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吃肉的小粉絲們可以看看 ]
在我剛從美國回台灣時,我跟巴褲相依為命住在小套房裡(泥褲因為法令的關係那時還不能回台灣)我當時身體狀況很差,然後憂鬱症還沒好,自律神經失調的很嚴重,還好有巴褲才能撐下去,那時剛好有個記者和攝影師來採訪我跟巴褲。
巴褲當時非常護主很兇,因為我那時住的那個社區有很多瘋狂又番的老人,自己養的小狗不牽繩到處亂跑亂吠,老人還對我們大吼大叫,還騙我說我房間浴室有人死在浴缸裡,總之當時巴褲變得防衛心很重,因為他覺得任何人靠近我都是要傷害我,所以他對陌生人很防備。
但是當那個記者和攝影師來採訪我的時候,巴褲聞了一下他們,就很淡定的趴下來,巴褲是個很聰明的燙男,他知道誰是愛狗的好人。
總之那個記者後來就不幹了,灑脫的跑去賣肉,他就是領養了我小提琴老師從水溝裡面救出來的唯一一條虎斑女生的男人,就是那個很恐怖的寵女魔人,現在那條虎斑女生叫作蔡可樂,每天狂吃肉過得很爽。
我跟他的Line對話置頂文是他寫的:我要做雞啦!(因為他賣雞肉)
因為他說自己是雞老闆,我們就稱呼他為雞拔好了(不是髒話)
我前陣子跟他買肉,人類吃的還有泥褲吃的,後來他帶著可樂來送肉順便看泥褲,可樂真的是養得又壯毛色又漂亮,吃肉的狗真的很結實。
啊這不是重點,我買肉是因為他的肉很好吃,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的中醫要我不能吃太多澱粉不然我會脹氣,我之前吃太多麵結果整個胃脹起來凸出來,整個超難過的。
所以我現在上班除了喝一茗糖的奶蓋外,我早上會去便利商店買肉來吃,就是那種雞胸肉一包的,結果那麼小包根本吃不飽,因為我吃很多,於是我又決定去訂那種什麼健康餐盒沒有澱粉的,幹還是吃不飽又好貴要死了,那麼小盒我一餐至少要吃兩盒這樣就五百多塊是瘋了嗎幹啦。
我下班又很累真的超累,常常半夜還要跟國外開會,根本懶得自己煮,靈機一動想到那個賣肉的雞拔,他的肉很好吃又很大塊,於是我決定跟他訂肉,這樣可以吃飽又可以省錢。
我只要拿到公司退冰就可以吃了(反正我坐捷運到信義區要一個多小時),我這麼懶惰的人也不會過熱水啦,到公司忙都來不及了我還在那邊慢慢泡熱水,我當然是退冰之後就吃了,有時我稍微會微波一下,然後我就可以大口吃肉。(大家不要學我)
雞拔說這雞很巨大,吃下去要消化四個小時,對我這種愛吃肉又吃很多的人非常方便,而且他自己是個吃貨,他賣的肉真的滿好吃的,然後給狗吃肉也很好,狗的毛會變得很漂亮很結實。
如果有需要的小粉絲可以跟他買肉,可以買人類吃的也可以買狗吃的,最近好像很流行什麼168斷食,就是只能8小時吃東西,他說他通常吃兩塊肉加一些青菜就飽了,你們食量很小可能一塊就飽了真是很羨慕,我都要吃兩塊。
啊他的LOGO那個雞是我幫他畫的我沒收錢,因為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好人,領養那條虎斑小女生給她一個溫暖到發燙的家,而且巴褲又喜歡他,所以我希望他能順利賣肉。
他說他想要賣給家庭主婦,就直接把肉丟下去炒就可以了,我覺得像我這種早上一定要吃很多又懶惰的人可以考慮,然後有在弄168斷食的人也可以吃他的肉。
他說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景氣不好,有時可以然後有時不太好只能勉強付出房租,這麼好吃的又大塊的肉不能讓他消失,我希望他可以不停的賣肉直到老到賣不動為止,所以有需要買肉吃的小粉絲可以參考一下。
愛狗愛貓愛動物的人我一定會買爆他(他除了可樂外還養了兩條貓)我自己就跟他買了一大堆肉來吃。
他說寶之國的小粉絲買十包肉送超美味鮭魚,歡迎有需要肉的小粉絲們跟他買肉。
他說他要做雞做到天荒地老,請大家實現他這個願望吧。
直接私訊他就可以了:
硬派廚房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班族常不自覺壓縮用餐時間來趕工作,忍耐 #胃脹氣 成了餐後例行事項之一,多數人會將這個症狀,歸咎於體質容易消化不良、腸胃耗弱。事實上,除去由 #胃食道逆流 、 #消化道潰瘍 等疾病引起的胃脹氣,絕大多數來自當事人不良的飲食習慣。 每個單純的吞嚥動作,其實都嚥下了許多空氣,舉例來說,當我們飲用10...
