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設計展與金點新秀設計獎的未來展望】#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2020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展隨著金點新秀設計獎的揭曉而逐漸落幕。因應台灣設計研究院的成立,新一代設計展與金點新秀設計獎原本要移師南港展覽館2館擴大舉辦,突來的疫情使得計畫大亂,但台灣設計研究院應變得宜,緊急邀請我們團隊來為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展企劃網路活動與內容,今天要來聊一下幕後規劃的想法。
.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已經明文規定大學不可再增設藝術相關科系,這項禁令的原因來自全民瘋設計的學習熱潮,據統計,目前每年都有2萬人以上相關科系學生畢業,佔整體畢業生總數10%以上,如果計入在學生,則超過10萬人。每年都有龐大數量的設計新鮮人投入市場,但我們的設計相關職缺總數只有1萬多,每年新增職缺數不到2000個,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其實設計職缺供不應求。
.
之前我採訪原研哉的時候,他向我說,#這個世界不需要這麼多設計師,我們只需要真的有天份的好設計師為我們服務就好。當時我反問:那其他學習過設計專業知識的人該怎麼辦呢?他說,#把設計當成一種教養,應用到各行各業。他甚至覺得每個人都該學設計,但不是學了設計就要當設計師。當各行各業都充滿著學過設計的人,社會美感自然能逐漸提升。因此,我們為本次線上展覽定調一個概念「Enjoy Every Step!」,在面臨更多考驗的後疫情時代裡,希望同學能看清楚自己,客觀地評估自我能力,找到第一個進入社會的切入點,即便一開始不是設計工作也沒有關係,設計教育所訓練出來的美感與邏輯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
.
設研院也希望藉線上展覽的規劃,開始經營新一代設計展的網路社群,終於我們創立了官方粉絲頁「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 」,並在本次新一代設計展的社群規劃中,打破過往總是邀請資深設計師分享設計思維的作法,我們以「跨界」、「獨特」等關鍵字找來年輕的新銳創作者合作,像是全台設計院校最具人氣的 YouTuber「 六指淵 Huber 」為網友們開箱 2020新一代設計展線上平台。新銳空間設計雙人組「 雙好. 2 by Wu&Chen 」、知名時尚造型師周筱筑( Judy Chou 啾蒂俏 )、 谷汩文化Group.G 的 #房彥文 與我本人等三組人馬,分別以三種觀點分享自己的設計人生,給予同學未來的建議。甚至史無前例地設計三場直播,當中更別開生面地不是邀請金點新秀設計獎,而是邀請放視大賞七項大獎得主《#人生畫廊》及後浪賞得主《#Lasty》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最後則請來超人氣設計師 #顏伯駿 與職場人際暢銷作家——「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的威廉來現場,攜手暢談以設計系為起點的職涯規劃。
.
#金點新秀設計獎 則是請來了許多重量級設計師作為評審,攤開本次得獎名單,可以看到評審團沒有在怕外界非議,作品只要真的好就給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視覺傳達設計類的楊順志與時尚設計類的張博昇分別各自獨得兩個獎,前者更勇奪年度最佳設計獎!包裝設計類別也沒在怕網友說話。包含年度最佳設計獎在內,6個獎共有4個獎被嶺東科大視傳系包下,這表示評審並未有分豬肉般的給獎標準,作品真的好就給獎,可見金點新秀設計獎主辦單位本身並未干涉評審給獎意志,頗有國際獎項風範。
.
而因應疫情取消的頒獎典禮,設研院也精心安排了「產地直送各校」的企劃,由設研院院長 張基義 (Chi-yi Chang) 與副院長 林鑫保 (Lin Oliver) 及工作小組同仁,帶著獎狀親送至獲獎學生的學校,親手頒給學生!這個安排我覺得超級有趣與新鮮,打破設研院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校園走透透的過程我相信也讓同學重新感受到,新一代設計展與金點新秀設計獎好像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
我個人非常期待新一代設計展與金點新秀設計獎,在台創改制後的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規劃底下重生出新的模樣,據我所知,明年實體展之外,線上展覽的形式也將維持,持續收錄每一年台灣設計科系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累積成一個畢業製作的大數據資料庫,學生就能站在前人的終點作為起點,接棒未竟的設計具體實現於社會,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金點新秀設計獎選出的作品應該也會更有趣!
