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誠信破產?
仲裁人的利益申報非常重要,因為仲裁不似訢訟,仲裁是完全閉門,判詞不公開,雙方高度依賴仲裁人的公正性,香港之所以享有國際商業仲裁中心的地位,主因國際社會對內地仲裁制度不信任,估不到香港的仲裁已經……
/根據阿根廷一方的文件,2015年7月底、即專責委員會展開仲裁聆訊前數天、鄭若驊才突然披露自己與代表道達爾的富而德律師行(Freshfield)之間的關係,稱自己曾於同年4月曾應香港富而德律師行要求,向客戶作出約1小時口頭建議,但指建議不涉及投資法、道達爾及阿根廷之間的爭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1的網紅李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佳龍與王義川當年兒戲式的廢除 #BRT,不僅讓台中市的 #大眾運輸系統 停滯不前、也沒有解決台灣大道塞車的問題,且因為要圓謊故意不驗收,廠商拿不到工程尾款,最後土建標的廠商與機電標的廠商全都走上商業仲裁之路。 現在經過專業人士的鑑定後,兩個標案的仲裁結果很明顯地呈現出「廠商有理、市府無理」的事實。...
商業仲裁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印度真的是一個外國企業很難切入的國家,雖然曾經被尊稱是金磚四國,但整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實在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3年前,台灣欣陸投控董事長殷琪就大膽前進印度市場,欣陸投控旗下的大陸工程,在印度拿下許多標案,包括德里地鐵、班加羅爾地鐵、海德拉巴高架道路等,目前還有4個在建工程,欣陸投控去年營收獲利都創新高,又正值印度力推單一國家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計劃,印度經驗最豐富的大陸工程,卻決定不再競標印度任何新的工程,她為什麼決定不再競標任何新的工程,殷琪笑稱,「在印度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到月亮都可以生存。」台灣企業一頭熱之前,得先做好哪些功課?
不只大陸工程,西方國家很多工程公司這幾年也都陸續退出印度,殷琪道出印度基建工程風險太高,導致很多工程款沒收到,衍生數十個必須上法院的仲裁案。此外,很少人願意留在印度,也是經營印度的一大難題。
兩年前我們決定,在印度停止投新的標案。我們目前在印度的兩大目標就是:上法院,把該收的錢收回來,以及完成手上的在建工程,我們很多工程款到現在收不到,要進行商業仲裁。已經送出15個仲裁案給業主,最後應該會達到20個。目前已有1、2個判決結果,我們必須要說,印度至少還是法治國家,雖然不完全滿意,但可以接受,工程仲裁案其實在任何地方都很普遍。但是在印度,合約簽了,過程中又不按合約,要求我們改的情況太多了。
比方說,他們是民主國家,會碰到選舉問題。對方要求我們加快進度,我們可以配合,但這違反合約,所以我們就必須提出仲裁。不像我們有調解機制,他們的仲裁案是必須上法院的,我們碰到很多的情況是工程無法按合約訂定的時間進行,造成工程延遲,這從開工就會發生。往往政府還沒取得用地,工程就開始發包,常常是我們人和機具都進去了,卻無法開工。
在印度碰到三個最大的挑戰:官僚、貪污、人才
一、官僚體系非常緩慢、複雜,效率低落。
印度又是民主國家,工程會碰到抗爭,有時政府考慮選票,就會把工程喊停,在印度,我們不了解或是無法預測的負面風險實在太高了。我們做工程,除了會估合理成本利潤之外,都會準備一個備用款,但是在印度,每一個案子動用備用款,最後都超出預算,風險對營造產業太高了。
二、地方貪污問題。
不像蓋房子工地可以圍起來,我們做道路、做捷運土木工程,距離長,沿路會跨過很多人的土地,也會有很多人經過你的工地,會碰到很多抗爭和地方流氓,就像在台灣也有很多到工地賣兄弟茶的。我們自己雖然不會直接面對這些,但我們的下包商會,碰到貪污我們就是不處理,很難處理。
三、當地專業經驗與人才不足,外派又很少人願意待在印度。
德里捷運在規劃階段,就找了香港捷運規劃招標分標、施工進度,所以規劃不錯,是我們很好的客戶,但到了班加羅爾、齋浦爾、孟買做工程,就不是這樣,印度優秀工程師很多,不要認為印度技術落後,他們非常聰明,英文是他們的共同語言,但是這十幾年碰到中東市場崛起,很多印度土木工程師都到中東發展,很少人願意回印度,從別的地方派去,又很少人才願意待在印度,偏偏我們營造業每一案都需要大量人力,基礎勞力問題更大,雖然我們認為印度人口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非技術工,所以我們的潛盾機工班都是泰國找去的,這都是成本,他對外勞比率又設限,這就很困難。
