一匹狼! 引發網友瘋傳
#感情放一編:還是那天是滿月~有狼出沒
瑞典有名攝影師─Marja-Terttu Karlsson,在拍攝北極光時,意外拍攝出一匹狼!發布至網路後,引發網友瘋傳!
不過在過去,天空出現狼形狀的白雲,其實不在少數,那為什麼狼形狀的極光,會引發熱議呢?這恐怕與極光的傳說有關。例如因紐特人即認為,極光是動物的亡靈在天空跳舞;在芬蘭,則認為極光是由狐狸創造的,牠用毛茸茸的尾巴噴出雪花及火花,才造成極光。
即便現今科學對於極光的發生,已經有明確的解釋,但人們對於極光所散發出的神祕光芒,仍有許多想像空間。
#關鍵番外篇 #極光 #狼 #瑞典 #傳說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9萬的網紅啾啾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說有位因紐特人,因為維生工具被奪走,情急之下只能用自己的大便來做成刀子,到底大便做的刀子能不能用呢? 支持啾啾鞋▶https://goo.gl/JzXgfv 啾啾鞋整理資料的秘訣 ▶ https://bit.ly/2vi0urX ▼啾啾鞋的人氣影片▼ 《32街的偽鈔天才》偽鈔大師的故事 http...
因紐特人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八卦
#每日一圖 » #極地 生機:格陵蘭因紐特村落
#格陵蘭 的 #因紐特人 世世代代幾乎都只靠吃肉維生,因為那裡的環境太嚴峻,大多數植物都無法生長。現在的市場能提供比較多樣化的食品,不過居民對於肉類的愛好仍然不減。
圖中這座格陵蘭東部偏遠村落——伊索赫托克的64名居民仍然會打獵和捕魚,不過他們的飲食結合了傳統的因紐特飲食和從超市採購的食品(前景中那棟紅色大型建築物就是超市)。他們最喜歡的菜餚之一:沾番茄醬和美奶滋的海豹肉。
攝影 Matthieu Paley, National Geographic
#國家地理 #natgeo
因紐特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雪地三犬》
Lala突然流浪來我家時,個子小,我們以為她是阿拉斯加雪橇犬。只有蘇壁玲教授一口咬定她是著名的「二儍」哈士奇,體型小純粹是長期營養不良。
果然食神Lala經過一年幾位大廚精心照顧,已經成為典型的哈士奇。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剛好有一篇文章,介紹雪橇三儍,區別他們的功能、歷史、性情、外型。
1)蕯摩耶,它是在西伯利亞培育出的一種工作犬,當地薩摩耶族將其作為雪橇犬,也當成伴侶犬:和人的關係特別好。
薩摩耶犬的名字來源自西伯利亞的原住民薩摩耶族,這是一支從亞洲遷徙到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薩摩耶犬是他們在地球上最寒冷居住地培育出的犬種。在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60℃的氣溫非常常見。薩摩耶族人居住帳篷內,在夜晚與狗群擠在一起取暖。這種人類與犬類為共居共生,使薩摩耶犬和人類之間建立了特別緊密的聯繫。當薩摩耶犬不用雪橇載著沈重的貨物穿越廣袤的西伯利亞時,它們喜歡膩著人,生活在一起。
18世紀晚期,北極探險家們回到英國,將薩摩耶犬介紹給了英國愛狗人士。亞歷山德拉王后為其做了許多宣傳,薩摩耶犬因其雪白的毛色深得人們喜愛。
薩摩耶犬性格溫和、友善、忠誠,好鬥的薩摩耶犬非常少見。由於薩摩耶犬有吠叫傾向,也可以成為稱職的看門狗,每當有東西接近其領地時,它們就會吠叫以引起注意。薩摩耶犬是人類的好夥伴,尤其是小孩,甚至是其它的狗,皆可和平相處。
根據美國薩摩耶俱樂部說法,當薩摩耶犬感到無聊主人不夠關心他時,他可能會變得具有破壞性,因此充分的運動是很必要的,這使得他成為了極好的散步夥伴。
薩摩耶犬也是出色的治療犬,他們基本上是阿花,人來瘋,對兒童和老年人群體都很有幫助。
2)西伯利亞哈士奇,表情常常傳遞出一種敏銳、親切、呆萌、假裝生氣、痛時鬼哭神嚎,而且淘氣,這使它們粉絲無數。
「Husky」一詞起源於指代「愛斯基摩人」的「huskies」(「Huskimos」的縮寫),這是英國商船的水手對「愛斯基摩人」一詞的發音。
哈士奇的使用記錄始於1852年因紐特人所飼養的狗,西伯利亞哈士奇最初是由楚科奇族部落在東北亞馴化的犬種,作為伴侶犬和雪橇犬。西伯利亞半島是世界上氣候最惡劣、最極端的地區之一,風速可達60m/s,氣溫可降至-70℃。當面對劇烈的氣候條件變化時,楚科奇族部落勇敢地面對挑戰,培育了這種適應力極強的雪橇犬,能夠在嚴寒的環境中繁衍生息,還能在零下的低溫中,用最少的能量,在冰凍的荒地上運送輕質貨物。楚科奇人依靠這些雪橇犬生存,它們是人類生活和文化的中心。
