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播傅達仁先生選擇在瑞士進行 #安樂死,引發了國內對安樂死到底能否合法化的討論。雖然國內還沒有合法的安樂死,但在我的經驗裡,如果 #安寧緩和醫療 如果做得好,其實也是對生者、死者完滿的結局。底下我想分享自己和某位患者的故事,為了符合敘事醫學倫理,患者的部分資訊我會稍做變動。
—
在安寧病房輪訓時,我接到一位剛入院的患者,47歲,肝癌末期,我們就姑且稱他阿忠吧。當時他的肝腎功能都已經非常糟糕,不太能處理蛋白質,也不太能處理水分。但安寧緩和最重要的議題,已經不是「治癒患者」,而是讓患者能夠順利、在痛苦最低的狀況下完成人世間的功課,同時也讓生者與死者互相做到我們稱做 #四道人生 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以求生死兩相安。
所以照顧阿忠的過程中,與其說我在擔任他的醫師,某種程度上,整個安寧醫療團隊更像是在擔任他的許願池,和家屬一起盡力在身體、心靈上讓患者能夠更平靜、更順利、更不留下遺憾。
阿忠有過兩段婚姻,其中一段非常短暫,因為年輕氣盛和妻子吵架,就離婚了,留下一個兒子和前妻共同生活。後來阿忠陸續做過幾份工作,但因為教育程度不高,被人利用,結果吃上了票據法的官司進了監獄。出獄後一直靠打零工維生,但也染上酗酒的惡習,某種程度上,他的肝癌和肝硬化很可能就是這樣引起的。因緣際會下,阿忠認識了一位越南女子阿嬌(化名),兩人墜入愛河,雖然沒有結婚,但是感情極好,一起經營麵攤,生意雖然普通,但生活也還過得去。老天爺在阿忠的人生最後幾年,待他其實不薄,但也就只有這幾年了。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阿忠出現黃疸、腹水的症狀,之後開始血便。入院後診斷為肝硬化及肝癌末期,依照病況惡化的速度,已經不久於人世,在醫師評估後,輾轉進入了安寧病房,和我們結緣。
「阿忠,你有什麼人特別想見的嗎?」某天在查房後,我問。
「我兒子吧。」阿忠低聲說。
「你有兒子?你之前都沒講過誒。」我驚訝地回道。
「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拋妻棄子,現在自己孤單死也是報應啦。」他的眼眶紅著,但眼淚沒有滴下來。不知道是因為輕度的脫水,還是想在我面前保持一些男人的尊嚴。
「那我幫你找他好不好?」
「免啦!他一定很恨我,不會想跟我見面的。」
「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他的紅粉知己阿嬌回道。
於是我跟阿嬌展開了尋人任務,當時的狀況好像卜學亮在電視上的超級任務節目一樣,到處打電話、到處問人,但也真如阿亮說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最後真的讓我們找到他兒子了!只是遺憾的是,他的太太死得比他更早,早在四年前就因為子宮頸癌過世。
「你會願意來看看你爸嗎?」
「跟他見面的話,我不知道要說什麼。」
「也不一定要說什麼。或者,要說什麼,等你們見面的時候就知道了。」
隔天,我告訴阿忠我們找到他的兒子了。
「他願意來看我嗎?」阿忠的表情閃過一絲激動。
「他說會來,只是他說很久沒見面,怕不知道要說什麼。」
「那可以幫我買兩瓶養樂多嗎?」
「蛤?養樂多?」
「我已經忘記我兒子長什麼樣子了。但我記得他小時候,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我下班後帶兩瓶養樂多回家,一人一瓶,一起吹電風扇看卡通。」
