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好聽的自然生態科普點讀繪本: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 第三輯「植物與昆蟲」
👉完整版分享文:https://reurl.cc/ynqrq6
🛒下單連結:https://gbf.tw/upykw
還記得去年讓我驚豔的科普點讀書 《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系列嗎?繼叫好又叫座的第一輯「人類的生活」和第二輯「奇妙的動物」後,小百科迷期待已久的第三輯「植物與昆蟲」點讀版也終於上市!
第三輯的主題包括Flowers 花、Fruit 水果、Trees 樹木、Vegetables 蔬菜、The Butterfly 蝴蝶、Insects 昆蟲,介紹花草樹木、蔬菜水果和常見昆蟲,是全系列中插圖最賞心悅目的一套,讓孩子在深入淺出的圖文中,認識大自然中的植物與昆蟲,並了解餐桌上的蔬果是怎麼來的。
市面上的科普童書選擇不少,美麗精緻的繪本也很多,但很少能找到像My First Discoveries 系列這樣兼具美感和知識性,還有英文朗讀音檔、中文劇場版情境故事音檔、點讀錄音功能、雙面膠片互動設計,眼耳手口皆到的佳作。
每本書都有獨特的雙面膠片工藝設計,以精緻手繪插圖呈現科普知識,吸引孩子互動。其中Insects 昆蟲主題,還搭配紙製的「神奇手電筒」,搭配深色膠片使用,就能變身童書界近年最流行的「手電筒膠片書」。
相對於四平八穩的英文原版音檔,中文劇場版音檔非常活潑生動,四歲半的阿梅和七歲半的寶哥,常常在用餐時間、出門坐車時、睡前聽到入迷。只要聽到片頭開場白「嘰嘰咕咕咚,嘰嘰咕咕咚,魔鏡魔鏡快出動!小青轉個圈,阿林眨個眼,科學的小種子飛上天!」就會手舞足蹈跟著唸,接著乖乖坐好聽故事。好多買過前兩輯的書友也興奮的與我分享,他們家兩三歲的小小孩就能聽劇場版故事到入迷。
英文科普童書中難免有不少連家長都不熟悉的專有名詞,但不用擔心,出版社貼心的為台灣家長準備好「中文學習手冊」,該查的單字都幫你查好了,還有中英對照的對話練習、科學小學堂、趣味活動等,不怕共讀時找不到話題討論。
這套科普童書,從幼兒園生到小學生都能享受其中樂趣,使用年限很長。由於這系列的書都是厚紙+膠片設計,耐操不易折損,幼兒也可以在家長陪伴下嘗試用輕鬆的態度一起玩。愛吃的小朋友可以從餐桌上常見的水果蔬菜開始共讀,昆蟲迷會對蝴蝶昆蟲這兩本愛不釋手,花朵樹木則是美到連成人都想珍藏。
等不及想蒐集全系列的小百科迷,快來看熱騰騰的新書開箱分享文和影片,也分享你家的共讀經驗吧!
👉完整版分享文:https://reurl.cc/ynqrq6
🎬開箱影片:https://reurl.cc/NXWAem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禮拜的KidsRead團有KidsRead旗下全系列點讀商品,但很可惜My First Discoveries 系列只能買到第一輯和第三輯,第二輯「奇妙的動物」因為出版社倉庫失火暫時缺貨中(淚),等下次加印再幫大家補開第二輯。新出的第三輯,請務必先趁這團僅此一次的首團最低價買起來!
㊙填寫KidsRead 新品團早鳥登記表單,可取得5/11上午9:00~11:30的優先下單資格,享受早鳥超低價或早鳥限量贈品。早鳥表單將於5/10下午15:00截止登記:https://reurl.cc/g859kX
🎁這禮拜每則新品搶先看貼文都會抽出一名粉絲,送上500元折價券。請在本則貼文按讚並留言告訴我「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系列 讓你心動的原因」,或「你家愛用KidsRead點讀教材的經驗」,我會在5/10選出一名贈送「#KidsRead團購折價券500元」,可用於2021年KidsRead各團購中,下週二5/11的團購就可以抵用喔!
