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番茄並不能算是一種食物。
因為「番茄」這兩個字包含著許多種食物,比起食物更像是一種概念。
大番茄跟小番茄是不同的食物,生蕃茄跟熟番茄又是不同的食物。
至於番茄到底算是蔬菜還是水果,則成為人類永世爭論的辯題。
前陣子我也與幾個朋友討論到這個艱深的問題。
「番茄算是水果吧?它裡面有種子啊?」我疑惑。
「絲瓜也有種子啊,你會覺得絲瓜是水果嗎?」傑森說。
「對啊對啊,妙蛙種子也有種子啊,你會覺得妙蛙種子是水果嗎?」寶櫻附和,沒人知道她在供三小。
「我是覺得啦,煮熟了就是蔬菜,生吃是水果。」 時辰發表意見。
「不對,大番茄是蔬菜,小番茄是水果。」傑森搖搖頭。
「大番茄整顆跟內臟一樣,切下去還會爆血,紅紅黃黃綠綠的嘔嘔嘔嘔嘔到底誰敢吃?」時辰說道。
「小朋友才吃小番茄,大人都吃汁多味美的大番茄。」傑森不以為然。
「不會喝直接喝番茄汁?」時辰反駁。
「你是沒吃過番茄炒蛋?」傑森冷笑。
「番茄炒蛋通通給我用小番茄炒!」時辰怒道。
「小番茄通通給我跟鵪鶉蛋一起炒!」傑森不干示弱地回吼。
「你不敢吃大番茄是不是因為味道太重啊?」我試圖打圓場:「可以試試看沾梅粉吃,甜甜的味道很棒。」
「你喜歡梅子不會直接吃梅子,吃三小大番茄?」時辰完全不領情。
「我們家都沾醬油膏,調點砂糖跟薑泥。」傑森說。
「沾醬油膏是三小?」我搖頭否決。
「等一下,我們現在還在聊番茄嗎?」寶櫻皺眉。
「吃番茄就是要沾番茄醬,懂不懂啊你們?」時辰說道。
「媽的,你吃花生會沾花生醬嗎?你吃芝麻會沾芝麻醬嗎?」傑森惱羞。
兩個人持續爭論,我跟寶櫻卻雙雙噤聲。
一聊到番茄醬,幾年前的回憶潮水般湧上心頭。
記得剛認識寶櫻的時候,她是番茄醬的狂信徒,吃什麼都可以沾番茄醬。
吃薯條沾、吃蛋餅沾、吃荷包蛋沾、吃雞排沾、吃牛排也沾。
就連吃水餃、吃火鍋,她也都會帶上一瓶番茄醬沾好沾滿,簡直喪心病狂。
只要我看到寶櫻用餐,她的碗中都是一片血流成河的醬紅色。
番茄醬之於寶櫻,如同東泉辣椒醬之於台中人、白醋之於嘉義人,就是萬能的調味料。
我始終想不透箇中原因,直到某次家聚才明白其中原委。
大二下時,我們去到一間牛排館用餐,那時我認識寶櫻才一個學期,還不太敢跟她說話。
所以我眼睜睜地看著寶櫻跟服務生要了一瓶番茄醬,從開胃菜的燻鮭魚、前菜的沙拉、附餐的麵包、一路擠到主菜的牛排。
這些我都可以忍,但她把番茄醬擠在甜點的巧克力布朗尼上時,我終於受不了了。
「寶櫻,我覺妳這樣很不健康。」我放下刀叉,嚴肅地說。
「我覺得你的長相更不健康。」寶櫻不假思索地回應。
我嘆了口氣。
「寶櫻,妳其實根本就不喜歡吃番茄醬吧?」
寶櫻愣住。
我用外表看似小學生、智慧卻過於常人的姿勢指著寶櫻的鼻子。
「證據就是,妳在吃炸肉圓的時候,從來沒有加過番茄醬。」
我看著寶櫻的眼睛。
寶櫻垂下眼簾,慌亂避開我的目光。
「我剛剛發現了,妳有在遇到不喜歡或不熟悉的料理時,才會用番茄醬把食物的味道蓋過去。」
「妳害怕陌生的味道,害怕吃到難吃的食物,所以用番茄醬強烈的氣味掩蓋恐懼。」
「學長,你管太多了吧?」寶櫻語氣不悅,卻掩蓋不了眉宇間的不自在。
「這是一種逃避的行為,妳害怕受傷,根本沒有勇氣接觸未知的事物。」
我指著淹沒在番茄醬中的布朗尼。
「就比如這塊布朗尼,妳永遠也會不知道它的滋味,也許它本該是妳此生品嘗過最美味的布朗尼,但妳卻已經錯過了。」
「妳避開了傷害的同時,也失去了本可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
「再這樣下去,妳的人生只會剩下一種味道,也就是番茄醬的味道。」
我放緩語氣:「告訴我,寶櫻,妳究竟在害怕什麼?」
語畢,餐桌上的氣氛陷入沉默。
寶櫻看了看我、看了看番茄醬、又看了看布朗尼。
她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
「你說的對,我其實沒有那麼喜歡番茄醬。」
「我只有在碰到討厭的味道時,才會用番茄醬蓋過去。」
「我害怕受傷,所以放棄了嘗試,自顧躲在番茄醬的保護裡面。」
