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遠在多倫多,一覺醒來看到一堆新聞說我昨天那首歌又在嗆誰
其實寫這首歌根本不是要打臉誰,不然哪會那麼客氣~
真的是不知道是媒體太愛捕風捉影還是我文筆太差QQ
第一段是在寫中國有嘻哈這節目對台灣嘻哈的影響
我覺得是利遠大於弊
網路上很多人質疑有黑箱 那我建議那你可以選擇不要去
很多人質疑導師資格 但為了收視率本來就什麼類型導師都得有
總之選手們要進廚房就不要嫌髒 不然就不要去玩這遊戲
第二段我是在講嘻哈的起源意義以及靈魂精神
進而去延伸探討中國嘻哈受限制的無奈以及對中國嘻哈的期待
第三段是在講我從事嘻哈音樂這麼久
對於台灣嘻哈如何提升的看法
台灣的思想自由 建議大家善用
台灣創作者要多少去研究了解這文化的歷史脈絡,不要什麼都不懂跟聽眾一樣只會一昧跟風,不要只是跟隨潮流 而是要去創造潮流.
台灣年輕人要有狼性民族性 要有像韓國一樣想用韓國音樂稱霸全球的野心
最後是不論順境逆境都要保有一本初衷的態度
總之就是 台灣嘻哈加油~
好啦 其實講這麼多就是要順理成章放上youtube版本再宣傳一次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sr4isMSyQ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atz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der - MATZKA ◎索尼音樂2016重量級 開春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再冷的天氣也抵擋不住火熱的曖昧~ 《原來feat.家家 ...
嘻哈音樂起源 在 Facebook 八卦
🏆《#同學麥娜絲》昨日在 #Netflix 上線,今天就擠下《#孤味》,榮登台灣電影類排行榜第一。藉此重新簡單聊聊這部片和專訪導演 #黃信堯 的過程,提供給影迷參考。
《大佛普拉斯》從短片《大佛》延伸;《同學麥娜絲》靈感則從紀錄片《唬爛三小》而來。《唬爛三小》到《同學麥娜絲》,隔了十餘年,如果你問黃信堯怎麼看待中間的自身變化與成長?黃信堯給你三個字:「還活著。」若繼續問,從紀錄片的高中同學拍到劇情片的中年大叔們,台灣十幾年間的變化,台灣人的狀態與煩惱又有什麼不同?黃信堯則會說:「台灣人的年紀都變大了。」
訪問當下正以為這就是黃信堯的大叔幽默時,他才緩緩吐出:「沿路走來一定是跌跌撞撞,遇到好人,也會遇到不好的人,開心、不開心都有,我覺得過去了就不要想太多。至於台灣的話,總統換了好幾個,物價、房價更不用說都上漲,反正活著都是有煩惱,只是可能煩惱的程度不太一樣吧。」
黃信堯本人就和《同學麥娜絲》一樣,表面上嘻哈、笑鬧,實則裹藏男人心事的悲傷底蘊,透過「減法哲學」,講述人與社會間的層次關係,「豐富多變」。
黃信堯這代五、六級生的台灣人,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之際在上一代的年輕時期遭遇,台灣光景迅速變動,不斷變化。年輕時期投身過社運、參與黨務工作的黃信堯雲淡風輕地說:「其實都是看在眼裡,而台灣是地球的一部分,變化跟全球息息相關,有時候其實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只能順應環境。」
除了政治相關工作經驗外,年輕的黃信堯也曾在泡沫紅茶店打工、當過汽車業務員、主持過廣播電台等等,豐富的人生閱歷,多變的社會職業,使得黃信堯的劇本更加貼合地氣,信手捻來皆是人生直球的「地獄梗」,諸如「很多人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房子」「身為一個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聽」「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公司看的不是你工作效率,是你加班的時數夠不夠多」等等,皆在《同學麥娜絲》中畫龍點睛,印證黃信堯說的:「生活好難,片中角色就像騎車停紅綠燈時,和你一起等紅燈的騎士故事。」