🙋♀️新手必讀!KidsRead 全系列分享文總整理/常見問答集:https://reurl.cc/R6Nm6z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新增7例,皆境外移入;居家檢疫違規升級「一犯就送檢疫所」;第二階段紓困方案1500億】
今(1)日台灣新增7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台灣累計病例329人。此外今日也進一步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細節,明訂室內1.5公尺,若無法執行,業者應停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分兩階段實施。指揮中心表示,若無法維持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且沒辦法戴口罩,業主應停業。不過目前仍在第一階段柔性勸導階段,若疫情加重才會進入第二階段強制執行,除了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活動,其餘活動都要禁止。
由於居家檢疫違規事件屢屢發生,一改過去二犯才集中檢疫的做法,今日指揮中心宣布,只要違規被抓一次,就送集中檢疫所,且取消隔離補償並罰款,還會加徵住宿、飲食費。今日也正式公布將「嗅、味覺異常」加入採檢認定的臨床條件中,與發燒、急性呼吸道感染列為同一認定條件。
■機場檢出5例,多從美國返台
今日新增7例,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國家為美國(6人)及英國(1人),其中有5人在機場就篩檢,2人在居家檢疫期間檢出。共為3男4女,居住在北部的有4人、南部3人,發病日介於2月29日至3月27日。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個案中,案325及329在2月6日至3月30日與另1名友人至美國自助旅遊,案325於3月23日出現嗅覺喪失情形,案329則則是在3月24日出現味覺及嗅覺喪失、有痰等症狀,2人返國入境時主動聲明有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通報,今日確診,為國外旅遊群聚感染;2名確診個案的另1名同行友人無疑似症狀,居家隔離中。
其餘5名境外移入病例為獨立個案,出國目的包括就學、工作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人)及機場(3人)。
■社交距離兩階段實施,室內無1.5公尺且不能戴口罩,業主應停業
指揮中心先前曾建議室內人與人要距離1.5公尺,室外1公尺,若達不到者須戴口罩。今天指揮中心另公布更詳細的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柔性勸導,針對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且無法戴口罩的室內場所,業主應停止營運。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例如餐廳沒辦法戴口罩,業主就要想辦法增加隔板,餐飲一人一份等等。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補充,餐飲業者可以規劃每個人吃飯方向是同一方向,不要有對面交談,隔板也是另一種方式。
第二階段則進到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全數禁止。
指揮中心表示,會分別針對餐廳、校園或辦公室、大眾運輸、賣場或其他營業場所、排隊人龍、特殊機構(如長照機構、監獄等)及其他特定場所等情境,提供維持社交距離的規範。莊人祥說,已經擬好草案,正在簽呈,簽呈完成就會公布。
不過指揮中心並未明確指出何時要強制處分、進入第二階段,現場媒體多次詢問,陳時中皆沒有正面回答,最後才透露,有規劃第一、二階段,但沒有具體時程,會根據專家研判情況,隨時作出調整。他強調,不是不願意預先公告,但擔心大家會反過來,用想定的實況想像可能性,「讓民心更不穩」。
■蔡英文:第二階段紓困1500億,捐千萬口罩當「國際一份子」
台灣除抗疫成績國際有目共睹外,也已從口罩進口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產國、日產1300萬片。今日上午蔡英文總統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將會在口罩、藥物、技術三項目對國際提供協助,包括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請國內廠商提高奎寧藥物的產量,幫助其他國家治療輕症患者,以及分享台灣大數據分析系統,讓其他國家能準確追蹤確診民眾的接觸史,醫院也會提供防疫的經驗和技術。望藉此向國際傳遞「Taiwan is helping」的訊息。
