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新書《百年和食》正式發行。其實,這本的書名我和出版社討論了很久。原本出版社方面想叫它《日料吃貨》,但我立刻嚇到了,就立刻想了幾個其它的書名給他們參考。一是我本身對《日料》、《法餐》這樣的簡稱不是很喜歡;二是吃貨本來是罵人的話,類似於罵人是飯桶或好吃懶做,一直到了1991年,中國大陸一個叫《編輯部的故事》的電視劇的第七集中,女主角號召大家去吃豐收的蘿蔔的時候用了「吃貨」一詞,再隨著網路的傳播,才搞到現在很多人都自稱飯桶而不自覺。後來終於決定延續上一本《百年飯桌》的風格,定名為《百年和食》。當然了,當初出版社會這麼想,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地深入而廣泛,因此希望用一個比較輕鬆活潑一點的書名,以免讀者怯步。對於和食這個無形文化財的資訊量與文化上的深度和廣度,相信本書雖不能說得上是鋪天蓋地,但是可能開啟了一條台灣對日本料理研究的新的道路、豐富了台灣日本料理研究的細膩度、以及文化理解上的高度。也衷心希望對讀者們來說,閱讀此書會是一場是超越320頁紙張的和食百年深度之旅。
博客來:https://pse.is/LKMXR
金石堂:https://pse.is/LHEEC
誠品:https://pse.is/LESP9
讀冊:https://pse.is/GBG9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版塊 Block Studio 首度開課,和你分享 #動態特效網站 的設計秘訣! ▹▹▹ http://bit.ly/webdesign77 課程以版塊團隊的核心設計流程 #動態回推設計 及 #大量實際案例,帶你: ☑️ 掌握版塊的網站佈局思維,培養對動態...
百年飯桌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的新書《百年和食》正式發行。其實,這本的書名我和出版社討論了很久。原本出版社方面想叫它《日料吃貨》,但我立刻嚇到了,就立刻想了幾個其它的書名給他們參考。一是我本身對《日料》、《法餐》這樣的簡稱不是很喜歡;二是吃貨本來是罵人的話,類似於罵人是飯桶或好吃懶做,一直到了1991年,中國大陸一個叫《編輯部的故事》的電視劇的第七集中,女主角號召大家去吃豐收的蘿蔔的時候用了「吃貨」一詞,再隨著網路的傳播,才搞到現在很多人都自稱飯桶而不自覺。後來終於決定延續上一本《百年飯桌》的風格,定名為《百年和食》。當然了,當初出版社會這麼想,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地深入而廣泛,因此希望用一個比較輕鬆活潑一點的書名,以免讀者怯步。對於和食這個無形文化財的資訊量與文化上的深度和廣度,相信本書雖不能說得上是鋪天蓋地,但是可能開啟了一條台灣對日本料理研究的新的道路、豐富了台灣日本料理研究的細膩度、以及文化理解上的高度。也衷心希望對讀者們來說,閱讀此書會是一場是超越320頁紙張的和食百年深度之旅。
博客來:https://pse.is/LKMXR
金石堂:https://pse.is/LHEEC
誠品:https://pse.is/LESP9
讀冊:https://pse.is/GBG9U
百年飯桌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八卦
打滷麵的科學
打滷麵不是大魯麵,更不是大滷麵。如果連「滷」和「魯」都覺得不需要清楚區分的話,如此將就,如何講究。雖然打滷麵我在《百年飯桌》的第四章已經談過了,不過今天剛好晚餐做山東打滷麵,因此再補充一下。
在北方,又分為不勾芡的清滷和勾芡的渾滷。清滷也叫汆兒麵,是一般的家常麵,汆水即吃,簡單快捷,常見的有最簡單的醬油汆兒、西紅柿汆兒、白菜汆兒、茄子汆兒、扁豆汆兒等。此外,麵和滷也可以「單走」,也就是「過橋」。
不過就算是勾芡的渾滷,也並非都能稱為打滷麵,而是必須要有肉片的才能,否則只能稱為滷麵,比如西紅柿滷或和茄子滷。而這煮肉片的湯,也就是一碗老北京或山東打滷麵必須要有的三湯 – 白肉湯、黃花湯、冬菇湯 – 之一。而另外的兩個湯,則是泡發黃花菜與冬菇的湯,這三個湯是組成老北京和山東打滷麵的滷子的鮮美元素。