黃信堯雖然僅用「還活著」簡單三個字交代自己的歲月推移,但他對人生、社會、土地的體會,都編寫在劇本中提煉成影像,透過四位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有血有肉的流竄而出。縱使外界看現在的黃信堯處在人生巔峰,但他的作品不卑不亢,反身游回低谷,透過直男視角,在老練手辣的刁牌中、吞菸吐霧的幹話裡,關照士農工商社會的多元面向,無論殘忍或是甘甜,都是黃信堯經驗積累而成的細膩觀察。
例如片中一幕,鄭人碩將車子停進狹窄停車格,黃信堯看見了角色的限縮,而此處更與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的《羅馬》異曲同工,兩名導演分別來自墨西哥、台灣,皆利用停車「空間」的不合宜,側寫男性尊嚴。只不過同一件事,《羅馬》和《同學麥娜絲》給出了不同詮釋。艾方索柯朗的轎車理直氣壯的大肆撞進父權,增添男性權威,訴說氣勢,象徵獨尊;黃信堯則在與鄭人碩的對話中逐步遞減男性格局,住大樓卻不得不撿便宜,角色的憋屈與矮化,名符其實的「麥娜絲」。
而《同學麥娜絲》中對土地、人文的底氣,便與獨立樂團濁水溪公社的音樂連成一脈,熔於一爐。作為台灣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搖滾樂團之一,濁水溪公社叛逆、衝動、大膽,發跡以來不斷關注台灣社會底層,悲戚、荒涼卻充滿奇趣,顛覆樂團定義,拓展音樂的想像,在慘澹的生活中,綻放鮮活生命力。
年輕時聽濁水溪公社的黃信堯成為大叔之後,臉龐稍微圓潤,有了點肚腩,和大部分台灣的中年男子一樣,外型並不特別,更自嘲只剩一張嘴。黃信堯的綽號堅持要寫「啊堯」而非「阿堯」,阿字旁邊就是要加個口,才正符合他只剩一張嘴的幽默感,而也因為這張嘴,使得黃信堯的劇情長片有了特殊氣味。
旁白的運用在《大佛普拉斯》當中僅是敘事功能,但《同學麥娜絲》多次採用紀錄片的問答方式,黃信堯不斷和鄭人碩對話,觀眾就能「聽」見躲藏於攝影機後的藏鏡人,此作法大膽打破觀眾熟稔的劇情片模式,試探「導演」界線,某種程度而言,黃信堯不只是導演,也巧妙成為劇中角色之一。而黃信堯到底是劇中角色,還是劇後掌握大權的導演?這樣的叩問,就與一般商業電影拉開距離,成了《同學麥娜絲》通俗之下的藝術手痕。
挑戰「導演」界線這回事,也能在《唬爛三小》中窺見。當年黃信堯手法粗糙地使用攝影機,在高中同學們身上不斷實驗攝影機技巧,帶著點實驗性質讓攝影機介入角色,甚至自我入鏡或重新演繹事件,對紀錄片倫理中的「真實」與「虛構」進行思辨,黃信堯當年對攝影機的瞎子摸象,恰巧成就《唬爛三小》的特別之處。
訪問黃信堯是有趣的,他溫溫的,但言吐之中總能聽見他對生活的哲思,訪問最後我問啊堯期許《同學麥娜絲》對台灣觀眾帶來什麼影響嗎?黃信堯搔搔頭,用他一慣冷靜的口吻說:「希望觀眾會喜歡,但反正電影看完也不會改變人生,一覺醒來能去上班就好,繼續活著就好。」
這段回答讓我想起《同學麥娜絲》中,鄭仁碩跳湖之後,黃信堯透過旁白淡淡說道:「事後問電風為什麼跳下去,他只有懶洋洋地回答,就想要跳。科學家說宇宙的起源是來自一場大爆炸,產生了時間與空間,但大爆炸之前呢,可能就只是一片混沌。我想人生也是一樣,我們花很多時間,找尋人生的答案,但說不定,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在黃信堯的電影世界觀中,跳湖與現實中跳樓的成因皆極難探究,無法單一歸因,但柔軟的湖水取代必死的頑固命運,輕輕洗滌背負重擔的人,轉化成另一種可能性,「活著就好」或許是黃信堯的中年溫柔,承接住社會中搖搖欲墜的失意者。
而從《普拉斯》到《麥娜絲》,能發現無論加法或減法,黃信堯這碗心靈雞湯,皆溫柔道盡小人物的掙扎困境,幽幽俯拾一地的甘與苦, 更同時確立獨闢蹊徑的作者印記。生命光譜若真有加減法則,或許不過僅是混沌的「唬爛三小」。
📝專訪《同學麥娜絲》黃信堯:溫柔道盡小人物的掙扎困境,生活或許不過是「唬爛三小」,全文請點👉https://bit.ly/3pJuabO
#金馬獎 #國片
嘻哈音樂起源 在 BIG TEETH BEAR Facebook 八卦
第一台手提式音響BOOMBOX誕生於1966年,其後盛行的三十年間,也是嘻哈起源的時代,都能見到這乘載著許多經典創作的載具,在街頭隨時開啟。
但隨著CD/MP3/串流音樂漸漸出現,文化載具已經從實體變化為虛擬,但仍有人希望保存這樣的回憶,在收藏的過程中,也意外地與世界各地的同好或是以前維修音響的師傅產生了更多聯繫。
