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的山西過油肉,除了突出的蔥香、蒜香,靈魂的蔥薑花椒大料水外,點兩次的山西老陳醋的醋香讓這道菜特別下飯,勾的是琉璃芡,盤底不留汁。我相信這道菜是從魯菜木樨肉演化而來,但目前還找不到任何文獻就是了。
〔過油肉〕
太原十大名吃之一的過油肉,看起來像是一般的蒜薹木耳炒肉片,但融入了山西菜特有的用醋方式,加上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這樣的成菜要求,而使得這道菜在1950年代末在山西出現後,很快地就在不斷地改良和擴散下,成了現在山西菜的首席代表。
以太原為首的晉中菜,是由包括了以曹家大院與孔祥熙宅院為代表的晉中市太谷縣;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亦為晉商發源地的平遙縣;以及以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喬家大院聞名的祁縣等地的大字號錢莊與票號等舊式金融組織的私家菜,在吸納了其它菜系的烹調方法後所逐步形成的。
過油肉是以前流傳到民間的官府菜,但是要到1957年2月,太原市的市飲食公司組織專家評審,將名廚吳萬庫所做的過油肉被評為太原十大名吃之後,這道源自山西省東部平定陽泉市平定縣的菜,才逐漸出現在太原與其它山西城市的各大餐館。而在隨之而來的60與70年代,動亂之後的改革開放的80年代時,由於張殿華、白寶山、方明鎖等山西名廚積極地參加全市、全省及全國的烹飪大賽,並獲得了金獎後,才讓過油肉這道菜的名字走出了山西。自此之後,只要是打著山西菜招牌的餐館,也都非得有過油這道菜不可。
一般而言,過油肉所選用的部位是豬的里脊肉,不過其實最好是特別選「元寶肉」這個位於豬的後腿的內側,在腱子肉更上面的豬臀部的內部,肉質細膩而軟嫩的純瘦肉部位,一隻豬只能取得長約20公分,重約0.6公斤的2小塊。而這個部位由於為半球型,形似餃子,所以取名為元寶肉,而台灣則因為這個部位的外形類似老鼠而稱之為「老鼠肉」。
過油肉衍生到現在有著許多不同的版本,雖然說配菜的選擇繁多,,有加白菜的、有加洋蔥和黃豆芽和辣椒的,但最正宗地道的還是以冬筍和新鮮野生黑木耳為基本配料,不過現在大多以蒜薹取代了冬筍片。
我們都知道山西菜善用醋,而做山西菜在用醋時又可分為「暗醋」、「響醋」和「點醋」。所謂的暗醋,指的是在烹調前或是烹調初期烹入醋,目的是取其酸味,並且增加食材的酥爛度。而所謂的響醋之所以響,是因為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熱鍋時所發生的響聲,而其目的是取其香,並消除食材的腥味。而如果是在起鍋前烹入醋的話,則稱之為點醋,這時烹入醋則是增加了菜品的風味。
在東接河北,南鄰河南的山西省東南部城市晉城市則以充滿湯水的「大米過油肉」獨樹一幟。這道充滿地方風味的大米過油肉與一般的過油肉不同之處,除了多湯水外,還另外添加了蕃茄。此外,分兩次下蒜末,分別取其焦香味與其蒜香味也是一大特色。在烹飪的工序上,前面都與一般的過油肉的方法一樣,只是在烹入過油過的肉片後,要加入水煮開勾芡過,再下二次蒜末後再點醋。
〔過油肉、抓炒里脊、軟炸里脊、焦熘里脊、糖醋里脊、熘肉段、鍋包肉的異與同〕
過油肉、抓炒里脊、軟炸里脊、焦熘里脊、糖醋里脊、熘肉段、鍋包肉的異與同這幾道基本上都是以豬里脊肉為主食材的料理,成菜後外型類似,但是卻不管在口感或是味道上,都各有各的特色、各具各的滋味。
這幾種里脊料理又分為里脊肉片料理和里脊肉段料理,而且有的要先滑油,有的則是要先複炸過,而有的肉要上漿,有的則是掛糊。
