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為什麼主持人用哭調主持喪禮?為什麼不熟的民代要穿著背心來致意?】
我的婆婆今年十一月往生,享年98歲,當天的告別式,五代同堂的她,是母親,也是阿嬤、阿祖、阿太,子孫滿禮堂,特顯尊榮。
參加完阿嬤的告別式,我一直以為孩子們一定會湧出許多從未有過的複雜感受,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經歷親密家人的生離死別,是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整個典禮很莊嚴,也很溫馨,雖充斥著悲慟難忍的氛圍,但也暗暗發散著整個大家族五代大團聚的驕傲聲勢。
沒想到小子之一回到台北後毫無隱瞞的跟我說,他並不習慣這樣的喪禮,特別不明白、也非常不喜歡主持人從頭到尾帶著哭調來主持告別式。
「阿嬤的往生和這個主持人並沒有關係,這樣的哭調讓我從頭到尾都覺得很奇怪,老實說,我覺得有一點虛假。」
乍聽聞小子竟提到「虛假」二字,第一反應當然有些慍怒,畢竟,以大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主持人,他算是非常敬業,很努力地營造整個典禮集體悼念的氛圍,
且據說,這個主持人可是禮儀界的紅牌、公認的經驗豐富,很能掌控典禮的流程與氛圍,進退有據。
且參加過多場喪事的大人們,對告別式都已有既定的認知,覺得喪禮大約都是這樣進行的。毫無疑問的,大人們一致滿意主持人稱職的表現,都覺得典禮非常圓滿。
但人生經驗也限、且對告別式該如何進行完全沒有任何概念與框架的孩子卻不以為然。
「整場告別式,我覺得最讓我感動、也最有意義的,就是爸爸自己親手製作的影片,裡面是這幾十年來全家族珍貴的照片,這部分我看了真的很感動。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幫我們唱哭調呢?他為什麼哭得出來?我感覺很假。」
小子話還沒落下,我就有點失去耐性,只覺得他少不更事,只懂批評,不知大人為了喪禮的繁瑣細節,前前後後忙進忙出是多麼辛苦,甚至不解在阿嬤生前費了多少心力在照料她老人家?
然而,聽到小子提出的論點,我也一時語塞,竟只回答:「告別式就是這樣進行的啊,以前還有五子哭墓呢!」
接著,小子又豪不客氣地提出了第二個他覺得的可議之處。
那就是公祭時,不論執政黨或在野黨,有幾位民意代表的辦公室人員,穿著鮮明政黨色澤的背心,代表民代來上香致意。
「告別式不是政治角力秀,其他人都是素裝前來,我不懂為什麼民代辦公室的人就一定要像競選一樣,穿著政黨鮮明、印有斗大名字的背心?
何況,我們也跟這些名代一點點關係都沒有,我完全不喜歡這種安排。媽,你覺得這樣真的真誠嗎?」
這完全挑戰了大人一直以來對告別式的認知,婚喪喜慶誰不希望場面風風光光,有愈大的官來敬輓致意,就愈顯家世顯達,告別式更盛大圓滿,
所以治喪委員會都會儘可能利用各種人脈關係邀請達官貴人致輓聯、送花籃,若能親自到場致意更有面子。
但對於告別式該如進行沒有任何既定框架的孩子卻完全不以為然。
我初聽孩子的想法真是頭上冒出好幾條線,真覺得這孩子未免想法也太多太煩人了,甚至覺得小子根本自以為是。
於是,不假思索的就回他:「愈多人來送阿嬤不是很好嗎?阿嬤搞不好也喜歡場面愈大愈好,她就愈有面子,這樣有什麼不好呢?」
小子則回:「親朋好友多都來送別,這樣場面大不是才有真正的意義嗎?告別式又不是拉票的場子,那些代表政治民代的人穿著背心跑場子,對阿嬤到底有什麼意義?阿嬤又不認識他們,我真的覺得沒有必要!」
聽完小子這兩個論點,我啞口無言。還在思索小子的邏輯有無道理,小子又拋出最大震撼彈。
「最後我還有一點不是很能認同,媽媽可能聽了會覺得我大逆不道,那就是,一路上,子孫們要磕頭跪拜數十次,我願意和阿嬤誠心誠意行磕頭跪拜禮,但是我覺得沿路磕頭跪拜幾十次,好像沒有必要,
磕頭跪拜只是一種形式,形式只要有呈現就好,但不斷沿路重複做這個動作,真的不如我們誠心誠意地和阿嬤好好說說話、祝福她。」
我想起我大三時,我的父親就過世了,當年我二十一歲,也算是青春期近尾巴的年紀,我記得當年父親的告別式上,主持人從頭到尾都用一種類似念咒語的奇怪唱腔來主持,「三跪九叩」等繁文縟節也不知幾凡,
當年的我,和現在眼前的小子也差不了幾歲,也是我生平首次參加喪禮,但是,我卻從未思考過「告別式該如何進行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也從未質疑過行之有年的「喪禮流程」有任何需要琢磨調整之處。
對屬於X世代的我來說,所有的流程都有它的道理,也絕對是孝道的展現,大人說什麼就做什麼,小孩有耳無嘴、有眼無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一慣的反應,
做為晚輩的,理當只有順服與遵循,也理當要習慣凡事順服與遵循,沒有什麼需要討論、更遑論對古禮質疑或反對。
因此,在兒子對阿嬤告別式提出麼這麼多獨特思考的當下,毫不諱言的,我第一個念頭真的就是他說的那四個字「大逆不道」。
天啊!現在的孩子都如此反骨嗎?