—— —— —— —— —— —— —— —— —— —— ——
以下為這次新一代設計展社群活動所有相關影片連結懶人包
.
♣ 雙好. 2 by Wu&Chen的無框架美學
https://reurl.cc/203mLE
.
♣ Judy Chou 啾蒂俏:不奇怪的人生就是無趣
https://reurl.cc/E7DRok
.
♣ 無法被傳統職場定義, 谷汩文化Group.G房彥文 x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設計浪人 走出自己的設計五里霧
https://reurl.cc/GVRqO3
.
❍ 畢業就獲得天使投資兩百萬| Life gallery「人生畫廊」的創業聖經
https://reurl.cc/b5jbgr
.
❍ 賣出三萬個環保食物包| LASTY募資的第一堂課
https://reurl.cc/1xaLEp
.
❍ 設計人的職場入門課| 三頁文顏伯駿 X Psycho.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威廉
https://reurl.cc/rxjb2E
.
❍ 台灣設計界對今年剛畢業的設計新鮮人最熱切的期待
https://reurl.cc/O13j1v
.
新一代設計展官方網站:https://yodex.com.tw/
#2020新一代設計展
#2020yodex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畢業製作 #後浪賞
台灣設計研究院職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八卦
搶攻台灣物聯網,亞馬遜祕密基地曝光
作者 財訊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09 日 0:00 |
台北信義區除了有 Facebook、Google、微軟等設立辦公室之外,如今,又多了一家亞馬遜坐鎮; 並且積極擴大招募人才,組織雲端服務種子部隊,他們究竟打算在台灣進行什麼祕密計畫?
今年,亞馬遜攻佔台灣雲端服務市場的祕密基地,悄悄落腳台北市松仁路。今年第二季,更是亞馬遜在台近年開出職缺最多的一季,他們正快速在台組建攻佔雲端服務市場的種子部隊。所有訊息都指向一個結論,亞馬遜在台灣動起來了!
打開「Amazon.jobs」網站,打入台灣後搜尋發現,亞馬遜今年在台灣開出 19 項職缺,這個數目是去年的 3 倍,而且,幾乎全都和雲端服務有關。這家公司雖然 2012 年就在台灣成立,但過去都在商務中心工作,今年才擴大規模,正式在松仁路成立辦公室。
更特別的是,除了傳統的業務代表和客服人員,亞馬遜還在台灣徵求物聯網事業開發經理和 Alexa 語音服務的軟體架構師。亞馬遜公開的資料顯示,亞馬遜在利用智慧音箱,讓人工智慧服務在美國大賣後,下一步計畫是開放這個平台,讓各式各樣的硬體,都能搭載亞馬遜稱之為「Alexa Voice Service」的人工智慧服務。
聯手台企 搶食物聯網大餅
《財訊》調查,為了扶植相關的硬體新創應用,亞馬遜將在台灣成立物聯網認證實驗室和技術協助中心,招聘訓練人員、雲端服務架構師、技術推廣人員,跟有興趣投入新領域的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新的硬體和服務,讓台灣的硬體廠商跟亞馬遜合作,用亞馬遜的網路服務,結合台灣的硬體能力,聯手攻全球物聯網市場。
循著線索,記者找到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內的松仁路 36 號,亞馬遜新辦公室的所在地。1 樓大廳牆上,還看不到亞馬遜的公司名牌,但走到一旁的大樓門禁管制系統已經清楚顯示,台灣亞馬遜已進駐 18 樓,這一整層只有一家公司承租。這家公司登記的董事長名字,正是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全球副總裁容永康(Alex Yung)。
亞馬遜在台灣有不少大客戶,像聯發科也大量使用亞馬遜雲端服務,讓分散在全球各分公司的 IC 設計人才,能在同一個平台合作。
今年 7 月,亞馬遜市值一度登上 5,000 億美元(約 1 兆 5,000 億元台幣),主要動力之一就是雲端服務。