AMOSONE說道:這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自己收藏的價值。
4K高畫質:youtu.be/73FVjCHEVd8
AMOSONE ( BIG TEETH BEAR ) 的街頭收藏
超過三十台以上的稀有經典的BOOMBOX (手提卡帶音響) 完整分享
實體展覽時間:
2019.01.18 ~ 2019.02.28
活動地點: Nexhype 台中本店
#nexhype
特別感謝:
AMOSONE
施文進 師傅
小林
蘋果
清水小胖
陳謙 元氣唱片行
AIKS
蕭碩碩
Wei
Bruce Nmr
曾成龍
Brain Zapp / LazyFinga Taiwan
Cynical Boyz / 卡比
NEXHYPE TEAM
RAD RAD By RAD
ZJ 莊智鈞
FARBES 景沺卓
YO1EN 陳宥任
-
🌐 IG :goo.gl/F3vCHy
🌐 LINE@:goo.gl/hD92pN
🌐YOUTUBE:youtube.com/user/NexhypeRadio
-
www.nexhype.com
嘻哈音樂起源 在 Matzka Youtube 的評價
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der - MATZKA
◎索尼音樂2016重量級 開春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再冷的天氣也抵擋不住火熱的曖昧~
《原來feat.家家 IT’S YOU》
↓↓↓↓↓↓↓↓↓↓↓↓↓↓↓↓❤不怕被閃瞎der,來看看這裡❤↓↓↓↓↓↓↓↓↓↓↓↓↓↓↓↓↓↓↓↓
MATZKA與家家的甜蜜曖昧對唱曲,描述害羞的男生與女生各自胡思亂想的曖昧,
繞了一圈才發現原來彼此都有感覺,彼此都喜歡Reggae,帶點台東的氣味。
輕鬆的節奏讓人忍不住跟著點頭,家家與MATZKA默契十足,唱出甜蜜的戀愛氛圍。
MV以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概念為主軸,搭配趣味的分割互動,讓MV的曖昧情有更多想像空間,
最後還有神秘超展開,不要以為沒事了就提早關掉喔~
詞: Matzka、美妞
曲: Matzka
製作人:荒井十一、Matzka
和聲編寫:美妞
編曲: Matzka、荒井十一、Jun Kung, Rayvaughn, Fabio Ari Calangi, Martin “Musa” Musaubach
和聲:美妞、Brandy(田曉梅)、查瑪克‧巴阿立佑司
和聲錄音:魏伯翰 @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鼓:Jun Kung 恭碩良
貝斯:Rayvaughn
電吉他:Matzka
木吉他:Fabio Ari Calangi
鍵盤: Martin “Musa” Musaubach
打擊樂:荒井十一
器樂錄音:雷長航 @TweakToneLabsStudio,Beijing
混音師: 周天澈 @TweakToneLabsStudio,Beijing
Mastering by:Chris Gehringer @Sterling Sound
-------------------------------關於《東南美》-------------------------------------
以融合雷鬼、原住民歌謠、搖滾、嘻哈…等元素的台東原生雷鬼曲風,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的MATZKA樂團的詞曲創作靈魂人物主唱MATZKA單飛出輯,帶著豐沛的創作力與廣受好評的現場實力,2015加盟索尼音樂,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MATZKA在華語樂壇獨樹一格,新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中結合funky、soul、bossa nova等音樂元素,融合成渾然天成的新種音樂。專輯名稱《東南美Vu Vu Reggae》代表MATZKA的成長背景,來自台灣東南部--台東的他,要將屬於台東的美透過音樂傳達給全世界。