鮮味成份可分為胺基酸系的,富含於昆布和蔬菜中的谷胺酸、茶氨酸和天門東氨酸;核酸系的鰹節中富含的肌苷酸與香菇中的鳥苷酸;有機酸系的貝類中的鮮味成份琥珀酸納或檸檬酸納。不過,單獨使用百分之百的相同鮮味成份,並不會產生強烈的鮮味。這是因為我們舌頭上感知鮮味的受體,有谷胺鹽結合的部份與和肌苷酸或鳥苷酸結合的兩種。一但其中一種與舌頭表面上的受容體結合,其構造就會產生變化,讓不同受體的結合部份互相拉近,進而引起鮮味的加乘作用。而老北京和山東打滷麵的滷,正是肉湯的麩胺酸鹽與泡發黃花菜與冬菇的湯的鳥苷酸的鮮味加乘。
不過,其實老北京打滷麵中最重要的食材,是產自內蒙古及大興安嶺等地的口磨。口磨就是白色的野生磨菇,其中以產於內蒙古與河北省的蒙古口磨為上品,由於以前多在河北的張家口為集散地,因此被稱之為口磨,講究的人家甚至是「無口蘑不打滷」。
至於為何要用乾貨來萃取高湯,是因為乾香菇中的鳥苷酸是透過酵素分解釋放出核糖核酸後所形成的物質。由於香菇必須在曬乾細胞遭到破壞後,才會啟動酵素的運作,進而產生鳥苷酸,而鮮香菇並沒有產生酵素分解。
2000年,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的第一種鮮味受器taste-mGluR4,當結合了麩胺酸鹽後,訊號會傳遍受器蛋白,引發後續一連串生化過程,然後經由神經細胞傳遞訊息到大腦。兩年後,科學家又找到名為T1R的第二種鮮味受器,解釋了鮮味和甜味的可能關連性。鮮味的複合受器T1R1/T1R3與甜味的受器T1R2/T1R3中的相同點,顯示了甜味和鮮味的生化路徑是緊密相連的,而也因為鮮味複合受器T1R1/T1R3的發現,讓我們知道受器對麩胺酸鹽的敏感度會受到肌苷酸鹽與鳥苷酸鹽的強化,造成鮮味協同作用。
之所以寫這些,是因為我有一次把高麗菜和白蘿蔔、紅蘿蔔也一起加進打滷麵裡,想說這樣滷子更豐富些,但吃的時候卻覺得甘味太強,強到壓過了原本傳統只有冬菇、黃花菜、木耳和肉片的鮮味組合,越吃越甜,鮮味被完全抹殺,痛心疾首。
愛吃愛幹,才是英雄好漢。該說的說完了,就來幹活兒。
先煮肉湯。今天的肉湯除了五花肉之外,我還加了骨頭,焯水後冷水下鍋,加蔥、薑、八角桂皮、花椒和花雕酒,煮40~60分鐘後備用。五花肉切片。
打滷麵裡的肉必須是熟肉。先煸蔥、薑、八角,煸香後烹入黃豆醬油,然後加入三合一的湯,然後加鹽調味後,加入肉片,口磨、香菇、木耳,煮15分鐘後加入黃花菜(最講究的還會加鹿角菜),然後朝著一個方向,分次加入水澱粉勾芡,方能凝而不懈。若是勾芡來回攪的話,芡會洩勁,使滷子混沌不亮。凝而不懈是唐魯孫先生的說法,而我想補充一點是,好的滷得有著絲綢般的口感。蛋液則要在勾好芡後再加,加的方式是用湯勺將蛋液「甩」出去,如此一來才能形成好看的片狀,這在北京叫「甩果兒」。甩果兒的時候要開小火,甩出去之後先不動它,讓待蛋液自己慢慢成型後,再將火略開大些,不用湯勺,而是用火力將成型的蛋片自己頂上來。此外,因為北京忌諱講蛋這個字(譬如罵人就是王八蛋),因此攤雞蛋又叫攤黃菜,豬肉炒蛋則叫炒木樨肉。
最後一個步驟則是用香油焌花椒,不過打滷麵要的是花椒的香氣而非麻,因此要焌到花椒略糊後,撈去花椒,再潑在上面放了蒜末的滷子上,這樣滷就大功告成了。
在麵的部份,則非得是手擀的鮮麵不可,其中又以山東福山派的抻麵最佳。麵如果吃的是吃氽兒鹵的話,吃一窩絲(細條面)或帘子扁(粗條面),過水不過水都可以。但吃混滷的話,麵條則是宜粗不宜細,而且麵條起鍋必須過水。而且吃打滷麵千萬不能拌開來吃,要挑著麵帶著滷,麵量不超過碗的三分之一,三分麵、七分滷,因為重點是吃滷而不是吃麵。好的滷還可以端起碗來,像吃北京炒肝一樣「忒ㄦ嘍」地喝。
乾隆皇喜食雞鴨,在宮廷裡吃的是口蘑肥鴨打滷麵,喝的滷湯是鴨湯。梁實秋先生會在吃完北平烤鴨後把剩下的鴨架包回家,加口蘑打滷,再加一勺炸花椒油。不過他似乎不知道乾隆皇最好這口。另外唐魯孫先生提到其友京劇老生言菊朋先生,點了東興樓的燴三鮮當滷子做成三鮮打滷麵時,卻被作家李舒揶揄了一番,說這個秘訣,南方人早就知道了,在南方,這叫澆頭。
想理解打滷麵,要看過唐魯孫和梁實秋;要懂北方麵食,先得知道姜波。
#山東打滷麵 #老北京打滷麵 #百年飯桌
延伸閱讀:《炸醬麵、打滷麵、岐山臊子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與蘭州牛肉麵: 中國麵之兵法: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on Chinese Noodles》: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178117315
百年飯桌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版塊 Block Studio 首度開課,和你分享 #動態特效網站 的設計秘訣!