時間到了他們父子相見的那天。我陪著他兒子走進病房,父子就是父子,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當天他們說了什麼,我不知道。但從病房門口經過時,我聽到了阿忠的笑聲,那是他入院後從沒發出過的笑聲。我被笑聲吸引住,忍不住站在病房門口,往裡面看。原本阿忠已經虛弱到很難說話,但那天我只看見他們一人拿著一瓶養樂多,不停聊著,好像想把這十幾年沒說完的話都說完一樣。
那天有點忙,只記得後來阿忠跟我說:「趕快去打拼,不要跟我一樣要死了才在後悔。」
四天後,阿忠在病房的宗教師,以及阿嬌的陪伴下離開人世。
本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一直到兩年後的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簡訊。
「醫生!我爸來看我了,他走了以後從來沒來我的夢裡。他說他現在過得很好,跟我說讀書隨便讀就好,不要太認真。真的很搞笑誒他!謝謝醫生,我現在也過得很好,大學快畢業了,明年想要先當兵存錢,再去考研究所。我只是想幫我爸跟你說謝謝,他很木訥,一定沒有跟你說過謝謝。但他一定很感謝你的!」
看到這則簡訊時,我的視線也不爭氣地模糊了。我也想跟阿忠說:謝謝你,讓我參與你生命的最後一段過程。這些年我做了一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但也還是犯蠢做了一些感到後悔的事。但這就是人生吧。我們有緣再見了。
—
僅以此文紀念曾經教導過我的眾多病人們。也要謝謝所有曾經,和持續從事安寧緩和醫療的醫護人員、社工師、宗教師、心理師等團隊人員,以及願意相信我們,把家人交付給我們,並一起成為團隊成員的眾多家屬。大家一起努力做到 #生死兩相安 ,讓諸事最終都能圓滿,真的是最大的功德。死亡既然無可避免,那麼讓人們有尊嚴地死去,是整個社會應該面對的共同課題。安樂死跟安寧緩和醫療,都只是選項之一,我們應該更加敞開心胸,不要避諱談論死亡,對死者抑或是生者,都會是好事一樁。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四道人生功課 在 張宇 Facebook 八卦
遇到好老師不容易,人生中有個老師令我特別感念。
我國小時就是個想法特多的小孩,爸爸因為怕我學壞,早早就把我送進私立天主教聖心女中,住校。不過敝人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假鬼假怪,雖沒重大惡行,上課卻從不安分,課本底下always藏著金庸小說。
印象最深就是住校時,半夜會在床上用枕頭堆假人蒙騙巡房老師,少女我本人已搬個板凳,溜進有燈的淋浴間看鹿鼎記,當年可謂是逍遙自在又特立獨行,老師多半拿我沒轍。
這是我的少女時代,當時沒有iphone,卻有很多很多的讀物陪伴我度過倉皇無助的叛逆時光。猶記自己喜歡幻想、畫畫、彈琴作曲,但是功課爆爛不唸書,班上40幾個人我永遠40幾名。
十四歲,在一群安靜乖巧的女校學生中,老師總愛點名我,教官愛抓我,戴著粉紅色粗框眼鏡的短髮少女,還沒找到自己活在世上的生存之道。
我印象很深的是因為討厭數學,有一次上課乾脆背對老師,跟後面同學聊天畫畫,頭也不抬起來瞧老師一眼,現在回想起來,當然是超無禮又白目的行為 (老師對不起QQ~~~)
在恬靜善良有如一群綿羊的同學之間,我應該是老師眼中突兀又討人厭的存在。
但就是有一個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改變我的人生,她是我國二的國文老師,吳怡蓓老師。
當時她大學畢業不久,留著清爽如廣末涼子的短髮,戴著春風暖陽的笑容,就像個毫無距離的大姊姊。某次課堂上她神秘兮兮跟全班同學說,班上有同學作文比賽得獎了,寫得很好,我要朗讀給大家聽。妳們猜猜是誰?