「關於Vu Vu Reggae」:「Vu Vu」是排灣族語中「祖母」的意思。MATZKA說,創作靈感有很多來自於從小Vu Vu(祖母)告訴他的故事與觀念,以及Vu Vu 獨特的人生觀是MATZKA真正理解“Reggae” 精神之所在的起源,在MATZKA心中Vu Vu 才是最有“Reggae”精神的人。因此他將這張專輯取名「Vu Vu Reggae」。
「關於東南美」:生於臺灣東南部的他,成長的過程深受那片土地和他的原住民的文化帶來的影響,與生俱來的幽默與快樂,豁達與樂觀融入在生活的點滴裡變成了他現在所唱的節奏與音樂。
專輯中音樂的輪廓能讓人自然聯想那一片遼闊神奇的高山大海之美以外,《Someday》則是表達了Vu Vu豁達坦然的人生觀,這是一種從老人家身上找到的人生的張力與感動之美。《嗚哇嗚》則是展現當這種文化踏進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後受到的衝擊後展現的韌性之美。每一首歌曲都是源自那塊土地的故事與人物,都用音樂描述了當中最本質的美,彙集成了整張的《東南美》。
數位平台下載連結:
iTunes:https://goo.gl/Vkrvhk
Spotify:https://goo.gl/gDuJ86
KKBOX:https://goo.gl/7Zz79x
myMusic:http://goo.gl/YNDe3s
Omusic:http://goo.gl/LTeIRC
FET遠傳電信:http://goo.gl/0Eb9SV
CHT中華電信:https://goo.gl/5k3wbK
●Matzka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tzka.official/
●Matzka 官方微博●
http://tw.weibo.com/matzka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main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cpo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KJqniDLTb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Wpr9bPIwvnD_pGjizrSjRwPosWw)
嘻哈音樂起源 在 Matzka Youtube 的評價
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的 - MATZKA
索尼音樂2015重量級 終極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首波搶鮮曲 / 嗚哇嗚 U WA U Official Music Video 》
嗚哇嗚歌曲邀請A級天后A-Lin跨刀助陣合唱,歌詞敘述流著原住民離開家鄉,帶著溫暖的笑容與勇敢、堅強、純璞的特質在城市努力,MATZKA以排灣族傳統中聖潔的百合花來歌頌這些女孩們,歌曲中以A-Lin吟唱的「嗚哇嗚」原住民古調貫穿全曲。
A-Lin了解歌曲內涵後,非常認同的答應助唱;因為A-Lin同是從家鄉到都市中努力打拼,一步步走向全世界被大家認識的代表人物,同樣有原住民血統的A-Lin從不忘本,希望將自己的文化透過歌聲傳播到世界各地,而這次與MATZKA合唱「嗚哇嗚」,就是要讓大家了解無論來自何處,都要正視自身傳統的美好,將信念傳遞給更多的人。
---------------------------------------------------------------------------------------------
以融合雷鬼、原住民歌謠、搖滾、嘻哈…等元素的台東原生雷鬼曲風,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的MATZKA樂團的詞曲創作靈魂人物主唱MATZKA單飛出輯,帶著豐沛的創作力與廣受好評的現場實力,2015加盟索尼音樂,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MATZKA在華語樂壇獨樹一格,新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中結合funky、soul、bossa nova等音樂元素,融合成渾然天成的新種音樂。專輯名稱《東南美Vu Vu Reggae》代表MATZKA的成長背景,來自台灣東南部--台東的他,要將屬於台東的美透過音樂傳達給全世界。