「掛糊」(糊的音要唸「戶」而不唸「胡」)和「上漿」所用的原料基本上是一樣的,其功用也同樣是給食材「著衣」,如果是從糊與漿的稀稠程度、調製方法、用途及特點來說的話,掛糊可說是給食材穿上一件厚外套,而上漿則是為食材披上了件薄衣裳。這是因為掛糊所用的麵粉或澱粉較多,所以糊稠而厚;而上漿所用的澱粉較少,因此漿較之相對稀而薄。而在調製的方式上,掛糊是先將麵粉、澱粉、水、蛋液等各種制糊的原料,加入一個容器內攪拌均勻成糊狀,然後再將主食材放入糊中掛勻;上漿則是把食材與各種製漿的原料直接加在一起拌勻。而調製的方法之所以不同,怎是因為掛糊主要適於用炸、熘、烹、煎、貼、拔絲、掛霜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成菜具有鬆軟、酥脆的特點;上漿所製作的菜餚則是適那些適合以滑炒、滑熘、爆炒等方法烹調,而成菜具有滑嫩、柔軟的特點的。
這裡所述的幾種里脊菜品中,又以抓炒里脊、抓炒魚片、抓炒大蝦、抓炒腰花這幾道被慈禧太后稱為「抓炒王」的清宮御廚王玉山所做的這清宮四大抓炒之一的抓炒里脊最為大名鼎鼎。之所以被稱做抓炒,有一說是因為需要急火速炒,因此最後抓幾下就出來,另外也有一說有是因為食材要在澱粉裡反覆地抓而得名,是類似於焦熘的技法,咬下去焦脆,而內部軟嫩。此外,為了使得里脊肉嫩中求嫩,在掛糊之前,還必須要在蔥薑水裡反覆地抓,不斷地往肉中入水份,這也是抓炒之名的由來。(關於蔥薑水,中國魯菜烹飪大師紀曉峰強調,要抓50下才是蔥薑水:「將帶皮薑(刮皮會去掉大半薑辣味)拍碎,大蔥拍破,放入盆中,加入清水,用手不停抓至少50下,把水抓成淡黃色、濃稠的液體,才能夠起到提鮮去腥的作用」(《味道春秋》,80))。
先將切好的里脊肉片加鹽、酒、蔥薑水、醬油後不斷地抓。抓炒里脊抓好之後要掛糊而非上漿,而且使用綠豆粉為佳,可使其成菜後的口感更為酥脆,水分多次少量地加,加到用手抓起流瀉下來的程度後,要加一點點油進這個糊中,更增加其成菜後的酥脆。在肉片掛糊後,燒寬油至六成油溫時,將掛好糊的肉片一片一片地下鍋,並同時把火改為小火,慢慢先將肉炸熟,待肉炸挺住浮起,顏色變得微黃即可撈出,等油溫再升高到七成肉的時候,再下鍋複炸到脆爽後撈出。烹汁切好的蔥薑米、料酒、蔥薑水、一勺半的醋、一勺醬油和約兩勺的糖,最後再加入太白粉水調勻後即成抓炒汁。正式操作時,直接將調好的抓炒汁烹入鍋中,直接炒製,等汁炒到色澤變亮的時候,便可將炸好的里脊下鍋,淋上少許明油後,翻裹均勻,即可出勺。
而與糖醋里脊相比,抓炒里脊的口味屬於小甜酸口,要以鹹為主味,其次才是酸甜,酸甜口不能蓋過鹹鮮味,而糖醋里脊則是大甜酸口。另外從芡汁上來說,糖醋里脊是汁大芡大,而抓炒里脊講究的是緊汁包芡(「抱汁兒」),芡汁裹住里脊即可,在吃完之後盤子中也不會留下太多的汁。
而熘肉段和鍋包肉則是東北菜,在《東北菜之兵法》一文有討論過。其中的熘肉段是山東人闖關東所演變成的東北菜,自於魯菜的焦熘肉段。熘這種烹飪方式類似於炒,是將切好的食材原料用醃入味後以過油等方式先初步熟成後,再調好的汁澆淋在其上翻拌成菜的烹調技法。而焦熘這種技法又稱為炸熘和脆熘,是將醃好的肉先掛糊拍粉後要先油炸至酥脆,然後再將調好的芡汁入鍋,加入炸好的主料翻拌均匀或直接將芡汁澆淋在原料上熘製成菜。
熘肉段與糖醋里脊不同之處,在於它為鹹甜而非酸甜口味,而與與焦熘里脊不同之處則在於焦熘里脊是掛糊,熘肉段則是上漿炸製,穿的衣服厚薄不同,肉片也是厚薄有別。焦熘里脊肉片較薄而掛糊也薄,熘肉段是稍厚的肉段,上漿也上得更厚,因此在炸完之後保持水份的情況下,吃起來的口感更嫩。不單如此,熘肉段上的漿還得是硬糊,也就是調得濃稠而不稀,抓起來特別得乾,從而形成較硬的麵衣。