譬如,如果你在美國使用亞馬遜 Echo 的人工智慧服務,當你開口問 Echo,「百思買(Best Buy)營業時間什麼時候結束?」亞馬遜的人工智慧服務會找出你的所在位置,再搜尋離你最近的百思買店家,並自動查出店家的營業時間,幾秒鐘內就用語音告訴你答案。他們的人工智慧服務,已經能用全球 24 種語言和人「開口」溝通,甚至還有 40 種語調可供選擇。
推廣雲端服務 賣進公部門
這些服務,靠的都是亞馬遜遍布全球的大型資料中心,現在,他們不只要找台灣廠商攻全世界的硬體市場,還要把自家的雲端和人工智慧運算服務,賣給台灣的企業和政府。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劉耕睿觀察,亞馬遜在全球公有雲(指企業把資料全放在雲端的服務形式)服務居於龍頭地位,「亞馬遜過去幾年在公有雲服務的布局最為積極,今年開始做非公有雲的業務,著重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布局。」他預估,今年全球公有雲市場將被三大巨頭瓜分,「亞馬遜的市佔率將達到 40% 至 45%;微軟的市佔率估計落在 20% 到 25%;Google 則將落在 8% 到 12%,其他人再分食剩下的市場。」
有趣的是,站在亞馬遜台北新辦公室門口往前看,過一條馬路,就是台灣微軟辦公室,微軟同樣把雲端服務當成未來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不遠處的 101 大樓,Google 同樣積極攻雲端市場;數百公尺外,信義誠品對面,就是台灣蘋果公司所在地;再過去幾百公尺,就是台灣臉書辦公室。
今年亞馬遜設立新辦公室後,主宰全球科技業的五大公司 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都已在台北信義區布好陣地,這裡會是台灣科技業在下一波雲端、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大戰裡,最精采的戰場。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17/09/09/amazon-base-taiwan/
台灣設計研究院職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八卦
物聯網下的區塊鏈應用在哪裡?
2019-02-15 15:36北美智權報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從一開始最為人知的虛擬貨幣交易,現在更廣泛應用於各項產業升級、金融資安、跨境交易和經濟轉型,區塊鏈技術這項新興科技,將在未來趨勢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物聯網下的區塊鏈應用,更有潛力迎來龐大的產業發展契機。
近年來,虛擬貨幣的暴漲暴跌引起多方討論,但區塊鏈技術除了應用在虛擬貨幣,還有翻轉現行商業模式的潛力。UPS、FedEx等全球知名企業,近期也宣布加入「區塊鏈運輸聯盟」(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共同推動運輸業區塊鏈標準,區塊鏈技術與多方領域結合,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資策會與區塊鏈新創共識科技日前共同舉辦2019區塊鏈產業技術峰會,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致詞時表示,區塊鏈技術背後具有更大的潛力,未來將積極推動區塊鏈應用在不同產業領域。若將台灣物流業全部導入區塊鏈技術,每年約可省下新台幣50億元成本,區塊鏈技術有潛力大幅改善傳統產業的生產與商業模式。
物聯網+區塊鏈=新型跨業共享經濟
隨著IoT裝置與應用的不斷擴展,互通性和資源共享的需求成為必要議題,IoT龍頭已紛紛布局,物聯網轉向跨業共通的整合系統是未來趨勢。於此同時,物聯網中心化架構面臨許多管理上的挑戰,區塊鏈「智慧合約」加上「物聯網」,是新興的解決方法。物聯網具辦設備多元、非全時使用,以及資料量龐大等特性,若能結合區塊鏈設備租賃與使用權移轉的模式,建立出利潤不被剝削、有履約保障的信任機制,就能使設備使用率增加,分享創造收益、取回資料自主權,創造共享商機。