根據楚科奇人的信仰,兩隻哈士奇,代表守衛著天堂之門,他們會將任何在世時對待狗殘忍的人拒之門外。而科奇族人培育的這種雪橇犬就是今天西伯利亞哈士奇的「祖先」,DNA分析也確認了這是一種古代犬種。
3)阿拉斯加雪橇犬是北極地區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其名字來源於Mahlemiut,這是一個居住在北美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因紐特部落——馬拉謬特部族;阿拉斯加雪橇犬被認為是馬拉謬特部族飼養犬種的後裔。
在歐洲人抵達之前,最早發現此地的俄國人在白令海峽航行時被風暴吹到這塊位於西伯利亞北部的土地。水手們返回俄國後,就把讓他們印象深刻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告訴了其他的俄國人。
阿拉斯加雪橇犬具有長期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遺傳,它們的許多行為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馬拉謬特部族培育的犬種主要為雪橇犬,而阿拉斯加雪橇犬的祖先在馬拉謬特人的生活、工作、狩獵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能夠長距離運輸重物,還可以幫助攜帶物品。阿拉斯加雪橇犬以其卓越的狩獵能力而聞名,能夠幫助定位海豹在冰上的呼吸孔,並在狩獵中分散熊的注意力。
比起其他北極地區的犬種,如西伯利亞哈士奇,西伯利亞哈士奇是賽車手,而阿拉斯加雪橇犬是貨船。
1896年,在加拿大克朗代克地區的淘金熱時期,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其他雪橇犬犬種對勘探者和新移民非常重要。此時的阿拉斯加雪橇犬頻繁與其他進口犬種雜交,但這似乎並沒有長期影響到現代的阿拉斯加雪橇犬。
最近的DNA分析顯示,阿拉斯加雪橇犬作為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從遺傳學角度來看,其基因不同於其他犬種。
阿拉斯加雪橇犬是一種體格健壯的狗,其耳朵佔頭部的比例較小,當它們注意力集中的時,耳朵會直立起來,它們還有一條如同羽毛般的尾巴。阿拉斯加雪橇犬有兩層毛,毛色通常是灰白相間或黑白相間,這些顏色經常在其頭上形成一個帽狀或面具狀的標記。阿拉斯加雪橇犬肩高約58-63.5釐米,重約34-39公斤。
相比許多其他現代犬種,阿拉斯加雪橇犬保持了更多原始的形態和作用。它們是犬類世界的重型運輸工具,常被用於拉著雪橇上的貨物穿過冰凍的荒地,並曾用於南極洲探險。
最初培育阿拉斯加雪橇犬的目的是出於其力量和耐力而非速度,它們可以拉動很重的貨物,後來主要被用作雪橇犬。目前阿拉斯加雪橇犬仍被用於個人旅行、運輸貨物或幫助移動重物。
然而,它們也具備娛樂性用途,例如滑雪,卡丁車和越野賽。在長距離雪橇比賽中,阿拉斯加雪橇犬在與體型較小、速度較快的犬種比賽時速度通常較慢,因此它們的工作用途僅限於運輸或長距離旅行,速度遠低於比賽所需的速度。一隻成年阿拉斯加雪橇犬可以拉動500-1500公斤的重量,這取決於它的體型和訓練。
阿拉斯加雪橇犬非常喜歡人類,它們與人相處時表現出的忠誠和友善特點,也使它們成為了備受青睞的家庭寵物。
阿拉斯加雪橇犬在傢具和小物件周圍能活動自如,是非常理想的家養犬,但它們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在戶外活動,滿足其相當大的運動需求。
而阿拉斯加雪橇犬並不適合作為看門狗,因為它們通常很安靜,一般只會通過發出「嗚嗚」的聲音來示它們在「說話」,同樣也可能會像灰狼或郊狼一樣嚎叫;但與其外貌相似的日本絨毛犬或西伯利亞哈士奇,他們的叫聲更大。
20世紀70年代,盧卡斯的年輕電影製作人養了一隻名叫印第安納(Indiana)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習慣在盧卡斯開車時坐在汽車的副駕駛。盧卡斯後來回憶:看到它,他想到了一個溫和、毛茸茸、不會說英語的人物,後來它就變成了星球大戰中的丘巴卡,也就是一名伍基族的戰士。
盧卡斯說:「阿拉斯加雪橇犬是一種體型非常大的狗,而且毛髮很長。有它和我在一起,讓我給漢·索羅找了一個毛茸茸的聰明搭檔。」
因紐特人 在 啾啾鞋 Youtube 的評價
傳說有位因紐特人,因為維生工具被奪走,情急之下只能用自己的大便來做成刀子,到底大便做的刀子能不能用呢?