「劉佳怡」、「一定是班長劉佳怡」小朋友們議論紛紛,目光紛紛投向品學兼優又年年當班長的劉佳怡,我也記得她總是綁個馬尾,臉上有些青春痘的資優生模樣,這種漫畫中才有的好學生典範,我很羨慕她。
「不是,是張宇。」老師說,之後同學紛紛露出驚訝的眼光,射向我。霎那間身為一個常被貼標籤的叛逆少女,我竟手足無措起來, 後來因為常參加作文與演講、作曲比賽、伴奏、英文話劇女主角跟投稿,老師點名我當學藝股長,不過用意並非我怎樣厲害,而是她想透過把我拉入「官方體系」來「馴化」我。
擔任幹部確實讓少女稍微收斂了一點點,但功課還是一樣的爆爛,不念書又愛頂嘴,常常讓老師失望。
其他老師應該是認為「這個小孩就這樣吧!」我也跟爸爸說,我高中想去念職校,因為我喜歡藝術,結果被臭罵一頓:「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妳何曾為自己努力過?認真唸過一天書?」父女對話不歡而散。
想不到這一切的一切,老師都看在眼裡。有天我收到吳怡蓓老師的一封信,印象中她的字跡很娟秀,就像所有的國文老師那樣充滿詩意,但是內容句句震撼我。她在稿紙似的樸實信紙上,寫下她這段時間對我的觀察,她說看見一個有天分的小孩,不應該蹉跎光陰,不應該放棄自己,應該為自己努力一次。
這封信我一直記得,到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到當主播,到現在已為人母,我都會記得自己在徬徨無助的國中時光中,遇過一位懂得賞識我的老師,她看得見一個孩子的本質。
是的,後來一切的社會化與世故,都是後天的學習。我從來不是個“乖”小孩,但因為老師的耐心,願意「多管閒事」,我也不會知道「書,其實要為自己讀。」也不會知道,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去開創。
老師謝謝妳,教師節快樂。
很抱歉我一直到15年後才寫下這些,其實我一直都記得。
圖/期許自己也像當年的老師
可以看到孩子的本質
#獻給老師們
#不要以為付出孩子都看不見
#好老師的影響力長達一輩子
四道人生功課 在 張宇 Facebook 八卦
遇到好老師不容易,人生中有個老師令我特別感念。
我國小時就是個想法特多的小孩,爸爸因為怕我學壞,早早就把我送進私立天主教聖心女中,住校。不過敝人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假鬼假怪,雖沒重大惡行,上課卻從不安分,課本底下always藏著金庸小說。
印象最深就是住校時,半夜會在床上用枕頭堆假人蒙騙巡房老師,少女我本人已搬個板凳,溜進有燈的淋浴間看鹿鼎記,當年可謂是逍遙自在又特立獨行,老師多半拿我沒轍。
這是我的少女時代,當時沒有iphone,卻有很多很多的讀物陪伴我度過倉皇無助的叛逆時光。猶記自己喜歡幻想、畫畫、彈琴作曲,但是功課爆爛不唸書,班上40幾個人我永遠40幾名。
十四歲,在一群安靜乖巧的女校學生中,老師總愛點名我,教官愛抓我,戴著粉紅色粗框眼鏡的短髮少女,還沒找到自己活在世上的生存之道。
我印象很深的是因為討厭數學,有一次上課乾脆背對老師,跟後面同學聊天畫畫,頭也不抬起來瞧老師一眼,現在回想起來,當然是超無禮又白目的行為 (老師對不起QQ~~~)
在恬靜善良有如一群綿羊的同學之間,我應該是老師眼中突兀又討人厭的存在。
但就是有一個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改變我的人生,她是我國二的國文老師,吳怡蓓老師。
當時她大學畢業不久,留著清爽如廣末涼子的短髮,戴著春風暖陽的笑容,就像個毫無距離的大姊姊。某次課堂上她神秘兮兮跟全班同學說,班上有同學作文比賽得獎了,寫得很好,我要朗讀給大家聽。妳們猜猜是誰?
「劉佳怡」、「一定是班長劉佳怡」小朋友們議論紛紛,目光紛紛投向品學兼優又年年當班長的劉佳怡,我也記得她總是綁個馬尾,臉上有些青春痘的資優生模樣,這種漫畫中才有的好學生典範,我很羨慕她。
「不是,是張宇。」老師說,之後同學紛紛露出驚訝的眼光,射向我。霎那間身為一個常被貼標籤的叛逆少女,我竟手足無措起來, 後來因為常參加作文與演講、作曲比賽、伴奏、英文話劇女主角跟投稿,老師點名我當學藝股長,不過用意並非我怎樣厲害,而是她想透過把我拉入「官方體系」來「馴化」我。
擔任幹部確實讓少女稍微收斂了一點點,但功課還是一樣的爆爛,不念書又愛頂嘴,常常讓老師失望。
其他老師應該是認為「這個小孩就這樣吧!」我也跟爸爸說,我高中想去念職校,因為我喜歡藝術,結果被臭罵一頓:「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妳何曾為自己努力過?認真唸過一天書?」父女對話不歡而散。
想不到這一切的一切,老師都看在眼裡。有天我收到吳怡蓓老師的一封信,印象中她的字跡很娟秀,就像所有的國文老師那樣充滿詩意,但是內容句句震撼我。她在稿紙似的樸實信紙上,寫下她這段時間對我的觀察,她說看見一個有天分的小孩,不應該蹉跎光陰,不應該放棄自己,應該為自己努力一次。
這封信我一直記得,到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到當主播,到現在已為人母,我都會記得自己在徬徨無助的國中時光中,遇過一位懂得賞識我的老師,她看得見一個孩子的本質。
是的,後來一切的社會化與世故,都是後天的學習。我從來不是個“乖”小孩,但因為老師的耐心,願意「多管閒事」,我也不會知道「書,其實要為自己讀。」也不會知道,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去開創。
老師謝謝妳,教師節快樂。
很抱歉我一直到15年後才寫下這些,其實我一直都記得。
圖/期許自己也像當年的老師
可以看到孩子的本質
#獻給老師們
#不要以為付出孩子都看不見
#好老師的影響力長達一輩子
四道人生功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昨天跟你分享了,關於「社會比較」這個主題,那如果我們要避免掉「社會比較」讓我們很容易畫錯重點。
我們放回自己身上,要讓自己的人生,能夠不斷的前進,「比較」這件事情該拿掉嗎?那如果它拿不掉,我們可以怎麼樣做,來幫助自己生命可以過得更好呢?