寶櫻看著我,眼神相當複雜。
「學長,這麼多年來,只有你發現這件事。」
她的語氣間竟有種解脫的感覺。
「現在,我終於可以不用再隱瞞了吧?」
寶櫻微微一笑,拿起剩下半罐的番茄醬。
然後噗滋一聲,用力朝我擠出。
我的眼前一片殷紅,番茄醬強烈的酸甜氣味衝塞在口鼻間。
耳邊傳來寶櫻冰冷的聲音。
「你知道嗎?我只有跟學長吃飯的時候才會帶著番茄醬喔。」
框啷,寶櫻將空瓶丟在地上。
「真是討厭的味道,希望能蓋過去。」她嫌惡地擦著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牌黨 Big Part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okwithme #加映自製蕃茄醬 #低熱量便當食譜 大小姐IG➡️http://bit.ly/32G3ZYI 大牌黨IG追花絮➡️http://bit.ly/32FjIXD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免油炸迷你蘇格蘭蛋🍽 以下材料約為16顆材料,...
嘉義鵪鶉蛋 在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Facebook 八卦
#嘉義優鮮 #網路購物
過年要到了,今天邀請出身布袋的書法名家蕭世瓊老師到現場揮毫,我們今年賀歲春聯「農工大縣.牛轉豐年」就是出自蕭老師的書法,蕭老師曾經得過台灣的美展書法三次第一名,目前在大學任教,今年大家都可以拿到他的墨寶,貼在大門口,向大家拜年。
今年過年會是防疫年,採買年貨或送禮,我們會線上訂購及宅配,「嘉義優鮮」的產品是經過縣政府肯定的品牌;年關將至,我們整合優質農漁畜產品,提供消費者方便購買,目前品項有小果番茄、有機米、紫蘆筍、阿里山茶、茂谷柑、蜂蜜、白蝦、鱸魚精、烏魚子、牛肉乾、肉鬆、鵪鶉蛋及其他精緻年節好物等。
嘉義優鮮既優且鮮,民眾只要動動手指或者打打電話就能買到「好呷、體面又大方」的年貨好禮,免出門在厝歡喜過新年!
☛點選年節好物電子DM:https://reurl.cc/nnnjNv
#農工大縣牛轉豐年
#快來買好的農漁產品
#春聯會由各鄉鎮公所配送至家戶
#疫情升溫抵厝尚好
嘉義鵪鶉蛋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Sinasera24
從台北開車到長濱,五個小時的路途,為的是去 Sinasera 24 吃一餐。
為的是隔日午前,降雨稍歇的空擋,輕步至旅社後方看海。竟然有海可看哪!那個濕漉漉的週末,鋒面路過,無處不雨,沒有「泡湯」就不錯了,竟還能有那片刻乾爽,讓人可以無遮無蔽,坦蕩蕩站在比海平面高一些的坡地上,俯瞰與眺望。不敢奢求碧海藍天了,天髒就髒,海灰就灰,可是有綠,高高低低深深淺淺的綠,捱著東海岸鋪展開來,青草軟厚如毯,灌叢圓蓬如髮,椰樹的羽狀複葉如彩球,往天空一顆顆炸開。這裡終究是熱帶呢,北回歸線以南。
心曠神怡的風景,緊緊牽動著用餐體驗。
美好的感受,從餐廳外延伸進餐廳內。位於 畫日風尚休閒會館 Dawn Resort 內的Sinasera 24,就座落在那可以看海的斜坡上,大片玻璃把天光與美景引入室內,持續療癒身心。療癒身心的,當然還有美食,主廚楊柏偉(Nick Yang)烹出呼應地景與風土的一餐,輕盈剔透,靈動秀逸,花東之美盡現於此。
台北的餐廳不是沒有強調物產風土者,食材從哪裡來、概念怎麼發想,往往解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城市裡,總是隔靴搔癢。在Sinasera 24,我感受到強烈的連結,菜色與風土,工藝與物產,人與土地,一切串連得順極了。是因為絕景嗎?是因為悠閒的氣氛嗎?還是因為雨後冒現的蝸牛們?前一刻我還在後院看見他們背著螺旋的殼,下一刻我就嚐到了白玉蝸牛,與花椰菜泥、花椰菜泡泡、橄欖油構成的清爽開胃菜。
開車上路,專程去一間餐廳吃飯,享受愉悅的在地風情,不就是「米其林三星」的原始意義?
