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客家年輕朋友,一起用 #行動改變客庄!
本週三在我主持的民進黨中執會中,客家部主任 周江杰報告了「客庄未來行動方案」,我們也針對各地客庄的經營經驗,一起腦力激盪。
這些年,有不少客家的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參與公共事務,甚至投入地方基層的選舉。我常常會收到他們寫給我的訊息,也會聽取他們給我的建議。
我認為,民進黨在客庄不只是要蹲點,更要「深蹲」、用心經營,才能培養更多的在地人才。
民進黨的客家事務部是國內各政黨中,唯一專職為客家族群設立的部門。客家政策也一直是我們執政的重點。過去四年,從語言保留、文化傳承、到教育推廣,我們全力以赴,繳出亮眼的成績。
未來四年,我們還會繼續努力,以行動關心地方議題、用活力改變客庄,並發揚台灣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並存的精神。
這個工作絕不是少數幾個人就可以做到,因此,我想特別邀請客庄的「後生人」,跟我這個「客家妹仔」一起來參與客家議題與地方公共事務的討論。
加入 民主進步黨的LINE@或與 民進黨客家事務部 DPP HAKKA聯繫,告訴我們你來自於哪個客庄,未來有客家活動就會優先通知大家,掌握第一手的資訊。
👉加入民進黨LINE@,隨時接收最新消息: https://line.me/R/ti/p/@dpponlin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台灣多元族群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台北世大運剛剛結束,還記得觸動人心的開幕表演嗎?
策劃節目的三位導演,平均年齡才35歲。他們不只展現了台灣多元族群的內涵,更融入我們擅長的數位技術,讓台灣在全世界面前,成為獨一無二的品牌。
這幾年,台灣的年輕世代正努力連結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讓台灣發光發熱。我相信,只要建立更完整的支持體系,年輕世代就可以在這塊土地當中,找到自己的根,挖掘出源源不絕的題材。
因此,我們的文化政策也要重視對文化資產的保存。無論是推動鐵道博物館、再造歷史現場,還有重建台灣藝術史等等,都是要讓創新和傳承並存,把台灣的過去,轉化成邁向未來的基礎。
「2017全國文化會議開幕典禮」致詞:https://goo.gl/wZBnoi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暨文化政策白皮書
台灣多元族群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讚小編快報,馬英九總統的第一隻競選影片歡聚歌登場囉!在這支60秒版「歡聚歌」中,一開場就是氣勢磅礡的秀麗山河,包含客家花布、搗麻糬、三太子、野台戲、原住民歌舞、農村風情、勞工與新移民在台灣打拚的元素,都在歡聚歌中體現。
歡聚歌是馬英九總統推出的第一隻競選影片。透過這隻影片,讓大家一起感受「多元族群、尊重包容」的台灣價值。
就像電影《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說的:「彩虹有七道顏色但彼此互不干擾,所以美麗,這個世界也應如此,不該霸道干擾別人的顏色。」台灣這塊從空中上看來像一顆美麗彩色番薯的土地,一直有人不斷地想在上面畫各種不同界線,把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分隔開來。但歡聚歌的核心,是一種對台灣多元族群的繽紛色彩的頌讚。
好聽又好看的歡聚歌影片,先睹為快,大家趕快來欣賞吧!記得分享給朋友喔!