至於莫迪上台後,印度有什麼改變?我覺得國家不會因一人而改變,我們印度總經理是英國人,他也認為莫迪上台後儘管強勢,有些狀況改變了,但我不認為一
個人能改變多少,因為印度文明非常古老,有2000多個不同種族。我們必須體認到印度是一個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在地方上其實很有限,我們最大的震撼,就是從印度港口進了大型工程機具,是免稅的,但是從一州運到另一州要付稅金,穿過三個州,就要付三次稅金。這是你不去印度絕對不知道的,每個不同產業會有不同的課題。雖然莫迪現在稅統一了,但是各州情況不同帶來的複雜,不會有多少改變。
有人說,印度對台灣比對中國友好?我不這樣看。因為論人口,印度是全球第一或第二,很快會變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所以印度是很驕傲的,他對你是不是友好,要看他需不需要你,如果他們認為本國公司已經很優秀,就不一定歡迎,要看產業,大約進印度第8年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很多外商的營建公司都已經停止投標了,甚至撤出印度。
現在很多本地公司也很優秀,例如在房地產開發,印度已有很多開發商,不一定歡迎外資,不像製造業是去創造工作機會,基礎建設是去賺他們國家的錢的,所以他們不在乎外資,對我們這產業,印度難在國家風險太高。有人說印度太大太難太複雜,打印度就等於是在打世界盃,在印度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到月亮都可以生存。
我們要認知到,它是個聯邦,中央政府權力是有限的,基礎建設是地域性很強的,我們也要認知到,它是這麼古老的民主國家,還有很多東西其實已經非常根深柢固,貧富問題、階級問題,都是在的,也不是1、2年、不是一個莫迪可以改變的,它有它的魅力,但也有包袱,但我說的這些,是基礎建設的土木工程,不見得適用其他產業。
比方我們的台橡,在印度的投資就非常成功。在北印度,台橡與印度國家石油公司合資做了一個合成橡膠(SBR)廠,台橡佔一半。2017年的營業額1.84億美元,淨利1140萬美元,非常好,他們要去的時候,我在台橡董事會上,很多董事問我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但我說不同產業狀況不一樣,經驗不一定能參考,台橡去年有這樣的成績還算不錯,不過也是有要克服的困難,例如當地的信實工業集團也在附近設了廠,要跟我們競爭。
印度有逐漸長大的中產階級,這絕對是大市場。我們會聽到印度很多不同面向,最吸引人的就是年輕人多,這是很多國家沒有的,至於台灣公司如果想去印度,自己要先做好功課,思考為什麼要去?我們也是研究很久,我們的仲裁案全部走完,我想還要個5、6年。現在面對印度,還是偶爾會心動,到目前為止還是決定維持先把該收的錢收回來,以及把還建的工程完成,台灣公司去,第一個障礙會是語言;第二個障礙是,我們對其他國家了解程度不高,輕易把人或文明貼上標籤,有刻板印象。
印度文明非常複雜,同一個民俗活動在29個邦,可能有290種不同的慶祝方式。總之,印度不是容易待的地方,功課應該要做足再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0272
商業仲裁 在 台中市議員李中 Facebook 八卦
林佳龍與王義川當年兒戲式的廢除 #BRT,不僅讓台中市的 #大眾運輸系統 停滯不前、也沒有解決台灣大道塞車的問題,且因為要圓謊故意不驗收,廠商拿不到工程尾款,最後土建標的廠商與機電標的廠商全都走上商業仲裁之路。
現在經過專業人士的鑑定後,兩個標案的仲裁結果很明顯地呈現出「廠商有理、市府無理」的事實。
當年逢胡必反的政治性操作,賠上的是市政停滯、市民稅金,也把政府的 #信譽 賠掉了!
#市民福祉
#浪費
#政客高昇
#向王義川追討
#BRT司機無辜
商業仲裁 在 李中 Youtube 的評價
林佳龍與王義川當年兒戲式的廢除 #BRT,不僅讓台中市的 #大眾運輸系統 停滯不前、也沒有解決台灣大道塞車的問題,且因為要圓謊故意不驗收,廠商拿不到工程尾款,最後土建標的廠商與機電標的廠商全都走上商業仲裁之路。
現在經過專業人士的鑑定後,兩個標案的仲裁結果很明顯地呈現出「廠商有理、市府無理」的事實。
當年逢胡必反的政治性操作,賠上的是市政停滯、市民稅金,也把政府的 #信譽 賠掉了!
#市民福祉
#浪費
#政客高昇
#向王義川追討
#BRT司機無辜

商業仲裁 在 如何有效利用仲裁調解服務處理商業糾紛(Part 2 of 15) - YouTube 的八卦
Part 2 of 15 SME Expo 國際中小企博覽5/12/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