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一位很久以來的粉絲
她在我還青澀到拿麥克風會發抖的時候
特地從北部到高雄來聽我演講
場地是只有十人座位的餐廳
甚至現在那家餐廳都已經收掉了XD
她後來跟著我好多次的活動
從醫療勞動人權
到外科甘苦談
到性別教育
曾經最久的一次討論
是我們站在台北捷運站整整聊了快一個半小時
煩惱,想要成長,希望有力量帶給別人幸福
這是我們共同的話題
如今她的家人支持了她
勇敢地說出她的故事
也分享給你們
希望能夠多一點認同
多一點力量
多帶給別人也給自己 多一點幸福
The coming out story of my sister and family 🏳️🌈🏳️🌈🏳️🌈
我妹和我,有時還有一個南部家庭的出櫃故事
(文非常長)
(雖然我們很害羞,但可以分享;如果因此可以多一點同理心就太好了!)
這篇文章寫在公投之前,希望真的因此有人加入了那300多萬的聲援者中
公投之後無論如何,請相信台灣還有愛
———————————
「什麼叫做受傷,受傷就是:
國家制度裡沒有同志的位置,許多基本權利被剝奪,在教育體系裡完全隱身成為見不得人的存在;
一旦性傾向曝光所需面對的職業、家庭、人際關係甚至人身安全的各種風險。
承受某些人無理由的厭惡,在全面的壓力下,產生的挫折和自我認同困境⋯⋯
⋯⋯而且這些東西,是從同志第一秒認識到自己的性傾向那刻開始,就要開始承受了;也許是三歲,也許是七歲,也許是十二歲。
這叫做受傷。每分每秒都有人捅你一次的那種傷。」
—— 朱宥勳(2016)
———————————
我妹什麼時候認識到自己的性傾向的?
應該是2003年,因為葉永鋕過世而修訂〈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前一年
據她說是小五,班上女生開始覺得誰誰誰很帥的時候,她完全沒興趣
2003年,也是張國榮過世那一年
那時還是國一的我,遇到一個(我現在才知道)恐同的國文老師
她說:「張國榮搞同性戀、有病,他才會自殺。」
在還沒有性平教育的那年
這就是我對同性戀的第一個印象,有病
同性戀是被討厭的,就如同老師輕蔑厭惡的表情
我從來都沒有討厭過同志,畢竟學校裡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帥學姊
傑尼斯遠在日本,而學姐們就在隔壁大樓,穿著裙子頂著鳳梨頭,重新定義了帥氣
但儘管學姐們在學校裡走路多麼有風
但看老師的態度,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應該都還是覺得同性戀很噁心不正常,有病吧
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妹也剪了鳳梨頭之後,我們大家都開始偷偷覺得她可能是同志的時候
我會這麼不希望她是個同志
她會被討厭、她會很辛苦,怎麼辦
———————————
中學到大學的期間,我們就看著我妹變得越來越帥,應該是交了女朋友,但我們大家都說是朋友
然後在從聖功宿舍回家的週末,我媽有時候出去研習,有時候叫我陪她看電影,看完還得分享心得(老師的小孩就是這樣逼哀)
所以我大多時候都拒絕陪看
我們就這樣心照不宣地過了這幾年
———————————
大學畢業、準備出國的那個暑假,我正在享受最後的玩樂
結果我媽寫了email+奪命連環call,叫我回去
妹妹有事需要我們全家在一起
妹妹和前女友感情出問題
在面對感情問題,同時又要隱瞞家裡性向的雙重壓力之下
她再也承受不了、爆炸了;決定向家裡出櫃,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必須釋放掉一邊的壓力
抱著可能會被逐出家門的覺悟,打電話給媽媽
「媽媽,我是同性戀,我喜歡女生。」
『媽媽知道啊。』
