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
先說,我堅決反對用「中華台北」來代表台灣。大家也要認清:世界上並沒有台灣這個國家是事實。台灣島上的政權是1945年登陸的舊中國政權「中華民國」是事實。國際上根本不可能承認兩個中國的存在,所以才會衍生出這種扭曲的中華台北。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堅持台灣建國,用台灣國代表台灣,台灣才能真正走入國際。
再來重點,這件事台灣人都可以表達意見,唯獨泛國民黨陣營請閉嘴。這跟你無關。過去你們不講話、沒意見,不然就是死命為「中華台北」護航。今天新政府上任了,沿用你們以前留下來得遺毒。突然又罵又酸的。請問這不就是你們最愛的「維持現狀」嗎?輪的到你們來說別人喪權辱國?對台灣人來說當然不滿意,但對你們來說有差嗎?有倒退嗎?請問今天假設蔡英文突然宣布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你們就會支持了嗎?不會,你們會更用力的羞辱新政府。又請問如果今天如新政府大刀闊斧推動以台灣的名義走入國際,你們就會支持了嗎?當然更不會,71年了,台灣人都知道這些人最痛恨台灣獨立。又不要中華台北,又不支持台灣國家正常化,你們到底要表達什麼?就是扯後腿嘛。
就好像你們卸任前跑去沖之鳥挖了一個漁權大洞製造台日糾紛。期望蔡英文上任難做,準備大罵人家媚日皇民,結果現在雙方圓滿解決。台日簽署協議都可以來捕魚,也互相撤離軍艦(什麼?你們還不知道嗎?當然啦你們只看中天和酸民1495)。新政府不但達成馬英九做不到的台日友好,更連主權、漁權都保住了。結果還是要被罵媚日皇民。所以你們到底要表達什麼?就是扯後腿嘛。
再說到兩任政府對台灣的國際定位。馬英九在對外賓秀英文的時候,特別愛用Chinese和China來加強連結台灣。蔡政府在國際場合直接使用「台灣」的次數遠勝過馬政府。全世界媒體在報導2016台灣政黨輪替時,都是用「台灣」「台灣政府」。根本沒有R.O.C.
而蔡英文政府上任後,那些泛國民黨人引領期盼台灣發生「雪崩式斷交」,結果卻完全相反。不只邦交國與世界各地來參加新政府就職典禮的國家是歷任最高。台日、台美在政治、漁業、商業、軍事合作上都突飛猛進。參與國際組織也是雨後春筍絡繹不絕…這些日後再分析。
雖然說這次WHA使用中華台北令人非常不滿意。但我們會監督,我和我身邊堅持台灣建國獨立的朋友都在網路上發表抗議的言論。至於71年來的中華台北的支持者,這時候就不用跳出來裝模作樣了。並不好看。
關於「中華台北」至個歷史名詞…
不是「歷史共業」喔!誰跟你歷史共業!
最度爛這個詞,很多東西明明就是舊中國政權帶來台灣的,硬要台灣人一起承擔那些71年遺毒。共業你媽啦。阿離題了,大家來瞭解一下「中華台北」這個詞是怎麼來der:
Fw: [問卦] ChineseTaipei是誰想出來的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30063966.A.837.html
看完連結內文就知道,台灣現況,在國際上用「 ChineseTaipei」就真的是「國際現實」。這個現實台灣人都不喜歡。但說到改變。偏偏台灣人又被教育成崇拜偉人領袖,總幻想以為某個「偉人領袖」突然宣布獨立,台灣國就完成了,一點民主素養都沒有。台灣社會現在有強烈的建國意識嗎?偏偏台灣人又被教育成好像得到一種「沒有中華民國就會死」的病。和一種「台灣建國獨立就會死」的病。此病不除,那就世世代代在中華民國的矛盾裡掙扎吧。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篇好文分析台灣的國際局勢,不管你是支持台灣建國獨立,還是講實力看拳頭大小的那一派,這篇都大推:
中國最害怕的「兩岸關係」就是——從台灣海峽的兩岸,變成太平洋的兩岸
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037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求新求變釀豆傳人Taiwan innovative soy sauce 小許承擔起家族的傳承,讓花蓮在地甘甜的美味可以繼續延續下去,看到小許傳承製法但是卻不甘安於現況,嘗試各種可能讓傳統醬油有不一樣的變化,雖然幾經波折,但是也漸漸讓更多人喜愛!這種傳統製法X在地口味,你一定要來試試! 免費訂閱草地...
