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徐珮芬
有時父母會欺騙你
說只要你快樂長大
有時童話會欺騙你
讓你以為這世界上
沒有永遠的醜小鴨
有時課本會欺騙你
讓你專程跑到河邊
看小魚逆流向上
有時總統會欺騙你
就像情人一樣
上了之前說的話
總是比較動聽
有些傷心的人會騙你
答應你要好好活下去
其實是要你答應
沒有他,你也要好好活下去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你就騙回去
拿根菸,從容走上樓頂
讓他們以為你不過
想看看天空的雲
註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出自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同名詩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註2:收錄於徐珮芬,《夜行性動物》(台北市:啟明,2019.01.07),P.40-41,並於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發布在徐珮芬個人粉專。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要選擇哪一首詩,讓下一代的人們記憶當代,這著實是困難的議題,尤其當僅有數首詩的名額可以選的時候。鋼筆人選擇徐珮芬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主要是因為這首詩可說充分展現2010-2020這十年間現代詩的主要模樣,使其具有一定的時代代表性。
詩在1990年代的後學浪潮中,逐漸朝遊戲性的方向前進;而地方文學獎則讓充滿長句與地方文史的詩特別盛行,然而,在鄉土文學論戰後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詩在1990-2010年這段期間可說能見度相當低。直到鴻鴻創辦《衛生紙+》,強調以口語的詩介入社會,才讓人文主義的精神重新彰顯。
然而時代畢竟是改變了,以前的詩以沉重的形式憂愁於國族的改變,而到《衛生紙+》的世代,對青年而言,生活早已太過苦悶,比起創造神話來迎擊另一神話,他們更傾向先解構過去的威權與神話,再重塑主體,其解構手法可說出自夏宇以來的一連串系譜(事實上,當代的青年詩人又有幾人不受夏宇影響呢?),而重塑主體的部分,則頗有鄉土文學以來的真傳。過去很難想像夏宇和鄉土文學如何聯繫或融合,但這融合卻在《衛生紙+》以來的一連串青年詩人的實踐下,成為當今詩壇的某種主流。在幾名著名的「衛生紙詩人」如蔡仁偉、瞇的詩中,都可看到類似傾向。
徐珮芬雖非嚴格意義上的衛生紙詩人(在《衛生紙+》上發表次數不到5次),不過其解構手法與面對政治的方式,確實與《衛生紙+》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且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中充分展示。
我們可以看到,此詩以「有時XX會欺騙你」為開頭,這個XX可以是父母、童話、課本、總統等,我們大多是自小被動接受這些事物,而這些事物以某種威權方式,訴說這世界的某種理想模樣,然而詩人戳破這些事物的威權性,直說他們欺騙你,快樂長大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沒這麼美麗,政治不一定說話算話。然而,欺騙人的不僅是威權,還有善良,悲傷的人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就算他不在,這是悲傷的人的善良(與某種程度上的自私)。
在這些解構後,詩人如何塑造「你」的主體性?在詩中,詩人建議「你」騙回去,走上屋頂,這暗示了「你」在這世上如此悲傷,甚至想要跳樓。徐珮芬最後呈現的主體,無疑是悲傷的,這直接呈現在2010-2020這段期間,青年對整個世界的不滿乃至絕望,長期的低薪下,當連小確幸都不可得時,青年只能憂鬱地活下去。
不過,寫這首詩的徐珮芬,最後還是活下來了,我想這提示了我們另一個東西,詩人正是這樣直接面對自己的憂鬱,將它寫出,他才得以活下來。相較於葉青的死,即便人生如此憂鬱,在他之後的青年詩人們無不努力活著,當那些想死的心情寫成詩了、哭完了,日子仍會繼續過下去。
如果連作者狀態也一同思考,這首詩大概是鋼筆人以為能呈現這一代青年詩人樣貌的詩作之一吧。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3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語課本詩選 #告別國語 #徐珮芬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衛生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0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詩人讀詩📖】 〈Pad〉 ◎崎雲 這即是原因嗎 Potalaka,哪裡還能觀 自在,要站在多高的山頂、足探 多深的黃泉,始能 聽見諸佛的講經聲 化為風聲與金箍 或心聲,被故人聞見 前來與你我相會,Potalaka 龍女說:只要有念 假即成真,即如我見 如你見,我愛如你愛 皆是同一的本源 ...