媽媽的反應非常平靜,像是早已預演過的
———————————
我們後來才知道,媽媽早在10年前,察覺尚旻不像一般女生的時候
就開始利用學校的資源,參加了性平課程的研習,開始了解性別相關的知識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LGBTQIA
她認識了這些原本很陌生的名詞,和輔導老師、諮商老師、性平會的委員討論
理解性少數的想法、行為,以及他們會遇到的困難
我才赫然發現,在這幾年間,我媽一直叫我陪她看的電影
《為巴比祈禱》、《愛在暹羅》、《男孩別哭》、《神父同志》、《越愛越美麗》
一字排開全部都和同志相關
原來媽在這幾年,一直努力著用各種方式,去認識、理解一個她從沒接觸過的族群
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準備著面對妹妹出櫃的那一天
為了可以好好說出那句「媽媽知道」
她準備了整整10年
她準備好了
當我還因為怕妹妹辛苦,而不敢面對的時候
媽媽已經先跨出了一步,已經在想著若是妹妹遇到困難,要怎麼協助她
不是阻止她走上辛苦的路,而是應該努力改變她身邊的環境,讓她這條路走得越來越不辛苦
———————————
出櫃之後
*
爸爸覺得很開心,覺得女兒一輩子都不會嫁人,可以永遠陪在爸爸身邊(安捏甘對)
(結果同志快要可以結婚了哈哈哈哈爸爸哭哭)
*
阿嬤其實很好奇,一直在想辦法試探
例如
『旻啦什麼時候帶男朋友回來?』
「以後會帶回來給阿嬤看啦。」旻一邊騎上機車,一邊先打哈哈過去
等機車騎遠,阿嬤雙手圈住嘴巴,對著離去的尚旻大吼:
『如果妳帶女朋友回來,也~沒~關~係~哦~~~』
(阿嬤可能還沒辦法接受同性戀,也不敢面對尚旻承認她是同志,但又很好奇 😂😂;所以每次都抓在這種她沒辦法回應的時候說)
有一次塞了一張副刊剪下來的剪報給旻「這很適合你看!」(塞完立刻逃跑)
是一個讀者媽媽的投稿,接受自己的女兒是同志的文章
還會襲尚旻胸
「吼你都穿這個防彈衣」(摸一把)
那是束胸啦阿嬤!
*
阿姨在尚旻失戀的時候放著家庭聚餐不吃,陪著她一起哭
*
小姑姑說:「尚旻現在就是碰到感情問題而已,跟她是不是同性戀一點關係也沒有!」
『哎她談感情這麽傻,還好她不是喜歡男生。要是喜歡上壞人就糟糕了!』
「說不定未婚懷孕生了兩個小孩。」
『還要出去賺錢養酗酒的老公。』
「還會被揍。」
『還好她喜歡女生。』
「她是同性戀真的太好了~~~~」
*
在討論要結婚的時候,我請Sam轉告公婆,說我妹妹是同性戀,我身上應該有同性戀的基因
雖然還沒打算生小孩,但生了說不定也可能是同性戀
如果真的不能接受,我們就取消婚約沒有關係
婆婆覺得這件事根本就沒什麼,不值得特地拿出來報告
公公有點嚇到,原來他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但為什麼會這麼驚訝,因為以前都沒發現呀,她和我們真的沒有不一樣
連保守的韓國人都和我站在一起,站在愛的同一邊
而且Sam竟然傻傻地把我說「我妹比你兩個兒子還帥。」轉達給公婆😱😱😱
豬隊友!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啊啊啊
———————————
縱使她很幸運地,身邊的家人朋友營造出的環境是友善的
但我還是覺得很對不起
我自認為自己很友善,我們的家庭很有愛
那她出櫃的時候為什麼會「抱著被趕出家門的覺悟」?
是因為在她之前說「吳尊好帥 😍😍」的時候
我們明明知道她在裝,卻跟著她一起自欺欺人嗎?
(後來想想為什麼她不選擇汪東城或炎亞綸而是吳尊,應該跟她的興趣還有未來的職業相關 😂😂 根本超級合理)
還是在她那段自我懷疑、認同、掙扎的時期
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所以暫時伸不出手去拉她嗎?