台灣漁業現況 在 李進勇 Facebook 八卦
台西工業區閒置 25 年,請中央慎重考慮台西區未來的發展 !
今天上午由李應元-台灣應元團立委、劉建國立委、蘇治芬前縣長、張皇珍副縣長、黃淑鈴議員、張健福議員、許志豪議員、趙瑞和鄉長等人偕同台西養殖促進協會,在立法院共同召開「有關台西工業區應盡速解編案協調會」,要求中央政府對於台西離島工業區不能繼續抱持著圈地養地心態,既不開發就解編,並朝向光電綠能產業專區發展。
台西區在編定工業區後 25 年 以來,難以找到開發商,目前現況多為漁塭及防風林,中央農委會漁業署卻以該區已編定為工業區,不願補助漁塭排水渠道維修經費,致區內公共設施早已損壞殘破 不堪,且越來越多損壞的公共設施,早已超出縣府所能負擔。根據縣府水利處的估計,台西區所有水利設施若要全部維修完畢,概估要 130 億的經費。
今年六月縣議會期間, 黃淑鈴議員質詢此問題時,我曾向中央呼籲,政府不該帶頭圈地養地,不顧地方發展與百姓利益,希望中央收回開發權,無法開發就解編,不要剝奪人民財產權。縣府並於同月正式行文工業局歸還台西區開發權予中央。
再次呼籲, 請中央慎重考慮台西區未來的發展,不能繼續抱著「圈地養地」的心態,既不開發又不解編更不養護,讓這片土地無法妥善利用。
台灣漁業現況 在 民主進步黨 Facebook 八卦
【民主進步黨第十八屆第三十二次中常會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5)日召開第十八屆第三十二次中常會,會中通過 2020 年總統選舉提名初選民調問卷格式。此外,會中邀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以「資訊戰」為題進行專案報告,發言人李明俐會後轉述卓榮泰主席於會中裁示,全文如下:
今天感謝沈伯洋教授帶來精彩的報告,讓我們對資訊戰的現況與挑戰,有更深入的瞭解。
資訊戰是網路時代的新型態戰爭,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出,特定外國勢力系統性地操作假訊息、帶風向,試圖影響公共輿論,或介入選舉,已經是實際發生的情形。
根據瑞典哥登堡大學,涵蓋將近 200 個國家研究分析發現,2018 年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程度,台灣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面對新型態的威脅,政府要持續強化資訊戰的能量,建立全面的防衛機制,國人也要培養多方查證的習慣及獨立的思考模式,讓不實的訊息不再散播,鞏固我們的民主政治。
今天的專案報告特別剖析中國網軍的操作模式,內容特別提到宗教勢力的介入,這個相當嚴重,常委也特別指出政府要在這方面下多一點心思去做防範,期盼能夠提高全體社會及國人的警覺心,讓我們可以知己知彼,發展出更完備的民主防禦機制,避免有心人士及外國勢力假藉民主破壞民主。民主是爭取而來,必須持續捍衛,民進黨會與人民站在一起,確保台灣的自由民主。
再次感謝沈伯洋教授今天精闢的專案報告。
另外,李明俐轉述卓榮泰主席於會中致詞,全文如下:
聯合國在 2008 年 12 月 5 日第 63 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 111 號決議,決定自 2009年 起,指定 6 月 8 日為「世界海洋日」。
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題是「性別與海洋」。台灣是海洋國家,豐富的海洋資源,給予我們漁業、航運及觀光等方面的發展。而許許多多的海洋工作者,長久以來扮演著保護海洋健康的重要角色,尤其婦女參與復育海洋更是貢獻良多,我們要給予高度肯定。同時,台灣在資源回收方面成果斐然,對環境保護的努力,更是世界有目共睹,我們要持續努力,打造平等、永續發展的模式,讓下一代擁有健康美好的海洋。
此外,針對民調事宜,李明俐轉述卓榮泰主席於會中談話,全文如下:
未來這個禮拜是關係著本黨整個民主進程當中能不能建立起一個模式、典範,甚至一個正面形象的關鍵時期。所以我也特別要求秘書長與所有相關主管,第一,電視政見發表會要全力圓滿完成,第二是民調的過程要全力做到公平。至於政見發表會,已與雙方代表就內容、細節完成共識,馬上將於星期六下午兩點鐘在華視頻道播出。