支持啾啾鞋▶https://goo.gl/JzXgfv 啾啾鞋整理資料的秘訣 ▶ https://bit.ly/2vi0urX
▼啾啾鞋的人氣影片▼
《32街的偽鈔天才》偽鈔大師的故事
https://youtu.be/9lKe9irDIDw
Chrome小恐龍的秘密!
https://youtu.be/besQJCZ20j4
在路上撿到隨身碟,你會...?
https://bit.ly/2ytI7E5
俄羅斯方塊也有世界冠軍!?
https://youtu.be/Dh9VaezvVnU
YouTube的自動播放功能,播到最後會看到什麼呢?
https://youtu.be/HMxT-MCRmh4
牛排的血水不是血!
https://youtu.be/-7GjvnJ2PO0
背景音樂Background Music:
epidemicsound.com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uchushoe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chuchushoetw
Twitter:https://twitter.com/chuchushoeTW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huchushoe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4v25ZVwRv0/hqdefault.jpg)
因紐特人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評價
前幾天,在加拿大最大的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裡,找到了 215 具兒童遺骸,其中一些年僅 3 歲。從 19 世紀到 1970 年代這一百多年期間,為了強制同化原住民融入加拿大社會,超過 15 萬名原住民兒童被迫到這些基督學校寄宿。
0:00 Intro
0:07 第一遍英文朗讀 (慢)
2:57 單字片語解說
25:20 第二遍英文朗讀 (快)
❤️ 給我繼續錄製 podcast 的能力 👉 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單字筆記 & 所有平台連結:https://ssyingwen.com/ssep23
🖼️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ssyingwen@gmail.com
💬 我有建議:http://bit.ly/sssurveyform
————
👉 朗讀內容參考自這些報導:
AP: https://apnews.com/article/caribbean-canada-7430e40bc8808410db45d08feb8fbf71
Al Jazeer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5/29/indigenous-people-in-canada-grapple-with-unthinkable-loss
————
#podcast #加拿大新聞 #原住民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單字卡 #片語 #動詞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因紐特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tzdL21HE_w/hqdefault.jpg)
因紐特人 在 因紐特人 的八卦
因紐特人 是世界上其中一群最出名的原住民,他們住在北極圈,人們喜愛稱呼他們做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因紐特人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土著——因紐特人(Inuit)是地 ... ... <看更多>
因紐特人 在 Re: [閒聊] 被天災毀滅的兩個文明- 看板gallantry 的八卦
: 推 Eleganse:那....亞特蘭提斯人呢 10/04 15:58
亞特蘭提斯人是古希臘人想象的,我不認為會有亞特蘭提斯人存在,因為沒有任何考古發
掘可以支持。
而且假如他們存在的話,他們肯定會殖民其他大陸,不會傻傻只呆在自己的那個大陸上直
到團滅。
: → Eleganse:另外有沒有人願意分享因紐特人是否有過強盛的時期 10/04 16:00
那里太冷,所以人口非常稀少,所以不可能強盛。
不過他們還是消滅了當地的原住民,從這點上看,也算是強盛過吧。
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并非當地的原住民,當地的比他們早的原住民是多塞特人,已經
被他們消滅了。
這是愛斯基摩人的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skimo
里面把愛斯基摩人劃分為尤皮克人和因紐特人兩個大分支,其實所謂的尤皮克人也只是因
紐特人一個分支而已。
(現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號稱是世界上少數民族消亡最快的地區,尤皮克人一萬多人口,