太多太多的畏懼、逃避、不敢面對,讓我們錯過了發現她的時機
但幸好,還沒有太晚
婚姻平權公投,雖然是一場被迫開始的延長賽
但它對我的意義其實是 ——
我可以和年少無知、逃避的自己和解;
拍拍那時候拉扯於社會常規和自我認同的妹妹,抱抱她、跟她說:
妳沒有錯。
———————————
雖然我們的核心家庭很peaceful
但還是會在親戚、身邊的朋友同事那裡,接收到不友善的訊息
尚旻其實在出櫃後,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家人
因為爸媽必須面對還不了解的親友,可能還會有懷疑的眼光說他們怎麼生出、養出一個同志小孩
所謂「同志出櫃,家人入櫃」,之後要面對外界、痛苦的是家人
雖然這些和尚旻當初經歷過的痛苦相比太微不足道,但她還是覺得很抱歉
妳想太多了
如果關在櫃子裡是很痛苦的,那我們就一起出櫃吧
爸媽一起會去參加性平課程(爸爸是被拖去的)
以前輩的姿態,和其他還有疑惑、不能接受的父母聊天(喔很跩是不是)
抱持著「多一個願意理解的家長,就少一個破碎的家庭。」的心態
真的促成了父母和同志孩子的和解呢
我和爸媽身邊的朋友早就知道妹妹是同志
爸爸還印了好幾份聯署書帶在身上,到處簽到處收,說服身邊親友投公投
如果「讓大家知道家裡有人是同志」就是出櫃的話
那我們早就不知道出櫃幾百次了
我們從來沒有否認、隱瞞過自己的家人是同志
因為無論我們到底是什麼,愛男生還是愛女生,都是彼此最驕傲的家人,不是嗎
———————————
希望從此以後
這個發生在我們家的小故事,再也不值得一提
每一個家、每一對有情人,都可以開開心心好好過生活
阿公阿嬤的支持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93231148/posts/2091611537565267/
投票隔天早上,阿嬤用line錄了一段音檔給尚旻:
「旻~~阿嬤支持你。
不要急,慢慢來,這件事不簡單,我們的觀念真難改變,但阿嬤改變了!
你有阿嬤阿公支持你!」
雖然公投的結果讓人難過
但還是想讓你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善意和能量
不要氣餒,我們整裝再出發
感恩節快樂
ps.
我不怪那位老師(因為我媽媽也是老師),畢竟那年還沒有性平教育,老師也不懂
只是感嘆,如果當年有機會受到正確的教育,或許可以早一點成爲妹妹的後盾
pps.
謝謝 Aaron Liu Photography
We-Sweet Style 彩妝造型
We-Sweet Photography 喜恩影像團隊
想樂工作室 Wedding Fun Studio
「吳神父過世了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倫敦人妻先生手記 Facebook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閒聊] 如何幫助神父? - 看板Cathol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吳若石神父的運費、客服和退貨,YOUTUBE、PTT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吳若石神父的運費、客服和退貨,YOUTUBE、PTT和網友分享 ... 的評價
- 關於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心得]吳若石神父足體自療- 看板ChineseMed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八卦
#神父的鹽
最近有兩個搞笑藝人走了.
一個是享負盛名的志村健,另一個是我們前國防部長,郝柏村.
志村健最熟為人知的角色,就是變態的怪叔叔,他一邊做色色的事被揭穿,一邊裝作無辜的樣子,跳著奇怪的舞步,「奇怪的~叔叔」、「奇怪的叔叔」,緩和氣氛,跳完還要說聲「Da Kun Da」意味不明的句子,引起現場的大爆笑.
至於我們郝伯伯的代表作,大概就是在93軍人節的時候,在新中華兒女學會舉辦的抗戰勝利紀念日研討會,突然大喊一聲「台灣前途全體中國人決定!」
他稱,政治是務實的,要看實力、看力量.從過去歷史來看,不管是甲午戰爭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前途從來都不是台灣人民可以決定的!」
他說,他不反對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但從過去、現在、乃至於將來,都不是台灣人民決定.
「台灣的前途就是中華民國的前途,中華民國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來決定!」
語畢,台下的老頭們紛紛起立,鼓掌喝采,他露出志得意滿的表情,我想,那句子,就跟「Da Kun Da」一樣,蘊藏著屎瞬間落下的含意,此時此刻,他們褲袋的尿布,應該都是鼓鼓的,配合著他們興奮的表情.