但我隱忍著沒有立即竄出口,因為當下,真的除了「這就是行之有年的古禮與孝道展現的方式」此理由,我似乎沒有其他可以好好說服小子的立論。
看著兒子率真無偽的澄澈眼神,我想:
兒子認真地思考他親身參與的重要典禮是否能有更具意義的做法,這樣有錯嗎?
兒子坦誠無畏的把他認真思考過的想法告訴媽媽,這樣有錯嗎?
難道我要兒子閉嘴了事,就一切OK了嗎?
而回想起三十二年前的我,為什麼我不會去思考類似的問題呢?
而如果我真的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我可能有這樣的勇氣與意願,毫不保留的把我主觀認為會被父母扣上「大逆不道」的想法和盤托出嗎?
不,絕不可能!
幾個問題自我快問快答之後,我停止了反批孩子的想法,反倒好奇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我根本沒想過的念頭,
於是我反問小子:「所以,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覺得真正認識阿嬤的家族、親朋與好友來就好,真誠地和阿嬤告別;她的兒女孫子們每個人有機會好好地和阿嬤說說話,要哭要笑都是出於真誠的自己,主持人只要負責流程就好。跪拜禮不在於多少次,出於真心的好好跪拜就好。」
沒錯,阿嬤往生,親生的子女、孫子女一定有很多心裡的話想親自和她老人家訴說,
在家祭這個專屬於自家人緬懷阿嬤的最後時刻,若每個人有機會能站上台真誠地、好好地親自跟阿嬤說說滿心的感恩、送出最後的祝福,或是一起回憶點點滴滴的往事,必更能告慰阿嬤在天之靈,
阿嬤若有靈,一定很想聽聽子孫們的聲音勝過主持人吧。
聽完兒子的想法,我毫無反駁的理由,他所說的每一個論點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不是反骨,不是叛逆,
若用豐富寬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起心動念,他乃是出於對阿嬤真正的愛,未曾被框架的自然的愛。
我謝謝兒子毫無隱瞞的告訴我他的想法,不必畏懼媽媽我會痛斥一頓,
如果他不認為我是一個可以理性討論或值得他信任的大人,我想,他根本不想費事坦誠以告;
而如果兒子預期他所表達的只會換來一頓「大逆不道」的責難,他絕對懶得惹麻煩!
此外,比起青少年時期對既定現狀從不懷疑、甚少思考、更不可能有勇氣表達意見的乖巧的我,兒子是完全反向的發展,
他們認真的去體察喪禮的流程、思考每個環節的合理性,再進一步思考怎麼做更好。
這,不就是青少年思考力蛻變進化的過程嗎?
在聆聽兒子大膽表達甚或被認為是大放厥詞的當下,我是否看到他們此時期最珍貴與最鮮明的成長印記呢?
那就是---思辨能力正大幅度的躍進。
《深度洞察力》一書引用了史丹佛大學研究員的一個有趣論點:
有青少年子女的領導人比較不會過於自信,因為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知道,這個年齡層的人永遠不會為你所動,而且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你有多麼的不厲害。
「和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為伍,是領導成功的基石之一」。看來,永遠的反對黨--青少年,是人類能不斷革新進步的最大動力。
當然,我希望兒子有思考力,不代表我容許兒子缺乏體貼大人的溫暖心意。
「兒子,聽完你的想法,我很欣賞你有認真的去感受這個喪禮整個流程,也認真的去思考著更好的做法,」兒子面露微笑。
我接著說:「但是爸爸和長輩們這陣子真的很辛苦、很忙,而且失去了母親,真的很悲痛,他們並沒有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想更創新的做法,在他們既有的人生經驗裡,這絕對是他們最棒、最完善的規劃了!