#花東的山與海
「Sinasera」是阿美族語「大地」之意,「24」直白表達二十四節氣。
Nick主廚是台南子弟,年方三十,曾在法國馬賽的米其林三星餐廳「Le Petit Nice - Gérald Passedat」擔任部門領班廚師(chef de partie),原想繼續在法國打拼,卻被畫日風尚的老闆打動,回到台灣,而且是台東長濱,打造一間旅社內的看板法國餐廳。相當大膽的決定,卻也非無脈絡,Nick主廚曾在台東長濱服替代役,國中起就投入餐飲的他,訓練當地國中生參加廚藝比賽,說服校長打造專業廚房;台東豐饒的山產與海產也讓他傾心不已。
一走進餐廳,門口的食材桌就展現了花東的山與海。值此初夏時節,瓜果當道,綠竹筍進入盛產,鄰近漁港的海產新鮮好用,穿插著鵝肉、乳豬、鵪鶉,沒有牛排,但有南溪部落的苦茶油、永福部落的迷迭香、太魯閣的馬告、舞鶴的蜜香紅茶、鹿野的紅烏龍。多麽理所當然。
台東特產的旗魚與鬼頭刀魚,當然要嚐。旗魚料理好漂亮!宛如一幅畫,整塊拍打成薄片再切割的旗魚是畫布,彩色番茄是顏料,繪上黃綠紅點點;狠心切開,魚肉仍保留絲絲纖維,滋味清淺,連著下方的紅蔥頭與粉紅胡椒醃漬的番茄,蘸一蘸旁邊的番茄澄清高湯凍,才多風姿。其實如果再多下點鹽與酸,並且強調海鹽顆粒的口感,整體味覺會更鮮明。
鬼頭刀魚已成招牌,也像一幅畫,熟成四十八小時的生魚片蜷曲成鮮花,棲息在大黃瓜與過山香的膠凍上,嫩綠對比膚粉十分好看。卻還有一團雪白,原來是飛魚鮮奶油,滑順油脂凝結了鮮味,經過熟成已然香腴脂肪帶甜的鬼頭刀,沾上飛魚鮮奶油更加醇厚,但不怕太膩,底下的大黃瓜凍捎來清涼;多一絲絲海味,則是Nick主廚親自桌邊刨上的自製柴魚。「這是台東大海的食物鏈」,Nick主廚解釋道,「鬼頭刀魚會吃飛魚!」
一道金蘭魚也很好。金蘭魚是台東俗名,上網一查,別名還有紅雞仔、紅魚(澎湖)、肉檨(澎湖),確切魚種眾說紛紜,但總是笛鯛科之一員,肉質細嫩,口感上乘。小小一尾,Nick主廚片成帶尾菲力,以魚高湯、甜茴香蒸得熟而不老,襯上大量的橄欖油與剁碎的番茄、香菜、九層塔、青龍辣椒。金蘭魚真美味!秀嫩幼滑,熟度恰好,清淺的風味又與橄欖油相得益彰,那形同變奏的莎莎醬,番茄提供酸度(有另用檸檬調味),香菜、九層塔、青龍辣椒提供芬芳,整體十分清爽宜人。剩下的醬汁拿來蘸麵包,也非常好吃。
加碼的長濱小龍蝦,當天剛好抓到,蝦身炭烤,撒上杏仁、柳橙皮、香菜籽與漬檸檬皮的香料粉,蝦殼與紅蘿蔔熬成鮮甜醬汁,蝦腦鋪底,另疊上東港櫻花蝦脆餅。火烤的熟度精準,蝦肉彈脆鮮活,柑橘氣息很討喜,醬汁裡的胡蘿蔔也把味道調得甜美。
#肉類料理也好
海鮮精彩,肉類料理也不遜色。
一道鵝肉我很喜歡,台東地產,與屏東來的綠竹筍一起包進餡餅裡,上頭刨削大量榛果屑,底下墊著鳳梨、洋蔥與荖葉的佐料,還附上一碗鵝肉與綠竹筍湯,浮游湯面的班蘭葉油飄散清甜。餡餅好味,煎得薄脆香口,熱氣竄出一度以為是台菜了,鳳梨的酸甜與荖葉的異香又提醒東岸的熱帶風情,焦糖化洋蔥串連起鵝肉餡,不會衝突。喝口湯,清鮮味美,幾乎以為是家常筍湯了,斑蘭葉的甜香又挑逗感官。風味組合耳目一新的一道。
台東金崙的乳豬,炭烤並薰香,上桌秀時迷迭香撲鼻而來。小小一塊,皮薄肉嫩,真是很小的乳豬,嬰兒般的肉質,想想有點罪過,卻是表皮脆纖維細,難以拒絕。搭配迷迭香鹽、酸白菜與玉米筍泥,玉米筍連殼炭烤,打成泥顏色不變,味道像經過濃縮般極甜,令人驚艷。