關於這個部分,我就先從心理學家,路絲.巴特勒,他的一個實驗開始喔。他找了一群國中生,分成A、B兩組;分別在考試之前,跟他們說了不同的話。
對A組和國中生說,我給你的評價,是依據你在考完之後,跟其他同學比較之後的結果;而對B組的國中生說,我給你的評價,是根據你跟自己的成績比,你的進步程度給你評價。
做了這樣的實驗操弄之後,接著再問這兩組國中生,問他們自己「主動內在的動機是什麼」?
而A組國中生就接著說,他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比較優秀,或者是他希望自己犯的錯比較少,這樣才能贏別人。
而B組國中生就會說,我想要透過這個機會,想要鍛鍊自己的頭腦,我想要加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果真正進入考試之後,A、B這兩組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經過了反復好幾次的考試,結果發現B組的學生,成績大幅的成長;而且其中不少人覺得考試的過程很開心,有一種挑戰自己的感覺。
所以透過路斯.巴特勒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喔,與其跟別人比,不如喔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進步的程度;透過這樣的轉換,更容易激發我們奮發向上的心情。
其實在職場上也是一樣,很多在職場上努力的人,他的內在動機,是「外在參照」的;也就是說他要透過別人,來肯定他自己。
有些人會表示,他希望他的客戶能夠開心;他希望上司能夠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他;他希望自己成為公司裡面,最厲害的簡報專家…。
把這些「外在參照」,當成是自己工作目的的人,他很有可能會逐漸的變得專注在交際,成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
可是它伴隨的副作用,就是當我們受到外界的肯定,我們的動機就會提高,但是這樣的狀態,往往沒辦法持久,我們會突然在某個時間點之後,覺得失去了動力。
這是因為喔,外在參照、別人對你的評價,是你自己沒辦法控制的;所以到最後,你的內在潛意識裡,就有一個信念是,只要我不退步、只要我不要讓別人給我負評,這樣就好了!
然而這樣的內在信念,事實上在長期來看,是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疲憊,而且會失去進步的動力。
但是相反的,有一些人在職場上,他的內在動機是,他想要做出更好的東西、他想要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想要提供最棒的服務。
這些動機的背後,跟「外在參照」剛好是相反的;他是問他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做什麼他會開心?做什麼他會快樂?
他把自己的主觀理由,把它當成是工作的主要目的。這樣的人呢,就比較能夠維持一定的動機;而且他動機維持的長度跟程度,比較不會因為突然之間的事件,或者是到某個時間點之後,就突然沒有動力了!
因為這樣的人,他所有的前進、好壞、對錯,他不是建立在無法控制的「外在參照」,而是他跟他自己比嘛!
所以呢,透過這樣的理解,的確如果你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提升動機,你可以暫時的使用「外在參照」,跟別人比較、跟他人競爭,這樣的方式,的確是可以激勵自己。
這就像是我看到很多業務單位,都會一直辦很多競賽,是這樣的道理。可是你也會發現,這些在業務領域久的人,有一些人就會變得老油條。
因為這種「外在參照」,事實上是不斷不斷的,侵蝕掉他自己內心,對於自己是否真的很想要做這件事情,是會產生懷疑的。
當「外在參照」久了,這一個人可能會忘記,自己原本要做這件事情,那個最純粹的動機,究竟是什麼?