台灣多元族群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李琴峰 #芥川獎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憨吉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台灣首位芥川獎得主李琴峰 寫出人類對歷史的反思:https://bit.ly/2TeKnud
→ 李琴峰新作彼岸花盛開之島獲芥川獎 史上第一位台灣人:https://bit.ly/36Eptrt
→ 15歲自習日文 李琴峰寫出台灣多元族群價值:https://bit.ly/2TgbHZd
→ 李琴峰獲芥川獎 自認作品為日本文學帶來創新【專訪】:https://bit.ly/2UQQGEE
→ 取得日本語籍的那一天:https://bit.ly/3ktq07N
→ 李琴峰獲芥川獎:最該感謝的人就是讀者:https://bit.ly/3raYPA4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lODOF4LtN8/hqdefault.jpg)
台灣多元族群 在 ILL MO OFFICIAL Youtube 的評價
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以及爵士/R&B新星歌手兼ICRT DJ凱琳Cait Lin。
在這個海外台灣人回家極其不容易的時候,Matt特別想要創作一首描繪“台灣精神”的歌,於是“就當家裡”應運而生。這首歌的主題小從發掘生活周遭的小確幸開始;大至感受臺灣整體的生活型態。在“就當家裡”中,你平常聽過的所有樂器Matt幾乎都用上了!他總計運用了15種管絃樂器打造這首受七零年代西洋靈魂樂啟發的全新創作單曲。
在台灣深耕奉獻於中文饒舌創作以及嘻哈知識教育推廣超過十年的OG級先鋒、資深團體參劈TriPoets的成員老莫已經是在嘻哈圈內人人respect的大前輩。在“就當家裡”中,老莫帶來富有台灣街頭原味的歌詞,引領聽眾穿越島嶼,深入感受其對台灣人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愛與認同。
台灣嘻哈新浪潮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春艷自2013年在「Diss RBL」與饒舌巨擘熊仔的一場“切磋”成名之後,致力發行各類領域的創作,如今的他,已是享譽樂壇的新生代表演藝術家。他以帶有些許飄渺與抽象的歌詞、強烈個人風格以及前衛的藝術性演繹來探索台灣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凱琳 Cait Lin 是近年來在台灣名聲鵲起的新人歌手之一。與Matt一樣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她是名台澳混血兒。凱琳在台灣有著多重身份,首先,她個人是名精通爵士與R&B曲風演唱的歌手;第二,她是爵士樂團"Zy the way中庸"的看板人物;第三,她是春艷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影片中的合音老師;第四,她身兼ICRT的DJ。有賴於擔任首席製作人的凱琳牽線,在“就當家裡”中,我們有幸能看到Matt、老莫、春艷三位才華洋溢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她也為此曲找來了能分別代表台灣多元族群的音樂家與聲音。
昆士蘭音樂獎世界音樂類得獎者Matt Hsu aka "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是位實驗音樂作曲家。他能演奏多達二十種以上的樂器,此外他也擅長將各類民俗樂器、管絃樂器、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品發出的聲響編織在一起,譜寫出豐富多彩而匠心獨運的音樂。身為一名"ABT"(Australian-born Taiwanese),Matt從小受澳洲當地獨立音樂、龐克樂與實驗音樂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為了全澳洲音樂界最受推崇的實驗音樂作曲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跨文化背景成長下的他時常藉由譜寫出在聽覺上超凡脫俗的音樂稱頌多元性與包容性。此外,Matt還擔任自己的17人編制管絃樂團指揮,而被澳洲樂壇比喻為澳洲的Shugo Tokumaru。
這首單曲之中的琵琶solo是由在國內音樂界備受肯定的音樂人陳妍心 Sylvie Chen 擔綱演奏,而在結尾出現的族語和台語則是出自馬卡道族靈魂歌手Vita張芮菲和九歲的盧唯誠小朋友。這次單曲發行的視覺呈現來自一堆年輕又很有想法的臺灣夫妻:林嘎嘎與陳幸運所創立的獨立時尚設計品牌Loopy鹿皮。鹿皮的設計範圍涵蓋了繪製圖像、衣著與各式物件,至於鹿皮創作的風格可謂天馬行空,正如她們所說:創作風格有些很鮮豔,有些很簡單。最後,Matt還執導這支單曲的MV,畫面的組成包含了與春艷、老莫、凱琳和妍心的視訊互動以及在疫情爆發以前,Matt在台灣遊玩時拍攝同性婚姻合法化遊行的影像紀錄。
Release date: 2021年5月26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72iX6YOHjM/hqdefault.jpg)
台灣多元族群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Hw0eXgIxm0/hqdefault.jpg)
台灣多元族群 在 21.11.11「四個不同意,多元族群更有力」記者會 - YouTube 的八卦
1218四個公投影響 台灣 國際經貿、產業、民生、民主甚鉅,民進黨客家事務部、原住民族事務部、婦女發展部邀集多位立委舉辦聯合記者會,宣佈啟動「四個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