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雜談閒聊到哪?產業的樣子,這周來談教育業。
認識我的人,尤其是後輩,記得的應該都曉得,我常說經驗很寶貴,多跟現場的人請教,職場的前輩請益,態度低一點,絕對有幫助。
我其實是學人的,因為前輩跟學長當年也是這樣,越謙遜的跟人請教,知道的人才會想教你。想想現在我也是,來一個態度不佳的小鬼,要我把狀況都教他,誰要理啊。
後來比較常碰教育業,就對實況與偏見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偏見指的是,你一定見過有人,認為老師就是那個樣子,死守著退休金,什麼都不會,誤人子弟怎樣的。但實況跟這相差甚遠,多數老師都很清楚教育現場的狀況,沒有不想改革,也沒多少死守舊教材的想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這十多年的感想是。
第一,大多數人沒有進入學校,不知道老師對外人跟自己人,講話的內容通常不一樣,尤其是技術性細節,沒幾個人會對外講。這點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多數人不會對不懂的外人講太多,會講太多的自己常常也…呃,怪怪的。
第二,有偏見的往往是有創傷,或是見過受創傷的人,或根本是自己有點被害妄想,或或或者是正好認識幾個老師,剛好都那副德性,就以為所有老師都如此。但這是比例問題,像我跑過10間學校,前後遇過的老師上百個,統計上來說渾球有但不多,可是萬一你遇到的就是那個渾球,就會覺得全部都是。
第三,系統性問題往往大過個人努力,不是不知道要改變,更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你改變不了,只好在自己努力範圍內,儘量幫助個別學生。系統性問題指的是,教育界的派系問題,哪個人當到局處長,誰在哪些位子,要推什麼政策,最後都是政治問題。
簡單說就是,跟其他產業沒有區別,只是教育大家都經濟過,以為自己很懂產生的錯覺,太多人有類似經歷共鳴的誤差。
我幾乎每間學校,都會遇到1、2個大學長姊,現在不少已經退了,你只要誠心詢問,全意的請教問題的本質,都會跟你講。人家人生經驗很豐富,你是真心還是假意,可是一清二楚,會講到哪裡就看自己的態度。
舉兩個例子,這數十年教改本身可以說是台師大跟北教大兩個大系統對抗的結果,雖然點火的是410運動,但這比較偏向是面對現實的反應,畢竟進入電子業興起的時代,不改也不行。但真的就只能區分這兩大陣營?完全不是,細分下去,是要看哪個教授教的,以及哪些人的徒子徒孫,進入到教育局或是教育部,還是在國教院擁有一定影響力。
易言之,全部看個人,我運氣很好,前幾年正好遇到幾個教育界次長級的「老同學」,學長姐很直接地說,當年這些政策是哪個教授去提的,然後哪一個學長或是同學在那個位子,就執行了這相關政策,甚至更極端的,是同學想要寫論文拿博士,就把政策拿去推,自己直接拿到全國實驗數據。
你說這是在開玩笑喔,並沒有,就是這樣,你說15年前那個扁時代的官員是渾球?也不是,再怎樣也不會這麼露骨,拿全國學生的前途開玩笑,所有可以推行的政策,都一定會經過小規模施行,確認結果可行後才拿去推。整體來說還是對學生有益,只是不見得是最有益的做法。
差異在於,同年代如果正好有三派人,三種理論跟做法,為何是某一派的推了,其他人的難道就都是錯的?都不是,比較偏向因時制宜,有的政策考慮到未來,需要多元化人才,有的則是著眼產業界實際需求,以及台灣大多數中間程度學生的就業,而這些背後都有數據支撐。
最終,要推行下去,就得要找政治人物支持,這些結果才會化為我們檯面上看到的鬥爭,而鬥爭最後導致參與者不停地翻寫故事,故事最後都成了善惡大對決。有時候也不見得全是政爭的過程,只是結果,好比扁時代的某一些教育界人士,找上馬英九這個政治明星去推政策,但要政治人物聽,就得要講他相信的話,導致出現很好笑的現象,挺教改的人把政策修成很像聯考復辟,馬系的人不明所以去推,還真以為可以回歸聯考洗腦教育。實際上埋了一堆地雷跟陷阱,通通在蔡英文上來後炸掉,挺聯考復辟派幾乎崩潰。
然後那個年代的大學長姊,說的都是一派輕鬆,你問他明明程度更好,為何不去走那條路?實際改革教育?