我想你應該能夠理解的,希望你能感受他們的用心和現在的心情,並真心感謝他們為阿嬤和全家族的付出。將來,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沒問題的!」
兒子點點頭。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泰辣 Ty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陣子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喪禮 告別充滿了不捨與淚水 更多是給親人的祝福與自我的療傷 不過影片當然不是要講這些 - 先聲明一下 這集雖然是聊喪禮這樣沉重的話題 但我一樣選擇了一貫的輕鬆方式呈現 可能有些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方式 我很認真的懇請你不要看這支影片 如果看了就請不要在下面留言跟我戰 我會覺得你...
喪禮流程 在 冬瓜行旅(小冬瓜) Facebook 八卦
【台灣喪禮小百科】
之前有跟旅客們分享過 喪禮上不能做的五大禁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都看過影片啦~~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中式的喪禮習俗以及流程
📣冬瓜行旅都幫你傳變變!!
趕快把這篇收藏&分享給親朋好友吧❤️
-
☎️冬瓜行旅24H服務專線 0926-555-558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YouTube.com/c/冬瓜行旅小冬瓜
🏠 冬瓜行旅會館: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 194 號 1 樓
#冬瓜行旅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喪禮習俗 #喪禮流程 #喪禮上不能做的事情 #歡迎分享 #冬瓜禮儀 #中式喪禮
喪禮流程 在 冬瓜行旅(小冬瓜) Facebook 八卦
【喪禮流程總整理】
想知道平均辦一場喪禮流程大概是幾天嗎?
喪禮簡化成趨勢,但哪些流程是仍然不可少的呢?
📣冬瓜行旅整理了這篇喪禮流程禮儀要給大家~
學習新知識的時間到囉!!
快快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吧❤️
-
☎️冬瓜行旅24H服務專線 0926-555-558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YouTube.com/c/冬瓜行旅小冬瓜
🏠 冬瓜行旅會館: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 194 號 1 樓
#冬瓜行旅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喪禮習俗 #喪禮流程 #喪禮上不能做的事情 #歡迎分享 #冬瓜禮儀 #中式喪禮
喪禮流程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評價
前陣子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喪禮
告別充滿了不捨與淚水
更多是給親人的祝福與自我的療傷
不過影片當然不是要講這些
-
先聲明一下
這集雖然是聊喪禮這樣沉重的話題
但我一樣選擇了一貫的輕鬆方式呈現
可能有些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方式
我很認真的懇請你不要看這支影片
如果看了就請不要在下面留言跟我戰
我會覺得你很無聊也很愛多管閒事
(又在莫名其妙對空氣亂罵)
-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看過甚至經歷過
傳統的台灣道教喪禮儀式
而這次的喪禮由於奶奶的要求
我們幾乎全部按照所謂的傳統古禮進行
一堆繁瑣又折磨的流程幾乎把大家逼瘋
更別說那些不知道安什麼心來悼念的親友
(與其說拈香不如說是來刷存在感的)
我很認真地觀察那些嘈雜又一堆要求的親友
沒有一個在靈堂前待超過五分鐘
但卻在我家吃了午餐接著等晚餐
(真正有心的人應該是帶著哀傷與祝福來吧)
-
雖然喪禮冗長繁複的儀式很折磨人
但其實仔細想想這些都是你最後能做的了
不管是對離開的人的祝福或者對自己的療癒
我自己找到了屬於我和爺爺道別的方式
畢竟生離死別是我們都必須經歷的關卡
希望大家都能在面對這個難關時
沒有遺憾且坦然的去說再見
-
泰辣Tyla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ylaHsiao/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ty_ty_so_hot/
業務合作信箱:tylaissohot@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6rS_OHCp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1wafEFadotVoRD75Jr2caovz-vA)
喪禮流程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評價
新企劃來啦!!
大家會不會好奇,
告別式花台花籃是從哪裡來的呢?
0:00 影片開始
0:33 花藝師經歷
1:20 做喪禮的花店
2:26 第一個客戶竟是冬瓜大哥
5:30 告別式花藝的製作流程
6:46 羅霈穎女士的告別式
7:52 用花藝為好友送別
8:43 給治喪家屬的建議
9:35 擔任告別式花藝師最大的課題
在【殯葬職人秘辛】的第一集,
非常榮幸可以邀請到,
在花藝設計領域中有30年資歷的翁老師,
偷偷跟各位旅客說,
老師從事喪禮花藝的第一個案子,
就是由冬瓜大哥所籌辦的!
《靈異街11號》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中的告別式花藝,
也都是由翁老師親手操刀設計的喔!