所以呢,如果你要讓自己的生命,有一個長期的動力、長期的進步,你很清楚知道人生是馬拉松,你更清楚知道日拱一卒、每天進步一點點,它會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的話;那麼我邀請你,不管你的環境如何的喧囂,都請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真的要透過「比較」,才有前進的動力的話;那麼請你把比較的對象,放在自己的身上;讓今天的你比過去的你,更進步、更前進。放在人生的長河裡,最後能夠勝出的,都是那些跟自己比較的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部分;最後勝出的是跟自己比的人;既然要跟自己比,你就要真正的認識你自己。
知道自己所有外在行為,跟內在信念的慣性,只有透過這一層次的瞭解,你才能夠一步一步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
如果在你的生命當中,你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關鍵的起點的話;那麼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我在10月26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
這可以說是啟點的招牌菜哦,這一門課會用小班互動,結合個案教練的方式;幫助你真正的認識自己,並且在你的生命當中,找到適合你的調整,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10月26號的【CIA通達力】課程,是我這麼多年開課以來,第一次把這一門課放在禮拜六,它同時也是2019年的最後一堂的【CIA通達力】。
所以,我很希望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26號的課程名額,也在倒數了;如果錯過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的四、五月之後了!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希望我能夠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S_UdH1jK-4/hqdefault.jpg)
四道人生功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1/31前入手,享受優惠價1399!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大年初四,這一段內容呢,是我們在鼠年的第一段分享。我是凱宇,在這邊祝福你鼠年一切順心,事事如意!
那在過年的這一段時間喔,我除了放假休息之外呢,我也還是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因為呢,閱讀對我來說已經不是為了任何的目的,純粹的就像是吃飯、睡覺、呼吸、喝水一樣。
然而呢,在這個過程當中哦,我特別把一本,其實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很久了;但是呢,可能因為平常專業需要、各方面的原因,我總是把它拿起來翻個兩篇就放回去、翻個兩篇就放回去…
要說我跟這一本書錯過,其實沒有錯過,因為我一直有在看;但是的確跟我平常看書的進度,跟速度比較起來,這本一書真的看得非常的慢。
而這一本書呢,書名說出來的話好像還蠻不應景的;因為呢,我們農歷年嘛,到處喜氣洋洋,都是紅色為主的基調,而這本一書叫做《黑暗聖經》。
其實如果你是我們長期聽眾的話,你大概在先前也聽過我分享這一本書裡面的一些內容;它的作者呢,是王鼎鈞先生。
那王鼎鈞先生對於比較年長的讀者來說,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散文《人生三書》,分別是:「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跟「我們現代人」。
這些書名講起來你都會覺得很有時代感,但是呢,我最佩服王先生的地方就是哦,雖然這個名字、這個符號很有時代感。
可是他常常點出的一些人生哲理,其實是不管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是適用的,我就拿個我在過年期間,讀到的一段文字跟你做分享。
王鼎鈞先生就在他書裡面寫道:人生在世,一個人的成就高低可以簡化成四段。
第一段是「做好事沒有人稱讚,而做壞事有人制裁」;第二段呢,「做好事有人稱讚,做壞事有人制裁」;而第三段「做好事有人稱讚,做壞事無人制裁」;第四個階段,就是「做壞事有人稱讚。」
其實喔,我們仔細想一想,尤其你有一定程度的人生歷練的話,你看是不是如此?
我們剛開始踏進社會,還是個小菜鳥的時候,的確啊~做好事無人稱讚,做壞事有人制裁啊!
可隨著我們資歷越來越深,或者是少數人能夠走到可能一般人走不到的境界,可能是成功的大老闆、大領導;你就會發現哦,他們慢慢的是連他們做壞事都還會有人稱讚呢!
那如果細緻一點來看的話,我們在第一個階段「做好事無人稱讚,做壞事有人制裁」;它就好像是我們剛踏進社會的時候,我們可能做了很多努力,如果我們自己是那個1,而我們跟別人協作的對象是另外一個1。
我們就好像是活在一種「1+1 大於2」的數學算式裡面,可能你很努力、可能你做了很多,要麼就是背黑鍋,要麼就是你人微言輕。
所以呢,這些努力可能你都很辛苦的,還不一定能夠得到相對應,或相對等的成果,這就是「1+1 小於 2」的階段。然而這個階段要不要走過?當然要走過呀!