鍋包肉則由熘肉段衍生而出,原來叫作鍋爆肉,出自清光緒年間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瀛的廚師鄭興文之手。鄭興文是旗人,父親是茶商,在他六歲時隨著父親來到北京之後,隨著父親吃了許多的美味佳餚,遂生習廚之心。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餚,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師的鄭興文於清光緒七年(1881)在北京的一條街面上開了一家名為「真味居」的酒家。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十四位技藝高超的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
當時正是中東鐵路興建後的商業繁榮期,道台府官員經常要與外國人打交道,為了招待好來訪的外國使節,鄭興文必須經常變換迎賓菜的口味。為此,他專門到東清鐵路賓館學習俄式西餐的烹飪之法,把原來中國北方鹹鮮口味的焦熘里脊改成了外國人所喜愛的酸甜口味的菜餚,而食客則是大加讚賞,這一改使哈爾濱成為鍋包肉的起源地,鄭興文稱它為「鍋爆肉」,但是因為外國人發音不標準而講成了「鍋包肉」。而創作出鍋包肉的鄭興文,憑藉這道菜名譽世界,成為大名鼎鼎的「濱江膳祖」,就連他的徒弟也被請進皇宮,成為御廚。而濱江,指的就是哈爾濱。
鍋包肉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一般的菜講究的是色、香、味、型。而鍋包肉還要加個「聲」,也就是在咀嚼時,會發出類似吃爆米花時的那種聲音,此乃鍋包肉這是酥脆的證明。
寫到這不禁想到宜蘭三星的特色小吃,原名爆肉,而因為覺得爆這個字筆劃太多而改稱為台語同音字卜的卜肉。雖然官方說法是第一代參考日本天麩羅的方法所創製,但是以切條的豬里脊肉加醬油、糖、香料粉和雞蛋後,再裹上太白粉和麵粉油炸的方式卻反而更像是沒有加芡汁的鍋包肉,畢竟日本的天麩羅不會像中式炸肉一樣先醃肉再上糊。
#山西過油肉
《晉菜之兵法》: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49714262-
台灣 老陳醋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八卦
感謝《蘇杭菜》一書的作者,全球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 暨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岳家青前輩的介紹
一本好書
最近看的一本書,叫百年飯桌,作者FB上的名字叫鞭神老師,本名叫李廼澔,師大英美文學博士,封面說:吃飯不讀書,踩雷徒傷悲,手機網路的盛行,方便找餐廳與小吃,太多的部落客,寫相關飲食的報導,有的收錢,有的免費,但都沒有責任,可以上天下海的自由寫,寫之前,做功課了嗎?原來一位部落客,可以像我們政論節目的主持人、來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袁枚在近300年前,留下了一本廣為人知的”隨緣食單”書裡的飲食觀念,影響至今,有些已證實昨是而今非,但無傷大雅。他書裡面說:”吃者隨便,廚師偷安” ,近300年前說的話,現在呢?更離譜、更糟糕,現在的人,到了西餐廳,懂得何謂熟成牛排,會喝紅酒,會吃義大利油醋沙拉,研究老陳醋,是義大利的作法。可是吃台灣菜,中國菜呢?到了川館子,說他們的蔥爆牛肉做得不好,到了北方館,嫌麻婆豆腐做的不地道,去吃台菜海鮮,非得點蔥(火靠)鯽魚,說味道不對。
會吃,廚師就不敢乎弄你,餐廳就不敢亂做菜,反之,做什麼,出什麼菜,你就吃,餐廳怎會不欺負你,廚師怎會不瞎搞呢?