喝太多水脹氣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八卦
美國不建議一歲以下喝果汁,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1. 怕排擠母乳或配方奶:基於這個因素,以前是說六個月大前不喝果汁,現在延伸到一歲前都不要喝果汁。
2. 怕營養不均衡:請注意,不管營養過多(喝太多果汁)或過少(因而喝太少母乳或配方奶)都是不均衡的一種。
3. 怕蛀牙、怕脹氣、怕腹瀉。
4. 果汁不適合用來治療腸胃炎的脫水,未消毒的果汁產品可能帶有致病菌。
結論就是吃水果就好,打成果泥也OK。喝果汁因為太順口,很容易不小心過量。
【延伸說明】
這跟一歲前不建議喝鮮奶有點像,不是說鮮奶有毒,而是鮮奶是液體,很容易取代掉母奶或配方奶的地位,果汁也是。所以一歲前可以吃起司,因為起司是固體不會和母奶或配方奶混淆,但是鮮奶就不建議了。
這跟一歲前,國外建議的喝白開水量是一小口就好(不喝也沒關係),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水分從母奶或配方奶來就夠了,不必靠水,也不必靠果汁。(可參考: https://goo.gl/h5ozve )
至於稀釋一半的果汁呢?那就更不用了。
文中有說,兒科醫師要導正家長愛給小孩喝果汁的觀念,但也有預留伏筆,如果醫師覺得臨床上有需要,還是可以給小孩喝果汁(例如便秘的小孩)。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取自《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
各位朋友,早安:
某些長輩喜歡用貶損晚輩的方式,來刷自己的存在感。還好,這個議題我們討論過好幾次了,版面上的朋友大概會有警覺—批評否定所帶來的短暫優越感,並不能變成實質的自我肯定。
一個能自我肯定的人,常會專注在自己身上,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然後試著自己滿足。所以即使您沒有孩子,也不是女性,這篇摘文中使用的方式,也適合您用來鍛鍊金剛心,去抵禦他人的言語攻擊。
透過建立心理界線,我們把心力保留給自己。媽媽能快樂安康,孩子才更有機會成長茁壯。
自我肯定要夠力,認識與接納自己都要同步進行。這時版面上與直播討論的許多方法策略,都可以成為您的靠山。
停不下自我懷疑,還有滿肚子怨恨,那就來讀讀好書降火氣。其實以為過不去的日子,也就這麼一天一天過去了。好像每一步都很艱難的時刻,記得回頭看,謝謝自己已經走了好長一段。
祝願您,接納自己的心痛與哀傷,這能轉化為對自己的疼惜!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11987132150902/
……………………………………………………………..
「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
──媽媽的原罪
【文/ 陳彥琪】
當媽媽面臨他人的比較與評價時,請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
「我今天跟朋友爬山,他們說現在食品加工的太多,你就是懷孕的時候吃太多,小孩才會這麼容易過敏。」
咦?有事嗎?聽到這番話的我,心裡忍不住要對我媽翻白眼。
連醫生都無法斷言孩子過敏的原因,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飲食了,怎麼你們一個比一個還瞭解。
我的母親老是如此。她們一群婆婆媽媽聚在一起,時不時的在我面前拋出一兩句惹得我神經緊繃的話,然後拍拍屁股跑掉。
▍「小孩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
我想起剛剖腹生完,住在醫院的第二天,隔壁住進了一個年輕的產婦,因為是自然產,馬上就能夠下床到處走動。她抱著孩子,與丈夫兩人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而我只能拖著疼痛的身軀,蹣跚地走去嬰兒加護病房,定時的餵孩子奶。對照他們母嬰同室的手忙腳亂,我的心裡有許多說不出的複雜滋味。
然而,到了隔天,當我又拖著步伐回到病房時,房內卻變得好安靜。沒有孩子咿咿呀呀的叫聲,連大人的交談聲都沒有,看來是出去走走散心了。
但先生卻壓低了聲音,要我這幾天都記得輕聲細語。
先生說:「隔壁的寶寶好像不知道為什麼氣喘,還是發生了什麼事。總之,寶寶被推回加護病房觀察了。但重點也不是這個,是對方長輩一進門就一直叨唸那個媽媽:『就說要你不要一直喝冰水。現在小孩會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媽媽已經很難過了,聽到這些,只能一直哭。」
▍才剛成為孕婦,就被責怪
這件事情對剛生完的我來說,也是一件好敏感的事。
看著隔壁空著床,卻拉起來的簾子,即便我們沒碰過幾次面,甚至連對方的臉都記不太起來,但是瞬間升起的同理心,讓我彷彿也陷落在才剛成為媽媽,就急著被指責的難受心情裡。