就不願意啊,個性不適合啊,有的老師就是只想安靜教書,不想涉入政治,連個主任都不想當,最後在一間學校變成扛霸仔,新來的校長都要對老老師態度尊敬。不去當主任,往備用校長,教育界的高階事務官之路,純粹是不想,跟能力無關的在教育界多如牛毛,每一個放到教育局長的位置能力都夠,他就不想當是要他怎樣,頂多每幾年被推去當個主任兩年就好,人生教書看學生成長,快樂無比。
我講這個的意思是,實際聽到這些故事,你會更理解為何許多的改革方案,例如我這幾年罵的翻轉,或是不大認同的多元素養,事情不是那麼單純。並不是我罵,就代表這些方案一無是處,或是全盤否決,推下去對學生一定都是好的,俗話說沒有好老師只有好學生,只要老師態度正面,學生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
問題是,數量、時間、比例。
前幾年台北狂推PISA,為何講素養考題講那麼久,現在都不講了,直接變成素養教育,這當然跟潘文忠部長知道怎樣推政策的優秀手腕有關,但誰敢說這跟公行系主導無關。
馬英九時代推PISA為何注定失敗,並不是PISA是錯的,而是PISA本身只能針對特定的學生,是一種能力指標,類似我們做性向測驗。但要拿PISA成績當作教學標準,強迫大家依靠這個標準教學,變成實際的政策就是胡搞了。
就好比中國的PISA成績超棒,我就問過好幾個大學長姊,到底他們怎麼做到的?回答的很有趣,「作弊」。
蛤?
對,作弊,做法很簡單,理論上是隨機抽選抽考,實際上因為有時間差,所以學紅葉少棒隊,把該區的第一名學生集中在一起,例如你叫做王小明,但記得現在座號是5號,姓名是陳大華,給我記住不得有誤…
一個人講,我還可以說是偏見,複數的人而且完全不同的學校,彼此沒有交集的老師,可以講同樣的狀況。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有參加過台灣70-80年代的類似考試,都經歷過很接近的狀況,當時的國民黨教育人士靠作弊來拿好成績,方便繼續申請經費,推動既定政策來牟利。
台灣在阿扁後就已經不可能這樣國家級作弊了,所以成績必定會掉下去,那為什麼馬時代的一些教育官員,完全相信這是台灣教育失敗的結果?
一個大學姐跟我說原因,因為他們沒遇過,所以不相信這種國際級的還可以作弊,我們遇過所以知道。問他為何不出來反對,告訴大家實情?
答曰:為什麼我要?再說也改變不了什麼。
呃,想想也是,都變成政策,還有大量的利益團體介入,印教材的推補習的,一個人對抗整個產業,人家還有大量媒體跟網路公關洗,一個人是要怎樣解決。
所以最後,這些很厲害的老經驗學長姊,就跟我5年前遇到的大學姐一樣(還跟我同一間高中),心態就跟唱空空歌的空劫半僧功一樣,開心過好每一天就好。
只要看到學生沒有變壞,在街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日子可過,就心滿意足。
同時也有1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台灣教育失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樂擎 Facebook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蔡阿嘎 Youtube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鍾明軒 Youtube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Fw: [新聞] 月薪8萬請不到人?商總:教育很失敗-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疫情看出台灣教育失敗-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從職場角度來看,我個人真的覺得台灣的教育非常,非常失敗(補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Re: [分享] 台灣教育的失敗,首推二大功臣, - 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翻轉教育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翻轉教育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閒聊] 台灣教育失敗- 看板MenTalk | PTT兩性男女區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台灣教育失敗是因為補習班嗎? herman5202 ... - 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疫情看出台灣教育失敗- 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台灣教育是否失敗?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疫情看出台灣教育失敗| Gossiping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疫情看出台灣教育失敗 - PTT評價 的評價
台灣教育失敗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八卦
【有關公投辯論】
這可以從很學理的角度來談,也可以從很機車的角度來談。我在【打手槍到死的99神功】這本書中已經整理我對同性婚姻的大多論述,於此就不重講一次。
純就公投辯論這事,我認為沒啥太大新意,還在四年前的老梗繞圈圈,只代表反同方不受教,不長進。辯論如果沒有抓到好梗,就沒啥意義。