「關於Vu Vu Reggae」:「Vu Vu」是排灣族語中「祖母」的意思。MATZKA說,創作靈感有很多來自於從小Vu Vu(祖母)告訴他的故事與觀念,以及Vu Vu 獨特的人生觀是MATZKA真正理解“Reggae” 精神之所在的起源,在MATZKA心中Vu Vu 才是最有“Reggae”精神的人。因此他將這張專輯取名「Vu Vu Reggae」。
「關於東南美」:生於臺灣東南部的他,成長的過程深受那片土地和他的原住民的文化帶來的影響,與生俱來的幽默與快樂,豁達與樂觀融入在生活的點滴裡變成了他現在所唱的節奏與音樂。
專輯中音樂的輪廓能讓人自然聯想那一片遼闊神奇的高山大海之美以外,《Someday》則是表達了Vu Vu豁達坦然的人生觀,這是一種從老人家身上找到的人生的張力與感動之美。《嗚哇嗚》則是展現當這種文化踏進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後受到的衝擊後展現的韌性之美。每一首歌曲都是源自那塊土地的故事與人物,都用音樂描述了當中最本質的美,彙集成了整張的《東南美》。
數位平台下載連結:
iTunes:https://goo.gl/Vkrvhk
Spotify:https://goo.gl/gDuJ86
KKBOX:https://goo.gl/7Zz79x
myMusic:http://goo.gl/YNDe3s
Omusic:http://goo.gl/LTeIRC
FET遠傳電信:http://goo.gl/0Eb9SV
CHT中華電信:https://goo.gl/5k3wbK
●Matzka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tzka.official/
●Matzka 官方微博●
http://tw.weibo.com/matzka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main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cpo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thrcTPm_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z2ueCaCiqQyUgalRFz1n7SuxiIQ)
嘻哈音樂起源 在 Matzka Youtube 的評價
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der - MATZKA
◎索尼音樂2016重量級 開春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各位大叔的心聲我們聽到了!!
生猛有力!! 開春最強自嗨曲
《大叔Uncle Official Music Video 》
↓↓↓↓↓↓↓↓↓↓↓↓↓↓↓↓❤各位大叔請看這❤↓↓↓↓↓↓↓↓↓↓↓↓↓↓↓↓↓↓↓↓
MATZKA將「被年輕妹妹叫大叔的矛盾心情與內心小劇場」寫成【大叔】這首歌,用重金屬搖滾節奏為主體,間奏甚至加入金屬搖滾特有的嘶吼唱腔來表達心中的震撼與宣洩。歌曲副歌重複的「大叔 你今年貴庚」加上誇張的「這個問題問得我差一點斷氣」讓人會心一笑,歌曲bridge再加入輕鬆的雷鬼元素舒緩節奏,渾然天成的正面回應了熟男「自信與釋懷」的心情。歌曲前段,MATZKA刻意用了一些80到90年代流行的偶像及用語,點畫出世代差異,例如:「偶像是周慧敏…..」,當時流行語:「吻我,不要問我」、「緣定三生」、「追夢人」、「你是我的巧克力」,還會騎「名流FZ」,看「來電五十」等,這些用語鮮明的反應出時代感,反差的表達出網路世代裡年輕妹妹們之間世代差異的火星文字。MATZKA幽默的說:「『大叔』這首歌是男生版的『一朵花』,以前是女生的角度議題,現在輪到以男生的角度,這樣才公平啦!!
為了宣揚大叔的美好,MV還加入三段大叔與年輕鮮肉弟弟Battle;
跑車 V.S. 用心改造嚇趴名流FZ
雙飛辣妹 V.S. 陪伴一輩子的真愛
金錢 V.S. 長期累積的人脈
表現出有經驗才是王道的大叔哲學!!!!