▹▹▹ http://bit.ly/webdesign77
課程以版塊團隊的核心設計流程 #動態回推設計 及 #大量實際案例,帶你:
☑️ 掌握版塊的網站佈局思維,培養對動態特效的敏銳度
☑️ 擴展思考面向,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厲害創意
☑️ 學會配置動態特效,提升網站吸睛度
☑️ 雕琢網站設計細節,帶給使用者更驚喜的體驗
課程募資優惠中,6/25 前只要 2400 元 #現省800
6/16 前購買再享早鳥好禮 #設計工程協作檢核表
立即加入課程,跟著版塊一起用動態特效,點滿網站視覺創意吧!
▹▹▹ http://bit.ly/webdesign77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版塊 Block Studio 」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5「動態特效網站課程募資 」廣告段落
02:06 炸雞是怎麼出現的?
03:17「美國南方炸雞」的做法
04:23 炸雞如何走向世界?
04:54 美式炸雞的變形 台式鹹酥雞
05:56 美式炸雞的變形 韓式炸雞
07:32. 吃炸雞的小禁忌?
08:58 我們的觀點
10:05 提問
10:1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Fried chicken:https://bit.ly/2UyPLJb
→唐揚:https://bit.ly/3j3yCkK
→炸子雞:https://bit.ly/3vMOESR
→orean fried chicken:https://bit.ly/3xIQqG3
→關於「炸雞」的起源,可以從美國「黑奴食物」開始說起:https://bit.ly/3d4WTDq
→走進黑人的靈魂深處:黑人吃炸雞,錯了嗎?:https://bit.ly/3wPF6Yx
→《東亞漫遊》吃炸雞配啤酒-韓國現代 「雞啤」文化的成形:https://bit.ly/3xHAWSI
→亞洲炸雞百科|世界上沒有一塊炸雞不能解決的煩惱,如果有,那就吃兩塊 :https://bit.ly/35JSAcm
→《姊妹》中的療癒炸雞,背後暗藏了一段種族歧視黑歷史:https://bit.ly/3d5jPCB
→在人們發現雞排很好吃之前,雞其實是一種神聖的動物:美式炸雞的演化史Appetite:https://bit.ly/3qkhh8L
→炸雞之兵法全攻略(上):美國南方炸雞的故事:https://bit.ly/3vQPQVa
→今晚吃雞!香得你嫑嫑的美式炸雞,是怎麼來的?:https://bit.ly/3zRRc5m
→自己做炸雞都比不上速食店好吃?業者不說的「炸雞秘辛」大公開!原來麥脆雞是蒸熟的…:https://bit.ly/3j5NxuY
→【Green Book】黑人、炸雞與種族歧視--Dr. Shirley為何不吃炸雞?:https://bit.ly/2UjQEF5
→【日本美食】炸雞塊「唐揚」本來是素食?!國民美食起源與吃法看這篇就懂!:https://bit.ly/3gVnIeb
→唐揚≠炸雞?!日本炸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百年飯桌》:https://bit.ly/3zS1l2b
→為什麼不能吃炸的?關於炸物的愛與恨│營養師愛撥Aibo│益家煮 Cook4Fam #1:https://bit.ly/3d5FV7H
→氣炸鍋科學解析!做什麼食材最好吃?科學原理是什麼?【Dr. Achi 阿淇】:https://bit.ly/3gN2xf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kjHsj7U_V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