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士多啤梨、朱古力、抹茶......原味椰絲棉花糖才是王道。
【港產椰絲棉花糖 製作過程逐格睇】足本介紹: https://goo.gl/z7kRnP
史蜜夫糖果網上購買點: https://goo.gl/4sVo2Q
#飲食男女 #港產 #椰絲棉花糖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Instagram: http://goo.gl/KwjNO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籽:追源尋味】 就到農曆新年,比起頻繁的拜年活動,更期待全盒糕點回歸。總覺得它們就像一些你一年見一次、面面善善,阿爸卻永遠講唔清佢身世的遠房親戚,感覺熟悉又模糊。「史蜜夫糖」不是史密夫所創?「瑞士糖」真是來自瑞士?最好奇,還是「藍罐」(Kjeldsens)曲奇。近乎每個香港人由細食到大,卻傳聞...
史蜜夫糖 在 急急Touch Facebook 八卦
今日Urban Touch史蜜夫糖果廠
《一粒糖生於香港》
刊於01012017叱咤場刊「903本」
童年只參觀過汽水廠和健康飲品廠,沒到過最夢幻的糖果廠。雖然我還沒有拿到Golden Ticket,但我也成功為自己安排了一次參觀活動,走進觀塘工廈中的史蜜夫糖果廠。
一九六一年,史蜜夫糖果廠由方氏與友人成立,位於通菜街一、二號的唐樓,由數個五、六百呎的單位組成,一個單位是工場,一個單位做包裝,還有一個單位是貨倉。七十年代,通菜街唐樓重建,糖果廠搬到了觀塘。史蜜夫最為人熟悉的,是藍白色包裝紙上有隻牛的鳥結糖和像一條條水晶柱的橙花軟糖,其他出品還有:蜜瓜軟糖、雜果軟糖、椰絲棉花糖、鮮奶拖肥糖、椰子糖等,以往亦曾推出朱古力、吹波糖、黑加侖子糖。
電梯門打開,眼前就是糖果廠,我隔着鐵閘跟裏面的人說:「我想搵方先生。」他為我把閘拉開。在寬敞的工場,我看不到朱古力河流,也沒有色彩繽紛的糖果森林,這只是個非常樸實的工場:機器、材料、紙箱外,就是十多位友善的中年人。唯一的五顏六色,來自應該已數十年沒改變的糖果包裝紙。這裏不怎麼夢幻,不過,親眼目睹一粒糖的的誕生,還可立刻放進口中品嚐,感覺也很奇妙。
工場分成廚房、包裝、貨倉、辦公室四個部分,一切由廚房開始。造糖最基本的工序就是:把材料加熱、混合、冷卻、切粒後,便可包裝。八十年代之前,這些步驟全以人手完成,由師傅用力攪、出力切,請數十名女工來把糖果逐粒包好。現在,除軟糖仍靠人手切割和包裝,其餘大部分糖果的攪拌和包裝工序都交由機器完成。雖然如此,師傅們仍然重要。廚房內,師傅把忌廉和糖等材料倒進攪拌機中,這混合物已是糖果的液態版。然後,兩位師傅合力捧起一百磅熱騰騰的糖果,把它倒在冷卻床上。師傅戴起手套,把軟軟的糖果掃平。廚房和包裝部之間有隻窗口,師傅把漸漸冷卻變硬的糖果推往包裝部。包裝部師傅便把糖果捏成條狀放入機器中,機器把糖果裁切和包裝。數秒後,從出口掉下來的,是以紅白藍包裝紙裹着的鮮奶拖肥糖,上面印着「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負責包裝的嬸嬸再人手把糖分成一袋袋。
方先生一二三
我說我想找方先生時,也不肯定要找哪一位,因為這裏有三位方先生。糖果廠第一代方老先生,今年九十多歲,約十年前退休,他共有八名子女,糖果廠交給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七十一歲的大兒子負責管理賬目、六十七歲的二兒子送貨、六十五歲的三兒子製作糖果、維修機器。三位方先生自小在糖果廠長大,年紀大了,便不能吃太多糖,以往,大哥最愛吃已停產的黑加侖子糖:「同英國天寶(Trebor)嗰隻味一樣,同真嘅黑加侖子味一樣!嗰時賣好多㗎!」二佬和三佬都愛鳥結糖,二佬説:「新鮮嗰陣好食好多!一放入口就軟!」三佬:「花生味好香,好好食!」在他們成長的六十年代,香港物質並不豐富,小朋友能多吃粒糖,已很甜:「細個偷偷哋拎返去畀同學食,我哋整朱古力,我就拎成大舊返學校食,好開心!」二佬説。
