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還要拆掉多少文化資產?
就在華山文創園區旁,忠孝東路二段 1 號,樺山町 68 番地,這棟日本昭和時代罕見的商辦大樓,再次被台北市文資會判定「沒有文資價值」。
昭和大樓,戰後收歸中央審計部財產,閒置多年。現在文資會判生死,它的下場很有可能又是被拆除。
我翻閱北市文資委員現勘的會議紀錄,只能說,非常草率。
關於這棟建築的歷史調查完全沒有做,只用肉眼評判建築現況,就下「沒有保存價值」的結論。
就如同上個月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台大日本時期宿舍,也是經過文資委員兩次現勘,文化局都告訴我們說「審查結果是沒有價值」。
直到民間團體提出新事證,說明這是文學大師 #臺靜農故居,最後文資會才依 #歷史紀念價值 判定保存。
沒有做歷史調查,就進行文化資產審查,#這樣的審查才叫作沒有價值!
文化局把自己當建管處,只看建築現況,#這還叫作文資審查嗎?
今天我已經送出新事證提報表,請北市文化局針對這棟昭和時代建築再次啟動調查。
這棟昭和大樓是屬於公有列冊建築,歸監察院審計部所有。多年來,審計部閒置處理,現在則很有可能因為北市文資會審查結果,直接拆除。
即將卸任的文化部長 #鄭麗君 任內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
這個概念我很認同,她說:「文化是國家的內涵,是每個人的事。」
若公部門本身,對待文資的態度都是如此僥倖、排斥,能拆就拆。我們又如何期待私有產權人,放棄蓋大樓的機會,願意保存文資呢?
我衷心希望,即使審計部不是文化主管機關,仍應展現公部門帶頭重視文資的態度。
忠孝東路、杭州北路口,這麼一棟美麗又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請把它留下來吧。
比起拆掉蓋大樓,把它修復好再利用,和華山文創園區一起整體規劃,為台北市增添一處新的文化地景,這才是公部門應該做的事。
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都該做文化守門員,而不是帶頭成為文資殺手。
———
感謝各界關心昭和大樓朋友的協助,以下是我們提供給文化局的資料:
該樓所座落土地,依據地籍資料以及土地台帳記載,1922 年前為地方漢人祭祀公業周金隆所擁有,並有祭祀公業管理者周祖北、周屬等人,地方土名為三板橋庄大竹圍。1920 年代町名改正後,該處地址改稱為樺山町 68 番地,並於 1933 年轉交給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開發後於轉手給齊藤樹所擁有,此位齊藤樹即為 1940 年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的齊藤樹。最後所有權由臺灣重要物資營團所接手,1948 年日產轉手成為財政部國有財產。
目前所見之建物,為建於 1942 年前後的「昭和ビル」為日治時期少見的辦公大樓,依據 1943 年台灣會社年鑑記載,地址登記在台北市樺山町 68 番地的會社共有 3 家,分別是義和產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三友商店台北出張所、以及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以下分別逐一介紹其重要性。
一、義和產業株式會社
該株式會社為日本時代臺灣人所創,「義」與「和」皆為李式宗親當年感念先祖而使用的特殊名稱,日本時代當時有「李義方祭祀公業」、「李太和祭祀公業」、「李德安祭祀公業」、「李三合祭祀公業」、「李智記祭祀公業」、「李謙記祭祀公業」,共六單位合併而成的株式會社。
「義」為紀念 15 世祖義方公、「和」感念17世祖渡海來台的開台祖。日本時代因李家事業有成,1937 年使用這兩名號,成立義和產業株式會社,二戰後,改為義和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另又在 1956 年以此公司主要成員與創辦理念為出發點設立「財團法人台北市義和堂」,目前活動依舊熱鬧多元。
二、株式會社三友商店台北出張所
株式會社三友商店成立於 1936 年 8 月,本店位於大阪市東區安土町 3 丁目 21 番地,是鐘淵企業下的鐘淵紡績株式會社關係企業。鐘淵紡績株式會社前身是 1887 年成立的東京棉商社,1889 年 5 月在日本東京創立第1座新式機械紡織工場,並改名為鐘淵紡績株式會社,之後不斷拓展工場據點,成為日本最大的紡織商,甚至在中國都有多座紡織廠,之後又跨足化學工業,生產化妝品、藥品及食品,如現在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品牌佳麗寶(Kanebo)。
鐘淵企業在臺灣目前留下的相關文化資產還有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
三、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
東都書籍株式會社成立於 1930 年 11 月,本店位於東京都小石川區春日町 1 丁目 1 番地,是株式會社三省堂書店的關係企業,三省堂書店創立於 1881 年 4 月,店名來自於論語學而篇的「吾日三省吾身」。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物,是由池田敏雄與金關丈夫合辦的《民俗台灣雜誌》,《民俗台灣》是第 1 本探討台灣民俗學的專門刊物,於 1941 年 7 月 15 日創刊,至 1945 年 2 月因戰事吃緊而停刊,一共發行了 43 期,因該雜誌的編輯係出自對台灣文化的關心,出刊後頗受好評,內容中立石鐵臣的版畫和松山虔三的攝影也讓雜誌增色不少。除此之外,也是各類臺灣民俗風情短冊的出版處,如圖所示的《臺灣的家庭生活》、《臺灣的少女》。
可說該大樓見證了臺人臺灣祭祀公業、日人重要紡織集團,以及日治時期臺灣民俗學的熱烈與其成果的生產重地,皆可視為該建築的保存價值。
建築特色:
位於街廓西南角,立面設於西南方面向馬路交會處,共三層樓高。一樓位置以 12 座仿石材質柱子做騎樓,大門口處木門上有精緻菱形紋路做裝飾。二樓、三樓部分皆做狹長型長方窗,北側與東側設廊道以避免直接被日光照曬,內部隔間以鋼筋混擬土做寬廣的開間,但若干細節如窗戶、樓梯,天花板等,也有簡約的歐風造型以做裝飾。西側臨杭州北路側做頂樓至底排水的外露排水管。整體而言為 1940 年代當時十分少見的鋼筋混凝土 3 層樓商辦大樓,另推測審計部時期只對該樓做立面修改,並未對該樓做不可逆的隔間調整,因此也可窺見日本時代商辦大樓的辦公空間分布情形。
環境特徵:
鄰近糧食局舊倉庫、原華山樟腦精製工廠、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場,呼應日本時代開發此鄰近華山車站的開發歷程,且該樓於戰後改為審計部使用,見證此處由工廠、倉庫轉向為政府機關的發展歷程,現周遭為林務局大樓、農糧署大樓,以及審計部新大樓本身。
附註:以上資料為凌宗魁、蕭文杰、呂其正先生提供整理,部分內容經原作者林先生同意轉載,出處為其網站「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延伸閱讀:
http://linchunsheng.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3.html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推薦目錄: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八卦
54迎向挑戰,展望復甦,味榮食品的進擊!