詞: 梁嘉銘(寶爺)、Matzka
曲: Matzka
和聲編寫: Matzka、Brandy(田曉梅)
編曲: Matzka
和聲:Matzka、查瑪克‧巴阿立佑司、Brandy(田曉梅)、TTL朋友們
和聲錄音:魏伯翰 @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呼麥:哈斯巴根
鼓:Jun Kung 恭碩良
貝斯:Rayvaughn
電吉他:Matzka
打擊樂:荒井十一
OP: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OP:十一音像
-------------------------------關於《東南美》-------------------------------------
以融合雷鬼、原住民歌謠、搖滾、嘻哈…等元素的台東原生雷鬼曲風,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的MATZKA樂團的詞曲創作靈魂人物主唱MATZKA單飛出輯,帶著豐沛的創作力與廣受好評的現場實力,2015加盟索尼音樂,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MATZKA在華語樂壇獨樹一格,新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中結合funky、soul、bossa nova等音樂元素,融合成渾然天成的新種音樂。專輯名稱《東南美Vu Vu Reggae》代表MATZKA的成長背景,來自台灣東南部--台東的他,要將屬於台東的美透過音樂傳達給全世界。
「關於Vu Vu Reggae」:「Vu Vu」是排灣族語中「祖母」的意思。MATZKA說,創作靈感有很多來自於從小Vu Vu(祖母)告訴他的故事與觀念,以及Vu Vu 獨特的人生觀是MATZKA真正理解“Reggae” 精神之所在的起源,在MATZKA心中Vu Vu 才是最有“Reggae”精神的人。因此他將這張專輯取名「Vu Vu Reggae」。
「關於東南美」:生於臺灣東南部的他,成長的過程深受那片土地和他的原住民的文化帶來的影響,與生俱來的幽默與快樂,豁達與樂觀融入在生活的點滴裡變成了他現在所唱的節奏與音樂。
專輯中音樂的輪廓能讓人自然聯想那一片遼闊神奇的高山大海之美以外,《Someday》則是表達了Vu Vu豁達坦然的人生觀,這是一種從老人家身上找到的人生的張力與感動之美。《嗚哇嗚》則是展現當這種文化踏進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後受到的衝擊後展現的韌性之美。每一首歌曲都是源自那塊土地的故事與人物,都用音樂描述了當中最本質的美,彙集成了整張的《東南美》。
數位平台下載連結:
iTunes:https://goo.gl/Vkrvhk
Spotify:https://goo.gl/gDuJ86
KKBOX:https://goo.gl/7Zz79x
myMusic:http://goo.gl/YNDe3s
Omusic:http://goo.gl/LTeIRC
FET遠傳電信:http://goo.gl/0Eb9SV
CHT中華電信:https://goo.gl/5k3wbK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Matzka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tzka.official/
●Matzka 官方微博●
http://tw.weibo.com/matzk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AsGIj5cc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EPdpzbhgcXaz1ePzVSZVa-LvrfQ)
嘻哈音樂起源 在 你真的懂Hip-Hop嗎?它是種音樂還是文化?透過《 嘻哈進化史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它是種 音樂 還是文化?透過《 嘻哈 進化史》1-12帶你一次瞭解! ... 街舞新世代-介紹HipHop、Breaking、Popping、Locking、Waacking 起源 及基本動作教學. ... <看更多>
嘻哈音樂起源 在 看板Hip-Hop - [知識] 嘻哈樂史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大家好,在此分享一個超棒的嘻哈專欄給大家。
這是由曾擔任RoxyRocker搖滾音樂新聞網主編的吳念達,所撰寫的嘻哈歷史專欄,從70年代開始聊起,按照歷史脈絡,系統性地介紹嘻哈史上的重大事件、變革與演進。
若要完整了解嘻哈,就不得不提及它的過去、不得不聊那些讓嘻哈偉大的黑人,也不得不看透歌詞中的涵義。
這不是翻譯史料,而是真正為台灣人嘻哈愛好者所寫的精實專欄。
歡迎試閱免費文章,也歡迎整個專欄打包帶走喔!
https://vocus.cc/hiphopmusic/introduce
PTT好讀版
如果你喜歡搖滾音樂、喜歡國內外的獨立樂團,那麼即便身處在台灣的你,也是很幸福地可以查閱許多中文資料;但如果你喜歡的是嘻哈音樂,那麼所能翻查到的中文資料實在非常有限。
再怎麼冷門的國內或國外樂團,都會有人撰寫與介紹,但是身處紐約地下場景的嘻哈音樂製作人或饒舌歌手,在台灣卻鮮少有人願意動筆書寫。
很多人唱披頭四(Beatles)、很多人聽鮑布狄倫(Bob Dylan)、很多人談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他們談嬉皮、談反戰、談搖滾;如今,他們又談起了新興的地下樂團、獨立樂團、另類搖滾、獨立廠牌。在這些長篇大論之中,似乎膚色總是一片「白」?黑人音樂去哪裡了?以節奏和詩句聞名於世的嘻哈音樂去了哪裡?
書店架上除了中文音樂書籍之外,堆滿了John Lennon、David Bowie、Bob Dylan、The Rolling Stones等搖滾音樂傳奇的外文書,卻鮮少看到DJ Kool Herc、Afrika Bambaataa、Grandmaster Flash等人的書籍。這些在70與80年代讓非裔美人站上舞台發光發熱的先鋒者,似乎沒有受到相等的重視?