三兄弟自小在糖果廠幫忙,大哥和二佬,最甜的回憶是被糖淥傷手和腳。對三佬來説,最甜的,是把生意做好:「讀完書就跟爸爸出身,喺呢度做咗差唔多四十年,做到有聲有色就最甜!」他是三人之中最勤力的一個,亦最有熱誠。大哥説:「我哋年紀咁大,想唔退都唔得啦。而家對腳有啲勞損,又腰痛,做得幾多得幾多。」三佬卻説:「我哋年紀大,點會有得做?其實唔係。我哋做呢啲,好簡單,任何一個人,只要我教曉佢,就可以做。如果有後生仔入行,我哋一樣可以做落去,繼續承傳落去!」廠內現有一位較年輕的製糖師傅,約三十歲。
七、八十年代是糖果廠生意最好的時期,每日生產三千包糖果,銷售至美國、加拿大、中東、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1997年後,生意已大不如前,不論出口或在香港銷售,都有來自各國的對手。三佬説今年市道更差,過往每年年尾總會忙得不可開交,今天卻能跟我閒聊。「除咗嘉頓,我哋就係香港最後一間糖果廠,如果我哋唔做,我都覺得好可惜。」他説。
我的糖果廠之旅來到尾聲,方先生們送了許多糖果給我。未來MADE IN HONG KONG的小朋友,不知道還可不可以吃到MADE IN HONG KONG的糖果。
史蜜夫糖 在 急急Touch Facebook 八卦
兩年前寫了史蜜夫糖果廠的故事,這天知道方先生們要退休了,會賣商標,糖果廠也將停工。
~電梯門打開,眼前就是糖果廠,我隔着鐵閘跟裏面的人說:「我想搵方先生。」他為我把閘拉開。在寬敞的工場,我看不到朱古力河流,也沒有色彩繽紛的糖果森林,這只是個非常樸實的工場:機器、材料、紙箱外,就是十多位友善的中年人。唯一的五顏六色,來自應該已數十年沒改變的糖果包裝紙。這裏不怎麼夢幻,不過,親眼目睹一粒糖的的誕生,還可立刻放進口中品嚐,感覺也很奇妙。
~我說我想找方先生時,也不肯定要找哪一位,因為這裏有三位方先生。糖果廠第一代方老先生,今年九十多歲,約十年前退休,他共有八名子女,糖果廠交給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七十一歲的大兒子負責管理賬目、六十七歲的二兒子送貨、六十五歲的三兒子製作糖果、維修機器。三位方先生自小在糖果廠長大,年紀大了,便不能吃太多糖,以往,大哥最愛吃已停產的黑加侖子糖:「同英國天寶(Trebor)嗰隻味一樣,同真嘅黑加侖子味一樣!嗰時賣好多㗎!」二佬和三佬都愛鳥結糖,二佬説:「新鮮嗰陣好食好多!一放入口就軟!」三佬:「花生味好香,好好食!」在他們成長的六十年代,香港物質並不豐富,小朋友能多吃粒糖,已很甜:「細個偷偷哋拎返去畀同學食,我哋整朱古力,我就拎成大舊返學校食,好開心!」二佬説。
今日Urban Touch史蜜夫糖果廠
《一粒糖生於香港》
刊於01012017叱咤場刊「903本」
童年只參觀過汽水廠和健康飲品廠,沒到過最夢幻的糖果廠。雖然我還沒有拿到Golden Ticket,但我也成功為自己安排了一次參觀活動,走進觀塘工廈中的史蜜夫糖果廠。
一九六一年,史蜜夫糖果廠由方氏與友人成立,位於通菜街一、二號的唐樓,由數個五、六百呎的單位組成,一個單位是工場,一個單位做包裝,還有一個單位是貨倉。七十年代,通菜街唐樓重建,糖果廠搬到了觀塘。史蜜夫最為人熟悉的,是藍白色包裝紙上有隻牛的鳥結糖和像一條條水晶柱的橙花軟糖,其他出品還有:蜜瓜軟糖、雜果軟糖、椰絲棉花糖、鮮奶拖肥糖、椰子糖等,以往亦曾推出朱古力、吹波糖、黑加侖子糖。
電梯門打開,眼前就是糖果廠,我隔着鐵閘跟裏面的人說:「我想搵方先生。」他為我把閘拉開。在寬敞的工場,我看不到朱古力河流,也沒有色彩繽紛的糖果森林,這只是個非常樸實的工場:機器、材料、紙箱外,就是十多位友善的中年人。唯一的五顏六色,來自應該已數十年沒改變的糖果包裝紙。這裏不怎麼夢幻,不過,親眼目睹一粒糖的的誕生,還可立刻放進口中品嚐,感覺也很奇妙。