今天的【殯葬職人秘辛】將帶你進入花花世界,
一同窺探花藝達人的職業秘辛吧!
感謝 花回想 讓我們有機會更認識告別式花藝~
歡迎到花回想官網參觀他們更多優秀的作品❤️
花回想官網 ► https://www.hanareco.com
#殯葬職人秘辛 #花藝師 #翁采宜老師 #花店 #花藝設計 #喪禮佈置 #告別式佈置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
💻 冬瓜行旅官方網站:
https://owt.com.tw
冬瓜行旅部落格:
https://dkfuneral.blogspot.com
📱 臉書粉絲專頁: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www.facebook.com/dk0926555558
單程旅行社
https://www.facebook.com/owt2016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pros.is/melonlifetrav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0Psi4i4w48/hqdefault.jpg)
喪禮流程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喪禮 #十萬個為什麼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6 禁忌一:不可以在晚餐後過世?
02:19 禁忌二:不可以讓貓靠近靈堂?
03:17 禁忌三:不可以帶小孩子參加喪禮?
04:08 禁忌四:眼淚不可以滴到往生者身上?
04:58 禁忌五:月經來不可以參加喪禮?
06:00 禁忌六: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
06:54 禁忌七:夫妻不相送?
08:07 檢視喪禮禁忌的標準
09:11 我們的觀點
10:47 提問
11:0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簡樂
|腳本:簡樂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喪葬禮俗禁忌|台灣殯葬業資訊網:https://bit.ly/3cTOliQ
→禮儀小知識|台南葬儀社:https://bit.ly/3uq9Ldx
→禮儀百科查詢|仙鄉生命禮儀:https://bit.ly/2Q7syvq
→入殮儀式是什麼?入殮不能看?入殮流程、參加人員、衣服與禁忌揭密!:https://bit.ly/3dD1yMo
→郭慧娟/我想送我的老伴最後一程,不行嗎?:https://bit.ly/3moYase
→喪禮習俗「夫妻不相送」:此世不再嫁娶、情感堅貞不移:https://bit.ly/3aYBZVU
→喪禮怕煞到幼兒除煞小技巧,事圓滿心更安:https://bit.ly/3syeBo3
→《“大姨媽”來喪禮怎麼辦?》—月經和喪禮:https://bit.ly/3wzIC9N
→善意的禁忌|台灣禮俗研究所:https://bit.ly/3moez0f
→郭慧娟/走進死亡咖啡館後才明白,最溫馨的事是談死 :https://bit.ly/3wBIp5S
→破除殯儀館的五大禁忌!喪禮結束不能直接回家?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嗎?【單程旅行社】:https://bit.ly/3wzgZxG
→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25:去殯儀館該注意什麼?:https://bit.ly/3t12kt4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亡者?!【冬瓜行旅】:https://bit.ly/3sWvg5b
→吳信雄,臺灣閩南傳統喪禮之探究 —以儀式及其意涵為中心,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fOKjdK
→王書偉,殯葬禮俗「禁忌」研究-以嘉義大林鎮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9OO9zC
→洪美新,驟然喪親遺族治喪歷程的喪慟經驗之探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https://bit.ly/2Re31kF
→洪筱蘋,從台灣閩南諺語與語彙看喪葬禮俗之變遷-以嘉義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sZ4E3s
→徐福全,論臺灣民間喪葬禮俗中之禁忌及日常生活中因喪葬禮俗所引起之禁忌:https://bit.ly/3dD1OuQ
→《禮儀師的訓練與養成》第10章〈殯葬禮俗知多少〉,郭慧娟,2017,華都文化
→《平等自主 慎終追遠:現代國民喪禮》,內政部民政司,2016。
【 延伸閱讀 】
→《送葬協奏曲》| CCC創作集,韋蘺若明,2020:https://bit.ly/2R9PIS9
→禮儀師紀錄片:https://bit.ly/3uuFTwx
→喝咖啡,聊死亡,卻是笑聲連連?|獨立特派員 第666集 (死亡咖啡館):https://bit.ly/39PiQ7G
→臺灣死亡咖啡館:故事版,郭慧娟,2016,白象文化:https://bit.ly/3wzIRSf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viGUmYg24/hqdefault.jpg)
喪禮流程 在 治喪期究竟有多長?竟然有這麼多事要做?9分鐘看懂喪事流程 ... 的八卦
從過世到出殯,平均14天的旅程遺體冰存、豎靈、捧水拜飯、做七、禮體SPA有哪些事情/儀式是需要做的?喪事流程有哪些?台灣人最常見的 喪禮流程 社長一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