周夢蝶詩獎 在 晚安詩 Facebook 八卦
生不如死的事 ◎游善鈞
⠀
你見過許多生不如死的事
譬如一頂美麗的帽子
帽簷很寬,適合繁衍一窩蚯蚓
「這樣不行。」你搖頭。你說。
空氣慢慢緊繃一隻鳥要鑽出銳角
包括從我眼底撈起的石頭
讓我告訴你一件生不如死的事
譬如一件默默承受地心引力的襯衫
領口向外敞開,適合再縫上兩顆釦子
「這樣不行。」我搖頭。我說。
譬如拼好一面鏡子
躲開所有裂痕
我想起我們,曾經說好,共同完成一件事
那些事卻蛇般鑽入遠遠的草裡
失敗了,失敗。
我將雙腳反折,晾掛肩膀
你知道我在努力製造全新的
生不如死的事
譬如有人深深愛我
譬如有人深深恨我
譬如我的存在造成另一端無情的消耗
「這樣不行。」
就要癢了起來
雙手向外支撐,肋骨百葉窗一樣層層翻開
這樣不行
這樣不行
這樣不行
這樣不行
⠀
-
⠀
⠀⠀⠀你在我心中留下
⠀⠀⠀一個指揮,沒有留下
⠀⠀⠀任何一樣樂器
⠀
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是曾獲優良電影劇本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全方位新銳作家游善鈞的首部詩作。這是一冊情詩,也是一本「潮濕」的詩集,水裡來,火裡去,外冷內熱,理性節制與感傷脆弱並存。詩人不要什麼明亮的廢墟,或者晴朗的靈魂,也許一切必然崩塌,然而還是有可能以文字「將自己與自己焊接/一如脫落之前/逐步響亮的水滴」。
⠀
「有些詩讀著,像電梯殘留上一個誰的好聞香氣,形影已杳,無可捉摸;有些詩讀了,像皮膚縫上沾衣不濕的雨線,拂去之際,發現是身體裡汨出的潮淚。這些因為失敗的事而成功的詩,大抵還像一面可怕的液體鏡子,鏡中人只有頸子:愛讓我們面目全非,卻又能藉由相似的痛苦,指認彼此(因瑕疵而獲贈形體)的靈魂。」──孫梓評
⠀
「在草原上停格的獵豹,靠近看才發現牠的斑紋由一尊又一尊俄羅斯娃娃組成。傷口裏包著愛,磚瓦中悶著水。這本詩集之於我,比半瓶烈酒還要更暴力、還要更魅惑。」──徐珮芬
⠀
⠀
🌧🍃 下方留言處有彩蛋 🍃🌧
⠀
⠀
《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
⠀
🎋 博客來:https://reurl.cc/8Gj6NM
🎋 讀冊:https://reurl.cc/5l1aKv
🎋 誠品:https://reurl.cc/arVze9
🎋 金石堂:https://reurl.cc/g7DleN
周夢蝶詩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我死了 ◎徐珮芬
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死了
一開始我不是很確定這件事
於是我穿上衣服
至少看起來
像是還有身體
我離開房間
推開了門
推開身後的沉默
沒有一聲再見
沒有一句「注意安全」
馬路上行人匆匆來去
活著的人看起來都像是
急著要往某處前進
沒有一雙眼睛望向我
沒有一輛車
願為躊躇的我減緩速度
我果然是死了吧
我這樣想
我走進便利商店
想買包煙
溫柔的歡迎光臨
不是對我說的
沒有人歡迎死人光臨
綁短馬尾的美麗女孩
低頭在刷條碼
她很專心地與自動門發出的叮咚聲對話
我走到城市中被遺忘的公園
找了一張斑駁的長椅坐下
一個小男孩進入我的視線
他是如此專心用沙礫堆砌碉堡
直到另一個玩伴出現
用腳狠狠踐踏他的世界
我羨幕他放聲大哭
死人沒有需要守護的東西了
想到這裏我拿出手機
試圖連絡親密的人們
我要告訴他們我死了
我撥了無數通電話
我發了許多條訊息
純粹的寂靜使我明白
他們都比我更早知道
我已經死了
高樓遮蔽了天邊的晚霞
我拖著死去的身體
慢慢走路回家
想著來生
願投胎到一個
能看到夕陽落下的地方
我打開門
沒有人迎接死人
沒有人抬起頭看我
他們直盯電視螢幕
上頭播放的盡是與我無關的事
死人不能改變國家決策
戰爭計畫
或偶像明星的戀情走向
我的房間仍維持生前的模樣
活著時沒能讀完的書
上頭還有潦草記下的筆跡
此刻我已無法想起
當時為何迷戀
被劃線的這一句
曾經在乎的人
饋贈的馬克杯
被生前的我
藏在置物架最裏面
杯緣的灰塵積得多厚
我就死了多久
——徐珮芬,〈我死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頁11。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我死了〉原名〈死期〉,為徐珮芬於2015年8月24日發表於PTT詩版的詩作,是徐珮芬在PTT上第二受到歡迎的詩(有54推) 。收錄於詩集中時不僅改名,許多字句也有些微調整,雖然每段的意思基本上並沒有變化,不過原本有逗號的地方幾乎都被刪除,大多字句更加排比類似。