工場分成廚房、包裝、貨倉、辦公室四個部分,一切由廚房開始。造糖最基本的工序就是:把材料加熱、混合、冷卻、切粒後,便可包裝。八十年代之前,這些步驟全以人手完成,由師傅用力攪、出力切,請數十名女工來把糖果逐粒包好。現在,除軟糖仍靠人手切割和包裝,其餘大部分糖果的攪拌和包裝工序都交由機器完成。雖然如此,師傅們仍然重要。廚房內,師傅把忌廉和糖等材料倒進攪拌機中,這混合物已是糖果的液態版。然後,兩位師傅合力捧起一百磅熱騰騰的糖果,把它倒在冷卻床上。師傅戴起手套,把軟軟的糖果掃平。廚房和包裝部之間有隻窗口,師傅把漸漸冷卻變硬的糖果推往包裝部。包裝部師傅便把糖果捏成條狀放入機器中,機器把糖果裁切和包裝。數秒後,從出口掉下來的,是以紅白藍包裝紙裹着的鮮奶拖肥糖,上面印着「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負責包裝的嬸嬸再人手把糖分成一袋袋。
方先生一二三
我說我想找方先生時,也不肯定要找哪一位,因為這裏有三位方先生。糖果廠第一代方老先生,今年九十多歲,約十年前退休,他共有八名子女,糖果廠交給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七十一歲的大兒子負責管理賬目、六十七歲的二兒子送貨、六十五歲的三兒子製作糖果、維修機器。三位方先生自小在糖果廠長大,年紀大了,便不能吃太多糖,以往,大哥最愛吃已停產的黑加侖子糖:「同英國天寶(Trebor)嗰隻味一樣,同真嘅黑加侖子味一樣!嗰時賣好多㗎!」二佬和三佬都愛鳥結糖,二佬説:「新鮮嗰陣好食好多!一放入口就軟!」三佬:「花生味好香,好好食!」在他們成長的六十年代,香港物質並不豐富,小朋友能多吃粒糖,已很甜:「細個偷偷哋拎返去畀同學食,我哋整朱古力,我就拎成大舊返學校食,好開心!」二佬説。
三兄弟自小在糖果廠幫忙,大哥和二佬,最甜的回憶是被糖淥傷手和腳。對三佬來説,最甜的,是把生意做好:「讀完書就跟爸爸出身,喺呢度做咗差唔多四十年,做到有聲有色就最甜!」他是三人之中最勤力的一個,亦最有熱誠。大哥説:「我哋年紀咁大,想唔退都唔得啦。而家對腳有啲勞損,又腰痛,做得幾多得幾多。」三佬卻説:「我哋年紀大,點會有得做?其實唔係。我哋做呢啲,好簡單,任何一個人,只要我教曉佢,就可以做。如果有後生仔入行,我哋一樣可以做落去,繼續承傳落去!」廠內現有一位較年輕的製糖師傅,約三十歲。
七、八十年代是糖果廠生意最好的時期,每日生產三千包糖果,銷售至美國、加拿大、中東、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1997年後,生意已大不如前,不論出口或在香港銷售,都有來自各國的對手。三佬説今年市道更差,過往每年年尾總會忙得不可開交,今天卻能跟我閒聊。「除咗嘉頓,我哋就係香港最後一間糖果廠,如果我哋唔做,我都覺得好可惜。」他説。
我的糖果廠之旅來到尾聲,方先生們送了許多糖果給我。未來MADE IN HONG KONG的小朋友,不知道還可不可以吃到MADE IN HONG KONG的糖果。
史蜜夫糖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旅遊籽:追源尋味】
就到農曆新年,比起頻繁的拜年活動,更期待全盒糕點回歸。總覺得它們就像一些你一年見一次、面面善善,阿爸卻永遠講唔清佢身世的遠房親戚,感覺熟悉又模糊。「史蜜夫糖」不是史密夫所創?「瑞士糖」真是來自瑞士?最好奇,還是「藍罐」(Kjeldsens)曲奇。近乎每個香港人由細食到大,卻傳聞丹麥人聽都未聽過。是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我們就到其廠房看個究竟。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C4YPjVSokg/hqdefault.jpg)