很多人說台灣的音樂越來越多元,但是我們的文化底蘊也一樣豐富嗎?對於或許不是那麼了解嘻哈音樂文化的人來說,一聽到「嘻哈」或是「饒舌」這樣的字眼,似乎會認為「嘻哈」與「饒舌」音樂的主題除了幫派仇殺、汙衊女性、紙醉金迷外,並沒有其他值得探討的;但實際上卻是完全相反的狀況。
很多嘻哈與饒舌的歌曲中談論了泛非洲主義(Pan-Africanism)、黑人民權運動、嚴重的歧視,以及許許多多有關社會、種族與政治等議題,其精采程度及對抗體制的意識,完全不會輸給由白人所主導的搖滾音樂。
嘻哈音樂的內容,反映出最真實的非裔美人及部分拉丁美洲裔之現況:從70年代奠基、80年代成熟、90年代大鳴大放、2000年後反芻再造,這眾多的專輯與歌曲裡,我們可以以另一個有別於白人的角度去看待美國社會與整個世界。搖滾音樂它當然很棒,但是比對起來,嘻哈音樂絲毫不遜色。
過去,我個人因為電影《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在台上映的相關細節,而與Dssent街頭品牌的主理人Ben,以及台灣素有「King of Diggin'」稱號的DJ Vicar結識,我們三人共同舉辦了一次「嘻哈音樂講座」,現場許多嘻哈音樂的愛好者,雖然對於早年饒舌音樂的場景不是那麼的了解,但卻充滿興趣地聆聽。
也就是這一次的巧合,讓我心中有個想法:「如果能夠把嘻哈音樂的歷史像是搖滾音樂那樣,將這擁有近50年歷史的音樂類型從源頭開始講起,做一個詳盡的介紹,是不是更能使這個文化在台灣生根?」
2016年3月25日,美國底特律的地下嘻哈音樂人Illa J(John Derek Yancey)來台演出,在表演前的一個月,我以三部曲的形式撰寫了系列文《從J Dilla 到Illa J》,才發現在我之前,竟完全沒有人介紹過這麼一個傑出的嘻哈音樂人。這樣的契機,更加深了我撰寫嘻哈音樂歷史的目標。
藉著這樣的寫作計畫,我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以及歷史的脈絡,將這個黑人特有的文化呈現給台灣讀者,讓稍有了解的人可以有系統地深入探究、讓不了解的人能有機會接觸這個獨特的音樂。最重要的,這是一段台灣在音樂書寫上一直沒有補齊的鴻溝。
專題分為四大類,共29篇文章。
ㄧ、嘻哈樂史
付費閱讀,16篇
始於1970年代的紐約,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奴隸貿易,原本是屬於街頭的次文化,進而變成席捲全世界的音樂風格。嘻哈的起源、改變嘻哈的那一天、從次文化走向主流......用16篇文章,完整講述嘻哈的歷史。
二、饒舌與對抗
免費閱讀,7篇
情色、歧視、用藥、暴力、犯罪、貧窮......饒舌唱出了美好世界厭惡的種種,寫實又殘酷,但這些卻也是現實社會最真實的樣貌,直指核心。介紹與社會對抗的饒舌音樂、歌詞解說。
三、你所不知的黑人故事
免費閱讀,3篇
你可能沒有聽過他們的饒舌音樂,甚至喊不出他們的名字,那麼,我來告訴你,他們是Kalief Browder、Joey Badass和Kendrick Lamar。我將介紹這三位與饒舌有關的黑人,他們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一起看看他們如何改變饒舌音樂。
四、從 J Dilla 到 Illa J
免費閱讀,3篇
誰是J Dilla?對於熟稔嘻哈音樂、製作音樂的人來說,J Dilla是耳熟能詳的崇高存在;然而,對於一般聽眾來說,J Dilla似乎有點陌生。不過,當你攤開90年代中後期以降的美國東岸與中部眾多嘻哈音樂專輯時,J Dilla的名字將如影隨形地在大量歌曲中浮現。
https://vocus.cc/hiphopmusic/introduce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225.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p-Hop/M.1605362897.A.66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