不論辯論結果如何,年底的公投還是要投,就算都沒過,也會有個票數高低之別,就算過了,我認為還是不會影響大政方向。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挺同在票數上比不過反同方,雖然表面上是代表台灣教育失敗,但我認為這也代表自由主義的方法論上的失敗。自由主義總是喜歡講道理,講程序正義,這只能和文青過招,在很多時候是敵不過社會上的渣籽。
這些垃圾還是要社群主義者來清理。程序正義還是要顧,但對於這些沒打算認真討論的人,我們要進到更刺激的程序階段。
台灣教育失敗 在 樂擎 Facebook 八卦
看到一則問題,大致上是問考生該如何克服惰性,全心準備考試
我的答案是不必,而且不該去克服惰性
台灣教育失敗的地方,在於很多人曲解了努力的意義
他們以為努力必定是刻苦的
要透過煎熬、忍耐、苦讀這些才會讓你成功
之所以成功很稀少可貴,原因在於能熬過這些的人不多
若你要成功,你就必須忍常人所不能忍
才能換得別人得不到的成功
這乍聽之下很有道理
我卻認為正是這種思想荼毒了無數台灣學子
道理很簡單,痛苦是換不到快樂的
正如同會有痛覺,這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這是一種本能,腦袋在告訴你有危險,告訴你你不喜歡
如果有一天你不會痛了,代表你的神經壞死,才真是要害怕
讀書會讓你感到痛苦,也是一樣的道理
若只是選擇無視這樣的感受
恐懼自己會平庸,而強迫自己拚了命的要向前
可是又無法真的無視痛苦,所以時而又向本能的惰性投降
於是只好活在羞愧與罪惡感之中
在有志氣與鬆懈之間來還回回
間歇性的凌雲壯志,持續性的混吃等死
唯恐自己落到了底層,卻又痛恨刻苦的學習
好端端的,把自己生活搞得很悲慘
就不要說,即使是真的能忍過一切的強者,就真的會快樂嗎?
很抱歉,不會
若有天能無視自己的痛苦,那也僅是將自己變為一種考試機器
也許在達成目標,考上好學校的那一瞬間,會稍稍感到快樂
但那種快樂是極其短暫的,短則一瞬,長也不會長過幾天
考上台大又如何? 等你進了台大身旁所有人都台大的
你還是一點特色都沒有
之所以會如此,最根本的原因,都在於這所有的追求
並不是自己要,而是別人要的
我問過無數說想要考台清交政成的學生,你對這間學校有什麼了解?
你真的知道你填的系所在學些什麼? 有什麼樣的未來?
甚至,你有去過系館看一看環境嗎?
我可以告訴你,至少八成以上說想考的學生,從未真的去看過環境
九成以上連該系所有什麼樣的課程,實際上在念些什麼
都講不出什麼所以然
那為什麼想去?
因為那是台清交政成,因為大家都說那好,因為考上感覺很榮耀
因為我們都想要虛榮,因為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於是只好什麼都問別人,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
最後自己也成了別人,完全迷失了自我
國高中奮鬥了六年,太多老師只會教你課業,告訴你要不斷向前向前
至於為什麼要向前?
那不重要,因為考試不會考
以至於造就了大量學生
考上了,反而卻是頓失人生目標
有種悵然所失的感覺,大學過不知所以然,反而毀掉一生的學生
那當年的考好,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呢?
你真的要把考試考好,真的要換到成功
該做的其實是「玩」
你得訂出一個你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
然後用這是在玩得心情去追求
就好像玩遊戲打怪,逛街走路走到腳痠,拼圖從無到有的找線索
這對於沒興趣的局外人而言,會感到這是極其無聊痛苦的事情
但在沉迷於其中的人而言,所有的難關都是一種享受
也就無所謂挫折了
因為失敗沒什麼,這本來就是在玩過程之中會有的正常因素
上網去找人討論,翻幾本攻略,一下就能克服了
玩拼圖,玩遊戲,打球,下棋等,這些道理都是類似的
只有在面對你熱愛的事情與目標時
你所付出的每一刻,都是在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未來
有一步一步靠近目標的踏實感
每一天都是被自己的夢想叫醒,感到充滿了希望
不只不會感到什麼痛苦,你還想加倍的投入更多去追求
就如同東大特訓班中所說的,若你真熱愛讀書
讀書跟吸毒一樣,是會上癮的,若遇到沒有想通的問題,是很難受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書讀不好,覺得生活痛苦沒有路走
請聽從你的心,去找到你熱愛的目標追求吧
無視痛苦的忍耐,那是註定要失敗的
因為不管你怎麼能忍,忍的了一時,也不可能忍的了永遠
唯有你追求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所做的是本身就吸引你的
你才會快樂,才有辦法走得遠
更重要的是,你才能成為你自己
自己喜歡的夢想與校系,就不要去問別人好不好
這個別人有太多,終而只會讓你迷失在別人的眼光之中
人生,本該是為了自己,與一切喜歡的事物而活
等到有一天,你能成為你夢想中要成為的那個樣子時
你就會發現,群眾的眼光一點都不需要重視
因為他們只重視實力
誠如比爾蓋茲所說的
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
只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
所以回到問題,若你會覺得念書很痛苦,有許多誘惑要克服
你該做的是先找到一個你為什麼要念書的理由
一個你真心想要追求的目標
記得,寧可為自己的夢想跌倒
也不要在別人的目標中迷了路
我們這個世代,之所以需要奮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恰恰相反的,是為了不讓這世界改變我們。
______________
樂擎文
IG:Luke7459,歡迎追蹤or詢問問題
台灣教育失敗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花木蘭 #難看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0 迪士尼為什麼想拍「真人版花木蘭」?