史蜜夫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還記得棉花糖那綿綿的口感,那香甜的味道,說起來,好像很久沒有吃過了。現時的棉花糖加入了各種口味,草莓啊﹑朱古力啊﹑抹茶啊……小時候哪來這麼多的花樣?只有滿滿的椰絲。原來,香港還有這麼的一家糖果廠,有着五十多年歷史,默默地做着一顆又一顆膩膩的棉花糖。咬嚼咬嚼,這是最後的土炮味道。
採訪:黃寶琳
攝影:周義安,MICHAEL
史蜜夫糖果廠
地址:官塘偉業街116號聯邦工業大廈10樓
電話:2341 301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rmxVHQYZ0/hqdefault.jpg)
史蜜夫糖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失傳行業】被遺忘的龍鬚糖 僅餘不夠十位師傅:我八歲已經識拉
https://bit.ly/3m1Lc2V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民間工藝的小檔攤,麵粉公仔﹑叮叮糖﹑糯米糍。錢廣海及黃漢強兩位龍鬚糖師傅,同是出生於那個浮華盛世。父親造膠線公仔的錢師傅,小時候最愛站在龍鬚糖檔口前,觀賞師傅拉龍鬚:「好似睇魔術咁,嗰陣時可以一粒一粒咁買,一毫子有三粒。」
錢廣海
民間手藝
電話:9015 8904
地址:新界荃灣西樓角道170-184號華都中心1樓29號A舖
竹苑冰脆龍鬚糖
地址:新蒲崗景福街114號捷景工業大廈17字樓A室
電話:2869 4622
【失傳行業】客家姑娘山邊摘雞屎藤做茶果:唔做就絕迹
https://bit.ly/3pO64ww
梅姐及群姐都異口同聲表示,雞屎藤是茶果中最難做的一款。雞屎藤是一種藤類植物,帶着一股草香味,有解毒祛濕的功效。做雞屎藤最重要的,就是新鮮的雞屎藤葉,梅姐堅持每星期到元朗採摘,方才做得出最香的藤果,她笑言:「又曬又熱,又有蚊針,有時仲會有蛇?。」
時代豆業
地址:銅鑼灣堅拿道東1號
電話:2151 1332
營業時間:9:30AM-11PM
食店資料: https://goo.gl/nwo4nN
各款茶果糕點$15/3個
明星茶果店
地址:元朗泰衡街2號地下B舖
電話:6998 4953
營業時間:08:30AM - 07:00PM
食店資料: https://goo.gl/jaSt9V
各款茶果$6/個
全港僅存二十檔》35年街頭人手炒栗子師︰「炒到膊頭痛都開工!」
https://bit.ly/333XIHt
在美孚巴士總站旁紅綠燈前的這檔梁姓栗子檔,在街上炒栗子已有三十多年,每年秋風一起,大約是在每年九月中到明年四月中,就見他的蹤迹。梁生本是賣衣服的流動小販,後來見炒栗子的收入穩定,就改行做炒栗子。
阿梁栗子檔
地址:美孚新邨美茘道美孚巴士總站旁
營業時間:1:30am-8:30pm
全港僅存兩間糖果廠 史蜜夫先生:而家個個都鍾意坐寫字樓,冇人學㗎
https://bit.ly/36Lp8Tq
遠處傳來推車仔的聲音,泉哥送貨回來了。聽到無人承傳的問題,他略帶唏噓:「可惜,始終係我爸爸一九六幾年做落嚟嘅心血,我哋細細個就喺度長大。」培哥聽畢,緩緩地步離工場。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香港傳統美食 #龍鬚糖 #雞屎藤 #炒栗子 #史蜜夫糖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Ki1Fxhv7g/hqdefault.jpg)
史蜜夫糖 在 江美儀、滕麗名街市遊樂團Sr 3 16 粵語中字TVB 2017 - YouTube 的八卦
TVB | 換上馬貫東、周嘉洛,滕麗名升呢做女皇遊西灣河街市西灣河街市零食之最香港人的糖果「 史蜜夫 」 麥包、江美儀、滕麗名街市遊樂團Sr 3 16 粵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