鞭神老師,以研究英美文學專業知識,來談飲食文化,以他擅長的事,進入了這個領域,因為他踩了太多的地雷了,而這區塊真的太廣太深了,值得探討一輩子,希望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談的內容與意義,並希望他不停寫下去。
提供最近吃的兩道菜給大家參考:
1. 蘿蔓波蘿蝦:蘿蔓太小,包不住波蘿蝦
2. XO醬中卷海參:沒有菜型,湯汁過多,配菜多於主菜
#百年飯桌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台灣 老陳醋 在 食物課 Foodie Studies Facebook 八卦
【食物化學課】臘八後過年前的綠蒜頭
今天是臘月二五,再過五天便是除夕,要吃綠蒜頭:「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老舍寫道。
到了北京,臘八那天也醃蒜,這些天總盯著深綠色的蒜瓣,終於忍不住打開來嘗嘗,結果就是太好吃了,想寫文章炫耀,大家還來得及做好在春節吃。
去年就看到臘八蒜的習俗,弄了一罐,不知道是醋不對還是蒜不對,那蒜頭硬是沒變綠。
後來才知道醋跟蒜頭都不對,連氣溫也不對。蒜頭在低溫儲藏時,比較容易產生異蒜胺酸,異蒜胺跟胺基酸作用產生黃色化合物,而浸泡在米醋中時,大蒜的細胞死亡後後產生蒜胺酸,它和異蒜胺酸產生藍色分子,於是黃+藍=綠,翠綠的臘八蒜產生了。
以上出自徐明達老師的《廚房裡的秘密》,看不懂很正常,小助教也看不明白,總之知道化學很奇妙,以及自然變綠色或藍色的蒜頭都是可以吃的就好。
台灣這兩年冬天都不夠冷,加上在台灣用的蒜頭才剛採收沒風乾,異蒜胺酸長不夠多,用的白醋又不太純,於是第一罐臘八醋就這樣黃了,還放在台北家中的櫃上。
臘八蒜的配方很多,紫皮蒜跟米醋是經典,通常會加點糖,讓酸味柔和。加高粱加醬油的也有,醋改用雜糧醋、老陳醋皆可,很隨意,作法也簡單:
1、紫皮蒜剝好後不要洗,風乾。
2、放入乾淨乾燥的罐子,加一匙糖。
3、倒入米醋,蓋過蒜頭即可。
4、放在溫差大、10度以下、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比較容易變綠。
5、天氣太溫暖就晚上放冰箱、白天曬太陽。
6、大概一周後就開始變綠了。
老北京出名的就是各種買賣吆喝聲,但沒有賣臘八蒜的,因為臘八蒜也叫臘八「算」。欠債不過年,年尾時大家開始算帳了,沒還的人,債主也不好意思上門直接討,就送臘八蒜:「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請人還錢送大蒜,請人走路擺雞頭,早年人果然含蓄。
這東西好吃,但路上喊著:「臘八蒜,臘八蒜喲~~」實在太不吉利,自家動手醃唄,現在人要真懶,就上淘寶天貓京東去。
臘八蒜做好,可以拍碎醃小黃瓜或甜椒,或是用醋拿來溜白菜。
但重點是配餃子,過了山東,隨便哪個賣面和餃子的攤上若沒有蒜頭,那大概不會有客人,就像台灣的紅燒牛肉面。小助教在北京好久沒吃豬肉了,但鄰居有做羊肉水餃外送,送來時一定另附幾瓣蒜頭,解膩。
臘八蒜更配,微辛帶酸,直接咬著吃,而且比生蒜不容易口氣重。一口餃子一口蒜,一塊牛肉還是一口蒜,比較像是拿餃子配蒜,寧負餃子,不負大蒜。
#小助教粥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