聽著郝伯伯的話,他們興奮到烙賽.
神父曾經在「yo,這位brother」一書中,稱這樣的現象為郝柏村困境(Fucking How Dilemma).
並如此形容,這齣喜劇,
「力量主義者,傾向將台灣與中國比喻成兔子和獅子,要擁有獅子的力量,才能談兔子的生存,要增強自己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才能擁有台灣的意識,這般陳腔濫調的說辭,恰巧中了郝柏村的陷阱,兔子不可能會長出獅子的牙齒,台灣的領土與人口,亦不能成長如中國的戰備和軍力,現實並不如童話,如要喝完一窖的葡萄酒,吃完堆積如山的麵包,將混在一起的糖和鹽巴分開,你才能叫自己的名字,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嗎?」
現在,這位在現實之中,跳脫螢幕之外,企圖在政治之中加以實現他的荒謬,令人慶幸,他失敗了,那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然而,在某些地方,他的話語可能應驗了,中國流出的病毒,成為一種恐怖的力量,殺死了數以萬計的中國人,也開始侵略世界,甚至連帶給人們歡笑的,真正喜劇界的搞笑泰斗,也淹沒在他的床褥之中.
中國的病毒,之所以可怕,可怕的地方,不在於他奪走別人的性命,癱瘓他國的醫療,甚至四處傳播的高傳染性.
而在於,他奪走了人們笑聲,讓人們看不見彼此臉上的表情.
他們得戴上口罩,預防武漢肺炎,以及另一群陷入Fucking How Dilemma的小丑們,到處指正他人,不准使用武漢肺炎,要用新冠肺炎,這是一種歧視.
不知冷凍櫃的屍體們,會不會在他們腳下直挺挺地看著他們?
無聲的問他們,我得了哪一種病?那種病來自哪裏?由誰隱匿?由誰來害死我們?
你要人們都不知道嗎?
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你還在跳針,病毒的名字應該符合我的意志,這比什麼都重要,相比那些死去的人,沒有確診的人,正在染病的人.
相比那些被奪走的笑容.
郝柏村對了,中國的病毒,正在決定他人的前途,不只是台灣,還包括日本,包括整個世界.
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呼吸,他們的肺,確實,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見到了志村健因武漢肺炎去世的消息,我想哭.
看到了郝柏村過世的消息,我想笑.
現實似乎如他所說的,人們的前途,不能自己做決定,就連人們想稱呼那個傷害他們病毒的名字,也不能自己做決定.
要由中國人,由中國病毒,來決定.
如此荒謬的劇情,在現實中上演,令人想笑.
笑到眼淚都流出來了.
不過我想,就算這是搞笑,應該也要有人來吐個槽.
我去你媽的武漢肺炎.
我幹你娘的中國玻璃心.
就算到死,也要對著這個瘋狂世界吐槽,找回自己的自由.
這應該是我們能決定的事.
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來做決定.
而我們要決定台灣獨立.
就像在這中國病毒之中,台灣仍然屹立不搖.
我們不只反抗病毒,更反抗了中國的謊言、壓迫,與各種的使人不能自主,讓他們的統戰,他們的恐嚇,他們的勒索,就像搞笑一樣.
我們或許不能決定怎麼死,但可以決定怎麼活.