在主題上,這首詩以第一人稱敘述敘事者我在城市中的漫遊,展現城市中他人、過去親密的人乃至於家人對自己的冷漠,然而敘事者我沒有想與城市的人互動,想主動聯絡的人卻又沒有回應,使得敘事者我以「我死了」來總結這些現象,而最後一段更揭示了敘事者我死去的原因,使整體情緒達到高潮。對憂鬱者的各種生活情境描寫,以及明確陷入如此糟糕情境的原因,都使不同的讀者(憂鬱症患者、失戀者等)得以快速帶入敘事者我的處境。
正如徐珮芬2016年受幼獅雜誌訪談時,採訪者陳芳珂寫道:「徐珮芬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存在著某一塊黑暗、幽微的角落,面對這份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負面情緒,她選擇將其化做一首首詩來排解憂傷」,而這首詩不僅排解了徐珮芬的憂傷,也觸及了讀者們心中的黑暗角落,重新檢視自身的負面狀態。或許是因為如此,這首詩才能在PTT詩版獲得如此多迴響吧。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6.html
周夢蝶詩獎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詩人讀詩📖】
〈Pad〉 ◎崎雲
這即是原因嗎
Potalaka,哪裡還能觀
自在,要站在多高的山頂、足探
多深的黃泉,始能
聽見諸佛的講經聲
化為風聲與金箍
或心聲,被故人聞見
前來與你我相會,Potalaka
龍女說:只要有念
假即成真,即如我見
如你見,我愛如你愛
皆是同一的本源
Potalaka,你要相信龍女
所念即現,所思即成的咒訣
即便那是多大的罪愆啊,我的朋友
與敵人,請你以你殘存的聖性
指引我尋得最後一束
乾淨的柳枝,以遮蔭我身
淨我所念念
淨我於額前燃起地淫欲的火蕊
成為雪,凝為石
使我所見皆慈悲,所聞皆愛
淨我醜陋的結痂與戒疤
使我成為最好的人
❖❖❖
人何以活著?
一個擁有穿越人間地獄的剔透靈魂視角的詩人。
使我所見皆慈悲,所聞皆愛
淨我醜陋的結痂與戒疤
使我成為最好的人
▎《諸天的眼淚》#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 ▎
「詩人若無思想不能求其深刻,若無才情不能求其創新,《諸天的眼淚》兼備二者,堪稱是一部向周夢蝶致敬的詩集。」──陳義芝
離去或許會有送行的車聲
或許沒有,但定有孤獨
會喊著陽光的名字
會有明亮的草色在眼前閃
有溫暖的指尖順著棺木的紋
前來理解我。有時是風
留下我未盡的話語,有時
是堅韌的傘面在極冷的時刻
會為你們接住一些雪,或難堪,記得
是明燦的月光披覆在身,是人們
從世間得到的愛,寧靜的年輪
被按上指紋,許諾為諸天的眼淚
──節錄〈諸天的眼淚〉
詩人藉宗教之手,卻潛入每一個人心裡或淺或深或還在不斷陷落的窟窿裡,那些滿是敗壞、扭曲、傷殘,無人聞問的窟窿。
他不悲苦抑鬱呢喃,也不仇憤填膺嘶喊,只是深邃斂靜地將我們頻頻負隅頑抗的雙手給溫柔拾起。
當我們在美好與罪惡、生死與記憶、愛與背叛、命運與無常之間,千瘡百孔卻又尋覓不到出口,觸目皆是駭人髏骨時,他的溫柔拾起,是最巨大的同情與悲憫。
我們何以活著?為何活著?在每一個舉白旗的當口,是詩人一次次願意以詩為我們粉身碎骨。
❖❖❖
羅智成(詩人,作家)
崔舜華(詩人)
鄒佑昇(詩人)
——撰文推薦
唐捐(詩人,台大中文系教授)
陳育虹
陳義芝(詩人,臺師大國文所兼任教授)
——傾心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崎雲《諸天的眼淚》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
●1月7日全台網路、實體書店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2QJq7LQ
金石堂:https://bit.ly/35fHdX3
誠品:https://bit.ly/2SONqqC
讀冊:https://bit.ly/2FhPL57
momo:https://bit.ly/39BBVZd
周夢蝶詩獎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詩人讀詩📖】
〈上邪〉◎崎雲
多次走向河
看腕上的黑曜綻虹光
直照所有的病穴
隨風襲樹影,放下呼吸
感到有一絲熱情
在冷,在荒山白鷺
迷茫於河邊半傾的水車
前緣、後續,明瞭彼此所在的
愛與不及
皆是不值得信任的生機
若此刻你穿越茫茫的蘆葦叢
輕聲喚我,我仍會答應
直至心識渺小
而神明,天尊流淚
會晤無言
廟宇半崩毀
❖❖❖
人何以活著?