03:01 迪士尼為中國做了哪些改變?
04:08 一波三折的花木蘭
05:36 對「劇情」的批評 -- 歷史錯置
06:49 對「劇情」的批評 -- 對中國文化的錯誤想像
07:33 對「劇情」的批評 -- 期待落差
08:47 感謝新疆教育營的迪士尼?
10:18 我們的觀點
11:12 提問
11:31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電影背後】在偉大的中國文化之下,相距 20 年的兩部《花木蘭》電影是這樣誕生的 (中):踢開木須龍、擁抱神仙姐姐、中國元素百分百:https://bit.ly/3c1XOml
→盤點歷代花木蘭!迪士尼動畫最賣座 凌波最讓台灣觀眾瘋狂:https://bit.ly/2E9E6Zo
→真人版《花木蘭》拍成四不像,迪士尼的顧慮實在多到令人甘拜下風:https://bit.ly/2RtS4Z9
→為迎合中國市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有多拼?:https://bit.ly/33BMBou
→中國觀眾為什麼不喜歡真人版《花木蘭》?:https://bit.ly/3hArUyt
→加速脫鉤時代的《花木蘭》:如何做到一次過得罪全世界:https://bit.ly/35GZL6A
→Mulan is nothing more than a nationalist drama that whitewashes the Uighur Muslim crisis in China:https://bit.ly/3mnuhs9
→Disney criticised for filming Mulan in China's Xinjiang province:https://bbc.in/3hCyrbK
→迪士尼《花木蘭》引杯葛潮!女主角劉亦菲引發爭議點收科?:https://bit.ly/33xtFaK
→Inside Disney's Bold $200M Gamble on 'Mulan': ""The Stakes Couldn't Be Higher:https://bit.ly/2FDPc9s
→一封失敗的「給中國的情書」:《花木蘭》在華遇冷:https://nyti.ms/3mvtXro
→The Real Reason Mushu Was Dropped from Disney's Mulan Remake:https://bit.ly/3izQVv2
→豆瓣電影花木蘭:https://bit.ly/3kt5roZ
→《花木蘭》新疆爭議 美議員致信迪士尼要求說清楚:https://bit.ly/3hAcU3u
→維基百科花木蘭 (2020年電影):https://bit.ly/2ZFJTN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m5TCduB5qA/hqdefault.jpg)
台灣教育失敗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評價
蔡阿嘎公益影片系列:http://goo.gl/wBkaS
蔡阿嘎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kyoko38 (歡迎訂閱)
更多網路成癮知識請看:
http://event.coder.com.tw/evt1/rule.php
(還有網路成癮防治攝影比賽喔!!)
嘿嘿 鄉親啊!!
如果這8個問題越符合
表示網路成癮指數越高!!
那就要小心有上癮問題啦!!
[自我檢測時間]
1.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2.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父母或自己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怒。
5.花費在上網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久。
6.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遊戲或休閒機會損失的危險。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焦慮或沮喪。
如果真的太嚴重...趕快趁假日關掉電腦
跟著蔡阿嘎的食尚玩嘎出門走走吧!!
跟朋友出門散散步 曬曬太陽吧!! 哈哈 XD
(影片連結:http://goo.gl/xtgqx)
[蔡阿嘎Youtube影音全系列]
名人台語 http://goo.gl/1EIu9
KUSO惡搞 http://goo.gl/k4PJp
十秒影展 http://goo.gl/zkCPA
食尚玩嘎 http://goo.gl/xtgqx
台語教學 http://goo.gl/DTiB2
公益影片 http://goo.gl/wBkaS
跟蔡阿嘎一起愛台灣FB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做公益So Easy https://www.facebook.com/PublicWelfareSoEasy
歐屁FB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OFiLoveTaiwan
阿格列博士FB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Mr.Ugly.Love.Taiwan
蔡阿嘎俱樂部FB http://www.facebook.com/agaclu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YWwOS01ge8/hqdefault.jpg)
台灣教育失敗 在 鍾明軒 Youtube 的評價
我真的很討厭討灣的教育方式!