就像志村健一樣,我們能決定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感謝以下tomoyo的贊助:
#whitenoiser
#陳峰五
#艾倫
#義勇軍
#吳欣岱 #醫師
#神父粉絲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台灣的名】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倫敦人妻先生手記 Facebook 八卦
選舉結果塵埃落定,若這次選舉如楊岳橋所言是「一場不受干預的選舉」,我希望各派系也能平心靜氣、認真地看清楚現況。
首先,李卓人得票93047,馮檢基得票12509,兩者相加為105,556,仍然低於陳凱欣的106,457。既是兩者盡力拉票下,依舊不敵建制,那不能推委責任與任何一方𠝹票,因為就算有「如果」,就算兩者聯手,結果依舊是會輸,正如我不能怪責Lisa.S搶左我老公吳彥祖一樣— 本來我都係冇行,唔可以懶人地搶我條仔。
既然𠝹票的說法不攻自破,現在泛民需要留意的,是如何和馮檢基及其相關的勢力修補關係,否則就算馮陣營不再出選,該選票只會直接射落海或被對家吸納。麻煩兼拜託各大門戶綁好平時圈養的狼狗,不要讓他們發難先咬馮陣,否則上面有上面傾、下面有下面打,你地一定和好唔到。如果發現難以修補關係,我建議可以參考楊岳橋先生在修改議事規則的緊張關頭下,仍舊在小登科之際,邀請建制陣營開開心心玩返晚(當然,接下來是議事規則被更改了)派員結婚既能為黨內沖囍,亦能當和頭酒,邀請馮陣「杯酒釋票源」,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此外,唔好做清算list、唔好做清算list、唔好做清算list(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錯就認打就企定,做清算list只會令對方和你更加難再合作。這個網上有好多KOL,唔係個個好似我呢啲不吃軟也不吃硬的紐紋柴,佢地部分仲對非建制陣營有所憧憬(少年,你太年輕了),要是你不出江湖追殺令,反而懷柔處理一下,我相信未來就算你出戰又或是出事,大家都會踩少一腳。
簡單點來說,就是麻煩做返好少少公關。唔識玩facebook就交俾啲乳鴿玩,唔好成日留言追住啲人爆粗,大佬,好玩唔玩,走去練蛤蟆採補神功,咁多人睇住,有失身份啊你~
最後,放下你不必要也沒有人在意的過去,唔好開口埋口都「民主老兵」、「我當年...」,呢啲擺到明老屎忽的語氣,可免則免。各位呀叔呀嬸,無人對你地有興趣,亦冇人對你地咸豐年前的豐功偉績有興趣,我地投你係投「將來」,回想這次選舉,你大部份的火力除了務虛地攻擊政府和想當年外,我碌你個選舉專頁碌幾十個post,碌到星期五先見到你第一個講你政綱的post啊!如果要搵人鬧政府,唔駛投你啦,交俾我地呢啲唔專業嘅三姑六婆做就得啦!我強烈建議你地重新認真審視自己的社交媒體策略,參選最重要的是政綱,你問下投左你地嘅人,其實知唔知道你嘅政綱?我恐怕十個有八個都仲係投緊你個光環,但問題係「當你的光環暗過世間火柴何用困在五指山」?選民當然會走了。
最後的最後,我俾多個忠告你:唔好怪焦土。楊岳橋講得好岩— 「有頭髮邊個想做檢基」,如果見到希望,無人會想要焦土。你知道我呢兩日除左做公廁之外,仲做左幾多選民的告解室?成班友投完棄權,甚至係對家之後走黎pm我,問「係咪做左壞事?」大佬啊,我師奶仔黎架ja,神父play我真係唔識玩。我敢講,只要你地從今以後認真查找不足,改善政黨做返場好戲,我相信部份迷惘的羔羊還是會回來的。
焦土的壯大,不是在於焦土派有多努力宣傳,而是你們做得有多差多令人失望,請不要倒果為因,焦土派並沒有早於任何一個民主派成立,肉必須先腐,而後蟲生。
#只要敢遠飛亦能自創我的煙花紀
#神是我自己若然目光高過聚散分離
#奉承你因往日雙眼無珠不停放大你
#X票危害健康
#勿做道德綁匪
#多做事少說話
#舊時沖左落廁所架啦
#何況你的過去都不也就是一連串的失敗
#點解要拎出黎講
#告訴大家就算再失敗也能選議員嗎
#正能量哦
#算啦唔講啦
#積口德