她在致詞最後以英語對國際宣示,過去幾個月來,看到各國勇於奉獻的醫護人員不斷犧牲,台灣作為國際一份子有責任提供協助,讓各國前線的醫護人員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針對國內產業振興,行政院也將提出第二階段紓困,兩階段紓困將達1兆5百億元規模。蔡英文今表示,因為疫情提升到全球,紓困必須從第一階段提升到第二階段。第一階段除了立法院通過600億元特別條例預算外,還包括400億元計有預算、1000億元不同基金和3500億元規模的貸款協助。她強調,第二階段紓困預算約會有1500億元規模,會請立法院修改上一次特別預算法案來追加,而兩階段的的紓困規模一共會達到1兆5百億元規模。
■觀光局推「安心防疫旅館」,入住每房每日補助1000元
由於居家檢疫與隔離人數增加快速,為了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交通部觀光局提出「安心防疫旅館」專案,每房每日補助業者1000元,同時公佈「『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防疫旅館設置及管理」,4月1日上路,6月30日截止。
交通部觀光局組長湯文琦表示,目前各縣市防疫旅館已超過5000房,之前和各旅宿業者開會時,另有2000多房有意願加入,目前補助金額和房間數沒有上限,希望可以破萬房。
根據該指引,防疫旅館應以獨棟建築、動線分流且「1人1室」為原則,若入住者需照顧者陪同,照顧者以一人為限,在房間內應配戴口罩。
旅館大門、櫃台、電梯及各樓層出入口等地點需設置消毒液設備,公共區域每天至少清潔一次;房間需可開窗通風,具獨立衛浴與空調設備,房內清潔由入住者自行打理,視聽娛樂設備遙控器或觸控面板應包膜保護,個人清潔用品或餐具則盡量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以減少傳播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居家檢疫人數在3月28日達到最高峰,有5萬5千多人,昨天4萬9千多,今天剩4萬6千多人。他補充,若離島民眾返台,會請他們在本島檢疫,協助安排交通和住所。
■未來擬公布高風險職業,重症患者病情資料仍不公開
由於近期有許多個案被公開資料,指揮中心今也重新講解確診個案資料的發布原則,姓名、病歷及病史,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為了避免疫情擴散。
而大眾關心空服員、醫護人員、政府官員確診是否要公開職業、工作地點,指揮中心表示,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有防治需要,工作內容可連結至個人或影響利害關係人。
不過何謂「影響到利害關係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確實朝公開高風險職業確診案例的方向,但是到底哪些職業要公開,還需要思考,有人擔心若公布職業,會讓患者不願意透露自身更多訊息。
不過也有臨床醫師建議,希望指揮中心提供重症患者的部分資訊,例如年齡、性別、疾病表現、病人從第幾天變成重症、有沒有相關的共病等等,讓醫師預估眼前的病人會不會是重症高危險群,擬定治療方針。
對此,指揮中心沒有正面回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從目前臨床個案情況來看,還找不到重症的判斷指標,「我們也希望可以整理出來,但目前醫院提供的資料不夠完整。」
他表示,指揮中心有請醫院提供患者的診斷狀況,但每個醫院都很忙碌,尤其進入到後面病程時,常常沒辦法提供完整資料,要預測重症患者需要更多資料,若不夠完整怕反而會誤導。
■避免缺藥,醫院藥物庫存量超過3個月,食藥署不提供藥物
由於各國疫情嚴重,台灣已傳出缺藥情形,根據食藥署藥品資訊供應平台,缺藥通報包括肺炎鏈球菌自費疫苗、治痛錠、癲癇、利尿劑。
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平台的缺藥定義相對嚴格,是以藥物「商品名」來定義,「這樣看確實個別商品有缺」,但如果照健保定義「三同」,「同劑量、同成份、同劑型」來定義藥物,現在是不缺。
但他坦承有分配問題,因此現在醫療院所若藥物超過3個月用量,食藥署就先不供應;其他有缺的醫療院所,食藥署會持續供應,供給量以不超過去年同期庫存量加4%為準。希望幾個月內讓藥分配平順。他也建議,醫療院所開處方箋時,不要寫「不得換藥」,若寫了希望要附上理由。(文/林慧貞、林雨佑;攝影/吳逸驊、許𦱀倩、蔡耀徵、林彥廷)
#延伸閱讀
【空服員、看護、外送員等高風險群,疫情職災認定「看得到卻吃不到」?】https://bit.ly/3dL2nBR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懶人包2.0【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報導者 #COVID19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八卦
【八月書單:超人氣幼兒硬頁操作書Bizzy Bear與Busy系列比一比】
許多媽媽問我幼兒操作書系列Bizzy Bear和Busy系列的差別,比較推薦哪一種。以下是我對這兩個系列的觀察,也歡迎玩過的人加入討論:
1. Bizzy Bear和Busy系列操作機關性質類似,但畫風迥異,Bizzy Bear走鮮明可愛的卡通人物路線,Busy系列則是寫實生活化風格。
2. Bizzy Bear的推拉機關稍緊,偶爾會卡住,Busy系列機關較鬆,相對容易操作。
3. Bizzy Bear的內文以朗朗上口的簡短韻文為主,Busy系列則是略長一點的口語句型,多半也有押韻。Busy系列許多場景都會加入提示問句,如「戴帽子的人在哪裡?」「木馬是什麼顏色?」「畫面中有幾隻鴿子?」的提示,可以當找找書讀,增加互動參與感。
4. Bizzy Bear系列目前有13個主題,Busy系列則有18個(照片中兩系列都各有幾本新書未入鏡)。Bizzy Bear是卡通人物,能盡情發揮創意幻想,例如騎士城堡、深海潛水艇、恐龍探險隊、太空之旅、聖誕老公公的送禮小幫手......;Busy系列則更貼近日常生活經驗,例如逛超市、書店、理髮、游泳,唯一例外的是今年新出版的Busy Alice in Wonderland 愛麗絲夢遊仙境操作書。
5. Bizzy Bear的主題較陽剛,以動物、交通、工程、冒險為主,是小男孩的最愛,Busy系列可能因為作者是女性,設計了不少女孩也會感興趣的主題,其中幾本書封還刻意選擇粉嫩小女生當主角。
兩個系列各有死忠粉絲,很難說哪個比較好。但我個人覺得畫風鮮明可愛的Bizzy Bear一歲半(甚至一歲)就能開始接觸,Busy系列強調基礎認知的生活化情境,二歲以上的孩子更能理解。至少我兒一歲半時只愛Bizzy Bear,兩歲以後才對Busy系列展現興趣。
每個孩子發展進度和興趣不同,如果不確定會愛哪個,或許可以各挑一本不同主題的試試?
※ Bizzy Bear、Busy、Sing Along with Me系列的內頁試讀照片,已更新在三張主圖各自的留言區,有興趣請點進去看。
=
除了Bizzy Bear與Busy系列,八月英文童書團還有不少有趣的硬頁操作書選擇,例如Campbell出版社的Hello!系列與Let's Play系列大開本操作書、Nosy Crow出版社的Sing Along With Me系列童謠操作書等。
愛聽音樂的我兒很喜歡台灣插畫家黃郁軒創作的Sing Along With Me童謠操作書系列,除了媽媽唱到燒聲,掃描QR code也可以播放童謠。(這年頭的童書真是高科技啊) 我已經將最新出版的The Wheels on the Bus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列入待買清單。
★ 八月童書團參考書單與共讀心得:https://goo.gl/VxGDhd
★ 八月童書團專屬折扣連結:http://goo.gl/0VAEQp
(書展頁面對外標示為75~78折,只有從團購專屬折扣連結進入,「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才會顯示更優惠的酪梨壽司粉絲專屬團購價。)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會談一些相對比較深刻的東西。或許對於某些人的生命階段,可能他暫時是聽不懂的,那當然堅持上課的品質,就必須要很誠實的面對自己。
所以呢,當我有意識的談這些相對深刻的東西的時候,我會很快的拉回眼前這些學生、他們的生命狀態、他們能理解,而且能應用的部分。
可是呢,這些深刻的感動,有時候就像種子一樣,它會種在某些人的心裡,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裡面發芽,最近我就遇到一個這樣的狀況。
我有一位學生,她當年剛踏進我的教室的時候,她才20多歲,年輕貌美的一個女生,她的工作光鮮亮麗,那那個時候可以明確的感覺到,她有很強烈的渴望,希望自己更好。
所以呢,在她的工作領域裡面,她其實已經表現的很好了,但是她不滿足,所以呢,她四處的游走在各個老師的各個教室裡,當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個。當年我在跟她互動的過程當中,我可以感受到,我只要每次教到一些使用具體的技巧,她眼神就會發亮。
可是當我談到一些可能生命當中,一些比較深刻的觀念的時候,她可能眼神就會有一點點的渙散。那後來呢,有機會跟她做更深的互動的時候,我就感覺到她有一種渴望。而那渴望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缺乏。
怕自己跟不上、怕自己趕不上,怕在同業裡面,大家有了某些能力而自己沒有,更怕自己沒有辦法繼續的往上爬。所以呢這份恐懼、這份擔心,其實會讓她一直在追逐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課程、聽起來很厲害的老師。
那當然我一直以來,都不是走「造神」的路線,所以呢,在她剛開始上我的第一門課、第二門課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感覺,她可能不會再進教室了吧,結果讓我非常意外的是,她居然一直進我的教室,而且還把我所有的課程都上完了。