一個擁有穿越人間地獄的剔透靈魂視角的詩人。
使我所見皆慈悲,所聞皆愛
淨我醜陋的結痂與戒疤
使我成為最好的人
▎《諸天的眼淚》#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 ▎
「詩人若無思想不能求其深刻,若無才情不能求其創新,《諸天的眼淚》兼備二者,堪稱是一部向周夢蝶致敬的詩集。」──陳義芝
離去或許會有送行的車聲
或許沒有,但定有孤獨
會喊著陽光的名字
會有明亮的草色在眼前閃
有溫暖的指尖順著棺木的紋
前來理解我。有時是風
留下我未盡的話語,有時
是堅韌的傘面在極冷的時刻
會為你們接住一些雪,或難堪,記得
是明燦的月光披覆在身,是人們
從世間得到的愛,寧靜的年輪
被按上指紋,許諾為諸天的眼淚
──節錄〈諸天的眼淚〉
詩人藉宗教之手,卻潛入每一個人心裡或淺或深或還在不斷陷落的窟窿裡,那些滿是敗壞、扭曲、傷殘,無人聞問的窟窿。
他不悲苦抑鬱呢喃,也不仇憤填膺嘶喊,只是深邃斂靜地將我們頻頻負隅頑抗的雙手給溫柔拾起。
當我們在美好與罪惡、生死與記憶、愛與背叛、命運與無常之間,千瘡百孔卻又尋覓不到出口,觸目皆是駭人髏骨時,他的溫柔拾起,是最巨大的同情與悲憫。
我們何以活著?為何活著?在每一個舉白旗的當口,是詩人一次次願意以詩為我們粉身碎骨。
❖❖❖
羅智成(詩人,作家)
崔舜華(詩人)
鄒佑昇(詩人)
——撰文推薦
唐捐(詩人,台大中文系教授)
陳育虹
陳義芝(詩人,臺師大國文所兼任教授)
——傾心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崎雲《諸天的眼淚》第三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
●1月7日全台網路、實體書店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2QJq7LQ
金石堂:https://bit.ly/35fHdX3
誠品:https://bit.ly/2SONqqC
讀冊:https://bit.ly/2FhPL57
momo:https://bit.ly/39BBVZd
周夢蝶詩獎 在 [放榜] 第六屆周夢蝶詩獎決審入圍名單公告- 看板Literprize 的八卦
https://i.imgur.com/yBSZKkV.jpg 【第六屆周夢蝶詩獎】決審入圍名單公告「第六屆周夢蝶詩獎」1月31日徵稿截止,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優秀現代詩作品160 ... ... <看更多>
周夢蝶詩獎 在 [放榜] 第六屆周夢蝶詩獎決審入圍名單公告- 看板Literprize 的八卦
【第六屆周夢蝶詩獎】決審入圍名單公告
「第六屆周夢蝶詩獎」1月31日徵稿截止,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優秀現代詩作品160件,感
謝所有投稿者共襄盛舉。
初審通過147件,即送請評審委員會展開複審作業。三位評審委員,歷時一個多月費心審
查,共有19件脫穎而出,入圍決審。作品名稱如下:
《心術》
《淺談給自己和孤獨的星球》
《毛片》
《行走在水面上》
《唯思念倖免》
《黑夜蜂蜜》
《牡蠣皇后》
《太陽說我棧居的屋子有鬼》
《象群》
《月亮之下無新事》
《夢的截圖》
《搜神》
《地球轉運站》
《原光》
《暗夜裏一頭獸在晃神》
《一袋米要扛幾樓》
《普拉絲的遺書》
《一絡稻穗如何安靜》
《過動公寓It’s the caffeine dancing》
#維護決審公平性 #暫不公布投稿者姓名
#恭喜入圍者
#入圍即是莫大的肯定與榮耀
訂於四月中下旬召開決審會議,隨後公告獲獎者名單及完整決審記錄,敬請期待。
--
我們每個人只是在給自己寫信
--安德烈.紀德語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225.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terprize/M.1681308583.A.95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