圖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
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心得]吳若石神父足體自療- 看板ChineseMed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最近在書店接觸到吳神父足體反射健康法的書, 回家上網看看他的故事(影片), 還有臉書「社團法人吳若石神父全人發展協會」的一則一則訊息。 這幾年他培力的團隊致力於 ... ... <看更多>
吳神父過世了嗎 在 [閒聊] 如何幫助神父? - 看板Cathol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當聖母聖心會高層決定更換板橋懷仁堂的本堂神父時 有教友向會長提出請求
我們懷仁堂才成立一年 宋天祿神父就過世了 吳偉立神父才接任一年 又要調走
對我們教友而言是相當不公平的事 可不可以不要調走吳神父? 會長搖頭
可不可以請吳神父做滿三年再調好嗎? 會長說 這是修會原先的規劃
教友轉求吳神父留下來 不要調走 吳神父表示 他服從修會的決定 他要調走
懷仁堂有兩大強而有力的翅膀帶領懷仁堂飛得又快又遠 吳神父是其中一隻翅膀
三十多年前吳偉立修士奉派到光仁中學懷仁中心 從事特教 勞工 移民的服務
懷仁堂的教友幾乎都是他騎著腳踏車 到各個工廠裏去找出來 到懷仁中心望彌撒
在懷仁堂成立前 吳神父身兼十多個工作 從教友周刊到勞工權利 廢死全都看到他
懷仁堂成立以後 他接受教友勸告 逐漸辭掉眾多兼任工作
但是神父宿舍常有各團體 各組織在那開會 神父也加以指導
可以說 吳神父是台灣天主教與基督教中 少見戰鬥型的牧者
一年前吳神父注意到板橋許多工廠中的菲律賓員工幾乎都是天主教徒 他開始拜訪工廠
上下班時站在工廠門口 與菲律賓人打招呼 一個個摸頭降福各教友
現在懷仁堂英文彌撒中每星期都有近百位菲律賓教友參加
懷仁堂另一隻翅膀是陳瓊芬修女 三十年前陳修女奉派到懷仁中心 陳修女走路快
講話快 做事快 罵起人也大聲 完全不同於我們印象中修女柔順委婉的形象
陳修女很有領袖魅力 彌撒完主動找教友聊天 一次拉三四個聊 居然形成懷仁堂特殊的
彌撒後聊天文化 彌撒完三四十人聚集在光仁中學門口廣場聊天 有人聊得不知道時間
十點半保全要關門趕人才陸續離去
陳修女積極拜訪教友 我家她曾上門拜訪兩次
積極服務教友 教友家有什麼事 她都主動拜訪
陳修女是第一任修女 中間兩任後 她再度調到懷仁中心一直到今
修女開始積極組織教友 傳教協進會 關懷小組 禮儀祖 青年會 聖詠團
如今懷仁堂教友組織相當強大 陳修女居首 各組織如同她的手臂 應用得心應手
修女三十多歲奉派懷仁中心 如今懷仁堂時代她也六十五歲左右 手摔斷過 關節疼痛
雖然她仍走得很快 歲月還是會緊迫著人
所幸教友組織成為她的手臂 配合良好
吳偉立神父會做麵包果醬 每次彌撒完畢 他準備了麵包果醬請教友吃
彌撒結束後 教友一邊吃著麵包 一邊聊天
聊天地點油光仁中學校門口改為中堂
吳神父七月一日起交接 由侯發德神父接任本堂
這兩星期因為吳神父離去 只有陳修女準備茶水 放在教堂門口 沒有麵包果醬
彌撒結束教友陸續離去 侯神父陳修女在門口與教友聊天
一個新神父的到來 我們等著他的領導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溝通才能了解神父的規劃
一切教友組織如同平常正常的運轉 但也等帶著神父有何指示指導
侯神父與吳神父一樣是社運出身 不過侯神父年紀太大了 不能期待他像吳神父一樣亂跑
我發覺懷仁堂的彌撒後聊天文化正在消失 禮拜天晚上與陳修女及蘇朝聰會長討論
這個可能的危機 我希望下星期茶水移到門口廣場 蘇會長也答應買些餅乾點心
我們會在彌撒後在廣場招呼招呼教友 讓她們多待一下
曾經轟動江湖 驚動萬教的懷仁堂彌撒後聊天文化 又會重現江湖
--
雲昇臉書:雲昇居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27.1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