只是在這過程當中,我依然有那個很強烈的感覺,那個感覺就是她一直在追逐,但她一直不太知道自己在追逐什麼!然後呢,我只能按照當時的脈絡跟情境,盡可能的給她一些引導,讓她先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去,弄清楚自己生命當中,什麼是自己真正的熱愛,什麼是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
可是我也要坦承,在幾年前,當她離開我的教室,最後一次我跟她互動的時候,我是挫折的。因為我感覺我並沒有把這顆種子真正的種在她的心裡。
帶著這樣的一份小小的遺憾,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她的人生也從二十幾歲漂亮的女生,變成是三十多歲一位輕熟女,那在這樣的生命階段裡面,她也慢慢的走向了結婚生子這一條路。
就在前幾天,她回到我的教室找我聊天,然而這一場聊天,其實是我們約了很久之後,終於成行的一次會面。從她很認真的,真的要跟我約時間好好的談一談的那第一次,其實距離我錄音的這個時候,約莫大概有一年多、快兩年前了。
這中間經歷了好幾次,我很多時間對不起來,再不然就是她在過程當中,懷孕生小孩去了,終於她把小孩生完、月子也做完了,而我也對於她鍥而不捨,一直要跟我碰到面的這件事情深深感動。
所以呢,我終於找到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排任何事,我整個下午就給她好好的聊一聊。果然不意外的,她跟我聊的是她生涯的焦慮,她覺得她一直在追逐,她覺得她在原本的領域裡面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她沒有辦法再更上一層樓。
她問我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定定的看著她,嘆了一口氣,我問她說,如果現在你已經在那「更上一層樓」的那一層了,那你能有把握明年的今天,你已經在這個領域裡面,已經過了一年的時間,你會快樂嗎?
她突然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我這個問題,她楞住了,接著我跟她說,你可能已經發現了,你的生命不斷的在追逐,可是你有沒有真的先靜下來問自己:「你到底在追什麼?」,還有「什麼是你真正值得追的?」
這其實不意味著你要放棄的工作、放棄你的專業,而是當你只是為了追而追的時候,他就好像是我們在面對考試,如果今天有一場考試是,你寫對了不會被加分,而你寫錯了就一定會被扣分,請問這樣的試有誰想考?
可是當我們的生命中一直面對追逐,而我們從來沒有問自己到底在追什麼?到底什麼是內心當中真正安定的熱愛?如果沒有花一點功夫,靜下心來看待這一點的話。
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像這一場絕望的考試一樣,不管你得到的再多,不管你擁有的是任何,你永遠不會得到內心真正的安定跟快樂。
我們這一個下午聊了好多,我一步一步的帶著她去看到自己生命的核心,而這個工作,其實早在幾年前她踏進我的教室,我就應該要做,但是我一直覺得那個時候不是時機。
當我跟她坦誠這一點她也笑了,她說或許在幾年前,老師你要特別的帶著我去回答這些問題,我可能會翻白眼吧,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有時候「時機」會比「方法」來得更為重要。
在這一個下午當中,我或許也沒有幫她找到真正的答案,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太可能透過一個下午就能回答,但至少當她離開我的時候,我看到她的眼神當中,多了那一份沈著跟安定。
她知道她的人生,30多歲的輕熟女到了今天,她已經不能為了追逐而追逐,她必須要先回答自己,生命當中一些真正根本深刻的問題。後來在閒聊的過程當中,她就告訴我,她過去真的花了好多好多錢,跟好多好多的時間在追逐。
追逐那些名師、追逐那些造神底下的結果,這也讓我回想到最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碰到好多學生,他們好喜歡去上那些感覺起來好厲害的課程,所謂的「好厲害」是什麼?
就是啊,那些老師都一副像明星的樣子,這些老師都會宣稱,他們跟某某人多好,一起拍照、合照,然後秀一大堆,然後告訴你,你看這個老師跟世界頂尖的人物相處,那你要靠近頂尖,你沒辦法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時間,所以你靠近這個老師好了。
這個邏輯聽起來好像是對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其實生命到頭來你要活成什麼樣子?你是要活的像別人,像那個所謂的「厲害」的人物,就像我這位學生一樣,她一直在追逐,她其實一直是在追逐著別人的形象。
我寧可你把那個力氣跟時間,一樣用來追逐,追逐你自己,你會發現如果是面向自己的話,或許你不用追逐,因為你本來就在那裡。
而當有了這個出發點,有了這個起始點,你所做的一切事情,你可能還是一樣要認真學習,但是你很清楚知道它背後的驅動力,不是因為缺乏跟焦慮,它背後的驅動力來自於你知道「你是誰」,你也知道「你要往哪裡去」。
所以最後我們say goodbye的時候,她回頭跟我說:「老師,你真的是用一個很笨的方法在經營」,我問她怎麼說很笨的方法?