在政見發表會之後,將於下星期一開始進行民調,我們要再重申一次,市話都是以一年以前登記在案的住宅電話簿,末二碼隨機抽樣,而手機是以 NCC 公布的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用戶號碼核配現況表,末五碼隨機抽樣。基於以上完備的程序,完全不容也不會有任何灌進其他坊間所說的電話簿來當作母體的可能性,這種質疑是不存在的。
6 月 6 日當天的抽樣過程,我們也要求全程錄影、錄音,民調委員及雙方代表,在重要的時刻都必須全程在場,並以最科學、公正、公開的形式,讓抽出來的 25 套樣本能夠及時密封存留使用。
民調進行過程,雙方代表觀察員也能夠在場監督,讓這個過程能夠以昭公信。我們也會成立緊急應變小組,民調委員會委員也會直接在現場觀察,有任何現場發生受質疑的狀況,現場馬上處理,即刻排除。
如果有發生不可抗力的情形或機器毀損,民調公司必須立即排除,超過 30 分鐘仍未能恢復,當天 5 家民調將立即停止,以求公平。
民調完成之後,如果有任何一方對民調結果有所質疑,我們可以有完整的紀錄供事後查驗,如果民調單位涉有不法情形,中央黨部能夠依據訂有民、刑事責任追究的合約依法追究。當然,我們不希望進入到那個程度。
黨中央所有的相關主管,全心全意地盯住整個民調作業,不容許外界有任何的質疑。同時,我們也公開呼籲所有外界的個人與團體,都要相信我們這個民主機制,不要在言論上,再對兩位候選人,或是雙方團體有任何不禮貌的行為或是攻擊。我們有嚴謹的作業、防弊的措施、專家的參與以及事後的驗證,本次民調會做到絕對專業跟公正,中央黨部會負起全部的責任。
新聞稿全文連結:http://bit.ly/2ZaQjl9
台灣漁業現況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評價
求新求變釀豆傳人Taiwan innovative soy sauce
小許承擔起家族的傳承,讓花蓮在地甘甜的美味可以繼續延續下去,看到小許傳承製法但是卻不甘安於現況,嘗試各種可能讓傳統醬油有不一樣的變化,雖然幾經波折,但是也漸漸讓更多人喜愛!這種傳統製法X在地口味,你一定要來試試!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醬油 #花蓮醬油 #soy sauc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JCRqccmJio/hqdefault.jpg)
台灣漁業現況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上週南方澳大橋倒塌,造成六人死亡的悲劇,但除了橋本身的工安問題之外,這六位外籍漁工的死,可能也跟目前台灣對待外籍漁工方式與制度,脫不了關係。
台灣雖然漁業很發達,但是在國際上名聲不是太好。2015年10月就因為違規捕撈的問題太嚴重,被歐盟舉黃牌警告名單,直到今年才解除。不過違法捕撈控管好了,但在漁船上工作的人,是否也有合理的對待呢?
其實台灣外籍漁工勞動環境、勞動權益在國際上惡名昭彰已經很久了,根據英國NGO團體「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的調查,台灣遠洋漁船有許多剝削人權的行為。它們更在去年公布了影片〈剝削和非法:台灣漁船的黑暗真相〉,希望台灣政府看到影片中的慘況以後,能夠儘速修法符合國際標準,才能從結構面,改善問題。
雖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有跳出來表示,他們有在積極提升外籍漁工權益,像是已經修法讓境內聘僱漁工可以全面適用勞基法;那境外聘僱的漁工待遇,也遵從國際公約的標準,但根據勞動部統計,移工這三年在台灣請領「職災死亡一次金」高達 509 人,因為職災失能的人則有上千人,也就是說,幾乎每天都有移工因為職業災害變成「殘工」,每兩天就有一名移工客死異鄉,賠償也常常是不合理的金額。
這次我們則是特別邀請到了長期關心外籍移工權益的勞工作家林立青來到現場,帶我們一起來聽聽第一線的聲音。
----------
Q.這陣子很多新聞都說外籍漁工下班後不能上岸,只能睡船上,但也有人說是假消息,實際的情況到底是怎樣?