然而隨著我們的專業,我們累積的信任資產越來越高,我們就可以慢慢的邁入第二階段,叫做做好事有人稱讚,而做壞事有人制裁。
這個階段就像是我們活出了「1+1 = 2」,這一切呢公平合理;因為呢,我們的專業也被肯定,而我們的努力也被相對應的得到報酬,這是「1+1 = 2」的階段。
然而從「1+1 = 2」之後,就有可能有一些人會邁向第三個階段,「做好事有人稱讚,做壞事沒有人制裁你」、「1+1 大於 2」。
這裡喔,我倒不是說我們要追求這個境界,或者是我們好像要活出一種「我做壞事,也不會有人管我,或者我不會有報應」;我不是要提倡這樣的價值觀。
然而我們回到很真實的情景,隨著你漸漸的位高權重,你手上有些彈性、有些選擇的時候,其實的確哦!
你如果要鑽一點漏洞,或者是在合理的範圍裡面,要求別人給你一些方便,這的確是做得到的,而且沒有你想象中的難!
那你想想看,是不是因為你的信任,可能是你過去累積的很多很多東西,讓別人給你更多的容許、更多的寬容、更多的機會,甚至給你更多的資源。
其實你還是你,可是走到了這個階段,的確很有可能會變成「1+1 大於 2」。然而這個階段最大的挑戰,就是你要對自己做的一切的事情都很有自覺。
因為你做壞事已經沒有人制裁了,你會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就小看了這個世界的公平正義原則,或者小看了他人的智慧。
如果呢,稍微沒有自覺、稍有不慎很容易哦,就會自大;而因為自大開始自己的底線、自己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以至於你看到很多人,當他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反而沒有辦法守住自己的好名聲;因為呢,他做了一些在整個社會規範,或制度裡面不能容許的事情。
甚至於他信譽掃地,所以呢,他是不是白白浪費了自己1+1 大於2這樣的格局?
所以我想喔,對於很多朋友,如果你慢慢的發現你走到這個境界,可能「自覺」對你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
而第四個階段,叫做「做壞事,還有人稱讚呢!」做壞事有人稱讚呢,我覺得這一件事情是道德中性的,我不是要說它是好的還是壞的。
因為呢,如果你哪一天做壞事還有人稱讚你,這意味著你真的走到了一個可能別人要攀附你的境界。
我不能否認你的成功,可是呢,因為你做了壞事,別人稱讚你,你要不要真的就覺得自己沒問題,這就是你的修養了!
其實喔,我們看很多人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後,他慢慢的活出1+1可能會等於100,或者是更大。
然而呢,到了這個程度,他的人生繼續往前走,是福是禍真的就很難講了;因為他可能要比前一個階段有更大的自覺,而那個大的程度,可能不只多一點,可能要多好幾倍。
你想想看,當你一直被掌聲包圍、一直被讚許包圍;甚至於你做錯事、說錯話,都還有人幫你圓場、都有人幫你說項。
你想想看,你有多大的把握到了這個階段,你一樣可以如實的看待自己跟他人,而不會腦充血呢?
所以呢,總的來看哦,我看到王先生的這四個階段哦,我會覺得如果你還在第一個階段「做好事無人稱讚,做壞事有人制裁」;那這個時候,我能告訴你的就是努力打基礎吧!
而如果你在第二個階段,「做好事有人稱讚,做壞事有人制裁」,你是活在一種「1+1 = 2」的日子裡。那這個時候,我會覺得其實踏實努力跟累積,會是最重要的!
然而如果你到了第三個階段,「做好事有人稱讚,做壞事無人制裁」,這個時候喔,真的!你要開始很認真的覺察你自己、開始把自我的修養,當成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然而當你到了第四個階段,「做壞事,還有人稱讚」,這時候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個人也還沒到這個境界。
但我的推測是喔,可能到了這個階段,重點不在於你要做什麼功課,而是在你前面三個階段的基礎,有沒有打好?
你有沒有踏實努力累積,你有沒有不斷的自我覺察?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啊,其實會跟你說真話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引發你去反思第一個自己在哪個階段?第二個在這美好的鼠年裡面,你想往哪裡前進?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好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都需要你透過最實際的行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其實呼應今天的主題,人生的階段、人生的規劃跟方向。
我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在這多變的時代裡面,我們怎麼樣站穩自己的腳步?