包括現在,我依然正被台灣教育霸凌當中,
不過上大學有好一點,時間相對高中比較自由,
但國高中那段時期,我真的是每天咬緊牙一天一天痛苦的過...,
這次會邀請到孫安佐是因為單純覺得他很特別,
況且他又有在美國讀書的經驗,跟我是同輩,找他很合適!
哪個國家的教育方式你最喜歡?
ps:話說下次要找誰來串我影片門子? 我還真沒有頭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BqJWlE73mc/hqdefault.jpg)
台灣教育失敗 在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台灣 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心情. 2018年6月14日18:37. 抱歉我並不是想批評台灣的意思我只是覺得台灣的教育真的害死很多人從小我父母就灌輸我一個觀念讀高職五專的人讓人 ... ... <看更多>
台灣教育失敗 在 [問卦] 疫情看出台灣教育失敗-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八卦
最近期末考週朋友說要網路上找打手一科給500~1000 覺得很不可思議載了小X上工發現真的一堆人在徵打手線上考試看出台灣學生素質及教育失敗啊對了裡面 ... ... <看更多>
台灣教育失敗 在 Fw: [新聞] 月薪8萬請不到人?商總:教育很失敗- 看板Tech_Job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Teacher 看板 #1Vvu6drg ]
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看板: Teacher
標題: Re: [新聞] 月薪8萬請不到人?商總:教育很失敗
時間: Sun Dec 27 02:31:48 2020
要怪應該要怪教改
吳子嘉論述得很清楚,
這幾年的教改,在教育社會學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反智主義」
咦,不對阿,教育專家不是都說,教改超級棒的,大家都快樂學習,沒有讀書壓力了嗎?
以前聯考都是為考試而讀書,爛死了,缺點一大堆
「唯有讀書高阿」「為考試而讀書啊」「打擊非學術性向的學生自信心啊」「小朋友壓力
大阿」
但是呢?教改真的沒都沒有缺點嗎?教育社會學課本應該有寫吧。
阿,我錯了,《教育社會學導論》是陳奎喜在聯考制度時編的,
已經是20↑年前的理論了,課本裡面只有在罵結構功能論,沒有在罵衝突論的。
衝突論的缺點,要去找外國的論文找才有
這幾年教改改什麼?多元學習、快樂學習。
以前聯考,你國文好、數學好,你就進建中、進台大
結果李遠哲、吳京去美國,學了一個「多元學習」回來。
為什麼?民粹嘛,要討好老百姓。
考試太辛苦了,我們的下一代要幸福,要快樂學習
結果呢?考更多。「多元學習」考什麼?
要各種課外活動,競賽獎狀。所以小朋友們,要去做科展,要去參加營隊、奧林匹亞比賽
你要進頂大熱門科系,就要收集更多其他的證明
那當然對於文化資本雄厚的家庭,有很大的優勢阿,他們有錢、有能力去搞多元嘛
如果在屏東,我的小孩一放學,要去幫爸媽種田,要去顧家裡的快餐店,
哪來的時間去搞多元學習
多元學習是不利於貧窮、偏鄉的小孩
所以多元學習、快樂學習一出來以後,就把我們優秀的偏鄉兒童,全部篩選掉
也就是制度殺人
這20年的教改,毀掉我們台灣的下一代,很多優秀的偏鄉兒童,他們被篩選掉了
這些被篩選掉的兒童,長大後都去了哪裡?
要嘛就是沒有學到東西,只能做不需要技術,最低工資以下的服務業
咦?怎麼不選高職理工科?不是說有一技之長,很好找工作嗎?
為什麼,因為要吃苦嘛。
數學太難了,不想學。理化太難了,不想學。
科大的工科科系,沒人想認真學習
所以,當初的快樂學習,變成只剩下快樂,沒人在學習,
睡覺的睡覺,滑手機的滑手機
訓練出來的學生,供需失衡,學非所用,通通都進了不需門檻的服務業
教育政策與國家產業完全脫鉤,造成國家競爭力的衰退
陳珮琪醫師,從澎湖考上台大醫科當醫師,陳水扁從台南考上台大法律當總統,
這個機會,以後沒有了。
這在社會學中,稱作我們階級的流動速度放緩,甚至固化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BnnmRYpF0
--
Q. 簡述為什麼台語形象差?
A. 外省人薇閣菁英,台語族漳和菁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28.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609007527.A.D6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hristopherl (140.122.53.54 臺灣), 03/16/2021 21:55: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