她笑笑的跟我說:「你都不造神啊!」這個時候我就沒有回話了,因為我很清楚知道她告訴我,我的笨,其實是一種對我最大的讚賞。
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近期開的課程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現在的你,會不會有一種挫折感?那就是每年都有想做的計畫,比如說「學英文」啊、「減肥十公斤」啊…。
你也懂得不要求自己一步到位,把這些目標拆解成小碎步。像是每天背一個單字、每天深蹲五下。
你更知道完成這些小事並不困難,但你偏偏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忘記執行,老是被自己打敗,所以越活越憋屈。
當你對小事情都沒有掌控感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自信去完成更大的目標,更別說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其實如果你想要活得自信,最簡單的第一小步,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夠對自己更有掌控力,也就是能夠更「精準」的,去做到你想做到的事。
什麼是「精準」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呢?
打個比方來說吧,就像我有一個學生,在「CIA的進階班」課程裡,他為了調整自己落東落西的習慣;在我們「進階班」的課程引導下,他幫自己設計一個口訣,那就是「伸手要錢」。
這個口訣是什麼呢?待會會跟你說喔!
而當我們這一位學員有這個口訣之後,他每當要出家門口的時候,他手一握上門把;他腦子裡面就會跳出剛剛說的四個字:「伸、手、要、錢」。
然後呢,他就會重複這個口訣,一邊檢查身份證(伸)、手機(手)、鑰匙(要)、錢包(錢),是不是都帶齊啦?確定了他才會安心出家門。
像這樣子去設置一個口訣,而這背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有效的使用我們的意志力,不要讓我們的意志力消耗在「後悔」啊!
或者是減少停下來,要去「補救」的這些時間。這還能夠避免我們想到什麼、就找什麼,這種「瞎忙」的狀況,自然就能夠省時又省力!
我們之所以能夠協助學員去做到「精準」,這是因為喔,在「CIA進階班」的課程裡面,有每週「面對面」的教練時間。
不過這個「進階班」,一年只有12個名額;而且要先參加過我們「CIA的初階班」,才能夠進入「進階班」。
所以如果你也想要進入「進階班」來學習,那麼明年的「CIA初階班」,會在4月21號開課,目前已經可以報名了,請你把握機會。
我們拉回今天的主題喔,我會先給你一些在你還沒進教室之前,可以執行的小解方。
事實上呢,我前面提到的這位學員,他能改掉落東落西的小習慣,精準的做對事,找回掌控感的解方,就叫做四個字:「建制意圖」。
「建制意圖」是什麼呢?我來說個簡單的實驗,你可能馬上就能夠明白。
這個實驗是這樣子喔,根據統計,一般患有癲癎症的患者,普遍上大概只有55%的人,可以定時的服藥。
也就是說,會有將近一半,大概是45%的患者,總是會忘記吃藥,這會造成個人健康的很大風險。
於是呢,有一群心理學家,為了提高癲癎患者的用藥比率,就協助患者去設計了一個計畫。
這個計畫呢,是請這些癲癎患者,用「自我陳述」的方法,來告訴自己說:「每當早上八點鐘一到,我就會刷好牙,然後服用處方藥。」
沒有想到這些患者,透過這麼簡單的「自我陳述」的對話練習,每天早上刷完牙,就會遵守醫囑定時服藥的比例,馬上從原本的55%,提高到79%。
「自我陳述」之所以好用,主要是因為「當我怎樣怎樣…我就去做某件事」這樣的句型啊,它是一個有效引發行動的內在語言。
它可以在你「起心動念」想要去做一件事,到「付出行動」真的去做它的這中間,提供策略性的「自我暗示」。
協助你在特定的時間,或者是特定的環境裡,變得高度警覺,最後做出相對有建設性的行動。
那麼像剛剛提到的,設定一個「自我陳述」,把這樣的「自我陳述」引導到特定的行為,這整個操作方法,就叫做「建制意圖」。
那麼當你聽到這裡,假如你還懷疑「建制意圖」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那你不妨想一想喔,當你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候,是不是或多或少在桌面,都有一些捷徑?