其實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挺著大肚子的我,就已經為了能不能熱敷、用電子秤、喝手搖飲料,這種芝麻綠豆點大的小事,而被責怪「對胎兒不好」、「沒有當媽媽的自覺」所苦。
有的時候,左耳進,右耳出,也就罷了。偏偏自己還放在心上,之後又不甘心的上網瞭解,因此,不僅看到一堆無法查證的言論,還順帶看進更多「懷孕禁忌」的文章,讓自己更加恐慌與無助,真的令人好感慨:有了孩子之後,這種看似「好心的建言」,真的比算命還恐怖。
算命的還會要你掏出幾把香油錢,消災解厄就沒事了,但是這類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的媽媽「原罪」,我們既不能確定是否媽媽就是肇因,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做改變,是要怎麼樣消解?
我突然很羨慕那種可以把閒言閒語都當耳邊風的人,偏偏長輩是自己家的,又是關乎孩子身體不好的咎責,我就是會狠狠地放在心上,還會一直想要與之爭論或辯駁,弄得自己精疲力盡,一副難以相處的樣子,然後孩子又會多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讓人有機會去逮著媽媽的小辮子,再次被大做文章。
▍為自己、為孩子,劃下情緒界限
但是,孩子終究是我自己的呀,那些看起來好像很關心的言語,不過就是想表達「我也是有想法的」,而劃下到此一遊的痕跡,隨後拍拍屁股就走人。
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留下的痕跡,媽媽需要花多少時間去磨平,而我越是想去抵抗、爭論,就好像是在這痕跡上加深烙印,讓自己反而更陷入被劃傷的痛苦中。不如保留自己的力氣,在勉強撐起笑容,感謝對方關心之餘,悄悄地把孩子這塊大石移走,不再讓人有機會劃下屬於他的無心刻印。
當媽媽的,真的要不時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如果我開始能夠不將這些風涼話,作為對自己的批評與指責,那麼,我就能為孩子保留更多的心力,專心地呵護他長大就好。
▍最傷媽媽心的是,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要說別人家的孩子養得不錯,也就算了,好像非得踩著自己,才能彰顯他人的好,而讓許多媽媽一下子又被推進無底洞。無論怎麼努力,好像只要再拿其他的第一名出來比較,就永遠沒有翻身的一天。
作為媽媽這個身分被批評得敏感、跳腳,似乎更勝過於直接對自己的人身攻擊。以我自己為例,我發現我反而可以接受自己被說動作慢、情緒化,但怎麼可以意有所指的說我是不夠格的媽媽、不稱職的母親。
▍我疲憊地與孩子一起大哭
我還記得有一次,半夜兩點左右,孩子輾轉難眠。不知是睡前奶喝多了脹氣,又或者是天氣炎熱,風扇直吹,讓孩子有點小感冒。總之,一陣猛咳後,孩子居然吐了滿床都是。
我手忙腳亂地抓著哭鬧的孩子洗完澡、吹完頭髮,居然也已凌晨三點多了。而當要重新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連日來半夜陪伴過敏兒抓癢擦藥、濕毛巾冰敷的疲憊以及心累,全都一湧而上。抽抽噎噎的,我竟就跟著孩子一塊在床邊哇哇大哭。
忙著幫一家子清理床墊、手洗被單的先生見狀,居然沒好氣地丟下一句:「也太誇張了吧,這樣就哭?那些先生在外地工作,得自己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
當下的我,一聽到這些話,立刻抓狂。
在當下的情緒上,我們兩人互相指著對方鼻子罵了些什麼,我已經無從回憶起。幸好當時有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把我們兩人拉回現實。
我們一個人回頭安撫孩子,另一個人則認命地去把該洗、該晒的東西處理完。
透過這樣的「停火」機制,在孩子昏昏沉沉睡過去後,我的腦袋反而清楚了起來。我細細地思索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讓自己的理智線瞬間斷裂,還讓爆炸的情緒到處噴發。
我可以理解我先生半夜也被驚醒,忙著「解決問題」,就讓他精疲力盡了,而當他看著我的情緒潰堤,他感到不解,但他更希望我作為一個大人,就要顧好自己、別扯後腿。當下我們兩人的身心狀態都很脆弱,自然撞擊不出什麼正面能量的火花。
▍媽媽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
「這樣就哭,那些自己帶小孩的媽媽,怎麼辦?」這句話一出來,重重敲擊的,就不只是我自己的情緒問題了,而是「你這樣怎麼當媽媽」、「別的媽媽更苦,也都自己撐過來」的責備與否定。
為母一定就要強嗎?那些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當然沒有怎麼辦呀,大家都會難過、憤怒、失望與沮喪。難道我在最親密的伴侶前,還要假裝堅強。我當然也會希望可以被體諒好幾晚難以入眠的辛苦,不然還能怎麼樣呢?
