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是 #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我到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與婦女團體一起記得阿嬤們的遭遇。
阿嬤們是一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迫淪為性奴隸和承受虐待的女性受害者。
28年前, 婦女救援基金會 開始了這場為所有阿嬤以及台灣當時受害婦女的平反及照護之路,從一開始阿嬤們完全無法發聲、難以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到現在包括阿嬤們的後代也一起參與投入相關的平反工作。
#正視歷史及傷痛
#阿嬤們應得到真正的尊嚴及平反
這一路以來,我們見證台灣民間的力量,就像鑽木頭一樣愈鑽愈深,雖然我們不知道還剩多少就能鑽透了,但是改變已確實到來。
我還是學生時,教科書沒有包括這段歷史,現在教科書內容可以看到阿嬤們的歷史。學生們開始有些認識,雖然還不一定能真正理解。
最近這幾年,我每一年8月14日都會參加婦援會的活動,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這股力量,真的讓整個台灣與世界愈來愈願意,也愈來愈能正視 #戰爭中女性受到的宰制與傷害。
#傷害要正名
#才能真正認識這個傷害
「慰安婦」這個詞沒有受害者的主體性,它沒有辦法讓人感覺到阿嬤受到的傷害嚴重性。我支持婦媛會的正名訴求, #軍事性奴隸,才能讓我們真的感受到阿嬤們的苦難與傷痛。
民主與人權社會反對奴隸制度,當然更反對軍事武力下的性奴隸。
時代變革,奴隸可以大聲要求返還原本就應擁有的自由;但當性暴力倖存者說出她們的遭遇及盼望時,卻會面臨社會上再一次的歧視,以及再一次的汙名化。
所以一個車禍或天災的倖存者可以獲得社會的同情與賠償;但軍事性奴隸倖存者卻只能多年噤聲。
1996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人權委員會報告明確指出:「慰安婦」一詞根本沒有反映出那些在戰爭期間被迫淪為性奴隸和承受虐待的女性受害者承受的苦難,因此他們堅信 #軍事性奴隸 一詞是更確切和恰當的用語。
我非常認同也支持。
目前108課綱中已經有慰安婦的歷史,接下來我將推動在課綱中補充正名 #軍事性奴隸。讓未來台灣的新世代,不分性別,都能夠知道這群女性受害者真正的痛苦;在認識後也才能夠去反思戰爭及性暴力對女性帶來的傷害。
我照片中所在的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是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即將於 #今年11月10日閉館。誠摯邀請大家把握最後機會前往參觀,見證勇敢發聲阿嬤們的身影和故事。
⌂開館時間⌂
週三至週日10:00-17:00 (每週一、二休館)
團體預約導覽、場地租借請洽02-2553-7133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 在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Facebook 八卦
【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宣布即將閉館】
今天是7月7日,而28年前的前天, #婦女救援基金會 首次公布了「臺籍慰安婦個案訪查分析報告」,揭露日本在二戰期間於台灣,為鼓舞軍隊士氣,強制或欺騙民間婦女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也就是人們所知道的 #慰安婦。
這些婦女被迫每天接待多位士兵,面臨性病、生育失能以及戰爭的危險中,精神上亦蒙受損害,但他們往往成為戰後被忽略的一群人。
故在1992年,華視新聞首次報導婦女救援基金會所公布的慰安婦訪查報告,提及有些人因經濟因素,聽信日軍招募護士等宣傳而受騙,或有原住民女性為避免壓迫,妥協命令成為慰安婦。
其中一名慰安婦大桃阿嬤,曾公開指控日本政府,當年欺騙他要去南洋當看護,卻被帶往慰安所,被迫接待日軍,而後罹患瘧疾、盲腸炎,更被炸彈碎片擊中右眼,子宮更被摘除。
這樣的故事不知道發生在多少個戰爭時代裡的女性身上,卻未被世人,甚至是台灣土地上的人們知曉。
日後婦女救援基金會也關心更多性別議題,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也在2016年年底開館,關注戰爭中女性的人權。
更於2018年七月時進行 #尋找安妮 的展覽,試圖將其他世界所發生的戰爭,以及其衍生的人權議題與台灣的慰安婦議題結合,看見女性在之中的力量,有助於我們從不同視角觀察戰爭和人權。
但過去就一直處於每年虧損數百萬的阿嬤館,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參觀人數驟減,門票、商店收入大受影響,捐款連帶受到嚴重衝擊,使阿嬤家的營運雪上加霜,不得不在今天宣布於今年的11月10日閉館。
昨天發現到是慰安婦報告的28周年,今天就突然看到即將休館的消息,真的非常訝異。
希望大家如果有空,可以趕在閉館前去阿嬤館逛逛,多多了解戰爭和婦女的故事!
#為婦女發聲
#黃靖芸律師
#Line預約諮詢:https://line.me/R/ti/p/%40pfl1396f
#IG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lifelawsalontw/
#刑事律師 #離婚案件律師 #家事律師 #車禍律師 #民事律師 #侵害配偶權 #子女監護權 #離婚協議 #車禍求償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 在 劉育豪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此一沉重的歷史事實,需要更多的瞭解才是。
由婦女救援基金會經營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位於台北大稻埕,是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內有許多史蹟和影音資料,可供大家好好認識一番。
尤其,報載因近年來接連虧損,加上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阿嬤家」決定將於11月10日閉館,所以可以的話,請撥空前往,不要讓這段歷史湮沒了。
[註] 近來有人提議,教科書內容應將「慰安婦」正名為「軍事性奴隸」。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 在 慰安婦博物館- 獨立特派員第727集(阿嬤家.再出發) - YouTube 的八卦
... 特派員官方網站▻ http://innews.pts.org.tw/ 台灣第一座慰安婦博物館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去年在各種壓力下熄燈休館後,在11月26日重新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