幫自己設定一些連結,你只要輕輕的去點它,就能夠快速的連到你想要去的網址啊,或者是你想要開的程式,去享受到那種「一鍵到位」的便利。
而「建制意圖」,就是使用「當我怎樣怎樣…我就去做什麼事」的句型,來幫你身體建立起超連結。
當你設定的情境一旦觸發了,自然就會記得該做什麼;久而久之,這樣的超連結還會自成系統,幫你活出精確、省力又高效的人生。
假如你也想要讓自己多一點自信,更有勇氣的去面對所有的挑戰,那麼我真的很鼓勵你,可以試試看「建制意圖」這樣的內在語言,來幫助你自己。
聽到這裡喔,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內在語言」這麼的重要呢?
這是因為呢,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念頭,而這些念頭就是一種「自我對話」,更像是一種「自我陪伴」。
那麼現在我邀請你想一想,假如你每天的自我對話都是:「啊!我又忘記帶了什麼什麼…」;或者是:「啊!我又沒有做到什麼什麼事情…」。
像這樣的對話,是不是無形當中,你只會不斷的在挫折你自己?而且你還會更相信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因而習慣當一個失敗者!
但反過來說,假如你懂得「建制意圖」,你就能夠輕鬆的幫自己建立起自信。
比如說我們家的毛小孩,每天都要刷牙,所以我就告訴自己,當我睡前刷完自己的牙,我就馬上幫毛小孩刷牠的牙,於是呢這個習慣就成功建立起來。
又或者是你家有了新生兒,就可以告訴自己,只要你回到家,你就先洗手再抱小孩,這樣子不但能夠避免孩子受到病菌的侵害;還能夠讓你更有自信,成為一名好的照顧者。
像這樣的一個持續建立好習慣,隨著時間一長,你就可以有意識的,幫自己省掉很多的小麻煩,更可以扭轉你的人生。
那麼假如你的格局更大,你想要在生涯發展、人際關係這些領域裡面,幫自己建立起更直覺、讓人容易理解你、你也能夠更輕鬆表達的超連結。
那麼我很鼓勵你,走進我們啟點文化的教室,參與我們實體課程的學習,跟我有更多的實際接觸後;我才有機會去認識你、理解你,陪伴你往你想去的地方前進。
然而無論如何,透過今天「建制意圖」的分享,你都可以在生活當中,嘗試為自己設定一些小小的超連結。
就像是我前面分享的學員,每一次出門他都告訴自己:「伸手要錢」,他就不會丟三落四了!
生命當中呢,如果從每一天的這些小的「確定感」開始,那麼你要長出更大的自信才有機會。
否則我們每天被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斷的打擊跟挫折自己的信心;你又有多少的力氣跟精神,能夠面對人生更大的挑戰,你說是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近期的課程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都歡迎你,能夠跟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常常會有朋友問我,當我在上課、公眾演講、錄製「一天聽一點」,不管是聲音的還是影片的,在那之前是不是會很緊張?
那當然每一次我都跟大家說,其實每次我都蠻緊張,可是相信的人真的很少。無論你對於我會緊張這件事情,你相不相信;我要很嚴正的告訴你,我也是一般人,我還是會緊張的。
只是很多人,聽完我這麼說之後會反駁我,他說你看起來完全不像啊,你就是可以這麼自然的呈現你自己,那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談到這裡,就回到我本身是個心理學家,我就跟你分享一些,在心理學裡怎麼看待「焦慮」,跟透過有效的調整,讓「焦慮」不會成為你的「阻力」;反而會成為你在公眾呈現你自己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助力。
焦慮,其實在心理學裡面的形容,叫做「高度激發」情緒,英文叫做high arousal emotion。當我們在焦慮的時候,我們是處於很高度的身理警戒狀態。比如說,我們的警覺性會飆高、心跳加速,我們會大量冒汗。
壓力荷爾蒙也會驟升,這些反應都是由我們的神經系統,自動控制的,我們沒有辦法用意志力去調整它。所以呢,一般人會告訴你「控制情緒、冷靜下來、不要緊張」,這基本上來說,是做不到的,而且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廢話。
甚至於它有很大的反效果,就是當身旁的人,都告訴我們不要緊張、冷靜下來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我們自己看起來、或感覺起來,有多麼的不冷靜、有多麼的緊張。
所以這樣的內在暗示,又會讓我們更加的焦慮,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可是這種「高度激發」的情緒也不一定是那麼的負面。事實上,它是可以有正面的呈現,就是「興奮」的自我暗示。
你可以感覺一下喔,你在焦慮的時候,跟你在興奮的時候,如果純粹監測你的生理指標,你會發現它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無論你在「焦慮」還是在「興奮」,你的警覺性都會提高。