你看,媽媽就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呀,難怪網路上還有廣告用揶揄的面試方式,告訴社會大眾,這份二十四小時高道德要求、高工作標準,卻沒有薪水的工作,才沒有人要做。
▍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而在伴侶關係中,明明冷靜下來,可以看到在育兒的挫折中,兩人都渴望被體諒、被看見自己的努力,也都渴望受傷的心情也能被照顧,並一起攜手解決問題,但是強迫對方趕快站起來的方式,我們卻總習慣用「比較」的方式來攻擊、指責對方。
其實,比起用力地帶刺索討,找到關係中的「停火機制」,來讓自己沉澱、冷靜,反而格外重要。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
以上文字取自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865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上班族常不自覺壓縮用餐時間來趕工作,忍耐 #胃脹氣 成了餐後例行事項之一,多數人會將這個症狀,歸咎於體質容易消化不良、腸胃耗弱。事實上,除去由 #胃食道逆流 、 #消化道潰瘍 等疾病引起的胃脹氣,絕大多數來自當事人不良的飲食習慣。
每個單純的吞嚥動作,其實都嚥下了許多空氣,舉例來說,當我們飲用100c.c的水,同時間也喝進180c.c的空氣,不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件事,在這個比例下,用餐速度越快,攝入的氣體越多,若工作類型需要長時間久坐,它們堆積在腸胃道就成了脹氣。
腸胃科醫師張振榕說,除了腸胃道疾病引起的症狀,大部分脹氣是飲食習慣造成,用餐速度越快,嚥下的氣體越多,再加上吃飽久坐,這些氣體堆積在腸胃道就成了脹氣。
除了進食,腸胃道在消化食物時也會產生氣體,高麗菜、牛奶、白花椰菜等,其實都是容易產氣的食物,一次不要吃太多。
想舒緩 #脹氣 ,可以透過瑜伽嬰兒式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脹氣困擾。
此療癒姿勢可滋養情緒、使人感到舒適安心,也將我們短暫帶離俗世煩擾與步調飛快的現代生活。
它跟〔跪姿前彎式〕很像,差別在腿擺放的位置不同,但兩者都常當成放鬆動作來練習,特別是在比較劇烈的後彎體位法之後或接近課程尾聲時。
一、雙手把小腿肌肉往後、往外撥,臀部坐在腳跟中間,雙腿併攏,大拇指互碰、腳趾朝後、腳底朝上
二、拉長脊柱與頸椎在直線上,使背部與地面垂直,下巴平行地板,雙手掌心在大腿上
三、吸氣, 雙手高舉過頭,再吐氣, 髖屈前彎,額頭貼地於膝蓋前地板上
四、手臂打開與肩同寬,平行往前延伸
@肩膀不適或肩頸較緊者,可將手肘打彎置於小腿兩側地板上, 掌心朝上、肩膀放鬆
@心臟病、高血壓和高眼壓患者,可將雙手握拳交疊,額頭放在拳頭上,使頭部高於心臟位置
休息一小段時間後,反向執行前述步驟回到起始位置。
【註】瑜伽嬰兒式禁忌:
膝蓋或腳踝嚴重受傷、貧血、暈眩、失禁
或胃食道逆流患者應避免此動作。
此外,張振榕醫師說,更重要的保健方法,特別推薦快走,強度不高,又能適度刺激腸胃道蠕動,另一方面,平日也可透過腹部按摩來幫助消化,繞著肚臍眼,順著腸道運行方向,從右下開始,依順時鐘按壓數周,作法相當簡易。
縱使胃脹氣只是短暫不舒服,當身體頻繁出現這個症狀,代表腸胃道已發送消化不良的警訊,與其選擇餐後忍一時,不如透過吃的正確、運動保健,主動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由內而外雙管齊下,讓胃脹氣不再是常態現象!