鵪鶉就稍遠一點,來自嘉義,腿與胸分開,腿以迷迭香、咖哩、紅椒、馬告等等香料醃製並炭烤,繁複馨香吮指回味,用山胡椒葉包著吃更增清香;胸則乾煎,搭配鵪鶉骨醬汁、甜菜根醬、黑蒜醬、燈籠果醬,一小塊佛手瓜,以及佛手瓜上頭的鵪鶉胇!鵪鶉胇耶!其實像鵪鶉蛋,只不過更加綿滑,更有禽味,小小一粒相當有趣。
甜點也令人滿意。巴西蘑菇冰淇淋,鮮味滿盈,腐乳脆片鮮鹹呼應,豆乳奶酪香草芬芳,焦糖爆米花甜脆可口,所有元素平衡和諧。
真正的重頭戲,則是最後的petit four,玲琅滿目陣仗驚人!台東水蜜桃與龍艾草冰沙、野生愛玉蜜香紅茶凍,花粉與迷迭香蛋蜜汁的白巧克力,台東芭蕉蛋糕與檸檬龍艾草糖霜,蜜桃與薰衣草法式軟糖,月桃焦糖布蕾,蒸花蓮地瓜與起司醬,檸檬馬告焦糖泡芙,眼花撩亂心猿意馬,最後一一入肚。
#專程前往的儀式感?
米其林三星「專程前往」的意義,Sinasera 24在台東長濱實現,再貼切不過。畢竟,它是一間如假包換的法國餐廳。
不禁要想,推動人們跋山涉水享用一餐的驅力是什麼?如果沒有儀式感,沒有慎重完整的體驗,一間餐廳作為旅行目的地的重要性是否就會降低了呢?
跨國旅遊困難的後疫情時代,台灣島內的美食旅行,或許也會長出新風貌。
嘉義鵪鶉蛋 在 大牌黨 Big Party Youtube 的評價
#cookwithme #加映自製蕃茄醬 #低熱量便當食譜
大小姐IG➡️http://bit.ly/32G3ZYI
大牌黨IG追花絮➡️http://bit.ly/32FjIXD
💌合作邀約💌 bigpartychannel@gmail.com
🍽免油炸迷你蘇格蘭蛋🍽
以下材料約為16顆材料,一顆熱量僅約為40大卡
➡️主材料:低脂豬絞肉 360g、熟鵪鶉蛋16顆
➡️調味料:鹽/薑末各1/2小匙、黑胡椒粒/白胡椒粉/五香粉/蒜粉各1/4小匙
➡️料理步驟:
1、將瘦絞肉放入料理盆中,加入所有調味料攪拌均勻
2、將肉餡均分為16份,取每份肉餡的一半份量放在掌心,再放上一顆鵪鶉蛋
3、蓋上另一半份量肉餡,將整份肉餡整形成丸狀,依序完成所有肉丸
4、倒入少許油量至不沾平底鍋中,熱鍋
5、放入肉丸,蓋上鍋蓋以小火悶煎
6、使用料理夾翻動肉丸,將外層肉餡皆煎熟
7、隨個人喜好加醬汁或灑胡椒鹽
➡️tips:
1、市場或超市都可買到熟的鵪鶉蛋,料理時只要把肉煎熟即可
2、調味料依個人喜好增減,亦可改為醬燒入味
3、氣炸鍋也適用
🍽自製番茄醬🍽
➡️主材料:新鮮蕃茄、洋蔥
➡️料理步驟:
1、番茄與洋蔥切丁打成泥
2、開小火熬煮至收汁
3、可加入自己喜歡的香料或調味,如九層塔、檸檬汁
🌟大小姐小教室🌟
赤藻糖醇
又稱赤蘚醇,幾乎不含熱量,不會讓血糖波動,是一種存在於葡萄、梨子等果實或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由葡萄糖發酵而成,僅具砂糖60-80%糖度
🥰大小姐小檔案🥰
107年台南府城盃華人健美錦標賽
Bikini 163+ 亞軍🥈
107年嘉義市長盃全國健美錦標賽
Bikini 163+ 季軍🥉
106年全國青年盃健美錦標賽
Women’s Physique 163+ 亞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