你的心跳都會加速、你的呼吸都會加快、你都會出汗、你的壓力荷爾蒙也都會上升 。所以,就有研究者告訴我們,我們或許沒有辦法消除,被激發的情緒;不過,我們可以改變對於這個情緒的「內在詮釋」。
所以呢,千萬不要花力氣,要把這些情緒壓抑掉。「不要緊張、冷靜一點」,這些都是無效的。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把這些都會有的反應,從負面的解釋,變成正面的解釋。
也就是說,從「我很焦慮」的內在暗示,變成是「我很興奮」的內在暗示。其實這樣的想法,不是研究者的空口白話,因為,他們後面有做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這個實驗研究這樣做的,他們安排一些人,去面對那些會引發「舞台恐懼」的各種情境。比如說,要去歌唱比賽、要去公開演講。在每次的實驗當中,他們隨機指派這些研究對象,在事前告訴自己三種內在暗示。
第一組,讓他們自己告訴自己「保持冷靜」。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不要緊張、冷靜一點」,這樣的概念。
而第二組,給他們的內在暗示是「興奮起來」,我現在很興奮。而第三組,沒有給他們任何的內在暗示,當作是一個對照組。
所以,在這些會引發舞台恐懼的考驗當中,花時間把「焦慮」,重新設定為「興奮」的內在暗示。這些研究對象,他們的表現就會很明顯的,比他人來得更好。
然而,如果你還記得的話,事實上「焦慮」跟「興奮」,它們的生理反應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回到生命的調整跟前進,我們永遠沒辦法去改變,那個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就像是要告訴自己心跳跳慢一點,這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們可以針對這些身心反應,去做適當的詮釋。我們越常把焦慮的反應,重新詮釋成現在自己很興奮,我們就有可能越快樂、越成功。因為這樣的調整,我們會更能夠「專注」在眼前的每一個瞬間;而不是在茲念茲那個無法控制的結果。
慢慢的透過這樣的自我強化,所謂的無所畏懼,所謂的更真實、更能夠跟眼前的狀態、更能夠跟當下連結。那這就是你如何自我詮釋,會造成你的生命的結果。
所以呢,談到這裡,回頭回答那個最開頭的問題,到底我在面對公眾演講,還有錄製這些內容的過程當中,會不會緊張?會呀,你們會有的生理反應,我一樣都會有,我也一個都不會少。
但是,或許我會讓你覺得,我是自然的、我是自信的、我是能呈現的很好的,其中的最大關鍵,就在於我只是「重新詮釋」了我的身體的反應。我把那些原本會詮釋成擔心、焦躁的部分,變成是興奮、期待。
而且是一種充滿好奇心的發現,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這個就是我每一次在上課、每一次在演講,或者是每一次在錄製「一天聽一點」的時候,的最主要的心情。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這一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帶著所有的朋友,找到在自己的生命當中,建立並有效經營親密關係的關鍵。
就同她說過的「愛是一個本能」,但是要怎麼樣經營好一份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是需要學習的。『幸福工作坊』這一門課,就是幫助你怎麼樣去建立,並且維繫、經營好一段重要的親密關係。
無論你是已婚還是未婚,無論你現在有沒有伴侶,這一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次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也是我們很多、很多朋友,包含我在內,不斷的央求嘉玲老師,請妳再給大家一次學習的機會。
所以呢,她這一次,這一門課開完之後,她下一次什麼時候還會再開『幸福工作坊』,說實在的連我也沒有把握。希望有緣分聽到這一段內容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待能夠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請問~有人知道商品拍攝的行情嗎? - Mobile01 的八卦
或是情境圖?看人喊價商品一個一個拍或多個一起拍?一次數量?那都會影響價錢的應該想清楚要怎樣拍才詢價,會比較準確知道大概多少錢。 ... <看更多>
商品情境照英文 在 攝影網美必看!商品情境照大揭密!4招商品擺拍技巧|大包 ... 的八卦
大包小包不在家#情侶#拍照教學#拍照打卡#景點#打卡#攝影#影片☀更多美拍教學影片:◻秋冬美景怎麼拍?! 7招美照教學大公開! ! f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