*註:若特別有脹氣困擾者,以下菌種是經研究確認,對於脹氣有幫助的菌種,選購時可做為參考依據:Bifidobacterium Infantis、Bifidobacterium Bifidum、Bifidobacterium Lactis、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tobacillus Plantarum。
【脹氣相關影片】
腹脹便秘小腹凸?這姿勢10秒清腸排毒
https://youtu.be/QPyaV69ClNg
幫助消化排脹氣,薄荷提振精神又排毒
https://youtu.be/3QpUO1aN_uA
比吃益生菌更有效,腸胃醫師5招保腸【錢政弘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T2b_DJSH9vY
【脹氣相關文章報你知】
慢慢吃改善脹氣!腸胃科醫師點名脹氣飲食地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058
立即消脹氣!敲敲後腰,消除脹氣又提升腸功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209
脹氣小心癌警訊!為什麼會脹氣?緩解脹氣這樣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11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麥茶在日本古代曾被稱為「麥湯」,是平安時代貴族喜愛的飲料,江戶時代開始出現在茶店中,作為供給旅人們在漫長旅途中消除疲勞的茶水。而這樣自古以來廣受喜愛的健康飲料,是日本近年盛行的減肥飲品。 根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研究,飲用麥茶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麥茶中的香氣成分吡嗪可讓血液循環變好,從鼻子嗅聞吡嗪的香氣,還具有安定神經與活化大腦的效果,可消除減肥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壓力。
此外,麥茶富含GABA這種成分,可抑制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能夠提高腎臟機能,排出體內的鈉。GABA和吡嗪這兩種成分加起來,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基礎代謝,幫助養成易瘦體質。 鹽分攝取過多時,血液中的鹽分濃度當然也會跟著增加,而這會造成血管周圍聚集水分,讓多餘水分滯留體內,GABA提高腎機能,可幫助排出體內鹽分,消除水腫,達到改善身形的效果。
日本女性雜誌macaroni指出,由於麥茶不含咖啡因,對咖啡因敏感而無法喝綠茶、紅茶與咖啡瘦身的人,飲用麥茶可無負擔的促進體內老廢棄物排出,有人靠著麥茶減肥法3個月減了22公斤。 一天飲用量為1.5公升,分次飲用,一次200CC(一次飲用太多會導致沖淡胃液,反造成腸胃不適)。
小提醒:麥茶不能取代開水,除了每天的麥茶飲用量外,還是要記得額外補充水分。
麥茶製作方式
材料:麥茶半米杯、決明子一茶匙、水1000ml
1.將水放入茶壺煮滾
2.倒入麥茶及決明子滾煮20~30分鐘
3.關火蓋上壺蓋燜10分鐘
4.濾掉殘渣即可飲用,也可以冰鎮後飲用
相關文章
3個月瘦22公斤!護腎排鈉消水腫的麥茶減肥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764
不愛喝水?試試多喝麥茶,促進血液循環防腦中風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504
吃完湯圓喝杯麥茶解脹氣!女中醫教你4招安心吃不發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939
麥茶消水腫、降膽固醇,零咖啡因更能安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196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超強降血壓好食材——小黃瓜
日本專業醫師推薦優質小黃瓜食譜,幫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改善高血壓問題,還能減肥!