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智慧消費及社群服務組副組長羅國書認為,物聯網的區塊鏈商機可從幾個面向觀察,首先是推動新型跨業裝置共享。藉由物聯網搭建起創新多層的跨鏈管理架構,以節點虛擬化技術讓業者將自家裝置上鏈,再連結到通用共享網路,即時交易和即時追蹤,並快速部署對應的智能合約和異常防範機制,就能利用裝置出租賺錢。多層跨鏈管理架構是用跨鏈方式,將商流、裝置數據分段處理,結合IOTA輕節點技術,使裝置數據可在數秒內上鏈紀錄,提升裝置操作的應用性。
台灣因為人力成本過高、物流業二次配送率高達20%,很適合發展「智取櫃」(Smart Locker)服務。羅國書進一步解釋,智取櫃是物流的最後一哩,BIG-IoT裝置合約管理技術架構可應用在區塊鏈智取櫃,首先要開發一套加入退出容易、數據安全可靠、且安裝便利的非集中式裝置感應管理服務,只要用手機APP就能直接進行互動與控制;透過各類智慧鎖裝置並綁定智能合約,便能快速操控智取櫃的移轉與追蹤,具有互操作性(租用裝置的網路同時也可用來支付相關費用)、安全性(以分散式應用程式取得/保護公私鑰密碼,底層基礎裝置不受任何中心故障限制)、透明度(基於區塊鏈的通用共享網路,任何人都可以查詢)等好處。
「別把區塊鏈只當技術解決手段,需要信任問題就是區塊鏈機會點」,羅國書強調,區塊鏈加上物聯網,可以解決服務系統的信任問題,串連出無限共享空間,區塊鏈讓人又愛又怕,區塊鏈的知識落差,就是機會落差。
數位資產交易平台Chainware
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即時清算、資料保全、智能合約等特性,建構起基於區塊鏈的數位資產交易平台Chainware,將可開發出各種數位資產管理、資產交易管理、用戶帳號管理、資產託存管理功能,可應用在全台灣的市民卡點數服務,或是音樂版權存證。舉例來說,已有廠商開發出一款「趣塊鏈」(FunBlock)APP,提供區塊鏈上安全的音樂版權創作存證與授權服務,使用者可快速將創作歷程登錄存證,或是開通區塊鏈錢包購買合法的音樂授權。
此外,區塊鏈也可建構行銷代幣管理服務,將資產轉化為可流通、追蹤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交易歷程完整紀錄且可追溯分析,企業可設計各種行銷活動,快速發行衍生數位商品(像是票、點、章),每種數位商品都是鏈上的一種代幣,不再以客戶的「個資」進行分類,而是以客戶的「行為」作分類,透過行銷代幣管理系統,代幣在會員間轉移的軌跡流向完整清楚,讓行銷活動不只是促銷,變成是一份消費者的「行為履歷」。
發證數位化,降低證書發行成本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製作一張證書的成本約為40美元,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數位安全防偽證書,可有效降低紙本印刷的製作和管理成本。根據金融研訓院統計,台灣每年約有高達近20萬人次的證書發行量;而企業若要找到適合人才,一個職缺平均需要面試50人,若能透過數位化發證,可省下企業對於大量求職者查核背景的時間與成本。
羅國書表示,區塊鏈加上物聯網是未來趨勢,台灣廠商應留意跨業共享所帶來的商機,台北捷運已有多站設置具有自助取件和寄件功能的「i郵箱」,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指示要從捷運站、公家機關及學校優先推廣「物流箱」,廠商可思考如何成為智取櫃應用生態系的一部份。
附圖:圖一、「2019區塊鏈產業技術峰會」於1月29日盛大登場。 (圖片來源:資策會提供)
圖二、物聯網結合區塊鏈的新型跨業裝置共享模式 (圖片來源:2019區塊鏈產業技術峰會,羅國書簡報)
圖三、BIG-IoT裝置合約管理技術架構(以區塊鏈智取櫃為例) (圖片來源:2019區塊鏈產業技術峰會,羅國書簡報)
圖四、利用區塊鏈建立證書發證系統 (圖片來源:2019區塊鏈產業技術峰會,羅國書簡報)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71/364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