這個其實是半真半假,一般來說漁工可分為,境外聘僱、境內聘僱、和中國籍的漁工。境外聘僱只要經過申請就能上岸;境內聘僱也可以上岸,而且受到勞基法保障;中國籍漁工就是一定要強制陸居。
Q.既然他們可以下船,那為什麼連颱風天都待在船上呢?
因為選擇權根本不在漁工手上,選擇陸居必須要自行負擔房租,對一個月薪水不到兩萬元的漁工來說,是非常大的負擔;船東更是最大的問題,因為許多船東為了讓這些移工好管理,很多是禁止漁工下船的,而且在船上不僅可以幫忙顧船,還可以防止落跑漁工。
Q.船上的居住環境非常惡劣,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目前農委會已在基隆、澎湖及高雄設有外籍漁工休憩中心,讓外籍漁工靠港時可在裡面從事各種活動,也與宜蘭縣政府合作,會將南方澳閒置的中國漁工岸置目前中心改為漁工會館,高雄區漁會之後也會在前鎮漁港設有船員服務中心,作為漁工休息和住宿空間,未來國內其他地方外籍漁工集中的區域也會陸續增設休憩中心。
Q.常常在新聞上看到有移工逃跑,是不是和這種惡劣的生活環境有關?
惡劣的勞動條件的確是逃跑的主要原因,但勞力剝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根據勞保局的統計資料來看,有將近4成的外籍勞工時沒有投保的,如果一個產業,它們連所謂的基本的勞保都沒有,可以想見這個產業的整體狀況不是很好。
Q.難道勞動部沒有辦法去勞檢,要求業主改善嗎?
勞檢其實有點困難,第一個是你要找到他們住的地方,但光是漁港它可能就比較偏遠或者是它已經出港進行作業,追蹤都會非常的麻煩,再加上勞基法納入責任制,所以勞檢的動機又更弱了一些。
Q.這些移工在台灣所面臨最大困境是什麼?
他們不能自由轉換雇主,可是今天漁工移工或者是看護工,他們不管做什麼、住在哪裡,都是和老闆有關係,他換了老闆之後,他可能就會沒有地方住,沒有辦法留在台灣,那如果今天雇主對他不好,要嘛就是他逃跑,要嘛就是讓雇主受不了他,所以就會看到很多惡性循環,像是老闆打移工、移工打老闆之類的,這種情況其實是不對的。
外籍移工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從事台灣人越來越不願意從事的底層勞動,為台灣創造出可觀的漁業成果,但他們的人權誰來守護?你對於外籍漁工的現況有什麼看法?你覺得政府應該做些什麼呢?快來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YyhQ_cVtsw/hqdefault.jpg)
台灣漁業現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科學」感到疏離高深又難親近,因此本廳的目的在於讓民眾消除對於海洋科學的排斥,進而產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本廳將以活潑有趣的互動方式,呈現出海洋科學中已經了解與尚待探索的課題,同時也讓參觀者感受到海洋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也希望藉由參觀者提出觀後省思,共築海洋可能的未來。
展廳主題:
海洋科學廳包含四大主題。為了讓參觀者從地球整體的角度了解所看到的海,同時也循著歷史軌跡介紹海洋的誕生,因此我們安排第一個主題為海洋面貌。在設計成海洋研究中心的空間裡,將以重視體驗的方式多元地呈現展示。為了呈現海洋波浪產生的情形,海中光線與聲音的傳遞方式,模擬深海水壓的實驗裝置、實際運用於海洋調查與資源探勘的儀器等,介紹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的現狀,我們安排第二個主題為「海洋探索」。為了展示日常生活中利用海洋資源製造的產品與一些半成品的原料實物,提醒參觀者其實在各種情形下我們不知不覺使用了許多海洋資源,生活中更少不了海洋資源,藉以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擬定第三個主題為「海洋資源」。在對海洋科學有些瞭解後,民眾可能會對現況有些好奇,因此我們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安排第四個主題為「海洋資訊」。
主題一 海洋面貌:
利用七塊LED 柱狀的顯示板顯示裝置,以燈光與聲音製造出波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等的海洋意象空間效果,稱為Data Pole。「海水的運動」是從不同的時間點、尺度,呈現海水的各種動態。「海洋生態剪影」呈現飛魚躍出水面、浮游生物群在海中徜徉、大鯨鯊在海上覓食、淺水的海藻隨波漂動、深海巨大的魷魚身影晃動、帶著螢光的水母群等。「海嘯」顯現海底發生地層斷裂大水激湧,跨越大洋的海嘯衝上海岸,形成一片汪洋滾流。「海冰與冰山」展現冰川與海水匯合處的大片崩落冰山,激起如山高的水花並形成一座座大型的冰山。北極熊帶著小熊追逐著海獅,最後出現一路挺進的破冰船。這四段重複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一進展廳就感受到海洋的氣氛。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地表有七成是海洋。這裡要從全球的角度介紹海洋的分布,海洋的寬度與廣度,同時讓參觀者與陸地作比較。另以「海洋相簿」來「重現古代海洋環境」與認識「海洋環境的變遷」。接著介紹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海的分布與深度、地球剖面與地殼厚度、全球海洋拼圖、從空中看地球(SOS)等課題。其中SOS 球型劇場是以「海洋與地球」為主題介紹全球性的現像,例如全球的洋流、海溫、海風、海面高度、海底地形、溫室效應等。
主題二 海洋探索:
將模擬研究中心創造空間感覺,以體驗型的展示方式介紹海水的性質與運動等等。
「海水的特性」是讓參觀者了解海水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溫度、鹽分濃度、壓力、光線、聲音等),同時也透
過海洋生物的生態學習海水所擁有的各種性質。「海水的成份」是介紹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質、多少份量,及各佔多少比例。比較海水所含物質與人體所含物質,可以發現主要成份的種類十分類似。「海洋生產力」是介紹在海洋生態系的最底層是微小的植物浮游生物,二氧化碳與陽光等無機物會產生養分供應給其他生物。另在全球物質的循環上,海洋與海洋生物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介紹海洋與海洋生物所扮演功能的重要性。
「海水的運動」介紹海中發生各種運動,同時利用實驗裝置讓參觀者體驗、學習該性質。過去在研究海洋時,必須實際到海上才能進行調查,但是由於遙測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不必到海上即能進行觀測,並且將觀測的結果應用到許多領域,「海洋遙測」將介紹相關內容。
「海洋調查船探勘」是以我國最新建造的海研五號為題,介紹研究船的結構、船內研究室所從事的活動、調查儀器等,引發參觀者對海洋調查的興趣。
主題三 海洋資源
呈現可從海洋取得各種資源的圖像,並利用影像與實物介紹人類對各種海洋資源的利用
其中海洋的非生物資源包含海洋礦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礦物資源的應用,包含化工、紡織、造紙、染料、治金、陶瓷、肥皂、玻璃、醫藥、農漁業、食用等。海洋深層水以水產養殖與農業為應用重點,並用於漁牧、食品醫療、觀光休閒與溫差發電等相關產業。空間資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種海洋空間,例如人工島、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度假村等。海洋能展項介紹溫差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等。
主題四 海洋資訊:
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
海洋的未來:
是以越來越熱的地球,引出全球暖化下的海水溫度上升等海洋的危機,作為本區的引言,讓參觀者警覺「我們僅有一個藍色地球」,開始關心海洋。然後針對人類與海洋關係的四大主題(環境、科學、科技、能源)一一介紹,讓參觀者了解世界各地保護海洋、研究海洋、運用海洋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海洋願景,而達到「築夢海洋」。最後以「向海洋立約」為題,讓參觀者以自己的話或畫,寫「給海洋的一封信」,傳達對海洋未來的反思與展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80FDgIjaR0/hqdefault.jpg)
台灣漁業現況 在 台灣的漁業現況.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