小黃瓜清脆爽口,在各年齡層中都是相當受歡迎的食材,尤其天氣熱時吃既開胃又下飯,總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而除了滿足味蕾,小黃瓜同時也是超強的降血壓食材。
小黃瓜「營養素+減肥」,雙重效果降血壓
日本工藤內科副院長、減肥專業醫師工藤孝文表示,小黃瓜不但吃起來口感爽脆,相當美味,還是一種對預防改善高血壓很有效的健康食材。工藤孝文強調,小黃瓜的三種營養素,以及其良好的減肥功效,都對降血壓有好處,可以說是雙重效果:
|第一種|
鉀:具備利尿作用,可促進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可消除水腫、預防改善高血壓。
|第二種|
瓜胺酸:瓜胺酸是葫蘆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種氨基酸,可以在體內和氨作用,產生一氧化氮,幫助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動、降低血管壓力,達到預防改善高血壓的效果。
|第三種|
吡嗪:吡嗪是小黃瓜的香氣成分,可幫助改善血液流動,使原本黏稠的血液可能變得順暢,讓血壓可能因此降低。
減肥:肥胖也和血壓息息相關,肥胖的人脂肪細胞會分泌血管收縮素原(Angiotensinogen),使血管收縮,引起高血壓,如果能瘦下來,就可能減少脂肪細胞,降低血壓。小黃瓜95%是水分,醣類只有1.9g,一條只有約14卡熱量,再加上小黃瓜中的脂肪分解酵素「磷脂酶」,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速度,幫助減肥。另外,小黃瓜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預防改善便祕。
來看看怎麼吃小黃瓜,有最大的效果
三餐各吃一條。
每口咀嚼20次以上。
也可以在自身血壓容易升高的時間點之前吃。
工藤孝文表示,如果想要預防改善高血壓,可以在三餐中加入小黃瓜,一天共吃3條即可。另外,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不太一樣,因此也可以在自身血壓容易提升的時間點之前吃。食用小黃瓜時,每一口要咀嚼20次以上,可以刺激飽食中樞,避免吃太多,而且還可以促進腎上腺素分泌,活化棕色脂肪細胞,幫助燃燒內臟脂肪。
洋蔥中的大蒜素、生薑中的薑辣素可以幫助血液流動更順暢,醋也有降血壓的功效。而調味料也可依喜好酌量加入味噌,其原料大豆含有豐富精氨酸,可以促進脂肪分解酵素運作,和小黃瓜一起吃能增加燃脂的相乘效果。
材料(1~2人份)
小黃瓜2條。
洋蔥80g。
醋1大茶匙。
砂糖1大茶匙。
醬油1大茶匙。
芝麻油1小茶匙。
做法
實拍:
1.小黃瓜切塊
2.洋蔥磨泥
3.醋倒入碗中
4.斟酌加入少許砂糖
4.洋蔥磨泥蓋於碗上
5.完成品特寫
另外再推薦另外一個食譜
材料(1~2人份)
小黃瓜2條。
生薑20g。
水1/2杯。
調味料
醋1/2杯。
砂糖1/3大茶匙。
鹽1/3小茶匙。
做法
1.生薑切碎,小黃瓜切方便入口大小,用熱水稍微燙過,再將水完全濾除。
2.用1/2杯的水加入所有調味料,小火慢煮小黃瓜,水滾後立即關火3.並將小黃瓜放涼。
4.拌入生薑後靜置約2小時即可享用。
依據日本東京都醫院經營本部衛教資訊,專門推薦給高血壓患者的食療食譜之中,也同樣有小黃瓜、醋、生薑的組合,簡單製作、吃起來爽口不油膩,是相當適合高血壓的健康食譜。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3
【更多小黃瓜影片】
不挨餓瘦下6公斤!小黃瓜飯前吃清腸消水腫
https://youtu.be/lBJ3g8dgTIk
脂肪剋星"小黃瓜",分解脂肪消水腫
https://youtu.be/FLhNz15OpU8
解熱消水腫,小黃瓜水輕鬆分解脂肪
https://youtu.be/BmzcjgPngRY
【小黃瓜相關文章】
雞蛋竟不能和這超營養食物一起吃!4種不健康的吃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41
高溫濕熱更易水腫發炎!夏天就吃這7種食物消脹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74
黃瓜水輕鬆分解脂肪,這2個時間喝最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093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消化力差會削弱免疫力!3穴位消脹氣、喚醒腸道蠕動!上班昏 ... 的八卦

一、玉屏風散當水喝增強免疫力又止汗在炎炎夏日,跑馬拉松會大量流汗, ... 稍微吃一點西瓜,要特別注意,不要貪食過量,因為吃太多西瓜,會太寒、太 ... ... <看更多>
喝太多水脹氣 在 [懷孕] 如何吃到建議蛋白質量-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目前30週
建議蛋白質攝取量要每日65g
一顆蛋大概7g
鮭魚排15g
以一天三餐來看三餐得吃一片鮭魚排+2-3顆蛋
不過真的肚子太大沒胃口
加上胃食道逆流噁心感
一天大概2餐就不行了
本身又愛吃蔬菜 排擠掉蛋白質的容量
目前除了餐間喝水 一半換牛奶
想知道是不是真的大家都有攝取到達標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70.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92540979.A.617.html
※ 編輯: bestsonaever (36.228.70.228 臺灣), 08/20/2023 22:35: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