在台中豐原,總有個地方散發著香濃的味噌香氣,來自於台灣第一座的味噌釀造文化館。
味榮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50年。自成立以來,一直以 「精緻味噌的專家,天然釀造的專家」為經營指標,以延續台灣釀造文化精神,推廣在地特色文化工藝與農產品為職志,提供消費者最新鮮、美味、健康的食品。創業迄今七十餘年,多年累積的專業生產經驗,為味榮食品奠定台灣中部第一品牌的地位及信譽。
核心技術
⭐為推廣釀造文化精神成立全國第一座味噌釀造文化觀光工廠,木桶造型的建築物是綠建築概念建造,環保可回收建材,陳列老一輩製作味噌百年歷史古董級山木桶、製麴盒。
⭐介紹早期釀造食物源由、味噌歷史、味噌種類,更可以認識有關釀造類的健康食物如紅麴、醬油與豆豉。
⭐提倡食農教育,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釀造食品(味噌、醬油、醬菜)為健康食物透過教師體 驗營良性互動,教學相長。
⭐ 2017年通過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認證。
展望復甦,味榮食品的進擊!
1.透過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畫」輔導資源,優化主題故事和情境風格,充分延伸到空間場域、體驗活動、及包裝設計開發,運用科技導入互動式導覽與體驗行銷,透過數位科技及行銷工具有效拓展潛在客群,並帶動營運績效。
2.情境體驗空間設計:體驗空間融入台式復古元素,提升氛圍感受度引發民眾懷舊情懷前來參訪回味,帶動遊客拍照分享行銷,並開發更多潛在年輕客群。
3.服務體驗優化設計:結合智慧型導覽提高科技運用互動性,設計虛實整合體驗模式,並與在地商家聯合行銷,透過大數據及消費者行為解析,建立服務體驗優化之策略分析手法。
4.主題式行銷推廣:以年度(2018年)行銷展會花博活動聯合行銷,開發設計特色產品,並與大台中地區周邊景點串聯遊程共同行銷。
#經濟部工業局 #味榮食品 #中衛中心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畫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大地工程記者會:展現「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科技農業」四大特色,結合產業及美學,打造農博特色亮點
我剛上任時,看到許多縣市舉辦不同特色的博覽會,便提出舉辦桃園農業博覽會的構想,並結合在地文化,透過博覽會讓更多人認識新屋,了解桃園。
「#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即將在4月22日正式開幕,這天也是世界地球日,市府團隊在去年11月19日開工,短短4個月時間,就讓30公頃的農博基地從無到有,以永續、低碳、綠能、生態、產業、文化、教育等7大元素思考設計,有8大展區、2個劇場、3個市集、3個企業形象區及3個景觀區,展現「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科技農業」四大特色,預計兩年可吸引200萬人次參與,為地方帶來超過20億元的經濟效益。
另外,桃園是全台最大產業聚落,農博結合產業與美學,邀請「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正隆股份有限公司」共襄盛舉,其中東和鋼鐵設計製作「悠遊鵝」鋼雕藝術品展出,正隆公司則在活動期間提供環保衛生紙、擦手紙,並以環保瓦楞紙材打造的「紙樂屋」裝置藝術佈置會場,打造農博不一樣的亮點特色。
「2016台灣燈會在桃園」串聯了多元文化魅力及科技產業夢想,而農博則展現桃園「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與「科技農業」等四大特色,未來農博基地還可作為環境教育場所。我相信,從燈會到農博,桃園一定可以再創高峰,開幕後,歡迎年輕朋友及各地遊客到新屋氣象站旁的農博基地,體驗農業博覽會。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 2023年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案件 的相關結果
2023年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案件. 公司統一編號:53147192 董監事:. 董事長:林忠伸; 董事:林蔡秀英; 董事:吳淑婷; 監察人:林品璁. 查看公司資料. ... <看更多>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中華黃頁 的相關結果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是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名勝街24號的室內設計店家,這裡提供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電話、地址資訊及相關產品服務介紹, ... ... <看更多>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關結果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統編:53147192,電話:(04) 22930839 (04) 22930903,公司所在地:臺中市北屯區文心路4段83號4樓之1,代表人姓名:林忠伸,董監事:林忠伸, ... ... <看更多>