無論你要把它用在你的工作職場,還是你的生命方向裡,這一門課都會回到根本的,幫助你去看懂現在時代的趨勢,並且培養出必要的能力。
然而這一門課的$1399的優惠價,會在1月31號的晚上12點截止;所以呢,我很期待你哦,如果還沒加入學習的話,好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很期盼能夠在【過好人生學】裡,跟你一起過上一個更好的人生;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7KrLZS08FQ/hqdefault.jpg)
四道人生功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慈悲善終:社工師的臨床陪伴日誌」介紹
訪問總審訂:林怡嘉、吳宛育
內容簡介:
捨得,不捨得────生命有盡,思無盡,告別之前,留下慈悲。
「我在痛苦,別人也在痛苦,我可以再做點什麼。」
一位癌末病友這麼說。
在社工師引導之下,圓滿因生病而匯聚的人生。
「我只希望,他沒有痛苦的離開……。」
多數人希望自己善終,卻不放心讓家人好走?
其實,我們可以有更慈悲的選擇!
──原來「生心靈」的平安,才是病人和家人共同期待的善終。──
➤生安|安穩生活,重拾力量
面對末期疾病,有時不只是身體病痛折磨,更受苦的是過往生命經驗的種種缺憾或裂痕,隨之接踵而來,面對孤單生命,社工師陪伴一起重拾力量。
➤心安|安頓情緒,停止折磨
關於死亡的逼近,社工師陪伴病人面對死亡的焦慮,預防無意義感的自殺,也同理照顧者的壓力,停止對自己及對家屬的折磨。
➤靈安|安靜沈著,轉念昇華
透過促成心願圓滿,利他生命價值的展現,這一世旅程的結束,轉變為永恆存在的祝福,自己也可以成為靈性安定的助力。
「善終」的積極意義,或許應該是──好好活著、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四道人生,兩代糾結的生命功課〉
病房裡,除了滿頭白髮的湯伯外,還有一位很積極、很焦慮的女兒……。
服務湯伯的一年三個多月裡,我走進了湯伯家的糾結纏縛,也看見了兩代的情緒衝撞。
〈終止無效醫療,撤除維生醫療〉
兩位白髮蒼蒼老人佝僂的身軀,在病人耳邊呼喚的場景,內心不免揪了起來。
我的出現,代表著醫療團隊期盼我介入關心這個家庭,只是任務有點沈重,我必須告訴兩位徬徨無助的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他可能無法再好轉了……。
〈阿彥的願望〉
腫瘤壓迫頸椎,下半身無力已經持續一年多,終日只能躺床看著天花板。
他不怨天尤人,甚至主動提及捐贈器官,想對社會有些貢獻,只是這些想法,都還沒有跟媽媽及家人商量……。
〈拿生氣懲罰自己的阿雅〉
「你們這樣為難我,讓我的病情加重,我死也不原諒你們!」因為夜診批價時間太久,導致阿雅情緒大爆炸。
心想:「她是我很不喜歡接的那種個案……。」這個不喜歡的病人,竟讓我陪了超過兩年!
〈十歲小太陽〉
「診斷腦幹受損、呼吸慢性衰竭。」聽著醫師專業描述的病情,我沒有孩子病情的輪廓,接了任務才明白,跟著孩子、家屬與團隊,走了一趟生命學習旅程。
因此,我暗自稱這位十歲小男生──小太陽。
〈愛過很多人,卻忘了愛自己的武哥〉
武歌跳樓送急診的第一天,病房就通知我了,心情很複雜,之前一直擔心而且也努力預防的事,現在真發生了
「就讓我這樣一個人吧!」一派無所謂的態度,不希望去找他的家人。
〈你盡力了,也讓我盡最後一份力!〉
「真對不起,因為你發現得太晚,我救不了你……。」主治醫師看到病人這麼勇敢,如此勇於面對生命,可是身為醫師卻無法再為他多做些什麼。
「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這時候反而換病人安慰起醫師。
經歷過許多生死現場的我,看著眼前這幕,也為之動容。
人間安寧.陪愛無悔,
更多社工師陪伴現場的暖心故事,都在慈悲善終。
作者簡介:林怡嘉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東部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社工師
財團法人自閉症基金會社工員
◎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作者簡介:吳宛育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高專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優秀獎章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ll0CludfA/hqdefault.jpg)
四道人生功課 在 Re: [問卦]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 PTT八卦政治 的八卦
... 走並與這一生得罪的人和解,感謝愛他的人完成四道人生-道歉道謝道愛道 ... 不會悔恨不會有創傷症候群小組常說的就是: 你這一生的功課已經修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