會說本民族語言的不過數百人。近年來隨著石油的采掘,當地因紐特人的文化消亡得非常
快,基本上都被美國移民同化了。而他們也因為石油的采掘獲得了巨額收入,擺脫了貧窮
的狩獵生活。)
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對他們的稱呼,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加拿大境內的愛斯基摩人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性稱呼,所以主張叫做因紐特人,但是
似乎阿拉斯加境內的愛斯基摩人不那麼在乎。
這是因紐特人的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uit
這是多塞特人的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rset_culture
這兩個維基百科里都有同樣一幅畫:
多塞特人的退縮和消亡,以及因紐特人的擴張。
圖里綠色的是多塞特人,藍色的是因紐特人。
最初都是綠色的天下,但最終是藍色全勝(啊!顏色對了!)。
圖中也顯示了紅色的維京人曾插一腳,建立過兩個殖民地,但是最終失敗的經歷。
也就是我上文所說的故事。
最早,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居民,是多塞特人。
https://tieba.baidu.com/f?kz=2483619
里提到:
不僅如此,現在的愛斯基摩人甚至還記著他們,把他們稱作tunit,說他們都是一些巨人,
力氣非常大,卻相當笨,一個人就能很容易地扛起一頭一噸多重的海象走很長的路,而現
代的愛斯基摩人卻只能扛起一頭只有 72.6公斤重的海豹。由此,人們自然而然又會想到
伯格曼法則。按照這一法則推斷,生活在北極寒冷地區的人類,應該有比南方人龐大得多
體格。也許,多塞特人正是這一自然規律長期演化的結果。現代人最有力氣的舉重運動員
也只能舉起幾百公斤的東西,而且寸步難行,由此可以推測,多塞特人的身軀肯定要比現
代人大得多。然而,可惜的是,他們只能適應相當寒冷的環境,因此,在2500多年以前,
北極部分地區又變得更加寒冷,又進入一個冰川期時,他們才發展了起來,達到了鼎盛時
期。后來,當天氣漸漸轉暖時,他們逐漸消亡,并最終從地球上消失了,而為現代的愛斯
基摩人所代替。
不過這個文章中所說的他們是因紐特人祖先的說法是錯誤的,
這里
https://www.asinfo.gov.cn/show.aspx?id=20893&cid=16
提到: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研人員發掘了一個位于格陵蘭、約3000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根據
對毛發的DNA鑒定,發現與現代及古代愛斯基摩人并不相同,而與與居住在白令海峽周邊和
西伯利亞地區的人接近。
可見多塞特人起源西伯利亞,并且最終是滅絕了而不是被因紐特人同化了。
今天因紐特人的冰屋子、海豹皮小船、魚叉等,都是向他們學來的。
維基百科里提到,
1000 AD,因紐特人開始向東擴張,并遇到了巨人多塞特人。
因紐特人的祖先是特魯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ule_people
到1300 AD,因紐特人已經完全占據了格陵蘭島,多塞特人被排擠到加拿大東北拉芬島、拉
布拉多半島一帶。
到1500 AD,最後的多塞特人在哈德遜灣的一個島嶼上消亡,直到1902年被人發現。
再補充一下吧,
圖中的淺黃色的是印第安人伊努特人(Innu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nu
里面提到,到2003他們人口達到1.8萬人。
他們算很幸運的,圖中橙色的就很悲慘了。
他們是印第安人貝奧圖克人(Beothu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othuk
1497年,航海家John Cabot出發前往美洲,這次航行發現了貝奧圖克人和多得數不清的鱒
魚。鱒魚多到讓船航行不便。
這次贊助是英國政府,因此這里被宣布為英國領地。
然就是數不清的英國白人定居者前來。
白人剛來的時候,貝奧圖克人很熱情地歡迎,并拿出毛皮進行貿易。
等白人安頓下來後,維基百科用callous(冷酷無情)一詞來形容白人,
據說英國政府對貝奧圖克人下了賞格,每殺死一名貝奧圖克人獎賞多少獎勵。
1823年,最後三名Beothuk被紐芬蘭白人獵人捕捉,并淪為仆人。
活到最後的一人叫做Shanawdithit,是個小女孩,她小時候就被白人獵人槍擊擊中過,
不過逃脫了,到1823年才被捕捉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nawdithit
她活到1829年,然後貝奧圖克人滅絕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8.118.188
※ 編輯: bxdfhbh 來自: 123.118.118.188 (10/05 19:06)
※ 編輯: bxdfhbh 來自: 123.118.118.188 (10/05 19: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